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宋明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心学”形成背景
• 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封建专制统 治陷入危机
•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宇宙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陆九渊的观点
南宋
伦理观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认识论
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宇宙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阳明的观点
明朝
伦理观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特点与影响
“程朱理学”的特点
通过“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规范、等级制度与天理结合起来,论 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程朱理学”的影响
•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 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治。
•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
“二程”的观点
北宋
宇宙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 有理后有物
伦理观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和 天理联系起来
一轮复习课件:宋明理学
B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有趣
的比方:如果敌机来了,该怎么办?
朱 熹 :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 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
陆九渊:让弟子们闭目静 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 瞬,不为机声所慑。
宋明理学的新特点及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2.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继承: 坚持儒家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发展: ①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②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③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汉朝——官方化;宋明——世俗化
2、理学产生背景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和学案材料,总结理学产生背景。 材料一:
南朝四百八十寺,
炼汞烧铅四十年,
多少楼台烟雨中。
至今犹在药炉前。
—杜牧
—高骈
(1)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 佛教、道教的挑战。——必要性
表现:三教合一、三教并行
2、理学产生背景
材料二: 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
品经济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伴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 不断膨胀,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 象。
(2)是哲学化的儒学(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宋元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发展成哲学理论体 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抽象性和普 遍性的特点),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3)是佛道化的儒学(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佛、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佛道 化的特点: 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维思辨方式方法,来弥补以往儒家思想的理论缺陷,重新建构 了儒家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是借鉴佛道二教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 三是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有趣
的比方:如果敌机来了,该怎么办?
朱 熹 :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 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
陆九渊:让弟子们闭目静 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 瞬,不为机声所慑。
宋明理学的新特点及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2.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继承: 坚持儒家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发展: ①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②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③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汉朝——官方化;宋明——世俗化
2、理学产生背景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和学案材料,总结理学产生背景。 材料一:
南朝四百八十寺,
炼汞烧铅四十年,
多少楼台烟雨中。
至今犹在药炉前。
—杜牧
—高骈
(1)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 佛教、道教的挑战。——必要性
表现:三教合一、三教并行
2、理学产生背景
材料二: 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
品经济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伴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 不断膨胀,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 象。
(2)是哲学化的儒学(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宋元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发展成哲学理论体 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抽象性和普 遍性的特点),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3)是佛道化的儒学(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佛、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佛道 化的特点: 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维思辨方式方法,来弥补以往儒家思想的理论缺陷,重新建构 了儒家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是借鉴佛道二教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 三是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宋明理学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表现: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地位不断遭到冲击和削弱
原因: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 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 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材料一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 即通过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 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
2.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1) 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 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 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 (人固有的善性)
③强调“知行合一”
陆九渊
课堂活动1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是世界”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 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 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文集卷七读大纪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 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 常”、仁义道德。
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 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表现: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地位不断遭到冲击和削弱
原因: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 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 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材料一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 即通过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 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
2.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1) 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 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 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 (人固有的善性)
③强调“知行合一”
陆九渊
课堂活动1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是世界”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 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 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文集卷七读大纪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 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 常”、仁义道德。
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 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
最新三-一轮复习-宋明理学..PPT课件
(2)张载:(开创气学,唯物主义代表)
(二)理学创立过程
1、创立: “北宋五子”
(3)程颐、程颢”
二程的思想
“仁”,把天理和伦 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
2.成熟:朱熹——程朱理学
哲学思想:理是宇宙万物本源:先有理后有气,
主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同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点
把握“理” 强调“格物致知” 的途径( (通过探究万物来 修养论) 求“理”)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也”“致 良知”(通过内心 反省求“理”)
共 实质 同 内容 点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 “仁”“礼”思想。
三教图
《三教图》(清·丁云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唐高祖李 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 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 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 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
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二 理学的创立
(一)含义:“理学”
(二)理学创立过程
1、创立: “北宋五子”
(3)程颐、程颢”
二程的思想
