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呼唤教育回归读书笔记

呼唤教育回归读书笔记

呼唤教育回归读书笔记呼唤教育的回归当前,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几乎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深叹:“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我们教育的相对滞后。

试想,学生,青少年,是活生生的社会人。

我们的教育不是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是把教育对象放入一个几十年来固定的模式里进行强制打磨。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的:一群菱形、方形的棱角分明的学子走进校门,十几年后从校门走出的全都是圆形的,没了棱角的孩子。

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如此发展,我们的社会前景岂不堪忧?笔者认为,教育应当回归本真。

一、教育思想回归。

首先是思想上要回归。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感知和感悟的艺术,是塑造人的艺术。

所以,教育者应拥有自由的,自主的实施教育手段的空间,不受外界指令性、指标性检测和评估的影响。

受教育者的进步和发展是“作为人”的发展,更不可能仅从分数上就一纸定论。

因此,有两类人要葆有单纯的教育思想,不把众多的非教育的东西带到教育上来。

一是教育管理者。

只注重宏观上观察被教育对象的发展情况,净化教育环境,保持教育的单纯性,合理性,杜绝一切不利于教育“独立”发展的影响。

甚至不作短视的具体指标的考核。

二是教师。

作为教育艺术的直接操作者,教师应有一套自己任期内的目标计划,因材施教,灵活的,以人为本的实施教育计划和教育手段。

把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作为基准,而非以师道尊严为中心。

并且,不把应付各级各类任务作为工作重点。

总之是回归“育人”的本真。

二、教育教学形式上的回归。

推掉讲台天地宽。

砸掉讲台,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以交流的方式进行授课前程似锦。

讲台作为教师职业的工作台,展示教学艺术的舞台,彰显了教师尊严,但同时也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平等交流。

我们从孔子的教学图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那种融洽交流的氛围。

师生团坐,讲学论道,合作交流,典范的尊师重道。

砸掉的是土台子,贴近了心与心,增进的是平等,增长的是信赖。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质----《爱的教育》之感悟高新双语学校朱红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缺少的是教学实践,由于课时量的安排,以“忙”为理由,我们往往不去挤时间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

所以,有的人教了一辈子学,仍然原地踏步,毫无进步,甚至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不上轨,更何谈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教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放学之后的时间,是教师劳逸结合中的“逸”,更是教师查漏补缺,以待开学厚积薄发的时间。

每天学生放学后,就翻看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给我触动最大的便是《爱的教育》。

尤其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仅仅是教授知识吗?文章中很多地方提到:做“真”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自己虽说也教了几年学了,如果按照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的话,自己处在关注情境阶段。

从刚工作时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

自己的关注重点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学生的发展,自己只是把很有限的时间分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上。

记得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说过,学生时代的学生的其他素质包括人格、道德、创新等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学生的一生我们耽误不起。

教师不直接创造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是通过学生的成才来间接创造。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培养孩子不能只看短期目标,即学生现行的成绩,这样的话,学生小学时代的成绩是优异的,但是教师们能保证中学,大学和社会上的成绩都是优秀的吗?不能。

教师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目标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本领,教师的劳动成果才能通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肯定。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在中国应该推行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德育第一还是智育第一?孩子是走偏文的道路还是偏理的道路?怎样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等等这些问题常常让父母们头疼。

但是,不知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教育者们有没有想过,对孩子进行种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个人守礼成材?是学校名扬天下?还是国家强大进步?……虽然我们总是强调教育孩子应该首先成“人”,再成“材”,但是在教育路上前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被表面迷惑,错进其它漂亮绚丽的小径。

人本内涵的内容,应该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本内涵的诠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内涵孕育了人发展的萌芽,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和个性。

同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世界,实现自身价值。

追求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从而获得幸福感,达成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追求,也是教育自身价值的回归。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继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探索出教育如何影响人的日常生活。

遵循着这一路径变迁,教育目的人本内涵的诠释也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它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和精神文化上的发展,满足他们的各项需要,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顺利成为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

但对“人”的概念的解读纷繁多样,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要培养何种“人”,因此也相继出现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公民”以及“人才”等教育目的。

但这些教育目的的提出往往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他具备方方面面的特征和能力,而只是一味地将受教育者作为一种手段来培养,注重人单方面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势必会导致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

其次,在确定教育是培养人的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之上,只要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人本教育目的的内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一个社会的命脉。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功利化、应试教育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从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

在古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使其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功利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让教育变得功利化,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才的初衷上来。

其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让教育回归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最后,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一刀切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失去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让教育回归到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通过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是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只有让教育回归到原点,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传承文明和培育未来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却常常被商业化、功利化所笼罩,远离了其本质,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如此,教育的回归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唤起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阅读《教育的回归》,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悟。

