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产品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
认证实施规则的附件——《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以下简称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的依据,也是工厂建立确保认证产品质量所需的质量体系的依据。
它包括工厂质量体系和产品一致性控制要求的十个要素。
因此,无论是工厂检查还是建立质量体系,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十个要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主要内容有十条,即十个要素。
分别为:1、职责和资源对工厂在管理职责、相互关系和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2、文件和记录对文件的内容及其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方面提出了要求。
3、采购和进货检验对供应商及其提供产品的检验/验证、定期确认检验提出了控制要求。
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对关键工序及操作人员、生产环境、工艺监控和产品特性监控、设备维护和工序检验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对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提出了要求。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对于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提出了校准和运行检查要求。
7、不合格品的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出了标识、隔离和处置等要求。
8、内部质量审核对产品认证的内部质量审核的内容作了规定并提出了要求。
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对工厂认证产品的变更提出了控制和申报要求。
10、包装、搬运和储运对产品的包装、搬运、储存方面提出了要求。
第二节 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1.职责和资源1.1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标志。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国内产业的蓬勃发展,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工厂需要具备一定的质量保证能力。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能力、质量检测手段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探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
一、质量管理体系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工厂质量保证的基础。
首先,工厂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工厂需要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细则和工作程序,并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宣传,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此外,工厂还需要建立质量管理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责,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质量控制能力质量控制是工厂实现质量目标的关键环节。
首先,工厂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明确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和质量要求。
其次,工厂需要建立质量控制的检测点和检测标准,对每个环节的关键参数进行及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工厂还需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关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工厂还应注重产品追踪和回溯能力,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三、质量检测手段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工厂需要具备一定的质量检测手段,以便对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首先,工厂需要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以适应不同产品的检测需求。
其次,工厂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工厂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程序,并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质量检测的能力和水平。
四、员工素质员工素质是工厂质量保证的重要保障。
工厂需要招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员工,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同时,工厂还需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活动,推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不断提升。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自我评估报告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自我评估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以确保我们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始终符合国内外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本报告将围绕人员能力、设备设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人员能力培训与教育:我们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术。
专业资质:关键岗位的员工均持有相关的专业资质证书,如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检验员证等。
三、设备设施设备维护: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所有生产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技术更新:我们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引进和更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四、质量管理体系体系建立:我们已建立并实施了符合ISO 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严格控制。
体系运行:我们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五、过程控制工艺流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过程监控:我们通过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六、产品检验检验设备:我们配备了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能够对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验。
检验标准:我们遵循国内外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合规性。
七、总结与建议经过全面评估,我们认为工厂在质量保证能力方面表现良好,但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素养和操作技能。
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加大技术更新和设备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C认证之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6.2 运行检查
• 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除应进行日常
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 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 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 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 措施。
•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
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 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 日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 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 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 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 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 4.5 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
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 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 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 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
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 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
抽样检验。
6.1 校准和检定
•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
