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土地复垦文献综述word版本
土地复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土地复垦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增加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研究土地复垦、搭建土地复垦相关理论、探讨土地复垦的有效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土地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欧美常用Restoration、Reelamation、Rehabilitation三个词进行描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习惯用“Rehabilitation”,英国则常常用“Restoration”。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这三个词具有相同的含义,国外常常用这三个词中的一个代表其他词以表示所有的“恢复”工作(胡振琪等,2004)。
国外政府十分重视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
美国、英国、加拿大、匈牙利、德国等政府对复垦资源给予补贴,或者建立复垦基金,并疏通各种渠道筹集复垦资金,支持土地复垦工作。
另外各国内都有专门的土地复垦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如美国为推动土地复垦研究、技术革新专门成立“国家矿山地复垦研究中心”,并由国会每年拨款140万美元作为土地复垦研究专项资金,组织多学科攻关,美国的露天采矿与土地复垦学会还每季度出版一期会讯,每年组织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美国和德国是最早开始土地复垦的国家,在美国,主要研究露天矿的复垦(特别是煤矿),对复垦土壤的重构与改良(包括培肥)、重建植被、侵蚀控制和农业、林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深入,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复垦、湿地复垦、复垦中的有毒有害元素的污染和采煤塌陷等方面的研究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美国对开采沉陷地的处理有土地复垦和湿地保护。
复垦又有三种做法,分别为挖沟降水、回填、挖沟与回填相结合。
其回填材料包括采选岩石及客土回填,客土回填复垦的土地和挖沟平整回填的地区可用作农作物种植用地,而岩石等废弃物回填复垦土地大多用于种草、植树或娱乐用地。
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
垦定义为:将 已开采完矿的土地恢复成管理当局批 准使用的采后土地的各种活动;英国 《 采石场复垦
指南 》一书中指 出: 采石场 和露天场可恢复成为某
种 生产性 目的的 土地 。国外对 土 地复 垦的研 究一直
较 重视 ,美 国、英 国 、加 拿大 、匈 牙利 等 国政府 对 复垦资 源 给予补 贴 ,或者 建立 复垦 基金 ,疏 通各 种
一
复利用的活动。其 目的是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保护 区域 生态 环境 。矿 区土地 复垦是 我 国资源地 区永 续
发展 的重 中之重 。无论 是 发达 国家 ,还是发 展 中 国 家 ,对矿 区复垦 工作 都十 分重视 ,并 已取得 一定 的
直 以来 ,矿 产资 源丰 富且工 业较发 达 的 国家
展。
应。可以建立起一个绿色的人工生物群落实体 ,并
且使 这个 群落 实体 向着物 种多样 、生态结 构复 杂的
生态 平衡 系统 方 向发 展 。
3 .矿 区复 垦 具有 长 远 的社 会 效益 。矿 区土 地 复 垦可 以实现 区域 资源优 化配 置 ,形成带 动经 济和 社会 发展 的新 的增 长点 ,为矿 区人 民提供 了 良好 的 生存 环境 和舒 适 的生活 空间 ,也 为子孙后 代 的生存
都 十分 重视 土地 复垦工 作 ,制 定 了各种 土地 复垦 的
研究成果。但 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矿区土地复垦 工作进展缓慢 ,其中根本的原因之一 ,在于至今我 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矿区复垦土地的组织模 式来管 理 土地复 垦工作 ,土地复 垦工 作在管 理 、资 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到 I 颐 和健全。因此 ,研究 国 外矿 区土地 复垦 的理 论与 实践 ,对 我 国矿 区土地 复 垦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土地复垦报告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矿区土地复垦报告摘要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进行了总结,煤炭开采会破坏和压占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污染周围环境,对矿区土地资源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评价方法。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
探讨了山地煤矿开采时地表的影响与平原地区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土地复垦;现状;破坏;评价;适宜性评价引言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煤炭每新增100万t/a 产能,将形成地表塌陷或挖损面积2 100公顷。
目前全国采煤沉陷区面积已达40万公顷,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
由于开采,地表塌陷造成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和盐碱化,不仅使区内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煤炭与农业的矛盾;西部矿区的地面塌陷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同时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还引发大量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矿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质量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为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耕地的复垦利用和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开采沉陷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以及预测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矿藏资源被过度开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矿区生产形成塌陷、挖损,压占土地,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复垦利用已成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要实现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
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主要是以塌陷地为主,塌陷地是指地下开采煤炭资源后,由于地表塌陷而废弃的土地_1]。
塌陷所毁损的土地原本多是耕地,且大多数是生产力较高的良田。
