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政绩考

合集下载

诸葛亮的功绩

诸葛亮的功绩

收二川: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八阵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

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

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当年诸葛亮是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诸葛亮之所以智谋过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八阵图》。

后人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之,陈寿也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后来因为一些小说如《演义》等的渲染,八阵图变得很神秘,但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里就有《八阵篇》东汉班固的《封燕然山铭》中说“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可见“八阵”早在诸葛亮以前就有了。

当然,诸葛亮的八阵,又并非前人的八阵。

他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成,已经是他自己的八阵了,所以“名成八阵图”还是说得很正确的。

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

晋朝和唐朝对他的八阵有很深的研究,可惜后来失真。

至于八阵到底是哪八阵,有《小学绀珠》说是洞当阵,中黄阵,龙腾阵,鸟飞阵,折冲阵,虎翼阵,握机阵,连衡阵而另一中在《兵略纂闻》中说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五丈原:至于这个“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就难解释点了诸葛亮夜观星象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使代表自己的星宿归位)救自己的命,就在帐中地面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倘若七日之内本命灯不灭,就可救他自己一命。

诸葛亮的原始形象和历史功绩

诸葛亮的原始形象和历史功绩

代 虽 非 达 贵 年 幼 之 时 , 汉 正 处 于 东
族 中的高官显宦 有所往 来 。
实 的 历 史 人 物 了 解 的 并 不 多 。本 文 拟 从 正 史 人 手 , 力 复 原 其 原 始 形 竭
社 会 大 动 乱 时 期 。统 治 集 团 内 部 充
诸 葛 亮 的 父 亲 诸 葛 琏 , 字 君
弟 投 奔 荆 州 刘 表 , 于 在 襄 阳 找 到 终
贡 ,东 汉 末 期 曾任 太 山 ( 山 ) 泰 郡 丞 。生 母 章 氏 , 三 男 二 女 , 为 次 育 亮 子 , 有 兄 瑾 , 任 孙 吴 集 团 大 将 上 曾
军 、 都 护 , 豫 州 牧 、 陵侯 ; 左 领 宛 长
安身之 所 。 年后 , 葛玄 病逝 , 两 诸 亮 携 弟 搬 迁 到 南 阳 之 邓 县 , 襄 阳城 即 西 二 十 里 , 日隆 中 , 始 了 《 师 号 开 出
表 》 所 称 的“ 耕 于南 阳 , 全性 中 躬 苟
命 于 乱 世 . 求 闻 达 于 诸 侯 ” 隐 不 的
亲 长 之 辈 首 推 沔 南 名 士 黄 承
彦 。 明 之 岳 父 。 史 载 :亮 少 有 逸 孔 “ 群 之 才 , 霸 之 气 , 长 八 尺 , 貌 英 身 容
隶校 尉 、 门校 尉 等 职 . 举 无 所 城 刺
避 , 于 直声 于 时 , 因 屡 犯权 贵 敢 后 被贬为 庶人 。
乡受 到 直 接 的 冲 击 。 此 时 , 与 妻 硅
诸 葛亮 字孔 明 ,时人 称 卧龙 ,
东 汉 徐 州 琅 邪 郡 阳 都 县 (4 山 东 省 -"
的 活 动 .先 后 交 识 了 不 少 当 地 与 外 来 流 寓 的 知 名 人 士 , 更 是 与 当 地 的 荆 襄 士 族 建 立 了 亲 戚关 系 。

诸葛亮主要事迹

诸葛亮主要事迹

诸葛亮主要事迹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治国安邦之能臣”。

一、早年经历诸葛亮出生于今四川省绵竹市城北镇神仙村,家世殷实,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之一。

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兵法、音律、医术等多个领域。

年轻时,他曾在西南地区游历,深得民间支持。

他在巴蜀地区多次示好于刘备,并曾多次上书劝说刘备征西川,提议建立蜀汉政权。

此后,他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臣和军师。

二、参与政治诸葛亮在政治上主张儒家治国思想,以“仁义”、“礼制”为核心,一扫成败的恶习,使地方政务得到改善,赢得民望。

特别是他提出重视民生,积极加强水利和桥梁的建设,改善灾民生活。

在对内政策中,他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压制蜀汉军队内部的腐败和军阀活动,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治的控制力,确立了朝廷的权威地位。

对外政策中,他认为“和为贵”,以联合各方势力来保持蜀汉的尊严和安全。

诸葛亮在组织政权团队方面也非常具有眼光。

他吸纳了一大批才干出色的人才,如姜维、马良、法正等,对蜀汉政权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参与军事在军事领域,诸葛亮被誉为绝顶的军事天才和智囊。

