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合集下载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受热过程【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流向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掌握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的规律。

理解单个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特征。

通过对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单一的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特征。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收集资料、设置导学案【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所学的三圈环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三圈环流的形成。

赤道:赤道附近是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其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带。

极地:空气受冷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30°附近:受重力的影响高空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60°附近:两只气流相互挤压上升,形成低气压。

下面同学们再来分析一下各风带的空气流向。

(信风带——高纬向低纬,中纬西风带——低纬向高纬,极地东风带——高纬向低纬)二、讲授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首先,我们先回忆一下气候的要素。

气温降水气候风向风速今天,我们重点讨论气候的降水与气温。

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带起环流是怎样影响气候的,完成导学案。

(一)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讨论:大气运动的垂直方向有哪些,分别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征?大气运动的水平方向有哪些,分别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征?(提示:维度变化方向)1、气流方向对气候的影响(1)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变化气流上升:湿润,降水多气流下沉:干燥,降水少(2)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变化低纬高纬:温暖湿润多雨高纬低纬:寒冷干燥少雨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上升):湿润,降水多(赤低、副低)高压(下沉):干燥,降水少(极高、副高)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西风(低纬高纬):温暖湿润多雨东风、信风(高纬低纬):寒冷干燥少雨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二)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学生看书思考分析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象学上,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的空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是数小时到数十年)内所运动的总体模式。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地理位置、天文季节变化到微观气候变化,都能影响大气环流的发展和演变。

而大气环流的变化则会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天气和自然环境。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地球自转,导致在赤道周围形成向东的风,称为东风;在两极周围形成向西的风,称为极地西风。

这种风的存在形成了大气环流的一部分,称为赤道气流和极地气流。

与此同时,水汽和热量也参与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热力循环是大气环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它来源于太阳能的照射和地球的辐射。

热力循环的产生使得气压差异、大气运动和变化,形成了热带气流、副热带气流和极地气流。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

它直接控制着气候模式,例如季节降雨和气温的变化。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极地气流和地球自转形成了大规模的旋转风暴,称为极涡。

极涡的发展和消失影响着全球气候和海洋环流,尤其是北半球的气候格局。

热带气流则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季节性降雨模式,例如印度-亚洲夏季风和西非-美洲季风。

副热带气流则控制着许多地区的温暖气候,例如加州和地中海气候。

此外,大气环流还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通过移动温暖或冰冷的气团,大气环流可以造成干旱、洪水、海浪和风暴。

从历史上看,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与一些重要的地球事件相关,例如印度洋季风和西班牙大荒漠化事件,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监测。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多科学家认为,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大气环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以便为未来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总之,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气象现象。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

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或地区气候模式的长期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 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温 室气体排放等。
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气候变化的特征
长期趋势: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几十年到几百年)的平 均状态变化。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未来预测
气候变化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 大气环流模式 发生变化,极 端天气事件增

大气环流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 影响全球气候 系统,如厄尔 尼诺现象、拉
尼娜现象等
未来预测:随 着全球变暖的 加剧,大气环 流与气候变化 的相互作用将 更加复杂,极 端天气事件可
短期波动:气候变化也包括气候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几年到几十年)的波 动。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变 化等)的影响。
人为因素:气候变化也受到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类型
自然气候变化:地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 人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区域气候变化:特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变化,如北极变暖、非洲干旱等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大气环流的组成和作用
大气环流的组成: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的作用:对流层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流层的气流运动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平流层的作用:平流层中的气流运动对气候也有一定影响,但相对较小
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的作用:中间层、热层和外层中的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较小,但会影响地 球磁场和电离层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推荐文档)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推荐文档)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024/3/27
湿润
较高纬→较低纬 干燥
干燥
较低纬→较高纬 湿润
2024/3/27
干冷
温湿 温湿
热干
热干 湿热
2024/3/27
2024/3/27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热带、亚热带、温带各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
2024/3/27
(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 有哪些气候类型?
4.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 为主,全年降水稀少
冰原气候
2024/3/27
90º
干冷 极地高气压带 80º
冰原气候
80º
苔 原气 候
干冷
极地东风带
70º
70º
温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带大陆
60º
60º
温带海洋性
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
气候

