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1)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语气的把握感受齐王、晏子不同的人物形象。
2、通过抓关键词“很久、一滴、干了、枯黄”,拓展训练写话,培养扩写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话了解“劝说”的委婉形式及技巧,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4、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天灾,同时了解到今天科技的发展,认识“科技控雨”的知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劝说“打比方”“反问”的表达特点,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2、教学难点了解晏子委婉劝说的策略。
教学方法用情境教学法出示“天旱”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着急”的情感;分角色朗读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启发教学认识打比方和反问句式的表达特点和效果,并学习该语句的表达形式,达到迁移运用、学会语言的教学目的。
学习方法看图写话,说写中理解“枯黄”、“着急”等词的内蕴。
听读、分角色读,读中把握人物语气,从而感悟人物形象“齐王的忧民、无策”“晏子的善谏、智慧”。
说写结合学习打比方、反问的表达方式。
媒体链接认识科技的发展对降雨的影响。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晏子和齐王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网络了解目前科技降雨的一些知识。
2、多媒体课件、写话本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认识主要人物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晏子劝齐王》(齐读课题)。
从课题我们知道,本课的主要人物是“晏子”和“齐王”。
2、你对这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了解?谁来给我们说说?(学生汇报、多媒体再出示人物简介的资料。
)3、扣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课题的中心词是哪一个?(“劝”),书空“劝”。
谁能用“劝”来组词造句?(通过组词造句体会“劝”的用法、情境。
)那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学习运用‘拓展课题’的方式来概括,“本课主要讲齐国久旱,晏子劝说齐王放弃向山神、河神求雨,发动百姓,掘井灌溉、战胜了天灾”。
4、听朗读,强化全文感知,强化主要内容的感知。
二、品读“劝谏”感受人物形象1、出示课件,展示天旱,学生拓展描写。
晏子劝齐王 教案 说课稿
晏子劝齐王一、复习旧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0课《晏子劝齐王》的生字词以及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请同学们齐读词语,每个2遍。
2、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写春秋时期,齐国久旱无雨,齐王决定向山神和河神求雨,聪明的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说齐王应该向百姓求雨。
齐王接受了劝告,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灌溉农田,齐国的庄稼不再饿肚子。
)二、品读感悟1、一个国相,竟然敢劝说自己的大王改变主意,他要冒多大的风险啊!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继续学习课文!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想想:(1)晏子劝齐王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齐国已经很久没下一滴雨了。
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
齐王心里很着急,决定向山神求雨。
板书:求雨)(2)、是啊,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百姓没有收成,齐王当然着急了,于是他决定求雨。
(3)、齐王原本打算向谁求雨?(山神、河神)求雨是好事呀,他为什么要劝齐王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山神。
(介绍山神、河神)(4)、原来这些所谓的山神、河神都是迷信、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晏子要劝齐王。
那么他一共劝了几次?又是怎样劝的呢?3、反馈:第一次: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要是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
(1)、第一句是个什么句式?(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怎么改?反问句和陈述句哪一句语气更重一些?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了求山神是没有用的。
)(2)、这段话中还有反问句吗?找出来改成陈述句,比较哪个语气更重些?再读读。
(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也想下雨。
)(3)、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比喻句,是哪句?哪个词是比喻词?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指导朗读。
(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
)4、反馈:第二次: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1)、全班齐读,体会句子意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寓言故事《晏子劝齐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学习认读生字词,掌握词义和用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古代寓言故事《晏子劝齐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学习认读生字词,掌握词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味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本、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关于蚂蚁工作和草h草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与学生讨论蚂蚁和草h草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晏子劝齐王》。
Step 2:呈现1.教师指读故事标题和内容简介,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教师逐段朗读故事,让学生仔细倾听并理解故事的情节。
Step 3:讨论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晏子劝齐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Step 4: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坚持工作?草h草榻为什么倒下?如果你是齐王,你会怎么做?2.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Step 5: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晏子劝齐王》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教师给学生一个小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Step 6:巩固1.教师提供一些与故事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2.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生词词义和用法。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Step 7: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课后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并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2.布置学生认读生词,并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Step 8:课堂小结1.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巩固知识。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2篇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范文精选2篇(一)教案范文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晏子对齐王的劝说的故事。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了解古代士人的礼仪与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文教材。
