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
课的类型、结构及分析
课的类型、结构及分析课程是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教育中,学习者通过辅导和完成课程来获取知识。
因此,了解课程的类型、结构以及分析是很重要的。
课程的类型可以分为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学术课程是指学习理论性知识的课程,它是以完成学术知识的学习为目的,主要以文本书籍为主。
职业课程是指学习者学习行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它是以完成行业技能和知识为目的,主要以实践为主。
实践课程是指学习者通过实际实践来学习的课程,它是以实践的方式去学习知识的课程,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学习目标。
课程的结构分为课程设置、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四部分。
课程设置指课程的基本安排,包括课程名称、目标、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
课程内容指通过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所包含的信息,它可以是书籍内容、案例研究、实验活动等。
教学过程是指指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讲授、实践、讨论等形式。
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方式。
课程分析是指对课程设置、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掌握课程的特点,把握其重点,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的目标和学习的结果。
课程分析一般包括对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机制的设计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明确课程的定位和目标,即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确定课程的培训对象,明确课程的授课内容,把握课程的学习目标。
其次,分析课程内容,可以结合教育理论,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以保证课程结构正确,内容完善,确保学习者接受不同种类的知识,避免选择偏颇的内容。
接下来,分析教学过程,比如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通过采用更多的探究型教学,加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引导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最后,要分析评价机制,它可以通过采用质量反馈机制来改进课程的教学和评价,以达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目的。
第五章 课程结构
不足: 不足: a.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b.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 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c.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 d.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2.活动课程
•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
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 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 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 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
五、课程的基本类型(设计的不同)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 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 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 学科,彼此分立他安排它们教学法顺序,教 学时数和期限。
优点: 优点:)分科课程是今天各国学校课程的主体类型,并将在 日后继续发展。 (3)分科课程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 整性。能够使人通过学习,较系统地掌握某一科学领域 的基本知识。 (4)分科课程重视教师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基础知识,易于教师教授。 。
第三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 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 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 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 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 (四)媒介性
•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增强 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应该发挥各教学媒 体的功能,使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优化的媒 体组合系统。不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流 程就失去了有效的载体。
第三章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二、课程结构的呈现形式
课程结构在学校课程中有多种呈现形式,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
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活 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课程结构及功能
一、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反映。课程目 标决定了课程的结构,课程目标对学生发展 所作的规定必须转化为课程结构才能得以体 现和贯彻,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便有什么样 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也是对课程目标的充分反映,在课 程结构中可以折射出课程的要旨,体现教育 者的教育意图。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直接影 响着课程结构的确定过程及其最终形态。
2.隐性课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 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 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被视为隐性课程一部分的教育实践,包括能力分 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和程序、隐含的教材内 容、学生的性别造成的差异、课堂奖励结构等。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产 生熏陶作用,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4.三者间的关系 4.三者间的关系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 课程,都是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方案中都占有一 定的课时比例,并通过具体的科目、门 类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各 自独特的育人功能。
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 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的课 程,是按照预先编订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其主导价值在于教育目标明确,对学生的发 展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 结构是系统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系统性质与功能,结 构决定着功能,一定的功能必须有相应的结构。
• 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从来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而 形成这一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结构。各类课程如何结 合,每门课程内部如何结合这就是课程的组织结构问题。
• 课程的组织结构简称为课程结构,是一种人为结构,课 程结构的设计着眼于人的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主要的课程类型
•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 学科课程是以科学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
系统的总称。 • 学科课程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按各门科
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彼此分立 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在现代学校课程中占 优势的通常是学科课程。
•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 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综合课程有着分科课程无法替代的原因。一是它反映了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二是它符合儿童认 知特点;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必修课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设定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必修课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类课程、政治理论、 体育、外语类课程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生产实习、实验、 社会调查等也应列为必修课程。
•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课程 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方案中都占 有一定的课时比例,并通过具体的科目、门类落实到学校 的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各自独特的育人功能。
• 当然,两类课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 起的。相互之间也有彼此增进的关系。
• 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亦称“正式课
• 课程结构作为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 结合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宏观结构(体系结构);中观结 构(科目间的结构);微观结构(科目结构)
第六章 课程结构及课程类型
我国学者的研究探讨