温湿 盛行西风带
热干 副热带高压带
40º 地中海气候
30º 热带沙漠气候
1.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南北纬10°至20°之间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
冬季:信风带
2024/3/27
2024/3/27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024/3/27
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地中海气候
唯一一个降水和温度 趋势相反的气候
2024/3/27
大气环流影响较为显著
温带海洋
季风环流影响较为显著
地中海 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0
-
30
15 -
0 20
30
0
-
10
45 -
0 0
60 1
4
7
10月

气温/℃
降水量/
3
mm 60
01
0 50
5
0
0
40
0
-
30
15 -
0 20
30
0
-
10
45 -
0 0
60 1 4 7 10月

气温/℃
3 01 5 0
-
15 -
30
-
45
-
60 1
4
降水量/
mm 60
0 50
0 40
0
30
0 20
全年降水少;少雨型 夏季降水多;夏雨型 冬季降水多;冬雨型 降水均匀,全年湿润;年雨型 夏季降水多;夏雨型 全年降水都不多;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少雨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
苔原气候
降水少
冰原气候
A
B
C
D
E
A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气流方向、气压 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流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1)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变化 气流上升:湿润,降水多 气流下沉:干燥,降水少
(2)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变化 较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较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雨
二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3)图中所示是 东南 风(风向),其成因 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而形成的。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低压(上升):湿润,降水多(赤低、副低) 高压(下沉):干燥,降水少(极高、副高)
下 沉
极锋 极地高压带
爬升
副极地低压带
下沉
副热带高压带
上升
赤道低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较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东风、信风(较高纬 低纬):寒冷干燥少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三、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温/℃
3、温带海洋性气候 30
15
分布:南北纬40°~ 0
60°大陆西部,典型 -15
地区是西欧
-30
降水量/m 600 500 400
300 200
-45
特点:终年湿润,夏 -60
100 0
凉冬温
1 4 7 10月份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
四、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南北纬10°~回 归线大陆西部地区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 湿两季
成因: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 信风带控制。
⑴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2000毫米;热 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
⑵从雨季时间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干、湿季明显。
⑶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⑷从降水的集中程度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为集中,季节变化大。 ⑸从成因上看: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与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大气、海洋、地表和生物等环境要素的长期平均状态。

气候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模式。

大气环流模式是指地球上大气运动的总体形态和分布规律,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而大气环流模式决定了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强度。

地球赤道及其附近热背景能够引起大尺度热力环流,使大气的水循环、风的性质、天气和气候变化。

除了地球赤道及其附近,地球几乎每个地方都会受到大气环流带来的影响。

环流模式的变化不仅会改变全球气候,还会对应地区的天气、极端气象事件、灾害等产生影响。

大气环流模式常见的有三种,即北极涛动环流、赤道西风带和南极东风带。

北极涛动环流和南极东风带的特点是顺时针流转和逆时针流转,分别为极地低压和大高压区域。

赤道西风带则在赤道上方形成高压带,而在赤道南北两面形成低压带,从而形成大风环流。

这些环流模式的形成和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自转、水汽的输送、洋流、海陆分布、水汽凝结释放、高空辐射等。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大气环流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整个地球的气温上升会引发环流模式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例如,赤道西风带、南极东风带和北极涛动环流的位置会发生移动,而这些移动的影响会超出它们原有的区域。

这些环流模式的改变及其影响可以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或“气候异常”引起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直接影响了大气的温度,从而导致全球升温。

此外,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还会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例如干旱、洪水、风暴、海啸等。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通常需要数十年或数百年才能显现,因此大气环流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较快的气候变化指标。

环流模式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来理解其机制和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吴煜乐课程标准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不同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各类气候类型的特征。

理解亚洲东部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气候及其特征。

理解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及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气候类型的划分,知道和会描述各类气候类型的特征。

学生通过分析季风环流形成的高低压中心的性质,掌握季风气候的特征。

学生通过对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性质的分析,总结其控制或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自然要素形成和分布遵循一定规律。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前面的复习过程我们掌握了三圈环流的形成,请同学回忆在近地面全球形成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课堂绘图)。

