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鲁科版物理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模块综合测评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模块综合测评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 (此题包含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三项切合题目要求,选对 1 个得 3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6 分;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强烈,分子均匀动能越大D.分子间的距离r 存在某一值 r 0,当 r<r 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r>r 0时,引力大于斥力E.热力学温标的 0 K 是可能达到的【分析】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没关,选项A错;分子的热运动是指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对;温度是分子均匀动能的标记,C对;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使劲表现为斥力,F斥>F引,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F 引 >F 斥,分子间的作使劲表现为引力,D对.依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热力学温度的 0 K 达不到,E 项错误.【答案】BCD2.对于晶体和非晶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全部晶体沿各个方向的光学性质都同样B.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同样C.在各样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 ) 都是依据必定的规则摆列的,拥有空间上的周期性D.物质是晶体仍是非晶体,是绝对的,不行能互相转变E.有些非晶体在必定条件下能够转变成晶体【分析】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此中单晶体拥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由很多凌乱无章的摆列着的小晶体构成的,多晶体和非晶体同样拥有各向同性,故 A 错误;非晶体拥有各向同性,故 B 正确;不论是单晶体仍是多晶体,内部的分子按必定的规则排布,既拥有必定的规律性,空间上的周期性,故 C 正确;物质是晶体仍是非晶体,不是绝对的,在必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变,故 D 错误,E正确.【答案】BCE3.(2016 全·国丙卷 )对于气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质量和温度都同样的气体,内能必定同样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必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相关E.必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必定增添【分析】气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决定,质量和温度都同样的气体,内能可能不一样,说法 A 错误.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没关,说法 B 错误.气体被压缩时,同时对外传热,依据热力学第必定律知内能可能不变,说法C 正确.必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相关,说法 D 正确.依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必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状况下,体积变大,则温度必定高升,内能必定增添,说法 E 正确.【答案】CDE4.对于固体、液体随和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固体能够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立的几何形状B.液晶像液体同样拥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像,拥有各向同性C.在环绕地球运转的“天宫一号”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靠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E.大批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少,两端多”的规律散布【分析】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立的几何形状,A 正确;液晶与某些晶体相像,拥有各向异性,B 错误;水滴呈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C 正确;依据饱和汽压的特色知 D 正确;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体现“两端少,中间多”的散布规律,E 错误.【答案】ACD5.(2016 全·国乙卷 )对于热力学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必定高升B.对气体做功能够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必定放热D.热量不行能自觉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假如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立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均衡,那么这两个系统相互之间也必然达到热均衡【分析】依据热力学定律,气体吸热后假如对外做功,则温度不必定高升,说法 A 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传热,对气体做功能够改变其内能,pV说法 B 正确.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依据T=恒量知,膨胀过程必定吸热,说法C 错误.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行能自觉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法 D 正确.两个系统达到热均衡时,温度相等,假如这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立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均衡,那么这两个系统相互之间也必然达到热均衡,说法 E 正确.应选 B、D、E.【答案】BDE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必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增大C.物体对外做功时, W<0D.物体汲取热量时, Q<0E.物体内能减少时,U<0【分析】依据热力学第必定律 U= W+Q,物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 )和物体从外界吸热 (或向外界放热 )两种要素相关.物体汲取热量,但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故内能有可能不变甚至减小,故 A 错误;同理,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有可能吸热,故内能可能增大,B 正确;依据热力学第必定律可知,物体对外做功时 W<0,C 正确;物体汲取热量时,Q>0,D 错误;物体内能减少时, U<0, E 正确.