3.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课文教材封面,并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步骤二:预习(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预习课文,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并提问导入下面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步骤三: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将课文分段呈现,先通过读一段再提问的方式进行学生的阅读理解。
教师适时地鼓励学生进行口述或是互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步骤四: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注重讲解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五: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晏子劝齐王的观点及原因,并确定他们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步骤六:总结梳理(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回顾本课的要点和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课后阅读理解题、写作练习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八:课堂点评(5分钟)教师在课堂下节课之前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活动起来,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30晏子劝齐王【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历史故事。
记叙了春秋时齐国久旱无雨,齐王决定向山神、河神求雨,聪慧的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齐王不要求山神、河神,应该求百姓。
齐王同意了劝说,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灌溉农田,齐国的庄稼不再枯黄,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那个故事表现了晏子的聪慧与聪慧。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齐国专门久没有下雨了,齐王决定向山神求雨。
第2至6自然段则通过晏子与齐王的对话,把晏子三次劝齐王的通过叙述清晰。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齐王同意了晏子的劝说。
课文中的插图,展现了晏子劝说齐王的场景。
【设计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刻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摸索,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慧才智。
3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浓厚爱好,从中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难、造福人民的聪慧。
【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弄明白晏子是如何样劝说齐王的。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刻】两课时。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代,叫做春秋时期,距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了。
当时的齐国(在地图上指出齐国的具体位置)由于专门长时刻没有下雨,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齐王专门着急,决定向山神求雨。
齐王求来雨了吗?大伙儿读了课文就会明白。
二出示课题,简介晏子1认读“晏”字,感知音、形。
2介绍晏子。
名婴,字平仲,春秋时代齐国夷维(现山东省高密县)人。
齐国的国相,有名的政治家,专门有才能。
到了高年级,我们还将读到《晏子使楚》等表现晏子聪慧才智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
2结合插图,说说课文要紧写了什么事。
四自学生字,巧记字音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引导学生自己发觉本课生字的构字特点,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识记生字。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晏子劝齐王》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晏子劝齐王》故事情节、解读故事主旨。
2.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习使用一些高级的汉语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4.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创造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晏子劝齐王》故事全文。
3. 教学步骤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在导入教学环节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晏子劝齐王》相关的内容,为学生讲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主题。
步骤二:阅读故事在阅读故事环节中,老师可以请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读故事,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故事。
步骤三:理解故事在理解故事环节中,老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些问题,以便检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内容。
步骤四:讨论故事在讨论故事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故事的主题、人物性格和行为,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步骤五:总结教学在总结教学环节中,老师可以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直接阅读法:老师直接读出故事,学生仔细倾听并理解。
2.提问题法: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3.讨论法:老师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进行讨论。
4.思维导图法: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5.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1.故事主题的理解。
2.高级汉语词汇及语言表达方式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有: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2.对高级汉语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6.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方式如下:1.课堂表现评价:即时评价上课的听、说、读、写表现。
