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16.石榴_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案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3、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嗎?吃過石榴嗎?對石榴有哪些瞭解,誰來說一說?二、自學指導:要求:1、聽老師範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2、學生輕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學檢查。

1、重音要讀准:棗莊、鬱鬱蔥蔥、喇叭、子兒、瑪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說了什麼,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3、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春天葉秋天果四、指導精讀:1、學習第一自然段:⑴齊讀第一自然段:⑵教師教師棗莊⑶馳名中外是什麼意思?令家鄉聲名遠揚的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⑷教師小結:家鄉的石榴聲名遠揚,這是作者愛家鄉的原因。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下麵問題:①這一段寫了那兩個季節?石榴有說什麼特點?②作者用哪些詞來寫葉子,花的?體會鬱鬱蔥蔥的意思。

彷佛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說明了什麼?這樣打比方合適嗎?⑵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五、作業:1、抄寫課後的詞語。

2、仿寫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個個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吹。

六、板書:石榴春天葉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課時一、聽寫生字:二、繼續精讀課文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下麵練習: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春、夏、秋)季石榴(葉子、花、果實)的生長情況。

2、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的?有什麼變化?畫出表現石榴果實特點的詞語。

3、討論:作者按什麼順序寫石榴的果實的?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些變化?4、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一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⑴過渡:長得這麼可愛的石榴,味道怎麼樣?我們一起來看。

⑵輕聲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從那些方面寫石榴子兒的?討論有:顏色: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味道:酸溜溜甜津津體會晶瑩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六课《石榴》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六课《石榴》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

第十六课《石榴》
1、这篇课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讲了石榴成熟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词语:驰名中外、郁郁葱葱、紧偎、张望、红白相间。

3、背诵第四段,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

4、了解拟人的写法。

例: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5、作者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叶子、花、果实
6、课文对石榴花作了重点描写。

先写其颜色是“火红”的;再写其数量是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最后写其形状好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2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2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2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2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2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6、石榴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9个。

积累9个词语。

2.能正确划出写石榴花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各生长阶段的特点,体会作者下石榴,为家乡——枣庄的石榴闻名中外而自豪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带着问题读课文,能按要求划出有关句子.3.能用自己的话藐视水果的特点及其味道.过程:一、话引入,揭示课题。

1.在19课《迷人的秋色》中,我们认识了金光闪闪的(大金帅苹果);玛瑙似的(山楂);红得耀眼的(柿子);晶莹透明的(水晶葡萄).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你们看,(师举起石榴)石榴也成熟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可爱的石榴。

(出示课题)齐读。

2.谁吃过石榴?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知道的石榴吗?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谁听清了,哪里的石榴最出名?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枣庄学习“枣":平舌音、当堂指导书写学习“庄”:翘舌音、半包围结构3.轻声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理解、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圈划划。

4.交流出示,学习生字:“葱“——提醒:中间部分有一点“剥”——查字典认识它是个多音字、用动作帮助理解字义“渐”、“讯"——区别形近字“惭”“迅”5.分组读课文,正音。

三、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1.指名读第二节,用直线划出写石榴花的句子。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石榴》这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石榴的生长过程(即: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来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教师教师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_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_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_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课文2至4节,弄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

3、能品味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b、过程方法:1、学生能自主选择性学习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c、情感态度:1、能体验和感受石榴叶、花、果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

2.能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好,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弄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石榴叶花果的可爱,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仿照课文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水果的文章3、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石榴上课时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同学们,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石榴》,我们去枣庄的石榴园看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二了解预习情况1学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小结:你们想了解的,作者会告诉我们的;你们最想了解的,也会是作者重点要向我们介绍的。

(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是暗示作文应怎样审题,怎样选择材料)2你们预习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谈谈预习的内容,谈谈对课文的了解。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带领同学们读这些字。

2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3读这些生字时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4练读生字5认真看看这些生字,用钢笔描红,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6请在课文中划下生字词,读一读。

再为这些生字找朋友,可以是一般的词,也可以是成语,诗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 16石榴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16石榴教案 苏教版 教案

16、石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哪,教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石榴国去作客,愿意去吗?〔学生自由答复〕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答复,教师归纳〕你们有什么方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学生自由答复,教师归纳: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是啊!同学们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出示生字〕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二、学习生字、词。

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教师随时做好退居二线的准备,充分表达学生为主体〕相机出示生字。