【答案】BCE7.对于系统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30110074】A.物体内全部分子的均匀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B.当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不必定发生变化C.外界对系统做了多少功W,系统的内能就增添多少,即U=WD.系统从外界汲取了多少热量Q,系统的内能就增添多少,即U= QE.做功和热传达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二者也有不一样【分析】在分子动理论中,我们把物体内全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定义为物体的内能,A 正确;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是两个不一样的观点,二者没有什么关系,B 正确;只有当系统与外界绝热时,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才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同理只有在纯真的热传达过程中,系统汲取(或放出)的热量才等于系统内能的增添量 (或减少许 ),故 C、D 错误;做功和热传达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成效上是等效的,但二者也有差别.做功是内能和其余形式能的转变,热传达是不一样物体或一个物体不一样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故 E 正确.【答案】ABE8.如图 1 所示,关闭在气缸内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假如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高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1A.气体的密度增大B.全部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必定增大C.气体的压强增大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加E.气体的内能增大【分析】关闭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因此密度不变,A 错误;温度高升,气体分子运动的均匀速率增大,但不是全部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B 错误;依据查理定律可知,当气体温度高升时,压强增大, C 正确;分子密度不变,压强增大,因此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加,D 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包含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当温度高升,分子动能增添,因此气体内能增添,E 正确.【答案】CDE二、非选择题 (此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12 分)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单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依据酒精与油酸体积比为 m∶n 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现用滴管滴取油酸酒精溶液,N 滴溶液的整体积为 V.【导学号: 30110075】图 2(1)用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待稳固后将油酸薄膜轮廓描述在坐标纸上,如下图.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则油膜面积约为________.(2)估量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目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分析】(1)估量油膜面积时以超出半格以一格计算,小于半格就舍去的原则,估量出 10 格,则油酸薄膜面积为 10S.n(2)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浓度为ρ=m+nV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ρN因为形成单分子的油膜,则分子的直径为d=V′nV 10S=(+).10NS m n【答案】 (1)10S(2)nV10NS(m+ n)10.(12 分)如图 3 所示, U 形管左端关闭,右端张口,左管横截面积为右管横截面积的 2 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关闭一段长为26 cm、温度为 280 K 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 cm,外界大气压为76 cm Hg.若给左管的关闭气体加热,使管内气柱长度变成30 cm,则此时左管内气体的温度为多少?图 3【分析】设左管和右管内水银液面的高度差本来是 h1,升温后变成 h2,左管的横截面积为 S,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p0- h1)l1S=(p0- h2)l2ST1T2此中 h2=h1- 3(l2-l1)解得 T2=420 K.【答案】420 K11.(14 分 )某同学估测室温的装置如图 4 所示.气缸导热性能优秀,用绝热的活塞关闭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室温时,气体的体积V1=66 mL,将气缸竖起搁置于冰水混淆物中,稳固后关闭气体的体积V2=60 mL.不计活塞重力、活塞与5缸壁间的摩擦,室内大气压p0=× 10 Pa.问:【导学号: 30110076】图 4(1)室温是多少?(2)上述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是多少?【分析】(1)对活塞研究,因不计活塞重力、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活塞只受外面气体对其向下的压力和内部气体对其向上的托力,因此气缸内的气体为V1V2等压变化,设室温为 T1,则T1=T2,代入数据解得: T1=300.3 K.(2)因压强恒定,因此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ρ0·ΔV= p0·(V1-V2),代入数据解得: W=0.60 J.【答案】(1)300.3 K(2)0.60 J12.(14 分)将如图 5 所示的装置的右端部分气缸 B 置于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的环境中,绝热气缸 A 和导热气缸 B 均固定在地面上,由刚性杆连结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开始时两形状同样的长方形气缸内装有理想气体,压强均为 p0、体积均为 V0、温度均为 T0,迟缓加热 A 中气体,负气缸 A 的温度高升到0,稳固后,求:【导学号: 30110077】图 5A 以及气缸B中气体的体积V B;(1)气缸 A 中气体的压强 p(2)此过程中 B 中气体吸热仍是放热?试剖析说明.【分析】 (1)因为此时活塞处于均衡状态,依据均衡条件可知: p A=p B,选气缸 A 中气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0 0·1=p A A· 1 ,V T0V选气缸 B 中气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玻意耳定律得: p0V0=p B V B,又因为: 2V0=V A+V B,联立得: p A=p B=0,V B=0.(2)放热,因为 B 中气体温度不变,所之内能不变,活塞对 B 中气体做正功,由热力学第必定律可知气体放热.【答案】00(2)放热剖析看法析。

