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血使用知识一览表
成分血小知识

“成分血”小知识一.成分血的定义:成分献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献血方式,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干血细胞,我院组织的为捐献机采血小板。
二.捐献成分血的基本条件:1、各项检查结果正常;距离上次献全血6个月、成分血1个月以上;2、体重五十公斤以上,年龄18至55周岁;3、手臂上的血管较明显,一向扎针顺利;4、能应约抽出半天到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三.无偿捐献成分血者可享受的待遇:捐献成分血和捐献全血一样,都是一种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志愿奉献行为。
捐献一次机采成分血按目前规定本人可享受终身还血优惠;其直系亲属可享受800ML 还血。
并且每次捐献成分血可得到100元营养费,50元华润万家超市购物卡,血站车来回接送。
捐献者累计到达一定的捐血量可以获得国家办法的无偿献血奉献铜,银,金奖的荣誉。
四.捐献成分血对身体的影响:捐献血液成分对身体及健康均无任何损害. 目前临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三天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比捐献红细胞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
因此捐献者可以每隔一个月捐献一次。
并且,在捐献成分血的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在经严格消毒的管道中循环和分离,每位捐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五.注意事项:1、捐献前一天清淡饮食,不可进食高脂肪食物,如肉、蛋、乳制品、豆制品、花生、瓜子等,以免产生脂肪血。
也不可食用含色素多的食品譬如胡萝卜。
可进食白粥、馒头等一些无油类的食物。
2、不要过量饮酒、熬夜、疲劳等;献血前一周没有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半年内未做过手术;半年内未捐献过全血;女生不在生理期。
3、捐献成分血者前一天应有比较充足的睡眠。
4、前一天多饮水,当日吃早餐,不要空腹献血。
献血时带上身份证和献血证(如果有)。
六.捐献成分血的人容易紧张吗?机采成分血是一种最先进的捐血方式,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广大无偿献血者普遍接受,许多人忙里抽闲或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当地血液中心,把捐献成分血作为热心公益、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常用血液成分一览表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
1、同CRC WRC;
2、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3、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4、自身输1U/袋或2U/袋
经有效的、受控制的辐照杀灭全血或血液成分中的淋巴细胞,而其他血液成分不受影响。使血液的受者避免致死性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避免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液安全性有很大的提高。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冷沉淀(Cryo)
每袋含因子Ⅷ80—100单位(20-30mL)
每袋由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成。含凝血因子Ⅷ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250mg。
作用:补充凝血因子Ⅷ。
适用:
1、甲型血友病;
2、血管性血友病(vWD);
3、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手工分离,每袋由200—400mL全血制备,含血小板0.2×1011个,还含有较多数量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作用:补充血小板。
适用:
1、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伴出血者;
2、血小板不低而功能障碍引起出血者;
3、大量出血、输液引起血小板稀释伴出血者;
4、各种手术血小板数应提升到至少50×109/L,关键部位(如脑、眼睛)手术,血小板数应提升到100×109/L;
ABO血型相合;
需做交叉配合试验,要求ABO相合,一次足量输注。机采法ABO相合即可输注。
浓缩粒细胞(GRANS)
粒细胞≥1×1010/袋(50-60mL)(手工法)
机器采集粒细胞每袋含粒细胞≥1×1010。粒细胞纯度高、输血副反应小、产生粒细胞抗体机遇小,输注疗效好,输血安全性高
作用:补充粒细胞,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实用】最全的成分输血知识,终于不用到处找了!

【实用】最全的成分输血知识,终于不用到处找了!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患者的制品。
成分输血已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优点1.纯度高,治疗效果好2.一血多用,节约资源,帮助到更多的人3.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4.能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5.便于保存,使用方便分类一、悬浮红细胞CRCS(浓缩红细胞CRC)1、前者是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
后者红细胞浓度为全血的两倍左右。
其红细胞压积为70-90%,红细胞压积在80%以上者输注时应加生理盐水调节。
2、主要用于改善携氧能力症状性贫血、骨髓衰竭性疾病、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
3、4±2℃, 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需:交叉配合试验。
4、注意:如果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浓度不升高,同时观察到酱油色尿或茶色尿,应重点考虑可能出现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
二、洗涤红细胞WRC1、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
白细胞去除率> 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
2、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对血浆蛋白过敏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且需要输血者、IgA缺乏有IgA抗体者。
3、4±2℃, 24小时。
需:主侧配血试验。
4、如果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浓度不升高,同时观察到酱油色尿或茶色尿,应重点考虑可能出现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
三、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1、通过过滤法或手工洗涤法去除白细胞。
2、用于增强运氧能力,适用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3、4±2℃, 24小时。
需:与受血者 ABO血型相同。
4、注意:同上(CRC、WRC)四、冰冻红细胞FTRC1、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 -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
成分输血科学用血PPT课件