他主张勤勉训练士兵,强调军备建设的重要性。

他计划了多次出击魏国的战役,如定军山之战、夷陵之战、襄阳之战等,凭借出众的智谋和超人的勇气,一次次战胜强敌。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川陇之战。

在此次战役中,诸葛亮遇到了司马懿的奇袭,经过高超的谋略和毅力,终于击退了魏军,并在隆中文成举行的亲亲大典中,与周公、孙子、吕不韦并称“古今人杰”。

四、参与文学艺术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佛经译音、散文、乐律、挽辞、七律等文学作品,皆为经典之作。

他在书法艺术中,以豪迈雄健出名。

他的书法风格大气磅礴,筆力雄健有力,气势宏伟,被认为是书法艺术中的巨匠。

五、对后世影响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练习题精选及答案(六)

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练习题精选及答案(六)

1、诸葛亮由布衣一跃而为要政,且政绩卓著。

请从领导学角度评析这类现象。

答:1、诸葛亮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精通历史,精通诸子百家,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移居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南阳后,结交当地知名人士,得以了解天下大势。

这是决策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信息准备。

2、诸葛亮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

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侍奉平庸之阿斗,专权而不失臣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诸葛亮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彰,无一例外。

街亭失利,自贬三等。

4、诸葛亮的外交思想--为对付主要敌人,以我为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联吴抗曹,南和诸戎,皆为美谈。

5、评价历史人物切勿仅仅以成败论英雄,切勿求全责备,切勿以点代面,而是根据他人比前辈贡献了多少新的东西。

诸葛亮以其人品、知识、智慧为自己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纪念碑,也树立了被破格提拔者脱颖而出的光辉形象。

2、有人说: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

你对这句话怎么看?答:1、这句话是对当前权力过于集中于一把手,其次是二把手这一现象的形象比喻。

在目前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这种现象可能还严重存在。

2、这种说法总体上是错误的,真理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不在职务大小、位置高低,而在于谁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如果按这种说法去做,只能导致单位,特别是领导班子内部气氛压抑、缺乏生机,出现主要负责人专横跋扈、决策失误甚至腐败等现象。

这是与民主集中制的要求相背离的。

3、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说法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说话的份量也是不可能一样的,必然要有主有次,注意维护一把手的权威。

这是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果领导班子成员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个单位必然是一般散沙。

4、这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在法治深入人心,人治即将成为历史的今天,如何防止权力的垄断和权力的绝对化?3、试论“领导干部要增加‘公仆’意识,当好人民公仆”。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贡献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贡献

为 丰 富和 发 展 我 国的
军事 学 作出 了 贡 献
给 后 人 留下一 份可 贵 的军 事 遗 产



草 庐 对

的 战 略 思 想
看 诸 葛 亮在 军 事 上的 贡献

草 庐对

是 诸葛 亮 同 刘备 讨 论 用 兵争雄 与立 国 战 略 的 谈 话 记 录


文 虽短
,
,
但 它凝

聚 了 诸葛 亮 的军事 思想 和 智 慧 庐对


发展
,
的 过 程 中能够 起 积 极作 用

孔 明 创 蜀 决机 二 三 策
,
,
遵成 鼎 峙


从 东 汉末年 以 来 的 这

军 阀混 战到 三国鼎 峙
,
是形 势 的 大转 变

而诸葛 亮 的 战 略 在 其 中起促 进 形势 的 转 变
,
是他 在 军事 上 的 一个 重 大 贡 献
刘备 接 受 诸葛 亮 的 战 略 方针 后 刘备 与 诸 葛 亮 即 采 取 联 合 孙权 骤
0