2020-2021学年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解析
12.将如图所示的装置的右端部分气缸B置于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的环境中,绝热气缸A和导热气缸B均固定在地面上,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开始时两形状相同的长方形气缸内装有理想气体,压强均为p0、体积均为V0、温度均为T0,缓慢加热A中气体,使气缸A的温度升高到1.5T0,稳定后,求:
(1)气缸A中气体的压强pA以及气缸B中气体的体积VB;
(2)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题目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10.如图所示,U形管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横截面积的2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26 cm、温度为7℃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 cm,外界大气压为76 cmHg.若给左管的封闭气体加热,使管内气柱长度变为30 cm,则此时左管内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E.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热力学温度的0 K达不到,故E错误。
故选BCD.
2.BCE
【解析】
【分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同时晶体内部排列有规则,而非晶体则没有,但形状不一定有规则.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详解】
A.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故A错误;
【最新】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模块综合测评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新教材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测评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测评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模块综合测评(分值:10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6C 的半衰期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C .处于n =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D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光子说C [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外界温度无关,故A 错误;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光子说,故B 错误;处于n =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故C 正确;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D 错误。

]2.(4分)下列与玻尔理论有直接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时原子的状态是稳定的B .原子的一系列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C .原子从一个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状态时,吸收或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D .氢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旋转D [A 、B 、C 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而D 项为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4分)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C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 .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 [根据玻尔理论可以知道,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过程中是沿着特定轨道半径运动的,A错误;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可以知道B正确;光电效应表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射线甲带负电,D错误。

]4.(4分)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当某个He+处在n =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释放的光子最多有( )A.1 B.2个C.3个D.6个C[本题研究是某个He+,若从n=4到n=1能级跃迁,则只放出一个光子;若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以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则有2个光子放出;同理,若从n=4能级先跃迁到n=3能级,则还可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也可从n=2能级向n =1能级跃迁,则放出3个光子,C正确。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6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6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6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能源利用的过程是做功或热传递的过程,前者是能量的转化,后者是能量的转移。

2.【答案】B【解析】在核电站中,释放的核能转化为内能,使水变为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变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变为电能,故选B。

3.【答案】C【解析】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A 错误;从热库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也是可能的,只是会引起其他变化,B 错误;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C 正确;热机工作过程中,必定要放出部分热量,热机用于做机械功的热量一定小于它从高温热库那里吸收的热量,即使没有任何漏气和摩擦时,热机的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D 错误。

4.【答案】C【解析】永动机是指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而可以大量对外做功的装置,这种装置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成的,A 错误;太阳辐射大量的能量,地球只吸收了极少的一部分,使万物生长,但辐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也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别的能量,B 错误;马和其他动物,包括人,要运动,必须消耗能量,C 正确;所谓“全自动”手表,内部还是有能量转化装置的,一般是一个摆锤,当人戴着手表活动时,使摆锤不停摆动,给游丝弹簧补充能量,才会维持手表的运行,如果把这种手表放在桌面上静置几天,它一定会停止走动的,D 错误。

5.【答案】B【解析】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虽然能量的总量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

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6.【答案】C【解析】因为v<v,说明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物体一直克服摩擦2 1力做功,其机械能一直减小,故A 错误;设滑块升高的最大高度是H,则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mgH,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W=mgH,二者不相等,故B 错误;设斜面的长度为L,上滑与下滑所用时间分v v别为t。

