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文翻译讲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授能的贤君。
想到天地是那样永久长远,独个儿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翻译】(我)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丢弃我离开的,昨天的日子不能够挽留;搅乱我的心绪的,今天的日子又有许多烦恼忧愁。
初二语文下册第75页课外古诗词诵读翻译

初二语文下册第75页课外古诗词诵读翻译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课内文言文逐字翻译

李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逐字翻译】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上高山,俯瞰天地间,宏伟壮观;大江浩浩荡荡,一去不复返。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万里黄云随风飘动,颜色变幻;九道白浪翻滚,犹如雪山流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创作关于庐山的歌谣,灵感来源于庐山本身。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暇时观看石镜,使我心境清澈;谢公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长满了青苔。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早年服用还丹,脱离了世俗的情感;琴心修炼到三叠,道行初有所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地看见仙人,在彩云之中;手握芙蓉,朝着玉京方向前进。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先在汗漫的九垓之上等待,希望与卢敖一同游历太清。
【逐字翻译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讲解

【赏析】本诗描写在黄鹤楼 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 神话传说由黄鹤一去不返 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 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 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 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 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 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 见到此诗佩服之至,并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 有诗题上头。”
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 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 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 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 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 白白悔恨了。
[阅读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内含哲理、感悟人 生的诗作。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 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辞也”。再联想到季节的交替和 生物的荣衰,又以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 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进而劝诫人 们,要利用年轻力壮时的宝贵年华去努力进 取、奋力拼搏,切莫因虚度光阴而落得老来 后悔。尤其是最后两句,不仅点明了全诗的 主题,而且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很有勉励 作用。
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 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 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
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 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 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长歌行
汉乐府
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特点是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
由,句法青长青短不园一中,富葵于,变化朝。露华待:日通晞“。花”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初中语文级全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译文+主题+写法 (一)

