机械加工中工件尺寸精度测量的5大方法
工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工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获得工件尺寸精度的方法通常取决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设备和测量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件尺寸测量方法:
1. 卡规测量:使用卡规(卡钳)可以快速、相对简便地测量工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卡规通常有不同的测量精度,你可以选择适合你需要的卡规来进行测量。
2. 游标卡尺测量:游标卡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适用于测量较小尺寸的工件。
它具有高度的分辨率,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精度。
3. 三坐标测量机: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适用于测量三维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它通常配备了各种探头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复杂工件的全方位测量。
4. 光学投影仪:光学投影仪可以用于测量平面尺寸,尤其是对于平面零件的轮廓和表面特征的检查。
5.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可以生成工件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而提供详细的形状和尺寸信息。
6. X射线测量:对于一些密闭结构或内部特征的工件,X射线测量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提供对内部尺寸的准确测量。
7. 坐标测量机:坐标测量机是一种自动化测量设备,可以通过运动控制系统测量三维工件的尺寸。
8.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于微小尺寸的工件,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允许进行微米级别的测量。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考虑工件的尺寸范围、形状复杂度、精度要求以及测量设备的可用性是很重要的。
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经过校准,并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测量,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尺寸数据。
零件的技术要求.

(一)改善切削性能
用作改善切削性能的热处理方法有正火和退火。通常安排在毛坯加工之
后、切削加工之前进行。
(二)改善零件的使用性能
用作改善零件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方法有调质和正火。调质处理一般安
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
(三)提高表面硬度
用作提高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表面渗碳和表面渗氮等。 表面淬火、渗碳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渗氮热处理通常安排 在精磨之前。 (四)消除内应力 用作消除内应力的方法有正火、退火热处理,以及人工时效、冰冷和振 动时效等方法。
(四)主动测量法 1、在加工过程中,利用自动测量装置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并将测量 结果与要保证的工序尺寸比较后,或使机床继续工作,或使机床停止 工作,就是主动测量法。 2、该方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是目前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自动控制法 1、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测量装置或数控装置等,自动控制加工过程的加
(三) 仿形法
通过仿形装置作进给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仿形法。随着数控 加工的广泛应用,机械式仿形法的应用将日益减少。
(四) 展成法
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展成法。如滚齿和 插齿加工就是典型的展成法加工。
三、位置精度
•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几何图形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符合(接 近)程度。 • 常用的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等。 • 国家标准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中规定,形状和位置公 差共有14个项目,见附表所示。 •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一)一次安装获得法:把零件上有相互位置要求看相关表面安排在工 件的一次装夹中进行加工,从而保证其相互位置精度。 (二)多次安装获得法:该方法是人为地将工件的加工过程分作几次装 夹来完成,每次装夹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可采用适当的装夹方法(如 找正法或夹具)获得,随着装夹加工的次数不断增多,加工表面与定 位基准之间的位置精度也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工件的位置精度。
简述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简述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方法:- 线性尺寸测量:一般可用直尺测量;若孔径较小时,可用带测量深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有时遇到用直尺或游标卡尺都无法测量的壁厚,这时则需用卡钳来测量。
- 角度尺寸测量:有直角尺、角度尺和正弦尺等,用于角度测量。
- 直径尺寸测量:一般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 中心高尺寸测量:可用游标卡尺或深度游标卡尺测量。
- 孔中心距测量: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 螺纹螺距尺寸测量:可用螺纹规测量。
- 曲面轮廓测量:要求测量很准确时,必须用专门量仪进行测量。
要求不太准确时,常采用下面三种方法测量:用样板或轮廓平板比较测量;用圆弧靠模法测量;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
还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来检测产品的尺寸。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一)加工精度的概念加工精度就是指加工后的零件在形状、尺寸、表面相互边线等方面与理想零件的合乎程度。
它由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边线精度共同组成。
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表面本身或表面之间的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间的符合程度。
形状精度:指加工后零件表面本身的实际形状与理想零件表面形状之间的符合程度。
边线精度:指加工后零件各表面之间的实际边线与理想零件各表面之间的边线的合乎程度。
(二)机械加工精度获得的方法1.尺寸精度的赢得方法1)试切法这是一种通过试切工件—测量—比较—调整刀具—再试切—……再调整,直至获得要求的尺寸的方法。
2)调整法就是按试切不好的工件尺寸、标准件或对刀块等调整确认刀具相对工件定位基准的精确边线,并在维持此精确边线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对一批工件展开加工的方法。
3)定尺寸刀具法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具有一定尺寸的刀具或组合刀具,以保证被加工零件尺寸精度的一种方法。
