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人性的契机

合集下载

尊重生命,让德育回归生本

尊重生命,让德育回归生本

尊重生命,让德育回归生本摘要:生本德育是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价值理想,提升生命质量。

因此,我们确立了学生既是德育对象,又是德育主体的德育思想。

生本德育要求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而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益智、自主育德、自主健体,从而获得和谐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德育学校文化评价德育资源一、确立生本德育理念我们探讨的生本德育,旨在强调学生在德育中的本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开启学生的道德悟性和诱导学生的道德表现。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尊重”正逐步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生本德育的核心是“尊重生命”。

只有对生命心怀敬畏,我们才能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的德育教育也才有实效。

尊重生命的神圣。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胸襟开阔,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当前,“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教育孩子什么是生命,为什么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之可贵。

此外,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被告知,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轻践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生命是神圣的,我们任何人都不能亵渎;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更不能轻贱。

尊重生命的独特。

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他们的思想是不可复制的。

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会不自觉的把班上的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及变现分类,如:优生、中等生、潜能生等等,这无疑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如同超市里陈列的货品一样,失去了独特的个性。

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我们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找到通往人生风景的那一扇窗户,让他们怀着自信、揣着梦想前行。

德育要回归人性化

德育要回归人性化
中 国 古 代 的 许 多 教 育 思 想 . 现 在 看
育 对 象 个 体 的品 德 ,从 而 实 现 德 育 内容 . 达 到 德 育 目的 。 因是 条 件 . 外 内因 是 根 据 . 外 因通 过 内 因起 作 用 可 德 育 的现 实 却 不
是 教 育 的 主 体 。 做 好 德 育 工 作 . 本 问 题 来 比 现 实 的一 些 教 育 思 想 还 要 先 进 孔 基 之 一 是 对 学 生 的 定 位 问 题 .要 还 给 学 生 “ 性 化 ” 即 从 “ 化 ” “ 品化 ” 走 向 人 , 物 、商 要
对 学 生 本 质 属 性 的 认 定 .教 育 学 中 说 : 生 是 迅 速 发 展 的人 , 有 能 动 性 和 学 具 自我 教 育 、 能性 的 人 许 多 教 育 学 家 认 可
为 : 生 是人 . 正 在 发 展 的 人 , 一 个 完 学 是 是
进 ,人 们 所 享 受 的 物 质 生 活 也 是 日益 丰 怎 么 按 德 育 的规 律 对 学 生 进 行德 育 ?学 生 厚. 而这一切并不能带给人类道德 文明 然 的德 育 怎 么不 出 问题 呢 ?德 育 对象 不 仅 被
人 类 道 德 的 影 响 却是 深 远 的

世 界 . 事 对 社 会 有 益 的 活 动 . 展 每 个 从 发 学 生 的 健 康 自我 . 行 自我 教 育 教 师 怎 进
因为 学 生 的 不 成 熟 性 .才 有 巨 大 的发 展 .

当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也 才 使 教 育者 大 有 可 为 德 育 本 质 上就 是
育 育 目的是 在 德 育 过 程 中 . 育 对 象 是 德 育 的 主 样 对 学 生 进行 自我 教 育 呢 ?联 合 国教 科 文 育 心 、 德 、 人 的 文 化 心 理 活 动 , 德 体 , 德 育 对 象 接 受 德 育 影 响 、 行 自我 组 织 在 《 育 世 界 的 今 天 和 明 天 》 告 中 当 进 教 报 品德 教 育 或 对 其 他 德 育 对 象 产 生 影 响 时 . 德 育 对 象 都 是德 育 的 主体 。 的 品 德修 养 人 提 高 人 的 道德 水 平 使 人 向善 所 以 德 育人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提供给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认识他人和规范自身行为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一些学生的品德素质和思想觉悟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社会生活,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 品德教育是人格的基础。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确实素养、品行修养和社会道德观念的高低。

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和道德观念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思想教育是精神的指引。

积极的思想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充满信心、勇气和毅力。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3. 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的需要。

当代社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来培养。

一个社会的品德建设和精神风貌,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良好与否。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回归社会生活1. 关注生活实践,强化社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脱离社会实践而空泛地进行,而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学生的社会体验,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挑战性,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参观企业和机关、参加公益活动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文化的魅力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 注重情感教育,促进社会融合情感是人的灵魂,是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情绪复杂的成长阶段,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塑造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德育回归生活”其基本内涵,在我们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同时依照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人、物、氛围的和谐统一。

