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
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
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
等现象。
而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也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
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青少年渴
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
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此种种,都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
密切关联。
中国的教育在抓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方面非常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方面表
现不佳,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成长中,有无生存的技巧和生活的能力?有无感恩之心?有无团队精神?有无善良、勇敢、仁爱、责任、诚信等等品质?应该说,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非常欠缺,众多学生人生方向与目标不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难觅,学
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导致其生存品质低下;轻则陷入了郁闷、无聊、纠结、“活得很累”,严重者则发展到——网瘾、自闭、斗殴、自残,再严重者就沦入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的种种困境之中。
面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单以传统的“德育”和“素质教育”等已经不够,我们应该
呼吁让教育回归本质——从“教书”回归“育人”的本质。
因此,迫切需要在学校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加以解决,在家庭教育中贯穿更为契合本质的理念来加以运用,而全社会也需要
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
这时候,一种新的教育门类——生命教育开始得到普遍的关注,我们
应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大力推广生命教育,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并在其他各
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将生命教育运用到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中,以此来增强学
生们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谐生命,使学生们摆脱生命困顿,获得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生活与幸福成功的人生。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内涵
从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始的生命教育,在21世纪之后已深刻地影响到中国。
生命教育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了《生命的实相》
一书,首先提倡“生命的教育”的重要性。
1968年,美国知名作家、演说家、作曲家、摄影家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北部内华达山脚下的丘陵地带正式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这是一个从
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集团。
而“阿南达”是梵语,意指“喜悦”,说明生命教育是一种在学习中
可以释放自我压力、寻找生命中成长快乐的教育。
约10年之后的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成
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这应该是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生命教育”
概念(life education)的机构,该中心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从1997年开始,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
其产生的背景是:一些质优女生(品学兼优)的自杀;后来发生于1999年
台湾9·21大地震中大量生命的丧失;许多青少年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实。
“……有鉴于
当时台湾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已凌驾了心灵方面的追求,社会快速朝向多元化发展,导致
人们缺乏一套能够肯定自己、稳固人际关系、增进守法精神的伦理观;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社
会问题,已经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发展,举凡飙车、自杀、校园伤害事件在当时也时有所闻。
”(徐敏雄:《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国立编译馆主编,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47页。
)现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
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都普遍地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命教育。
从2004年开
始,在中国的上海、辽宁、黑龙江、湖南等省市也开展了生命教育,而云南省则在2008年
之后、陕西省在2010年之后推广了生命、生存与生活的“三生教育”。
何为生命教育?一般来讲,生命教育即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其目
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人生过程及生死的挑战,学会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人们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以让人们从小就知晓生命的可贵,
懂得如何去创造人生的价值,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事业成功,生活幸福。
所以,有关生命
的教育约有九大议题:认知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悦纳生命、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发展生命、不朽生命。
三、生命教育是全人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应广泛地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方法真正
运用到各学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运用到家庭教育中、结合到有关青少年成长的各项活动工
作中,并广泛地与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文化建设等结合,这是生命教育事业最重要的
职责和意义所在。
目前,开展生命教育的“重地”是广大的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这个群体以专家为牵头者,教育工作者形成合力来在学校中推广生命教育,形式包括培训教师、开设专门的课程等等。
但是,生命教育这项事业仅仅一个领域重视并开展就足够了吗?就如同许多人至今还认为教
育青少年只是学校的任务一样,这是个极为狭隘的认识。
回归本质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大教育,是全人的生命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组委会为例,组委会从2005年开展生命
教育活动至今已有9年有余,既是大陆第一家开展这项事业的机构,也是最能够体会生命教
