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教案一、第一章:家庭中的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庭成员的意识。

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重要性我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与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家庭中的我角色扮演: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分享:家庭责任感的实践经验家庭作业:制定家庭责任分配计划二、第二章:学校生活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校生活的适应学习习惯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校生活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的情景家庭作业: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三、第三章:我与朋友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与朋友相处。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朋友相处的技巧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培养解决冲突的方法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与朋友相处的困难与解决方法角色扮演:解决冲突的情景分享: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实践经验家庭作业:写一封给朋友的感谢信四、第四章:健康生活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4.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管理的培养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经验健康知识小测验分享:自我保健的方法家庭作业:制定个人健康生活计划五、第五章:我们的社区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共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

5.2 教学内容社区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关心社会问题和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社区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的情景分享: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经验家庭作业:策划一次社区活动六、第六章:我们的国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爱我们的祖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教学内容:祖国的疆域、地形、气候等特点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等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3. 教学活动:观看祖国风光视频,感受祖国的美丽讲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举办爱国主义知识竞赛二、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不良现象的识别和抵制方法3. 教学活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组织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方面的故事分享开展不良现象识别和抵制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培养家庭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结构、功能等与家人沟通、相处的技巧家庭责任感的培养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关系视频,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举办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活动,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制定家庭责任感培养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四、第四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学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教学内容:学校的环境、设施、组织等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各个部门,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讲解集体荣誉感的意义,举办集体荣誉感主题活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进行遵守规章制度的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培养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2. 教学内容:社区的环境、设施、组织等与他人合作、共处的技巧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实践行动3.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各个场所,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举办与他人合作、共处的实践活动制定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行动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六、第六单元:我们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一〕一、活动目的1、这局部内容介绍了学生家庭和学校附近的商业场所,它们分别是菜市场、大型商场、专卖店、超市、文具店、新华书店、小卖部、农村集市、流动售货车和小货郎担,这样既考虑到了城市学生的实际需要,又照顾了农村学生的生活情况,是比拟全面的。

学生在对这些商业场所的特点进展认识时,除了知道买什么东西应该去什么地方外,还能理解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商业场所,因此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

2、老师准备教材中的图片。

二、活动设计1、谈话导课、提醒主题:〔1〕老师板书、解释“购物场所”。

先出示课本图片认识,再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购物场所的照片和名称,老师相机板书。

几种常见类型〔可贴学生拍摄的照片〕。

〔2〕衔接:多种多样〔使板书齐全〕照片〔老师可把书中图片制成大图相机贴进去〕2、情况调查:理解购置才能。

老师举出几种商品名称,让学生答复出就近的哪个购物场所能买到。

举例要多样,衣、食、文具等都要有。

三、情境创设、开展活动老师谈话:家有人来做客,需购置以下物品:盐、烟、酒、肉、蔬菜、水果、拖鞋......1、替小明说出到哪里购置,说明理由!〔活动中把要买物品制成卡片,每生一张,假设你就是小明,分别到哪里采购,把名称写在卡片反而,并想好理由〕。

2、学生交流。

3、调查:哪些商品需要到较远的购物场所购置!你建议在你家附近设置哪些商业场所,做个小小设计师,设置你家附近的购物场所!四、模拟拓展生活理论把卡片带回家,看看你写的购物场所中,能否买到这些商品,并写上价格,带回来组成“购物角”。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二〕主题目的:1、知道六一是世界儿童的节日,体会到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2、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3、能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并表达对不幸儿童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理解,能体会到自己的亲人和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2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2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2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篇1教材分析: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国的国宝,作为祖国文化有形的、综合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它们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根一般的关系。

教材主要引导同学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自身的收获、发现和感受,体会中国古文明的辉煌和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引导同学透过历史遗迹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树立维护古遗迹的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平均年龄11岁,小朋友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但对中国古遗迹价值的认识和维护古遗迹的意识还不够,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一步步前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同学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地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同学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维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让同学感受中国文明的绚烂辉煌,知道古遗迹的珍贵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同学维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同学准备:课前查找有关古遗迹的资料和一张彩色卡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感知名胜古迹1、同学出示自身旅游时的照片,介绍曾经去过的名胜古迹。

2、谈谈自身的见到名胜古迹时的感受。

二、观看解说,了解古遗迹1、播放一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片,让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地方。

