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题解幻灯片2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4. 已知:N2:T=273 K ,V1= 2.00 mL , V2= 50.0 mL , p1= 98.0 kPa ,p2= ?O2:T1= 333 K ,T2= 273 K , V= 50.0 mL , p1= 53.0 kPa ,p2= ? 解kPa92.30.5000.20.98)N (2112=⨯==VV p pkPa5.433332730.53)O (1212=⨯==TT p pkPa4.475.4392.3=+=混合p幻灯片3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5. 500 mL 时:p1=101.3-5.63=95.7 kPa , 250 mL 时:p2=(95.7×500)∕250=191 kPa 7. p(H2)=100-1.71= 98.3 kPamol0493.0288315.820.13.98=⨯⨯==RTpV ng22.34.650493.0=⨯=m%7.6%10045.322.345.3=⨯-=ω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8. n(NH3) =560∕22.4=25.0 mol m(NH3) =25.0×17.0=425 g =425∕1425=0.298=29.8% V=1425∕900=1.58 Lc=25.0∕1.58= 15.8 mol ·L-1 9.1:2:100.1633.53:008.160.6:12.0140.00=1-B b A b m ol g 180500.00510.000.9512.0⋅=⨯⨯=⋅∆=m T mK M最简式:CH2O 分子式:C6H12O6幻灯片5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g 9.986.1100.01.9200.2f B A f A =⨯⨯=⋅⋅∆=K m M T m10.11. 凝固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C6H12O6 CH3COOH NaCl CaCl2 12.g 5.5286.100.1180543.0f B A f A =⨯⨯=⋅⋅∆=K m M T m%99.4%1005.10525.52=⨯=ωbRTcRT ≈=∏kPa 75200.1180310315.85.52=⨯⨯⨯=幻灯片6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13. b 总= 0.566+0.486+0.055+0.029+0.011+0.011+0.002 =1.160mol ·L-1= bRT=1.160×8.315×298=2870 kPa=2.87 MPa 15. As2S3(H2S 为稳定剂) 的胶团结构:[(As2S3)m · nS2- · (2n-x)H+]x- · xH+幻灯片7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17. 聚沉能力由大到小排列:A. 100 mL0.005mol ·L-1KI 和100 mL0.01mol ·L-1 AgNO3 制成的为正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AlCl3 K3[Fe(CN)6] MgSO4 (电荷同由小到大) B. 100 mL0.005mol ·L-1 AgNO3和100 mL0.01mol ·L-1 KI 制成的为负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K3[Fe(CN)6] AlCl3 MgSO4(电荷同由大到小) 幻灯片8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18. 解释现象⑴ 海鱼放在淡水中会死亡。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与0.58%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较接近的是溶液()。

(A) 0.1 mol/L 蔗糖溶液 (B) 0.2 mol/L 葡萄糖溶液 (C) 0.1 mol/L 葡萄糖溶液(D) 0.1 mol/L BaCb 溶液2. 25°C 时,总压为10 atm 时,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 O.lg H 2 (B) 1.0 g He (C) 1.0 g N 2 (D) 1.0 g CO 23. 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

6. 一定愠度下,等体积的甲醛(HCH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溶液中甲醛和葡萄糖的质量比是( )。

(A) 6 : 1(B)1 :6(C) 1:3(D) 3:1 7. 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o(A) HAc 溶液 (B) CaCh 溶液 (C)蔗糖水溶液 (D) NaCl 水溶液 8. 取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融化路面的冰雪,效果最好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钙 (C)尿素[CO(NH 2)2] (D)蔗糖9. 在一定的外压下,易挥发的纯溶剂A 中加入不挥发的溶质B 形成稀溶液。

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加的增加而 ()。

(A) 升高(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10.室温25°C 时,0.1 mol/L 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o(A) 25 kPa(B) 101.3 kPa (C) 248 kPa (D) 227 kPa11.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为()。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12. 37°C,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780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浓度是()。

(A) 85 g/L (B) 5.4 g/L (C) 54 g/L (D)8.5 g/L 13. 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习题解答、练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习题解答、练习题

