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教研专题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研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初中数学教研专题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选取了初中数学中的几个重点、难点课题,分别进行了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解题技巧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2. 教学经验分享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评价方面,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三、教研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活动,教师们学到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数学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数学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然而,当前普通教育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减弱,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若干所学校和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实验。

在实验组中,采用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作为对照。

四、研究内容1.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案。

2. 实验教学并进行数据采集:将设计的数学教学方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总结不同数学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 结果讨论和对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讨论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结果:1. 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2. 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 提出适用于现有教育环境的数学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以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七、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数学教学方法研究[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2. 王五,赵六. 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 教育科学研究,2015,(5): 12-20.3. 钱七,孙八. 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

数学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 对数学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与反思
• 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 优化数学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评价与反馈
01
数学教学内容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 评价数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 评价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突出程度
• 评价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
数学教学研究将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
• 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 关注数学在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 关注数学教学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02
数学教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献研究法
⌛️
• 搜集、整理、分析有关
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
• 了解数学教学研究的历
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 评估数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优化数学教学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 更新数学教学内容,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
• 整合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 突出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 探索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
• 实践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课程体系
• 评估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效果与影响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教育大数据技术
•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教学资源的开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学教学辅
• 收集、分析、挖掘数学教学相关的
发与利用

大数据
•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教学过程的管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学学习资
• 揭示数学教学规律与特点
理与监控
源的推荐
• 为数学教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与研

中学数学教研报告(3篇)

中学数学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下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校数学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教材重难点。

2.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四、教研活动内容1. 学习新课程标准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交流教学经验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经验。

通过交流,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分析教材重难点教师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各章节的重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导。

4.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观摩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评课,对观摩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5. 研究教学方法教师们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进行了教学方法的研究。

通过研究,教师们找到了一些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3.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数学教学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研究报告数学教学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内容难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 研究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3. 探讨如何运用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1. 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讲解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等。

2. 研究发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

3. 新方法的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在采用新方法的教学下,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五、研究结论1. 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

3.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研究建议1. 教师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2. 学校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七、研究局限本研究仅针对某个学校的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实验样本有限,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和研究区域,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八、参考文献1. 小明. (2009). 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研究. 数学教育研究, 4(2), 23-30.2. 李华. (2010).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实践教育研究, 2(3), 115-120.3. 王峰. (2011).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8(1), 56-62.。

数学研究报告(必备6篇)

数学研究报告(必备6篇)

数学研究报告第1篇《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xx年5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

近3年来,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

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

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方案中2-3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报告(共17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报告(共17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报告〔共17篇〕篇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报告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宏大的冲击波。

课堂在发生着深化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己。

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对新教材有比拟深切的体会。

我们认为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图画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机,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才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有进步,理论证明,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泼,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

一个表达师生交往互功、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到达了比拟理想的效果。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小学数学老师,通过认真地理论学习与教学理论,有效地进步了我数学的教学质量。

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收获。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寓教于乐。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

小学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老师要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展数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展指导,并组织学生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

因此我们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展数学教学,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学生的理论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挖掘和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进步学生终身学习的才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构造和认知程度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考虑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缺乏,构建完好全面的知识体系;再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拟的过程中得到认知。

课程教研报告初中数学(3篇)

课程教研报告初中数学(3篇)

第1篇一、前言初中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报告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课程内容1. 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课程分为七个学段,分别是: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特点(1)知识体系完整:初中数学课程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逻辑性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初中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应用广泛:初中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在日常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总结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4.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数学学科研究报告

数学学科研究报告

数学学科研究报告第一篇:数学学科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新课标的要求2.新的课程改革3.高考的形式4.我校学生的现状5.对教师自身的要求通过这几方面的讨论与研究,我们数学组提出了高中数学实验研究的课题。

二、什么是数学实验(我们的理解)数学实验就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平台等),在数学思维活动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探究或验证活动。

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数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数学新课程的改革。

三、研究的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手段,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以“数学实验”活动为核心的数学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扩展了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

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研究的内容数学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围绕数学新课标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数值功能和图形功能展示基本概念与结论, 去体验如何发现、总结和应用数学规律。