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或者获得一份好工作。

教育是一种自觉而自然的成长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传统,更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被功利主义所束缚,使其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育的回归,就是要让教育重新回归到其本质,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方向上。

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行动。

首先,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只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强迫和压迫。

只有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其次,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学生内心的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发现,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最后,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制度和环境。

教育的制度应该是公平和公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教育的环境应该是和谐和包容的,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回归。

教育的回归,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和再理解,是我们对现代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更是我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希望。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

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成名成家。

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

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

我听了很震惊。

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

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

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

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自己游走的空间。

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

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性》《让教育回归⼈性》: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作为⼀名长期致⼒于哲学阅读的学者,周国平在以哲学视⾓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以⾝份代⼊⽅式,从被教育者视⾓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的独⽴思考。

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家长眼⾥,好的教育就是⼀个好的饭碗。

所以这些家长对⼦⼥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现在不努⼒,将来没饭吃”。

时下教育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教育就是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们则像是⼀台台学习的机器,疲于应付⽂⼭题海。

多年来,社会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些地⽅确曾尝试,但常常是刚迈出⼀步,很快便被应试教育的洪流“染成”新的应试科⽬,到头来徒增孩⼦学业负担。

扭曲,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周国平分享了⾃⼰的教育理念,“⼈⽣中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那么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得到这个东西,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个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的”。

简单点说,周国平的潜台词只有两个字,即“快乐”。

周国平所说的快乐,并⾮意在快乐的表义,就像是笑不⼀定就快乐⼀样,⽽是包括优秀与幸福两⼤内涵。

不过,他所说的优秀并不是胜⼈⼀筹,⽽是指个⼈“禀赋能够得到很好的⽣长”,即充分激发个⼈的潜能。

⾄于幸福,周国平认为这本来就是⼀种能⼒,⼀个⼈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物质占有的多寡,⽽在于能否享受到精神上的欢愉。

不难看出,周国平这⾥所说的⽆论是优秀还是幸福,均指向个⼈的内在⽅⾯。

即教育不是⽤于满⾜外在的虚荣攀⽐,不是⽤于促进对外在功利的掠夺占有。

周国平进⼀步指出,“⼀个⼈唯有⼈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

毫⽆疑问,⼀个由这样的⼈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个真正和谐和⽣机勃勃的社会”。

回归常识才是教育王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居庙堂之上,通过资源差别化分配制造教育偶像是娱乐⽽不是教育。

陶⾏知说,⽣活即教育。

这表明教育本就来源于⽣活,没有⽣活的底⾊,教育便如浮萍之末,毫⽆价值可⾔。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代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回归常识。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奖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

作者提到,“高塔模式”即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最后,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甚至失去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教育,老师们不仅注重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我们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

他们会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

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待每个学生。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他们总是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让我们在个性化的教育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这让我感到遗憾和心痛,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来。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们,他们总是能够在课堂上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和情感,让我们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这让我感到心痛和无奈,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上来。

总的来说,《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回归到最初的初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关爱。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让人深有感触的书。

作者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回到教育的原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使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活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常常被功利化和标准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取文凭。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环。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常常被一刀切地对待,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怀。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另外,教育的目的也需要重新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人文活动。

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

“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

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

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

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在新一年新教师成长营中,学校给每个老师发一本关于教育教学书籍,希望新教师能够在书籍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炼教育的精华,把它吸收为己用,用心的教育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拿到的是南怀瑾的《教育与人性》,从中明白教育职业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其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它任何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

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

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

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书里提到几个问题: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教会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关于谋生的事情,应该是职业教育做的。

而当前的教育环境似乎做的还不够,本应该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的中小学在极具目的性的灌输知识,而引导传授职业技能的大学却忙于学术研究。

正如前段时间听人说起我们中学教人考试,就是让他通过和其他人对比、竞争,通过“踩死”一群人夺得高分,以后长大工作后就成为职场中勾心斗角之人。

二是家教与其他教育。

家教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从胚胎形成之初一直到生儿育女,只要有家,家庭就会对处在其中的人施加显性或者隐性的教育。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要形成为什么人的基础。

三是构成我们身边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不仅有物质(财富、地位等),也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获得人生幸福的真谛,就在这精神追求,人格提升上面。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这本书中,张贵勇老师记录了他和儿子哲哲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日常生活里我们看到张贵勇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平等、温柔、引导、共同进步还有道歉反思。

