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发言稿46页PPT
专家评审会发言稿

专家评审会发言稿【篇一:环评评审会发言】【篇二:评审会上的致辞】在总体规划评审会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潜山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临我县参加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评审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潜山县位于皖西南中心,大别山东南麓, 辖16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人口58万。
潜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
这里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是春秋时期古皖国封地,是新石器时代的见证地,是王安石、苏东坡曾任职为官之地,是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的故乡。
境内天柱山以雄、灵、奇、秀著称于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江淮第一山”,也称为“古南岳”。
潜山,区位优越、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
105、318国道和沪蓉、东香高速公路、合九铁路贯穿县境。
县城距安庆港和天柱山机场仅50公里,距合肥、南京、武汉、南昌四省会车程均在3小时以内。
近年来,我县积极抢抓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建设等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打造“两大经济走廊”(即: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乡镇特色产业园为主轴的工业经济走廊和以天柱山为核心、旅游度假区为平台的旅游文化产业走廊),天柱山景区正在申报5a级旅游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
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141亿元,同比增长54.6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73亿元,增长50.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4亿元,增长30.5%。
特别是以天柱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2.5万人次,其中进入天柱山主峰景区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脚下,南临潜水河畔,东抵县城,是县城通往天柱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以潜水和天柱山大道为两条主轴线,总体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 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的重 要途径。
设立过程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 2015年初,我国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 2015年6月,我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定位:国家公园是我国 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 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 的保护。对国家公园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是指在重要自然生态系 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的前提下,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 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他 开发建设活动。
④福建省农业厅的茶叶生产专项补助资金(属于扶贫资金); ⑤武夷山市地方政府提供的茶叶生产基础设施改造资金;
武夷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体系管理不顺 畅,在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存在“九龙治水” 现象。不同部门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针对 不同类型的保护区编制了不同的发展规划,缺乏 统一的分类分级系统、缺少统一的空间布局规划、 缺少统一的保护管理体系,导致这些保护区分类 分级混乱、空间交叉重叠、管理权属分散,带来 保护格局破碎化、管理体系碎片化等问题。
试点名称 三江源 东北虎豹 大熊猫 祁连山
神农架
我国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统计表(表一)
功能区划 核心保育区 生态保育修复区 传统利用区
……
核心保护区 生态修复区 科普游憩区 传统利用区
严格保护区 生态保育区 游憩展示区 传统利用区 生态保育区 游憩展示区 传统利用区
面积(km2)
比例
无具体面积和比例
3、统筹体制机制——解决管理问题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命题。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破解我国自然和遗产保护地多头体 制、管理分割、协调无力、合作低效的难题,探索公共资源统一高效管理模式的新途径。《方案》要求,“试点省份 要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明确管理机构,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一 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武夷山风景区,制定了一份总体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开发规划1、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提出要从自然、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开发旅游产品,包括景点、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力求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规划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导游等方面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3、项目协调发展。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旅游项目,达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生态保护1、科学规划旅游区域。
考虑武夷山独特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等条件,合理安排旅游区域,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2、生态保护措施。
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包括治理山水林田湖、防火、防污染和环保教育等方面,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3、古建筑保护。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不少是古建筑。
规划要求通过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管理,保护这些古建筑,同时也要考虑向游客开放的问题。
三、交通规划1、交通配套设施。
规划要求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包括公路、机场、港口等,提高游客到达的便利性。
2、交通出行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和自驾游路线,减少车辆拥堵和环境污染。
3、大力发展旅游交通。
要求开发景区周边的交通资源,包括航线、客运和旅游专线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四、产业发展1、挖掘旅游发展潜力。
通过发掘武夷山的独特文化、特色产品等,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发展本地经济。
要求将旅游业与本地农业、手工业等有机结合,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高旅游产业质量。