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 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 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 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 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规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规则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质量问题频发,制造业的信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工厂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能力规则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质量管理体系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工厂应根据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质量检验、质量培训等内容,以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
2. 优化生产流程工厂应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制造效率。
三、质量控制1. 原材料采购工厂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
同时,工厂应建立起一套可靠的原材料检验程序,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2. 在线质量控制工厂应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在线质量控制点,对每个工序进行质量检验。
通过合理的检验方法和设备,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3. 最终产品质量检验工厂应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追溯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1. 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工厂应建立起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质量知识培训等。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员工具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2. 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工厂应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场地、培训设备和培训材料等。
通过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帮助员工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3. 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工厂应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学习交流、举办培训讲座等,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应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五、持续改进1.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工厂应建立起一套质量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分析质量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精品】3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21
定期确认检验
➢实施的时机 ➢频次 ➢项目 定期确认检验可由工厂完成,也可 由供应商或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
22
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23
4.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 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 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 受控。
10
生产和检验设备
✓资源: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
确保生产认证产品持续、稳定地符合认证标准的最基本条件
✓生产和检验设备: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应能确保 满足要求,数量应满足正常批量生产的需要
✓工厂可根据产品特点、生产方式、规模大小和认证机 构的要求来确定并提供资源,以持续满足要求
11
对象: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
目的:判断该仪器能否用于进行产品检测和 质量判断
频次: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
方法:用“样件”检查
时机:在两次校准期间
36
➢ 以文件的形式确定需要进行运行检查的设备 及其检查的要求、内容、频次和方法
➢ 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1. 停用该设备,启用同类已校准的设备 2. 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满足要求 3. 必要时,对已检产品追回重新进行检测 4. 必要时,调整运行检查的频次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 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 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 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 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 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 不再进一步加工。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一、引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质量保证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人员要求、设备要求和管理要求三个方面,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进行简要介绍。
二、人员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工厂的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技能。
他们应该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质量标准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具备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2.团队合作精神:质量保证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协作。
因此,工厂的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问题解决能力:在质量保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
优秀的工厂质量保证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三、设备要求1.先进的检测设备: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对产品的检测。
工厂需要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可靠的生产设备:工厂的生产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稳定地生产高质量产品。
同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确保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方面。
四、管理要求1.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工厂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质量管理职责和流程。
这将有助于规范和提高质量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持续的改进机制:质量保证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工厂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保证和安全生产是紧密相关的。
工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五、结论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是企业能否持久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工厂需要重视人员培养和引进,配备先进的设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努力,才能达到稳定提供高质量产品的目标,并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汽车产品2009年9月第一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并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保持一致的能力2、为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稳定地符合认证要求,需要有满足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作支撑3、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通常都包括“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它既是认证机构检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工厂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依据★通用的“质保能力要求”的构成1、职责和资源2、文件和记录3、采购和进货检验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7、不合格品的控制8、内部质量审核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10、包装、搬运和储存注:工厂检查时,一并审查的另外还有两个附加条款:①上次不符合项的跟踪;②3C标志的管理和使用第二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和理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与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理解要点1、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质量负责人、设计/工艺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校准/检定或计量管理人员、内审员、生产现场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和修理人员、与产品搬运、包装、储存相关的人员等2、不同的工厂,由于产品特点、工厂规模等的不同,岗位设置可以不同,一人多职的情况也是正常的3、以上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应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如:岗位职责描述和职能分配表。