2.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
3.考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故事的掌握程度。
7. 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晏子劝齐王》相关的讲义和课件。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晏子劝齐王的故事。
2.学习晏子聪明、机智的品质,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晏子劝齐王的故事,学习晏子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晏子如何巧妙地劝谏齐王,以及晏子劝谏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晏子劝齐王》。
你们知道晏子是谁吗?晏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非常聪明、机智。
那么,晏子是如何劝齐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2.朗读课文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尽量把晏子的聪明、机智表现出来。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晏子是如何劝齐王的?3.分析课文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晏子是如何劝齐王的。
晏子观察到齐王喜欢举案齐眉,于是他用自己的身体做示范,让齐王看到自己举案齐眉的样子,从而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晏子用委婉的语言,告诉齐王举案齐眉是不礼貌的,这样既保留了齐王的面子,又让齐王接受了劝谏。
晏子还通过自己的行动,亲自为齐王示范如何礼貌地待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劝谏。
4.学习生字词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跟老师一起读出生字词,并注意观察它们的字形和字义。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课本上找出这些生字词,并在旁边注音、解释。
5.小组讨论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晏子劝齐王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通过学习晏子劝齐王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晏子非常聪明、机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我们也要学习晏子的品质,善于发现他人的不足,用委婉的方式给予劝谏,让他人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
7.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把《晏子劝齐王》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他们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word文档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
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知道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入: 1、出示晏子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名叫晏婴,是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爱国忧民,敢于说真话,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2、今天我们就学习发生在晏子和齐王之间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
指导“劝”的写法。
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到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同桌同学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屏幕出示生字词。
(1)滴一滴雨齐国已经很久没有下一滴雨了。
滴商注意:滴的右边是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2)谁 (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shéi shuí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那我该求谁呢?(指导读出语气。
)(3)加一加:又+力=劝用劝组词劝说规劝劝导劝架能用劝说一句话吗?(4)猜字谜:一棵古树。
枯枯黄给枯换偏旁:古故姑固咕换了偏旁的字和枯字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5)稼庄稼(稼的本音读几声调?在庄稼这个词里读几声调?)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
用什么办法记住稼?(6)灌溉(灌溉是三点水旁,说明什么?灌溉是什么意思?)饿肚子有了井水的灌溉,齐国的庄稼慢慢变青了,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给慢慢找个近义词,饿找反义词)三、认识了生字词,指名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屏幕:课文写齐国很久没下雨,齐王准备向山神和河神求雨,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说齐王向百姓求雨。
齐王接受了劝告,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庄稼得到灌溉,百姓不再饿肚子。
2、默读课文,想想晏子劝齐王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板书:求雨→挖水井结果他这个办法能行得通吗? 3、一个国相,竟然敢劝说自己的大王改变主意,他要冒多大的风险?他究竟是怎样劝说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的2---6自然段。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晏子劝齐王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晏子劝齐王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晏子给齐王的劝告,并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阅读、说话、写作能力。
3.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个别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了解晏子的劝告是劝齐王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也具有启迪现世的普遍意义。
2.通过讨论和分析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分析能力和文化素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理解复杂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环节教师简要介绍晏子劝齐王的情节,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参与。
问题:1.故事讲了些什么?2.誓死抗魔的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活动2:阅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词语、语法、用词等方面,从中理解故事。
问题:1.齐王为什么要想打仗?2.晏子对于齐王的想法有何见解?活动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对晏子的劝告作出自己的评价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问题:1.你认为晏子的话对齐王有帮助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齐王,你会怎么做?活动4:写作练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写下来。