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保证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的制定,旨在全面发扬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和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武夷山文旅融合发言稿

武夷山文旅融合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关于武夷山文旅融合的发言。
首先,我想先从武夷山的文化与旅游资源说起。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
它被誉为“中国文化摇篮”、“文化名山”、“中国第一山”,是国内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一。
武夷山以其险奇秀丽的山峰、清澈碧蓝的水源、苍翠葱茏的森林等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泉水、奇石、云海、古洞、古树、古道等是武夷山的六绝,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此外,武夷山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如禅学、儒学、道教等,以及武夷茶、武夷岩画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元素。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单一的自然景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消费的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也不断加强。
因此,将文化与旅游融合,推进武夷山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首先,文旅融合可以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弊端,文化资源过于单一,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通过文旅融合,可以将武夷山丰富的文化元素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互促进,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文旅融合可以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
传统的旅游模式往往只注重景区的观光,游客只是匆匆而过,对文化底蕴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而通过文旅融合,可以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文化,体验文化,提高游客对武夷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比如,在旅游过程中增设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茶艺表演、传统乐器演奏、文化讲座等,让游客通过参与和互动,更加贴近文化,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
此外,文旅融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3 3
论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生 态 文 化 建 设
李 梓雯 , 张俊 玲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园 林 学 院 。 哈 尔滨 10 4 5 0 0)
【 摘
要】 以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定 位 , 坚持 在生态 旅游 中渗 透生态 文化 教育 ; 强生态 文化 基础设 施建 从 加
森林公园是 以森林景观 为主体 , 具有 地形 、 地貌 特征 和
谷溪水清澈 晶莹 , 湖光 山色 、 宛如一 幅幅动 态的 山水 画。又 可领略沿途摩天石壁 、 中盆 景 、 水 松下 听涛 、 枫林傲 霜 、 江山 永 固、 神龟让路 、 佛肚难 隐 、 大鲵 寻趣 、 石惊天 秀美风光 与 磐 动人传说 。 1 2 具有 和谐共生 的生态文化传统 .
良好生态环境 , 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 观于 一体 , 融 经科学 保护 和适度 开发 , 为人 们提供 游览 观光 、 科学 考察 、 闲度假 的 休
生态型多功能旅 游场所 , 是林 业而 向社会 、 联系 社会 的重要 窗 口。生态文化 是 文化 在特 定环 境下 的一 种延 伸 和创新 , 它倡导人与 自然 的 和谐 相处 , 导绿 色 的生活 方式 和文 明 倡
疑是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的“ 课堂” 是林业 面 向社 会 、 大 , 联系 社会的主要窗 口・ , 是人们认 识森林 亲近 自然 、 了解 自然的重
少 见的保存较好 的大面积原 始次生林 的森林 公 园。林 场人
3 0多 年坚 持不 懈 的管 护 , 分体现 了人 与 自然 和谐 共生 。 充
1 1 森林一水景一文化有 机结合 . 龙湖 山森林公园具有典 型的保存较 为完好 的地带 性植 被——中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 发 育的原生 性与次生 性 的生态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本征求意见稿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本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福建省建设生态省相关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提高城乡建设和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认识双世遗的品牌价值,以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建设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引领,注重开放协作和全域统筹,将旅游景区概念拓展至全市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城镇化发展的武夷新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及城乡均衡布局,实现旅游引导多产融合与城乡共荣。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7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层次及范围1.市域为促进城乡统筹,更好的保护全域生态安全,引导全域旅游和设施布局,本次规划将城市规划区范围扩展至武夷山市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2803平方公里。
在市域城乡统筹基础上,重点引导全域景区发展。
2.中心城区对接武夷新区确定的沿崇阳溪川谷地区,北至城北组团山谷地带,东到宁上高速公路、东部山体脚下,西至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西部山体脚下,南至仙店生态创业产业园区,规划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114.5平方公里。
重点编制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和用地布局规划。
四、城市性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国际性旅游度假养生基地。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交流示范基地。
⏹海西西北翼旅游集散中心。
⏹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六、城市发展目标1.城乡发展总目标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核心,将武夷山建设成为山水景观独特、文化永续流传、城乡融合发展、全民幸福和谐、旅游品质提升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市,打造“生态样板、人文典范、旅游标杆、全域景区”。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一、地理背景(一)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仙女山森林公园地处重庆市武隆县境内,属武陵山脉,乌江北岸,位于国营仙女山林场侯家坝工区,地理位置坐标在东经107°43’6’’~107°46’40’’,北纬29°28’24’’~29°31’34”之间,东接白果乡,南接土坎乡,西邻双河、木根乡、涪陵市大木林场,北抵丰都县厢坝乡、丰都县三抚林场。
公园规划总面积8190公顷,南北长约17.6公里,东西宽约12.4公里。