“德育回归生活”的核心即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着无限生命潜能,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他们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急速变化的信息成长起来,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的环境实际出发,多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类实例来导入、来推进,让德育回归生活。

二、德育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需要我们班有一位特别要强的男孩,它的最大目标就是考进前十,但是每次都不能如愿,于是他很郁闷的问我:“老师,我为什么总也考不进前十名……”我非常明确的告诉他:“那是因为你的学习不够严谨认真,而你这种学习上的不严谨源于你生活中的不严谨,我去过你家,你的卧室凌乱不堪,鞋子袜子满地都是,书桌乱七八糟……要想考进前十名就要改变你的这种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一番谈话后孩子开始慢慢的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乃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收拾房间和干家务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所以我觉得德育只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需要,才是有效的。

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和中小学生的个体需要相接近,融入青少年的个体生命成长。

我们教师应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领航人”、“呵护人”。

三、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发自肺腑真诚的关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追求进步最佳的教育契机,一个成功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是一位能走近学生心灵,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教师,而这种素质的底蕴应归纳为:走进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保持一份挚诚的爱。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如何让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如何让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如何让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德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回归到以人的生活幸福为准。

而生活幸福的标准虽然也会因时代及种族的不同而有不同,也会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但是没有一个会认为把人的需求完全克制住了的道德就是好道德。

也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是最成功的道德教育。

似乎只有我们才把一种牺牲看成是道德的化身。

所以,多少年来,我们的道德榜样就是这样的牺牲品。

而且大多是比较年轻的牺牲品。

他们都是人生还没有展开就意外地死亡了的人,成了这个社会的道德榜样。

为什么这样德育榜样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这个还只是孩子的年龄?而且宣传的效果又只有在孩子的年龄里才会有一点表现?就是因为孩子没有生活经验,还不能深刻体会到这样的德育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随着他们阅历的加深,慢慢会体会到这是宣传一种生命尽快夭折的道德观。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着无限生命潜能,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他们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急速变化的信息成长起来,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的环境实际出发,多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类实例来导入、来推进,让德育回归生活。

如本次课标的修订增加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其实这些都是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存在三种倾向:一是“理想化”,呈现给学生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回避假、丑、恶,学生带着理想化认识进入社会,一旦遇到假、丑、恶现象,要么对已经接受的教育产生疑惑,要么无所适从,不能有效抵制,甚至被“感染”。

二是“成人化”,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教育。

”这样的流传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学校品德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第二,学校品德教育没有取得预期的实效。

三是“抽象化”。

品德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假、大、空,导致出现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难以接受抽象的内容,所以实效性难以体现。

如何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的教学心得

如何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的教学心得

如何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的教学心得如何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的教学心得引言: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品德学科往往被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日益脱离实际生活,学生的行为和思维逐渐背离社会常理。

作为一名品德学科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明确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达成品德学科回到生活的目标。

一、分析问题要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首先需要分析当前的问题。

追溯品德学科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教育中,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打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变革,品德学科逐渐被边缘化,成为课程体系中的附属品。

教师普遍感受到品德学科教学的困难,学生对品德学科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往往枯燥无味,乏味索然。

首先,教学内容不贴近实际生活。

传统的品德学科教学通常大量强调抽象的伦理道德理论,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

学生难以将道德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行为规范的实际操作存在差距。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品德学科教学往往以讲述和灌输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

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最后,评价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品德学科教学往往以笔试为主要评价方式,注重道德理论的记忆和概念的掌握,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品德学科教学的深入,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下降。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了达成品德学科回归生活的目标,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

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道德,通过实际案例和生活经验来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行为规范的实际操作。

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在小学品德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深刻认识到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重要举措。

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绿色生活”,教师注重活动细节的实施,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回归生活,培养道德品德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又始终以生活为原点。

由此说来,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因而教育要还原生活才能迸发力量,成为真正的影响生命的道德教育,而生活又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组合而成的。

所以,在构建思品学习的课堂中,注重回归生活细节,对调节师生关系、深化品德教育教材、促进教学活动有效的重构,影响深远,这也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的品德教学必须适时走进社会,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道德修養。