规定可以集中在一份文件中,也可分散在相关的文件中4、不仅要明确与质量相关的主要人员的职责X围,同时也要明确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X围。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什么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是指制造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所具备的管理和技术能力。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提高,能够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组成要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管理层面首先,企业需要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并不断进行内部审核和改进,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全员质量意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把质量放在首位。
同时,企业需要注重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技术层面工厂需要有先进的生产和检测技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此,企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企业需要实行全过程控制,建立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和产品追踪体系,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供应商管理不仅如此,企业需要注重供应商管理,建立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关系。
供应商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商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企业需要甄别、选择和培育高品质和高服务水平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有诸多的优点和重要性:首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口碑。
其次,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新订单,提高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此外,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还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和升级,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结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核心能力,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同时入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体系,注重员工培训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10条
• 审查要点:
•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现场观察,确认工厂是否明 确了关键生产工序;
• 理解要点:
•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指从关键元器件、 材料的采购,直到加工出成品的全过程中对半成 品、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修正和控制的活动;
• 过程检验(Process testing),在过程控制中对 关键元器件、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规定参数进 行的检测和验收;
• 工厂应以明确的表达方式指明,哪些生产过程工 序对认证产品的关键特性(安全、环保)起着重 要的作用;
• 第二节 文件和记录
• 2.1 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 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 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 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 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 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 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
• 1.2 资源
• 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 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 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 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 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 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 理解要点:
• 本条款是对工厂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 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
• 审查要点: • 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是
否已规定,规定的充分性、适宜性、协调性如何; • 工厂是否指定了质量负责人,其是否被赋予了1.1
a)~d)规定的职责和权限; • 通过对相关过程和活动的审核,确定质量负责人
是否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对于认证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的依据,它共包括十个要素十个要素及理解要点见附件.一、:1、对认证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工厂是否具有生产与经认证机构确认合格的样品一致的产品的综合能力.认证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对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或原材料,工厂应进行检测的项目及其频次等.2、工厂应按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文件化程序.1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2产品变更控制程序;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6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7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8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9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3、还应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认证产品标准、认证产品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4、工厂应具备生产相应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或工艺装备、符合规定检验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以及与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5、工厂应建立符合要求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供应体系,以保证认证产品的生产能够得到合格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6、为保证产品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控制认证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都应受控,已经的涉及产品一致性的文件的更改应符合人证规定要求.7、应按程序严格控制不合格的产品,确保贴有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标准及相关的要求方可出厂.8、为了确保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的一致性能够持续地满足认证机构的要求,工厂应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自我考核质量保证能力的符合性、有效性,并使之持续增强.9、通过认证的产品.使用认证标志及标志管理应符合规定要求,确认使用标志的产品,而不符合产品和发生变更,但未经过认证机构批准的产品,不使用标志.10、质量记录使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也使进行追溯的基础,工厂应按程序规定对质量记录实施控制.11、认证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申请人、制造商、工厂等多个组织,而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所指的制造场地是生产或组装产品的场所,并由认证机构建立跟踪服务.二、汽车产品的工厂检查对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具体要求:1、例行检验项目要求100%至少包括:外观及装配质量和以下项目:1汽车:外观及标记、前照灯照射位置及光强、转向轮侧滑量及转向角、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怠速排放或自由加速烟度等.2专用汽车:外观及装配质量、制动及下列项目罐车:标志、罐体容量、作业噪声、导静是装置、消防装置、抽油试验起重举升专用车:40次作业循环、100km行驶自动底盘300km、起升速度、静载试验、稳定性试验、系统压力调定、作业噪声其它专用车:按出厂检验标准加装上装后的整车匹配性能试验、专用装置的相应试验等2、确认检验按一定比例、频次至少应包括:规定按批量或期限对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实施规则的要求进行外廓尺寸、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噪声、无线电干扰、整车排放I型III型IV型、发动机排放排气污染物、可见污染物、刮水器和洗涤器MI、挂车的减压制动.