园区到武隆﹑丰都等地的道路两旁5公里内区域属旅游规划控制区域。
(二)地质、地貌仙女山平均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560米,最高海拔2033米,相对高度50~200米,平均坡度2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构成的高台地,上万亩狭长平坝镶嵌其间,形成重庆东部最大的高山草原。
天生桥平均海拔高度780米,最低海拔607米,最高海拔1142米,相对高度200~500米,平均坡度7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剖面,形成特有的洞峡景观。
(三)气候、水文仙女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呈亚热带中山气候。
雨量大、云雾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积雪期长﹑冬季严寒积雪﹑夏季凉爽温和﹑春季雨雾绵朦。
年均气温低于11.2℃,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低于21℃,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月均温0.4℃,无霜期仅为200天左右,相对温度78%。
年降雨量高于1214.3毫米,年蒸发量为854.9毫米,低于降水量359.4毫米。
年平均日照为921.9小时,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为下雪期,下大雪时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
二、交通条件仙女山有便捷的水陆外部交通条件,经涪陵到重庆主城区约250公里,由重庆机场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海外地区,陆路可直达成都地区,水路经大三峡与宜昌﹑岳阳﹑武汉﹑南京﹑上海联系。
目前重庆主城区沿长江水路经涪陵城转乘公路至仙女山约需4小时。
随着二,三年后渝涪高速公路的建成,从重庆经陆路至仙女山可缩短至2.5小时;由重庆经南川至武隆的高等级公路已规划修建,建成后重庆至仙女山的路程在2小时以内。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问题及对策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问题及对策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该公园的资源丰富,包括高山、岩石、瀑布、溪流、植物和动物。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
问题一:旅游资源破坏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涌入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导致森林和动物环境破坏。
一些游客还损坏了公园内的景点和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园管理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游客教育,通过展板、工作人员讲解等方式让游客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加强巡逻和监管,落实治安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游客破坏景点的行为。
3.增加投资,修建更为坚固、美观的设施,吸引并引导游客使用设施,避免对原生态造成破坏。
问题二:旅游垃圾污染旅游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垃圾量的增加,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让游客分别存放干、湿垃圾;放置垃圾桶垃圾箱,依据垃圾分类直接倒送到指定垃圾处理站。
2.制定垃圾管理计划,根据季节变化,做好相应垃圾处理的预备和规划;任命垃圾清理员,加强管理力度。
3.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让游客了解自然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方式,并配备环保教育讲师。
问题三:旅游服务能力不足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服务能力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改善旅游服务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旅游服务标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2.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岗位需要招聘和培训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能力。
3.鼓励企业参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总之,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的旅游胜地,也是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公园管理者需要采取多种对策,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平衡。
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体制运行的思考

不同层级的政府管理,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这与试点体制 要根除“九龙治水”的顽疾,修正“碎片化”管理的体制弊端,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初衷相违背。
这是主导试点方案的省林业厅与武夷山市政府在沟通协调 中相互让步的结果,武夷山市政府为了在景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中有话语权,确保地方既得利益不受损,而省 林业厅为了减少试点推进阻力,获得试点区域内武夷山市政府支 持,将景区中旅游服务有关职能留给了武夷山当地,没有全部将 景区的职能和人员统一划归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作者单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
107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打破行政区界,消除行政壁垒,各级政 府要积极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健全运行机制和监督 体系,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 法,破解“部门利益梗阻”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有利于地方政府协调工作,建议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由武夷山市市长兼任,明确写到《武 夷山国家公园条例》中,以立法的形式将局长人选固定下来,减 少将来因人事体制等变动而变动,有利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稳定 发展。
试论武夷山森林公园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具有多样性 、 区域性和增智性 。公园景观多样性资源丰富, 质量高 。 结构合理 , 可览 性强; 具有奇特的地形地貌 , 复杂的生物群落 , 动植物资源丰富 ; 同时景观资源文化内涵丰富, 能启迪美感 , 提高智力。公 园独特的“ 迎宾瀑、 观音瀑、 弯月秀潭 、 花潭、 樱 双龙吐珠 、 神龟下水 ” 等高 品质景点 , 为森林
8 %。园内林木 以天然阔叶林和马尾松 、 8 杉木人工林 为主 , 植被茂密 。 空气清新 , 山涧溪流 , 回曲折 , 迂 极具
开发潜力。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 人们回归大 自然、 返璞归真 、 休闲度假 、 欣赏 自然美景 的愿望越来越 强烈 ,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文明、 时尚的休闲方式, 获得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开发建设好森林公园 , 不仅 可为本市及周边地区市 民提供一方休闲、 度假、 旅游的好去处 , 还可依托武夷 山大旅游环境 , 使之成为武夷 山国有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 对于振兴林场经济意义重大。
1 旅 游市 场现 状分 折
武夷 山市是一座新兴旅游城市。18 9 9年撤县建市后 , 委 、 政府立 当地的旅游 资源优势 , 市 市 足 确立 “ 旅游兴市” 的发展战略 , 使旅游业步人快速发展时期 。2 0 年全市接待游 客 2 0 3 人次 , 01 5. 万 比上一年增