a
36
血小板的输注方法
⑴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 板悬起;
⑵从输血科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 输注;
⑶用输血器以受者可以耐受的最 快速度输入;
⑷若因故未能即时输注,则应在 室温下(22℃-25℃)放置,每 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袋 (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 入4℃冰箱暂存 。
感染因子风险有多大?
a
51
WHO推荐的九个问题
临床医生在决定为病人输用血液和血液制品之前,问自 己下列问题:
⑹输血对于这一特定病人的好处是否超过了危害? ⑺如果在此时没有血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法? ⑻是否将有一个受过培训的人员监测病人并在出现急性 输血反应时采取措施? ⑼我是否已将我的输血决定和输血理由记录在病历和血 液申请单上?最后再问一下自己,如果血液是为我自己或 我的孩子所用,我会接受输血吗?
成分输血科学用血
a
1
第一部分
概述
a
2
现代输血理念
• 成分输血 • 科学、合理用血
a
3
成分输血
• 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高浓度、高纯度的 血液成分制品。根据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输注不同的血 液成分。
• 全血:把献血者的血液采集入含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 作为制备各种血液成分的原料。
a
4
成分输血的优点
时需提前联系
a
54
ABO血型示意图
a
55
第四部分 我院输血流程
a
56
同济医院输血流程
• 血型检查 • 临床输血申请单 + 交叉配血标本(交叉配血) • 复核血型(首次输血,不需交叉配血) • 领血证取血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解读

商洛市中心医院 输血科 2020年1月7日
2000年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红细胞输注指标
bbvb
问题 1
●消化道大出血的输血阈值? ―内科? ―外科?
科学问题? 分类标准?
问题 2
●非活动性出血儿童患者的输血阈值? 1、开放性策略 2、限制性策略
科学问题? 分类标准?
The Eed
谢谢!
科学问题?
问题 6
问题 7
问题 7
问题 7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的发生 ―减少PTP ―减少HLTV的传播
科学问题?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的发生 ―减少PTP ―减少HLTV的传播
科学问题?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的发生 ―减少PTP ―减少HLTV的传播
问题 3
●去冷沉淀血浆(冷上清)不含凝血因子?
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 4
大量输血输血顺序的原则? ―先输血小板? ―先输红细胞?
问题 4
大量输血输血顺序的原则? ―先输血小板? ―先输红细胞?
问题 4
大量输血输血顺序的原则? ―先输血小板? ―先输红细胞?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减少PTP(输血后紫癜) ―减少HTLV(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传播
科学问题?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的发生 ―减少PTP ―减少HLTV的传播
科学问题?
问题 5
·去白细胞血液的作用有: ―防止GVLD的发生 ―减少PTP ―减少HLTV的传播
【健康科普知识】机采成分血相关知识

【健康科普知识】机采成分血相关知识成分血是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自愿献血行为。
机采成分血主要有机采血小板、机采血浆、机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机采淋巴细胞、机采粒细胞、机采红细胞等。
目前医疗需求量最大的机采成分血是血小板,由于血小板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为10天,而献出的血小板又能在48小时左右恢复到正常,加上血液分离机的操作是全自动化、封闭式、电脑程序运作,还有工作人员护理,确保了全过程安全。
血液经过及时处理,从全血中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将其收集到一个血袋内,而其他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及时回输给献血者,相对简单又安全,整个过程需要1小时左右。
一、机采成分血的应用1.1 救治疾病•红细胞浓缩物:用于治疗贫血患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和器官移植手术患者。
•血小板浓缩物: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如白血病患者和骨髓抑制患者。
•新鲜血浆:用于止血、补充多种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
主要用于如肝病、稀释性凝血异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患者。
•粒细胞:用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或部分肿瘤疾病,如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瘤等。
2. 机采成分血的过程2.1 采集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
血液从献血者的体内抽取,流经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管道进入血液分离机。
2.2 分离分离机会根据密度差异将血液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这些成分分别被收集并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
2.3 返回在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成分后,其他的血液成分会通过还输的方式返回给献血者。
这确保了献血者的血容量在采集后得以恢复。
3. 机采成分血的重要性3.1减少副作用治疗有针对性,一位机采成分血捐献者可以向病人提供一至两个治疗量的血液成分,大大减少了因输入多人份血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所有捐献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确保了捐血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常用血液成分一览表