第二部分是拓展部分:以高等数学为中心向边缘学科发散,可涉及到微分几何、数值方法、数理统计、图论与组合、微分方程、运筹与优化等、也可涉及到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方向。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新的,但不必强调完整性,教师介绍一点主要的思想,提出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实验结果去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

即使总结不出来也没有关系,留待将来再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参考书寻找答案。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设计的几个研究案例1.掷硬币实验先让学生实验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模拟掷硬币的软件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得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突出学生对概率之一概念的理解。

数学教学实践调研报告(3篇)

数学教学实践调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一次数学教学实践调研。

本次调研以我国某市一所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数学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研方法1. 访谈:我们选取了该校数学教研组长、优秀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和需求。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数学教学实践调查问卷,包括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

3. 课堂观察:我们选取了5位数学教师,对其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和记录,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教师教学理念从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该校数学教师普遍认同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教学方法(1)教师教学方法: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其中,讲授法占主导地位,但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

(2)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主要依赖教师讲解。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3. 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

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较为满意,但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4. 存在问题(1)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存在差距:虽然教师普遍认同新课程改革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报告方案

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报告方案

中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规研究方案从教育开展的宏观背景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中心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倡"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要"对学生的终身开展奠基〞。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课堂教学应是呼唤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为探索和研究我区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开展。

因此,我们将开展"中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规研究"课题研究。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依据"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根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实质上是对数学教师提出的宏观教学要求。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方法规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教学规的研究和探讨已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

进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科学的开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立的有用人才,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地的教育特点与传统去探索,因此要创立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有些数学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拟普遍。

数学教研活动报告书范文(3篇)

数学教研活动报告书范文(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学科特点的认识,强化数学教学理念。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年级数学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所授课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思路。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年级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们对所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们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评价的改进:教师们对教学评价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教学评价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 经验交流本次活动邀请了部分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他们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作业批改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专家对教育科研方法进行了专题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方面,使教师们对教育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活动成果1. 教学设计水平提高: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教师们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设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方案

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方案

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数学学科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不够规范、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因此,开展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标1.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理论基础,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2.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确立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评价体系,提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

三、研究内容1.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研究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总结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理论基础,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2.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a.分析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要求。

b.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入、探究式学习、归纳总结等。

c.研究数学学科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

3.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a.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评价要点,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b.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状,总结经验和教训。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观察等方式,收集研究数据,分析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3.对比研究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为规范教学提供参考。

五、研究计划1.第一年: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2.第二年: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3.第三年:研究数学学科规范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

4.第四年: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分享。

数学教研课活动报告(3篇)

数学教研课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环节,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与。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

2. 听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安排了三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

听课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

3.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组织了评课活动。

首先,授课教师对自己所授课进行了简要的自我评价,然后,听课教师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总结1. 教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公开课展示环节,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

2. 教研氛围浓厚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3. 教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环节,教师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为教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活动反思1. 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确保活动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精选6篇)

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精选6篇)

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研究报告的特点一是要真实,不作假,这是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二是要实在,不泛泛而谈地讲理论,要理论联系实践,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明白该研究是怎么做的;三是要准确,包括概念、事实、数据、引文的准确等,没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四是要有新意,言人之未言,包括提出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实施新做法,总结新经验等;五是文通句顺,标题考究,体现逻辑之美,理性之美,使人愿读。

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精选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学研究分析报告1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才算是成功的教学。

学生的兴趣培养需要注意很多环节。

首先在孩子一开始接触我们数学这门学科时,就要让学生们对于我们的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数学不是高深难懂难学的学科,数学是非常有意思好玩的学科”在开展教学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这一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们的理解水平和兴趣习惯。

不同年龄的孩子思维能力当然不一样,一般刚入一年级的孩子思维还处在形象化阶段,理性思维还处于低级阶段,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把课本知识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接触的东西联系起来教学,这样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培养成的,这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形成了比较好学习习惯,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数学学习也有兴趣。

而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时就没有好好学,加上家长们不太重视,这样的学生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心的对象。

因为这种孩子如果我们在一开始不能将其引入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将来会很难对其进行教育。

因为改掉一个毛病比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还要难。

我们老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关心多爱护,我们一直认为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的老师。

数学教研报告

数学教研报告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报告将对近期数学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近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教学案例分析活动,选取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