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对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选取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因子指标值及权重,评定被破坏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构建土地最佳复垦模式[2]。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恢复综述
年 来 为 这 一 污 染 问题 所 困扰 , 性 污 染 十 分 严 重 。 酸
有的废石堆 、 尾矿库数十年仍呈强烈酸性 , 地表寸草 不生 , 建立 植被 困难 , 的甚至 污染 并 影 响到 矿 区周 有
围的地 表水 、 地下 水 以及土 壤 , 造成 了恶劣 的环境 影 响 , 重制 约 了矿 区 社 会 经 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赤 泥 严 是氧化 铝工 业 的废弃 物 , 生产 1t 每 氧化 铝就 需 要排 出 09~13t 泥 。赤 泥 污 染 问 题 突 出 , 为 继 矿 . . 赤 成 山尾矿 、 电厂 粉 煤 灰 后 的 又一 大 社 会 公 害 。赤 泥 中 含有 高浓 度碱及 盐类 , 而污 染水 体 和农 田 , 重破 从 严
于 国外水 平 。
和土地荒漠化。同时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还诱发大
量 山体滑 坡 、 和泥 石流 等 自然灾 害 , 重破 坏 矿 崩塌 严 区的土地 资源 和生态 环境 。矿 区 的地 表塌 陷 同 时对 地 面的建 筑 物 、 道路 、 路 、 梁 和输 电线 造 成 不 同 铁 桥 程 度 的破 坏 , 特别是 在村庄 稠 密 的平 原地 区 , 土地 塌 陷使 村庄 破坏 引起人 口迁 移 , 一般 生产 100万 t 0 煤 炭 需迁 移约 200人 。采煤排 放大量 煤矸 石 , 石排 0 矸 出量为原 煤 的 1 % ~2 %。据有 关 统计 资料 , 国 5 0 全 工 业 固体 废 弃 物 最 多 的为 煤矸 石 , 国历 年 累计 工 全
露天堆置条件下, 这类矿 山废弃物 中残存含量相 当
高 的硫化 物 , 易被 空气氧 化 , 降雨 形成 强 烈 的酸 容 遇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矿区位于省西北部市,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形成了以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工业格局。
矿区总面积2094km2,含煤面积361.3km2,矿务集团现有15个矿20对井,以市为中心,分东区、西区和丰沛区三个子矿区。
近年来,矿务集团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1200×104t左右,该集团尚有总可采煤层储量为8.1×108t,其中东区、西区和丰沛区各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是19.2%、43.7%、37.1%,西矿区所占比例最大。
东部矿区包括贾汪、大、家庵、九里山、闸河、利国等6个生产区;西矿区有夹河、庞庄、集、垞城、义安、新河、卧牛山等7个矿10对井。
1地表塌陷现状及其危害矿区是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10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发过程中,矿山基本建设和煤矸石堆放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更为严重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沉陷(俗称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至2003年底矿区塌陷土地25万余亩,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米,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主要表现在:(1)对耕地破坏严重,耕地面积锐减。
目前因采煤塌陷而遭破坏的土地达25万亩,塌陷盆地因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造成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绝产绝收。
在积水沉陷盆地外边缘区原来平整的耕地变成坡地,并分布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士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
(2)地面建筑设施被毁。
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房屋、水塔、烟囱、高压线塔等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引起桥梁的断裂,铁路、地下管线的折断道路和水利设施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造成沟渠、河水倒流现象影响农业灌溉。
(3)受地表沉陷影响,塌陷区周围潜水位降低,地表被输干,农业浇灌和用水困难。
矿山复垦调研报告
矿山复垦调研报告矿山复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在矿区开采完毕后,为了恢复自然生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进行相应的复垦工作。
本次调研报告针对某煤矿的复垦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1.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煤矿复垦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的复垦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沟通。
2. 复垦现状我们对该煤矿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发现煤矿复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大部分矿区已经进行了表层的覆土和绿化工作,部分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实现了生态修复。
3. 存在问题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煤矿复垦工作主要集中在矿坑上方的地表绿化,而对于矿坑内部的复垦工作相对较少。
这导致矿区内的地面留下了大量的废渣和矿石,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矿山复垦的规划和实施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划和指导,煤矿复垦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措施。
这导致不同煤矿复垦的质量参差不齐,复垦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最后,煤矿复垦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但煤矿企业往往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复垦工作。
这导致复垦工作的进展缓慢,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加大对矿坑内部的复垦工作的投入。
要通过采取措施,加快矿坑内部废渣的处理和清理工作,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其次,建立统一的复垦规划和指导标准。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垦规划,确保复垦工作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复垦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质量和效果。