常用血液成分一览表(品名,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与用法)品名1红细胞悬液2浓缩红细胞3洗涤红细胞4冷沉淀5新鲜冰冻血浆6普通冰冻血浆7少白细胞红细胞8机采血小板规格1 1u/袋2 1u/袋3 1u/袋4 1u/袋(20-30mL)或根据临床需要的规格制备5 每袋200mL 100mL 50mL 25mL 四种规格6 每袋200mL 100mL 50mL 25mL 四种规格7 1u/袋8 机采法:一个治疗量/袋(200mL)性质1 200mL全血去除90%以上血浆后加适量添加液(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制成。
2 一个单位含200mL全血中全部红细胞,30mL左右血浆,Hct0.75±0.05,携氧能力同全血,容量仅为全血的1/2--2/3。
3 1个单位含200mL全血中70%的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
该制品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也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
4 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1个单位。
其中含凝白因子Ⅷ和因子Ⅷ约100u,纤维蛋白原250mg,还有丰富的纤维结合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5 每袋除血小板外含全部凝血因子,其浓度与新鲜全血相似,200mL本制品含血浆蛋白60-80g/L 纤维蛋白原2-4g/L6 除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Ⅷ外,其余成份同新鲜冰冻血浆。
7 1个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红细胞60-80mL,适量添加液,离心去除约70%的白细胞。
8 机采法:一个治疗量约处理全血量3500mL,平均含血小板3.0*10的11次方个,混入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少,产品纯度高。
适应症1各种慢性贫血;急性出血或手术失血。
因血浆基本移出,故输血反应较少。
2心、肾功能不全者输血;小儿、老人、及孕娠期输血3 ①输全血或血浆发生过敏反应或发仍贿②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①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②纤维蛋白原缺乏症③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DIC、肝功能衰竭④宫颈糜烂、外阴搔痒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耳炎及创面不愈等。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血液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生命维持物质,它能够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荷尔蒙,同时也能够调节体温和酸碱平衡。
在医学领域中,血液不仅可以作为检测生物体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还可以通过输血的形式来救治病人。
根据血液的不同用途,我们可以将血液分为全血和成分血两种类型。
全血是指由抗凝剂稀释后未经任何处理的血液,包含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浆等成分。
而成分血则是将全血通过离心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单独使用。
全血使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急诊输血,即患者因大量失血或其他原因造成生命危险,需要迅速输血恢复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二是用于增加血液成分的输注,比如红细胞输注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血小板输注用于治疗血液凝血功能障碍等。
成分血使用则更为常见,它包括了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以及各种血浆制品。
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发症,并能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提高血液的供应效率。
在成分血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血液成分的筛选和应用。
比如说,对于缺血缺氧的重度贫血患者,可以选择输注红细胞浓缩物用于补充血红蛋白;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凝结。
另外,使用血液制品还需要注意避免输血相关反应的发生。
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和输血相关肺损伤等是比较常见的输血并发症,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输血史和过敏史,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总结起来,全血和成分血的使用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合理选择血液成分,合理使用血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输血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医务人员应该在使用血液制品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复习过程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成分输血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
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以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储存温度为4〜6C,稍复温后即可输注;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贝冋将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h ;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必须在2h内输完,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C冰箱保存24h ;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尤其是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固、凝集或溶血;对于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输注0型洗涤红细胞,幼儿也尽可能输注洗涤红细胞;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血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保存条件为24〜26 C,轻轻振荡;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取回后应立即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 ±2 )C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暂存;ABO血型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小板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各种成分血的应用