则:L= 1 t,L= 2 t,因为v<v,则得t>t,即下滑时间较长;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t和1 2 1 2 2 1 2 12 2和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均为W=−mg cos L,可见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1.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 .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械——永动机不可能制成D .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AB 对,D 错;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它不可能制造出来,C 对。

D 符合题意。

]2.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由E =F q 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由C =Q 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由E =k Q r 2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 .由U AB =W AB q 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D [电场强度E 与F 、q 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A 错误;电容C 与Q 、U无关,由电容器本身决定,B 错误;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C 错误;由U AB =W AB q 可知,D 正确。

]3.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眯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B[根据题述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可知N点和P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直线d们玗某一等势面内。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HzC.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2.2020年3月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通知,指出新冠病毒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颗粒,在封闭环境中,用显微镜可观察到气溶胶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则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的温度越高,气溶胶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气溶胶微粒越大,气溶胶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明显C.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D.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恒力3.是铜的一种同位素,研究发现具有放射性,其发生衰变时伴有γ光子辐射,衰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γ光子是衰变过程中核辐射的B.8个核在经过2个半衰期后,一定还有2个核未发生衰变C.由于衰变时有能量释放,所以比的比结合能小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再分的4.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A.6种光子中能量最小的是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C.使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13.6eV的能量D.若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恰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在这6种光子中共有4种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5.“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中微子的质量极小,不带电,很难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存在的。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综合测评满分100分,限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体积大的带电体肯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静电感应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带正电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U=Ed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B.在任何电路中,计算电功都可以用W=UIt,计算电热都可以用Q=I2RtC.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D.由公式φ=E pq可知,φ与E p成正比,与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3.如图所示,有一矩形闭合导体线圈,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4.一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100 W,当其正常工作时,11分钟内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荷量为()A.300 CB.200 CC.10 CD.5 C5.如图所示,一圆心为O的圆中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C和BD,电荷量分别为+Q、-Q的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

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与AC的交点为P,取无穷远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的场强和电势都为0B.O点和C点场强相同,且点电荷+q沿直线从O到C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在B点放一个点电荷可能使O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D.点电荷-q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6.科考队进入某一磁矿区域后,发现指南针原来指向正北的N极逆时针转过30°(如图所示),设该位置地磁场磁感应强度水平分量为B,则磁矿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水平分量最小时的值为()A.B2B.BC.2BD.√3B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D.a点的电势降低8.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输出功率P 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内,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的直线表示输出功率P RB.当电流I=1 A时P r=8 WC.当电流为1.5 A时,外电阻大小为43ΩD.电源的电动势为8 V,内阻r=2 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素养评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素养评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模块素养评价(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7分)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电磁波不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解析】选D。

雷达不是利用X光定位的,X光波长极短常用于医疗,A错误;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B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错误;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D正确。

【补偿训练】为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小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一根细直铜导线。

闭合开关,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铜直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C.应该把ab改为左右运动D.应该把磁体的N、S极对调【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理解。

有些同学容易错选为D,改变磁场方向或导体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但题中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我们要让它产生感应电流,而不是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2.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如图),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D.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解析】选B。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A错误;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B正确;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故C错误;德布罗意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

第3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有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金属导体中有电流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1v ,电子热运动速率为2v ,电流的传导速率为3v ,则( ) A .1v 最大 B .2v 最大 C .3v 最大D .无法确定2.一白炽灯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 W 与36 V ,若把此白炽灯接到输出电压为18 V 的电源两端,则白炽灯消耗的电功率( ) A .等于36 W B .小于36 W ,大于9 W C .等于9 WD .小于9 W 3.如图所示,电阻120 ΩR =,电动机的内阻210 ΩR =。

当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 A ,当开关闭合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关于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的式子正确的是( )A . 1.5 A I =B . 1.5 A I >C .15 W P =D .15 W P <4.一只“220 V ,100 W ”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 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 A .小于484 Ω B .大于484 Ω C .等于484 ΩD .无法确定 5.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的性质,可以实现无损耗输电。