最后,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煤矿复垦工作的扶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引导煤矿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复垦工作。
5. 结论矿山复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
尽管目前煤矿复垦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以提高复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区土地复垦综述
煤矿区土地复垦综述作者:董恒棣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9期【摘要】我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资源占有量快速下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将更加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煤矿区土地复垦已成为煤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综合我国煤矿土地复垦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复垦;综述;煤矿区1、引言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大气、水体、土壤污染。
矿山开采带来的最直接的环境问题是矿区生态破坏。
我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资源占有量快速下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将更加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今后每年仅国有煤矿开采破坏的土地就会以每年几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其中露天采场、排土场和尾矿场占地量占其面积的70% 左右,由于缺乏必要的复垦措施,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程度,使矿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同时使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源枯竭或河水断流,诱发地震。
矿山开采不仅造成山体崩塌、地面沉陷,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大量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数量越积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成为严重的污染源。
加强恢复利用矿山开采破坏土地,搞好矿山生态建设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破坏是最为明显的生态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0.2hm2,露天矿每开采万吨煤要挖损土地约0.1hm2,外排土场压占土地为挖损土地量的1.5 ~2.0 倍,露天矿正常生产时每采万吨煤,排土场平均压占0.16hm2 土地。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治理措施研究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治理措施研究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在矿区开采活动结束后,如何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矿区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治理措施的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矿区土地现状随着矿区开采的不断深入,矿区土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一方面,矿区开采活动导致大量土地被毁坏,植被被破坏,土壤被污染,导致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和土地荒漠化;矿区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渣、尾矿等废弃物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一旦矿区开采结束,急需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以恢复生态平衡,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二、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挑战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矿区土地复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支持。
因为矿区废弃地表存在着大量的毁坏土壤和植被,需要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土壤修复,而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团队支持。
矿区开采活动带来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
废弃的开矿设施和堆放的废渣尾矿也需要进行清理和处理,以避免对周边环境的长期影响。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需要面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如果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能够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将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面临的种种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应建立健全的矿区复垦治理机制,加强政府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府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明确矿区复垦的责任主体和监管机构,加大对矿区复垦的资金投入。
要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开展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针对不同的矿区类型和土壤、水体污染情况,设计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技术路线,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为矿区复垦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
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开采工作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矿开采后,大量的土地被破坏、沉陷和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土地复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以希望恢复煤矿区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土地复垦是指对经过开采的煤矿区进行环境修复和资源再利用的过程。