11
.
(1)浓缩红细胞
特性
全血移除血浆后仅存30ml血浆和15ml抗凝剂,容量 120ml,乳酸、钾、氨和抗凝剂减少;
容量减少后粘滞度增高,输注困难; 随着保存期延长,葡萄糖的消耗对质量有影响; 不良反应比全血减少。
适应症
纠正血容量后的急性或手术出血患者的携氧能力不足: 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 贫血并高钾血症患者。
内科:心肺代偿功能功能、血氧饱和度;
外科:失血速度或器官缺血状况等;
6
.
4、全血适应症
急性失血性休克伴进行性出血(建议全血和红细 胞搭配使用);
低龄儿童体外循环术; 新生儿换血治疗;
7
.
5、全血的应用情况
l国家经济发展不同而异:
l发达国家:全血作为成分血的原料,临床极少使用 l发展中国家:临床输血以全血为主
20
.
2、适应症
输注多人份手工血小板,约10%以上患者将产生HLA同种免 疫;
1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含WBC 1×108,经白细胞虑其后降至 1×105;
血小板需要先滤白再辐照,以预防HLA抗体产生的同种免 疫和预防Ta-GVHD。
21
.
骨髓衰竭的血小板输注指证
无其他风险因子时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5 ×109/L 外周维持: 血小板>10×109/L
适应症:
大量输血的骨髓移植患者 新生儿、早产儿换血(缺乏排斥外来淋巴细胞能力)
生理性免疫能力缺失 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
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供血
注意事项:
应在RBC保存14d内辐照,辐照后的保存期14d。
17Leabharlann .(5)洗涤红细胞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成分血,即血液各种组成部分的提取,分离和应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救治患者,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乃至拯救生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常用的成分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下面将对它们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氧物质最主要的携氧者,主要的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
在贫血患者中,红细胞比正常人少,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导致患者疲乏、无力等症状。
因此,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贫血,提高患者的氧供应能力,改善体质,恢复元气。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产后出血、重大手术等紧急情况下,输注红细胞也可以快速补充失血的红细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白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异物,维护机体内环境的清洁。
在感染性疾病、白血病等疾病中,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白细胞可以作为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注射白细胞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患者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此外,现代医学中还利用白细胞分离技术,将白细胞分离、培养、激活,再重新引入机体,以增强免疫力。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血液凝固过程,促进止血和愈合受伤的血管组织。
在某些出血性疾病、手术等情况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难以自然止血。
因此,血小板可以作为治疗低凝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输注血小板来增加患者的凝血功能,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止血。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成分,包含了大量的蛋白质、激素、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等物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血浆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免疫缺陷病、稀有遗传性疾病等,通过输注富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浆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患者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常用血液成份特点与合理应用

失血病人不但丧失全血,而且有失血后的体液转移,组织 间液迅速向毛细血管内移动。
一般病人对血容量的耐受性最差,扩容是当务之急。
参考方法
1.失血量<20%,只要输液〔主要是晶体〕就行; 2.失血量20%~50%时,除了输液〔晶、胶并用〕, 还要输一定量的红细胞;
3.失血量50%~100%时,除了输液〔晶、胶并用〕, 输红细胞,还要输白蛋白;
输入含白细胞制品的害处:
〔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响; 〔二〕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三〕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四〕引起 TA-GVHD; 〔五〕引起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 〔六〕传播病毒:如CMV、HIV、HTLV等。
*多数血液制品中含有白细胞。 *全血含白细胞最多〔2-3〕× 109个。 *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 *很多国家要求血站发出的血液制品中白细 胞应<5×106。
1.一天之内来不及作乙肝、丙肝、艾滋病抗体检验;
2.梅毒在4℃保存3天才灭活;
3.疟原虫需保存2周才灭活;
4.靠输新鲜全血提升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量不够。
什么情况下可输新鲜血?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严重心肺疾患者; 因急性失血而持续低血压者; DIC者。
“失全血补全血〞?
全血的缺点
㈠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尤其对老年人、 婴幼儿及危重病人来说,即使输全血量不大,也 是危险。
㈡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 钠、钾、氨成份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患者 的代谢负担越重。
㈢全血血型复杂,抗原多产生相应抗体多,则不 良反响多。
㈣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也缺乏一个治 疗剂量,所以,疗效差。
中山市成分输血比例到达99.8%。全国名列前茅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