(3)硼砂的分子量为381.4,同样计算需要硼砂质量为0.48g,称量误差为0.04%。
3
第 7 章 酸碱滴定法
7-1.下列物质能否分步滴定,应选用何种指示剂,为什么?
(1)0.10mol·L-1H2C2O4 (3)0.10mol·L-1 洒石酸
(2)0.10mol·L-1H2SO4 (4)0.10mol·L-1 柠檬酸
m
0. 1 0 1 1 2 2. 6 03 1 0 2 0.1560
1 206..90273 2
5-8.分析不纯 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 0.3000g,加入浓度为 0.2500 mol·L-1 的 HCl 标准溶液 25.00mL。煮沸除去 CO2,用浓度为 0.2012 mol·L-1 的 NaOH 溶 液返滴过量盐酸,消耗了 5.84mL。计算试样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20
1
cr
K
θ b1
0.1
4 107.6
106.0
500
∴[OH-]r=
K θb1·cr
107.6 0.1 104.6 4
pOH=4.6 pH=9.4 ∴选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5)0.10mol·L-1 乙二胺 pKθbl=4.07 pKθb2=7.15 crKθb1=0.1×10-4.07=10-5.07>10-8
[OH-]r=
K
θ b
K
θ2 a4Kθ b Nhomakorabeacr
2
104.79 =
(104.79)2 4 104.79 104 104.51
2
pOH=4.51
pH=9.49
(3)0.10mol·L-1NH4CN 溶液
pKθHCN=9.2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1.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等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大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小于Q V ?1.由公式Q p =Q V +(∆n )g RT 得:当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小,即(∆n )g <0时,p V Q Q <;反之则p V Q Q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 )g =0时,或反应物与生成物全是固体或液体时,p V Q Q =。

2.反应H 2(g)+I 2(g)=2HI(g)的r m H θ∆是否等于HI(g)的标准生成焓f m H θ∆?为什么?2. 不相等。

f m H θ∆是指某温度,标准态下,由元素指定的纯态单质生成1mol 该物质的反应热。

其一,碘的指定单质为固体,而非气体,其二r m H θ∆为生成2molHI 的反应热而非1molHI 。

3.分辨如下概念的物理意义: (1)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功、热和能。

(3)热力学能和焓。

(4)生成焓和反应焓。

(5)过程的自发性和可逆性。

3. (1)封闭系统是无物质交换而有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孤立系统是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

(2)热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式,除热外的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功,功和热是过程量(非状态函数);能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和物质能做某事的能力,是状态量(状态函数)。

(3)热力学能,即内能,是系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焓,符号为H ,定义式为H =U +pV 。

(4)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 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称生成焓;反应焓是发生1mol 反应的焓变。

(5)过程的自发性是指在自然界能自然而然发生的性质。

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尽量用一句话给出你的判断根据。

(1)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CaO(s)+CO 2(g)=CaCO 3(s)的反应焓。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及解答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严新徐茂蓉葛成艳编第一章绪论1.1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误差?①在分析过程中,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n次读数不一致,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②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对分析结果所引起的误差。

③移液管、容量瓶相对体积未校准,由此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

④在称量试样时,吸收了少量水分,对结果引起的误差。

答:①偶然误差;②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③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④过失误差1.2测得Cu百分含量为41.64%、41.66%、41.58%、41.60%、41.62%、41.63%,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无须舍去数据)解:41.64%41.66%41.58%41.60%41.62%41.63%41.62%6x+++++==1id x xn=-∑=2.2×10-4 100%rddx=⨯=0.053%1.3测定某样品中铁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30.12%、30.05%、30.07%、30.05%、30.06%、30.03%、30.02%、30.03%根据Q检验法,置信度为90%时是否有可疑数要舍去,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对应的置信区间。

解:排序:30.02%、30.03%、30.03%、30.05%、30.05%、30.06%、30.07%、30.12%先检验最大值30.12%:30.12%30.07%0.530.12%30.02%Q-==-Q0.9=0.47 < 0.5,所以舍去30.12%继续检验最大值30.07%,30.07%30.06%0.230.07%30.02%Q-==-,Q0.9=0.51>0.2,不应舍去,30.07%应该保留。

检验最小值30.02%,30.03%30.02%0.230.07%30.02%Q-==-Q 0.9=0.51>0.2,不应舍去,30.02%应该保留。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一、选择题1.氢气与下列物质反应中,氢气不作为还原剂的是( )A. 单质硫B. 金属锂C. 四氯化钛D. 乙烯解:选B 。

氢原子与碱金属结合生成金属氢化物,氢原子能得到电子,是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

2.下列各组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 NH 4+ , H 2PO 4-, K + , Cl -, PO 43-B. Pb 2+ , NO 3-, Na + , SO 42-C. Al(OH) 3, Cl -, NH 4+, NH 3·H 2OD. Sn 2+ , H + , Cr 2O 72- , K +, Cl -解:选A 。

选项B 中Pb 2+,SO 42-能够生成沉淀PbSO 4; 选项C 中,强电解质的存在,会促进Al(OH) 3的凝聚。

选项D 中Sn 2+ 与Cr 2O 72-在H +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A 中各离子不会发生反应,能够稳定存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O H 分子构型为直线形B. 22O H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22O H 的水溶液很稳定D. 22O H 与722O Cr K 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5CrO解:选B 。