2 、请学生一齐读一读二会生字、词。

〔齐读〕出示二会字词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小结:我们语文是个大课堂,只要你像刚刚那些小朋友那样,在和亲朋好友交谈中、在出门逛街时,在读课外书报时……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一定会学到许许多多生字词、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中学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观察。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3)〔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

〔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快乐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迫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1)
16《石榴》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上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了驰名中外的枣庄石榴园,那我们回忆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不行。因Βιβλιοθήκη 石榴先是青绿色的,长呀长呀,就变成青中带黄。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黄中带红。
生:青绿色的石榴不会先变成黄中带红,再变成青中带黄的。它要由青渐渐变成黄,再由黄渐渐变成红,所以不能把这两个词语调换。
师:是啊,你说的对极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①可爱,石榴花好可爱呀,它鼓着劲儿吹,你能读出这股劲吗?
②活泼
③多: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
④颜色:火红
③热闹: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活泼
指导朗读。(师:哪些词语看出花儿繁多的?强调: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
石榴花的颜色是火红的,数量多,形态美,此时的石榴园非常(热闹)联系下文。板书:花儿热闹。
秋天的石榴园(学习第3自然段)
转眼间,夏天过去了,热闹的石榴花凋谢了,石榴园里是不是就安静下来了呢?生:不是,石榴园里更热闹了。为什么呢?生:因为石榴园里结满了石榴。
1、学习第3自然段,先思考,再交流,:
①、小声读课文,在书上划一划表示颜色变化的词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②、成熟后的石榴是怎样的呢,找出相关句子用~~~~~画出。
顺序词有:先是、逐渐、最后····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石榴》说课稿(苏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石榴》说课稿(苏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石榴》说课稿(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石榴》说课稿(苏教版三年级上) 《石榴》说课设计【说教材】《石榴》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说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

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石榴、音乐磁带学生:画笔、白纸【说教学策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成熟的石榴样儿。

这一作画过程,实际上是对感知内容的还原,即由抽象文字还原于具体形象。

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释放,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课文语言。

新课程又十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6《石榴》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6《石榴》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6《石榴》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
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6《石榴》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
优秀的公开课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2.熟读教材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陶冶审美情趣。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使用第四段的写作方法,品尝水果,写一段。

2.学术状况分

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充满想象的语言,按季节变化顺序形象地展现了石榴从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再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是语言及习作训练的典范,学生通过对第一课时的
学习,学会了生字,扫清了阅读障碍,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
二课时关键是品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阅读训练,让学生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体验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石榴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法,用自然第四段的写作方法写出一个成果。

4教学过程4.1第2课4.1.1教学活动1[导论]第2课1。

欣赏、阅读和交互式问题解决。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品味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b、过程方法:1、学生能自主选择性学习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c、情感态度:1、能体验和感受石榴叶、花、果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

2、能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好,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水果的文章3、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石榴上课时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同学们,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石榴》,我们去枣庄的石榴园看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二了解预习情况1学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是暗示作文应怎样审题,怎样选择材料) 2你们预习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谈谈预习的内容,谈谈对课文的了解。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带领同学们读这些字。

2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3读这些生字时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4练读生字5认真看看这些生字,用钢笔描红,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6请在课文中划下生字词,读一读。

再为这些生字找朋友,可以是一般的词,也可以是成语,诗句。

(尽量地调动学生的积累并利用这种资源学习语言)7了解“驰名中外”的意思。

8让学生互相提问意思不懂的词。

(充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生字词)四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位互相读。

3指名读,全班评议。

4再自读,展示读得好的段落。

五初步感知课文枣庄的石榴园里到底有些什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指名说说(先自由说,再按课文顺序说一说:嫩绿的叶火红的花可爱的果)六练习1读一读,写一写。

石榴剥开活泼驰名中外喜讯甚至透亮清爽无比2再读一读课文3自己设计一道喜欢做的题目。

第二课时一、复习: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

我们再来写几个生字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石榴_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石榴_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石榴_苏教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一、教材分析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石榴》是一篇状物文章。

该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味石榴的过程,字里行间显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晰,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包蕴着作者的喜爱之情,读来饶有味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写作的示范性文章。

因此我在本课将观赏美(石榴的美、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作为本文学习的重点。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石榴》文中讲述了石榴从春天冒出了芽,到渐渐长大,渐渐成熟,结出了果实,果实晶莹透亮,十分美丽,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我的故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好像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烈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乃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立刻感到清新无比。

