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最新)

合集下载

让教育回归人性

让教育回归人性

谢谢聆听
悲剧。 警告! 反思?
• 为了我们的孩子, 是到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时候了……
时间? 空间?
• 中国的孩子,承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功 课负担与功利期待。
调查
• 在对本班部分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同 学会在学习竞赛中感到难免有些压力,同 学们的课余时间也大多被辅导课与习题占 据。
对现今教育的看法或意见:学生可支配时间太少。/ 作业,考试太多。/ 无奈/ 无 语……
—— 周 国 平 与 《 善 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富 高 贵 》
让教育回归人性
徐皓玥 夏研育
又一个悲剧
• “如果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吧!同学们不要学 我,还是好好学习吧!” • “我升入高中了,这是一所重点中学,一个月才放2天月假, 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多了,无形的压力累得我喘不过气来。 • 同学们相互竞争也更激烈,都想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我也是这 样想。毕竟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后,出路要比考不起大学的强多了。 我不能松懈,要不就会被别的同学追上。” • “这次月考我考得很不好,退到全班第五名,在全年级就更 差了。老师和父母都批评了我,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我不明 白大家为什么对分数看得这样重。” • “感谢老师、同学和父母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但我学习得太 累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吧!同学们不 要学我,还是好好学习吧!” • 陈容的《死亡日记》是警方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的。 • 日记写得很消极,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和对亲情的渴望, 有的句子还是从网络上摘抄下来的。类似于《死亡笔记》。
人性 、合理
• 这已经不只是艰苦的,而是非人性的。 • 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很难使孩子能生长 出一个与西方国家的孩子一样健全的人性。
体制。 环境!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精选(最新)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精选(最新)

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

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绵绵细雨,一本书,一杯醇香的咖啡,坐在落地大窗前,宁静的我悠然自得,准备在这个惬意的下午经历一场精神之旅。

初次拿到这本《回归真教育》,我轻轻抚摸着封面上铅笔素描的那个“真”字,色彩虽淡漠,寓意却显得那么浓重。

反复读着封面上那句话,让教育回归常态,回归理性,回归真实。

翻开书,作者梁好老师用呐喊呼唤教育正能量,用文字记录教育,用思考通达人生,反思生活,反思课堂,反思教育。

书中见证了草根教师反思的力量。

他用或温暖或炽热的文字讴歌坚守教育阵地的普通教师们。

他提醒教育同仁:真正的职业幸福,应当源于教师教育行为本身的快乐,而非教育结果的优劣。

如果一味放大教育的结果,那么注定会忽略教育过程中师生交往的体验,忽略教育对于教师心灵的自足。

书中充满理性的教育思考、精辟独到的观点,看似平常却起伏,耐人寻味,相信能够给予一线教师顿悟与启迪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

在一年高考中,梁好老师监考了俄语考场。

俄语,对于这样一个少数语种的高考,在当地每年也只不过一二百人,集中在一个考点的四五个考场,而更为有趣的是,这一二百人大多来自于同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是一所农村高中,俄语教学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是学校每年高考最大的卖点。

据说,俄语考试较之英语要相对容易一些,也是冲着这一点,这所学校的招生颇为喜人,高考成绩也是相当的可观。

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听着一段接着一段咿哩哇啦的拼读,看着学生或聚精会神,或迷茫懵懂,或绞尽脑汁,作为监考的梁好老师不禁思考:这些学生学习俄语,真的是出于自己对俄语的热爱吗?他们选择俄语,今后的出路又在哪里?众所周知,俄语毕竟是少数语种,不像英语那样是全世界的通用语,使用的范围也颇为狭隘,或许只是为了与俄罗斯交流。

难道这来自同一学校的一二百位考生,果真都是立志于当外交家,立志于做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使者吗?显然,这并不可能,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俄语,其目的不言自明,就是指向高考。

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能够被高等学校录取,别无其他,至于俄语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意义,对于自己长远人生的影响,他们根本没有去想,也不用多想。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质----《爱的教育》之感悟高新双语学校朱红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缺少的是教学实践,由于课时量的安排,以“忙”为理由,我们往往不去挤时间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

所以,有的人教了一辈子学,仍然原地踏步,毫无进步,甚至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不上轨,更何谈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教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放学之后的时间,是教师劳逸结合中的“逸”,更是教师查漏补缺,以待开学厚积薄发的时间。

每天学生放学后,就翻看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给我触动最大的便是《爱的教育》。

尤其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仅仅是教授知识吗?文章中很多地方提到:做“真”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自己虽说也教了几年学了,如果按照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的话,自己处在关注情境阶段。

从刚工作时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

自己的关注重点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学生的发展,自己只是把很有限的时间分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上。

