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指导写“孟”和“陵”字。
二、理解课题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教材简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
诗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古代众多的送别诗中,此诗堪称是千古绝唱、妇孺皆知的压卷名篇。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暮春,写的是时年二十八岁的作者与友人孟浩然的分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情境导入(一)交流谈话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生回应)师:老师也喜欢听歌,因为每一首歌都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情感。
师:那我们就同听一首歌,听听这首歌又向我们传递着怎样的情愫。
用一个词、一个成语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
(二)听歌入情播放李叔同的《送别》曲,学生感受,并自由发表见解,师适时评价。
师小结:这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送别歌曲,歌中长亭饮酒,古道送别,人间的离别之情表现得凄美而又委婉。
(三)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送别歌曲,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送别诗,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看看诗人又是如何抒发他的离愁别绪的。
(四)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研读古诗,理清诗意(一)探究题目,交流收获1.齐读诗题,学生交流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用完整的话说说对诗题的理解。
(指名说)3.找出诗题中的关键词(送),板书换颜色,强调题眼。
4.借助这个“送”字,进行离别的体验交流。
5.介绍送别诗的来历。
(二)研读古诗,感悟诗情1.通读全诗,扫除生字障碍。
2.学习前两句。
①指名读古诗的前两句,教师适时点评。
②了解黄鹤楼。
(出示黄鹤楼资料)③思考:这两句诗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指名阐述,师适时引导。
)④完整地解读一下这两句诗。
(生:解读)⑤出示:江南三月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诗句形容眼中所见的阳春三月,感受江南之美。
预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⑥师诵读苏东坡的一首词《望江南》补充画面的美好。
⑦交流初春,这样美好的时节,你们最想做点什么?(郊游、访友)⑧小结,导入下两句的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黄鹤楼、广陵、李白孟浩然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或你读过的那首诗(教师播放《送别》曲)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生说想到了什么)师:同学们,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分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他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并且成了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一种题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陵”二、解题1、师:读读看看题目中送了哪些内容?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知道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广陵是要去的地方。
2、师:黄鹤楼知道吗?说说看;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
3、师:有同学查到广陵的资料吗?(指名交流资料)4、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在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
(画长江简图并标出武汉扬州位置从黄鹤楼顺流而下就能到达扬州。
5、如果我们再来了解李白孟浩然的一些情况就更好了(交流李白孟浩然资料。
)师:诗题里面的关键词我们都理解了,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古诗涵盖面宽,意韵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唱响“读”的主旋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读中悟美,在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1、学习“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工具书、注释、图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揭示诗题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2、指名背诵《赠汪伦》、《别董大》。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铺陈一种调子,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初步感知古人送别的深情。
3、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争相歌咏的题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4、板书诗题,学习“孟、浩、陵”三个生字,了解诗题中有关“送”的内容:谁送谁?在哪里送?朋友要到哪里?【设计意图】40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教师应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此环节紧扣题目,随文识字,从诗题入手,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讲述的故事。
二、互动交流,分享信息1、课件展示黄鹤楼名楼风采,认识这座江南名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之一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浅注]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
烟花:指春天的繁荣景象。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
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
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
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
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
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鹤、孟、陵、辞、唯”,会写“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注释、插图、想象、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法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所以那时候朋友要远行,是一定要送别的,送别后还会作诗词纪念。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亲切自然,同时不露痕迹地交代要学的古诗是一首送别诗。
(二)了解题目、了解作者1.读准课题中四个生字“鹤、孟、陵、浩”,重点读音是“陵”后鼻音,引导学生想办法记忆字形。
2.写一写“陵”字。
广陵还叫什么?课题中还有一位诗人的名字,你知道孟浩然吗?通过让学生汇报查找的资料了解两位著名诗人间的情谊。
3.注意恰当的停顿,理解“之”的意思。
读懂题目。
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题目、知作者。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诗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
对于“陵”字的指导既复习了汉字的识记方法,又给予了学生写法的指导。
广陵和扬州的关系大多数学生不明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确了广陵就是扬州,为学生理解诗句扫清了障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意图】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
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笔者认为,在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过程中,应该创设诗中的情景,品悟诗中的蕴涵的深情。
让古诗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是笔者追求的古诗教学的境界。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诗的能力。
3、感悟送别的不舍情结。
【课前准备】收集写送别的诗句。
【教学流程】一、初步感受离别诗的情1、唤起对离别的感受:过渡:有过与人别离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如何?2、学习古诗:王维的《渭城曲》。
过渡:古人与友人相别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送别的诗,诗是王维写的,诗名叫作《渭城曲》谁来背一背?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谈感受:你能感受王维的心情吗?3、小结启发:离别之际有千言万语,送别总是件难过的事情!二、揭示诗题、解题过渡:今天我们又要去目睹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离别。
1、出示诗题并读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解诗题:⑴通过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⑵补充介绍“黄鹤楼”、“广陵”的知识。
三、读通诗句,初感诗的意境过渡: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自己去读读!1、单个自渎。
2、正音朗读。
3、齐读。
四、再读探索──明诗眼、寻依据过渡:通过多次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1、交流肯定所学。
2、小结提示:全文就记述了自己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3、合作探索诗眼:过渡:本诗是围绕哪个字写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引导归纳:⑴静态:①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②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③送别的人物──故人(孟浩然)。
④送别的情景──长江天际流。
⑤送别的心情──孤。
⑶动态:①送别的原因──故人西辞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15篇)范文精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15篇)【设计思路】这首古诗大致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