22O H 分子中存在过氧链—O —O —,过氧链在相当于书本的书脊位置上,而两个氢原子在半展开的两页纸面位置上,所以22O H 分子构型不是直线形。

22O H 的水溶液不稳定,遇杂质易分解。

22O H 与722O Cr K 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3Cr +。

22O H 中O 的氧化态居中,所以既22O H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引起的原因是( )A. 氟过多B. 碘过多C. 碘不足D. 维生素不足解:选C 。

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

5.要配制+2Fe 的标准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将( )A.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B. 2FeCl 溶于水C. 铁钉溶于稀酸D. 3FeCl 溶液与铁屑反应解:选D 。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第五版_科学出版社_董元彦主编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第五版_科学出版社_董元彦主编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1 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为什么要用环境的压力e P ?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 答:在体系发生定压变化过程时,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代替e P 。

1-2 298K 时,5mol 的理想气体,在(1)定温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 2 倍; ( 2 )定压下加热到373K ;(3)定容下加热到373K 。

已知 C v,m = 28.28J·mol -1·K -1。

计算三过程的Q 、W 、△U 、△H 和△S 。

解 (1) △U = △H = 0(2) kJ nC Q H m P P 72.13)298373(,=-==∆ W = △U – Q P = - 3.12 kJ(3) kJ nC Q U m V V 61.10)298373(,=-==∆ W = 01-3 容器内有理想气体,n=2mol , P=10P ,T=300K 。

求 (1) 在空气中膨胀了1dm 3,做功多少? (2) 膨胀到容器内压力为 lP ,做了多少功?(3)膨胀时外压总比气体的压力小 dP , 问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到 lP 时,气体做多少功? 解:(1)此变化过程为恒外压的膨胀过程,且Pa P e 510= (2)此变化过程为恒外压的膨胀过程,且Pa P e 510= (3) Vn R TP dP P P e =≈-= 1-4 1mol 理想气体在300K 下,1dm 3定温可逆地膨胀至10dm 3,求此过程的 Q 、W 、△U 及△H 。

解: △U = △H = 01-5 1molH 2由始态25℃及P 可逆绝热压缩至 5dm -3, 求(1)最后温度;(2)最后压力; ( 3 ) 过程做功。

W f dl p A dl p dVδ=-⋅=-⋅⋅=-⋅外外外解:(1) 3511178.2410298314.81-=⨯⨯==dm P nRT V (2) Pa V nRT P 53222104.91053.565314.81⨯=⨯⨯⨯==- (3) )2983.565(314.85.21)(12,-⨯⨯⨯-=--=∆-=T T nC U W m V1-6 40g 氦在3P 下从25℃加热到50℃,试求该过程的△H 、△U 、Q 和W 。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10.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A. 0.0101B. c(OH-)= 0.0235 mol·L-1C. pH = 3.102D. NaHCO3%= 25.30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B )(A)0.1g (B)0.2g (C)0.3g (D)0.4g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6. 标定HCl溶液用的基准物Na2B4O7⋅12H2O, 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溶液浓度是:( A )(A)偏低(B)偏高(C)准确(D)无法确定7. 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A)含量为99.9%的铜片(B)优级纯浓H2SO4(C)含量为99.9%的KMnO4(D)分析纯Na2S2O315.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D )A.容量瓶B.移液管C. 滴定管D. ABC三种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基准物质的是:( B )A.K2Cr2O7 B. NaOH C. Na2C2O4 D. ZnO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D)A、做对照实验B、校正仪器C、做空白实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5.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C)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2.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C)(A)足够的纯度(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C)稳定的化学性质(D)较大的摩尔质量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D)(A)0.7% (B)0.9%(C)1.1% (D)1.3%6.用50mL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积应大于(C)(A)10mL (B)20mL (C)30mL (D)100mL7.数字0.0408有几位有效数字? ( D)(A)1 (B)2 (C)3 (D)4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0.0001B. c (H +)= 0.0235 mol·L -1C. pH = 4.462D. CaO % = 25.307.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得以减小:(B )A. 引入校正系数进行校正B.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C. 用标准样进行对照试验D. 不加试样,进行空白试验8.下列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做“空白实验”校正的是 ( C )A 、 称量时,天平的零点波动B 、 砝码有轻微锈蚀C 、 试剂中含少量待测成分D 、 重量法测SO 42-,沉淀不完全9.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A )0.1g (B )0.2g ; (C )0.3g (D00.4g ;5.砝码生锈属于 A 。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五章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五章习题答案