通过分析优秀案例,教师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借鉴。

2. 教学策略研讨教研组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开展了教学策略研讨。

教师们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3. 教学资源共享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活动。

教师们将自己备好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进行分享,使全体教师受益。

4. 教学技能培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研组邀请了专家进行教学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板书设计、课堂提问、教学评价等,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三、存在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当前,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 促进教师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报告(3篇)

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学学科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数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难题;3. 推动数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 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优秀数学教师进行观摩课展示,旨在让教师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观摩课后,教研组成员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教学案例分享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包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学论文交流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撰写教学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论文交流环节,教师们就论文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提高论文质量。

4. 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开发活动。

教师们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课件、习题等教学素材,并在教研组内共享。

5. 教学研讨与培训针对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教研组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和培训。

如: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等。

通过研讨和培训,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学水平。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2. 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更加深入,共同解决教学难题;3. 数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取得一定成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4. 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初中数学教育教研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报告将对初中数学教育教研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研现状1. 教研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初中数学教育教研工作高度重视,纷纷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

2. 教研成果丰硕在教研活动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丰富的教研成果。

例如,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研平台不断完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初中数学教育教研平台不断完善,如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线教研社区等,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教研途径。

三、初中数学教育教研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数学教育理论了解不足,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同时,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整体提升。

2. 教学方法陈旧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学习,难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改进措施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学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水平;(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跟踪教师成长轨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优化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3)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规范研究报告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

它既需要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也需要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规范。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要遵循以下行为规范。

(1)课堂行为规范教师进入课堂要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应带齐基本的教学要件,做到“四有”:有教材、有教学设计、有教学备件、有所教班级学生名单。

要课前候课,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中途不离开教室,不接打手机,不拖堂。

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行为和教态要求。

还要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共生-当堂达标”的行为规范:①在学生独立自学时,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后,要巡回全班,针对学生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自学规范》指导。

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一个或几个小组中和同学们一起研讨,或走遍班级所有小组观察小组讨论情况。

尽多收集和发现值得在全班展示的亮点或疑点,或对出现偏离主题和困惑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点,或对部分小组进行合作技能的指导。

③除使用媒体和板书以外,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节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④学生课堂展示时,教师要主动将讲台让给学生,站到全班同学的两侧,认真倾听和观察展示同学的讲解和示范,尽量不要打断台上同学的展示。

(2)课堂语言规范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使用普通话;要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①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尽量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有激情。

我们数学教师做到言简意赅,有逻辑性。

②教师下达的每一项指令要清晰明确,并一次性交代清楚。

让学生听到后立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随便插话。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尽可能先启发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必要时教师进行画龙点睛、简明扼要地点评。

④在学生思维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启发性,对学困生要多采用鼓励性语言。

(3)课堂语言评价在许多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后,只给予“真棒!”“你读得真好!”等简单赞扬的话语,这样的评价当然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愉悦和快乐。

然而,“你真棒!”——棒在哪?“你真好!”——好在何处?倾听朗读的学生也不知好在哪里,也就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评价他的同学了。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评价语上多练内功,使评价语发挥激励、指导的作用。

如果我们进行课堂评价时能做到准确得体,机智巧妙,独特创新,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

①.准确得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最好的方法。

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②.机智巧妙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巧妙的评价语言,可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风趣而幽默;可以叩开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学生在笑声中欣然接受评价,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③.独特创新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假如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结合,将预设语言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付,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堂自然就会充满活力。

课上,你不妨翘翘大拇指、鼓鼓掌或与学生握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

行评价,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

(4)课堂板书规范①课堂板书要提纲挈领,抓准知识脉络,使一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

②无论是否使用多媒体,必须板书。

课题必须板书在黑板上方中间位置。

概念、规律、重点知识体系、达成重点目标的方法等作为整课保留内容,要板书在课题下方。

其它内容(可以随时檫掉的内容)板书在中心内容的两侧或下方。

③小学各学科和中学语文教师要规范使用正楷字板书,中学其它学科教师要规范使用正楷或行楷字板书,外语教师板书要符合英语书写的规范要求。

④理科教师对例题解答板书,必须做到步骤清晰完整,格式规范。

(5)课堂提问规范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熟练程度,通过提问时的表情也能了解学生对某项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学生我们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①问题提问要面向各层面的同学,照顾大多数学生,给尽量多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可集中于部分学生身上。