【知识点】字:枣、抽、鼓、劲、咧、嘴、露、扒、摘、剥、偎、嚼词:石榴园、枝条、嫩绿、喇叭、活泼、成熟、逐渐、熟透、张望、喜讯、玛瑙四字词:郁郁葱葱、晶莹透亮重点句子:1.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2.热烈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乃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4.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1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1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1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1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1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6 石榴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16 石榴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自学检查。

1出示生字词,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认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三、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

2讲解字形。

左右结构。

第三笔是“横斜钩”,第四笔是短横,右边不出头,第五画是竖,横竖相交为“十"。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16石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2)教师介绍枣庄.(3)引导学生理解"驰名中外"的意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课堂实录板书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课堂实录板书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课堂实录板书阅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石榴》课堂实录1
介绍家乡的石榴,有详有略:地点、特产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著名中外的石榴园。

略写
抽枝长叶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略写开花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

次详
结果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幼稚。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
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幼稚的喜讯。

详写果实的生长过程和姿态。

品尝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次详
比喻、拟人贴切生动,活画石榴花与果玲珑可爱:
花形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

果态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幼稚的喜讯。

子状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课堂实录版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课前互动】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师:你们好啊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生:你好师:听出来了,第一次见面,同学们对我还有些陌生,是吧?那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生接:倪鸣师:嗯,你们可以喊我什么?师分别问了2个学生:你想喊我什么?师:真亲切。

倪老师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虽然,咱们银川和南京相隔很远,但是因为倪老师也是回族人,所以来到银川我感到特别的亲切。

这不,倪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样小礼物呢!今天这个礼物呀,倪老师想请同学们上台来摸一摸,猜一猜。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倪老师想请咱们班写字最好的同学来摸一摸,是谁呀,向我推荐推荐。

生推荐学生上台。

师:摸了以后向同学们描述一下,但是千万不能告诉他们是什么,让他们猜一猜,好不好。

生摸第一份礼物。

生:扎扎的师:就是说这个东西有些粗糙是吗?生:硬硬的,感觉一颗一颗的,还有一些小keteng。

师:今天倪老师跟你学到一个词keteng。

同学们,咱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生:这个东西是红色。

师:能猜出来吗?生:我猜是石榴。

师:她说是一颗一颗的,这个颗粒大不大?生:不大。

师:倪老师给你点提示好吗?是咱们宁夏的特产。

生:枸杞(方言)师问摸的同学:他猜的对吗?摸的同学说:对师:其实呀,按常理来说,倪老师送礼物跟银川的同学不应该送宁夏的特产,但是,今天,倪老师是想借这个舞台为咱们宁夏咱们银川做个宣传。

看看,倪老师送给你们的第2份礼物是什么。

师:这次,我想请咱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来摸一摸,是谁?生上台来摸。

师:描述一下。

生:这个东西圆圆的,它是上头大底下小,而且中间有两个坑。

师:摸的挺仔细的。

倪老师摸的都没这么仔细。

表皮的感觉怎么样?生:很光滑。

师:能猜出来吗?倪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啊,它是一种水果。

生:石榴师:跟他想的一样举手我看看。

都认为是啊,我来揭晓答案了。

生看到礼物后叫:苹果!师:知道倪老师为什么要送苹果给你们吗?苹果呀,代表着平安,倪老师希望三(4)班的小朋友能够一生平安。

师:咱们再来看看第三样礼物吧!好象台下的老师也想来参与,但是这个机会还是留给我们三(4)班的同学,谁来?这次你们自己报名,谁手举的高,我就给谁猜。

生摸,描述:这个大大的,而且圆圆的。

师惊讶道:也是圆圆的?生继续描述:而且有一个头是尖尖的,有一个头是平平的。

师:有一个头尖尖的?表皮呢?生:有一些滑滑的。

师:还是比较光滑的是吗?我要提示你们,这还是一种水果,他说他已经猜出来了,我们就把这个机会给他好吗?生:石榴师:又猜石榴,为什么呀?生:因为他下面尖,跟石榴是一模一样的。

师:见过石榴是吗?好,这次猜的跟他一样的举手我看看。

师看过举手情况后说:还这么执着呀!你为什么认为是石榴?生:我认为石榴的表面很光滑。

生:我认为石榴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头,所以我认为是石榴。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对石榴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那这次你们究竟有没有猜对呢?拭目以待师出示,生叫喊:石榴!师:怎么不给自己一点掌声啊!生掌声起师:祝贺你们,同学们,你们猜对了。

