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哲学部分
天津高考真题哲学部分
天津高考真题哲学部分2011年天津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分析:“绝对同一”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不符合辩证法的原则9.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0年天津9.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祸兮福倚福兮祸伏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009年天津4.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历年高考试题(哲学)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哲学)汇总1999-2006年高考哲学选择题精选2010-9-251999年广东高考单选:19.据专家介绍消费4000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为了保护环境,今年元旦前后,一些大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
这件事情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0.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
这种精神被称为伟大的抗洪精神。
从哲学上看这一材料表明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B.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C.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门的认识水平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幅漫画是在批评卖辣椒者 21.A.片面地看问题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D.不实事求是2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活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23.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24.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定选:31.8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太湖水污染日趋严重。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总局统一部署实施太湖流域污水达标排放的“零点行动”,至1999年元旦零点,顺利完成太湖水污染治理第一战役的任务。
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及答案
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及答案作为一门学科,哲学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并且探索个人和社会意义的核心问题。
对于需要准备哲学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典型题目和相应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哲学知识点高考真题,并为您提供相应的答案。
1. “人是自由的存在”,这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自由意志是一个哲学上的重要概念,其中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是康德。
康德主张人类拥有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认为人的行动是基于自由意志而不是外在因素的结果。
2.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理论?这个观点是孟子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知,可以通过修养和道德实践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
3.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唯心主义哲学家伯克利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物体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知,否认了物体的独立存在。
4.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西方哲学家尼采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鼓励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追寻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并抵抗社会和道德约束。
5. “哲学关注的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哲学应该关注存在本身,并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6. “真理是相对的”,这个观点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相对主义哲学家尼采提出了这个观点。
他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体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回答以上真题,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哲学观点和思想家对于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理解这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
同时,在高考中,对于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运用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然而,仅仅了解这些观点并且死记硬背并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哲学的学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应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哲学高考试题
11.(12上海卷)17. 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科学 •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 规律的科学 • 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 质和规律的科学 • 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 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4、(2010年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 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 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
8. (2011广东卷· 3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 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 B.物理不外于吾心 •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9. (2011江苏卷· 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 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 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0.(12天津卷)9.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 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 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 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 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 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 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 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高中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而辩证法是关于世界运动变化的科学。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
A. 静止不变的B. 绝对运动的C. 绝对静止的D. 既运动又静止的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既运动又静止的,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但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不是无序的。
二、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的对立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推动事物的发展;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经过两次否定,即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最终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2. 什么是实践?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2. 论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答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世界运动变化的认识。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现的。
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单一的。
高中哲学经典试题汇总及答案
高中哲学经典试题汇总及答案【试题一】题目:请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试题二】题目:如何理解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
质量互变规律阐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前进性。
【试题三】题目:请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由于真理具有客观性,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从而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试题四】题目: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人意志和行动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试题五】题目:请阐述认识论中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答案: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随着实践的深入,人对世界的认识可以不断深化和完善。
不可知论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无法被认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物的真相永远无法被人类所知晓。
结束语:以上是高中哲学经典试题的汇总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其内涵。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哲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于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的B. 物质的C. 形式的D. 观念的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一观点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
二、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什么?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量变质变规律阐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表明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 什么是实践?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什么?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在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1. 论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答案: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上。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联系的、发展的,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对立统一;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的、孤立的,忽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
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主张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考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考哲学试题
高考哲学试题
人类的存在和意义是哲学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考哲学试题中,考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的存在意义、自由意志和道德等方面