问题:1.假如你是晏子,你会对齐王说什么?2.如果你是齐王,你会怎样回应?活动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了解放入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此教案通过讲述晏子劝齐王的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了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和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3、自由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三、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四、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五、教学时间:二课时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导入1、讲故事导入古代有一个个子很矮,他是齐国的大臣,有一天,他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
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我今天是出使狗国,要钻狗洞。
”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
2、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1、晏子为什么劝齐王?2、晏子怎样劝说?3、晏子与齐王百姓做什么?.4、求百姓现齐王做什么?5、求白姓的结果是什么?三、学习生字l、出示生字2、自由拼读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2、识记生字。
3、教师范写。
劝: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枯:左边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稼: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
饿:第三笔是竖提,第八笔斜钩要写得稍微长些,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撇。
4、学生书写五、作业抄写作业第二课时一、正确、流利地齐声朗读课文二、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说一说:1、(1)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2)晏子是怎样劝齐王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劝齐王去求百姓呢?(3)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是什么?(4)你觉得齐王是个怎样的人?2、观察插图,看看晏子劝齐王时候的表情是怎样的,齐王的表情又是怎样的,晏子说了什么?说一说。
3、课文写了晏子几次劝说齐王?找出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句子。
“求山神有什么用呢?”“求河神也没有用啊!”“那我该求谁呢?”“求我们的人民哪!”三、分角色朗读1、指名分角色、小组分角色朗读。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PPT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讲故事导入古代有一个个子很矮的人,他是齐国的大臣,有一天,他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
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我今天是出使狗国,要钻狗洞。
”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
(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于是个怎样的人?)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劝告一滴水庄稼(单独读四声,在这个词语里读轻声)枯黄决定谁锇灌溉2、齐读生字,每个词语读两遍。
3、指名拼读。
4、去掉音节再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谁和谁在做什么?(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回答)晏子劝齐王,为什么劝齐王?2、细读课文,了解齐王的态度变化及晏子劝齐王的语气,从而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1)齐王为什么要去求雨?(读第一自然段,体会)(2)晏子是怎样劝齐王的,他是怎样说的?(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求山神有什么用呢?”)(3)体会“那么去求河神吧!”“求河神也没有用啊!”“那我该求谁呢?”“求我们的百姓啊!”(体会晏子劝齐王的语气和齐王的态度变化)(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关于晏子的故事还有很多,下来小朋友们搜集一下,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来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30晏子劝齐王没下一滴雨,河干,庄稼枯黄(聪明机智)晏子劝齐王有什么用呢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求山河求百姓啊求谁听从。
《晏子劝齐王》教案
《晏子劝齐王》教案《晏子劝齐王》教案「篇一」齐国已经很久没下一滴(dī)雨了。
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kū)黄了。
齐王心里很着急,决定向山神求雨。
晏子知道了,就劝齐王说:“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要是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
”齐王说:“那么去求河神吧!”晏子说:“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
”齐王问:“那我该求谁呢?”晏子说:“求我们的百姓啊!”齐王听了晏子的劝告,就下令在全国各地多挖一些水井。
有了井水灌溉(guàngài),齐国的庄稼慢慢变青了,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语气的把握感受齐王、晏子不同的人物形象。
2、通过抓关键词“很久、一滴、干了、枯黄”,拓展训练写话,培养扩写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话了解“劝说”的委婉形式及技巧,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4、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天灾,同时了解到今天科技的发展,认识“科技控雨”的知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劝说“打比方”“反问”的表达特点,并学习晏子劝说的表达句式。
2、教学难点了解晏子委婉劝说的策略。
教学方法用情境教学法出示“天旱”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着急”的情感;分角色朗读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启发教学认识打比方和反问句式的表达特点和效果,并学习该语句的表达形式,达到迁移运用、学会语言的教学目的。
学习方法看图写话,说写中理解“枯黄”、“着急”等词的内蕴。
听读、分角色读,读中把握人物语气,从而感悟人物形象“齐王的忧民、无策”“晏子的善谏、智慧”。
说写结合学习打比方、反问的表达方式。
媒体链接认识科技的发展对降雨的影响。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晏子和齐王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网络了解目前科技降雨的一些知识。
2、多媒体课件、写话本。
26 晏子劝齐王_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26 晏子劝齐王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旱、滴、枯”等7个生字,会写“挖、饿、姓、枯、稼、齐”6个生
字,理解“枯黄、好比、劝告、灌溉”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反问句的语气。
4. 阅读课文,理解晏子劝齐王时讲话的内容,体会晏子的聪明与智慧。