❖1989年.钟启泉教授将西方迄今为止出 现的课程结构区分为三个层次:微观结构 论、中观结构论、宏观结构论 ❖1991年廖哲勋教授在《课程学》一书中 设专章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 了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 ❖国内还有学者将课程结构分为整体结构 和具体结构两个层次,它们的含义及其与 教育结构的关系如图
❖ 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 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 区与学校的交往等;
❖ 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 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
❖ 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 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隐性课程的内容
隐性课程所涵盖的上述内容,有两种情形:
课程类型
❖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学校教 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 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计划、 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
❖ 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 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
学科课程的概念
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分别从各门 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按照各门科 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织各种不 同的学科,并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 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
课的类型、结构及分析
课的类型、结构及分析课堂是我们日常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众多的知识领域,是我们接收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关系着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介绍课的类型、结构及分析,从而为课堂带来更多精彩和实用的内容。
一、课的类型课的类型主要有课堂讲授、讨论课、实践课、科学课、研讨课、影片欣赏课、体育课以及报告课等。
1.堂讲授:典型的课堂讲授类型的课由老师讲授,课堂除了讲解和讲授理论外,还有知识拓展、思维训练以及课堂活动等内容。
2.论课:讨论课是一种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程。
老师会有准备一定的话题供小组讨论,其中每一位同学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3.践课:实践课注重实践操作,其中可以分为实验课、实训课和仿真课等。
实践课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实践技能,又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实际的技术实践之中,为今后的研究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4.学课:科学课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实验知识,并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讨课:研讨课是一种以讨论式教学为主体的课程形式,通常也被称作探讨课或实践课。
老师会选择一个话题或问题,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思考解决办法,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片欣赏课:影片欣赏课是一种以影片放映作为教学形式的课程,属于一种辅助教学方式。
通过影片的放映,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7. 体育课:体育课更多的是以体能活动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提高体质。
常见的体育课有足球、篮球、排球、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等。
二、课的结构课的结构不同了类型,但大多数课程都有引言、内容介绍、讨论、总结以及练习等内容,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言:引言是课堂上的一种重要内容,可以把课程内容以及设计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使整个课程更加完整。
第12讲-课程的类型、作用和影响因素
第12讲课程的类型、作用和影响因素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一、课程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
由于课程工作者的哲学观和教育观等的不同,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思想和理论,依此为指导就设计出不同种类的课程。
课程的种类名目繁多,支配其间的课程理论也流派纷呈,以下主要介绍在课程史上影响较大几种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分学科进行安排的课程。
学科课程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学科课程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突破学科局限,重视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它的优点在于: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同时,由于重视儿童的动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个性。
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及课程结构与类型
课程的未来之训练思维的课程
美国蒙特里国际研究所与国家科学技术教育计划 合作实施的批判性问题论坛具有较大的影响。该 课程以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教 育》(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1990)一书中提出 的建议和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基础,采 用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模式,面向中学生,目的是增 加学生对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问题的意识,培养新一 代防止核扩散问题专家。
13
课程发展的未来
紧扣社会 (1)明智地考虑影响我们社会日常生活的复杂问题; 民主生活 (2)形成促使个人及社会问题作出负责而又审慎反应 重视自我 的道德价值体系 (3)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价值 (4)培养在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方面的“知足感” (5)保持技术上的便利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合理的平衡 应对信息化、 (6)明智地组织和利用信息 全球化 (7)形成全世界相互依存的意识 (8)培养对生活和学习持乐观的和创造性的态度 培养乐观、 (9)培养与民主生活有关的技能和品质 创造的生活 (10)形成指导个体社会行动的对未来的看法 方式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泰勒的贡献提议目标提议目标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教育哲学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10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各个组成成分或要素按照预定的一定准则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问题问题宏观中观微观课程设置问题具体知识点安排等开辟发展中的领域11课程的结构微观微观具体知识点安排具体知识点安排及其与及其与具体环境因素具体环境因素媒体成分媒体成分和学习活动细节和学习活动细节等的相互关系等的相互关系中观中观课程类型课程类型课程平衡课程平衡12课程结构的原理课程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五讲:新课程结构
(四)农村中学课程 • 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 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要求的同时, 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 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 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 科教相结合” 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 三教统筹”等项改革, “绿色 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 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目标: 新课程结构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 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并设置综合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年
级 4 5 6 7 8 9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新 课 程 计 划 表
1
2 品德 与 生活
3
品德与社会
课 程 门 类
科 外
学 语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科 学(生物、物 生物、 化学) 理、化学) 外 语
体
育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
语文 数学 艺术(音乐、美术) 艺术(音乐、美术) 地方与学校课程
2、确定科目的内在结构 、 (1)确定科目的框架结构 ) 科目的框架结构是组织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确定 科目的框架结构是组织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 科目的框架结构就是确定组织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 科目的框架结构就是确定组织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 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主要两种:第一,学科逻辑; 科目内容的逻辑主线主要两种:第一,学科逻辑;第 主题逻辑。 二,主题逻辑。 (2)选择和设计科目内容 ) 选择和设计科目内容的过程中, 选择和设计科目内容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几项原 第一,均衡性原则;第二,时代性原则;第三, 则:第一,均衡性原则;第二,时代性原则;第三, 简洁性原则。 简洁性原则。
专题四 课程的结构和类型
专题四课程的结构和类型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门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它是课程体系的核心。