育一路发展过来的经验教训的团队。
组委会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才在已经相对成熟和有一定
基础的教育领域之外,广泛开展了生命教育夏令营、生命教育进校园活动,将生命教育运用
在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和暑期活动中,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青少年的家长们。
并且,组委
会于2007年首创、2010年升级改造的“生命教育馆”也是一个大胆创新。
一方面,“生命教育馆”不同于香港诺亚方舟生命教育馆和台湾宗教博物馆、心灵愈花园等生命教育场所是由政府出资建立,而是完全由企业出资建立,这就决定了这个场馆的建设、推广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息息相关,可以说“生命教育馆”是绝佳的企业公益营销的例子。
场馆以免费的方式常年对社
会开放,所有来参观的人员既可以在场馆中感悟生命、自我成长,也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了解,无形中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另一方面,“生命教育馆”也是非常好的生命教育推广
方式,通过这样一个首创的实体展馆,将大家认为较为“空泛”的“生命教育”落在实处,让参
观者“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生命教育”,从而达到了影响内化的目的。
建设一个生命
教育馆,整合了政府部门、专家团队、设计团队、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是一个生命教育综
合性的项目,并且完全具备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除了基金会,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机构也纷
纷加入到了其中,比如很多地方的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宫等等。
另外,开展生命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灾后心理援助的项目,将生命教
育广泛地运用在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社区社工的培训和各项活动中,让广大的心理咨询师、社工和生命教育工作者有了深入的接触和交流,让心理学、社会学和生命教育三大专业领域
开始了越来越亲密的碰撞和交流,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已经不限于学校学科教育中的老师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医学领域的有识之士也加入到了生命教育的队伍中。
这些一方面不仅从专业角度促进了几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将生命
教育推广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同时,生命教育也越来越广泛地与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
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自2008
年起在西部园丁培训和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等纯公益的项目中开设了生命教育课,让这群目前
只关注学科教学方法、分数提高的乡村校长和教师们意识到原来生命教育才是自己教育工作
的基础和根本,也意识到原来一直困惑的学生管理、班级办理、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最好的
解决途径就是生命教育。
另外,再以台湾的基金会为例,台湾的诸多基金会和各类公益组织
的各项公益项目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生命教育气息,比如台湾弘道老人基金会的“不老梦想系列——关爱老年人公益项目”、台湾罕见病慈善基金会的“不逃跑老爸计划——罕见病孩童家长生命关怀项目”,又比如著名的慈济基金会在治疗一个身患上身弯曲180度怪病病患的救助项目上,是以“帮助小东抬头挺胸做人”为出发点,从生命陪伴到医疗救助的全过程来进行帮扶
等等。
这样从关爱被援助群体生命个体、激发生命能量角度出发和为目的的公益项目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教育的理念已经广泛或者完全可以充分渗透到诸如老年人关怀、
罕见病孩童关怀、青少年领袖培养、灾难救助等各个不同主题的公益项目中,可以很好地缓
和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们相信,这也是生命教育所担负的重要职责,也是生
命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
此外,“全人的生命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生命教育并不单单指面向青少年的
生命教育,老师需要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师需要生命教育,社工需要生命教育,家长需要生
命教育,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并不是就教育而谈教育,
而应理解为一个“大教育”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是否懂得尊重和接纳他人、是否能够欣赏身边
每个独一无二的人、是否能常怀一颗积极阳光的心态,这些早已是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最好的教育者,“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滋养生命,生命成长生命”,这也是最好的教育。
四、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生命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着诸多的艰辛与困难,很多人和机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做生命教育工作,不被上级领导支持和认可,甚至遭受诸多质疑,现在也依然有很多生
命教育工作者在“孤军奋战”。
而即使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机构和地区,仍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几
经迷茫,或找不准自身定位,或缺乏各方面资源,或面对这项工作一筹莫展。
同时我们还必
须看到,目前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各类相关工作,但是没有开展生
命教育的地区和缺乏生命教育意识的人群依然是大多数。
可以说,生命教育这个概念从出现到现在,一路伴随而来的质疑、困难、艰辛从来没有
停止过,即使到目前依然还有很多迷茫之处,很多机构也多次面临生存的压力而差点放弃过。
目前,生命教育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生命教育”依然在“生存”和“发展”之间两难,在“公益”和“市场化”之间难以取舍,大陆的生命教育还停留在等待“输血”来开展的初级阶段,
远未达到可以通过“造血”来形成生命教育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同时目前的“生命教育”还始终
未能足够的落地,在专业性和普遍应用性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和交叉点
还较为模糊;此外,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目前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发展阶段,因地制宜、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开展生命教育的专业研究,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广。
生命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项应
以奉献精神为根本的事业,更是一个需要悲天悯人情怀而从事的事业。
面对在其发展过程中
已经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各种问题、困境,真正有心为之者,依然会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当作可以为之奋斗的“志业”。
注释
[1]郑小江《生命教育是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
[2]郑小江《中国生命教育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