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到基地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课前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部署,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江子上市场,有礼貌地问问物品的价格,多走几间商店,同一物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还让学生自主组织参与了一个“跳蚤市场”,把自己家里用不着的物品拿出来卖,到批发部购买一些物品自己摆摊卖,学学怎么卖东西,怎么推销商品,怎么热情地对待顾客,在实践中寓教于乐,懂得热情服务、诚实守信的重要。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贯穿在儿童的生活中,我们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亲身感受事情的本质,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文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教学,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生活。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调查生活,课中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过自己的生活。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

课后的延伸教育,指导学生实践生活。

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就要把思想品德融入生活,把生活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紧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已经成为品德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关键词: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教学,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生活。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就要把思想品德融入生活,把生活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紧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已经成为品德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一、课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调查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

品德课前的生活调查,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面对面的接触,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为此,课前,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认识社会。

二、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过自己的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品德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

当学生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

教学活动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自然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关系,为学生的自觉主动的参与活动创造了条件。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文化的盛行,学生们的品德教育似乎日渐淡化,而在课程中回归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给学生们带来了无尽的选择,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面对人生道路上产生了迷茫和困惑。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道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地前行。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供更好的平台。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

在当今社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让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的 差异 . 让 每 个 学 生在 宽松 的环 境 中发 展 , 并
尽可能给每 个个体提 供足够 的时间和 空间. 最 大 限度 地发 挥 他 们 的 生 命 潜 力 。
勤于 动手 、 坚持 锻 炼 、 尊重他 人 、 懂得 感恩 、 勤俭 节约 、 诚 实 守信 等 。 小学 阶段培 养 的主要 学习好 习惯有 : 学会倾 听 、 善 于思 考 、 敢 于提 问 、 认真书
成 长 的主 动 权 还 给 学 生 .充 分 理 解 个体 之 间
随 便 去 一 所 小 学 ,问 德 育 副 校 长 或 德 育
主任 一 天都 在 忙 什 么 , 大 家都 会 说 一 大堆 : 各 种“ 创建” 、 垃圾分类 、 安全教育 、 法制 教 育 、 特 色 学校 、 廉洁教育进校 园、 书香 校 园 …… 学校 德 育 内容 很 多 、 很杂 , 许 多工 作 也 都 是 必 须 做 的. 但这些德 育 . 更 多体 现 的 是 社 会 的 要 求 ,
动 一 时 的 复 旦 投 毒 案 已 二 审 开
育” , 是 为了“ 让 我们每 个人都 幸福地 生活 。”
话 与其说是 讨论 , 不如 说是 聊天 。不仅 聊 日常的
话题 . 朋 友的话题 。 聊 天的的德 育
里, 走 廊上 , 球场边, 与 学 生像 朋友 一样 的 聊 天 , 将教 育化在 日常语 言 中. 才更接 近教 育的本 真
通 过 实践 活 动 , 来 诠 释 德 育 的 内涵 . 是 我 们 在 工 作 中一 直 探 索 和 实践 的 课 题 随 着 工
发展 , 还 要 关 注他 们 的 能 力 、 情感 、 兴趣 、 需要
作 的深 入 , 思路逐 渐清晰 , 那就是注 重养成 ,

让“德育”回归生活-“将“生活”融入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将“生活”融入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将“生活”融入德育北大附属即墨实验小学常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新时期的教育者必须转换立场,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活动中。

五育德为首,如何育德?我们认为,德育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也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生活”融入德育!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因此,道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地讲课所能解决的。

只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为此,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一、以生活为课程,让“德育”回归生活本学期,我校在集团“生活即教育。

”课题研究的引领下,通过学校课题组共同努力,将生活当中的“小事”纳入到班会、纳入到课堂、纳入到活动中,深入生活实际,努力做到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探索生活之趣、热爱生活之乐。

因而,在把德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课堂上,就有了体育课中合作游戏时的欢声笑语,自由活动课中谈天说地时的闲情逸致,研学课中游山玩水时的赏心悦目,STEM实践课中探索发现时的无穷乐趣,学生们就有了无穷无尽的交流话题,课堂上也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主体化”。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如在学习《团结就是力量》之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一张手抄报。