记得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说过,学生时代的学生的其他素质包括人格、道德、创新等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学生的一生我们耽误不起。

教师不直接创造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是通过学生的成才来间接创造。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培养孩子不能只看短期目标,即学生现行的成绩,这样的话,学生小学时代的成绩是优异的,但是教师们能保证中学,大学和社会上的成绩都是优秀的吗?不能。

教师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目标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本领,教师的劳动成果才能通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肯定。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培养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原本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功利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需要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指出了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书中提到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分数竞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人。

然而,当下的教育却更多地偏向了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热爱,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的热爱。

这种教育不仅无法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反而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浮躁化,甚至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

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初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好,培养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时,回到教育的原点也意味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自主的教育,而不是被动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种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在中国应该推行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德育第一还是智育第一?孩子是走偏文的道路还是偏理的道路?怎样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等等这些问题常常让父母们头疼。

但是,不知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教育者们有没有想过,对孩子进行种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个人守礼成材?是学校名扬天下?还是国家强大进步?……虽然我们总是强调教育孩子应该首先成“人”,再成“材”,但是在教育路上前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被表面迷惑,错进其它漂亮绚丽的小径。

人本内涵的内容,应该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本内涵的诠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内涵孕育了人发展的萌芽,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和个性。

同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世界,实现自身价值。

追求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从而获得幸福感,达成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追求,也是教育自身价值的回归。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继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探索出教育如何影响人的日常生活。

遵循着这一路径变迁,教育目的人本内涵的诠释也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它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和精神文化上的发展,满足他们的各项需要,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顺利成为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

但对“人”的概念的解读纷繁多样,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要培养何种“人”,因此也相继出现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公民”以及“人才”等教育目的。

但这些教育目的的提出往往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他具备方方面面的特征和能力,而只是一味地将受教育者作为一种手段来培养,注重人单方面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势必会导致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

其次,在确定教育是培养人的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之上,只要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人本教育目的的内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让教育回归人性

让教育回归人性

让教育回归人性作者:周国平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7期近些年来,媒体报道过很多大大小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性事件。

这些事件既是触目惊心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然而,由触目惊心到发人深省,还必须听者有心。

曹保印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

在《聆听教育的真声音》一书中,他选择了相当数量的典型个案,从教育的角度对之进行认真分析。

我读了以后,觉得值得向教师、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问题的人推荐。

正如他所警告的,倘若人们仅仅把这些事件当作“新闻”看待,过眼即忘,不予重视,就难保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不会成为这类“新闻”中的主角。

为了我们的孩子,是到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时候了。

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根本的症结当然是在体制上,举其大者,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市场化名义下的高收费、乱收费,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实际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三是教育目标和过程的急功近利。

在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现象。

体制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民意充分表达,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痛下决心。

自今年两会召开以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但是,体制的改革非一日之功,我们不能坐等其完成。

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

现在学生自杀事件频繁而且呈低龄化趋势,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老师或家长难辞其咎。

在本书所分析的个案中,就有多起初中学生因为不堪教师的虐待和羞辱而自杀的事例,有的学生在遗书中明言,自杀是为了以死证明他的老师没有资格做老师。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未完成作业,家长对孩子体罚,逼死甚至打死孩子,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死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知还有多少孩子生活在极端非人性的小环境中,身心遭受着严重摧残,我为所有这些孩子感到悲伤和愤怒。

最后仍无法回避体制的问题,因为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总体上就是非人性的,普遍承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其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传承文明和培育未来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却常常被商业化、功利化所笼罩,远离了其本质,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如此,教育的回归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唤起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阅读《教育的回归》,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悟。

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或者获得一份好工作。

教育是一种自觉而自然的成长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传统,更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被功利主义所束缚,使其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育的回归,就是要让教育重新回归到其本质,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方向上。

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行动。

首先,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只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强迫和压迫。

只有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其次,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学生内心的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发现,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最后,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制度和环境。

教育的制度应该是公平和公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教育的环境应该是和谐和包容的,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回归。

教育的回归,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和再理解,是我们对现代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更是我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希望。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这是一个远离元本的时代。

本可以顺产,却来个剖腹;本可以母乳喂养,却来个三聚氰胺奶粉;本可以徒步有氧运动,却来个尾气制造阴霾;本可以和谐养生,却来个心理斗争……我们的教育也难逃其劫——本可以快乐成长,却让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本可以愉悦阅读,却让孩子戴着脚镣跳舞;本可以如植物一般自然生长,却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类比: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

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

农业可不是这样。

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理,给它充分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