击 败马 超
, ,
韩遂 与 张 鲁

攻 夺 凉州 与 汉 中 面 涯 年 魏
,
,
二二 零陵

,
曹操 死
子 王 自立 为 帝
,
国号 魏
在 刘 备方
,
赤 壁之 战后

,
,
武 陵和 桂 阳 四 郡 而获 得地 盘

后 又 得南 郡

,
江 夏 二郡

据有 荆 二二 九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壮举和贡献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壮举和贡献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壮举和贡献Zhuge Liang, also known as Kongming, i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figures in Chinese history. He was a strategist, statesman, and scholar who served 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Shu Han state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Zhuge Liang is famous for his military campaign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nd literary work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Zhuge Liang's heroic deeds and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history.Zhuge Liang was born in Yangdu, present-day Yin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in 181 AD. He came from a family of scholars and was well-educated from an early age. He was known for his exceptional intelligence, wisdom, and foresight. In his youth, he studi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art of war. He also learned about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medicine.As a young man, Zhuge Liang became a recluse and lived in seclusion for several years. During this time, he honed his skills in strategy and tactics. He also wrote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the famous "Mastering the Art of War" and "The Way of the General." These books later became classics in Chinese military literature.In 207 AD, Zhuge Liang was recruited by Liu Bei, a warlord who was seeking to establish his own kingdom in the chao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Zhuge Liang became Liu Bei's chief strategist and advisor. He helped Liu Bei win several battles and establish the Shu Han state in present-day Sichuan Province.One of Zhuge Liang's most famous military campaigns was the Northern Expeditions, a series of campaigns against the Wei state in present-day He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Zhuge Liang led several successful campaigns and captured several cities. However, he was unable to conquer the Wei state and was forced to retreat.Zhuge Liang was also a skilled politician and administrator. He implemented several reforms in the Shu Han state, including land distribution, taxation, and education. He also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meritocracy, where officials were appointed based on their abilities rather than their social status.Zhuge Liang was not only a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eader but also a scholar and writer. He wrote several books on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His most famous work is the "Chu Ci," a collection of poems tha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ry works of the Han Dynasty.Zhuge Liang died in 234 AD, at the age of 54. He was mourned by the entire nation, and his legacy lived on for centuries. Today, Zhuge Liang is still revered as a hero and a symbol of wisdom and virtue in Chinese culture.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战略家、政治家和学者,在三国时期担任蜀汉国的丞相。

诸葛亮的政治策略与人格魅力

诸葛亮的政治策略与人格魅力

诸葛亮的政治策略与人格魅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素有“卧薪尝胆”的美名。

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他以睿智、明达、谋略过人和高尚的品德著称于世。

他的政治策略和人格魅力不仅卓越非凡,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引为经典。

一、诸葛亮的政治策略1、成为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作为能识时务的智者,早在长坂坡之战之前就有了联络刘备的想法。

他在长坂坡之战后主动向刘备祭奠张飞、刘备的败将卢植,受到刘备的重视,进而成为他的谋士。

2、制定“空城计”当时,诸葛亮发现敌军入侵时无所不用其极,劫掠居民可多了,于是灵机一动,制定了“空城计”。

他故意打开城门,垂下半扇大门,在城上贴上“请勿打扰——丞相休息”告示,并假扮成俘虏维持这个状况,以牵制敌军。

3、提出“巧取豪夺”蜀汉初期,国力不强、财务紧缺,诸葛亮就提出“巧取豪夺”的方针。

他利用战乱时期,从敌方豪门权贵处收取物品,如此成功缓解了财政困局。

4、实施三分天下政策在与曹魏和东吴的政治厮杀中,诸葛亮实施了三分天下政策。

他认为要想扩张疆土,首先要确保地盘的稳固,然后拓宽国防界限。

他在汉中、荆州、益州等地设立安抚使,巩固了边疆防线,然后才陆续开始北伐曹魏和东吴。

5、联合东吴诸葛亮对联合东吴也作了重要贡献。

他顺应了时局,并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如抗天子之命、让地之盈虚、分而治之等,最终使蜀汉和东吴联手打败曹魏,实现了先败后胜的国家前景。

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1、高尚的品德诸葛亮是一个高尚的人,不仅有卓越才华,而且品德端正,他的言行朴素慷慨、胸怀坦荡,不事浮华、不施虚伪,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2、无私奉献诸葛亮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家庭幸福和生命安全,以至于他的名言“南阳牧诸葛,天下英才集,器局历魏晋,文采并茂名儒,可惜时未遇,鞠躬尽瘁而不舍”流传于后代。

3、坚定的信仰诸葛亮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永远坚定自己的信仰,并信奉天命论,先后服务于孙权、刘备两位君主,并遵循先出奇制胜原则,在南阳、博望等地借助地理优势取得成功。

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一、本文概述诸葛亮,字孔明,被尊称为“卧龙先生”,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他的智谋与忠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世研究和讨论的重要人物。

然而,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历史上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本文旨在全面、客观地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通过对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成就的分析,揭示其真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我们将通过深入探讨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以及文化贡献,以期对这位历史人物给出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二、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无疑是他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一面。

他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对于国家的长远规划和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上。

在蜀汉建立之初,诸葛亮就凭借其深厚的政治洞察力和对国家形势的精准判断,制定了以农业为本、重视民生、强化法制、倡导廉洁的治国方针。

这一系列的政策不仅使蜀汉在战乱之中迅速恢复了元气,也为后来的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还体现在他的人事安排上。

他主张用人唯才,不拘一格,因此他的麾下聚集了各类人才,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诸葛亮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设立了“丞相府学”,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培养,为蜀汉的未来发展储备了人才。

诸葛亮在政治斗争中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

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化解矛盾,稳定政局。

在蜀汉内部,他妥善处理了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在对外关系上,他通过联吴抗曹的策略,成功地稳固了蜀汉的地位。

