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学科教学(生物)——2019级执行
国家试点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生物)专业(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4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生物)专业(试行)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四有”好老师标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物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本科所学专业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林学、医学等相关专业。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课程分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实践教学)。
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二)课程列表五、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通过讲授、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组织和授课,实践课程主要依托本校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说课、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研讨等方式组织教学和授课活动。
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关注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由学生在课外依托个人的教学实践,结合理论课程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开发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实践和研讨,不断反思和改进。
最后,学生在教育实习环节,通过课堂实践进一步将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形成优秀教学案例,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
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
科研实践及毕业论文为一年半。
三、研究方向1.教学原理2.课程原理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三大部分。
应修总学分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位课1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选修课12学分。
入学前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取得CET-6合格证书的研究生免修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课程。
(一)必修课1.公共学位课(10学分)(1)自然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二选一) 2.5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学分(3)英语 6学分2.专业学位课(10学分)(1)教育学原理 3学分(2)学习理论 3学分(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2学分(二)选修课1.方向选修课(1)教学原理方向(10学分)教学原理 3学分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学 2学分学科教学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音乐) 3学分国外教学理论流派 2学分(2)课程原理方向(7学分)课程原理 3学分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2学分国外课程理论流派 2学分(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语文)(7学分)小学语文教学原理 3学分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2学分小学语言教材研究 2学分(4)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数学)(7学分)小学数学教育学 3学分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2学分数学教材理论 2学分(5)任意选修课教学思想史 2学分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2学分教学艺术论 2学分教学测量与评价 2学分基础教育改革实验 2学分中小学课程问题研究 2学分(三)补修课程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
学科教学生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定稿
学科教学生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定稿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能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生物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环节。
公共课包括英语、政治、教育原理、心理学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课涵盖生物学各分支,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专业方向课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如生物教育、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
实践环节则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研究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
然后,教学方法。
我们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再来说说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培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需在教育实习中,了解生物学教学现状,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期间,学生要深入课堂,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开展教育调查和研究,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生物学教育动态,拓宽视野。
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出国访学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好了,咖啡喝完了,方案也完成了。
希望这份“学科教学生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定稿”能够为生物学教育领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注意事项:一想到注意事项,脑海里就浮现出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是课程学习的压力,学生可能会觉得课程太多,难以消化。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2023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旳学科,属教育学旳二级学科。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创立于2023年。
本专业遵照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旳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教师发展培训开发等方面旳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旳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气氛,融合有关学科旳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评价、管理和服务领域旳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往届毕业生重要就业岗位: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部门,大中型国企旳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旳人才管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培养目旳本专业重要培养具有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严谨治学态度、良好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需要旳课程与教学专门人才。
其详细规定是:1.具有严谨旳治学态度、科学旳思想措施和诚朴旳工作作风,具有良好旳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旳专门知识,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旳动向,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有关领域旳新知识、新理论,具有扎实旳知识基础和较宽旳知识面。
3.具有措施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旳基本措施,学会运用科学旳研究措施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措施分析和处理实践问题旳能力。
54. 具有较强旳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可以在本学科使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5. 具有良好旳团体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开发、设计与评估实践旳能力。
045107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在职)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45107 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生物)学制:三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目前的指导教师团队中教授8人(6人拥有博士学位),讲师1人,在学科研究、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方面均获得较大成果。
本学科设有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个教研室;拥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市级精品课程“动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
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科研项目9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250多篇,教研论文60多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音像教材30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个;教学奖27个。
在指导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大学生“挑战杯”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
在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培养方面,遵循“确立教师良好的素养与风范,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形成优良、扎实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优化课程结构,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把握生物科学和生物学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努力开拓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院实验设备、场地及实习基地,培养具有教师气质与人格、具有较强沟通能力、较高职业道德水准、较强专业能力和全面专业素养的优秀中小学生物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
三、培养目标1.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使之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中学、中师教师和中学的管理人才。
2.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及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法则、技能技巧及管理知识并正确应用于实践。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学科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7)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学生物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生物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注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培养方式的实务性及可操作性。