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 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 kW ,电压为800 V 。

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 ) A .1 kW B .31.610W k ⨯ C .31.610 kW −⨯ D .10 kW6.把标有“220 V ,40 W ”和“220 V ,15 W ”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220 V 电压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55 WB .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15 WC .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D .乙灯的实际功率大于甲灯的实际功率7.(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内电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220 V ,60 W ”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 V 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A .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B .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C .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0 W8.(多选)如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参考表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 J C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6 Ω D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1 Ω9.(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B .加11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10.(多选)如图所示,1 6 ΩR =,2 3 ΩR =,3 4 ΩR =,接入电路后,关于这三个电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之比是123::4:3:6I I I =B .电压之比是123::1:1:2U U U =C .功率之比是123::1:2:6P P P =D .功率之比是123::6:3:4P P P = 二、实验题(由2小题,共16分)1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导体的长度。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检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表头G,内电阻为R g=100Q,满偏电流为1g=1mA。

现将它们分别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和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分别并联一个电阻R1和串联一个电阻R2,则R1和R2的值分别为()A. R]=600Q, R2=3000QB. R]=60Q, R2=300QC. R「5Q, R2=3000QD. R「0.17Q, R2=2900Q2.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的是()A.开关断开瞬间B.开关闭合瞬间C.保持开关闭合D.移动变阻器滑片3.某同学学习了电磁感应相关知识之后,做了探究性实验:将闭合线圈按图示方式放在电子秤上,线圈上方有一N极朝下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手握磁铁在线圈的正上方静止,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加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磁铁N极加速插向线圈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小于m0B.将静止于线圈内的磁铁匀速抽出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大于m0C.将磁铁N极加速插向线圈的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俯视)D.将磁铁N极匀速插向线圈的过程中,磁铁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4.如图所示,接有灯泡L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与两导轨良好接触并做往复运动,其运动情况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情况相同.图中O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P、Q两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处若两导轨的电阻不计,则()A.杆由O到P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变大B•杆由P到Q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一直变大C.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D.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最大5.在宇宙环境中,地磁场保护着地球,地质记录表明,自地球在46亿年前形成以来,已经有过数百次地磁反转,也就是说,地球的磁场在“反极性”(地磁场方向与现在的方向相反)和“正极性”(地磁场方向与现在的方向相同)之间不断变换物理学家研究认为,地球的磁极反转在未来仍可能会发生下列关于地磁反转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依靠磁场进行导航的物种不会有影响B.地磁场处于最弱的状态时,不会对地球生物的生存有影响C.来自太阳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直接轰击地球的大气层,可能引发一些疾病D.地球磁场的反转是瞬间发生的,而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7.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8.地球内部不存在磁场C.地磁南极和地理南极是同一个点D.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8.鸟儿落在110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B.鸟儿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提出了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观点B .汤姆孙根据气体放电管实验断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C.德布罗意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0.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D.静电复印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8V,内阻『5Q,电灯A的电阻为10Q,电灯B的电阻为6Q,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Q。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力与电场强度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静电力与电场强度(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3分)1.以下属于静电利用的措施是( )A.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车尾有一条“小尾巴”C.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D.复印机的硒鼓采用半导体材料【解析】选D。

下雨天,云层带电打雷,往往在屋顶安装避雷针,是导走静电,防止触电,故属于静电防范,故选项A错误;油罐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油在晃动,也会摩擦产生静电,后面拖一条的铁链就可以及时地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有利于消除静电,属于静电防范,故选项B错误;飞机起落架的轮胎是用导电橡胶制成,可以有效将飞机上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防范,故选项C错误;复印机的硒鼓采用半导体材料,复印机复印文件资料,就是利用静电墨粉吸附在鼓上,属于静电的利用,故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验电器的金属球(未接触)的过程中,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逐渐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原本带正电B.此过程,自由电子从金属箔片转移到了金属小球C.玻璃棒带电过程为感应起电D.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是因为验电器上的电荷消失了【解析】选B。