设此氨水中需含Βιβλιοθήκη 克NH4Cl才不致生成Mn(OH)2 沉淀。
Q (cMn2 / c )(cOH / c )2 Ksp , 无沉淀产生。
cOH K NH 3
cNH3 cNH
4
9.63 106 2 13 0.1 ( ) 1.9 10 x 6.99 g x
K sp 4s 3 s 1.10 103 mol L1 0.086 g L1
结论:有同离子效应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K sp ( s '' 0.20)(2s '' ) 2 s '' 8.06 105 mol L1 6.4 10 3 g L1
c( Ba 2 )
K sp ( SrCrO4 )
1.17 109 mol L1 2.2 104 mol L1
c( Sr 2 )
所以溶液Ba2+离子先沉淀。
当Ba2+离子沉淀完全时,沉淀剂的加入量为:
c(CrO4 2 )''
K sp ( BaCrO4 )
CaF2 ( s) Ca 2 2 F
K sp (cCa2 / c )(cF / c ) 5.3 109
(1)平衡浓度/mol L-1
(2)平衡浓度/mol L-1
s
s'
2s
2s ' 0.10
M CaF2 78.08
K sp s ' (2s ' 0.10) 2 s ' 5.3 107 mol L1 4.1105 g L1 (3)平衡浓度/mol L-1 s '' 0.20 2 s ''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答案第一章溶液与胶体(P5)一. 填空题1 0.1 mol •kg -12 [(AgCl)m•nAg+• (n-x)NO3-] x+•xNO3-3 下降4 AlCl3> MgCl2 > Na2SO4 > NaNO35 181g•mol-16 [(AgI)m• n I-• (n-x)K+] x-•x K+阳极7 0.87 mol •kg -1-1.62 ℃、100.44 ℃8 [(AgI)m• n I-• (n-x)K+] x-•x K+胶核、胶粒、胶团9 阴极[(AgCl)m• nCl-• (n-x)K+] x-•xK+10 59.7 g•mol-111 正[(AgBr)m• nBr-• (n-x)K+] •xK+12 K4[Fe(CN)6] > Na3PO4 > Na2SO4 > NaCl13 正、Na3[Fe(CN)6] > Na2SO4 >NaCl NaCl>Na2SO4>Na3[Fe(CN)6]Cl-、SO42-、[Fe(CN)6]3-14 渗透压大小顺序为:Na2SO4> KCl > 甘油(C3H8O3)= 葡萄糖(C12H22O11)蒸汽压高低顺序:甘油(C3H8O3)= 葡萄糖(C12H22O11)>KCl > Na2SO4沸点高低顺序为:Na2SO4> KCl > 甘油(C3H8O3)= 葡萄糖(C12H22O11)凝固点高低顺序:甘油(C3H8O3)= 葡萄糖(C12H22O11)>KCl > Na2SO4二. 选择题1. D2. D3. D4. D5. B6. B7. C三、简答题1. 解:分两种情况NaCl溶液浓度大于AgNO3溶液,NaCl过量,溶胶为负溶胶,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则胶团结构为[(AgCl)m•nCl-•(n-x)Na+] x-•x Na+AgNO3溶液浓度大于NaCl溶液,AgNO3过量,溶胶为正溶胶,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答案(供参考)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答案(供参考)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答案(供参考)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1、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AgBr,Ag2S, Ca3(PO4)2, MgNH4AsO4解:AgBr2:KθSP=c(Ag +)/cθ·[c(Br-)/ cθ]2Ag2S:KθSP=c[(Ag +)/cθ]2·c(S2-)/ cθCa3(PO4)2:KθSP= [c(Ca2 +)/cθ]3·[c(PO43-)/ cθ]2 MgNH4AsO4:KθSP=c(Mg2 +)/cθ·c(NH4+)/cθ·c (AsO4-)/ cθ2、根据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计算KθSP(1)AgI的溶解度为1.08μg/500ml(2)Mg(OH)2的溶解度为6.53mg/1000ml.解:(1)KθSP=[1.08×10-6/(M(AgI)×500×10-3)]2=8.45×10-17(2).6.53mg/1000ml=6.53×10-3/1=1.12×10-41.12×10-4×(2×1.12×10-4)=5.6×10-123、比较Mg(OH)2在纯水、0.1mol?L-1NH4Cl水溶液及0.1mol?L-1氨水中的溶解度?①纯水KθSP =1.8×10-11=S? (2S)2S=1.65×10-4mol/l②0.1 mol/l NH4Cl S=0.24 mol/l③0.1 mol/l的氨水C(OH-)=51.0-=1.32×10-3 mol/l1074.1S×(1.32×10-3)2=1.1×10-11∴S=6.3×10-6 mol/l4、(1)错,F-是弱酸根,溶液酸性越强,越容易生成HF,从而使CaF2溶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111324. ()()a C mol L NH C mol L NH Cl --⋅+⋅直接参考水准:HCl, NH3和H2O42:[][][]PBE H NH OH C ++-+=+b .111233()()C mol L NaOH C mol L H BO --⋅+⋅直接取参考水准:332,,NaOH H BO H O123:[][][]PBE H c OH H BO +--+=+c .+⋅-4311)(PO H L mol C HCOOHL mol C )(12-⋅直接取参考水准:H 3PO 4 , HCOOH , H 2O][][3][2][][][:342442-----+++++=HCOO PO HPO PO H OH H PBE13. 0.1d mol L FeCl -⋅直接取参考水准:Fe 3+,H 2O223:[][][()]2[()]3[()]PBE H OH Fe OH Fe OH Fe OH ++-+=+++2.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a. 0.10 mol·L -l H 3BO 3;b. 0.10 mol·L -lH 2SO 4;c .0.10 mol·L -l 三乙醇胺 d. 5.0×10-8 mol·L -lHCle .0.20 mol·L -lH 3PO 4。