初中语文级全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译文+主题+写法 (一)初中语文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学资源。
古诗词赏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课内教学还是课外阅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古诗词赏析,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修养。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整理初中语文全册中的古诗词赏析并加以解读和讲解。
一、《登高》白居易的《登高》是一首描绘登高看远景的诗。
作者通过诗歌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自然景色和人生奋斗的向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山风吹着,天空高远,猿猴悲鸣。
湖边清澈,沙滩洁白,鸟儿飞回。
落叶无边,飘落无声,长江如滚烫。
我漂泊在千里之外,千里之外常常客居。
百年多病苦受折磨,百年间时常一个人登上高台。
现在苦恼着,白头发沾满霜雪,灰心丧气闲坐,缩在黑暗中,喝下了浊酒。
)二、《鹿柴》王之涣的《鹿柴》写的是一位老人在鹿柴旁砍柴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气氛淡雅,表现出生命力的旺盛和真理之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空旷的山林,看不到一个人,只听闻人类的声音。
夕阳落过去,光线回转,又照亮了林中青苔的一角。
)三、《将进酒》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表达自我豪情和豪放不羁的诗。
这首诗以其饱满的音韵、短小的句子和整齐的节奏闻名于世。
它不仅富有律动,而且充满着激情和浪漫。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翻译:我怒气冲天,依着围栏,听雨声潇潇。
我仰起头看天,快乐自由不可限量。
我于三十岁时已经飞黄腾达,但我一路被风雨跟随。
不要在时间的流逝中白头发,因为这是很难再得到的东西。
)以上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每一首古诗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寓意,无论是从文本阅读还是从情感分析上来看,都具有很高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四年级九古诗三首翻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翻译
《暮江吟》译文: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题西林壁》译文: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高耸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角度去看庐山,景象也各不相同。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雪梅》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具有早春的特色,谁也不肯服输。
诗人只得放下笔,费尽心思来评议。
其实,梅花虽然比不上雪花晶莹洁白,但雪花却不及梅花清香。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翻译及赏析古诗词翻译及赏析篇1《落日》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译文落日似乎悬挂在卷帘所用的挂钩上,凭窗而望,只见溪边的农人正劳碌着春耕。
沿溪岸的园圃上满是鲜花绿草,农人们有的在打柴做饭,有的正将小船停靠在溪滩上。
叽叽喳喳的雀鸟在树枝上跳动、争闹,有的掉了下来;飞虫也满院游走。
是谁酿造出了这浊酒啊?让我能一酌消解很多烦忧。
解释帘钩:卷帘所用的”钩子。
樵爨:打柴做饭。
啅(zhào):噪聒。
浊醪(láo):浊酒。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古诗词翻译及赏析篇2潼关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清代·谭嗣同《潼关》译文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拢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解释潼(tóng)关:关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解:懂得。
赏析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非常险明;次句写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奇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眺望,呈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及翻译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天气温暖,早晨的阳光照在树上,叫醒了沉睡的人们。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天晚上经历了一场大风大雨,花朵被吹落了一些,不知有多少。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当太阳西斜,它已照不到西边的山了。
黄河把它的水倒入了海里。
如果要看遍整个千里大好河山,还要再爬上一层楼。
3.《秋夜将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译文:大江向东流去,把那激流中的泥沙淘尽,冲走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的光辉事迹。
故乡的城垛在西边,有很多人说,三国时期发生的赤壁之战就在这里。
乱石穿越空中,啊,那惊涛拍打着岸边,掀起千堆雪花。
山川河流宛如画境,一时英雄豪杰辈出。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故人告别了位于西方的黄鹤楼,就在三月繁花似锦的时节来到了扬州。
看着孤帆远去的背影,在辽阔碧空的苍茫中渐行渐远,只留下长江绵延天际的流水和船影。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文:不知何时才能看见明亮的月光,我只好端起酒杯,望着天空问明月。
不知道那天上宫殿和楼阁,今夕又是哪一年的今天。
我虽然想乘着风儿回去,但又怕那琼楼玉宇高处寒风刺骨。
唯有在人间起舞,玩弄清影的美妙,何等美好啊!6.《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明亮的月光,宛若洒在地上的白霜。
仰首望那明亮的月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的人们和事物。
有古诗朗读可以让我们深入领略我国古代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面我们来扩写一些古诗词的内容,更深入地体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0首古诗加注释