但即便是农业有时也难逃其劫——江西一年收获两季水稻。

人们只吃第二季大米,第一季几乎没人吃。

由于怕耽误第二季,农民会使用各种方法包括化肥农药对第一季揠苗助长。

而对于第二季,由于没有压力,农民就顺其自然成长。

其结果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有市场。

我想,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让您的孩子成为第二季。

因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再看一个农村母亲的教子之道——专家采访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母亲,问她是怎样教育成功孩子,让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

没想到这问农村母亲的回答却让专家们大跌眼镜:“考上清华就叫好?学费贵着呢!读完大学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

”“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没有啥教育啊,我只是让他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比如做事,您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方法或方式?”“没有。

不过,这孩子打小我让他做的事,我先做一半,剩余的让他自己看着办。

比如,穿袜子,我帮他穿一个,筷子掉到地上,我只捡一个。

”这位母亲回答显然不像专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高深的秘诀,但细心思考,<莲~山>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

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

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_0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_0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

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

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找到。

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一本书的书名产生质疑:教育是没有用的?!作者林格说: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现行教育更多充斥着分数、名次、重点、次重点,但人于社会,却是由其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试举一例: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孩子却说:“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

我们有点疑惑。

“反正你们就迟一点再来接我嘛。

”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学时间到了,家里的电话响了。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向你们汇报,我放学了,你可以来接我了。

”我们一听,才知道我们卖给他一张电话磁卡,孩子为的是有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去打电话。

这件小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尝试。

我们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欢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帮他们包办了一切,比如叫醒、提书包、整理学习资料、卫生打扫,等等,殊不知,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时,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个锻炼的好机会。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带他去订报纸;今年订报纸时,我们只带到了邮局门口,他就轻车熟路地进去办手续。

什么是养成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莲~山课件让孩子做同一样事情时他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我们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

我们家长或者教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

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及时生长,而非其他。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性》《让教育回归⼈性》: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作为⼀名长期致⼒于哲学阅读的学者,周国平在以哲学视⾓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以⾝份代⼊⽅式,从被教育者视⾓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的独⽴思考。

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家长眼⾥,好的教育就是⼀个好的饭碗。

所以这些家长对⼦⼥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现在不努⼒,将来没饭吃”。

时下教育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教育就是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们则像是⼀台台学习的机器,疲于应付⽂⼭题海。

多年来,社会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些地⽅确曾尝试,但常常是刚迈出⼀步,很快便被应试教育的洪流“染成”新的应试科⽬,到头来徒增孩⼦学业负担。

扭曲,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周国平分享了⾃⼰的教育理念,“⼈⽣中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那么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得到这个东西,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个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的”。

简单点说,周国平的潜台词只有两个字,即“快乐”。

周国平所说的快乐,并⾮意在快乐的表义,就像是笑不⼀定就快乐⼀样,⽽是包括优秀与幸福两⼤内涵。

不过,他所说的优秀并不是胜⼈⼀筹,⽽是指个⼈“禀赋能够得到很好的⽣长”,即充分激发个⼈的潜能。

⾄于幸福,周国平认为这本来就是⼀种能⼒,⼀个⼈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物质占有的多寡,⽽在于能否享受到精神上的欢愉。

不难看出,周国平这⾥所说的⽆论是优秀还是幸福,均指向个⼈的内在⽅⾯。

即教育不是⽤于满⾜外在的虚荣攀⽐,不是⽤于促进对外在功利的掠夺占有。

周国平进⼀步指出,“⼀个⼈唯有⼈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

毫⽆疑问,⼀个由这样的⼈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个真正和谐和⽣机勃勃的社会”。

回归常识才是教育王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居庙堂之上,通过资源差别化分配制造教育偶像是娱乐⽽不是教育。

陶⾏知说,⽣活即教育。

这表明教育本就来源于⽣活,没有⽣活的底⾊,教育便如浮萍之末,毫⽆价值可⾔。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一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启发性很强的教育类书籍。

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深入剖析了现实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作者在书中指出了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他认为,现行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特别是在高考制度下,很多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将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很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成为了束缚学生发展的桎梏。

其次,作者对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他主张让教育回归生活,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此外,他还提出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认为教师应具备高素质、有爱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作者提出了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议,主张取消单一的考试评价,并引入综合评价的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人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以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同时,教师应该有爱心和耐心,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我认为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归教育的本质初一年级王志伟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林格老师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是没有用的》。

书中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精辟独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到位的评析。

读完之后,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林格老师认为:应变教育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 。

以前,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林格老师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孩子就好比牛,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其实是在于“摁着牛头吃草” ,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

如果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而变“被动教” 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林格老师在书中提出“高度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位教育者,如果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发生实现那些实现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

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因为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