接受任务后,有的小组通力合作,设计的设计,搜集的搜集,安排任务井井有条;但也有的小组意见不统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见动静。

因此,在规定时间里,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各不相同。

接着,让优胜的小组现身说教,畅谈合作的方法以及合作的好处。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24期文/ 陈亚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生活及教育”。

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与首要任务,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那就要把生活之水引入到思想品德课堂当中来,让德育真正地回归生活。

生活之水让课堂丰富而厚重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搜集生活素材,用初中学生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和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课堂变得丰富而厚重。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搜集各种视频资料与典型案例,使之与文本发生碰撞。

当生活逻辑与知识的逻辑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之时,德育的契机也就自然而然地生成,这时的“悱愤”情景就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老师的启发也就容易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此,笔者常常利用录像、电影、漫画,借助音乐,讲述新闻故事等方法,创设形象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开拓学生视野,唤起其情感的共鸣,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即让学生接受生活的教育,又将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融于其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生活之水让课堂灵动无限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生活成就了思品课堂的常新和灵动。

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与生活实践编创小品。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自然而然地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

在讲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分组创作了小品剧本《小伙伴的生活》,故事围绕“差不多”“王小怯”“李小懒”三位主人公展开,他们分别代表了缺乏自立意识、自信品质、自强精神的三类群体,分别为他们创设了三种生活情境。

情境一:“李小懒”今天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前一天晚上忘记了定闹钟,早晨起床晚了,起床后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大声呼喊寻求父母的帮助,“妈,都怪你不叫我。

”“爸,你帮我把球鞋找出来,上次好像忘擦了,你顺便帮我擦一下吧。

让道德教育回归人性

让道德教育回归人性

让道德教育回归人性作者:文雨来源:《甘肃教育》2009年第13期道德失范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几乎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但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我们所能听到和看到的,常常是两类极端的情形:要么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寡廉鲜耻,道德沦丧;要么理想崇高,境界远大,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品德高尚,为世楷模。

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人们从前者所感受到的,是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而从后者所得到的,只是一种缺少人性基础的象征意义,让人难以效法,由此而造成了整个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巨大真空:我们在批判和指责一些人,同时也在宣传和标榜一些人,唯独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因而,在不道德和很道德的层面上,只剩下上述的两种人,而和大多数人没有了关系。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对不孝子孙的指摘,也经常看到对大爱至孝的表彰,但很多人不会因此而去想,我对自己的父母至亲究竟怎么样呢?人不是为理想而生的,也不是为某种意义而生的,从生命的角度讲,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因而,对生命本体的关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道德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道德的力量,在于使人找到尊严,体现价值,而不是得到名利;道德的形成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化的;道德的指向是内省的,而不是责人的。

对道德的追求,就是对人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多少年来,我们往往把道德和政治混为一谈,很多是非也因此被混淆了,道德变成了一个个概念,离我们内心的需求越来越远。

我们学校的德育也是和思想政治教育搅在一起的,德育课也就成了思想政治课,进而让道德教育变成了概念的阐释和空洞的说教,而不是基于人的自身需要,甚至出现“道德功利化”的倾向。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的学生可以讲出许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却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难以自律,特别是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时候,就更难以自处。

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失误。

它使得道德在许多时候成了一个人的外在装饰,而不是内心需求和体验。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让品德教育和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这是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呼吁。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并分析这一举措对学生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品德教育和社会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真实的社会问题和案例,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出诚实守信、友善乐观、助人为乐、责任心强等良好品德,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他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学起,做一个守法、爱心、团结、守责的好学生。

有了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会更加关心身边的人,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

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能够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们拥有极大的潜力和影响力。

如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并真正理解并践行社会课程中的知识和精神,那么这些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是当今社会教育体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分析

基于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分析

基于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分析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们道德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竞争的加剧,小学品德教育被人们忽视,甚至遭到质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的必要性和意义。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当今社会,物质追求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孩子们很容易迷失自我,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通过回归于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

通过生活中的互助、合作和公益活动,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责任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愿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

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中,很多时候是教师传授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而通过回归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是孩子品德形成的基础。

通过回归于生活,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参与孩子的品德教育,用相同的语言和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以及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只有通过回归于生活,小学品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注小学生活,让小学德育的本位回归