它包括煤矿采空区填充、地面平整、植被恢复等环节。
土地复垦不仅可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因此,进行土地复垦研究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采空区的填充是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的填充材料多为矿石渣、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但这些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土壤和植被的恢复能力有限。
因此,如何选择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填充材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有些研究采用植物生长废弃物等有机物作为填充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还可以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土壤便于根系扎根的环境,促进植被的快速恢复。
另外,地面平整和植被恢复也是土地复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地面平整可以提供优良的生境条件,为植被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
植被的恢复则是整个复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研究表明,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进行植被恢复,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并且,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保护和引入一些保护性生物如蚯蚓、蜜蜂等对土壤的改良和植被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土地复垦过程中要注意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使得土地复垦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如,研究发现在煤矿区再利用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排泄物等废弃物可以有效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
此外,将土地复垦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比如,通过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管理,可以增加土地的经济收益,为煤矿区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对于改善煤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土地复垦现状及经验
一、我国矿山待复垦土地资源现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挖废、塌陷、压占了大量土地资源,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耕地保护形势更为严峻。
据粗略估算,目前我国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1333万公顷(2亿亩)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仅采矿破坏的土地面积就达600万公顷(9000万亩)。
这些被破坏的土地多数为基本农田,土壤肥沃,集中连片,水、电、路等基础条件较好。
如能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复垦利用,则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约有60%以上的废弃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每年可新增加粮食270亿公斤;30%可以复垦为其它农用地,可新增产值405亿元;10%可以复垦为建设用地,可满足我国4~5年的建设需要,按每亩10万元的价格进行有偿出让,国家财政还可收取出让金9000亿元。
因此,为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土地复垦作为切实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已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二、我国土地复垦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自198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土地复垦规定》后,土地复垦工作已逐步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重视。
国土资源部除了在采矿权登记会审工作中纳入土地复垦的评价因素外,每年还利用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同时,在2003年印发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规划了冀东煤炭钢铁基地、晋陕蒙煤炭化工基地等11个土地复垦重点地区,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政策。
如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宁夏、辽宁、海南等地,就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种类型的生产建设破坏土地的复垦,规定了收缴土地复垦费或收缴土地复垦保证金;浙江、山东、内蒙等地则以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形式对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提出了要求。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范文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范文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单位积极开展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将对我们的煤矿土地复垦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首先,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会对周围的土地造成严重破坏,如果不及时进行复垦,将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我们将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来抓,加大了对该项工作的投入和重视。
其次,我们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进行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复垦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我们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复垦质量和效率。