1011a 10a +61. 5.810 5.81010c 0.10100K 5.810 [H 7.610 pH=5.12w a K mol L -----⨯⨯⨯=⨯>=>⨯=⨯⋅-1033a 解:已知H BO 的K =5.810,cK =0.10,所以可以用最简式进行计算。

22422-2-+-2442+222. 1.010 [H ]=[]+[OH ]+c []+c=c[][H ][][]20a a a a ab H SO K K SO SO cK H K H c H cK -+++=⨯≈+++--=已知的,一级离解完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5)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5)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得分统计表: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汽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元反应NO 2 + CO = NO + CO 2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定某矿石中铁的含量时,获得如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79.62%,79.38%。

置信度P 为90%时经Q 检验无可疑数据要舍弃,则标准偏差s 为________;置信度P 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

(已知置信度为90%、n =6时,t =2.015)4. 已知HAc 的p K a Ө=4.76,则0.01 mol ·L -1的HAc 溶液的pH 值为________。

5. 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平衡常数p K b Ө=4.76,则NH 3·H 2O-NH 4Cl 缓冲体系可用于配制pH 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缓冲溶液。

6. 室温下,AB 2型难溶性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 Ө,则其溶解度为____________;AB 型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为s mol ·L -1,则其溶度积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7. 已知E Ө(Ag +/ Ag )=0.799V ,E Ө(Fe 3+/ Fe 2+)=0.771V ,则298.15K 时,反应Ag ++ Fe 2+→Ag (s )+Fe 3+的标准平衡常数K Ө为 。

8. 原子R 的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m s m m p m , 则R 位于_____周期,_____族,其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配合物[CoCl(NH 3)4(H 2O)]Cl 2命名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体为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为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第五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1 解(1) Cr: +6; (2) N: +1; (3) N: -3; (4) N: -1/3; (5) S: 0; (6) S: +62 解(1)3As2O3 +4HNO3 + 7H2O = 6H3AsO4 +4NO(2) K2Cr2O7 + 3H2S +4H2SO4 = Cr2(SO4)3 + 3S + K2SO4 +7H2O(3) 6KOH + 3Br2 = KBrO3 +5KBr +3H2O(4) 3K2MnO4+2H2O = 2KMnO4 +MnO2 +4KOH4 解F2 +2e = 2F-ϕθ = 2.87VMnO4-+8H++5e = Mn2++4H2O ϕθ = 1.51VCl2 +2e = 2Cl-ϕθ = 1.36VCr2O72-+14H++6e = 2Cr3++7H2O ϕθ = 1.33VBr2 +2e = 2Br-ϕθ = 1.065VFe3++e = Fe2+ϕθ = 0.771VI2 +2e = 2I-ϕθ = 0.5345VCu2++2e = Cu ϕθ = 0.337V氧化能力从上至下依次递减。

5 解Li = Li++e ϕθ = -3.045VMg= Mg2++2e ϕθ = -2.37VAl = Al3++3e ϕθ = -1.66VH2 =2H++2e ϕθ =0.00VSn2+=Sn4++ 2e ϕθ =0.154V2I-= I2 + 2e ϕθ =0.5345VFe2+=Fe3++e ϕθ = 0.771V6 解(1)Cl2 +2e = 2Cl-,电极反应中无H+参与,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不变。

(2)Cr2O72-+14H++6e = 2Cr3++7H2O,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增强。

(3)Fe3++e = Fe2+,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不变。

(4)MnO4-+8H++5e = Mn2++4H2O,H+浓度增加时,氧化能力增强。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选择题及答案

1. 下列符号表示状态函数的是:( B )(A)ΔU (B)S0 (C)ΔH O (D)W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C)A. H=U+PVB. G=H-TSC. △U=Q+WD. △r G m=-RTlnK3. 系统在恒压不做功时,其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C)A. ΔH = 0B. ΔS = 0C. ΔH =ΔUD. ΔU = 04. 下列有关功与热的论述正确的是:( D)A.热等于系统恒压时的焓值。