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1. 人的存在和意义
1.1 定义人的存在
1.1.1 人作为具有智慧和思维能力的生物
1.1.2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
1.2 人的意义和价值
1.2.1 人作为心灵的主体
1.2.2 人的自我实现和幸福追求
2.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2.1 自由意志的定义与特征
2.1.1 自主选择和行动的能力
2.1.2 自负责任和后果的能力
2.2 决定论的观点与批评
2.2.1 决定论的理论和表述
2.2.2 对决定论的自由意志批判
3. 道德与伦理
3.1 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3.1.1 道德价值观和规范
3.1.2 道德判断和责任
3.2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
3.2.1 道德行为与道德准则
3.2.2 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4. 哲学与实践
4.1 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1.1 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
4.1.2 哲学的思辨和理性分析
4.2 哲学对实践的启示与指导
4.2.1 人的存在意义对行动的影响
4.2.2 哲学思维对实践决策的价值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考哲学试题的讨论,探讨了人的存在和意义、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道德与伦理以及哲学与实践等重要议题。
这些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关
系,以及道德行为与伦理规范的联系。
通过哲学思维的启示和指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人性的诸多问题,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
高考哲学试题练习
高考哲学试题唯物论部分2006全国(2)39.(3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
(8分)(1)当地政府履行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4分)主要表现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树、鱼、豆”三大项目的科研和开发,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4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12分)(2)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3分)要依靠科学技术;(3分)要增加农业投入;(3分)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分)(若考生答“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等与设问相关内容,可酌情给分)(3)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12分)(3)①从实际出发,就是使主观愿望和认识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4分)②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本地区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把普遍原则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4分)③当地政府在调查本地资源优势和特点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树、鱼、豆”为重点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较好地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正确原则。
(4分)(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点上有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07全国(1)材料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
高考政治哲学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测试题及答案高考政治哲学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漫画《属相相冲》中公司的做法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B.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统计数据,2009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国际支付能力,不过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会给经济、政治带来不利影响。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C.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胡锦涛同志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回答3-4题。
3.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②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③效率与公平是无条件地联系的④有效率就会有公平,重公平就会出效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我党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④合理解决一方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中美双方围绕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的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针对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及两国在贸易等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中美两国适时调整了战略与经济政策,最终达成了基本涵盖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的四点重要共识。
这说明 ( )A.矛盾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C.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6.我们在做完某事之后,有时常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那么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正确的是 ( )A.无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没有必须联系B.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C.有结果,因为有时办事情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有其因,必有其果7.你要想有必先向无中求;要想容易,先向困难挑战;要想长,必须先做好短;要想位人之上,必先屈人之下;想美声于外,先练好音内。
哲学与文化高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文化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哲学家中,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的物理天才的是:A. 亚里士多德B. 笛卡尔C. 牛顿D. 康德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仁爱B. 和谐C. 宽容D. 合作答案:D3. 哲学的最初起源与哪个古代文明国家相联系?A. 希腊B. 埃及C. 中国D. 波斯答案:A4.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存在主义学派的代表?A. 孔子B. 尼采C. 笛卡尔D. 亚里士多德答案:B5. 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一种基本观点,它认为:A. 物质是根本的存在形式B. 精神是根本的存在形式C. 物质和精神都是根本的存在形式D. 物质和精神都不存在答案:A6.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属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三位一体”?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康德答案:D7. 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A. 仁爱B. 人性善良C. 孝悌D. 中庸之道答案:C8. 下列哪个是佛教的观点?A. 世界是有始有终的B. 世界是永恒存在的C. 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D. 世界是偶然产生的答案:A9.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A. 文化是客观存在的B. 文化是主观构造的C. 文化有普遍价值D. 文化没有差异性答案:B10. 以下哪部作品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圣经”?A. 《论语》B. 《共产党宣言》C. 《存在与虚无》D. 《西方哲学史》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能够被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系。
答案:传承2. 名称为“论人性”的哲学思想流派是_____________。
答案:人性主义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是客观世界的法则。
答案:合理即是现实的4. 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常”分别是:_______________、仁、_______________、智、信。
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文科哲学试题附答案
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文科哲学试题附答案第一题问题:请定义以下概念: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
答案:-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一门研究实体本质、存在及其原因和原理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于超越经验现象的本质和本原,探索世界的根本结构和规律。
- 认识论: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于人类如何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认识过程获得对世界的知识,并探讨认识的来源、方法和限制。
- 伦理学: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人类行为规范及其理论基础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于探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人类应如何行为和决策,以达到道德上的正确性和义务。
第二题问题:列举并简要解释柏拉图的三个“世界”。
答案:柏拉图的三个"世界"包括:1. 感觉世界:感觉世界是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是我们日常经验中的世界。
柏拉图认为感觉世界只是一个相对的、表象的世界,它只是真理的影子。
2. 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超越感觉世界的存在,它包含了纯粹的理念和观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其中包含了绝对真理和永恒的理念。
3. 媒介世界:媒介世界是连接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的桥梁。
它是人类的心智和思维能力所在,通过思维与理念世界相联系。
第三题问题:请解释康德的“先天知识”。
答案:康德的“先天知识”是指人类在经验之前具有的先天智能结构,它使得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感知和理解世界。
康德认为这些先天知识是与经验独立的,它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康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先天知识形式: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我们对事件顺序和持续性的先天概念,空间是我们对物体位置和关系的先天概念。
康德认为,这些先天知识形式使得我们能够对经验进行组织和理解,它们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第四题问题:请解释杜尔凡的“权利自由”。
答案:杜尔凡的“权利自由”强调个体在社会中享有自由行使权利的能力和机会。
权利自由是指每个个体享有基本权利,并能够自由地运用这些权利而不受他人的干涉或限制。
哲学与文化高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文化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的基本特征?A. 民族性B. 传承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答案:D二、填空题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________。
答案:物质4.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
答案:社会实践三、简答题5. 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具体科学的发展又推动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哲学关注最一般的问题,而具体科学则研究特定领域的现象和规律。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四、论述题6. 论述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文化多样性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次,不同的文化背景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找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再次,文化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增强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五、材料分析题7.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