20首古诗加注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床:这里的“床”有多种解释,一说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 疑:好像。
解析:李白这家伙啊,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床前有明亮的月光,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着那月亮,看着看着就低下头开始想念自己的故乡了。
这诗特别容易引起在外漂泊的人的共鸣,就像咱们出门在外,有时候看到一些熟悉的东西,就会突然想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 啼鸟:鸟的啼叫声。
解析:孟浩然在春天的时候睡觉,睡得可香了,都不知道天已经亮了。
为啥呢?因为到处都能听到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
他突然就想到昨天夜里听到风雨的声音,心里就琢磨啊,不知道那些花儿被吹落了多少呢。
这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慵懒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写得特别妙。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 拨:划动。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就很牛啊,你看他写这鹅,鹅鹅鹅地叫着,脖子弯弯朝着天唱歌呢。
那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红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像一幅特别生动的画,把鹅的姿态描写得活灵活现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 依:依傍。
- 穷:尽,使达到极点。
解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看风景,白天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呢就朝着大海流去。
他心里想啊,要是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得再往高一层楼爬。
这诗告诉咱们人要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想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小视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绝:无,没有。
- 径:小路。
-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渔翁。
解析:柳宗元描绘的这个场景可冷清清的了。
好多好多山,连鸟都不见一只飞的,数不清的小路上也看不到人的踪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译文龟虽寿⑴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踊跃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⑵“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螣蛇”二句:腾蛇即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⑹伏:趴,卧。
⑺枥(lì):马槽。
⑻烈士:有远大理想的人。
⑼老年:晚年。
⑽已:停止。
⑾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转变,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加。
缩,亏,引申为短。
⑿但:仅,只。
⒀养怡:指保养身心,维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⒁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⒂幸乃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虽然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躺在马棚里,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有自己调养好身心,才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吧。
过故人庄⑴过:访问。
⑵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村落。
⑶具:备办。
⑷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⑸邀:邀请。
⑹至:到。
⑺合:环抱。
⑻郭:古代城墙有内外双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周围。
⑼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⑽开:打开,开启。
⑾轩:这里指窗户。
⑿面:对面。
⒀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2 ⒁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⒂话桑麻:闲谈农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译文和注释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在床前,月亮明亮如白昼,我以为地面上布满了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又开始思念故乡。
注释:
床前:床的前面,指躺在床上的人的视野。
疑是:怀疑是。
表达诗人对月光的误解和想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乡之情。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白天依山尽,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远景,就要再往上爬一层楼。
注释:
白日依山尽:指白天的太阳落山了,天色接近黑暗。
黄河入海流:指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人们探索渴望无限的远景,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3.《登飞来峰》 - 杜甫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山上有很多高塔,听说鸡鸣了才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挡视线,因为身处最高层。
注释:
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是指位于四川的一座高山,山上遍布寺庙和塔。
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杜甫无惧困境,自信心境高尚。
结束语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代诗词的译文和注释,希望对学生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有所帮助。
请在以上方框中查看回答。
一年级课外古诗词必背及讲解