专用车辆确认检验项目另附三、产品一致性检查:产品一致性检查是工厂检查的主要内容,通过一致性检查可直接获取工厂是否具备生产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特性一致的产品的能力的证据,从而对工厂是否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的基本条件作出准确的判定.1、一致性检查的依据:1申请书2认证证书监督检查时3产品描述4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5产品变更确认文件监督检查时6认证标准2、一致性检查的内容: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认证标准是否一致;2产品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材料与经认证机构确认的是否一致;3产品的特性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特性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4产品描述中的其他项目的检查.3、一致性检查的方法一致性检查是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如工厂同时有多种产品申请/获得认证,则每种产品至少抽取一个样品.样品由检查员抽取.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认证标准是否则一致:A、抽样和检查方法:初始工厂检查时:从成品库总抽取合格产品,或生产线的末端工厂认为可以提交顾客的产品中抽取:依据“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检查铭牌、标记、外包装印刷、说明书等所描述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逐一核对是否与“申请书”、“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或其它技术文件:认证标准、图样、标样、照片等是否一致;监督检查时:从成品库或生产线末端抽取带有CCC 标志的产品;依据“认证证书”和“产品变更确认文件”.B、处置:检查中如发现型号规格不一致的产品,检查员应与企业确认是否为认证产品.如属认证产品,则作为不符合事实予以记录;如企业表示属非认证产品,则要追踪其用途.2认证产品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与申请材料、产品描述报告等是否一致.A、抽样和检查方法:从库房或从零部件生产线抽取关键原材料或关键零件;对照“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或配方等技术文件资料核对原材料、零部件的牌号、规格结构、关键特性或数是否一致.或在生产线上随机抽取在制的关键部件;对照“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或配件等技术文件资料核对原材料、零部件的牌号、规格结构、关键特性或参数是否一致,当需要解体部件分析零件时,应请工厂人员操作.或从装配线上抽取工厂认为合格可进入装配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检查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逐一核对所使用的关键零件、原材料的生产厂、型号、牌号、规格及技术参数与产品描述是否一致,与“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标准等资料记录的内容是否一致零件一致性检查的要点是涉及安全及环保要求的关键件.或从库房或装配线抽取合格成品;检查认证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件,逐一核对其生产厂、型号、规格、牌号、及技术参数与产品描述、图样、标准等资料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零件一致性检查的重点是涉及安全及环保的关键件.当须解体检查时,请工厂专业人员操作.B、处置:发现不一致的情形时,要作好记录;依据标准判定变更后的结构是否仍满足标准要求.注意标准对于产品结构的众多要求;“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上未明确描述的情况.检查员要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标准要求判定所检查样品是否要进行指定检验,以进一步判定更改的结构是否满足要求.3指定检验一致性检查的现场检验项目指定检验是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的一种手段.产品一致性的控制效果最终应体现在成品上,指定检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厂已检合格的成品进行指定项目的试验,从而判定工厂产品一致性控制的效果.指定检验的样品应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数量,在工厂成品库或生产线末端抽取,但必须是工厂已检合格的认证产品.监督检查时应是贴有CCC标志的成品.指定检验的项目由检查员根据产品的特点、工厂条件和检查中发现的情况来确定,可以是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项目,也可以是认证标准要求的其他项目.指定检验通常是在工厂的现场进行,在检查员观察下由工人操作人员按成品标准规定的条件和方法测试.如果某项目工厂无条件完成,而检查员由充分证据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检验时,可报告认证机构,经批准后封样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汽车产品认证的指定检验项目一般为在线检测项目如外观及装配质量、速度、制动、排放、前照灯灯光、专用装置等.4其他项目的检查:工厂的文件更改是否会导致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申请人、持证人与生产场所不同时,生产场所是否有变更.附件:对于认证规则中的工厂能力检查的要求理解要点第一节职责和资源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理解要点:A、工厂Factory,制造商自己拥有的或受制造商雇用委托其进行生产、组装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员、场地、设施和设备;B、影响认证产品质量的人员,至少包括: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活动相关的各级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如果有、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人员、按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的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计量人员如果有、内部审核人员无论其他职责如何、从事包装、搬运和储存的人员.各类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职责,且各职责的接口应清晰、明确;C、指定的质量负责人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的人员,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沟通的人员.工厂可批派一名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相应职责;D、质量负责人无论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被赋予覆盖~B的职责和权限.他/她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或经历,并得到相应的授权,有能力协调、处理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事宜,熟悉相关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对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管理要求.审查要点:A、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是否已规定,规定的充分性、适宜性、协调性如何;B、工厂是否指定了质量负责任人,其是否被赋予了~B规定的职责和权限;C、通过对相关过程和活动的审核,确定质量负责人是否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D、通过对相关过程和活动的审核,评定各类人员职责的履行情况.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理解要点:A、本条款是对工厂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B、人力资源的配备应满足质量活动对人员能力的要求;C、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及检验设备,其技术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均能对认证产品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提供保障;D、工作环境是指保证认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方面.工厂应识别环境要求,并提供和管理资源以满足要求;E、无论是由于外部原因如认证制度、认证标准等或是内部原因人员变动、设备更换、环境发生变化等,资源发生变化,工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要求.审查要点:A、工厂是否确定了对认证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通过何种措施使人员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目前各岗位人员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B、通过对相关过程和活动的审核,判定企业提供的资源提否充分和适宜,对资源是否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C、当资源发生变化时,工厂是否有畅通的渠道以及时了解相应的信息,是否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其资源满足认证产品稳定生产.第二节文件和记录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行作用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理解要点:A、关键件Critical component,直接影响整机车产品认证相关质量的元器件、材料等.通常,这些关键件可以作为独立的元器件供货,并可按相关的独立元器件标准进行检测和认证;B、工厂应针对认证产品建立并保持相关文件,文件的内容应覆盖中的规定.当产品和过程都比较简单时,可用质量计划把所有内容包括进去.若无法实现,或将上述规定写入不同的文件中.如质量计划只规定由谁及何时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认证产品变更的管理、认证标志使用的管理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产品的设计目标在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中规定;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配置和使用等在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文件中规定;C、本文所规定的产品设计目标应至少包括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的要求;D、实现过程是指认证产品生产过程.