关注小学生活,让小学德育的本位回归

关注小学生活,让小学德育的本位回归发表时间:2020-03-30T17:21:05.0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作者:姜侃倩[导读] 小学德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过道德的社会生活。

小学德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过道德的社会生活。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

离开生活实际,德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必然选择。

关注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关注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

关注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关注生活的需要【案例】课间,我刚要走出教室,同学跑过来,匆匆塞给我一封信,然后跑开了。

展信一看,一行稚嫩的字迹跃入我的眼帘:尊敬的李老师,我是鼓足勇气给您写这封信的。

从本学期班级开展每周评选“最守规范的学生、最不守规范的学生”以来,我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一来到学校,就仿佛觉得有无数双的眼睛在盯着自己,真担心自己的行为稍有越轨,就会有把柄。

虽然我曾经两次十分被评为“最守规范的学生”,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觉得太累了。

我爱唱爱跳,课间,我更希望自己能够自由地??老师您知道吗,每周被戴上“最不守规范”帽子的学生,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呢??【反思】天哪,我的教育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压抑、苦闷、疲惫、惶恐??而我却沉浸在激动与兴奋之中,为自己的教育“创新”而沾沾自喜。

自从开展守规范评比活动以来,同学普遍都变“乖”了,班级纪律变“好”了,班级经常获得流动红旗。

这样的成绩让我真是有些忘乎所以。

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过学生生活的真正需要呢?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与发展的需要等。

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离开学生的需要去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

过分地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剪裁学生,得到的只能是顺从和禁锢。

又焉能以人为本,张场个性?道德缘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小学德育在于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实现人本回归确立德育工作的起点

实现人本回归确立德育工作的起点

实现人本回归确立德育工作的新起点牛栏山一中龚学伟学校德育工作一直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教育专家以及一线的校长、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们也在围绕德育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这些研究和思考包括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和确立现代德育走向、构建现代德育新模式、提高德育实效等问题。

许多新思想、新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通过学习领会,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对于的德育工作也有了更先进理念的指导,现将我们做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做一总结,与大家交流。

一、给传统德育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否定干部教师的工作。

过去几十年的德育工作被称作为“传统德育”,那么与此相对应,改革创新之后的德育,我们就可以称为“现代德育”。

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继承否定的规律。

现代德育的构建和发展也离不开对传统德育优质内容的继承,当然也需要对传统德育落后的消极的东西进行否定和改造,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德育有个深入的反思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目前人们对传统德育的认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实效性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外界颇有微词,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也感到困惑。

2、从德育理念或是指导思想上看,传统德育没能遵循以人为本这一规律进行,而是以国家为本,以政治为本,以学校为本,导致德育工作从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都脱离“人”的实际,有人称之为无人德育。

3、从德育的方法上看,基本上是命令式的,强制性的灌输和要求,是整齐划一的规范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差异性。

4、从内容目标上看,过于空洞、抽象,要求标准过高,缺少层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以上情况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需要认真地反思和总结。

但目前,很多对传统德育的评价是就德育说德育,就德育说学校,实际上是片面的,肤浅的,也是不公正的。

针对这一现实,也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盲目地责怪,或者把责任归于学校,归于德育工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德育回归人性的契机
多年来,敬畏生命、回归人性一直我们实施德育时所提倡的。

可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到了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就让这次地震灾害成为促使学校德育回归人性的一次契机吧!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反思学校德育工作。

这次地震灾难中,我们的救灾策略与救灾措施,都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性化的普世价值追求。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即赶赴地震灾区,坐镇第一线指挥救灾工作。

他反复强调,要把救人看成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救灾工作的核心。

为了救人,中国还打开国门热切欢迎一切来自国外的援助,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拒绝外援。

为遇难者降下半旗,全国默哀三分钟,各种警报齐鸣,设立为期三天的哀悼日,这在有着悠久官本位传统的中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一个和谐、开放与人性化的社会。

虽然这一天来得晚了一些,但是我们毕竟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将有希望成为崭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汶川地震灾难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进行全面而深刻反思的契机。

回顾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古至今就一直缺乏敬畏生命,体现人性化的传统。

从古代的“卧冰求鲤”“孟宗哭竹”“郭巨埋儿”“割股疗亲”,到近几十年来学校为儿童所树立的道德榜样,无不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前提的。