课程结构是着眼于学科知识体系,或抛弃儿童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等,或使其服从于学科知识体系呢?还是着眼于儿童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等,或抛弃学科知识体系,或使其服从于儿童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呢?当今的课程理论和实践,基本上走出了“知识本位”和“关注发展”两两对立的误区,而谋求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程史上“知识本位”(或“学科本位”)是对应“儿童本位”(或“个性本位”)而言的,他们争论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不同于课程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完善,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成效。
“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的说法,既讲“转变”而不遵守对应的规则,又把课程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个不同的问题缠到一起,这比起已经成为历史的那些不成熟的说法,更不成熟。
”一、我们倡导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小资料另外,课程结构偏重内容本位,无视学生个性发展,以往的小学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所有学生学习同等难度、相同类型、相似内容的课程,过分注重知识僵化式传承和技能训练,学生盲从权威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阻碍每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化的发展。
表4-2 全日制小学(六年)课程计划简表关于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以往我国课程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单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学科整合。
受升学考试制度影响,我国的课程形式以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分科课程为主,忽视了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的作用。
这种课程结构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的阻隔、理论与实践的疏离、科学与人文的对峙,使我国的教学陷入僵化局面。
课程的结构矛盾,实际上是如何为学生打基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改变课程结构的实质是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选择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什么状态为教育成功的参照等。
课程的层次与类型
(一)一般分类
1.按知识的分科不同,不同学科的知识经验 进入学校,就构成不同的科目课程。从而课程 就可以分为:语文课程、数学~、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 音乐~……等等。进而按照对知识的类型区分, 课程就分为三大类型:科学课程、人文课程、 社会课程。
2.按照不同的教育层次,课程可以分为幼儿园课 程、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研究生课程。 进而,不同层次课程均包含着性质不同的知识经验, 按照知识经验的不同性质,又可分为文化课程和职 业技术课程。
(三)学科课程的优越性
1. 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 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3. 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科课程的缺陷
1. 过于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容易导致忽视学生 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2. 关注知识的内在价值而忽视知识的个人意义。 3. 在教学方法上容易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 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 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 联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术中心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 curriculum) 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其 基本特点是:①学术性与专门性(知识体系的划 分更为标准,更为明确);②结构性(强调学科 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观点);③倡导“发现法” (注重发展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以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为代表。
第四,课程既表现为不同内容之间的差异,又表现 为难度之间的递增,因而割裂内容与形式的直线式 与螺旋式皆有其缺陷;
第五,所谓的阶梯型课程实质上就是内容上的螺旋 式,难度上的直线式,两者结合构成阶梯式的课程 结构。
5.形态性分类
第六章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5、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以课程内容编制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的角度不同划分的 课程类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指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强调不同课 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 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 知识,例如,语文、数学等。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 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 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集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隐性 课程的主导价值则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熏陶作用和开发 效果,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也称潜在课程。
(3)关系
1.区别: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性的、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显性课程是计划性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2.联系: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 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 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 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 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 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 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 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 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 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例如,将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 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
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是课程体系中两种相互补充、相互 依存的课程。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 课程突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于课程结构的认识
关于课程结构的认识、分类以及划分标准1.课程结构的认识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课程论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内容相当丰富的部分。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个层次2.1宏观结构宏观课程结构,即学校课程的类别结构,其基本构成成分是各种类型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它涉及三个基本问题: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2.显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完备性及其相互关系;3.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关系。
2.2中观结构中观结构即课程的克雷结构,它涉及以下四个问题:1.学科课程内工具科、社会科、自然科、体艺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科课程内部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2.活动课程中各类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具体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3.构成隐形课程的各成分之间以及各成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4.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
2.3微观结构微观结构即各科目(或活动项目)内的结构以及潜在课程各构成要素内的结构。
3.课程结构的属性3.1客观性从性质上看,课程结构是人工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
但是,精神世界的结构性事物质结构性的反应,课程结构不是课程设计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的。
3.2有序性有序性是描述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范畴。
指事物内部的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
课程结构的有序性就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有规则性。
3.3可换性课程结构也具有可换性,这种可换性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的课程也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摘要: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类型、各要素和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