2、说说看过后的感受。

3、出示中国地图,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文化遗产名称纸条。

三、分组汇报,集体交流,探索古遗迹指导同学按课前自身选择的一处古遗迹,交流自身探索的效果。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篇一《说说我们的学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各种活动,并能作简单的介绍。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学校的主要设施及用途。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从而喜欢学校,对学习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情境导入导入: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了整整两个年头,大家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的学校是花园,是乐园,是学园。

如果有客人、新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你将如何来介绍我们可爱的学校呢?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学校1.学校活动向新老师介绍我们学校,除了上课之外还组织了哪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规定时间比赛哪组的课外活动最多,且能体现本校的特色;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说一说)教师进行归纳。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为什么?2.教学设施向新老师介绍一下,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开展活动,学校提供了哪些设施、场地和设备。

学生分组分类讨论学校的场所和设备有哪些。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用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学校各项设施、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介绍。

三、延伸拓展,深入了解其他不同的学校1.提出研究目标,分组讨论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现在让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去了解一下其他各种不同的学校。

(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2.交流探讨不同地区的学校(运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1)发达地区学校(2)贫困地区学校四、用不同的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的学校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了自己的学校,不同地区其他学校的一些情况,每一位同学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一定是各不相同的,下面老师请大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说一说或写一写你心中的理想学校。

《给学校画张“地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图例,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学会用简单的图例画出学校的平面图。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说明:《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册教材承接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内容,供五年级第二学期使用.有五个单元主题,分别是"爱美丽的生命","规矩与方圆","不能忘记的历史","科技创造新生活","商品带你看世界".每个单元由三到四个活动主题组成,全书共18个活动主题,37个活动内容,建议安排37课时左右,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课时.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包括"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生命多么美丽"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以上这些都是热爱生命的前提和基础."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生命是可贵的,生命的可贵在于它的来之不易,也体现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精彩.成长是生命力的体现,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少年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烦恼.学会解决青春期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是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举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所以,这三个举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在三年级上册《温暖的家》,下册《家庭因我更美丽》等单元中,已着重强调了家庭对孩子的爱,四年级下册《伸出我们的手》,也让学生感受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这些内容的设置都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都在于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爱自己四周所有的人.但本单元在感受家人的爱这方面,更侧重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我们的生命中凝聚着家人的情感和心血,寄托着家人的无穷希望;本单元中所反映的社会对儿童的特别关爱,则更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由此。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学会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不嘲笑等。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验。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发表对尊重他人的看法。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地表现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良好生活习惯的概念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

观察学生对良好生活习惯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学会合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3.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包括沟通、协调、分工等。

3.3 教学方法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合作的理解和经验。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发表对合作的看法。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

第四章:学会感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感恩。

介绍感恩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感恩的态度和行为。

学习如何表达感恩,包括感谢他人的帮助、关心他人等。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恩的理解和经验。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感恩的情感。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发表对感恩的看法。

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地表现出感恩的情感。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辽师版下册杨美玲实用文档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单元提要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划时计课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课时计划实用文档。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家庭与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认识社区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区的热爱1.2 教学内容:家庭的组成和功能社区的定义和作用家庭与社区的关系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2. 讲解家庭的功能:介绍家庭的组成,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并解释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3. 介绍社区的概念:解释社区的意义和作用,强调社区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4. 探究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讨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如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等。

5. 总结:强调学生对家庭和社区的热爱,鼓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第二章:友谊与尊重2.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懂得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2.2 教学内容:友谊的意义和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概念和表现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2.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2. 讲解友谊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友谊的重要性。

3.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解释尊重他人的概念,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表现。

4. 教授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观点等。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

第三章:合作与团队精神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2 教学内容: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团队精神的概念和表现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

2. 讲解合作的意义:解释合作对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影响,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3. 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概念,举例说明团队精神的表现。

4. 教授团队合作方法:介绍团队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沟通、协调等。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活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9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9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9篇)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重点: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

课前准备:搜集黄、白、黑种人的图片。

教学难点: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测评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二、教学达标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3、讨论:他们的长相……他们的头发……提问: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

: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2、世界上的人类,根据外表特征主要分()、()、()人种?四、布置作业: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1.知道在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探险对于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意义。

2.学会全面地思考和历史事件。

3.粗略了解一些著名的探险事实。

教学过程:1.导入。

提问学生有关哥伦布、麦哲伦的内容,请他们就自己了解的内容进行发言。

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告诉他们在今天的课上将会了解得更多。

2.探究讨论。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46页的课文。

教师强调:“课文告诉我们,欧洲有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是处于宗教统治之下的,发展非常缓慢,也相当落后,但是到了14―15世纪开始发生变化。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家庭中的我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重要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1.3 教学活动:1.3.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1.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1.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第二章:学校中的我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尊敬。