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也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分层次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指引:从感觉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教师读书笔记《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回归真教育》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回归真教育》读后感教师读书笔记《回归真教育》读后感这学期根据校领导的推荐,阅读了《回归真教育》这本书。

《回归真教育》总共五辑。

首先第一辑,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收录了梁老师的十四篇教育随笔。

这些随笔,似乎应该与梁老师近十年的特殊教育经历有关,记录的是他对那些微弱的、容易受伤的孩子的一种悲悯情怀。

悲悯,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份情感,这种普遍关注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职业的本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情怀已经在功利教育的挤压下,一点点地离开了我们。

梁老师正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一点点地感悟到了今天的教育缺少的这份情感,并在有意无意中告诉我们:悲天悯人其实是师爱的本源,一个对学生没有悲悯情怀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爱。

第二辑中“个个争第一”让教育走向何处,共21篇随笔。

这些随笔,更多地注入了梁老师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从一所课改名校的宣传口号,他感受到了当今教育的拥挤与倾轧,冷静地告诫我们“真正的教育应该追求‘学生第一’,而非让学生追求‘第一’,在教育者的眼里,‘第一’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所谓的分数”;从工作群的一次交流,他发出了“教育之累何时不再有”的感叹;从一次监考,他发出了“学习到底为了什么”的质疑;从到一所学校参观,他发出了“别让统一抹杀了学生个性”的谏言;从观看一档电视节目,他断言“起跑决定不了胜负”……他是一个思考着的老师,身边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会引发他对教育的思考。

这份思考,让他站在高处审视教育,并不断触摸教育的真实。

第三辑,打破关住自己的门,21篇关于教师成长的随笔。

他对教育的理解从他中的那些贴切的故事来看,他应该有着极其深厚的阅读。

这些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了他的教育灵魂,帮助他在借鉴与反思中完成了一种回归,而这种回归,本身就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注解。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

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呼唤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让人深思的书——《呼唤教育的回归》。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教育的新认知之门。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故事和现象,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我们每天早早地起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学校,在教室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不停地学习各种知识。

这难道就是教育的全部吗?书中提到,现在的教育有时候过于注重成绩,好像成绩就是衡量我们好坏的唯一标准。

这难道对吗?我们难道不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梦想的个体吗?就像花园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和形状,不能仅仅因为哪一朵开得不够鲜艳就否定它的价值呀!还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没考好,老师和家长那失望的眼神,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了天大的错误。

难道一次考试的失利,就意味着我没有努力,没有付出吗?这让我感到特别委屈,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我们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

这真的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吗?这就好比给我们喂饭,而不是教我们自己如何吃饭。

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被填鸭式地灌输知识。

还有啊,学校里的各种兴趣班,真的是因为我们感兴趣才开设的吗?还是只是为了让我们多一项“技能”,好在别人面前炫耀?书里说,教育应该是培养我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可不是把我们变成只会考试的机器!那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真正的教育应该像一场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应该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不是强迫我们走某一条特定的路;应该像一场有趣的冒险,让我们充满好奇地去探索未知,而不是告诉我们哪里有危险不能去。

真正的教育,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爱他人,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吗?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尽情地去发挥吗?我们渴望的教育,是能够让我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也不会被嘲笑;是能够让我们有时间去玩耍,去感受大自然,而不是被困在书本和作业里;是能够让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期待我们成为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

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

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

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2017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

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

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

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

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

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

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

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相互吻合,带着这种心情,我又一次开始了与周大师的对话。

翻开《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刚读了两页,就发现“老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还是那种感觉,两三句话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马拉松或许有人说我夸张了,但我读的时候确实有这种感觉,后来想了想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就是我在读的时候不断地将他说的话往自己身上靠拢,这样感受就特别真挚。

下面对书中几句发人深省的话发表自己的感悟。

1、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记得经常听人说起,上大学没用,我也曾这么认为过,现在大学生遍地是,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说不定还不如初中就辍学的赚得多。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大学趋之若鹜呢?是因为大学给了我们除去知识之外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

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想想确实有点可悲,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其实也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在如今稳定和平的年代,似乎大部分人的眼光都变得狭隘了,没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也没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霸气,更没有“我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有的这是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

记得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节目——《奇葩说》,有一期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去参加节目,高晓松跟他聊了很多,最后说到毕业干什么的时候,学生说到他只关心能不能在央视找份稳定的工作,高当时就火了,可能是出于对同门师弟的爱惜,更多的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哀叹,他说:名校乃建国之重器,你清华毕业就这么点志向?社会的大潮已经将我们的棱角磨平,我们的下一代难道还要不我们的后尘吗?
《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
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

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因为无视童年的价值,只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

还有几条箴言值得品味。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西塞罗语)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卢梭语)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