4)自动控制法通过由测量装置、切削装置和焊接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掌控加工系统,把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测量、刀具调整和焊接加工等工作自动顺利完成,从而赢得所建议的尺寸精度的一种加工方法。
2.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机械加工中赢得一定形状表面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1)轨迹法此法利用刀具的运动轨迹形成要求的表面几何形状。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即成形运动。
用这种方法赢得的形状精度依赖于机床的成形运动精度。
2)成形法此法利用成形刀具代替普通刀具来获得要求的几何形状的表面。
机床的某些成形运动被成形刀具的刀刃所取代,从而简化了机床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
用这种方法赢得的表面形状精度既依赖于刀刃的形状精度,又离不开机床成形运动的精度。
3)范成法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是在刀具与工件的啮合运动中,由刀刃的包络面形成的。
因而刀刃必须是被加工表面的共扼曲面,成形运动间必须保持确定的速比关系,加工齿轮常用此种方法。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孔----L
轴----l
3.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La和la表示。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 实际尺寸不一定是尺寸的真值;由 于形状误差,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不相等, 因此实际尺寸只是接近真值的一个随机尺寸。真值是客观 存在的未知量,故只能以测得的尺寸作为实际尺寸。
2.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分别用Th、Ts表示。
计算: Th=Lmax-Lmin=ES-EI Ts=lmax-lmin=es-ei 说明:①公差值始终为正。
②公差大小反映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尺寸的精确程度。 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越大,精度要求越低,加工 越容易,反之,精度要求越高,加工越困难。
孔
EI=ES-IT 或ES=EI+IT
例题:确定轴ø30f7、孔ø30M8的极限偏差和极限尺寸,并画
出公差带图解。
解 查表1-1得:标准。公差 IT7=21μm=0.021mm,IT8=33μm = 0.033mm
查表1-2得: f的基本偏差(上偏差)es=-20μm=-0.020mm f7的下偏差ei=es-IT=-0.020-0.021=-0.041 mm 轴ø30f7的极限尺寸 dmax = d +es =30 -0.020=29.980mm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二标准化我国标准国家标准gb企业标准行业标准jbhg地方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机械行业标准jb适用于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有关要求由企业自己制定适用于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而需要在企业内部统一的相关要求2
机械加工中工件尺寸精度测量的5大方法

机械加工中工件尺寸精度测量的5大方法1.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尺寸测量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外径、内径等直径尺寸的测量。
该方法主要基于对比的原理,使用已知尺寸的模具或测量工具与待测工件进行对比测量。
常用的比较测量工具有卡尺、千分尺、游标卡尺等。
比较测量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准确度较低。
2.坐标测量法:坐标测量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尺寸测量方法之一、它利用测量机床等设备,将工件放置于坐标系中,通过测量机床的坐标轴和传感器实现工件尺寸的测量。
坐标测量法适用于复杂工件尺寸的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活性等优点。
3.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学传感器或测量仪器对工件尺寸进行测量。
光学测量法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如曲面、曲线等。
常用的光学测量仪器有投影仪、显微镜、激光跟踪仪等。
光学测量法具有高精度、非接触、能够获取多个尺寸和形状参数等优点。
4.探触测量法:探触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机械探针对工件进行接触式测量的方法。
常见的探触测量法包括测微仪、测针、激光测距仪等。
探触测量法适用于表面形状复杂或无法用其他测量方法测量的工件。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和能够获取多个尺寸参数等优点。
5.三坐标测量法:三坐标测量法是一种先进的工件尺寸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机对工件进行测量,能够快速地获取工件各个尺寸参数。
三坐标测量法适用于高精度工件尺寸测量,具有高精度、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总结来说,机械加工中的工件尺寸精度测量方法有比较测量法、坐标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探触测量法和三坐标测量法。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保证工件的质量和精度。
生产过程中的尺寸精度控制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尺寸精度控制方法尺寸精度控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制造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尺寸精度,保证产品达到预期设计要求,是每个制造企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尺寸精度控制方法,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生产质量。
1. 设计合理的公差在产品设计阶段,制定合理的公差范围是尺寸精度控制的首要步骤。
合理的公差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材料特性以及生产设备的精度等因素。
公差的设定应符合设计标准,既不能过于苛刻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也不能过于宽松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通过详细的尺寸公差设计,可明确制造过程中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2. 选用合适的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工艺对尺寸精度的控制能力有所差异。
在制造过程中,选择适合产品要求的生产工艺非常重要。
比如,在零件加工中,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相对于数控加工而言,可能存在较大的尺寸误差。
因此,对于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更适合采用数控加工等精密加工方法,以提高尺寸精度的控制能力。
3. 有效的装夹技术在加工过程中,装夹技术对尺寸精度控制的影响不可忽视。
合理的装夹方法可以减小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从而提高尺寸控制的准确性。
因此,制造企业应注意选择适合的装夹工具和方法,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4. 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尺寸精度控制离不开准确的测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制造业已经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测量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光学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零件的尺寸。