B.功等于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值。

C.热等于系统恒容时的热力学能值。

D.功与热是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

6.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则反应进度ξ为(D)A. 2 mol B. 1 mol C. 0.5 mol D. 无法确定7.已知△cH m(石墨)= -393.7kJ·mol-1,△cH m(金刚石)=-395.6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热△f H m(金刚石)为(B) (A)-789.5kJ·mol-1 (B)1.9 kJ·mol-1(C)-1.9 kJ·mol-1 (D)789.5 kJ·mol-18.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为(1)A+B→C+D,∆r HӨm,1=x kJ • mol-1,(2)2C+2D→E,∆r HӨm,2=y kJ • mol-1,则反应(3)E→2A+2B的∆r HӨm,3等于:(D )A. 2 x+y kJ • mol-1 B. x2y kJ • mol-1C. 2xy kJ • mol-1D. -2x-y kJ • mol-19、在100℃及标准压力下,1摩尔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中,下列表示体系的△S、△H、Q、W等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C )A、△S>0、△H>0、Q>0、W>0;B、△S<0、△H>0、Q>0、W<0;C、△S>0、△H>0、Q>0、W<0;D、△S<0、△H>0、Q>0、W<0;10.已知(1)A+B→C+D,⊿r HΘm,1=-40.0kJ • mol-1,(2)2C+2D→E,⊿r HΘm,2=60.0kJ • mol-1,则反应(3)E→2A+2B的⊿r HΘm,3等于:(D)A. 140kJ • mol-1B. -140kJ • mol-1C. -20kJ • mol-1D. 20kJ • mol-1 1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1)Zn(s) + ½O2(g) = Zn O(s) △r H m(1)= -351.5 kJ/mol(2)Hg (l) + ½O 2(g) = HgO (S) △r H m (2)= -90.8 kJ/mol由此可知,反应Zn (s) + HgO (S) = Hg (l) + Zn O (s) 的反应热△r H m 等于(A ) (A )-260.7 kJ/mol (B )-263.6 kJ/mol (C )-442.3 kJ/mol (D )-462.2 kJ/mol 12、已知下面四个反应的△H °298,其中液态水的标准生成热是:B (1)2H(g)+O(g)=H 2O(g) △r H m θ298(1) (2)H 2(g)+1/2 O 2(g)= H 2O(1) △r H m θ298(2) (3)H 2(g)+1/2 O 2(g)= H 2O(g) △r H m θ298(3) (4)H 2(g)+ O(g)= H 2O(1) △r H m θ298(4)13. 化合物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以用下列哪个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表示 BA.2H 2(g) + O 2(g)→2H 2O(g)B. H 2(g) + 1/2O 2(g)→H 2O(g)C. H 2(g) + 1/2O 2(g)→H 2O(l)D. H 2O(g)→H 2(g) + 1/2O 2(g)14、甲烷的燃烧是-965.6kJ/ mol ,其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D(1)C(g)+4H(g)=CH 4(g) △r H m θ298(1)=-965.6 kJ · mol -1 (2)C(g)+4H 2(g)=CH 4(g) △r H m θ298(1)=-965.6 kJ · mol -1(3)CH 4(g)+3/2O 2(g)=CO(g)+ 2H 2O(1)△r H m θ298(1)=-965.6 kJ · mol -1 (4)CH 4(g)+2O 2(g) =CO 2(g)+ 2H 2O (1)△r H m θ298(1)=-965.6 kJ · mol -115、20℃时PbCl 2溶解度是0.99克/100克水,100℃时是3.34克/100克水所以反应PbCl 2(s)=Pb 2+(aq)+2Cl -(aq)的△r H m θ是:A(1)大于零 (2)小于零 (3)等于零 (4)不能确定16.已知反应A → 2B 和2A → C 的反应热分别为ΔH 1和ΔH 2, 则反应C →4B 的反应热ΔH 3为 ( D) (A) 2ΔH 1+ΔH 2 (B)ΔH 2-2ΔH 1 (C)ΔH 1+ΔH 2 (D)2ΔH 1-ΔH 217.单质S 的标准燃烧热与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相等 (A)(A.) SO 2( g ) B. SO 2( l ) (C.)SO 3( g ) (D )SO 3( l ) 18.已知:Cu 2O(s) +½O 2(g) = 2CuO(s)的Δr H m =﹣144 kJ·mol ﹣1 CuO(s) + Cu(s) = Cu 2O(s)的Δr H m =﹣11 kJ·mol ﹣1 ,则反应 Cu(s) +½O 2(g) =CuO(s) 的Δr H m = kJ·mol ﹣1。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版 课后答案(董元彦 著) 科学出版社精编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版  课后答案(董元彦 著) 科学出版社精编版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2-1 什么叫状态函数?什么叫广度性质?什么叫强度性质? 解:体系的性质是由体系的状态确定的,这些性质是状态的函数,称为状态函数; 体系的广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具有加和性。体系某一广度性质 的数值等于体系中各部分该广度性质的加和。 体系的强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无关,即不具有加和性。平衡体系某一强度 性质的数值与体系中任一部分该强度性质的数值相等。 2-2 自发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解: (1)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 (2)自发过程具有一定的限度; (3)进行自发过程的体系具有做有用功(非体积功)的能力。 2-3 什么叫混乱度?什么叫熵?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混乱度也称为无序度,它的大小与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微观状态数目有关。 熵就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程度大小的函数。 体系的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 2-4 什么叫自由能判据?它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解:用自由能的改变量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就叫自由能判据。 应用条件:定温、定压不作有用功。 2-5 298K 时 6.5g 液体苯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 放热 272.3kJ。 求该反应的 rU m 和
2
反离子:NO31-13 苯和水混合后加入钾肥皂摇动,得到哪种类型的乳浊液;加入镁肥皂又将得到哪 种类型的乳浊液? 解:钾肥皂是亲水型乳化剂,形成水包油型乳浊液。镁肥皂是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油包 水型乳浊液。 1-14 现有 0.01 mol·L -1AgNO3 溶液和 0.01 mol·L -1KI 溶液,欲制 AgI 溶胶,在下列 四种条件下,能否形成 AgI 溶胶?为什么?若能形成溶胶,胶粒带何种电荷? (1) 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2) 混合时一种溶液体积远超过另一种溶液; (3) AgNO3 溶液体积稍多于 KI 溶液; (4) KI 溶液体积稍多于 AgNO3 溶液。 解: (1) 不能;反应完后,没有剩余的电位离子,恰好生成 AgI 沉淀; (2) 不能;由于过多的剩余电解质溶液也能使溶胶凝结; + (3)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 Ag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正电荷。 - (4)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 I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负电荷。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二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二版