审查要点:1按上述要求查阅针对认证产品制定的质量计划及相关的过程管理文件或程序文件,并在现场审查时,注意核实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查阅标准、规范一览表或类似文件,确认生产厂使用的标准及规范不低于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要求.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 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理解要点:该条款的理解基本和体系认证的理解相同.1凡用于控制认证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都应受控;2文件和资料的受控主要体现在:文件和资料须经授权人批准才可正式使用;在从事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应使用经批准的文件和资料.审查要点:1是否制定了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2查阅程序文件,其内容是否覆盖了2.2 a~c中的规定;3在现场审查时,注意核实其规定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理解要点:1质量记录的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对产品的追溯性起重要作用的质量记录必须保留.也就是说,保留下来的质量记录要能起到证实认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作用.2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a对记录的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等方式.b对记录的储存,应安排适宜的环境,防止记录的损坏或丢失.c对记录的保管,应包括对记录的防护和管理,使记录易于查阅.d对记录的处理,应包括记录最终如何销毁的要求.3记录的填写要求是:字迹清晰,不随意涂改,按规定更改,内容完整. 4所有质量记录都应规定保存期限.保存期限的规定应考虑认证产品特点、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要求、追溯期限等因素.审查要点:1查阅管理质量记录的程序文件或类似文件,程序对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处理是否进行了规定,规定是否充分和适宜;2在现场审查中,可随机抽取保存的质量记录一般以近期的质量记录为宜和现场使用的质量记录,确认规定和实施的符合性;3是否所有质量记录都规定了保存期限,规定是否适宜;4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清晰、完整.第三节采购和进货检验3.1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理解要点:1供应商Suppliers,对生产认证产品的工厂提供元器件、材料或服务的企业或个人;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如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这些:3工厂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对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必须明确规定其控制方法:4供应商的选择包括确定供应商范围、制定选择条件、明确选择方法和程序等.如所采购的产品涉及强制性认证时,在选择准则中应有这方面的要求;5供应商的评定包括制定评定依据或准则,明确合格评定要求或指标,对评定人员的要求,对评定结果审批的权限和职责,以及执行评定的方法和程序等.对各类采购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评定准则;6供应商的日常管理包括规定管理方式,确定控制程度一般还是从严,明确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等;7工厂应保存的对供应商选择评价记录包括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质保能力调查表等.工厂应保存的日常管理记录包括供货业绩,当供应商产品出现问题时,工厂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及验证其实施的资料等; 8以上记录应按2.3条的要求进行控制.审查要点:1是否制定了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的程序,选择、评价的准则和日常管理的方法是否明确、适宜;2是否按程序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了选择、评定及日常管理;3是否保存了相应的记录.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理解要点:1工厂制定的检验/验证程序中,应明确规定对属于关键元器件的外购件、外协件进行检验/验证;应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工厂应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按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或验证;2定期确认检验是工厂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持续符合要求而采取的确认活动.工厂应明确其实施的时机、频次及项目等;3工厂应根据所采购产品的重要性,自身的检测能力,检验成本及供应商质保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检验的方式和内容.当检验是由供应商进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如检验的频次、项目、方法等;4应保存关键元器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5记录的控制应符合2.3条的要求.审查要点:1是否制定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程序规定是否适宜;2按程序文件或类似文件规定的要求,查阅相关记录,确认其符合性和有效性.3当由供应商进行检验时,工厂是否对检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4通过查阅生产厂对关键元器件合格率或类似内容的统计信息确认生产厂对关键元器件的检验/验证控制程序是否可行或有效.5相关记录是否保存,是否符合要求.第四节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理解要点:1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01,指从关键元器件、材料的采购,直到加工出成品的全过程中对半成品、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修正和控制的活动; 2过程检验Process testing,在过程控制中对关键元器件、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规定参数进行的检测和验收;3工厂应以明确的表达方式指明,哪些生产过程工序对认证产品的关键特性安全、环保、EMC起着重要的作用;4工厂应对在关键工序岗位的人员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并保证在岗人员的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5并非所有的工序都需要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需要及其详略程度与操作人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等有关.只有在确认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时,工艺作业指导书才是必需的;6通常,工艺作业指导书应明确工艺的步骤、方法、要求等,必要时,可包括对工艺过程监控的要求.审查要点:1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现场观察,确认工厂是否明确了关键生产工序; 2通过查阅关键工序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3在现场审查时,注意在规定有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工序上,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为有效版本,是否明确了控制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按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理解要点:1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2工厂应识别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为达到其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应提供和管理相应的资源以确保工作环境满足规定要求.工厂还应对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 • 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 4.3 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 进行监控。 • 1、是否可行,根据行业特点具体分析:如对产品质量的影
响、行业内的惯例、投入成本的经济性等。 • 2、重点监控: • 1)、对过程的结果不能或难以通过后续的检验、试验加以 验证,产品使用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 2)、对最终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有重大的影响过程。
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 • 三、采购和进货检验
• 3.1供应商的控制
• 6、对供应商日常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其提供的关键件持续 稳定地满足规定的要求:内容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重新 评价,资源条件、质量保证能力、所提供关键件等发生变 化时的处理,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理,供货业绩统计分析。 • 7、供应商的选择、评定记录:如合格供方名录、供应商 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样品测试报告等。 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记录:如供货业续记录、重新评价 记录、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理记录、包括所采取的纠 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
• 5、过程监控的记录,包括监控结果偏离要求时所采取措施 的记录。必需保存3年。
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 • 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 4.4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 制度。
• 1)、用于生产认证产品的生产设备都应进行维护和保养。 • 2)、设备维护保养可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 (维持设备精度性能进行检查、清扫、润滑、紧固、调整、 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 3)、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有效性的表现是保证设备能满足产 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要求,不要求设备达到原有出厂精度 要求。