它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问题,它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也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课程设计与编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中介作用。
关键词:各类型各要素各成分合乎规律协调1、课程结构的概述人们对课程结构的认识成果,主要涉及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内容的表现、课程设置、课程平衡、课程类型以及课程结构的形成机制等。
基于课程平衡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我们会重点去研究。
所以,对于构成课程结构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下面我们先来逐一了解:1.1 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照预定的一定准则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
课程结构问题,实际上是课程内容问题。
人们在面对并处理课程内容的问题中,建立起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主要是课程内容选择更新和课程设置问题。
首先,宏观课程结构受到社会文化发展和学科分类的制约---制约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制约课程内容的领域的划分。
这就是课程内容选择与更新问题。
其次,它受到学科分类与课是,教材里规定的课程内容不能良好的反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然而,这种取向把重点放在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到各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教与学得内容,从而使教学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1.2.2 课程内容就是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就是学习活动”的观念,向“课程内容即教材”的观念发出了挑战。
一些课程工作者把科学技术与课程结合起来,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取向的重点放在学生做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
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它关注的不是学生呈现的是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但是,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往往注重学生的外显活动,而无法看到学生的经验是如何发生的。
这样就容易让只关注表面上的热闹活动,而忽略深层次的学习结构,从而偏离学习的本质,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表面现象。
课程类型与结构
在新课改之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 为了形成最优化的课程横向结构,长期以 来,课程专家们在努力开拓着课程整合的 领域。这里的课程整合指的不仅是课程内 容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学习内容与学生经 验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
二、课程的纵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指的是课程内容的不同 质量在纵向上的结构,目前的课程一般都采 用螺旋式的纵向结构,即按照学习的巩固性 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 或阶段里安排内容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 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某门课程 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把所有课程分为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充实或完善选修制 度是各国课程政策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对于必修 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有以下的认识:首先,必修 课程是致力于基础和共同性的课程,而选修课程 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二者具有等价性, 没有主次之分。其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 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 而是由共同标准的评估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我们对课程结构的探讨是从横向和纵向 两个维度来进行的。
一、课程的横向结构 横向维度主要指各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组
合,而各种课程类型的比例问题一直是课程 横向结构讨论的重点。以往我们在课程横向 结构上的出现的错误倾向在于偏重必修课程, 忽视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在 必修课中又重视工具类和知识类学科,忽视 技艺类学科。
第一节 课程类型
一、课程的不同分类
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 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 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照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强
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第一节课程的类型和结构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一词的来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同时,博比特的《课程》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学习进程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
二、课程的类型1、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划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按照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划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按照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划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按照课程任务来划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6、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是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是其代表理论。
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或经验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3、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
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的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金蒂斯、布厄迪。
四、课程结构五、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六、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纵向组织与序列横向组织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教育学《课程》ppt课件完整版
加强教师培训
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 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能力。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 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 表现性评价,全面、客观地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加强资源保障
加大对课程改革所需资源的 投入,包括教材、教学设备、 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确 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学生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等方面的发展,对课程目标、内容、 实施和评价都有重要影响。
同时,课程也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 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教学支持。
社会学基础
01
02
03
04
课程的社会学基础主要探讨课 程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和传承 工具,受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基础知识
选择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
前沿动态
引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拓 宽学生视野。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交叉融合: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培 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纵向组织
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 生认知发展规律组织内容。
横向组织
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研究
01
跨学科整合的理念与实践
探讨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02
课程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分析课程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
面的创新。
03
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的案例研究
介绍成功的跨学科整合与课程创新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以主题或问题为中心,整 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 方法。
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
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一、课程的定义和内涵研究课程改革,必须对课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
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学者对“课程”有近百种定义,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课程的定义也不断趋于完善。
我国著名学者钟启泉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