我觉得书中的童年才是我想要的。

全书共分为五大篇,分别是: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阅读,培育最美心灵;孩子,你慢慢来;爱,是温暖长久的陪伴;最适宜的年龄遇见最好的书。

看到名字都会让人心里温暖如初。

五十多篇文章中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从家里到动物园、路上、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到处留着他们甜蜜的回忆,到处留着他们的美好生活。

他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的美好与快乐,随时随地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深情,在佩服、羡慕与认可中,我更应该反思一下我平时的做法,他就像一面光洁的镜子,让我看到了身上的不足之处。

真应该如他所说,我们做家长的,不要以家长的姿态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对孩子更宽容一些,不要揪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要无关原则问题,索性让孩子自由成长。

在教育的任何方面,对于孩子提出或想问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引导,不要遮遮掩掩;孩子与父母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坦诚相待,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和善良的种子,他们就会慢慢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他们也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好,并且以积极的心态来过好每一天。

让我特别有感处的不仅是他与孩子生活的点滴之处,还有他在孩子能自主阅读后,依然坚持着亲子阅读。

他懂得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学会深入的思考,通过阅读让他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点。

现实中,我们下班回家只是一个劲地督促孩子看课外书,我们在一边不停地聊微信,刷抖音。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归教育的本质初一年级王志伟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林格老师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是没有用的》。

书中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精辟独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到位的评析。

读完之后,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林格老师认为:应变教育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 。

以前,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林格老师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孩子就好比牛,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其实是在于“摁着牛头吃草” ,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

如果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而变“被动教” 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林格老师在书中提出“高度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位教育者,如果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发生实现那些实现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

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因为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

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也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分层次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指引:从感觉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篇一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读完《呼唤教育的回归》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教育就是考高分、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吧,现在的教育有时候就像一场疯狂的马拉松,大家都拼命往前跑,却不知道为啥跑。

也许是为了那所谓的“成功”?可成功到底是啥呢?难道只有成绩好才叫成功?我看未必!书里说教育应该回归本质,那本质是啥?我琢磨着,可能就是让我们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热爱生活。

可现实中呢,我们天天埋在作业堆里,哪有时间思考人生啊!老师和家长都着急上火,我们就像被赶着上架的鸭子,累得够呛。

就说我自己吧,每天起早贪黑,周末还有各种补习班,我都快忘了玩耍是啥滋味了。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难道教育不应该是让我们快乐成长,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吗?这本书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教育是不是应该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我们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别人推着走。

不过话说回来,改变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家长得转变观念,老师得改变方法,我们自己也得勇敢地表达想法。

这一路,任重道远啊!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意识到问题,都愿意做出改变,教育的回归就有希望!篇二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读了《呼唤教育的回归》,我这心里头啊,真是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个滋味!咱们先来说说现在的教育,那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师们也是压力山大,而我们学生呢?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这真的是我们期待的教育吗?我看不一定!这本书里提到,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我们的个性发展。

可现实呢?我们就像生产线上的标准件,被打磨得一模一样。

我就想问了,这样的教育有意思吗?也许有人会说,不这样怎么能有竞争力?但竞争力难道就等于分数吗?就拿我身边的事儿来说,我有个同学,特别喜欢画画,可因为学习成绩一般,家长老师都不支持,觉得这是不务正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

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

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

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xx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

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

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

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
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

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

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

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

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
相互吻合,带着这种心情,我又一次开始了与周大师的对话。

翻开《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刚读了两页,就发现"老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还是那种感觉,两三句话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马拉松或许有人说我夸张了,但我读的时候确实有这种感觉,后来想了想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就是我在读的时候不断地将他说的话往自己身上靠拢,这样感受就特别真挚。

下面对书中几句发人深省的话发表自己的感悟。

1、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记得经常听人说起,上大学没用,我也曾这么认为过,现在大学生遍地是,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说不定还不如初中就辍学的赚得多。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大学趋之若鹜呢?是因为大学给了我们除去知识之外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

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想想确实有点可悲,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其实也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在如今稳定和平的年代,
似乎大部分人的眼光都变得狭隘了,没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也没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霸气,更没有"我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有的这是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

记得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节目《奇葩说》,有一期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去参加节目,高晓松跟他聊了很多,最后说到毕业干什么的时候,学生说到他只关心能不能在央视找份稳定的工作,高当时就火了,可能是出于对同门师弟的爱惜,更多的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哀叹,他说:名校乃建国之重器,你清华毕业就这么点志向?社会的大潮已经将我们的棱角磨平,我们的下一代难道还要不我们的后尘吗?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
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xxxx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

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因为无视童年的价值,只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xxxx。

还有几条箴言值得品味。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西塞罗语)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卢梭语)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