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
• 二、文件和记录
• 2.1 规定工厂应建立并保持的文件: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风险,各国纷纷推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工厂作为产品制造的重要环节,质量保证能力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此,制定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首先包括制定和遵守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工厂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工厂应该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手册,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同时,工厂应该建立质量管理岗位,并配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落实各项要求。
其次,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工厂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
生产工艺应该确保产品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工作流程应该合理安排各个生产环节的顺序和时间,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此外,工厂还应该建立环境监测和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保障生产环境的卫生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提供完整、准确的质量数据和测试报告。
工厂应该建立质量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制度,对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工厂应该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对于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工厂应该委托第三方认可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和测试,并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
最后,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建立售后服务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工厂应该建立售后服务团队,负责产品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工作,及时解决客户使用中的问题。
同时,工厂应该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客户的投诉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确保客户的合理权益。
综上所述,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的重要保障措施。
工厂应该制定和遵守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提供完整、准确的质量数据和测试报告、建立售后服务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演讲人
目录
01. 工厂控制要求 02. 培训课件 03.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提升
1 工厂控制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 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评估 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 意识和技能水平
人员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0 6 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
质量检验与测试
检验标准:按照国际标准或行 业标准进行检验
检验频率:根据生产批次、产 品类型等因素确定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采用抽样检验、全 数检验等方式
测试设备:使用专业测试设备,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培训课件
质量保证基础知识
04 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 术,提高量管理水平
引入先进质量管理工具
01
六西格玛管理:通过改进流 程,降低缺陷率,提高生产 效率
03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02
精益生产:通过持续改进, 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
04
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质 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过程控制
01
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02
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 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 3 原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质 量,确保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
0 4 工艺流程: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 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0 5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 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十条
1.职责和资源
1.2 资源 生产者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 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 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 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 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 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2.文件和记录
2.1生产者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 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 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 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 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 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 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 的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 计划的其中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 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
8.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9.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2.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 系; 此外,工厂还必须保持有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 包括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 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2.文件和记录
2.2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 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些控制应确保: a) 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 以确保其适宜性; b)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 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 版本。
4.3可行时,生产者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 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 维护保养的制度。 4.5生产者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 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 品一致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生产者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 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 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 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 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 满足相应产品的测试纲要。
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Compulsory Product Certification,简称CCC)是中国国家质量认证制度,适用于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的产品。
CCC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强制性认证产品时,必须满足的一系列质量管理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相关内容。