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小球时,吸引金属箔片的负电荷到小球,从金属箔片张角变小,可以知道原本验电器金属箔片带负电,A错误,B正确;玻璃棒通过与丝绸摩擦而带正电的过程为摩擦起电,C错误;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时金属箔片上的电荷由于移动到金属球上导致减少,验电器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D错误。

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有+3Q、-Q的电量,当它们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是F。

若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再置于相距的两点,则它们的库仑力的大小将变为( ) A. B.3F C.4F D.9F【解析】选B。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得F=k。

两金属小球接触再分离后所带电量各为Q,F′=k=k=3F,故B正确。

4.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两个点电荷或两个质点系统,关于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相似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种力都是非接触力B.这两种力的大小都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这两种力的方向都沿着相互作用的两物体连线方向D.这两种力既可以是吸引力又可以是排斥力【解析】选D。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测评.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测评.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90分)1.(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B .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C .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D .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E .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2)(10分)在水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的遮光板,板上有一个半径为a 的圆孔,圆心的正上方h 处放一个点光源S ,在水面下深H 处的底部形成半径为R 的圆形光亮区域(图1中未画出).测得a =8 cm ,h =6 cm ,H =24 cm ,R =26 cm ,求水的折射率.图1【解析】 (1)由T =2πlg知,A 错误.为防止桥的固有频率与人正步走的频率接近,发生共振,故要求便步走,B 正确.振动加强点的振幅加大,但仍处于振动之中,位移在不停变化,C 正确.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D 错误.由多普勒效应知E 正确.(2)根据光路图,可知sin i =a a 2+h2=0.8sin r =R -a(R -a )2+H 2=0.6由折射定律得n =sin i sin r 得n =43【答案】 (1)BCE (2)432.(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如图2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v =40 m/s ,在t =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 =13 m 处,下列关于波在t =0.45 s 时的运动情况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图2【导学号:78510079】A .该波x =9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B .该波x =11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C .该波x =11 m 处的质点速度方向沿y 轴负向D .该波刚好传播到x =31 m 处E .该波刚好传播到x =18 m 处(2)(10分)如图3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 为半径R =12 cm 的四分之一圆弧,AB 与水平屏幕MN 垂直并接触于A 点.一束红光射向圆心O ,在AB 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 =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 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233,求两个亮斑与A 点间的距离.图3【解析】 (1)据图象可知λ=8 m .根据λ=vT 可得波的周期为T =λv =0.2s ,所以在t =0.45 s 时,已传播了214个周期,据波的周期性特点,可将t =0时的波形图向右移14λ,即可得t =0.45 s 时的波形图,则x =9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 ,x =11 m 处的质点的位移为0,A 正确,B 错误.x =11 m 处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正确.t =0时刻,该波传播到13 m 处,在t =0.45 s 时间内又传播x ′=v ·214·T =18 m ,故t =0.45 s 时波传播到31 m 处,所以D正确,E 错误.(2)由题意可知,光路如图所示.折射光斑为P 1,设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n =sin r sin i ,可得sin r =63,由几何知识可得tan r =RAP 1,解得AP 1=6 2 cm ,反射光斑为P 2,由几何知识可得△OAP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AP 2=12 cm.【答案】 (1)ACD (2)6 2 cm 12 cm3.(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如图4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4乙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正方向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 m/sC .经过0.15 s ,质点P 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D .经过0.1 s ,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E .经过0.35 s ,质点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2)(10分)如图5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 =3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 方向射到棱镜的AB 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 =60 °,求:图5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②画出此束光线进入棱镜后又射出棱镜的光路图,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解析】 (1)由质点P 的振动图象可知,该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A 正确;v =λT =40.2 m/s =20 m/s ,B 正确;质点不随波迁移,C 错;经过0.1 s =12T ,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错;经过0.35 s=134T,质点P到达波峰,而质点Q在波谷以上某处且在x轴下方,故E正确.