长 1.3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 已达 5 . % , 5 3% 1 I 旅游业收入占 全市财政总收人的 13 , / 强 旅游业 为 I2 . 万人创造 了直接就业机会. 间接就业 的人数 3 万人 。旅游业 已成 为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 和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森林公 园是武夷山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 虽然刚刚起步 。
武夷山国家公园方案

武夷山国家公园方案一、引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其独特的地质、生态及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公园化趋势的加强,将武夷山打造成国家公园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目标。
二、背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建设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项目。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其山水、人文、历史和生态资源都拥有极高的价值。
然而,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武夷山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武夷山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传承武夷山文化:保护和传承武夷山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游客对武夷山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4.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综合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武夷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措施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的保护,限制开发建设活动。
2.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3.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修复武夷山的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教育,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对武夷山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旅游素质。
六、预期效果1.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将得到显著加强,为后续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2.旅游设施和服务将得到改善,游客满意度和回头率将得到提升。
3.武夷山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作出了积极贡献。
游客对武夷山的评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游客对武夷山的评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武夷山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游客们对武夷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对其自然景观赞不绝口,有的人则对其旅游设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本文将从整体和细节两方面,对游客对武夷山的评价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进行评价。
武夷山地处江西福建交界处,以其壮美的山川风光而闻名于世。
这里四季如春,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武夷山还拥有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给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因此,大多数游客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评价是非常高的。
其次,我们将对武夷山的历史文化进行评价。
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山,武夷山不仅是道教的发源地,也是佛教和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参观到众多的古庙、古墓、古碑等历史遗迹,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武夷山还有许多由名人留下的文学作品和诗意的山水画,这些都成为了文化遗产,吸引着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
因此,不少游客对武夷山的历史文化评价也是非常积极的。
最后,我们将对武夷山的旅游设施进行评价。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建设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这里有各类舒适的酒店,丰富的餐饮和购物场所,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
此外,武夷山还建有一些旅游景点的解说员和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导游。
不过,也有一些游客对武夷山的旅游设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认为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这些包括增加观光线路的多样性、提升景区的整体管理水平等。
总之,游客对武夷山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了对自然景观的称赞,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赞美,还有对旅游设施的建议和意见。
在未来,武夷山可以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同时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讲座PPT

3 整合优化思路
3.1紧抓目标导向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
保护自然
✓ 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 ✓ 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重要生态空间发展必须给保护让路;
服务人民
3.1紧抓目标导向
保护自然为主(保护中有服务)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 生态保护、培育、修复; ✓ 科研、监测 ✓ 自然教育、研学体验、游憩
服务人民为主(服务以保护为前提)
展示壮美国家形象,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 自然教育; ✓ 研学体验; ✓ 文化体验; ✓ 旅游休闲:游览、欣赏、休闲、度假 ✓ 生态保护、培育、修复; ✓ 科研、监测。
生态系统
值
性保护
最严格保护
较大面积,典型的自然生态 系统、珍稀濒危物种、特殊
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
典型性、特殊 保护价值
实现对主要保护对 象的重点保护
严格保护
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 遗迹和自然景观
重要的生态、
观赏、文化和 重点保护与可持续
科学价值
利用结合
有限利用
2 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
2.2核心要义
(一统三分)
“分级管理”构筑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主线
✓ 分级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层层压实保护责任,调动各级政府 、全社会的积极性共抓大保护。
➢ 构建自然保护地“两级设立、分级管理”体制
✓ 设立自然保护地是一种责任,坚持“谁设立、谁负责” ,中央与省级两级政府设立自 然保护地。