再次,我们加强了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复垦工作水平。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了复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复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力。
在进行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时,我们积极与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形成了合力,共同推动了复垦工作的开展。
通过合作,我们有效地解决了复垦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复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
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当前,我国经济己由飞速发展转为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已由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寻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
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重视。
煤炭作为一种能源矿产,是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煤矿区生态安全产生扰动,改变原有矿区景观安全格局,最直接的就是压占和损毁土地资源。
由此引起的土地和生态环境破坏形势愈来愈严峻,因此,开展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研究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已经成为矿区开发、生产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是保证煤矿区在有效地利用与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又要兼顾保护生态、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地对土地资源、水环境及基础设施的影响,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复垦的要求,明确指出了煤矿区土地复垦以恢复土地生产力、实现矿区生态全面恢复为最终目标,以土地复垦和生态系统重建为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疏排法、直接利用法、挖深垫浅法、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等常用复垦技术的适用条件、施工方法和步骤;并以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演替机理为重要理论基础,运用生物复垦技术措施、植被重建工程技术等主要技术措施,进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恢复,重个体更应重视群落的恢复,使生态系统高度协调发展;以工程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措施为保证,同时按照待复垦土地所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土地破坏形式、破坏程度及复垦土地利用方向的要求,构建了集约化农业、果草林、农林渔禽、建筑用地和建材生产、水产蔬菜和生态旅游等综合生态复垦模式,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生态分区,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创建高产、高效的煤矿区生态系统。
最后以甘肃省华亭县东华镇殿沟煤矿土地复垦项目为实例,紧密结合以上理论方法,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破坏现状以及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采用直接利用法对项目区内沉陷地、荒草地、中低产田进行土地复垦整治,并运用了相关的生态重建技术,进而将项目区建设成为以粮食生产为主,兼顾果林牧、水产养殖、家畜饲养为辅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使煤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复垦规划与工程得到重建,建立起和谐的矿区健康生态系统。
山西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综述
山西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综述摘要: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矿山开发活动的加剧,以及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工作的薄弱,导致矿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意义重大。
针对山西省矿山的土地复垦进行初步探讨,在分析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西省矿区复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复垦技术一、矿区水土保持工作现存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矿山开发活动的加剧,以及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工作的薄弱,导致矿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另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一些不合理性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
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将仍然是我国主要的一次性能源。
因此,煤矿也得发展是必须、必然的;因此,对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紧迫。
二、矿区土地复垦概况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一些矿产企业迫于矿区土地紧缺,陆续自发性地开展了不同规模、技术粗放的土地复垦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关注矿区土地资源的稳定利用以及相关的基本环境工程的配套问题,土地复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一种以矿区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安全为恢复重建目标的污染土地生物修复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包含了金属矿区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及其联合协同修复等多项环境与生物新技术。
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且多以井工方式开采,因此,土地的塌陷破坏是山西省能源工业对土地资源的主要破坏形式。
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开采范围内,土地塌陷面积已达297.48km2,占开采总面积的60%左右。
山西农业大学赵景逵教授等人于1986年开始开展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对山西省矿区土地破坏最大的4种类型——中小型露天铝矿废弃地、井工采煤塌陷地、煤矸石山、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系统地进行了土壤、植被、生态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试验示范,为山西和黄土高原工矿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阶段性技术成果和对策。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综述
