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结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括整理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括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8aac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9.png)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括整理一、前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三年级学生量身定制的。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结构1. 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 千以内的整数- 数的组成与分解- 认识万及以上的数(2) 数的运算- 加减法运算- 乘除法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3) 代数概念- 变量与常量- 简单的方程2. 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角的分类与度量- 图形的拼组与变换(2) 立体图形- 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3.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表的绘制- 概率的初步认识4. 实践与综合应用-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结果的检验与评价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千以内的数及其运算- 认识万及以上的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了解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四、教学建议1.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的认识与运算-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决问题,提高操作能力3.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五、总结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18e3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c.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正确数出 10000 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 10000 以内的数。
会比较 10000 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数的组成和数位的名称。
2、近似数结合实际情况,体会近似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路程等。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2、乘法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能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三)常见的量1、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
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经过时间的计算。
2、质量单位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 克。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计算。
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能辨认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其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二)测量1、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
2、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测量。
三、综合与实践(一)数学广角——集合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拼摆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152796d0d233d4b14e69a5.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特点:1、内容结构: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练习的基本特点: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7ccf4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3.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课堂笔记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bf105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e.png)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课堂笔记一、知识要点1. 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三位数的读写,了解四位数和五位数的概念。
2. 简单的加减法: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长度单位:了解厘米、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 质量单位:了解千克和克等质量单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 时间单位:了解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6. 简单的统计: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二、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了解四位数和五位数的概念,能正确读写三位数的数。
2. 难点: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了解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典型例题1. 读数和写数:例如,写出909这个数,读作九百零九。
或者读出78这个数,写作七十八。
2. 加法和减法:例如,计算45+28=?或者72-35=?3. 长度单位换算:例如,1米等于多少厘米?或者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4. 质量单位换算:例如,1千克等于多少克?或者1克等于多少毫克?5. 时间单位换算:例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或者1分钟等于多少秒?6. 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例如,用表格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包括晴天、雨天、阴天等。
四、学习方法1. 观察例子:通过观察给出的例子,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 思考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并从别人那里学习新的方法。
4.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3ad0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c.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例如:3时=(180)分,因为1时 = 60分,3×60 = 180分;4分=(240)秒,4×60 = 240秒。
3. 计算经过时间。
- 可以用数格的方法,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8:30开始写作业,9:10写完,经过时间是9时10分 - 8时30分 = 40分钟。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相加。
例如:35 + 24,可以把35拆成30和5,24拆成20和4,先算30+20 = 50,再算5 + 4 = 9,最后算50+9 = 59。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 同样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例如:56 - 23,把23拆成20和3,先算56 - 20 = 36,再算36 - 3 = 33。
3.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例如:340+160,个位0+0 = 0,十位4+6 = 10,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1+1 = 5,结果是500;450 - 260,个位0 - 0 = 0,十位5 - 6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5 - 6 = 9,百位4 - 1 - 2 = 1,结果是190。
第三单元: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 = 10毫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35cc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3.png)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们掌握。
下面是关于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1.十以内的数:认识数字0-9,学会用符号表示数目。
学习数的排列顺序,比较大小。
2.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物品的添加和减少来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实际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简单的算术题。
3.十内算式的列竖式:引入竖式加法和减法,学习将问题转化为算式,进行竖式的计算。
4.田字格作简便记数:认识田字格数词,掌握它们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学习在田字格中表示个位和十位的数,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