成分血的适应征和输血指南来源:2017-07-17 输血与临床1.成分血的适应征1.1全血(WB)需交叉配血200ml为1个单位(u)。
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稳定的凝血因子。
适应证:严重的急性失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30%时);体外循环;换血治疗。
目的:用于补充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扩容。
剂量:成人(60kg)每输入1u大约可提高Hb5g/L、HCT0.015;儿童每kg体重6ml输入,大约可提高Hb10g/L。
1.2.悬浮红细胞(CRCs)需交叉配血全血200ml移去血浆在剩下的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晶体盐保存液约50ml)即成悬浮红细胞液1个单位(u)。
适应证:适用于临床各科输血。
1. 外伤、手术、消化道、呼吸道、产科大出血需输血的;2. 容量正常的贫血需输血的;3. 心、肝、肾功能不全需输血的;4. 特别适用于儿童慢性贫血。
剂量:儿童增加Hb(g/l)所需血量=0.6×体重(kg),婴儿每kg体重输红细胞10ml可使Hb升高30g/l输注:输前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边输边摇。
1.3.浓缩红细胞(CRC)需交叉配血将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后将血浆移去,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的血浆即浓缩红细胞。
HCT70—80% 。
1u容量为120ml±10%,含200ml全血中的红细胞、30ml血浆、15ml抗凝剂。
适应证:同红悬液。
输注:通过Y型管加生理盐水输注,一般1u CRC加50ml生理盐水。
1.4.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C)要求ABO血型相同使用白细胞滤器可去除99.9%的白细胞,红细胞回收率90%以上。
1u总量约120ml 红细胞60—80ml 生理盐水50ml。
适用于临床各科输血,同CRC。
优点:1.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的发生;2.降低了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3.防止部分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染;4.预防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液成分分离基本知识。

清洗白膜
X
X
X
多联袋血-红细胞和冰冻血浆的制备
1)第1次重离心后将尽可能多的血浆转移至转移袋; 2)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 充分混合即为悬浮红细胞; 3)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成1 袋悬浮红细胞和1袋血浆; 4)血浆红细胞混入量少(目视观察)即可将血浆袋热合 断离; 5)如血浆红细胞混入量较多,应当经过第2次重离心后, 把上清血浆转移至已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 (如欲制备冷沉淀,则不热合断离); 6)将血浆速冻,低温保存。
2.浓缩红细胞的特点:
3.用途:
(1)一般用于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 (2)急性出血或手术病人失血低于1500ml者; (3)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4)小儿或老人输血; (5)妊娠晚期伴有贫血者和一氧化碳中毒者等。
4.输入剂量及方法:
对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输入2个单位浓缩红细胞(每单位由200ml全血 制备)可以提高血红蛋白10g/L。输注前需交叉配血,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输注。
4.血浆输注剂量:
每公斤体重10~15ml,可使大多数凝血因子提高到正常人的25%以上,并可达到止血效果,剂 量过大可造成循环超负荷。输注速度一般不超过10ml/min。
5.注意事项:
应按ABO血型相容原则输注,不需做交叉配血。
普通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一年以上,或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后所剩余的血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
——富血小板血浆法
全血
轻离心 成分分离机或分浆夹成分分离 红细胞 加保养液 (保养液空袋) 富血小板血浆
保养液
血浆
速冻
大部分血浆
重离心
常用血液成分一览表

品 名
规 格
特 点
作用及适应症
备 注
浓缩红细胞(CRC)
1U/袋或2U/袋
每单位含200mL全血中全部红细胞,红细胞压积0.75±0.05,携氧能力同200ml全血,容量为110 –120ml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
1、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
2、各种慢性贫血;
3、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
红细胞回收率>80%残余甘油<1%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
1、同CRC WRC;
2、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3、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4、自身输血。
主侧配血试验
辐照红细胞(IRC)
1U/袋或2U/袋
经有效的、受控制的辐照杀灭全血或血液成分中的淋巴细胞,而其他血液成分不受影响。使血液的受者避免致死性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避免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液安全性有很大的提高。
4、小儿、老年人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
1U/袋或2U/袋
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
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
作用: (同CRC)
适用:
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输血;
适用:
1、补充凝血因子;
2、烧伤、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37℃水浴中轻柔摆动融化
普通冰冻血浆(FP)
同FFP
除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因子Ⅷ外,其余成份同新鲜冰冻血浆。
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Ⅷ、血浆蛋白血容量。
成份输血一览表