然而,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并非没有瑕疵。

他在治国过程中过于强调法治和秩序,有时忽视了人的因素和灵活性。

在人事安排上,他虽然重视人才,但在某些关键岗位上,他也倾向于任用忠诚于自己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政策的影响了公正性和效率。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既有其独特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

他的治国方针和人事安排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的过于僵化和偏重忠诚的用人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蜀汉的发展。

关于诸葛亮简介

关于诸葛亮简介

2023年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 - 234年),字孔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具有深厚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战略思维,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他以出众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并被后世称为“千古良相”。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乱世,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察觉出他的非凡天赋,并竭尽全力培养他。

年少时,他饱读诗书,精通经史百家之言,对于兵法、政治策略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总是带着思考的神情,不轻易言笑。

他的智谋和决策能力令人钦佩,也为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07年,刘备在赤壁之战失去了心爱的芳城,诸葛亮出任刘备的军师。

他为刘备提供了决策上的帮助和建议,并且以智取蜀中的计策著称。

他利用地理优势,智取了西川地区。

这一壮举极大地增强了蜀汉政权的实力,使得刘备得以立足于巴蜀之地。

在蜀汉建立之初,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丞相,担负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

他坚持以“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并且把这一思想和政策付诸实践。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调整了土地税等财政制度,加强了对外交往的控制,并且注重士人的选拔和政府官员的培训。

在他的领导下,蜀汉国力得到极大的恢复和发展。

他的聪明才智使得他在政府运营中游刃有余,国家事务井井有条。

诸葛亮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他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注重运用智谋和计谋来避免战争和减少破坏。

在他的指导下,蜀汉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他发明了木牛流马、云梯车等作战工具,并且改进了投石机等攻城器械,为军队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他以小胜大的战例,驰骋于敌人之间,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他在对付敌人时总是出奇制胜,高效利用资源和权谋来达到战略目标。

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笔耕不辍,著有《出使表》、《后出师表》等文学作品,以及《诫外甥书》等家训。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写作精湛,而且秉承了儒家思想的特点,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今四川省绵竹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州。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

他被誉为“千古奇才”,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和军事都有重要影响。

诸葛亮的早年经历很少有人知道,但他在进入刘备的门下后,成为了他的主要谋士和军事顾问。

他通过夺取荆州和巴丘等地的胜利,为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的基础。

他也曾担任过蜀汉丞相,统帅蜀汉的军队参加了数次对于魏国的战争。

他通过巧妙的军事策略和战术,使蜀汉的军队在微弱的实力之下,依然能够战胜魏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的传奇人物之一。

诸葛亮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致力于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官僚制度,对于蜀汉国家的机制和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他引进了新的行政区划和税收制度,通过改革和完善政治机构,提高了蜀汉政府的效率和公正性。

诸葛亮在文学上也极富才华。

他的诗词、书信、演讲等都具有朴实优美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他所著的《孔明集》,涵盖了政治、流亡、谋士、征伐等多个方面,被视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学宝藏之一。

今天,诸葛亮的事迹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战略与智慧成为了中国企业、政府和军队在全球竞争中获取成功的模板之一。

他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成为了鼓舞人心的精神寄托。

他“出师一表,入地三分”的口才和英明决断,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杰出军事家诸葛亮生平简介

杰出军事家诸葛亮生平简介

杰出军事家诸葛亮生平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是著名的谋士,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诸葛亮出身官吏之家,少年时期就颇有才华,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结交了许多名士包括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后娶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有才华。

诸葛亮初躬耕陇亩,后刘备三顾茅庐求见诸葛亮,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深得刘备的信任,于是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在赤壁之战等战斗中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刘备登基之后,任用诸葛亮为丞相,后张飞遇害,诸葛亮又接司隶校尉一职。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临死前将嗣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刘备过世后,刘禅即位,将诸葛亮封为武乡侯。

刘禅无能,没有治国之力,于是朝政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依赖诸葛亮。

诸葛亮一面协助刘禅管理朝政,一面进行南征北战,最终因为操劳过度而卧病。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终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忠武侯。

其一:诸葛亮祖父诸葛丰曾任过司隶校尉东汉时,全国行政区划分为十三个州,因国都建在洛阳和长安,故将关中、晋南、洛阳、豫西一带称之为司川或司隶,寓从这里发号施令,统辖全国之意。

司隶校尉主管国都治安和监督百官,治所在今洛阳东北,致仕后迁居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依当时的社会风气,名人须照顾到全族人衣食住行。

搬迁时,族中人大都相随。

该村原有很多葛姓人家,大概是投靠了同宗。

诸葛丰是社会名人,找他的外地人自然就多,打问中,社会下层难免有人不知道,知道的就说:“嗨,村那头那几家姓葛的嘛!”“那几家”是今天的口语,当时的口语是:村那头诸葛家嘛!“诸家”是不确定数词,相当于今天说“诸位女士,诸位先生”。