J u n . 2 0 1 3
口 综 合 论 述
矿 区 土 地 复 垦 与 生 态 重 建 研 究 综 述
赵 志平
( 山西省汾河二库管理局 )
摘 要: 矿 产资 源是 工农 业 生产和社 会 经济发 展 必 不可 少 的物 质基 础 , 是社 会 财 富 的重要 源泉 。我 国
是 矿产 资 源大 国,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 采掘量逐 年持 续增 加 。矿产 资源 的开发 利 用 , 在 对 经济 发展 起 到 巨大推
矿 废弃 地 , 特 别关 注复 垦 的长 期效果 和可 持续性 。 德 国的露天煤 矿 复垦 的主要 目标为林 业 和农业
经济 效益 。在矿 山植 被 恢 复 与重 建 的研 究 中 , 关 于
煤矿 开发 后植被 恢 复 与重 建 的研 究 最 多 , 也最 为 深
入 。西方 发达 国家 由于进 入 工业 时 代早 , 对矿 山开 发 所产生 的严 重后 果认 识 较 早 , 在 这方 面 的研 究 相 对 较多 。 以露 天采矿 为主 的澳大利 亚 、 加 拿大 、 美 国 等 国家 , 对稳定 地 表 , 控制 土 地 坡度 、 坡 型 变 化 与控 制侵蚀 的关 系 , 以及控 制 地表 侵 蚀 的覆 盖 材 料 和植
土壤 。
加 。矿 产 资源 的开 发利 用 , 在 对 经济 发 展 起 到 巨大
推动作 用 同时 , 也 带来 了生 态环境 破坏 的 巨大 代价 。 徐嵩 龄 …指 出 , 矿 山开 采 造 成 的 大 规模 破 坏 , 在 中
英 国土地 复垦 的重点 是污染 土地 的修复 和矿 山
中图分 类号 : X 1 7 1 . 4 ; T D 8 2 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0 1 2 0 ( 2 0 1 3 ) 0 2 00 - 1 6 0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8158(2000)01-0006-06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卞正富(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8)摘要:较为系统地比较了我国与主要采煤国家在煤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差异和差距,对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目标、工艺技术及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特点,将我国土地复垦理论研究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我国今后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矿区域;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综述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随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日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煤矿区域集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与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为一体,是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相对集中显现的区域之一。
近20年来,矿区土地复垦逐渐成为世界各采矿大国的热点研究课题。
70年代后期,前苏联、美国相继颁布了有关矿区土地复垦方面的全国性法规,我国也于80年代末正式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有了专门的法规,矿区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空前活跃起来,有关土地复垦理论研究的文献成倍增长,甚至国际上著名的International Jo ur nal of Surface M ining and Env ir onment杂志也更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 faceM ining,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理论研究虽起步晚,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缩小我国与国外土地复垦理论研究方面的差距,扩大与国际土地复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本文对国内与国外土地复垦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1 矿区土地复垦的目标我国的《土地复垦规定》第二条明确提出:“本规定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所以自《土地复垦规定》颁布以来,上述定义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将其延伸至煤矿区范围内,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复垦工程实践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即是对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作者曾将矿区土地复垦定义为“按照土地利用原理,结合矿区开采后土地破坏特点,对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矿区生态平衡的活动。
”作者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工艺应当考虑采矿工程特点,采前复垦应将土地复垦看成采矿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采后复垦也要考虑原有的采矿工艺及其对土地破坏的特点选取复垦工艺。
而就复垦的目标来说,不仅是将复垦对象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而应包括: 恢复甚至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恢复矿区生态平衡。
作者对矿区土地复垦的界定与一般的定义的本质区别在于:一般的定义所涉及的复垦对象仅限于土地物理形态方面,而按作者的定义复垦对象要扩大至除物理形态之外的其它土地属性的整治。
英国矿业与环境委员会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将废弃的场地改做某种用途,而美国Ohio州将土地复垦定义为恢复采煤影响的土地作林地、草地、农地、娱乐场所、野生动物栖息地或其它高于或相当于采前生产力水平的用途,而采取的回填、平整、土壤重构、植被及其它工作。
俄罗斯则将土地复垦解释为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能及以改善环境条件为目标的各项工作之总和。
第14卷 第1期2000年1月 中 国 土 地 科 学CHIN A LA N D SCIEN CE V ol.14,N o.1Jan.,2000 收稿日期:1999-12-08比较我国《土地复垦规定》关于土地复垦的界定与国外一些国家的定义,两者之间基本是一致的,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比较我国与国外在土地复垦上的做法,存在下述两个主要区别:一是土地复垦的目标,国外以恢复生态环境为主,我国则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为目标,这一点已明确反映在我国与国外立法目的方面的差异上;二是复垦工程措施,国外似乎不惜重金,要求严格,近乎呆板,而我国尤为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但有时显得过于简单,标准偏低。