材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答案:这段材料体现了孔子的谦虚学习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态度。
孔子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谦逊,向他人学习,不断吸取他人的长处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这体现了儒家重视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也反映了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观点,即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六、综合应用题8.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教育、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如利用网络、动漫等现代技术手段,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近十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按考点分类哲学常识部分
近十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按考点分类哲学常识部分专题一:辩证的唯物论常考考点: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1、(2004年江苏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2004年湘鄂川渝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提醒我们:( B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3、(2004年两广卷)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 B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06·江苏政治卷·2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B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04·广东政治卷·17)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B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
(05·天津卷34.)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哲学高考题
认识
真理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实践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来源 动力 唯一标准 目的
反 作 用
谬误 真理 客观性
性
决 定
特 反复性
认识
质
点 无限性Βιβλιοθήκη 上升性 具体性条件性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 现真理, 检验和发 展真理
追 求 真 理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认 识 论
第 六 课
实践
1、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 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 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 升性。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 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1、原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 性。 2、方法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 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哲学部分第一课1.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广东广西17)( B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③2.“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江苏17)( A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3.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江苏18)( B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4.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
这个“乘除法”表明(江苏21)( C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几年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
“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
(江苏22)5.“富脑袋”主要是指( D )A. 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6.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浙闽文综24)( C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浙闽文综25)( C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
回答8-9题。
(浙闽文综29-30)8.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社会和个人的统—D.继承和创新的统—9.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这表明( A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10.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全国文综32)( B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11.“三农”工作的中心是促进农民增收。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我们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
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天津文综25)( B )A.分清主流和支流B.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C.重视内因的作用 D.坚持适度的原则12.全国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患病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探望。
92岁的白芳礼老人14年中用蹬三轮车挣来的近20万元资助了数百名学生。
老人资助过的博士生又在资助着本校的在校生,被资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把爱心传下去。
在津门形成的这种助人者、受助者、间接受助者之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表明(天津文综35)( D )A.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财富B.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财富C.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D.精神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13.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是因为(北京文综34)( D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北京文综35) ( C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15.“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广东30)( ACD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16.从右图漫画可以看出(江苏28)(ACD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17.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必须予以警惕。
回答: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9分)(北京文综38(1))答案要点:①要立足国情,推动国内文化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②放眼世界,认识到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③使主观符合客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趋利避害。
18.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走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
(广东广西37)(11分)答案要点:⑴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
(5分)⑵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世界,是以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4分)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因此“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2分)第二课1.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广东广西19)( D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2.近两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在100万起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安全就是效益。
这个事实说明(北京文综31) ( B )A.有失误必有安全事故B.安全事故是经济损失之故C.有安全必有利润D.安全与效益互为因果关系3.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江苏29)(BD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4.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全面实行休渔制度。
通过休渔,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得到改善,休渔后渔获量增加。
渔民的经济收益不仅没有因休渔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11分)(浙闽文综38(2))答案要点: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眼前利益。
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
③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1985年至今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
2003年,在遭遇“非典”影响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长仍达到9.1%。
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帐太多。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将2004年的GDP预期增长确定为7%。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以上材料,并联系实际回答以下问题:(广东广西38)⑴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答案要点:(1)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
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和制约。
(4分)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
(4分)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为什么决定将2004年的GDP预期增长下调为7%?答案要点:(2)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在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指标时,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3分)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帐太多,这是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
(3分)我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将2004年的GDP增长下调为7%,既符合这一哲学原理,也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快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
(3分)(注:如果考生在回答第2问时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释,可酌情加1-2分,但本题总分不能超过17分)(注:考生在回答以上问题,联系实际较好者,可酌情加1-2分,但本题总分不能超过17分;如果考生运用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等哲学原理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6.几年前的“电多了”,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
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
此外,电力建设周期性强,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