通过引进这些先进的测量设备,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尺寸精度的控制能力。
5. 定期检验与调整尺寸精度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定期检验和调整是确保尺寸精度控制持续有效的关键。
制造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尺寸精度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和改善生产工艺。
机械加工质量

(4)调整误差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各种各样 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准确,因此必 然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称为调整误差。
2、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1)工艺系统的刚度 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在切削力、传动力、惯
性力、夹紧力、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下,各环节将 产生相应的变形,使刀具和工件间已调整好的正 确位置关系遭到破坏而造成加工误差。例如,在 车床上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 发生变形,使加工出的工件出现两头细中间粗的 腰鼓形
第七章 机械加工质量
尺寸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形状精度
加 工 质 量
表面质量
位置精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加工精度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所谓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后的几何 参数(尺寸大小、几何形状、表面间的相互位 置)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程 度高,加工精度也高;反之则加工精度低。机 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 度三项内容,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3)定尺寸刀具法 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刀 具进行加工,使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 加工方法。如用钻头、铰刀、键槽铣刀等刀具的加 工即为定尺寸刀具法。定尺寸刀具法生产率较高, 加工精度较稳定,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4)自动控制法 把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机构 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测量、 刀具的补偿和切削加工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从而 自动获得所要求的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生 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劳动强度低,适应于批量 生产。
原始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加工前就存 在的工艺系统本身的误差(几何误差),包括加 工原理误差,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工 件的安装误差,工艺系统的调整误差等;另一方 面是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形、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和刀具的磨损等引起的 误差,以及加工后因内应力引起的变形和测量引 起的误差等。
机械加工精度

夹具安装法是指通过夹具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定 位基准面之间位置精度的安装方法。这种方法定位迅 速方便,定位精度高且稳定,但专用夹具的制造周期 长,费用高,因此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机床控制法
机床控制法是指利用机床本身所设置的保证相对 位置精度的机构来保证工件位置精度的方法,例如坐 标镗床和数控机床等。
自动控制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加工柔 性好,能适应多品种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发展 方向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
2.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
(1)成形运动法
成形运动法是指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作有规律的 切削成形运动,从而获得所要求形状精度的方法, 如2.1节中所介绍的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和相切 法等。成形运动法主要用于加工圆柱面、圆锥面、 平面、球面、回转曲面、螺旋面和齿形面等。
(2)非成形运动法
非成形运动法是指通过对加工表面形状的检测, 由工人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整加工,以获得所要求形状 精度的方法。非成形运动法生产率较低,但当零件形 状精度要求很高或表面形状比较复杂时,常采用此方 法。
3.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
(1)找正安装法
找正是指用工具或仪表根据工件上的有关基准, 找出工件在加工或装配时正确位置的过程。用找正 法安装工件称为找正安装。找正安装可分为划线找 正安装和直接找正安装两种。
试切法的生产率较低,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 较高,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调整法
调整法是指预先调整好刀具相对于工件加工 表面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一位置不产率较高,对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 对调整工的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
一、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 置精度三部分内容。
机械零件加工测量尺寸的精度方法

• 自动控制法机械零件加工的质量稳定、生 产率高、加工柔性好、能适应多品种生产, 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和计算机辅助 制造(CAM)的基础。
机械零件加中测量工件尺寸 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试切法 即先试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测量试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 工要求适当调刀具切削刃相对工件的位置,再试切,再测量, 如此经过两三次试切和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后,再切 削整个待加工表面。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到达 到要求的尺寸精度为止。例如,箱体孔系的试镗加工。试切法 达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复杂的装置,但这种方法费时 (需作多次调整、试切、测量、计算),效率低,依赖工人的 技术水平和计量器具的精度,质量不稳定,所以只用于单件小 批生产。 作为试切法的一种类型——配作,它是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 工与其相配的另—工件,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组合在 一起进行机械零件加工的方法。配作中最终被加工尺寸达到的 要求是以与已加工件的配合要求为准的。