“仁”,把天理和伦 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
2.成熟:朱熹——程朱理学
哲学思想:理是宇宙万物本源:先有理后有气,
主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同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点
把握“理” 强调“格物致知” 的途径( (通过探究万物来 修养论) 求“理”)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也”“致 良知”(通过内心 反省求“理”)
共 实质 同 内容 点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 “仁”“礼”思想。
三教图
《三教图》(清·丁云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唐高祖李 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 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 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 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
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二 理学的创立
(一)含义:“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16张PPT)
思维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界 “理”在心外 “理”在心中“心”即“理” 观 认 识 论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
共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思想实质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 然欲求。
(2015·江苏单科·21)(12 分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 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 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 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 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1: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佛道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 位遭受挑战。 (5)唐宋以来,儒学家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如韩愈、 周敦颐、张载等。
概念解释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天理” 为核心,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理论化、思辨化新 儒学体系。 理学家的“理”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封 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5
[备选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 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6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 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原在于自己的心。
7
8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 易混易错分析:心学与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流派即 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 辨析: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 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 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 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 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 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 9 良知,从而为善。
26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 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27
6.(2010· 浙江卷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 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 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 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2讲 宋明理学
1
2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解读: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 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 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 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 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 的良知去行动。
第4 课宋明理学PPT课件
(二)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1)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
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维护封建伦理道
德
(2)获取“理”的方法: “发明本心”
“六经皆我注脚”
进行内心反省
三、宋明理学:
2.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1)“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相同: 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 积极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 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 心是“理”。
观察视角一:谁可成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
(2)获取“理”的方法: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三、宋明理学:
(二)陆王心学
宇宙观: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认识论: 内心反省
陆:发明本心 王:致良知
阅读教材P18页简析与探究回答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误解:不准妇女改嫁,压迫妇女。实际上, 程朱理学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因为在程朱理 学家看来,妇女在封建时代只有改嫁才能继 续生存下去,如果连生存都不存在了,谈何 失节、守节!这是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被 后来人误解程朱理学造成的。其实,程朱理 学提倡“饿死”是针对读书人和统治阶层提 出的精神要求,是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 理性和节操意识。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样,强调气节的 经典儒家精神一样,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1.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1)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
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维护封建伦理道
德
(2)获取“理”的方法: “发明本心”
“六经皆我注脚”
进行内心反省
三、宋明理学:
2.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1)“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相同: 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 积极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 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 心是“理”。
观察视角一:谁可成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
(2)获取“理”的方法: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三、宋明理学:
(二)陆王心学
宇宙观: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认识论: 内心反省
陆:发明本心 王:致良知
阅读教材P18页简析与探究回答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误解:不准妇女改嫁,压迫妇女。实际上, 程朱理学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因为在程朱理 学家看来,妇女在封建时代只有改嫁才能继 续生存下去,如果连生存都不存在了,谈何 失节、守节!这是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被 后来人误解程朱理学造成的。其实,程朱理 学提倡“饿死”是针对读书人和统治阶层提 出的精神要求,是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 理性和节操意识。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样,强调气节的 经典儒家精神一样,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共64张PPT)
尊卑等级 重男轻女 重礼轻法 因循守旧 等观念
①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②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注意点:
董新儒学 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宋代理学 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
命题研究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
革和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
机遇期,炎黄子孙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挖掘宋明理学和顾炎武的思想的民族责任意识,是 命题的一个热点视角。
【题点】 理学的影响——社会责任意识
1.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 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 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④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 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②正确。故选C项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 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明理学》ppt课件
宋明理学的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
1.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冲击和挑战。
2.一些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活动,从魏晋至唐, 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3.北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需要复兴儒学维护封 建统治。
4.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
程朱理学 1. 二程(程颢、程颐)理学(北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 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②“天理” 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 法去把握“理”。 2. 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①天理与三纲五常 的紧密联系“存天理,灭人欲”;②“格物致知”深化:“物”的概 念指天理、人伦、圣言和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 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朱熹编著的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第3课Leabharlann 宋明理学课 程 标 准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魏晋至隋唐 儒学是如何应对挑战的?