5. 明白“天不下雨并不是神灵在作怪,抗旱救禾要靠百姓”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会认“旱、滴”等7个生字,会写“挖、饿”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 感受反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1. 理解晏子劝齐王时讲话的内容,体会晏子的聪明与智慧。
2. 能读好反问句,并照样子说一说。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课件。
3. 晏子的其他小故事。
教学过程:。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精选最新)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滴、枯、灌、溉”四个生字;会写“劝、饿、枯、神、稼、谁”六个生字;会写“饿肚子、枯死、庄稼”三个词语。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
4、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词语卡、录音机、录音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会认的4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1、指导学生认识“滴、枯、灌、溉”四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认识“灌、溉”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认识晏子。
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知道了我国的唐代和宋代。
今天我们要学习我国历史上另一个朝代的一篇课文。
这个朝代叫“春秋战国朝代”。
学习课文前,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朝代有一个国家叫齐国,齐国有一位名叫晏子的大臣,他的个子很矮。
有一天,齐王派他去访问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在城门的旁边挖了一个小洞。
晏子来的时候,楚国国王让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小洞进入。
晏子知道楚国人想取笑他,便想了一条妙计。
他说“我今天是访问狗国,要钻狗洞。
”楚王听说了,没办法,只好叫人打开大门,请晏子从城门进去。
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机智、口齿伶俐)(二)释题。
1、过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晏子劝齐王》。
(板书:30、晏子劝齐王)2、释题。
(1)读准题目,指导“劝”字的书写(老师边写边讲,“劝”的结构、部首,笔划,学生书空,组词:劝说,劝告)(2)了解晏子和齐王的关系晏子是齐国的大臣,齐王是齐国的国王。
国王的话,大臣不能不听。
(3)质题。
再读课题,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师小结重点问题,板书:1、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2、晏子是怎么劝齐王的?3、劝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年级语文教案《2年级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4
《26、晏子劝齐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反问句的语气。
3、阅读课文,理解晏子劝齐王时讲话的内容,体会晏子的聪明与机智。
4、明白“天不下雨并不是神灵在作怪,抗旱救禾要靠百姓”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反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1 理解晏子劝齐王时讲话的内容,体会晏子的聪明与机智。
2 能读好反问句,并照样子说一说。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晏子劝齐王》这一课。
板书课题,齐读。
二、再读课文,回忆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结合插图,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完成这道填空练习。
3、小结:课文写了春秋时期,齐国久旱无雨,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巧妙地劝说齐王不求山神、河神,而发动百姓挖井抗旱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晏子为什么劝齐王?他劝了几次?每次是怎样说的?2、师生共同交流。
A、第一次劝说。
(1)指名读晏子的话。
(2)思考:晏子为什么不让齐王求山神?(3)指导朗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B、第二次劝说。
(1)齐读晏子的话。
(2)晏子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求河神也没有用)(3)点名读句子,评价。
(4)分角色读第 3、4 自然段。
C、第三次劝说。
(1)全班齐读第 5、6 自然段。
(2)求山神不行,求河神也不行,此时的齐王心情怎样?(茫然、焦急)我们应该怎样读齐王的这句话?(3)晏子的回答简短明确,表现出他的干脆与胸有成竹。
他说的话又该怎样读?分角色读。
3、品读感悟,突破难点。
(1)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怎样?(2)晏子为什么不直接一开始就劝齐王去求百姓呢?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总结延伸1、总结: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聪明、机智的晏子,也明白了“天不下雨并不是神灵在作怪,抗旱救禾要靠百姓”的道理。
2、你觉得晏子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后和你的同学说一说。
晏子劝齐王 教学设计
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26 晏子劝齐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体会晏子劝说的技巧。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的语气和作用。
3、积累和运用课文劝说语言,尝试劝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引入:1、师生共写“劝”字,引入课题。
*学生书空,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用“劝”字组词,引出课题。
二、朗读短语,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出示并抽生读第一排短语:(ppt)很久没下一滴雨河水干了庄稼枯黄了*老师范读:读出重音,强调出读出短语中的意思:没下雨时间长,旱情很严重*生练读,带有重音去读短语,生练读后两个词语。
(突出重音:干了、枯黄)小结:带上重音读三个词,让我们都听出了一个意思:晏子劝说齐王之前,齐国情况是——。
读课文第一段。
(PPT)2、出示并抽生读第二排短语:(ppt):挖水井井水灌溉庄稼慢慢变青百姓不再饿肚子)*谁能用第二组短语说一句话?小结:在晏子劝说齐王之后,齐国有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后来——)3、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了故事的原因、结果,加上劝说的经过,就能了解故事大意了。
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故事大意。
ppt过渡:齐国百姓有了好的结果,看来,晏子劝齐王,是相当的成功。
二、读懂劝说理由。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晏子劝齐王劝了几次?每次都是怎么说的?把晏子劝说齐王的话画下来。
(生朗读、画线)2、生汇报学习晏子3次劝说。
(一)晏子劝齐王劝了几次?(二)生汇报,相机理解第一次劝说的含义,体会反问句的语气和作用。
1、读第一次晏子劝说齐王的话。
数数,这段话有几句话?2、读第一句话?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反问句“有什么用呢?”(师板书:求山神没有用)。
像这样的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反问句。
晏子的话里,还有反问句吗?3、同一个意思,晏子选择用反问的句式,这是为什么?4、比较读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的语气。
2018年晏子劝齐王教案设计-文档资料
晏子劝齐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5个字及以下词语:饿肚子、枯死、庄稼。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