在姓氏的演变过程中,说的人多了,诸葛就成了这几家新搬迁户特有的姓氏《三国志·诸葛瑾传》裴松之注。

第二种说法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葛婴是其重要将领,多有战功,不幸蒙冤被杀。

西汉王朝建立在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当然不会像历代统治者那样,诬蔑陈胜、吴广为贼。

历史趣谈:诸葛亮在荆州提升官职的三大功绩

历史趣谈:诸葛亮在荆州提升官职的三大功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诸葛亮在荆州提升官职的三大功绩
导语: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鱼儿有了水,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了。

”关羽、张飞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从此以后,刘备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给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和至高的权力,像关羽、张飞这班结义兄弟都要听从他的调遣,实际上,诸葛亮在荆州的官职仅仅是个“军师中郎将”,直到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备攻下了成都,才给诸葛亮加了官衔——军师将军,至于让诸葛亮当丞相,则是在十年后的建安二十六年的事情。

在荆州这段时间,刘备虽然对诸葛亮比较倚重,也多听从他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其自身的官职所限,诸葛亮不可能有很高的职位。

另外,刘备在荆州,开始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况,后来联合孙权共据曹操,也没有多少兵力,在一班老臣关羽、张飞带兵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有多少兵力让诸葛亮带领,即便是计策,也不完全都是来自诸葛亮一个人,诸葛亮在荆州,最大的功绩有三项:为刘备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让刘琦出外独立统兵,为刘备日后有了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促成了孙、刘的军事联盟。

1、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
刘备是在建安十二年到达荆州,这时候,荆州的执政者是刘表,刘备要来,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还给了他一部分。

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六出二川指的是什么功绩

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六出二川指的是什么功绩

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六出二川指的是什么功绩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官吏之家,琅琊阳都人,诸葛氏属于当地大族,然而年幼父母接连过世,与姐姐弟弟相互照应,艰难度日,之后跟随叔父生活。

叔父病故后,诸葛亮十六七岁移居南阳,开始过隐居生活。

这十年期间广交各方名士,密切关注时局变化,知晓天下事,当地人称卧龙。

二十七岁,刘备三次到南阳,十分虔诚的请求诸葛亮入世。

当时诸葛亮和刘备见面时,发表了对天下局势的看法,这番对话被后人称为《隆中对》。

刘备非常认同诸葛亮对局势的分析,数次盛情邀约,最后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关。

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巧妙用计,在东吴联合孙权以及麾下悍将周瑜一起打败了曹操,这就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大胜后,魏黄初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汉献帝已经被害,诸葛亮便劝说刘备自立名号建立蜀汉。

诸葛亮当时四十岁。

章武三年,刘备病逝,临死将儿子托付于诸葛亮。

至此,诸葛亮开始为蜀国治国安邦,平定内乱,并且为完成统一中原心愿六次讨伐魏国,鞠躬尽瘁,心力劳累,最后病故于讨伐征途中,公元234年去世,终年54岁。

诸葛亮绝对称得上是智慧的化身,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上均有造诣,我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才华。

诸葛亮的功绩蜀汉天下,诸葛亮从丞相到亚父,位极人臣。

刘备从兄弟三人领着两千兵马一直到占据三分天下称王称帝,在这一个巨大的转变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功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入世辅佐后,就给刘备详细讲解了天下三分的谋划。

吃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刘备此后的一切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了。

抱定了天下三分这样的一个想法,刘备就在暗中悄悄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但是各路军阀明里和睦,私下里却暗潮涌动,诸葛亮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式,建议刘备往刘表处去。

在刘表去世之后,诸葛亮从中活动,最终刘表的荆州就归了刘备。

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策是: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抗击曹操,这样才能够保存下来,然后再扩大自己的实力。

诸葛亮的政绩

诸葛亮的政绩

作者: 厚
出版物刊名: 文史知识
页码: 54-54页
主题词: 农田水利工程 诸葛亮 处理民族问题 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 交通运输 战争期间 法治反对者 风化
摘要: 诸葛亮在坚持"外结好孙权"的同时,"内修政理",使蜀中"风化肃然",成为当时政治搞得最有条理的一国。

在法治方面,他主持制订法典《蜀科》并亲自撰作《科令》、《军令》等律令,行法严明,纲纪整肃。

在用人方面,他选贤用能,大胆录用刘璋姻亲旧部、益州人士及原来反对者;他重视考察下层官吏,果断地把良才破格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在发展经济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休士劝农",分兵屯田;他还关心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发展盐铁、织锦、建筑以及交通运输事业。