第一章分散体系习题参考答案1-1、16.67克;0.292mol/L解:m(Na2CO3)=3%×1.03×200=6.2(g), Na2CO3则需16.67gNa2CO3.10H2O,c==0.292mol.L-11-2、 123.7克解:△Tf=273.15-268=5.15K△Tf=Kfb ,b=∴m(B)==123.7(g)1-3、(1)0.375;(2)0.666;(3)13.04mol/kg;(4)10.43mol/L解:(1)w(B)==0.375;(2)X(B)==0.666(3)b(B)==13.04mol/kg;(4) c(B)= =10.43mol/L1-4、5760g/mol解:M(B)===5760(g)1-5、373.30K; 272.6K解:b=; Tb=Kbb+Tb※=0.512×0.3+373.15=373.30KTf=Tf※-Kfb=273.15-1.86×0.3=272.6K1-6、S81-7、692.8kPa1-8、400g.mol1-9、2.3kPa; 373.37K; 272.22K; 1023.12kPa解:p=p※x(A)=2333.14×=2300b=0.42△Tb=Kbb=0.512×0.42=0.22K,Tb=373.15+0.22=373.37K△Tf=Kfb=1.86×0.42=0.78K, Tf=273.15-0.78=272.22K∏=bRT=1023.12kPa1-10、690g/mol解:平衡时,b(甲)=b(乙)M=6901-11、因为K2CrO4过量,所以:胶核工业扩散层吸附层反离子反离子电位离子胶团胶粒稳定剂K2CrO4 ;起凝结作用的是K+、Mg2+、[Co(NH3)6]3+;凝结值大小:K3[Fe(CN)6]>MgSO4>[Co(NH3)]Cl31-12、80ml 解:设最多加XmL, X<=801-13、O/W; W/O1-14、C6H12O61-15、不是电解质1-16、6.59%,0.442mol/kg1-17、膨胀(0.6),收缩(1)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2-5、-3269kJ/mol; -3276kJ/mol(提示:△U=Qv=ζ△rUmθ=-272.3kJ, ζ=6.5/78,△rHmθ=△rUmθ+∑μRT)2-6、90.84kJ/mol; 22.40kJ/mol解:HgO(s)=Hg(l)+ O2(g) ,∑μ=0.5 ,ζ=0.250 ,Qp=ζ△rHmθ=22.71△rHmθ=90.84kJ.mol-1;△rHmθ=△rUmθ+∑μRT △rUmθ=90.84×1000-0.5×8.314×298=89601 J.mol-1,Qv=ζ△rUmθ=0.5×89601=22.40 k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A. 0.0101B. c(OH-)= 0.0235 mol·L-1C. pH = 3.102D. NaHCO3% = 25.30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B )(A)0.1g (B)0.2g (C)0.3g (D)0.4g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6. 标定HCl溶液用的基准物Na2B4O7⋅12H2O, 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 溶液浓度是:( A )(A)偏低(B)偏高(C)准确(D)无法确定7. 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A)含量为99.9%的铜片(B)优级纯浓H2SO4(C)含量为99.9%的KMnO4(D)分析纯Na2S2O315.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D )A.容量瓶B. 移液管C. 滴定管D. ABC三种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基准物质的是:( B )A.K2Cr2O7 B. NaOH C. Na2C2O4 D. ZnO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A、做对照实验B、校正仪器C、做空白实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5.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C)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2.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 (C)(A)足够的纯度(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C)稳定的化学性质(D)较大的摩尔质量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D)(A)0.7% (B)0.9%(C)1.1% (D)1.3%6.用50mL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积应大于(C)(A)10mL (B)20mL (C)30mL (D)100mL7.数字0.0408有几位有效数字? ( D )(A )1 (B )2 (C )3 (D )4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0.0001B. c (H +)= 0.0235 mol ·L -1C. pH = 4.462D. CaO % = 25.307.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得以减小:(B )A. 引入校正系数进行校正B.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C. 用标准样进行对照试验D. 不加试样,进行空白试验8.下列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做“空白实验”校正的是 ( C )A 、 称量时,天平的零点波动B 、 砝码有轻微锈蚀C 、 试剂中含少量待测成分D 、 重量法测SO 42-,沉淀不完全9.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A )0.1g (B )0.2g ; (C )0.3g (D00.4g ;5.砝码生锈属于 A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人为误差D.过失误差6.c (72261O Cr K )=0.05000mol ·L -1的溶液对铁的滴定度为 B 。