课 程 标 准
原因: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本身的 缺陷和问题(如理论上的缺陷)
应对:①从内容上看,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 ②从传播的范围看,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 儒兴教,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中华 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③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 归儒”的主张,唐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宋明理学》(共26张PPT)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 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程
程
朱
理
程朱 理学
颢
颐
熹
学
流
派
陆王
陆 九 渊
心学
王 守 仁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发 展 发展:陆王心学
二、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朱熹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 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 血泪
1、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2 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 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 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 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反复观察火 情,寻找逃 生方法
陆王心 学代表
闭目静坐,想象着 火会自生自灭,千 万不能乱了方寸。
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同:
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 2. 思想主张: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4. 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格物致知,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是为了 加强对理的体验,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实践出真知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程朱理学的影响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 以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元朝曾将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 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 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第25讲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 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程
程
朱
理
程朱 理学
颢
颐
熹
学
流
派
陆王
陆 九 渊
心学
王 守 仁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发 展 发展:陆王心学
二、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朱熹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 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 血泪
1、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2 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 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 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 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反复观察火 情,寻找逃 生方法
陆王心 学代表
闭目静坐,想象着 火会自生自灭,千 万不能乱了方寸。
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同:
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 2. 思想主张: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4. 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格物致知,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是为了 加强对理的体验,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实践出真知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程朱理学的影响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 以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元朝曾将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 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 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第25讲 宋明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朱理文和公等文级集》 秩序
材料二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 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2、观点 1)本体论:“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强调社会责任感 2)修养论 3)社会政治理论:“正君心” ,“存天理,灭人欲
3、著作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 为理学经典,元朝将其作为 科举考试的内容。
2021
14
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伪学 ”,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 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 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 要,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 为儒学正宗。 4、影响
2、观点: (1)本体论(理、气关系)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 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理先于气,“理”是世界的本源 ——理学核心思想
(2)理学的修养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2)张载
天、道、性、心,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
精神。
(3)程颢、程颐: 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天__理_,”并认为天理
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仁_。”……
二程观点。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人伦即天2021理
10
(二)、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1、地位:
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理学体系,是 理学集大成者,在儒学地位上仅次于 孔孟。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021
4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的困境——信仰危机
原因:
1)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儒学自身局限凸显。 内因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严重挑战。 外因
合作探究:传统儒学的局限性是什么?
理论上:最大缺陷在于过多关注“现世实际”问题, 而回避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
类》
方法论:格物致知
修养的最 高境界
仁
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
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2021
12
(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 正君心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 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社会功能上:无法为政权提供合法解释。
2021
5
23、、唐“末三五教代合以一后”,潮已流沦的为出笺现注之学的 官方儒相学互不渗断透受、到相质互疑影,响其的统关治系地。位 进一步被削弱。
4、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 兴起的基础
(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等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 立的先声。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影响:社会风气大开,理学孕育而生。
二、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什么是理学
理学是指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糅 合了道教、佛教等思想,更为理论化、思辨 化的新儒学派别。狭义的理学指“程朱理学”。
江西庐山白202鹿1 洞书院
7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1、 理学的基本内涵: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辩论的中心议题是Fra bibliotek教人之法”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
为学应格物 致知,循序 渐进,广泛
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 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 求精微。
阅读古圣先 朱熹 贤的经典。
易简工夫终久大, 支离事业竟浮沉。
陆九渊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 略占上风,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这次集会影 响深远,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2021
8
2、什么是理学
佛、道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 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根本
目的 社会
功能
2021
9
3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北宋五子
(1)周敦颐、邵雍:
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将宇宙的自然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 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一条主线:挑战与应战 一个任务:重建儒学信仰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 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材料一:如唐代诗人杜牧所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 人们对宗教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 念”受到质疑。
提出了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 建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2021
15
5、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2021
16
程朱理学主要思想观点
(1)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 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课堂导入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演变历程?