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他采取和抚方。

蜀相描写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句子

蜀相描写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句子

蜀相描写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句子
1. 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为蜀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诸葛亮在蜀国时期,积极参与国家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3. 诸葛亮精通军事战略,他制定的“七擒孟获”战略,成功击败了南蛮叛乱,稳定了边疆局势。

4. 诸葛亮善于治国理政,他提出的“兴学育才”政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5. 诸葛亮深入研究天文地理,他编纂的《军器方略》对军事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诸葛亮在蜀国时期,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提出了一系列的农田水利建设方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

7. 诸葛亮对外交事务也有出色的表现,他与吴国的孙权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了两国的和平发展。

8. 诸葛亮善于用人,他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9. 诸葛亮一生勤奋好学,不仅精通兵法和政务,还广泛涉猎文学、历史等知识,成为了古代中国的学者兼政治家。

10. 诸葛亮在对内治国、对外交往中,坚持以仁义为核心,注重民生,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11. 诸葛亮在位期间,蜀国国力逐渐增强,社会秩序稳定,为后来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太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孙吴;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北拒:北拒曹魏;排八阵:摆设八阵图结合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岳阳楼)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题型设置一:理解对联型即对所给对联中涉及的人、事、物、景作辨识,明确其具体所指,知晓对联含义。

如: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对___莫愁湖对___总统府对___二:补全对联型即所给对联中空出部分词语,要求考生根据前后文字补充内容。

如:请用两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题目(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传)(2)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三国演义)三:修改对联型即对给出的对联作字数上的增减或句式上的调整,使之平仄协调,对仗工整。

例:删改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四:对对联型即给出对联的上联或下联,根据指定要求或特定情境,对出相应的上联或下联,一般宽对即可。

三国诸葛亮的历史功绩

三国诸葛亮的历史功绩

三国诸葛亮的历史功绩诸葛亮是刘备的丞相,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那么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诸葛亮的功绩,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的功绩蜀汉天下,诸葛亮从丞相到亚父,位极人臣。

刘备从兄弟三人领着两千兵马一直到占据三分天下称王称帝,在这一个巨大的转变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功绩。

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入世辅佐后,就给刘备详细讲解了天下三分的谋划。

吃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刘备此后的一切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了。

抱定了天下三分这样的一个想法,刘备就在暗中悄悄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但是各路军阀明里和睦,私下里却暗潮涌动,诸葛亮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式,建议刘备往刘表处去。

在刘表去世之后,诸葛亮从中活动,最终刘表的荆州就归了刘备。

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策是: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抗击曹操,这样才能够保存下来,然后再扩大自己的实力。

当时因为刘备和孙权明争暗斗,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

所以当诸葛亮提出这样一个对策之后,刘备手下的大将一致反对。

诸葛亮最终说服了关羽等大将,接着去说服了东吴君臣,最终才一举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此后,诸葛亮又建议刘备西取川蜀,给自己找一个根据地。

在川蜀地区,不但能够站住脚跟,而且还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

川中地区,不但粮食各类物品富足,而且人口众多。

正是因为有了川中的基础,刘备才有了抗衡曹操以及东吴的实力,最终才能够称帝。

诸葛亮受遗诏诸葛亮是刘备的丞相,他是刘备最信任也是最不信任的人,面对刘备在白帝城病榻前的假意传位,他在刘备临终前也表示会尽心尽力辅佐少主。

少主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后人习惯称呼他叫做“刘阿斗”。

刘禅不当政,蜀国大厦将倾,诸葛亮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件事情在《三国志》中有所记载。

诸葛亮是南阳人士,刘皇叔三顾茅庐,使得他出山辅佐。

刘禅的江山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存在,方得安稳。

诸葛亮后来出兵讨伐,南征北战。

他写下著名的《出师表》,其中真情,潸然泪下,让人看后唏嘘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政绩考本文根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站在还原历史真相的立场上,以中立之眼光臧否古人,辨其优劣得失,或许也可做饭后谈资。

但此种评价未为定论,因所见史料有限,还可校正。

现逐项评分如下:1、内政:诸葛亮擅于料理政务,此乃不容置疑之优长,史载亮“立法施度,……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可谓治世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究其治国既法家遗风,亦具儒家精神,宽严得所,民咸称道至于今。

稍不足处在于蜀地人才贫瘠,加之政务繁忙,难免事事亲为,遂未享天年。

2、外交诸葛亮可谓完美的外交人才,出使江左,促成孙刘联盟,将可能置之事外的江东集团直接拉入与曹操的正面对抗,且使新败之刘备处于与孙权集团的平等地位,从而签订平等条约而非处于依附地位。