• (3)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 的方法称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标准尺寸的刀 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决定。即用 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铰刀、扩孔钻、 钻头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 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比 较稳定,几乎与工人的技术水平无关,生产率 较高,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钻 孔、铰孔等。
•
(5)自动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由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它是把测量、进给装 置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加工过程依靠系统自动完成。 尺寸测量、刀具补偿调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机床停车等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 自动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数控机床上机械零件加工时,零件就是 通过程序的各种指令控制加工顺序和加工精度。自动控制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自动测量-即机床上有自动测量工件尺寸的装置,在工件达到要求的尺寸时, 测量装置即发出指令使机床自动退刀并停止工作。 ②数字控制-即机床中有控制刀架或工作台精确移动的伺服电动机、滚动丝杠 螺母副及整套数字控制装置,尺寸的获得(刀架的移动或工作台的移动)由 预先编制好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自动控制。 初期的自动控制法是利用主动测量和机械或液压等控制系统完成的。目前已 广泛采用按加工要求预先编排的程序,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工作的程序 控制机床(简称程控机床)或由控制系统发出数字信息指令进行工作的数字 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以及能适应加工过程中加工条件的变化,自动 调整加工用量,按规定条件实现加工过程最佳化的适应控制机床进行自动控 制加工。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 相学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相学一、机械精度设计1.1 机械精度的定义机械精度是指机械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等几何特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程度。
它是反映机械零件质量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
1.2 机械精度设计的意义机械精度设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它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1.3 机械精度设计的方法(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确定零件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等几何特征的设计要求。
(2)选择合适材料:根据零件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材料加工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3)制定加工工艺:根据零件几何特征和材料性能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包括加工方法、设备选择、刀具选择等。
(4)控制加工误差:通过采用合适的加工方法、设备和工艺控制加工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形状误差、尺寸误差和表面质量误差等。
(5)检验零件精度:通过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检验零件精度,包括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
二、机械精度测量2.1 机械精度测量的意义机械精度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验零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加工误差并及时纠正,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2 机械精度测量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几何特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光学测量法等。
(2)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根据不同几何特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包括千分尺、游标卡尺、衡器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是保证机械精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包括正确放置测量设备、正确读数、正确调整等。
(4)控制环境条件:机械精度测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应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通过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判断。
三、相学3.1 相学的定义相学是研究材料中不同晶体或非晶体间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材料中不同相之间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机械加工精度的测量与评估方法

机械加工精度的测量与评估方法在现代工业中,机械加工精度的测量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而为了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测量和评估机械加工精度。
一、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使用测量工具对加工零件进行测量。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和衡器等。
通过对加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可以判断机械加工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2. 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光学测量仪器有显微镜、投影仪和激光测距仪等。
通过光学仪器可以实时观察加工件的形状和表面质量,并对其进行精度测量。
3. 影像测量法:影像测量法是利用计算机和影像处理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加工件的影像传入计算机系统,利用算法对其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加工件形状和精度的检测。
二、评估方法1. 尺寸精度评估:尺寸精度是评估机械加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尺寸精度评估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四种:误差评估、可测量性评估、均匀性评估和可调整性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评判加工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几何精度评估:除了尺寸精度外,几何精度也是评估机械加工的关键指标之一。