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在中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学和教研室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四、学分要求研究生学习期间,应修满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的课程。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四个模块。
(一)学位基础课1、公共学位基础课000000310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0000003106英语0000003110教育技术学2、专业学位基础课0451003101教育学原理0451003102课程与教学论0451003103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0451003104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0451073101生物教育学(二)专业必修课0451073201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0451073202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0451073203生物学课程与教材分析0451073204生命科学进展专题(三)专业选修课0451073301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0451073302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与研究0451073303生物学学习理论与方法0451073304国内外生物教育进展0451073305生物学活动课设计与实践0451073306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0451073307生物学课件设计与制作0451073308生物学史0451073309科学方法论0451073310教育统计学0451073311教学技能专题研究(四)专业实践0451073401专业实践此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物学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其发展历史不长,所以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目前该学科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主要借助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力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所需要的从事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2.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能力,能独立地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3.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4.具有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资料的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6.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三、研究方向1.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如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与文化、课程与教学等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如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问题。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学制年限一般为三年,至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概述教育是国家的命脉,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高等院校特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2. 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教育研究能力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设计,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支持。
3. 课程设置3.1 基础理论课程研究生需要修习一系列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学习理论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帮助他们建立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2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内容,如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技术与创新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为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
3.3 选修课程研究生还需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一定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政策研究、跨文化教育、课堂管理等。
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扩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
4. 实践环节4.1 教学实习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包含一定的教学实习环节。
研究生将进入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实习,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2 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
通过独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研究生能够提升自身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5. 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研究生需要撰写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性论文。
通过撰写学位论文,研究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生物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生物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事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为科技进步、教育振兴、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专业基础,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
3、具有生物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生物教育的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生物教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领导和管理生物教育实践,具有生物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中外生物学教育教学比较研究、生物学科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师教育体系研究。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
在职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开设课程简介附后。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本学科的研究水平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有关科学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我校本学科的发展目标是借助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并通过学科理论研究与创新,使我校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与国内同类学科进行广泛的交流,力争把我院的这一学科研究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二、主要研究方向A:课程论B:教学论C:学科教学论三、专业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师德优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毕业后能够承担高等院校的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五、课程简介及参考书目(一)学位基础课(二)学位专业课(三)专业选修课A:课程论B:教学论C—1数学教学论C-2物理教学论C-3化学教学论C-4生物教学论C-5地理教学论C-6科学教育教学论C-7信息技术教学论C-8历史教学论C-9英语教学论C-10语文教学论C-11音乐教学论C-12体育教学论C-13美术教学论。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高层次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 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具有较为宽厚的生物学专业基础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3. 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一、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生物学教学论60学时 3 学分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60学时 3 学分现代生物学进展专题60学时 3 学分生物技术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人类遗传学40学时 2 学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40学时 2 学分生命与科学史40学时 2 学分人体构造与健康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大学教师教育者专项培养计划课程与教学论专业(XX)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2)一、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系统专业理论,拥有独立从事高等XX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师院校学科教育研究人才和骨干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系统掌握XX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XX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了解XX学科教育教学的国际动态与发展方向,具备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协作能力,善于获取并运用教育教学信息;具有较强的指导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能独立地进行学科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4.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教师教育、学科基础教育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5.具有独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学术人格。
二、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4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5学分,学位论文6学分。
三、培养方式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注重能力培养,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1.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深化和拓宽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要及时列出文献目录,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经典文献阅读效果,要有明确的阅读和考核要求。
每位研究生应在第1、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各提交1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2.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课程学习中力求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学校教育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生物学科教育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具有现代生物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从事生物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生物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生物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大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的能力及独立撰写论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生物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生物实验能力,熟悉生物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能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中等和高等生物教师及研究、管理人员。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突出个性化培养,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生物教育 2012)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代码: 0401 )二级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代码: 040102 )学科方向:生物教育(代码: 07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下的生物学教育方向拥有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