同时我们知道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近地面形成的高低压中心打破了成带状分布的气压带。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候类型的划分地球表面存在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请同学回忆有哪些类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是如何划分的?首先根据热量条件来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

地球表面有哪一些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我们如何来形容热带的热量状况?全年高温,一年中长夏无冬。

所以我们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即最冷的哪个月的均温大于等于15摄氏度,为热带地区;亚热带即最冷的月在0度到15;温带与亚热带的差别是最冷月小于0摄氏度。

而寒带地区,全年皆冬,所以我们认为全年最热月的均温也很低(小于10度),为寒带地区。

(见幻灯)1.温度带的划分>15ºC0ºC—15ºC < 0ºC 热带亚热带温带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 10ºC寒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温度带的划分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降水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气候类型。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 西南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东南风 D.西南风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亚速西尔
高压

4-大气环流解析

4-大气环流解析

大气环流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南半球比较接近
于理想模式,那是因为南半球主要是宽广的海洋, 陆地较少。我们主要以北半球的为例来看海陆分 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夏季,陆地上形成相对热源,海洋上成为相对冷源;冬
季,陆地成为相对冷源,海洋却成为相对热源。这种冷热 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 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和低压。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带被 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 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 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
亚洲内陆
(较夏季风)弱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分布地区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
二、三圈环流 前提: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 低纬环流: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导致高空气 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 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 时便堆积下沉,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 低纬环流。
大气环流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多
雨,冬季信风带会控制这个地区,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原因: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所以主要分布
在南北纬20-30度的大陆西岸。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上述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在假定地表是均匀 表面的前提下形成的,由于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的亚速尔高压。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 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 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 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 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大气环流模式是指地球上大气层内,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规律和分布形式。

大气环流模式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对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大气环流模式可以分为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两类。

纬向环流由赤道到极地方向发展,主要包括热带辐合带、副热带辐散带和极地辐散带。

经向环流则是指大气在经度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包括交汇带、分散带等。

这些环流模式形成了大尺度风系统,对气候和天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气环流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气环流模式影响着气候季节变化规律。

例如,热带辐合带是大气环流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位置和强度对季风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热带辐合带的南北移动和强弱变化将直接导致亚洲季风的变化,进而影响亚洲及周边地区的降水分布、气温变化等。

其次,大气环流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全球气温变化上。

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将改变大气层内的能量平衡,从而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降水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移动和变化,会使得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干燥,全球气温也可能因此而上升。

此外,大气环流模式还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大气环流系统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极端降水、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就是大气环流模式异常变化的结果之一,它导致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异常,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最后,大气环流模式对海洋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不能忽视。

大规模的热带辐散带和极地辐散带的存在,对赤道地区的海洋循环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会影响海洋中的水文循环,进而影响海洋中的温盐分布、海洋表层和深层水温的变化,对生物的产物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大气环流模式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种重要变量,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分布规律是 。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3)图中所示是 东南 风(风向),其成 而形成的。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因主要是由于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60N
大 西
亚速尔 高压 亚欧大陆
太 平 洋
夏威夷 高压 30°N

亚洲(印度)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七月
课堂 小结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分布不均 匀,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亚洲大陆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前面大气环流是在假设地表均匀 的 情况下形成的,但实际上,受海陆分布 和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大气 环流要复杂得多
回想海陆热力环流
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白天吹什么风?晚上吹什么风? 夏季风和冬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亚洲高压 或称为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蒙古-西 伯利亚高 压
大气环流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 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太
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 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练习:
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此时当地的盛 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亚欧大陆,则此时北
京的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
(2)此时,A受 气候特点是 副热带高压带 控制,其 炎热干燥 。这种气候的
一月
冰岛 阿留申 60N 蒙古 副 -极 西伯利亚高压 地 低 气 压 带 低压 低压 大
太 西
亚欧大陆
平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夏威夷 30°N 亚洲低压

季风环流成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环流成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环流成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是指一种季节性的气候现象,即大气环流在不同季节中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差异而发生改变。