几何精度指的是加工件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精度。
在几何精度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有测图法、比对法和曲面测量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加工件的几何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表面质量评估:表面质量是评估机械加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表面质量评估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目测评估和表面测量。
通过对加工件表面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判断其表面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改善方法当测量和评估结果显示机械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加工精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改善方法:1.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等,来提高加工精度。
2. 优化刀具和夹具: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以确保加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答案

习题一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2. 某机床厂生产CA6140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
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若一年按12个月计算,试计算每月的生产批量。
N=Qn(1+α+β)N=2000(1+15%+5%)=2400(台)2400÷12=200(台)属成批生产类型。
3. 何谓生产纲领?如何划分生产类型?答:生产纲领是包括废品率和备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应根据生产纲领的多少来划分生产类型。
4. 某厂年产4105型柴油机2000台,已知连杆的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试计算连杆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其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
N=Qn(1+α+β)N=2000×4(1+5%+1%)=8480(台)属成批生产类型。
5. 工件的装夹方式有哪几种?试述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1.夹具中装夹;2.直接找正装夹;3.划线找正装夹。
直接找正装夹的定位精度与所用量具的精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关,找正所需的时间长,结果也不稳定,只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划线找正装夹受到划线精度的限制,定位精度比较低,多用于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较低以及大型零件的粗加工中。
使用夹具装夹时,工件在夹具中迅速而正确地定位与夹紧,不需找正就能保证工件与机床、刀具间的正确位置。
这种方式生产率高、定位精度好,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关键工序中。
6. “工件夹紧后,位置不动了,其所有自由度就都能被限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机械加工是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在制造出最终产品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工作,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是指通过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各项指标检测,从而判断加工件是否合格的过程。
本文将从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等方面对机械加工检验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制定机械加工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的统称,包括对各项检验标准的规定和实施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有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其中,国内标准是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等;行业标准是各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制定的标准,如机床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等;企业标准是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通常适用于特殊的加工件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是机械加工的质量保证,是制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保证。
对于具体的机械加工检验工作,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检验效果。
二、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是机械加工检验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硬度检验、外观检验等多个方面。
1.物理性能检验:通过测量机械加工件的强度、刚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参数,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性。
2.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加工件的成分构成,来验证原材料是否达到质量合格标准。
3.硬度检验:通过硬度计等设备测量加工件表面的硬度,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质。
4.外观检验:通过目观和显微观等方法对加工件表面的形状、位置、间隙、疵点、划痕、气泡、坑痕等缺陷进行检测和判断,确保加工件表面不出现质量问题。
5.公差检验:通过量具等设备对加工件的尺寸、精度、直线度、平整度、圆度等精度参数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保证加工件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机械加工检验仪器设备1. 硬度计:硬度计是一种用来检测金属硬度的仪器。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b )画法:
1)零线。
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
3)孔 、轴
(或
) 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
4)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 µm 、mm均可。
5)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c)公差带特性:
两个要素 公差带大小 T 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例:画尺寸公差带图:
轴Ø25
0.020 0.033
dmin = d +ei = 30 -0.041=29.959mm