春秋:创立
孔
子
战国:发展
孟
子
秦
秦朝:打击
始
皇
西汉:正统
2021
董 仲 舒
1
汉代到宋明期间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
220年
两汉
581年 907年
分裂战乱 隋唐
960年
宋元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佛、道 挑战
应战 儒学
2021
2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2)理的表现:(在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人性
(3)穷理方法: “格物致知”
接触格万物事就万是物了、解体万会事万各物种的知道识理、即加穷深理!对 “理”致体知验就、是心最里终明贯白通了明! “理”。
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2021
17
南宋(1175)年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
材料三: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的地方特别容易受
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
微,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
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
于是,当人们不断追问这一思路的起源以及其合理性依
据时,它就有些捉襟见肘。……儒门对追问终极问题的
回避……给思想史留下了新的话题。
材料二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 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2、观点 1)本体论:“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强调社会责任感 2)修养论 3)社会政治理论:“正君心” ,“存天理,灭人欲
3、著作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 为理学经典,元朝将其作为 科举考试的内容。
2021
14
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伪学 ”,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 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 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 要,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 为儒学正宗。 4、影响
2、观点: (1)本体论(理、气关系)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 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理先于气,“理”是世界的本源 ——理学核心思想
(2)理学的修养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2)张载
天、道、性、心,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
精神。
(3)程颢、程颐: 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天__理_,”并认为天理
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仁_。”……
二程观点。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人伦即天2021理
10
(二)、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 1、地位:
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理学体系,是 理学集大成者,在儒学地位上仅次于 孔孟。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021
4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的困境——信仰危机
原因:
1)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儒学自身局限凸显。 内因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严重挑战。 外因
合作探究:传统儒学的局限性是什么?
理论上:最大缺陷在于过多关注“现世实际”问题, 而回避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
类》
方法论:格物致知
修养的最 高境界
仁
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
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2021
12
(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 正君心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 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社会功能上:无法为政权提供合法解释。
2021
5
23、、唐“末三五教代合以一后”,潮已流沦的为出笺现注之学的 官方儒相学互不渗断透受、到相质互疑影,响其的统关治系地。位 进一步被削弱。
4、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 兴起的基础
(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等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 立的先声。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影响:社会风气大开,理学孕育而生。
二、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什么是理学
理学是指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糅 合了道教、佛教等思想,更为理论化、思辨 化的新儒学派别。狭义的理学指“程朱理学”。
江西庐山白202鹿1 洞书院
7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1、 理学的基本内涵: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辩论的中心议题是Fra bibliotek教人之法”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
为学应格物 致知,循序 渐进,广泛
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 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 求精微。
阅读古圣先 朱熹 贤的经典。
易简工夫终久大, 支离事业竟浮沉。
陆九渊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 略占上风,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这次集会影 响深远,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2021
8
2、什么是理学
佛、道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 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根本
目的 社会
功能
2021
9
3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北宋五子
(1)周敦颐、邵雍:
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将宇宙的自然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 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一条主线:挑战与应战 一个任务:重建儒学信仰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 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材料一:如唐代诗人杜牧所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 人们对宗教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 念”受到质疑。
提出了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 建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2021
15
5、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2021
16
程朱理学主要思想观点
(1)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 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课堂导入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演变历程?
春秋:创立
孔
子
战国:发展
孟
子
秦
秦朝:打击
始
皇
西汉:正统
2021
董 仲 舒
1
汉代到宋明期间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
220年
两汉
581年 907年
分裂战乱 隋唐
960年
宋元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佛、道 挑战
应战 儒学
2021
2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2)理的表现:(在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人性
(3)穷理方法: “格物致知”
接触格万物事就万是物了、解体万会事万各物种的知道识理、即加穷深理!对 “理”致体知验就、是心最里终明贯白通了明! “理”。
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2021
17
南宋(1175)年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
材料三: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的地方特别容易受
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
微,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
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
于是,当人们不断追问这一思路的起源以及其合理性依
据时,它就有些捉襟见肘。……儒门对追问终极问题的
回避……给思想史留下了新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