季风环流分为南半球的东南亚季风和北半球的印度季风。

季风环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大陆和海洋的温度差异。

在夏季,陆地上的温度比海洋高,造成了温度梯度差异。

在温度梯度的驱动下,海洋上的低压带会向陆地上的高压带流动,形成了一股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风。

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季风环流对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夏季,季风带来了大量湿润的空气,使得降水增多,从而降低了地表温度。

而在冬季,陆地上的高压带会抑制湿润空气的流入,导致降水减少,使得地表温度升高。

因此,季风环流使得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其次,季风环流对降水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湿润空气,导致夏季降水量较多。

而冬季由于季风的制约,导致降水减少。

这种显著的季节性降水分配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季风环流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夏季的降水使得植被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所以植被茂盛。

而冬季的少雨使得植被的生长受限。

这种季节性的植被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动物的迁徙、繁殖和食物链的构建等。

最后,季风环流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国家和地区依赖季风带来的降水和水源供应,季风的准确预测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季风还会带来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

总之,季风环流作为一种季节性的气候现象,在地球上许多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对气温、降水、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季风环流成因及其影响,对于科学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大尺度运动,并决定了全球气候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这些环流模式包括赤道气候带和中纬度的风带系统,如南北赤道季风、西风带和南极大气环流等。

这些环流对气候影响深远,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首先,全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来源于它对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重分布。

例如,赤道气候带的热带辐射能量在赤道附近被吸收,在高纬度地区则向大气释放。

这种热量输送通过热带风带系统的北、南方运动,影响到全球的温度分布。

此外,大尺度的环流模式还会将水汽从海洋蒸发输送到陆地,导致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

其次,全球大气环流变化会引起地方气候的异常。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波动导致的大规模气候变化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从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干旱和风暴等。

此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与季风气候的形成和转变有关,如东亚季风、西非季风和印度季风等。

另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植被生长、动物迁徙和物种分布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南极地区,南极大气环流变化导致降雪和冰雪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在热带地区,季风环流的改变会影响到雨林的生长和灭绝物种的数量。

此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与海洋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

例如,赤道海洋环流与赤道气候带的热传送相互作用,导致了全球的海洋表面温度格局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又会反馈到大气环流系统,形成气候波动,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

总结起来,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重分布,决定了地球上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影响着地方气候的异常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会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并与海洋循环相互作用。

深入理解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其对气候的影响,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和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
热带气旋的活动与季风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密切相 关。
3
热带气旋对季风环流的影响
热带气旋通过影响季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进而 对季风气候产生影响。
其他大气环流现象对季风气候影响
大气阻塞现象
大气阻塞现象是大气环流 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出 现会对季风气候产生显著 影响。
大气遥相关现象
大气遥相关现象是指不同 地区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 影响,这种现象会对季风 气候产生影响。
• 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本次项目成果和不足之处
不足
对某些复杂气候现象的解 释不够深入。
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 局限性。
缺乏长期持续的研究和监 测。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发展趋势 完善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的监测网络。
加强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研究。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对气候系统的理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合作推动科技进步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合作,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 发展和繁荣。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未来季风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气候
变化情景。
未来可能影响因素及挑战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喷发等可能会对季风气候变化 产生影响。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也可能会对季风气候变化产 生影响。
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季风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更加 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一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参数变化趋势
除了强度和频率外,季风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参数也可能发 生变化。

大气环流系统及其影响

大气环流系统及其影响

大气环流系统及其影响一、引言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球上的空气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天气、热量分布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大气环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影响,以增进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二、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机制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不均匀导致空气压强差异,从而引起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主要的两个形成机制是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

1. 积分理论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离心力,使得赤道地区空气向两极流动。

这种水平运动在中纬度上下退行,最终形成经典的三维环流。

2. 热带辐散太阳辐射在热带地区较为集中,导致热量高、温度升高,使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

由于大气的连续性,低气压区会不断有空气上升,进而形成大规模的热带辐散。

三、大气环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大气环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区域,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1. 热带气带热带气带是在地球的热带地区形成的,该区域的气候多为炎热湿润。