在彝陵之战后,再次促成孙刘联合,捐弃前怨,再复旧好。

显出其外交上的一种气度和魄力。

3、军事军事不仅是战争,而是包括诸项综合因素,我们试一项项分析之。

军事预见性,对各方强弱、战力、胜负预见方面,如果不说是亮胜,至少也是平手。

亮出使东吴,平南蛮,是其预见性的胜利;出祈山皆亦洞幽烛微,但惜乎天时未到。

治军布阵之才,诸葛亮有《八阵图》传世,而亮死后,“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据武功五丈原时,行“分兵屯田”之策,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见治军之严之善。

军事理论上,据《三国志》载,诸葛亮有《兵要》、《八阵图》等兵书后法传世。

战绩方面,诸葛亮平定南蛮,五出祈山,与司马懿战成平手。

4、经济作为蜀国丞相,其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直接关系蜀国百姓的生计问量,也是其能否赢得民心的关键,这一方面诸葛亮堪称完美。

“抚百姓,示仪轨”,“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蜀汉大治。

在五丈原行“分兵屯田”之策,“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虽有战争之事而有和平之实。

因此诸葛亮在死后迅速被蜀汉广大群众纪念,据《三国志》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

”裴注引《襄阳记》补记其因缘:“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

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

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亮德范遐迩,功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于是始从之。

”后来魏将军钟会征蜀,亦“祭亮之庙”。

蜀汉之民对诸葛丞相的纪念,是对一代贤相的缅怀,亦是贤明政治的期盼。

如今丞相祠堂仍庄严地坐落在成都市,历千年而不毁。

在诸葛亮身上,我们无疑能看到中国传统政治人物达于其极至的光辉形象。

5、科技这是极易为国人所忽视的一项。

中国历来以政治军事为重心,对科技向来重视不够。

诸葛亮在此方面有特出式贡献。

《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的三项发明创造,“损益连驽,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裴注引《魏氏春秋》:“又损益连驽,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驽十矢俱发”,这是军事方面的重大改进,使其在与强悍的魏军对峙时,常常处于上风,即使司马懿带军,也只能坚守不出,在正面对抗中,终诸葛亮之世,魏军始终处于裂势。

木牛流马是运输工具的改进,在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进生产工具亦是一项重大功绩。

6、战略诸葛亮终其一身,都是在其一贯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

我们知道,历史上具有战略高度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并不多,西方有将汉尼拔、凯撒、拿破仑等列为四大军事战略家之说。

诸葛亮初出茅庐,而其战略思想已成型并成熟,《隆中对》便清晰地判明半个世纪的天下大势。

这正有如二战后雅尔塔会议标明了战后的政治格局一样,刘备诸葛亮的君臣际遇之时也判明了其后半个世纪的政治格局。

如果说“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的第一步战略,那么“统一中国”则是诸葛亮的更大战略。

诸葛亮的悲剧也围绕此大战略展开。

因为自刘备入蜀,并战领汉中,三分格局已定。

他们也完全可以像孙权集团那样坐享太平。

孙权集团虽也有以攻为守的举动,但终究是守。

刘备、诸葛亮的旗帜非常鲜明,那就是“统一中国”。

这已不仅仅是英雄的悲哀,而是心忧天下者的悲哀。

因为诚如诸葛亮所分析,如果坐等形势的变化,那么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魏国因其据有中原而将在长期的和平中胜出,与其坐待天时,不如尽量人谋。

如果形势未变,人谋终难成功,但未尝不有三分胜算的可能。

故陈寿《三国志》评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长与?”其实不免有失公允,因为连年动众,是不得不为之,是不能坐以待毙,而想统一中国的诸葛亮所不能忍;而所谓“奇谋”,在一个局势基本稳定的时代,往往也难有用武之地,诸葛亮唯一的被人看作未能用奇谋的是未采纳魏延之计,出邪谷。

这确是其不足。

然子午谷之计终究难评论,毕竟后世有出子午谷而全军覆没者也。

诸葛亮在以上两个大战略之下,也有相对具体的战略。

这就是《孙子兵法》所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征服南蛮,平定后方,以为统一中国打下稳定基础,便是这一战略的运用。

这一战略着重“德”,以道德力量感化人,注重“势”,以强大威势慑服人。

如果仅以战争解决定,那一战就可平定南方,而战略解决则有七擒七纵,可参见裴注引《汉晋春秋》。

7、心胸气度格局眼光诸葛亮乃天下之器,隐居南阳,便“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唯“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不是现代人们所盛行的相互吹捧或做托什么的,真正的英雄在寒微时往往难为人所识,故“时人莫之许也”,这就如刘备寄人篱下时,大多数人对其并不看好,而唯曹操识之。