提高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校的重要性在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学校场景,引发学生对学校的思考。

2.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2.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第三章:社区中的我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和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与邻居和社区工作者的沟通能力。

3.2 教学内容:社区的重要性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与邻居和社区工作者的沟通技巧3.3 教学活动:3.3.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社区场景,引发学生对社区的思考。

3.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3.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邻居和社区工作者的沟通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第四章:尊重他人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提高学生与他人的相处能力。

4.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与他人相处的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展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高效总结】(1分钟)
课后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5页小实验中要求的那样,来验证生命存在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认真做好记录。
教(学)记
主备
辅备
审核
执教
授课
时间
2013年
月 日
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目标1、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初步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2、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对科学的兴趣。
【合作探究】(8分钟)
4、小组交流:
为什么只有地球中存在生命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我们生活的地球-宇宙中的小行星
(导学案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
1
编号
Ps51401
5、如何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
【展示提升】(16分钟)
三、探究活动
6、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
【成效检测】(5分钟)
1、为什么只有地球中存在生命
2、如何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
重点
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难点
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学 习 过 程
教(学)记
【创设情境】
一、图片引入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普通的旋涡星系,我们称之为银河系。银河系中大约有3000亿颗恒星,其中有一颗普通的有行星环绕的恒星,我们称之为太阳
【出标释标】(2分钟)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初步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2、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对科学的兴趣。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单元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单元教案

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享的品德,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社会生活1. 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规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德。

2.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第二课时:合作共享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品德,增强团队意识。

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游戏、实践活动等。

第三课时:遵守规则1. 教学内容:了解社会规范,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2.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第四课时:爱护环境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2.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视频观看、环保实践活动等。

第五课时:关爱他人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生动有趣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

2.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意识。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态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选取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中外优秀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喜欢读书,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才能目的:初步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知识目的: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安康成长。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寻找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合适自己的课外书籍,并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故事录音、从古到今的书籍、世界最早图书馆资料等);学校图书室《借阅规那么》学生准备:搜集自己熟悉的名人爱读书的故事、读书的名人名言;搜集看书、看电视的优缺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资料;到图书馆图书室调查图书损坏情况。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7-P29页内容,话题为“我爱读书”。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0-P32页内容,话题为“我会读书”。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33-P34页内容,话题为“好书在哪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小小故事会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师拿出课外书。

2、师:你们看过哪些书呢?读完以后有什么收获?3、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伟大的人都很爱读书,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____爷爷小时候爱读书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录音)4、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5、师:大家平时也读过课外书,你有过读书入迷的经历吗,在小组里讲给大家听听。

6、全班反应。

7、师:读好书可以使我们认识很多高尚、有智慧的朋友,也让我们感受到许多快乐。

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把你搜集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讲故事。

8、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最敬仰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以及交流我们身边爱读书的事例,让学生实在地感受到书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以与书交朋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学生对书产生一种亲切感!】活动二好书大家看1、师: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我们知古今、炼心智,培养我们开阔的胸怀。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Unit 1: Our Earthn:After learning about our country and hometown in third and fourth grade。

this unit will lea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world。

As the starting unit for geography。

the lesson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the Earth" introduces the worl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one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t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 of land and sea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how it provides diverse living environments and vast development space for human beings。

By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how humans perceive the shape of the Earth。

students will learn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objective things is endless。

This cultivates a us learning attitude and a sity for exploring scientific mysteries。

In the spirit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lesson "The Power of Nature" reveals the power of nature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全册教案第一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关爱?”,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关爱他人的经历。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培养关爱他人的能力。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2. 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3. 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尊重他人的经历。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培养尊重他人的能力。

第三章:团队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团队合作的具体表现。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

4. 分享:让学生分享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四章:诚信做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2. 学会诚实守信,不作弊,不欺骗。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诚信?”,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做人的意义。

2. 讲解:讲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诚信做人的具体表现。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诚信做人的经历。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辽师版下册杨美玲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单元提要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课题主题活动内容宇宙中的小行星第一课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蔚蓝色的星球地球上的大洋与大3课时洲第二课大自然的力量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感受自然的另一面1课时3课时教案教案课第1课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蔚第2课2题蓝色的星球(1)教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过程方法: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知道世界分为目七大洲和四大洋。