3、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
第一课时一、兴趣引入:1、简介晏子: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爱国忧民,敢于说真话,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2、今天我们就学习发生在晏子和齐王之间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
指导“劝”的写法。
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到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同桌同学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屏幕出示生字词。
(1)滴一滴雨齐国已经很久没有下一滴雨了。
滴商注意:滴的右边是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2)谁(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shéi shuí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那我该求谁呢?(指导读出语气。
)(3)加一加:又+力=劝用劝组词劝说规劝劝导劝架能用劝说一句话吗?(4)猜字谜:一棵古树。
枯枯黄给枯换偏旁:古故姑固咕换了偏旁的字和枯字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5)稼庄稼(稼的本音读几声调?在庄稼这个词里读几声调?)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
用什么办法记住稼?(6)灌溉 (灌溉是三点水旁,说明什么?灌溉是什么意思?) 有了井水的灌溉,齐国的庄稼慢慢变青了,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给慢慢找个近义词,饿找反义词)三、认识了生字词,指名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齐国很久没下雨,齐王准备向山神和河神求雨,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说齐王向百姓求雨。
齐王接受了劝告,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庄稼得到灌溉,百姓不再饿肚子。
四、指导书写生字。
强调书写方法和姿势,要有师生互评,重点指导“谁”。
五、作业:抄写生字表,朗读课文。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6、《晏子劝齐王》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四、指导书写生字。 强调书写方法和姿势,要有师生互评,重点指导“饿”。
五、作业:抄写生字表,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认读生字词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品读感悟 1、 默读课文,想想晏子劝齐王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板书:求雨→挖水井 结果他这个办法能行得通吗? 2、 一个国相,竟然敢劝说自己的大王改变主意,他要冒多大的风险?他究竟是怎样劝 说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的 2---6 自然段。 3、 两人小组读完相关的段落后讨论,晏子劝齐王劝了几次?每次都是怎样说的?这样 说是什么意思? 4、 第一次: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 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要是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意思是 求山神没有用。读,体会。 第一句是个什么句式?(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怎么改?反问句和陈述句哪一句语气更重 一些?)再读读这句。 这句话中还有反问句吗?找出来改成陈述句,比较哪个语气更重些?再读读。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比喻句,是哪句?哪个词是比喻词?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指导朗读。 5、 第二次: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 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 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求河神也没有用)读,体会。 这句里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读,男女生读。 6、 齐王听晏子这么一说就茫然了,问晏子:那我该求谁呢?晏子说什么? 第三次:求我们的百姓啊! 晏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自己读,体会。指名读。 7、 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让齐王去求百姓? 8、 分角色读 2---6 段。
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
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二年级下
30 晏子劝齐王
——第2课时教学设计
简阳市灵仙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王宗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宴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了解课文中的宴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课文来感悟宴子的聪明才智。
2、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从中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造福人类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理解课文。
难点:弄懂宴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
【教学准备】
字卡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字卡出示文中重点字词,并用不同方式抽读。
一滴雨枯庄稼着急
劝告谁灌溉决定饿
2、教师提问导言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你能围绕课题提出相关问题吗?(生答)
4、老师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晏子怎样劝齐王的?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怎样?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孩子们真能干,提出了好多问题,老师在这里也预设了一些问题,基本上和孩子们的疑问一致,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二、自由朗读课文,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感受晏子和齐王的语气。
思考以上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过渡:孩子们,在朗读中我感觉到同学们对人物的语气把握还不够准确,那么我们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领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
三、探究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了解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并相机引导)
师:哪位同学帮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甲:因为齐国已经很久没下一滴雨了。
生乙: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
生丙:因为齐国干旱了,齐王要向山神求雨。
…
师:同学都说得不错,从不同方面说到了齐王求雨的原因,老师综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概括如下:
(因为干旱不雨,庄稼枯黄了,齐王心里着急,决定向山神、河神求雨,晏子就进行了劝说。
)
师:强调“决定”一词,体会齐王这个决定是下了很大决心和心思的!