查表1-4得:M的基本偏差(上偏差) ES =-8+Δ=-8+12=+4μm=+0.004 mm M8的下偏差 EI=ES-IT=+0.004-0.033=-0.029 mm 孔ø30 M8的极限尺寸 Dma= D + ES = 30+0.004= 30.004 mm Dmin=D + EI = 30-0.029= 29.971 mm
或 Ts =│es- ei │=│+0.015 -(-0.013)│=0.028 mm
可标注为孔
40
0.03,8 轴
0.07
40 0.015 0.013
**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公差是一个没有正、负符号的绝对值,不能为零 (1)从数值看
偏差是代数量,可能正、负或零
公差表示制造精度要求,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限制误差,对单个零件无公差可言
4.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 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
尺寸 。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Lmax和lmax表示, 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Lmin和lmin表示。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1.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2.加工经济精度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
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都能使加工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样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加工成本。
加工误差δ与加工成本C成反比关系。
某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不应理解为某一个确定值,而应理解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说是经济的。
3. 原始误差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主要有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以及原理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等。
4.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
a)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分析计算法和统计分析法。
b) 采用滑动轴承时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5.各种不同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比较。
机械加工中尺寸精度的测量方法

机械加工中尺寸精度的测量方法试切法试切法是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的操作流程,反复开展,直到到达要求的尺寸精度为止。
先从加工表面上试切出一个很小的部分,对这部分的尺寸开展测量。
接下来,根据测量结果和加工要求,对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相对的位置开展适当地调整。
然后再试切,再测量。
经过如此往复的两三次试切和测量之后,当被加工工件的尺寸到达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表面。
例如,箱体孔系的试镜加工就应用了试切法测量尺寸精度。
采用试切法测量尺寸精度不需要复杂的装置,而且可以到达一个很高的精度值。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工序比较复杂,需要开展多次的调整、试切、测量和计算,这样做效率较低,而且费时费力。
再有,这种方法对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计量器具的精度有严重的依赖,质量不够稳定,所以往往只适用于较小批量的生产。
试切法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称为配作。
配作是以已经加工好的工件尺寸为基准,对另一个或者多个相配的工件组合在一起开展加工。
对被加工工件的尺寸须要到达的要求,是以与已加工工件的配合要求为准的。
调整法调整法是利用样件或标准件,如机床上的定程装置、对刀装置或是预先调整好的刀架,修正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之间的准确相对位置,使之到达需要的尺寸精度,然后再以此标准对一批工件开展加工的方法。
因为尺寸已经在加工之前调整到位,所以加工时不再需要开展试切,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采用铳床夹具时,刀具的位置靠对刀块确定。
相比于试切法,调整法拥有更加稳定的加工精度和更高的生产率。
这种方法对机床操作员工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对机床调整员工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调整法常用于零件的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在机床上按照已经事先确定的刻度盘刻度进刀,然后再开展切削,这也是调整法的一种类型。
这种方法需要在大批量生产之前,先采用试切法,确定刻度盘上的刻度。
定尺寸法定尺寸法是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精度的方法。
它开展加工所使用的刀具,如较刀、扩孔钻、钻头等,都具有非常标准的尺寸精度,利用该刀具的尺寸来决定加工面的尺寸,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答案

A.两顶尖处刚度不足BC .工件刚度不足D7 .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A.机床 B .工件.刀具刚度不足.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D ))C .刀具D .切屑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X”。
)1.精密丝杠可米用冷校直方法克服其弯曲变形)(X2. 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V)3. 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X4. 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咼工艺系统的刚度)(V)5. 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X6. 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X7. 机械加工中允许有原理误差。
(V)&在加工一批工件时,若多次调整机床,其调整误差仍为随机性误差)(V)9. 在加工一批工件时因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时间内可视为常值,所以其调整误差为常值系统性误差)(V)10.复映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X11.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X12.刀具和机床磨损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X13.工件受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X、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可能原因是( C ))A. 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 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C. 车床横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垂直D. 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2 . 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 其主要原因是( A )。