(M (Fe )=55.85g/mol ,M (K 2Cr 2O 7)=294.2 g/mol )A.0.007g/mLB.0.002793 g/mLC.0.002452 g/mLD.0.01676 g/mL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0.0001B. c (H +)= 0.0235 mol ·L -1C. pH = 4.462D. CaO % = 25.30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说明:(D )A.系统误差大B.系统误差小C.随机误差大D.随机误差小2、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23、已知386465.004.00037.0178.4=⨯,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正确答案应是:(B ) A. 0.3865 B. 0.4C.0.386D.0.3925、下列那项不是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C )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 反应速率要快C. 各物质均应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D. 要有适当的指示剂或通过仪器分析方法来确定滴定的终点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但是准确度低,说明:( A )A.系统误差大B.系统误差小C.偶然误差大D.偶然误差小2、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C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多次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C)(A )0.7% (B )0.9%(C )1.1% (D )1.3%5.许多化学试剂由于纯度或稳定性不够等原因,不能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可先将它们配制成( )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 )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标定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这种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称为间接配制法,也称标定法。

(A )任意 校准物质 (B )任意 基准物质(C )近似 校准物质 (D )近似 基准物质 ( D )6.用50mL 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积 应大于( B )(A )10mL (B )20mL (C )30mL (D )100mL7.已知H 、S 、O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0797 、 32.064 、 15.9994,则H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98.07754 (B )98.0775 (C )98.078 (D )98.08 (C )4.数字0.1007有几位有效数字 ( D)(A )1 (B )2 (C )3 (D )45.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 D )(A )足够的纯度 (B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C )稳定的化学性质 (D )较大的摩尔质量7.数字0.0408有几位有效数字?(A )1 (B )2 (C )3 (D )4 ( C )5.下列关于准确度、精密度、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B. 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C. 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D. 精密度高,不一定保证准确度高7.下列数据中包含两位有效数字的是:(A )A. 2.0×10-5B. pH =6.5C. 8.10×10D.-0.057.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 )A.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B.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C.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D.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系统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6. 已知1722mL g 009260.0O Cr /K 4O 3Fe -⋅=T ,则K 2Cr 2O 7标准溶液浓度为C A.0.01000 mol .L -1 B.0.1000 mol .L -1 C.0.02000 mol .L -1 D. 0.2000 mol .L -1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 D )A 、做对照实验B 、校正仪器C 、做空白实验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7.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得以减小:( D )A. 引入校正系数进行校正B. 不加试样,进行空白试验C. 用标准样进行对照试验D.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13. 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D )(A) BaSO4重量法测定硫时,加HCl过多(B) 天平两臂不等长(C) 砝码受腐蚀 (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8、(1分)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6. 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D )(A) BaSO4重量法测定硫时,加HCl过多(B) 天平两臂不等长(C) 砝码受腐蚀 (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 )A、做对照实验B、校正仪器C、做空白实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B、精密度好则准确度一定会高C、平均偏差d和标准偏差s都可以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精密度的优劣,但后者更好D、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再现程度3.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D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A、B、C都可以6. 对于下列四种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 )(1)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2) 称样量要适当才能减小测量误差(3) 做空白试验是消除系统误差的办法之一(4) 为使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应选择仪器分析方法(A)1,2 (B)1,4 (C)2,4 (D)3,47、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 D )。

A、容量瓶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ABC三种8.下列基准物可用于标定HCl的是DA、Na2CO3B、Na2B4O7·10H2OC、KHC8H4O4D、A、 B(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