一堂课提问同一名学生不能超过2次(包括其它类型的发言),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次数要趋于相同。

②对学生回答问题(发言)的指令要清楚。

一种情况是要求说明回答小组观点还是个人观点;一种情况是要说明举手回答还是进行抢答。

(6)课堂练习规范①练习题目必须有层次性,照顾到全体同学。

②练习题的排序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由基础到综合。

按照适宜于4、3、2、1号同学的顺序排列。

③如果练习解答允许板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上台板演,以接板演突出书写或解题的规范性。

④练习结束,必须进行小组内或全班矫正,并借机进行组内帮扶。

(7)课堂达标规范教师要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恰当分配课堂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力求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协调一致。

①达标形式、达标试题必须提前设计。

达标试题一般要设必做题(基础)和选做题(综合性难度大)两类,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学生的达标情况。

②达标测试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研究,必须独立完成。

③达标测试时间必须保证,不得被其他环节挤掉。

④评价小组是否达标,必须看小组成员是否全部达标。

(8)课堂调控规范1、教学目标的调控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的起点与归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目标予以明确。

①教学目标是调控关键,教师在课前就要明确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都有哪些,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掌握,要达到何种程度,不要过高也不宜偏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达到较好学习效果,做好调控准备。

②学习内容是调控重点,教与学的内容是连续发展的,不可断章取义,每个环节,每个层次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组织调控,及时调控并减少无关内容的生成。

③教学过程是调控难点,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更是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展现的过程,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把握教学调控方向。

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提出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

对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充分的肯定,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解决。

如果是可以运用当堂知识可以解决且教师认为班级大多数同学可以解答的,应立刻让全班同学进行回答;如果是涉及前后知识跨度较大,或问题难度较大,或问题可以从多角度解释等,教师应先采用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小组观点的方式解决。

对无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婉转的说明对本节课的学习意义不大,但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练习的调控①练习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不可随机安排,这一调控在备课时就可以预设了。

②练习目的性要强,要有目标意识,充分了解所设计的每一个练习的价值,这一点我们还要从教材的设计出发,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层层加深,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

③在辩驳中遇到各抒己见、争执不休的问题时,教师要控制好时间,不能无限制的争执下去。

教师要即时归纳列出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出正确的观点(可能正确观点是多种)。

3、积极情感的调控①教学思想的开放性。

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是学生积极性情感形成的前提。

教学思想开放性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的。

②教学设计的新颖性。

教学设计的新颖性是学生积极性情感形成的基础。

新颖性是指新而别致,教学设计应该考虑的是“新”和“别致”双重性。

③教学氛围的民主性。

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是学生积极性情感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教学媒介的情感性。

教学媒介的情感性是学生积极性情感形成的重要途径。

教学媒介包括物质媒介和交流媒介,物质媒介主要指教师应用于教学的物质设施,交流媒介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语言、表情、动作等体态行为。

(9)课堂用具规范运用教学学具进行辅助教学,是有着其独到的优点的:①借助教学学具,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初步判断对知识做出总结,教师借助学具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

②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运用学具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既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增加自己的动手机会和能力,帮助他们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之中。

这对于学生积累足够的经验有很好的帮助。

③在课前为学生有序发放学具。

由于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学习任务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对学具和学具袋的发放要安排好时机,要在课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给学生发放学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相应的阶段得到相应的学具,又能避免浪费。

④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

由于课堂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不能一次性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利用学具进行反复练习和操作,以加深课堂内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任务,利用学具向学生传授知识。

(5)多媒体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在使用时必须遵循“辅助教学手段”这个原则,不能将一节课全部制成一个 45 分钟的影片,按顺序开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取消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不使用多媒体,如果一定要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15 分钟,多媒体中的内容必须是知识最近发展区和知识未知区的内容,一般不支持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和进行复习。

(6)黑板分主、副区,以讲台为参照物,右边为主区,左边为副区,右边的板书内容一直保留在课终,不能随意擦掉,左边为副区,为解释主区内容,须在副区内画图,解例题可以一边用一边擦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学具,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教具进行更新,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对教具的使用应该富于多样性和可塑性,要能够为教学服务,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实现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