A . 工件夹紧变形B.工件热变形C . 刀具受力变形D.刀具热变形3 .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C ))A.矩形 B .梯形 C .鼓形 D .鞍形4 .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随机误差的因素是( D ))A .原理误差B .机床几何误差C .机床热变形D .安装误差5 .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其均方根偏差越大,表明尺寸(A))A .分散范围越大B .分散范围越小C .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大D .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小6.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两端直径偏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 ))8 .工艺系统刚度(B )其实体刚度)A.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9 .为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品,X 图中控制线的范围应(C)加工尺寸公差范围。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一. 目的:二. 范围: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四. 尺寸检验原则1.基本原则:2.最小变形原则:3.最短尺寸链原则:4.封闭原则:5.基准统一原则:6.其他规定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2.湿度3.清洁度4.振动5.电压六. 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2.检验目距3.检测光源4.检测时间5.倒角、倒圆6.批锋、毛刺7.伤痕8.刀纹、振纹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10.污渍11.砂孔、杂物、裂纹12.防护包装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2.检验方法:3.测量方向4.测量部位5.取样长度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基本要求3.检测方法十.螺纹的检验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1.来料检验2. 成品检验计划十二.判定规则附注:1.泰勒原则一.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二.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中工件尺寸精度测量的5大方
法
(1)试切法
即先试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测量试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工要求适当调刀具切削刃相对工件的位置,再试切,再测量,如此经过两三次试切和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表面。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到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为止。
例如,箱体孔系的试镗加工。
试切法达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复杂的装置,但这种方法费时(需作多次调整、试切、测量、计算),效率低,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计量器具的精度,质量不稳定,所以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作为试切法的一种类型——配作,它是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工件,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方法。
配作中最终被加工尺寸达到的要求是以与已加工件的配合要求为准的。
(2)调整法
预先用样件或标准件调整好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的准确相对位置,用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
因为尺寸事先调整到位,所以加工时,不用再试切,尺寸自动获得,并在一批零件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这就是调整法。
例如,采用铣床夹具时,刀具的位置靠对刀块确定。
调整法的实质是利用机床上的定程装置或对刀装置或预先整好的刀架,使刀具相对于机床或夹具达到一定的位置精度,然后加工一批工件。
在机床上按照刻度盘进刀然后切削,也是调整法的一种。
这种方法需要先按试切法决定刻度盘上的刻度。
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定程挡块、样件、样板等对刀装置进行调整。
调整法比试切法的加工精度稳定性好,有较高的生产率,对机床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对机床调整工的要求高,常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3)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称为定尺寸法。
它是利用标准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决定。
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铰刀、扩孔钻、钻头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比较稳定,几乎与工人的技术水平无关,生产率较高,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广泛应用。
例如钻孔、铰孔等。
(4)主动测量法
在加工过程中,边加工边测量加工尺寸,并将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尺寸比较后,或使机床继续工作,或使机床停止工作,这就是主动测量法。
目前,主动测量中的数值已可用数字显示。
主动测量法把测量装置加入工艺系统(即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中,成为其第五个因素。
主动测量法质量稳定、生产率高,是发展方向。
(5)自动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由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它是把测量、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加工过程依靠系统自动完成。
尺寸测量、刀具补偿调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机床停车等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自动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例如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零件就是通过程序的各种指令控制加工顺序和加工精度。
自动控制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自动测量即机床上有自动测量工件尺寸的装置,在工件达到要求的尺寸时,测量装置即发出指令使机床自动退刀并停止工作。
②数字控制即机床中有控制刀架或工作台精确移动的伺服电动机、滚动丝杠螺母副及整套数字控制装置,尺寸的获得(刀架的移动或工作台的移动)由预先编制好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自动控制。
初期的自动控制法是利用主动测量和机械或液压等控制系统完成的。
目前已广泛采用按加工要求预先编排的程序,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工作的程序控制机床或由控制系统发出数字信息指令进行工作的数字控制机床,以及能适应加工过程中加工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加工用量,按规定条件实现加工过程最佳化的适应控制机床进行自动控制加工。
自动控制法加工的质量稳定、生产率高、加工柔性好、能适应多品种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