1. 产品制造规范:CCC认证工厂应具备一定的产品制造规范和工艺流程。
制造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能对产品进行追踪和管理。
工厂应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2. 原材料采购管理:CCC认证工厂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工厂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建立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3. 生产设备和管理:CCC认证工厂应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并建立相关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厂还应建立生产线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4. 工艺和质量控制:CCC认证工厂应制定详细的产品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计划,制定检验和测试项目,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应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控制、成品的检测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5. 产品检验和测试:CCC认证工厂应具备一定的检验和测试能力,能够对产品进行必要的物理、化学、机械等方面的检验和测试。
工厂应建立检验和测试记录,确保产品的质量数据真实可靠,以供生产过程的改进和问题的解决。
6. 记录和档案管理:CCC认证工厂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对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过程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后续追溯和管理。
工厂应确保记录和档案的完整性、可访问性和保密性,并能够提供给相关部门检查和复核。
7. 内部培训和管理:CCC认证工厂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生产设备和执行工艺控制。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
第十四页,共50页。
理解要点: 3、质量负责人及其代理人的指定及职责和权限的赋予应以文件形式表现。
4、质量负责人职责和权限的理解:
➢ 对工厂符合质保能力要求的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主要认证(目标);
第十九页,共50页。
原文 3.2 文件和记录
《管理文件控制程序》
《技术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3.2.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确保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必要的外来文件和记录进产品的认证依据标准要求。对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的主要
内容,工厂应有必要的图纸、样板、关键件清单、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设计文件,并确保
理解要点:
2、工厂可依据产品特点、生产方式、工厂规模大小、人员素质和相关认证实施规则/细则及认证机构 的要求,以满足持续稳定的生产符合CCC认证要求的产品为原则,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
3、生产和检验试验设备的性能、精度、运行状况等应满足生产和检验的要求,数量应满足正常
批量生产的需要。
4、从事对产品认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应有能力胜任其工作,数量应能保证持续稳定生 产符合CCC认证要求的产品。人员能力的评价应基于工作技能,以及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和
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CNCA-00C-003),对生产企业进行分类。认证委托人、 生产者(制造商)、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 CQC将生产企业分为四类,分别用A、B、C、D表示。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至少包含如下方面:
(1) 工厂检查(包括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的跟踪检查)结论;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概述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概述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概述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是重中之重。
一个拥有出色质量保证能力的工厂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针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进行概述。
首先,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
工厂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从设计、采购、生产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执行。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该明确质量目标、责任和权限,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例如质量计划、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过程和产品审核等。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
其次,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还涉及到技术能力。
工厂应该拥有一支技术实力强大的团队,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和售后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能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保证产品的质量。
此外,工厂应该投入足够的技术资源,包括设备、设施和软件等,以支持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
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才能够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
再次,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还需要依靠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员工是工厂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工厂应该注重员工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同时,工厂应该建立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到质量保证工作中,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只有员工具备了足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提高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
此外,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还包括供应链管理能力。
供应链是工厂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
工厂应该建立和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选择和管理符合质量标准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稳定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汽车产品2009年9月第一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并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保持一致的能力2、为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稳定地符合认证要求,需要有满足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作支撑3、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通常都包括“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它既是认证机构检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工厂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依据★通用的“质保能力要求”的构成1、职责和资源2、文件和记录3、采购和进货检验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7、不合格品的控制8、内部质量审核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10、包装、搬运和储存注:工厂检查时,一并审查的另外还有两个附加条款:①上次不符合项的跟踪;②3C标志的管理和使用第二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和理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理解要点1、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质量负责人、设计/工艺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校准/检定或计量管理人员、内审员、生产现场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和修理人员、与产品搬运、包装、储存相关的人员等2、不同的工厂,由于产品特点、工厂规模等的不同,岗位设置可以不同,一人多职的情况也是正常的3、以上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应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如:岗位职责描述和职能分配表。