(广义)课程是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
(狭义)近年来,课程理论发展迅猛,以上述定义为基础,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将课程的定义归纳为:课程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广义)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
(狭义)下表可帮助我们加深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在上述三个层次中,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是“龙头”。
因为规划和设计必然要使用某种课程模式,体现其课程观念,并拉动另两个层次的编制和实施。
从课程的定义不难看出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广义教学的一发展部分,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个分支;课程又涵盖了狭义的教学,包含了大纲、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法和学法。
——摘自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摘自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三、课程的类型及其演变课程类型又称课程形态、课程原型。
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两种最基本的课程类型。
相关课程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融合课程 课程 核心课程(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广域课程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出现了一种介乎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课程类型——核心课程。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今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政策措施的稳步推行,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同时,校企合作,“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引入,是的教育管理决策部门和一线教师对中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所谓课程,可以分开来理解:课,指的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科目的综合;程,即教学过程的顺序与进程。
整体来讲,课程即是指:“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
对课程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显性课程,即日常学生在学校所学,是进过组织的教学内容,另一个是隐形课程,授课计划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积极关系等各方面获取的知识、情感和态度等。
从显性课程到隐形课程,是教育的一个跨越,大大提高了教育的实效。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置跟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方式,现在常说的课程结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能在整体上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
课程内容的更新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推进的过程,与课程结构的优化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什么是课程模式,翻阅一些资料和网络资源,很多地方简单的理解为课程类型,其实这一种理解是不太恰当的。
要弄清楚课程模式,得要先弄清楚是什么是模式,模式除了“模”的还以外,还有“式” 的含义,即样式、形式。
因此,模式强调对象的典型性、概括性和代表性,同时也应该是简约的,根据这一理解,课程模式就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课程范式,这种课程范式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类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
课程模式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它一方面要规定课程的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
课程结构是形成课程模式的基础。
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包含特定的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最终要靠特定的课程结构来实现。
因此,一种课程模式必须规定课程的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基本结构需要转换,而这种转换以一定的课程模式为基本框架。
换言之,一定的课程模式是一定课程的基本结构进行转换的组织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一、课程的定义和内涵研究课程改革,必须对课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
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学者对“课程”有近百种定义,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课程的定义也不断趋于完善。
我国著名学者钟启泉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
(广义)课程是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
(狭义)近年来,课程理论发展迅猛,以上述定义为基础,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将课程的定义归纳为:课程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广义)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
(狭义)下表可帮助我们加深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在上述三个层次中,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是“龙头”。
因为规划和设计必然要使用某种课程模式,体现其课程观念,并拉动另两个层次的编制和实施。
从课程的定义不难看出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广义教学的一发展部分,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个分支;课程又涵盖了狭义的教学,包含了大纲、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法和学法。
——摘自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摘自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三、课程的类型及其演变课程类型又称课程形态、课程原型。
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两种最基本的课程类型。
相关课程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融合课程 课程 核心课程(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广域课程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出现了一种介乎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课程类型——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在教育大词典里有两种释义:一是指最主要的学科即主干科目;二是指一种课程原型,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教育观。
核心课程既不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这种教育观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今被人们强调的职业分析,就是以人类基本活动——职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核心课程的理念在职教领域中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学科课程也发展出三类改进类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这三种改进类型实际上是学科不同程度的综合化。
在工业经济后期向知识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众多国家职教课程产生了质的变化,多元整合型课程——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应运而生。
多元整合型课程是指采用多种课程类型之所长,经取舍、重组而成的现代职教课程类型。
——摘自蒋乃平主编:《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类型。
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
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摘自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四、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
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
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
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摘自甘露:《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看课程功能的转变》(《教育导刊》2003年2月、3月号)五、课程结构的调整1.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
①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
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
②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基础教育中)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
2.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的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
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
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
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这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例如,在基础教育的“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
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
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
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