由于太阳辐射的强烈和高温,造成了大规模的热带辐散,形成了热带稳定气候。

2.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是在中纬度地区形成的,该区域的天气多为晴朗,气候多为干燥。

由于空气下沉,压强增加,并产生大规模的高气压,从而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3. 极地低压带极地低压带主要出现在极地地区,该区域的气候寒冷,气压低。

由于热带的热空气向极地流动,会与极地冷空气发生碰撞,形成锋面和低气压。

四、大气环流系统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系统对全球气候有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影响机制对我们理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1. 气温分布大气环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热量的分布,使得赤道附近气温高,而极地地区气温低。

这种温度分布差异导致了全球不同气候带的形成。

2. 降水形式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导致了地球上的降水分布不均,赤道地区和副热带地区降水量相对较高,而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

这种降水格局对地球生态和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3. 风力分布大气环流系统的风力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的气候带和生物圈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一、选择题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4.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回答5~6题。

5.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6.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①山峰②高原③湖泊④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8.图示区域50°N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气压系统分两类,一类始终与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保持一致,终年存在,称为永久性气压系统;另一类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性气压系统。

读北半球某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气压中心气压状况出现的时间和P地的风向分别为( )A.1月东南风 B.7月西北风C.7月东南风 D.1月西北风10.图中Ⅰ、Ⅱ、Ⅲ、Ⅳ四个气压中心,属于永久性气压系统的是( )A.Ⅰ、Ⅲ B.Ⅱ、Ⅳ C.Ⅰ、Ⅳ D.Ⅱ、Ⅲ读某半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于乙地,甲地距海洋近 B.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多地形雨C.甲地多于乙地,甲地受副高控制 D.甲地少于乙地,乙地受西风控制时间长12.该半岛1月和7月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变化,根本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C.植被差异 D.地球的公转二、综合题1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侧用箭头画出风带的风向。

(2)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_(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②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在地中海沿岸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等。

③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④处为________气候;⑤地在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大陆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其中澳大利亚北部________(1、7)月份多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出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_______,并指出该气压中心的成因。

(3)说明该季节北美大陆东部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

(4)北美大陆和大西洋之间也有季风,但没有亚洲明显。

简述其原因。

气候类型(2)一、选择题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第1题。

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和沿海城市M的气候资料图,回答2~3 题。

2.1月,控制M城市区的气压带名称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3.7月,M城市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2017·湖北黄石模拟)图中甲和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5.图甲所示季节里( )A.黄河宁夏段凌汛多发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读世界两区域略图,回答6~7题。

6.①②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A.冬季盛行风向相同 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 D.冬季降水量都较多7.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低和洋流性质 B.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C.盛行风向和下垫面状况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季节移动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8~9题。

8.若不考虑海拔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乙、丙、甲、丁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9.对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下图为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时段最有可能为(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11.该时段,可能对甲地区农业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沙尘暴二、综合题12.读美国某季节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图1)及两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推测图中A处的气温范围。

(2)说明B处虚线范围内等温线弯曲的形成原因。

(3)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对其气候产生的影响。

(4)比较图2两城市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3.甲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1)说出③地的气候类型。

(2)比较①地和③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比较①地和②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气候类型的判断(3)下表为“株洲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题。

1.11月28( )A.①②③ B.④⑤⑥C.⑥⑤④ D.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

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4.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A.地面气压下降 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 D.无风或微风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D.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6.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下图为2016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7~8题。

7.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①地气流下沉 B.②地出现降雪C.③地晴朗高温 D.④地吹偏南风8.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细雨连绵 B.风和日丽C.大风降温 D.万里无云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

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时段经过当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台风C.暖锋 D.寒潮10.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时段是( )A.1日~4日 B.5日~6日C.6日~7日 D.7日~8日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陆地大气活动中心达到一年内最强大的季节。

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图所示季节最可能是当地的(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2.该季节正值雨季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3.目前,M锋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西北 B.西南C.东北 D.东南14.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

(选择字母)A.30<P<31 B.39<P<40C.40<P<41 D.44<P<45(3)此时,西安吹________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答案】(1)高气压气旋(2)B (3)偏北(4)见下图(5)寒潮、沙尘暴、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