一年级课外古诗词必背及讲解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古诗词是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适合你们背诵的古诗词,以及对它们的简单讲解,希望你们能喜欢。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释: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梦中被鸟儿的叫声唤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解释: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解释: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太阳落山,黄河流入大海,表达了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江面上的寂静景象,一位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6.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解释:诗人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如同天上的银河。
7.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鹅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鹅在水中嬉戏的活泼场景。
8.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解释: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
背诵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你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你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希望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并且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敕勒歌》原文及翻译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朝代:元代作者:高克礼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
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解析

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解析六年级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解析: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明月的比喻,诗人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同时,通过风雨声和花落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易逝。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4.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这首诗赞美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攀登高峰的决心。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
诗人通过孤舟和独钓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超脱的思考。
6.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析:这首诗通过游园的情境,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诗人通过红杏出墙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顽强。
7. 《望月怀远》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夜晚的描写,诗人将相思之情表达得细腻而深沉。
8.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语文文言文朗诵加翻译

《登鹳雀楼》鹳雀楼高百尺,上摩苍穹,下临碧波。
日暮苍山远,长江水悠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登鹳雀楼》鹳雀楼高耸入云,高达百尺,向上直插云霄,向下俯瞰着碧绿的江水。
夕阳西下,远处的苍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遥远,长江的水波荡漾,悠悠流淌。
若想看尽千里风光,就再往上一层楼去。
【朗诵】《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江雪》千山之上,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径之中,人迹已绝。
一叶孤舟上,有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他独自在寒冷的江水中垂钓,雪花纷飞。
【朗诵】《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望岳》泰山啊,你是怎样的壮丽?齐鲁大地上的青山绵延不断。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阴阳交替,分割出昼夜。
胸怀荡漾,云雾缭绕,眼含泪水望向归巢的鸟儿。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巅峰,俯瞰四周,所有的山都显得那么渺小。
【朗诵】《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鹿柴》空旷的山谷中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的声音。
阳光返照进深深的树林,再次照在青苔上。
【朗诵】《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春望》国家破败了,山河依然存在,城市里的春天草木茂盛。
感叹时光,花儿飘落时泪水滴溅,恨别亲人,鸟儿的惊飞让人心惊。
战火连绵了三个月,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发搔首,头发更短了,简直无法再插簪。
【朗诵】《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夜泊牛渚怀古》我在牛渚西江边夜泊船只,虽然旅途中有所乐,但不如早日返回。
潮水平静,两岸宽广,风正帆悬。
海上的太阳升起,驱散了残余的夜晚,江水春天来临,已进入了旧年。
乡书何时能送达?归雁飞向洛阳的边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6页彩色版)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赋性!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赋性!赏析: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
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
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
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
“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浮现:“终岁常端正”。
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赋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
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这样,松树的形象才获得完整的浮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本身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拜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拜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本身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鉴赏: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拜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送友人李白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友人李白
•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 过.在这儿一分别,离去的人就 要向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到万里 之外去了.
• 恰好我喜爱山野的性情能得到满足, 因为许多山高低错落有致.
• 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我在幽径独行,幽径像迷宫一样.
• 霜降了熊爬上树,林空了鹿在溪边 饮水.
• 人住在哪里呢,云外传来一声鸡鸣
9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9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图)
• 游蕲水②清泉寺,寺临兰溪,溪 水西流。
6黄鹤楼Βιβλιοθήκη 6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黄鹤楼崔颢
•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 方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飞去的 黄鹤再也不能复反了,唯有悠悠白 云徒然千载依旧.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 歌 行(汉乐府)
xī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kūn huā cuī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 歌 行(汉乐府)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 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 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 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1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 并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还想着替 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 床上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 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 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 野望 王绩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野望王绩
• 诗人站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徘 徊着,不知什么可以依靠.层层树 林已染上秋天的金黄的颜色,起伏 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辉.
• 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带着猎 物归来.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知心 的朋友,只好唱歌追怀采薇的隐士
• 我却要说秋天胜过那欣欣向荣的春 天.
• 万里晴空一只鹤推开白云直冲云霄, • 把我的诗情带上高远的蓝天.
– 激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宏图.
8鲁山山行
8 鲁山山行梅尧臣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8鲁山山行梅尧臣
1 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 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①
僵卧②孤村不自哀③, • 尚思为国戍轮台④。 • 夜阑⑤卧听风吹雨, •铁马⑥冰河入梦来。
说明
• 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 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 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 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 拼杀。
轮台群山
注释
• ①选自《剑南诗稿》。作者同题诗 有二首,这是第二首。②〔僵卧〕 指卧病在床。③〔不自哀〕不为自 己哀伤。④〔戍轮台〕在新疆一带 防守。戍,守卫。轮台,在现在的 新疆,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⑤ 〔夜阑(lán)〕夜将尽。⑥〔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译文
•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湖水 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 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 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 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 别人得鱼成功.
5送友人李白
• 天上的云飘浮不定,像朋友的心 意.远处的一轮红月徐徐下落, 像我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我们在 马上挥手告别,两匹马也仿佛不 愿分别禁不住萧萧长鸣.
7 秋词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②,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③, • 便引诗情到碧霄
7 秋词刘禹锡
• 自古以来每到秋天,人们就悲叹萧 条孤寂,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 泥,潇潇暮雨子规啼③。谁道人 生无再少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 将白发唱黄鸡⑤。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9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译文
山下兰芽在溪水中才露尖尖角, 松间沙路干净无泥泞.仰望天空, 看到萧萧暮雨,听到悦耳的布谷 鸟声.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回到青 少年时代?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诗文解释
• 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 风呼啸,江水寒冷。我家住在襄 水曲折处,远隔在楚云那边。想 念家乡的泪水已经流尽了,遥望 天边的一叶孤舟。想询问迷离的 渡口在哪里,黄昏时,江水滔滔, 与海相平,一片茫茫
诗文赏析
• 这首诗抒写了怀念故乡的深情。 诗人出游,正值寒冷之季,不免 想起故乡,勾起了思乡之情,抒 发了自己惆怅的乡愁。全诗看似 平淡,遣词造句却破费心思,借 景抒情,一气呵成。全诗情景交 融,语言含蓄自然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1.2句:草木调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 江水寒冷.我的家乡在汉水转弯处,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 端.
3.4句:思乡的眼泪在旅客生涯中已流 尽,只看见一片孤帆飘来.我想找 人问一问,渡口在哪里?可是什么 也看不见,只见江海水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