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营造诗意氛围1、背诵《赠汪伦》: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品读诗题:题目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谈对古诗题目的理解。
)3、教师小结:(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送孟浩然去广陵的,这是谁呀?──(李白)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诗人。
这一次,孟浩然去的地方是──(广陵),广陵也就是诗中的扬州城,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黄鹤楼的下游。
说起黄鹤楼,那可是武汉的骄傲,(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谁来给大家自豪地介绍一下?(学生简单介绍黄鹤楼。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一位大诗人送别另一位大诗人,从江南名楼到江南名城,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送别呀?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注释,还可以问问同学,问问老师。
开始自己学习。
2、自读自悟: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
3、查读正音:通过指名朗读古诗,及时正音。
4、集体交流:你读懂了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教师重点提示:“西辞”、“碧空尽”、“天际流”的意思。
)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的意思。
三、重点引导,入情入境1、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⑴教师引导:不仅仅是两位大诗人,不仅仅是名楼名城,这场送别还发生在一个美好的季节,什么季节?──(烟花三月)⑵展开想象: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引导学生对春天美好景象进行充分的想象。
)⑶观看欣赏: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季节里的扬州城。
(课件播放扬州风景,教师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介绍:在唐朝,扬州是江南最繁华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4篇
协同备课-教学设计模板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机器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收集诗人,黄鹤楼及广陵等有关的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山中送别》,生齐背。
2、在古代,由于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板:送别诗)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00页,第20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今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板)(一)、解诗题1、生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要求回答完整)师:很好,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真不简单呀!3、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二)、知诗人1、谁来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李白是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酒仙、侠客,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李白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
2、谁来说说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也是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
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哪些呢?《春晓》《过故人庄》(三)、读诗句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谁愿意来读?(孟、浩、陵、辞、唯)3、齐读生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5.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2.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
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0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0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篇1一、谈话激趣1、你知道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吗?2、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
当时任工部侍郎的著名诗人贺知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建设部的副部长吧),读了他的诗作,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去换酒与他共饮。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对李白说:“你是不是神仙下凡到了人间?”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诗仙。
(板书:诗仙)3、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非常厉害。
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
(板书:酒仙)4、喝酒写诗,无人能比。
但李白还有一样本领,却只能排名第二,那就是他的剑术,当然是整个唐朝排名第二。
(在裴旻之下)年轻时候的李白还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侠士,因此,他又是一名侠客。
(板书:侠客)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仙、酒仙、侠客李白的诗作。
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诗题(1)谁来读读诗题?(2)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
指生读。
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
指生读。
2、个性读题(1)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
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
(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6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6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说教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二、说教育对象: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泼天真,纯洁可爱,兴趣浓厚,喜爱运动,想象力丰富。
而且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三、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教法和学法:1、问题导入法:⑴ 想想看,如果你们最好的朋友要远行的话,你们是怎样为他送别的?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
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⑴ 回忆一下以前是不是也学习了一首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联想,想象送别的情景。
3、对照课本,通过朗读、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挚友情。
六、课时安排:拟用两课时完成此课。
七、教学过程: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4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精选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五、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优秀9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教学目的:1.通过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基础知识:生字:鹤黄鹤仙鹤丹顶鹤陵广陵陵墓陵替丘陵陵谷陵园辞字义:告别。
辞别拜辞告辞说辞文辞唯字义:同惟,单单,只。
唯物论唯心论唯唯诺诺唯美主义区别字:词,辞唯,维,惟释词: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尽:消失。
唯见:只见。
天际:天边。
教学设计(A案)一、揭题、解题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
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三、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学讲解古诗;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五、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7篇)范文精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7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诗,把握诗的节奏美,理解“西辞”“烟花三月”等词语意思。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学生会吟诵,养成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学生会根据吟诵知识吟诵,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读中悟情,吟中生情。
教学用具课件吟诵音乐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赠汪伦》听过这首诗,老师的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这让我不禁想起毕业时与好友分别的场面。
在诗人王维的眼中,离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那么,在“诗仙”李白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同李白一起登上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吧!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师: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来说)(谁送谁、在哪里送?“之”的含义、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板书:送别李白—————孟浩然)介绍李白情况(PPT),讲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