规定可以集中在一份文件中,也可分散在相关的文件中4、不仅要明确与质量相关的主要人员的职责范围,同时也要明确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所谓职责也即是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具体的岗位要求你去完成哪些工作;相互关系也即是要明确各自之间的工作接口和衔接的流程程序,有横向和纵向的5、认证信息、法律法规及标准获取的渠道,要指定具体人员,明确相关要求6、质量负责人:●应是工厂内部的人员,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的人员,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者沟通的人员●能力: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职权:有效履行“质保能力要求”~d)的职责和权限●代理人:可指定一名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应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指定质量负责人和其代理人(如果需要),职责和权限的赋予同样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体现7、质量负责人职责和权限●对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质量体系负主要责任●对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负主要责任●制定文件化的认证标志管理和使用程序,对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负主要责任●制定文件化的程序,规定不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得加贴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对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负主要责任★常见的问题1、质量管理仅仅是质量部门等2-3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人关系不大,甚至于大多数企业的技术部门人员也不参与2、即使文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主要人员和职能部门不太清楚自身具体的工作范围,工作的衔接也不清楚具体由谁去负责3、质量负责人多数只是清楚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产品检验的具体工作,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不能上升到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4、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方式,对阶段性的工作不作计划、不跟踪、不汇总、不分析,造成完成的工作无系统性、无逻辑性★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1、不断加大对认证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等管理方面的宣传,加强企业领导层对3C认证的重视程度2、不断加大对企业各层面的培训,加强企业检查前的服务和指导,从而加深对认证规则的理解,建立从领导到部门、员工的全员参与体系的意识3、企业领导层应建立对各部门和员工的监督考核机制,责任到人4、质量负责人的权力要落实到实处,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5、为有效加强对关键生产操作人员的管理,车间现场使用的质量记录的编制和填写,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工厂应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理解要点1、资源: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生产设施环境2、确定资源的原则:产品特点、生产方式、规模大小、人员素质和认证机构的要求3、资源的目的:稳定生产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4、如果《实施规则》明确规定了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工厂必须满足(规定通常是最低要求)5、生产和检验设备的性能、精度、运行状况应满足生产和检验的要求,数量应满足正常批量生产的需要6、人力资源:●应有能力胜任其工作,数量能确保持续稳定生产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7、生产设施环境:●保证认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静电等●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储存场所的通风、防潮、防细菌等●各场所的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标记清楚(产品状态、区域划分、关键过程等)、作业文件现场易于得到8、工厂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重新确定和调整资源★常见的问题1、特殊工种人员资质管理混乱(资质确认、持证上岗)2、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清单不完整(数量统计、表格信息)3、仓库、生产现场和实验室内无区域划分、无标识标记,作业文件不易得到★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1、严格按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对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进行确认,不断加强技能知识的培训学习,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保证工艺纪律的落实2、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要作为工厂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列入清单,不仅要完整的反映出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精度等信息,最好同时能反映出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检定周期和状态标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3、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要树立起工厂现场的管理,作为企业对外良好形象宣传的意识。
舒适工作环境不仅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良好的形象,同时也体现出企业员工的优秀品质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
★理解要点1、建立质量体系文件的框架/结构,一般分为四级:●一级文件:质量手册或质量计划。
明确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划分和工作范围等●二级文件:程序文件。
明确各具体工作实施所需的资源和流程以及相互关系等●三级文件:作业文件。
明确各工作具体做哪些,怎么做●四级文件:记录。
根据作业文件的要求真实的反映操作过程的控制要求1、对工厂质量文件的总要求,需要的文件:●“质保能力要求”明确规定的文件●为确保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生产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序监视和测量要求、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规定等2、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规范、工艺文件。
应不低于认证标准的要求★质量计划1、为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ISO9000:2000)2、已贯彻ISO9001标准的工厂,应针对“产品认证”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对“质保能力要求”中的特定要求做出补充规定3、尚未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工厂,应按“质保能力要求”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形成质量计划4、“质量计划”可以是一份独立的文件,即编制成“质量计划”或“质量手册”或其他名称的文件;也可以是若干文件的集合★“质保能力要求”规定工厂应建立并保持的文件1、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2、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3、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7、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8、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9、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0、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1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2、内部质量审核程序★文件的组合1、内容相关的文件可以合并成一个文件2、也可以将某个文件拆分为若干个文件3、工厂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所需的文件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些控制应确保: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理解要点1、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2、承载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也可以是照片或标准样品,或上述内容的组合3、关注与认证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有关的文件4、需要控制的文件和资料:“质保能力要求”规定的、认证机构要求的、工厂所需的文件、外来文件5、各种表格应按本条款的要求进行控制6、作为证据的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条的要求控制★文件控制的要点1、文件审批●目的:确保其适宜性●时机:文件发布和更改前●批准人:事先得到授权的人2、现行修订状态及更改状态●目的: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识别:采用控制清单、修订一览表、在文件上标识等方式3、文件的使用●使用处:生产现场、检验现场、管理的工作现场等●相应文件:与工作有关或所需的文件●文件版本:现行有效、适用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
★理解要点1、记录:阐明产品形成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2、记录的作用●对外能作为满足法律法规和认证要求的证据●对内能作为产品、工艺和质量体系符合要求及有效运行方面的证据,并提供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证据3、记录控制的内容:标识、储存、保管、保存期限和处理等4、需要控制的记录:“质保能力要求”规定的、认证机构要求的以及工厂所需的记录5、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等方式。
标识的目的:为了识别不同的记录●储存:储存质量记录的场所、设施及环境条件应适宜●保管:包括质量记录的防护和管理(归档、编目、查阅等要求),使记录易于检索、查阅,防止损坏或丢失●保存期限:影响记录保存期限的因素有①法律、法规要求②认证要求③认证产品的特点④追溯期限⑤从认证要求考虑,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工厂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