板书:齐国干旱
过渡:(一个国相,竟然敢劝说自己的国王改变主意,他要冒多大的风险?他究竟是怎样劝说的,劝了几次?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2—6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感悟晏子怎样劝说齐王的?想想晏子劝了齐王几次?每次都是怎么劝说的?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师:晏子劝了齐王几次?哪位同学找到了?
生:呈现不同的答案。
师:你能具体读出来吗?
生:找读,不完善则找同学补充,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师:同学们真能干,那我们先来学习晏子第一次劝说齐王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次劝说的话(全班齐读)
第一次: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要是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
师:设问:
(1)你觉得作为臣子的晏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态度来对决心已定的齐王说这些话呢?
生:引导学生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劝别人的时候是怎样劝的,尤其在长辈之间。
(真诚、恭敬)
师:那我们带着带着对晏子的敬佩读出真诚的语气。
(2)自由的朗读,感悟晏子说话的巧妙。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真诚的语气,那我们来看看这段话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句?
生甲:疑问句
生乙:反问句
师:简单阐述二者区别。
让生自己辨别出正确答案。
(3)第一句是什么句?(反问句)
师:改陈述句怎样改?反问句和陈述句哪一句的语气更重一些,再读读这句。
生:抽生回答,并对比朗读。
师:综合大家意见呈现答案。
师:这段话中还有反问句吗?找出来改成陈述句,比较那个语气更重些?再读读。
生:做完后,共同讨论,并读中体会。
课件出示:求山神有什么用呢?------求山神没有用。
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也想下雨。
师:(4)你能找出这段话里打比方的句子吗?是哪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纷纷回答
小结:晏子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让齐王明白了求山神是行不通的。
板书:求山神-----没用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读来读这段话,看那组读得好?
生:分组比赛读。
过渡:我们接着来看,当明白了求山神没用时的齐王又要准备去求助谁呢?
生:求河神。
板书:求河神
师:那我们来看晏子又是怎样劝说的?出示第二次劝说的话。
齐读
第二次: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
师:我们在学习第一次劝说是怎样学习的?
生:总结方法(读-----想-------找--------说)
师: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晏子第二次劝说的话。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这段话的第一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和第一次劝说比,语气上有什么变化吗?请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这段话该怎样读?
(2)小组各成员分别读读这段话,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最好。
反馈合作学习信息,相机指导朗读。
(3)“求河神也没有用啊”,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求河神也没有用)读、体会。
(4)说说为什么求河神也没有用?
(5)这句里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小结:河神那里还是求不到雨。
(板书:求河神------没用)
过渡:齐王听晏子这么一说就茫然了,问晏子:那我该求谁呢?晏子说什么呢?我们来读读。
第三次:求我们的百姓啊!板书:求百姓(课件出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学学第三次劝说的话。
出示学习提示:
(1)晏子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齐王的提问的?这和他第一次、第二次说话的语气比,又有什么不同?
(2)晏子认为齐王真正该求的是谁?他只说了“求我们的百姓啊”,百姓能干什么?并没有说出理由,你能帮他说出来吗?
师:反馈自学信息,相机指导朗读。
小节:看来求神是没用的,只有靠人才管用。
板书:求百姓--------有用
过渡:那我们来看听了晏子的3次劝说后,齐王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相关问题)
师:引导生回答。
师:接着来看改变了看法的齐王是怎样做的?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生答
师:晏子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让齐王去求百姓呢?
师:引导生答(晏子是要齐王自己明白道理,通过前两次的劝说,让齐王意识到自己想法的错误,那么第三次就会很自然的接受劝告。
)
师:从晏子的3次劝说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到聪明机智就可。
7、巩固朗读。
四、回顾课文,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懂了什么?
五、拓展学习
晏子还有很多智慧的都故事,比如晏子使楚、三桃杀三士等,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这些小故事。
同学之间共同分享并交流。
六、作业布置:搜集含有反义词的句子练一练。
板书设计:
齐国干旱
求山神没用
晏子劝齐王三劝齐王求河神没用聪明机智
求百姓管用
接受劝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