5.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带进位和退位:进一步学习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遇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时,学会处理。
6.小数的认识:引入小数的概念,学习小数的读法和书写方式。
7.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进位和退位的理解。
8.用100以内的数计算:学习用100以内的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9.100以内数的取整数:学习100以内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掌握取整数的方法。
10.解体实际问题:学习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1.正确使用计量器:学习正确使用尺子、容器、秤等计量器进行测量,并进行简单的计量单位换算。
12.认识几何图形: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13.认识平面镜和几何镜:学习平面镜和几何镜的特点和用途,认识镜面的反射性质。
14.位置:学习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简单的方位判断。
15.时钟时间:学习读懂时钟,并能够判断和写出具体的时间。
16.1元和1角:认识1元和1角的硬币,并学习计算一定数量的1元和1角。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们应该经过课堂的学习和实际的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131c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1.png)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1. 知识点:加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2. 知识点:进位加法。
当加数的个位相加得到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28 + 36 = 64。
3. 知识点:连加。
连加是指连续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2 + 3 + 4 = 9。
二、减法1. 知识点:减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被减数加上减数的相反数。
2. 知识点:退位减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需要从十位借一位。
例如:51 - 9 = 42。
3. 知识点:连减。
连减是指连续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10 - 3 - 2 = 5。
三、乘法1. 知识点: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乘法是将一个数加到自己一次或多次的运算。
乘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2. 知识点:乘法的进位。
当乘数的个位相乘得到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4 × 6 = 24。
3. 知识点:连乘。
连乘是指连续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2 × 3 × 4 = 24。
四、除法1. 知识点: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同数的运算。
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2. 知识点:除法的商和余数。
除法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例如:10 ÷ 3 = 3 余 1。
3. 知识点:连除。
连除是指连续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10 ÷ 2 ÷ 5 = 1。
五、位置值1. 知识点:十进制计数法。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一位数字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值,即个位、十位、百位等。
2. 知识点:数的读法和写法。
根据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值,可以将其转化为文字形式的数。
例如:2345可以读作二千三百四十五或二三四五。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f1d3586f90f76c660371a38.png)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数的运算1、元、角、分与小数的初步认识2、元、角、分背景下一位小数的比较大小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2、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两步混合运算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4、在元、角、分背景下,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常见的量年、月、日与24 时计时法图形的认识1、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2、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形状不同测量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 三位数连加运算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三位数连减运算)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9a7f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e476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0.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 1~10的读法,11~19的读法,十位数+个位数的读法;2.数的大小比较:大小的认识,大小的表示方法;3.数的顺序排列: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4.连数数:正数的连数数、逆数的连数数;5.数的分类: 0的特殊性质,奇数和偶数的认识。
二、数的拆分和组合1.数的拆分:完成数字的拆分,通过拆分认识数的组成;2.数的合并:两个数的合并,认识合并后数的大小变化。
三、加法和减法1.加法口算:加法的口算计算方法;2.加法的计算:垂直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位法(进位和不进位),数字列竖式加法;3.减法口算和竖式:一位数减法的口算计算方法,退位法(退位和不退位),数字列竖式减法。
四、数轴和刻度尺1.数轴:认识和绘制数轴,数轴上的点的位置,正负数的表示;2.刻度尺:认识和应用刻度尺,准确读取尺子上的数值。
五、钟表和时间1.我们用钟表读时间:时刻的表示方法,用半点和点表示时间;2.时间的长短:时间单位,秒、分、小时的换算;3.时间的比较:学习使用钟表比较时间的长短。
六、数的运算法则1.重点掌握加法: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性质;2.找规律加减法:通过找规律进行加减法运算,运用已有信息进行计算;3.数与数的关系:比较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认识数的大小关系;4.多步运算:进行多步运算,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运算法则。
七、数的应用1.数和物件的量:将数和物件的量进行对应,理解数与实际物体的关系;2.数字表示物件的量:用数字来表示物件的量,换算不同物件的数量。
总结: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围绕数的认识、拆分和组合、加法和减法、数轴和刻度尺、钟表和时间、数的运算法则以及数的应用展开。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熟练读写数字,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理解数的拆分和合并方法,掌握加法的口算和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认识和应用数轴和刻度尺来度量数值,学会观察时钟并读取时间,了解钟表上不同时间的表示方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和性质,学会找规律进行加减法运算,理解数与物件的对应关系,用数字来表示物件的数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https://img.taocdn.com/s3/m/82f3808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c.png)
笔算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
整理和复习
正确口算两位数
加、减两位数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不连续进位加
万 以
加减法的估算
培养学生根据情况选择 适当的计算方法
内 的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加 、减法估算
加
法
和
减
法
(
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年级上册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估算
分数的初步 认识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解决问题与估算
万以内数的加法 和减法
长度单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数与计算
量与计量
质量单位的认识
倍的认识
时分 秒
四边形
空间与图形
全 册 知 识 树
综合与实践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字编码
时间单位的换算
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知道1分=60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笔算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
整理和复习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的口算
万 加减法的估算 以
内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培养学生根据情况选择
的
加 、减法估算
适当的计算方法
加
法
和
减
法
(
一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 建立吨的概念
千米的认识
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 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
单的换算