2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对象包括开采沉陷地、露天采矿场挖损地、露天采矿排土场压占地、洗选矸石占地,其比例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对象比例构成单位:公顷复垦对象井工开采露天开采总 计开采沉陷矸石山压占小 计采场排土场小计面积 4.5×1055000 4.55×105 2.25×104 2.25×104 4.5×1045×105比例90191 4.5 4.59.0100 由表1看出:我国复垦任务最重的是开采沉陷地复垦,这是由我国煤炭以井工开采为主决定的,全国煤炭产量95%以上为井工开采。
由于井工开采与露天开采比例悬殊太大,无法利用露采剥离物回填开采沉陷盆地。
世界主要采煤国家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比例构成如表2。
由表2看出:除波兰外,其它六大采煤国露采产量均在50%以上,这一实际情况不仅反映在我国与这些主要采煤国家在复垦对象上明显的区别,还在复垦方法与复垦理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表2 主要采煤国家井工开采与露天开采产量构成(1995年)国 别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俄罗斯南非波兰总产量(亿t)9.34 2.78 2.542.52 2.49 2.062.00露采产量(亿t) 5.79 1.98 1.79 1.93 1.45 1.090.64比例(%)62.071.270.576.658.252.932.0地采产量(亿t) 3.550.80.750.59 1.040.97 1.36比例(%)38.028.829.523.441.847.168.0产量世界排名23456783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方法3.1 露天煤矿复垦方法我国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条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与原土地利用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农业资源型。
这些露天矿包括抚顺西露天、阜新海州、元宝山、义马、小龙谭、可保等露天煤矿。
畜牧资源型。
包括霍林河和伊敏河等露天煤矿。
水土资源贫瘠型。
包括平朔、准格尔、公乌素、大峰沟等露天煤矿。
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均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这些地区年均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因我国露天采煤多采用外排土方式,土地复垦也主要限于排土场复垦,老露天矿均没有将复垦与采排工艺相结合,新露天矿建设中大多数都考虑了这一问题,一些较好的做法包括: 平朔将排土场的整形与采排工艺统筹考虑,提出了采运排复一条龙作业以及堆状地貌种植法等工程与生物复垦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复垦费用。
在排土场复垦植被中,总结出平台上“分区成埂、分段成畦”、“大水排、小水蓄”的整形与水保措施,该矿的排土场复垦工作已基本规范化; 伊敏河矿在排土场复垦过程中,将电厂粉煤灰与露天矿剥离物进行混合排弃,开展了种草试验;在采掘过程中实行了腐殖土单采单放;在开采技术上提前实现了内排等; 抚顺西露天矿根据堆弃年代将外排土场分成六种类型,提出了六种类型造林的适种树种; 义马北露天矿利用排土场建成一个农场,种植蔬菜70亩,农作物300亩,造林250亩。
当地农民无组织地平整土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约2000多亩; 鹤岗岭北露天矿、小龙潭露天矿等用露采剥离物作筑坝材料,将沟壑地段或露采场修筑成池塘蓄水,提供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或养鱼。
与国外相比,我国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相对落后,国外较好的做法有: 露天开采设计时,利用CAD 或GIS技术设计出露采结束后的地形,M.Phillips (1991)曾利用DTM模型绘制了采前与采后及复垦后的地貌; 较多地使用了采掘空间作为排土场,其考虑土地保护与土地复垦的采矿工艺有倒堆法、顺7第1期 卞正富: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序剥采复田法等; 剥离岩土的分别堆放与腐殖土保护; 露天开采区水环境(包括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综合整治; 露天区域的生态恢复。
3.2 井工煤矿土地复垦方法井工开采与露天开采相比,对矿区土地破坏的形式和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就土地破坏形式来说,井工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及矸石山排放压占土地是两种基本形式。
地表沉陷可能引起地面附着物破坏,地表积水影响耕种,或产生裂缝与附加坡度引起土壤锓蚀等不良影响,而矸石排放压占土地与露天开采相比可以说不是主要问题,加上近年来矸石利用量(用于烧制矸石砖,用作铺路材料等)增大,其占地数量相对较小。
井工矿矸石山给矿区带来的主要不良影响在于矸石长期裸露引起粉尘污染严重;部分矿区矸石山自燃向空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矸石山还带来不良的视觉效果,造成景观破坏。
由于我国煤炭95%以上为井工开采,因此煤矿复垦的重点亦在井工矿区。
我国80年代初开始煤矿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研究,提出了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和挖深垫浅三种复垦技术,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井工矿山复垦以这三种复垦形式为主,但由于充填复垦受充填料数量的限制,预计最大充填复垦率小于20%,目前使用充填复垦方法较好的淮北矿区也仅在11%左右,另一方面,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也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用于建设用地或娱乐场所,利用废弃物充填复垦成高产农田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甚至由于二次污染等问题而不可行。
90年代初,徐州矿区、大屯矿区、平顶山矿区、永夏矿区、峰峰矿区等先后开展疏排积水、土地平整、塌陷土地阶地化、梯田化等非充填复垦技术试验,这些技术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并使这些矿区土地复垦率得到显著提高,如徐州矿区铜山县土地复垦率80年代末不到10%,1996年已达50%。
在复垦土地利用方向上,我国的复垦土地利用形式有建设用地、水产养殖用地、农田(粮、菜、经济作物)、林业用地、娱乐场所用地、种养(加)结合的生态工程利用等多种形式,我国现有复垦技术应用、推广比例如表3。
表3 我国现有土地复垦利用技术推广应用比例复垦技术工程技术复垦土地利用充填复垦非充填复垦小计建纯水产养殖农田林娱乐生态工程其它比例%158510010253675710 主要采煤国家中,波兰井工开采比例达68%,其开采方法与我国类似,但波兰的人地矛盾没有我国突出,其复垦工作主要集中在露天矿和矸石山,复垦后土地主要用于种草和植树。
世界第二大采煤国美国的井工开采比例占38%,因其过去井工开采以房柱式为主,所以其开采沉陷系数小,沉陷深度也小,近年来,美国在长壁开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开采沉陷破坏也随之严重。
美国东部矿区1986年开采沉陷地面积为5.8万公顷,预计到2000年增到8.9万公顷。
美国对开采沉陷地的处理有两种做法:一是复垦,二是作为湿地加以保护。
复垦又有三种做法(R.G.Darm ody,1993),即 挖沟降水; 回填; 挖沟与回填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