知道倪老师为什么要送石榴给你们吗?生:因为石榴代表着你讲的课。

笑声起师: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的原因啊,在这儿呢!瞧,这石榴啊,籽多饱满,象征着团结繁荣,所以呀,它也是一种喜庆水果,这就是倪老师要送石榴给大家的真正原因。

今天倪老师带来的石榴可不一般!它来自于我国山东省的——生接:枣庄师:因为在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石榴园,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石榴的王国。

【上课时间】师:拿起手,跟倪老师一起来写写今天要学的课题。

师:同学们,榴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这个词当中呀要读轻声,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石榴生齐读:石榴师:读的真好。

现在呀,可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

瞧,枣庄的人民呀都把这广告登到了报纸上了,老师在读报纸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生接:中国(未听清)师:因此啊,它闻名海内外。

读了报纸上这段话,相信第一小节中的这个词(驰名中外)你一定也读懂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倪老师想听听谁读出了那石榴园名声很大呀。

就看着屏幕读,准备好了吗?生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读得太棒了!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的预习了。

告诉倪老师,课文你都读过几遍了?读了几遍就亮几师:4遍的、3遍的。

哎呀,真是不看不知道,6遍的、8遍的!一看吓一跳。

师:既然大家都预习的这么充分,今天倪老师要来点刺激的!我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倪老师呀把这一课的生字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开始!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就给你。

生:我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

(众笑)师:1号题?看来你是一个平时做事挺稳重的人。

1号题只有一个生字,你一定能读好!生读: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师:读得太棒了!请坐。

你看台下的老师都情不自禁要为你鼓掌了。

同学们,第一位挑战者初战告捷。

接着来挑战!生:我想选3师:虽然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勇气却了得!——这段话中可有不少的生字,你有信心读好它吗?生说有,然后读: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她读的好吗?生齐:好!师:倪老师特别仔细的听了,有一个生字的读音啊,读得非常的标准!它读第三声,你能带大家读读这个词吗?生领:咧开生齐:咧开师:还有一个字音,老师想跟你一起读。

这个字呀只在一些特定的词中才读露(lou),在这儿应该读露(lu)出了,自己再把这个短句读一读。

生读。

师:刚才这个同学不仅读准了生词的读音,这段话中还有个很长的句子,她也读得很流利。

其实,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只要我们像她一样注意了句子的停顿,还有一些在意思上联系紧密的词,读得紧凑一些,你,也能跟她读得一样流利!现在,自己试试,就读读第2句话,开始。

生自由读。

师:谁也来想读读第二句?生1、生2,读第二句。

师:瞧,掌握了方法,长的句子我们也能读流利。

下面,我们接着挑战!还有一题,只有一题了,谁愿意来?就请你来,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中有一个生词,还有一个儿化音,你能读好吗?生读: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也许同学们对他的朗读不满意,但是倪老师要给他100加星,因为他读得特别的认真,不过这个儿化音还没读出儿化音的感觉,跟倪老师一起读读这个词——劲儿。

生读。

师再带读。

生再齐读。

师:谁再来挑战这句话?生读: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真好。

同学们,这挑战好玩吗?想不想再来一题呀?生:想师:好。

就再来一题。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在这一小节当中啊,可出现了不少的二类字,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别急着举手,自己先去读读红色的词语生自由读。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就带大家读这些词。

生领:剥开、玛瑙、紧偎、嚼嚼、甜津津生齐跟读。

师:小老师带得可太好了。

在这段话中啊,可有一个多音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准,这个字呀,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它就读作本文的读音——bao,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剥开生齐读师:其实,很多的多音字在查字典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现在谁敢来挑战这一段话?生读: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师:读得多用心哪。

同学们,在这段话中呀,还有一个多音字潜伏在里面,就是这个字—间,究竟它应该怎么读呢?别着急,让我们也试着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师:倪老师在字典上查到了这个字的两种意思,当它表示中间的时候,它就读作——生接:一声师:当它表示事物不连接,被隔开这个意思的时候,它就读作——生接:四声师:瞧,这就是石榴籽儿,这是——生接:红的师:这是——生接:白的师:红的白的红的白的,这红色和红色之间哪,被白色给隔开了;这白色和白色之间哪,又被——生接:红颜色师:隔开了。

对呀,根据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它应该选择读作——生接:间(jiàn)师:对,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红白相间生齐读指一名男生再读。

师: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这一小节呀就是在写人们开始——生接:吃(没听清)师:或者说是已经开始品尝石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