✓ 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地方共同管理和中央委托地方管理的自然保护地由国家批准设立 ,(原则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由国家批准设立);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燃唧AMJNl 『E秫业论坛竹誓山蛐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4 千亩的连片天然铁杉霸月,是在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下诞生的国家重点保护 林。
区,位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光泽、建阳三市(县)境(-I 遗传优良。
孳内,与邵武市及江西省铅山县毗邻,面积565平方公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里。
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 主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也是通过这个载体来表 禄武夷山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类型 现的,一个物种就是一 保护区,它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得到国内外有关个独特的基因库。
遗传方面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武夷山保护区不仅是我优良,有利于族群的生国,而且是全球生物多样保护的关键地区。
存及演化。
武夷山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区的物种不仅数量众多,性和变异性,包括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的多样性三个 而且表现出特异性和复层次。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这三个层次上杂性。
其种子植物中有 都有突出的表现,可概括为:物种丰富、遗传优良、生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7 境多样。
属31种,占中国特有属(一)物种丰富。
物种丰富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11.1%。
而一些广布 的体现。
根据《武夷山遗产名录》和《中国福建武夷 种,则常在保护区发生 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平台》公布,武夷山保护区已变异而形成变种或变型。
种,高等植物2888种,陆生脊椎动物479种,鱼类及西南的软枣猕猴桃, 参鄂啦夙舆镰妒查明的物种总数已超过1.1万种,计有低等植物844例如广布于华东、华中63种,贝类及寄生蠕虫139种,昆虫6849种。
区内 在福建仅见于武夷山保还有许多物种未被查明。
以昆虫为例,世界昆虫有 护区,但同时又出现紫 的就有31目,但种数仅数千种,而据专家估计,武植物中,类似的例子在惑蕤出囱熊德妒唇绚缝物34目数百万种,我国有33目,武夷山保护区已发现果软枣猕猴桃。
在动、夷山的昆虫应在2万种左右,至少有1万种。
武夷山国家公园

资科提供: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武夷山素有“东南植物宝库”“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之窗”“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等美称,是中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古老孑遗物种二^的避难所和集中分布地及著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产生地,是中国东南部唯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和开展生态学、生物学、水文学和生态系统等研究的理想场所。
武夷山还是理学文化的发源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特写III FEATriBE规划范闱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位于福建省北部,周边分别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北部、建阳市和邵武市北部、光泽县东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毗邻,包括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光泽武夷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公益林、邵武市国有林场龙湖场部分区域,主体位于武夷山市,总面积1001.41平方千米。
分区方案武夷山国家公园采取管控和功能分区相结合的方式,将武夷山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两个管控区,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四个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管控分区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面积为505.7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0.50%;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面积为495.6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9.50%。
功能分区特别保护区为保护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生物进程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域,面积为418.14平方千米,占公园总面积的41.75%,是保护级别最高的区域,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必须维持自然状态。
严格控制区为保护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和遗迹等的区域,面积为98.41平方千米,占公园总面积的9.83%o生态修复区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也是向公众进行自然生态教育和遗产价值展示的区域,面积为364.53平方千米,占公园总面积的36.40%o传统利用区为原住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区域,面积为120.33平方千米,占公园总面积的12.02%。
国家公园宣传稿

国家公园宣传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增加生态惠民福祉等方面给予了关注。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12日。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首批国家公园正式官宣,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标志着我国在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走进国家公园,了解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探索国家公园的发展路径。
本期主角——武夷山国家公园,它既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也是近3000种高等植物和7000多种野生动物的家园。
春日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群山叠翠,彩叶斑斓,美不胜收。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便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
青山绿水间,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生态优先,圆满完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武夷山森林植被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去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了保护工作新篇章。
乘一叶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听溪水汩汩作歌、鸟啭莺啼,赏云海无边、峰峦叠嶂……每逢节假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开放景区游客如织。
武夷山国家公园不仅整合了风景名胜区,还整合了九曲溪光倒刺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的保护地。
它横跨福建、江西两省,规划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