从刘胡兰、
董存瑞、王继光、邱少云等这些革命先烈,到和平时代的雷锋、赖宁等英雄,他们不但高、大、全,而且无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几十年来,我们学校的德育就陷入了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

乃至有人调侃说,我们学校的智育可让人提高智力,体育可使人强身健体,美育可以使人富有美感,但是,德育可以给孩子什么?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不断地要孩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的生命被视为一种宣传道德精神的工具。

十几年前,在新疆克拉玛依电影院发生的那场火灾中,一句“让领导先走”的习惯性官话,就让近300名无辜孩子失去了生命。

平时,我们也常要求学生带病坚持学习,要求教师带病坚持工作,先进教师的典型材料中常常就有一条是“带病坚持工作”的先进事迹。

这样的道德教育是非人性化的,必须毫不犹豫地予以摒弃。

学校德育回归人性如此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培育目标上始终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误区:不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一生幸福看成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升学率、考试竞赛等谋名谋利的工具。

我们忘记了学校本应该是为儿童而存在的,是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而存在的,相反,我们却一直把儿童看成是为学校存在的。

儿童因此成了学校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

只要能够为学校争光,就不惜让儿童去做许多有损他们身心健康的事情。

当然,学校中非人性化德育的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与思想根源。

要使学校完全独立于这样错误的思想根源是不太容易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认识因为缺乏宗教层
面上的体验,导致我们总是在世俗功利的圈子里打转转,难以有所突破。

受过去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功利教育的影响,我们对教育的“成人”功能认识严重不足。

这也是导致我们的教育将人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的重要原因。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中央政府到社会的主流传媒,都逐渐地转向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虽然这些东西要成为现实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毕竟表明了一个方向。

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没有理由仍然按照原来的路子与惯性去进行,而是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了。

要用人性的标准重新检验我们过去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德育方法。

这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我们违背已久的普世价值的要求。

人的生命贵于一切。

人本身就是目的,人不能够作为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与手段。

这些告诫是二百多年前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思想的精华。

今天,其实已经成为了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世代要追求的目标。

一个社会只有建立在这个普世价值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才能够有安全感。

生命是具体的、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法替代的。

过去那种“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牺牲这一代,幸福数十代”的观念是可怕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任何具体生命的牺牲,都将是人类的重大灾难。

前苏联文学家索尔仁尼琴在其名著《古拉格群岛》中说:“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
这个时候,天地就崩坼了。

”(索尔仁尼琴著,《古拉格群岛》上,群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第3页)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无辜生命被践踏、被残害,都意味着人类的不幸,都是对人类生命整体性的破坏。

在人的生命面前是没有什么等级之分的,因为生命无价。

不能够用世俗的、功利的方法对待任何一个生命的尊严。

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没有什么张书记李市长。

我们应该在人的生命面前保持敬畏,无论你有多少钱,无论你当多大的官,无论你有多高的智商,在生命面前除了敬畏,每个人都没有任何优越感。

我们要学会敬畏人的生命,敬畏死亡,敬畏大自然。

过去那种动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人生于自然,属于自然,也最终要回归自然。

在生命与自然面前,我们人类的智慧显得十分地幼稚和无知。

要永远保持这份敬畏。

敬畏自然、敬畏人的生命,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与天地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他人与他国和谐。

那种在自然,在人的生命面前狂傲与自负是要不得的。

一个敬畏自然与敬畏生命的社会,就不会把儿童的生命视为儿戏,不会把捞钱的黑手伸向娃娃赖以保命的教室,让教室在地震中变成了孩子的坟墓,也不会让我们的娃娃穿的校服远远看去就像一群乞丐。

如果真要对孩子宣传爱国主义,就让我们的孩子从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格,学会平等待人,爱自然,敬畏自然开始,把一切空洞的口号与无知的傲慢彻底抛弃掉吧!记得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在论述中国人的生命的时候,有一段话值得我们今天的学校德
育工作者好好反思。

他引用劳尔的话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他呼吁:“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400页)这一天到来的曙光终于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现在正是我们学校德育转轨的时候了,在回归人性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责无旁贷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因为“他人的地狱就是我们自己的地狱”。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