(看来搜集资料,是我们理解古诗的一个好方法!)三、读诗、诵诗。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千古送别,去感受那浓浓的离情别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
3、请李然同学读古诗,师评价。
过渡:古诗有节奏美,谁来划分一下节奏。
出示古诗(划好节奏)指名朗读,齐读古诗,拍手读古诗。
四、吟诗(给诗标注平仄。
要求: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指名两位同学黑板上标(口诀:135不论,246分明。
)平声用“—”,仄声用“│”入声字用“!”韵字最长,用长横。
(标过纠正对错,手势吟诵,明白依字行腔)过渡:老师觉得将古诗标出平仄还不够,要想有感情地吟诵出来,还要理解它的大概意思。
(这就是依义行调)请大家借助下面的注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大概意思。
1、学习一、二两句。
师:谁来说前两句的意思?(生: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最新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最新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古诗,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或诗句。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李白写的《赠汪伦》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很好,孩子们,把后两句有感情的再读一遍。
是啊,汪伦送别李白的情谊真的是比那桃花潭水还要深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去感受李白送别友人的真情吧。
二、解题:1、学习题目中的三个生字,齐读课题。
2、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三、初读古诗。
李白如何描述他和孟浩然分别的情景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1、学习诗中两个生字。
2、指名读古诗。
指导朗读课件范读。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件,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己先学着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四、理解诗意自由的读一读第一、二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1、故人:指老朋友。
2、西辞?在西边辞行,往东走。
课件出示黄鹤楼和扬州的的位置图。
3、烟花?形容花开得很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到底有多美,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美吗?师: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李白和孟浩然这对好朋友会做什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两句诗中一些词的含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在这柳暗花明的三月,在这莺歌燕舞的三月,本是和好朋友欣赏美景,吟诗作画的好时候,可是老朋友就要离开自己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了,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读4、尽管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跟老
师书空。
学生发现送别的地点,送别谁,去哪里。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谈了解。
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
课件出示扬州的介绍及图片。
二、正确读古诗,学习生字,初步感悟诗情
1.据老师了解,在我们的诵读活动中,不少同学已经把这首诗背过了,读得肯定更好,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同学看着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修订与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通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及适当补充背景材料,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
3.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诗。谁读读课题
学生自由谈体会
学生读课题。
课件出示“送别诗”三个字。
课件出示题目。
4.从课题中能看出是送别诗吗?
5.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我们一起把诗的名字写下来。(师生书空诗名,教师强调鹤、孟、浩、陵几个字的写法。)
6.再读题目,划出节奏。
7.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看看题目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文的意思,通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及适当补充背景材料,体会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
4.梳理、回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文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除此之外,了解了写作背景,对我们体会古诗的感情也很有帮助。板书:知背景
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学生自读。
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特地去拜访前辈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久久地站在江边,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便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回忆、梳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一、揭示、理解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同学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说)
2.人生自古伤离别,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同学、朋友的一片深情。而古人送别朋友时却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人们重定居而难得远行,所以写送别诗成了当时的一种习俗。(送别诗)
他心里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多么真挚的友情啊!)怎么读?
(5)假如说到“孤帆”,就体会想象: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小船吗?(不是)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如答不出来: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啊,又是阳春三月,每天来往的船只肯定是川流不息,可李白为什么说“孤帆”呢?
学生自学,也可以同位交流。
5.学生质疑交流: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随笔简单记下,存疑,再开始交流。
(1)假如质疑下扬州:为什么不说去扬州?(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孟浩然顺流而下才能到扬州,因此说下扬州(教师画出长江,让学生贴出扬州的位置。)
你理解西辞的意思吗?(黄鹤楼在西面)
(2)假如说到“烟花三月”,就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烟花三月即阳春三月,看看图片,想象一下,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杨柳花开,白茫茫,如烟雾,古代有句话叫柳絮如烟,因此说烟花三月。)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课题
古诗两首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情分析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浥”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课件出示:李白久久地站在江边,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他与孟浩然交往的情景: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教师小结: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集体读。
2.出示诗中的生字“辞、唯”读一读。读的真不错,生字你认识吗?(指名读,口头扩词)
3.再指名读古诗,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依依惜别)
学生个人、集体读古诗。
学生读生字并组词
学生谈体会。Βιβλιοθήκη 三、细读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诗情
1.回忆原来学古诗的方法:下面我们深入学习古诗。原来我们学过不少古诗,是怎样学会的?(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说说古诗的意思)板书:想画面
3.了解了这些背景,你又该怎样读这首诗?指名读
学生回忆原来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了解诗的大意。)
学生自读背景资料
学生体会读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
4.同学们用以上方法去自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一会儿也可以提出来,把你的收获也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说出送别地点,了解黄鹤楼:谁说说对黄鹤楼的了解(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百闻不如一见,出示黄鹤楼的图片看一看。
(2)说出要去的地方,了解广陵:谁说说对广陵的了解,即现在的扬州城,在江苏省。
出示扬州的介绍及图片。
(3)教师介绍并板画出黄鹤楼与扬州的位置关系。
8.你怎么知道孟浩然是去广陵?(体会“之”的意思。)强调看注释是个学古诗的好办法。板书:借注释
(3)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的景象,李白也一直向往美丽的扬州,面对这样的情景,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4)可是毕竟老朋友要走了,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他会想些什么呢?观看课文插图,想象李白伫立江边,面对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他会想起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