建立1毫米、1分米的概念 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知道1吨=1000千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50f0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7.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点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总结一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
首先是加法和减法。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
孩子们需要掌握各种加法和减法口诀,掌握进位、借位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掌握快速而准确的计算方法。
其次是乘法和除法。
在三年级,孩子们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
他们需要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在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分数和小数也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
孩子们需要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除此之外,三年级的数学上册还包括了一些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孩子们需要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总的来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点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005a01c312b3169a551a412.png)
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去乘一位数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整百数看作几
3.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找两位数的近似数(整十、整百)
1.认识倍的含义 :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
4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掌握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算理
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1. 掌握笔算方法,进一步规范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理解算理
1. 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体会求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6课时:连续进位乘
第7课时: 乘数中间有0
的乘法
第8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理解一个数与0相乘的含义 1.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掌握连续进位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2.掌握从多角度调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课时:认识周长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树
![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树](https://img.taocdn.com/s3/m/2fc8ce5f680203d8cf2f2400.png)
谢谢!
灵西实小 张军
谢谢!
灵西实小 张军
谢谢!
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 元知识树
分米的认 识
千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 识
情感态度
测 量
灵西实小 张军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减法
加减法 的验算
加法
解决问题
减万
法以
内
的
灵西实小 张军
加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 )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认识平行四 边形
周长
认识四边 形
估计
四 边 形
灵西实小 张军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 ) 第三单元《四边形》
有余数除 法
法有
余
数
的
灵西实小 张军
除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 )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时和分之 间的换算
体验时间的 价值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时和秒之 间的换算
建立秒的 时间观念
秒的认识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 间
有关时间的 简单计算
知道分与秒的关 系
学会合理(上)第五单元知识树
分数的 简单计算
认识 几分之几
例4
分数的 初步认识
初 步 认 识
分 数 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 )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可能性 的大小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 定性
可 能 性
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 ) 第八单元《可能性》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 两两组合的方式
例3(简单的组合, 两两组合)
数 学 广 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结构
(2008-11-28 17:45:54)
转载▼
标签:
杂谈
[第一单元:除法]
一、知识点:首位能整除的除法
记忆: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二、知识点:除法的验算
记忆:(1)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除数必须比余数大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4)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知识点: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记忆:①书的总页数÷ 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
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
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
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
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
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第二单元:认数]
一、知识点: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二、知识点: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记忆:(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2)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从右边起第5位是万位。
三、知识点:数的大小比较
掌握:(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知识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概念:(记忆: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_千克_做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常用_克做单位。
千克用字母_Kg表示,克用字母_g_表示。
可以用天平测量。
)
二、千克和克的互化(记忆:1千克=1000克)
三、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
四、知识点:千克和克的简单应用
记忆:一杯水的总重量 - 空杯的重量=水的重量
每袋面包的重量×面包的个数=面包的总重量
[第四单元:加与减]
数量关系式记忆:①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
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
②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或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
[第四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知识点: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相转化
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凌晨1时———————— 1时
早晨5时———————— 5时
上午8时———————— 8时
中午12时———— 12时
下午1时———————— 13时
下午2时———————— 14时
晚上6时———————— 18时
晚上7时———————— 19时
晚上8时———————— 20时
晚上9时———————— 21时
深夜12时———————— 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记忆: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
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就用时刻减去12时。
二、求经过时间
记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经过时间
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 经过时
间
[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记忆: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和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5、长方形的周长÷2 —长 = 宽长方形的周长÷2 —宽=长
6、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二、区别: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