方向带头人胡位荣教授长期从事园艺学研究,为广东教育学会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生物科学普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理事,在学科研究、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方面均获得较大成果。
在科学研究方面,该研究方向自2004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10篇,其中核心期刊44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1篇, ISTP收录1篇,会议论文16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1本;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市级项目和横向课题共27项,经费共计280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各种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共6项。
同时,在指导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该学科方向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学术视野开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方法,能把握生物学学科和生物学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关注并努力开拓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学科方向研究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系和研究所的设备和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地见习和社会调研等途径积极吸收和积累实际的经验知识,从而使所学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具有敏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研究生教学的高质量,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水平的从事生物教学和生物教学研究的生物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基础理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教学和教育科学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教育科研与教学理论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具有比较宽厚的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动向和趋势;2、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3、具有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够承担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4、在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中,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学术对话的能力、科研合作的精神;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2、课程与教学管理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一般为三年。
课程学习时间和毕业(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原则上各占一半。
对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学校允许其提取毕业;对于完不成学业,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
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总学分不低于37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
具体课程结构及学分配置如下:1、学位课程(23学分)(1)公共课程:8学分(2)基础理论课程:6学分(3)专业课程:9学分2、非学位课程(10学分)(1)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2)跨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3)公共选修课程: 2学分3、学术活动(2学分)(1)科研成果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其他成果 1学分(2)学术报告至少听6次、公开做1次学术报告 1学分4、实践活动(2学分)(1)教学实践不少于36学时 1学分(2)社会实践答辩前至少完成1篇社会实践报告 1学分5、补修课程(不计学分)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3门,每门课程不少于54学时,不计学分。
(2021年整理)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部内容。
生物学学科(071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生物学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科方向本培养方案按生物学一级学科设置。
生物学一级学科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学校教育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生物学科教育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具有现代生物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从事生物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生物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生物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大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的能力及独立撰写论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生物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生物实验能力,熟悉生物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能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中等和高等生物教师及研究、管理人员。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
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突出个性化培养,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计划
六、学术活动与科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术热情,扩展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锻炼学术能力。
硕士研究生选听学术报告至少10次,按《长春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考核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有长春师范学院为署名单位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一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的学位伦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一年,硕士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保证足够的论文工作时间。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基础
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生选题的指导。
2.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应在第3学期进行,开题报告论证会由学科教研组组织根据“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审核标准”进行评审。
开题通过,记1学分。
3.论文撰写
论文开题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以取得指导和帮助,为学位论文的完成奠定基础。
研究生与导师应对论文的最终质量共同负责。
要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观念和精品意识,保证用于论文指导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4.论文评阅与答辩
评阅和答辩实行单项打分。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实行预答辩制度和“双盲”评定。
只有通过预答辩和“双盲”评定,才能进行正式答辩。
八、须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崔鸿.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芳宇.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周续莲.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阳光出版社,2010.
[4]朱立祥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郭永峰.生物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6]胡玉华.生物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胡继飞等.创新生物教学方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郑晓蕙.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鲁亚平.生物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10]王永胜.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选读书目
[1]达兹因克里维奇.细胞术方法精要.科学出版社,2012.
[2]张文华.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余自强.生物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付必谦.生态学实验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
[5]李世明.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
[6]胡继飞等.生物教育科研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刘佳佳等.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杨群.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9]赵锡鑫.生物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微生物生態研究会.微生物の生態/ 1 / 方法論をめぐって.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
3.期刊
[1]人民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现代教育论丛,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3]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
[4]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中师范大学
[5]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6]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7]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
[8]生物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
[9]中国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10]学科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
九、课程简介及参考书目
(一)学位基础课
同“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基础课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二)学位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