诸葛亮前期主要是做为参谋长的角色统管后方,出谋划策。

这就好像萧何、张良、韩信一样,韩信的战绩是看得见的,而萧何、张良的功劳只有刘邦知晓。

《隆中对》显示出诸葛亮非凡的见识与长远的眼光,其后形势不出其所料。

先主病逝,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作为托孤的股躬之臣,其地位不可替代,显然不能如有些人所谓蜀汉集团无诸葛亮,一切照样。

陈寿《三国志》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以治国平天下,开万世之太平的志向激励自身,显然是非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孙权集团之所比,这也是诸葛亮或曰蜀汉集团的悲剧赢得后世之同情与悲感之原因所在。

这是孔子的悲剧,是俄狄浦斯的悲剧,是西西弗斯的悲剧,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

这种精神力量不是东吴孙权集团所能激发与塑造出来的。

8、人物形象上人物形象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三个方面来分析。

历史形象上,已诚如前述,诸葛亮有胸怀天下,恢复汉室,承续汉统的强烈使命意识,这使其浑身弥散出一种让后世有志于国家天下者永奉之为楷模,他深沉浑厚的气质与迷人的个性魅力遂成为杜甫诗歌、唐人笔记、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塑造一个文学形象的坚实基础。

因此,继历史形象而后的文学形象,诸葛亮总值得人们大书特书,总值得人们永远追怀与纪念。

因此才有“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出师未捷身先死,长死英雄泪满襟”的吟咏、叹赏与崇敬,才有《三国演义》将诸葛亮的形象推向极致。

历史形象与先成为民间形象的基础,而历史形象与民间形象又促成了文学形象的书写,文学形象又反过来催化了民间形象神化诸葛亮的过程,自景耀六年立祠纪念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作为一高大全的完美形象便已深深地浸润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

因此有人以为罗贯中《三国演义》可以信笔涂鸦,想抬谁就抬谁想贬谁就贬谁,便纯粹是不了解文化的无知妄说。

诸葛亮文学形象的生成有其长期的历史与民间基础,你想如果罗贯忠贬低诸葛亮、刘备面而抬高曹操,恐怕其读者接受面就大大减小,甚至是被拒斥。

因为作为一个有着广泛接受基础的形象,便具有了一种普遍的阅读期待心理,你要想完全逆此阅读期待心理,那么你的作品便注定了不可能成功,你也注定了是一个拙裂的文人。

9、文化贡献诸葛亮存世著作甚多,《出师表》是垂范千古的名篇,既是精神升华的杰作,亦是表文奏章的楷式,《兵要》、《八阵图》是兵学的名篇,可为后人借鉴良多,加《权制》、《杂言》、《法检》、《科令》、《军令》共二十四篇,凡十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法令、外交等方方面面,虽目前已难全见,但对后世的影响显然非仅及其身而已。

10、人生理念人贵有理念,仅仅争夺权位名势,并非理念。

理念必为崇高超越之人生信仰与准则,为千万世所效法者,所称道者。

曹操有理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设使国家未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种悲悯苍生,思欲稳定天下社会稷,而渴望招览贤才,以成就治国平天下之事业,同时思考人生之意义。

故曹操的诗歌总是有一种浑沉厚重的生命情调与历史意识,其《龟虽寿》、《观沧海》皆此之类。

同样诸葛亮《出师表》将其人生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缓缓流淌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忧思,是使命,是英雄未竟的事业与遗志,是条理家国政事的勤勉与忘我,是对历史成败得失的洞幽烛微,是期望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宏图伟大胜利志,其报先帝之忠诚,其为国家之真情,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激励着诸葛孔明,使位极人臣而实际是蜀国的最高当权者,不愿去享受现世的福乐,而终身飘荡荒野边疆,那已不能仅仅解释为先帝殊遇之恩,而应当是那承续汉统,为民族统一之伟大事业而鞠躬尽瘁的决心和意志,是一种崇高的理念在激励着他终身驱驰。

终观古往今来能善始善终的政治家唯诸葛亮一人而已。

商鞅、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康熙,谁能如诸葛亮一生之勤勉,之舍生忘我,之百折不挠。

诸葛亮是政治、经济、军事、内政、外交、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有成就的多面手,故而历代统治者大多会顺从民间意向尊崇之,而文人学士也多书写之,民间百姓也多祭祀之。

在《晋书》中,史家就已认为,陈寿对诸葛亮评价过低。

的确,陈寿亦主要是从军事政治方面评价诸葛亮,而且就军事而言,亦未看到汉末三国形势与秦末形势的差异,非奇谋可以获胜。

据现存可见记载,唐宋说书中,听众闻刘备、诸葛亮败而扼腕叹息,痛哭流涕,闻曹操败而欣喜的的有趣现象。

故杜甫《蜀相》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唱叹。

晚清四川总督沈葆桢亦在武侯祠留下对联:“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在恒亘时间的记忆中,人们永远纪奠着一代贤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