标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师活动:一、古诗导入:学生活动:猜谜语,引起兴趣反馈:时知识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但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呢?我想起来一首诗:了解银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教案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单元提要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备注:以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课时计划----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课时计划----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课时计划----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课时计划----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课时计划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和资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从而产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中国风_辽海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中国风_辽海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中国风_辽海版辽海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学科品德与社会版本辽海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三维目标1.知识储备点:记住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民族道德典范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初步了解孔子以及他的思想言行。

2.能力培养点:使学生懂得在现在生活中,遇事能分辨是非,做到诚实守信。

3.情感体验点:让学生继承传统美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文天祥、苏武、雷锋、孔子等一些道德典范的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给以继承发扬。

教学难点能正确评价孔子的言行。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设置情景导入新知1.出示课件:播放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道德典范的故事。

听老师或同学逐一讲述并评说他们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德。

提示:师生在讲述文天祥、苏武、黄香的故事时,应设法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2.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他们什么品德?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板书课题:中华传统美德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课件和相关的图片来了解并继承他们志存高远、忧国忧民、舍生取义、锲而不舍、言而有信、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

实现出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二、研究讨论学习新知1.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再联系课文评说一下中华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的学生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了解人物的良好品德并记住他们名字。

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教师调控:在讲述文天祥、苏武、黄香的故事时,教师应借助课件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

以达到感染学生为目的。

结合生活实际,围绕“什么时候都要讲诚信吗”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或辩论,寻求正确答案。

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要根据具体情况的。

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了解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收获非常大,受益匪浅,少年儿童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貌.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A方为男组B方为女组教师调控: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讨论中未能达到欲想的目的,教师还可从勤劳、节俭、礼貌、勇敢等方面进行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海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 中国风
学科
品德与社会
版 本
辽海版五年级下册一单元
三维目标
1.知识储备点:记住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民族道德典范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初步了解孔子以及他的思想言行。
2.能力培养点:使学生懂得在现在生活中,遇事能分辨是非,做到诚实守信。
3.情感体验点:让学生继承传统美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带着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4.播放孔子的故事。
5.老师介绍孔子及其思想言行。
孔子认为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生才能获得知识,他提倡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不懂不能装懂,要因人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千年来,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成为我们读书做事为人的重要行为准则。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言论?与同学交流交流。
2.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他们什么品德?
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板书课题:中华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课件和相关的图片来了解并继承他们志存高远、忧国忧民、舍生取义、锲而不舍、言而有信、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实现出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二、研究讨论 学习新知
1.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再联系课文评说一下中华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文天祥、苏武、雷锋、孔子等一些道德典范的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给以继承发扬。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评价孔子的言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知
1.出示课件:播放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道德典范的故事。听老师或同学逐一讲述并评说他们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德。提示:师生在讲述文天祥、苏武、黄香的故事时,应设法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结合生活实际,围绕“什么时候都要讲诚信吗”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或辩论,寻求正确答案。
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
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讨论中未能达到欲想的目的,教师还可从勤劳、节俭、礼貌、勇敢等方面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评说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
小组讨论并交流
议一议: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的哪些言论值得提倡,哪些值得批判?
设计意图:为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和言行,应引导学生从他的编著、名言等入手,使学生能全面具体地了解孔子,在评说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时,
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三、质疑解难 交流收获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诚实守信。有“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言必信,信必果”等说法。但是,有的同学认为,守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的。
小组交流,谈就自己的观点。
教师调控:为了具体展现孔子的思想、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教师要引领学生欣赏诗经和教育名言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美德
忠:舍生取义为祖国
孝:勤苦劳作为父母
信:诚实守信为朋友
教学随笔
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也陶冶了自己的品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从爱国志士文天祥和苏武的故事身上体现的是“忠”;从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身上看到的是“孝”。而我们今天对朋友同学要讲究一个“信”字。
结合生活实际围绕“什么时候都要讲信用吗?”
2.当我知道朋友所做的事实错误的还要帮助朋友履行诺言吗?
3.如果我答应要去看望朋友,但老师交给我一项重要的任务,或我的母亲生病需要我照顾,我应以什么为重?
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了解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收获非常大,受益匪浅,少年儿童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了解人物的良好品德并记住他们名字。
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教师调控:在讲述文天祥、苏武、黄香的故事时,教师应借助课件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达到感染学生为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