1个单位含200mL全血中所有红细胞及28ml添加液。血浆已尽量移去,Hct>80%。因在多联袋系统内制备,故可保存。
同浓缩红细胞。这是目前提高红细胞输血率的最佳选择。因血浆基本移去,故输血反应少。
剂量视病情而定,可按1单位提升Hb 5g/L估算,用输血器输注。因有添加液,故输血速度较快。
剂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输注。成人输3个单位约提升Hb10g/L。
年轻红细胞
每袋约190mL
(1个单位)
机器制备的本制品内主要含较年轻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这种细胞输入体后存活时间比普通红细胞长,携氧能力也强。
适用于长期依赖输血的贫血患者,如重型地中海贫血及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减少输血次数,减少铁积累,延迟血色病发生。
通常首次剂量为10mL/kg体重,维持剂量为5ml/kg体重。同型输注或ABO血型相容。应用时在37℃水浴中融化,用输血器输注,输注速度为5-10mL/分钟,融化后不宜再冷冻。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每袋约120ml
(1个单位)
由200mL全血制备为1个单位,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过滤器法去除白细胞可达99.99%。
适用于2次以上原因不明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准备作器官移植者;需要反复输血者。
剂量视病情而定,亦可按2个单位提升Hb8g/L估算,用输血器输注。
洗涤红细胞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低于20*109/L伴有明显出血者;血小板不低而功能障碍引起出血者;大量输血后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者;各种手术血小板数应提升到至少50*109/L,关键部位(如脑、眼睛)手术,血小板数应提升到100*109/L。
每m2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数1.0*1011/L个可提高血小板5-10*109/L。成人每次要输手工采的血小板至少8-12个单位,儿童每10kg体重输两个单位,隔一日一次;机采的血小板每次一个单位(袋),隔2日1次。用输血器快速输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每输注 1 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可升高血 小板计数20×109/L-30×109/L。
冷沉淀
补充VIII因子、XIII因子、vWF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结合蛋白。
a)一般规则:
1)PT 或 APTT>参考值区间上限 1.5 倍~2 倍,伴有出血,应输注;
2)INR 值>1.5~2.0(肝病 INR 值>1.3),伴有出血,应输注。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多种稳定凝血因子缺乏的 治疗。
b)特殊情况及说明: 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可输注和/或应用于血浆置换; 2)血栓弹力图(TEG)显示 R 值延长并伴有出血,除外 FVIII 或 FV 缺乏时,可输注;
适用于以下患者改善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引 起的缺氧症状: a)对血浆成分过敏的患者; b)IgA 缺乏的患者; c)非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d)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e)新生儿输血、宫内输血及换血等。
同悬浮红细胞
洗涤过程存在机械损伤,应适当加大剂量
普通冰冻血浆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不稳 定凝血因子(V 和 VIII)
2)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130g/L,可输注;
3)伴有心肺疾患如心肌梗死、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和实施肿瘤放化疗等患者,输注指征可
适当放宽;
4)
活动性出血患者:
由临床医生根据出血情况及止血效果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去除了全血中 9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的血浆, 可降低过敏、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等输血不良反应
3)输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时,剂量可适当放宽;
4)输注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后宜及时观察患者出血改善情况,通过 PT 和/或 APTT 和/或 INR
和/或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等,实时调整输注剂量。
主要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也可用
于无特异性浓缩制剂使用时的Ⅷ因子缺乏症、Ⅹ
Ⅲ因子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异常及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也可用于大量输血、DIC以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
大量输血或DIC伴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时,可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创伤、产科和心脏手术患者纤 维蛋白原维持在1.5g/L~2.0g/L。
尿毒症出血。
通常成人为10mL/kg-20mL/kg 婴幼儿10mL/kg-15mL/kg 用于治疗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疾病时,参考实验 室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通常每次输注剂量为1U/10kg--1.5U/10kg。
单采血小板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献血者 循环血液中采集,纯度高,血小 板含量≥2.5×1011个/治疗剂 量,与混合浓缩血小板相比,可 降低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凝血功 能障碍。 也不适用于
≤100×109/L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并伴随大量微血管出血。 ≤80×109/L椎管内麻醉。 ≤50×109/L急性失血或有创操作(择期诊断性腰椎穿刺和非神经轴索手术等)。 ≤20×109/L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病情不稳定(如伴有发热或感染等)的非出血患者。 ≤10×109/L病情稳定的非出血患者,预防自发性出血。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除非出血危及生命否则不建议输注。
输注1U 红细胞可使体重60kg的成年人Hb水平提高约 5g/L(或使Hct提高约0.015)]。
b)特殊情况及说明: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40g/L,根据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 评估考虑是否需输注;
婴幼儿每次可输 注10mL/kg -15mL/kg,Hb水平提高 20g/L~30g/L。
常用成分血应知应会一览表
血液品种
特点
适应症
悬浮红细胞
Hct 适中(0.50~0.65),输注 过程较为流 畅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失血
输注指征
输注剂量
外科:
1、血红蛋白>lOO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lOO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
素决定。
内科
a)一般规则:
1)血红蛋白>100g/L 和/或红细胞压积>0.30,可不输注; 2)血红蛋白 60g/L~100g/L 和/或红细胞压积 0.18~0.30,根据患者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肺代偿功 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输注; 3)血红蛋白<60g/L 和/或红细胞压积<0.18,可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