(2)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v=cn=3×108 m/s=1.73×108 m/s②由折射率n=sin 60°sin r得:AB面上的折射角r=30°.由几何关系得:BC面上的入射角θ=45°全反射临界角sin C=13<22则光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垂直AC射出.光路如图所示【答案】(1)ABE (2)①1.73×108 m/s ②见解析4.(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关于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8510080】A.有的波只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只能发生衍射现象B.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C.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D.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E.当观测者靠近波源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大于波源的振动频率(2)(10分)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6所示,波沿x轴方向传播,经Δt=0.7 s,质点b第二次出现在波峰上,求此波的传播速度.图6【解析】 (1)干涉、衍射是波共有的特性,所以A 错误.干涉需要满足两波频率相同、波源性质相同的条件,B 正确.当满足d ≤λ时,可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 正确.在干涉图样中,位移随时间时刻发生变化,D 错误.在多普勒效应中,观测者与波源相对靠近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波源的振动频率,E 正确.(2)当波沿x 轴正向传播时,此刻b 点沿+y 方向运动,经54T 第二次到达波峰,所以有:54T =0.7 s ,T =0.56 s ,所以波速为v =λT=7.1 m/s.当波沿x 轴负向传播时,此刻b 点沿-y 方向运动,经74T 第二次到达波峰,所以有:74T =0.7 s ,T =0.4 s ,所以波速为v =λT=10 m/s.【答案】 (1)BCE (2)沿x 轴正向传播时为7.1 m/s ,沿x 轴负向传播时为10 m/s5.(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单摆做简谐运动,摆球相继两次通过一同位置时的速度必相同B .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C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波峰通过同一质点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D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E .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大小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10分)如图7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象中x 轴的正方向表示波的传播方向,y 轴表示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已知波速为v =32 m/s ,试求:图7①波长λ是多少?②周期T是多少?③画出T2后的波形图,并用文字说明:B、D两点的振动如何?【解析】(1)因速度是矢量具有方向性,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同而方向不一定相同,A错.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性,B正确.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C正确.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D错.由相对论可知E正确.(2)①由图可以看出,波长λ=8 m.②根据v=λT可得:T=λv=832s=0.25 s③波向前传播半个波长后,质点A、C分别在正最大位移和负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质点B在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质点D在平衡位置,沿y 轴负方向运动.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BCE (2)①8 m ②0.25 s ③见解析6.(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8510081】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C.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E .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要短一些图8(2)(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8所示,介质中质点P 、Q 分别位于x =2 m 、x =4 m 处.从t =0时刻开始计时,当t =15 s 时质点Q 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①求波速.②写出质点P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解析】 (1)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时刻发生变化,某一瞬间可能为0,所以A 错误.受迫振动的周期与驱动力的周期相等,与单摆摆长无关,B 正确.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C 正确.镜头前加偏振片,是为了消除玻璃的反射光,D 错误.由狭义相对论尺缩原理l =l 01-(vc)2可知高速飞行的火箭长度变短,E 正确.(2)①设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 ,波长为λ,周期为T ,由图象知,λ=4 m .由题意知t =3T +34T ① v =λ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v =1 m/s ②质点P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2sin(0.5 πt )m【答案】 (1)BCE (2)①1 m/s ②y =0.2×sin(0.5πt ) m。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4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器、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和其他规定使用接地的家用电器必须做好接地保护,否则外壳容易带电,多个电器接在同一插座上,当同时开启这些电器时,会造成瞬间电流很大,电压下降,影响电器正常工作,甚至因插座连接线超负荷而发热引起火灾。

用电器插头如果破损,人体接触到破损部位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破损处容易造成短路事故。

2.【答案】C【解析】选项A,电压表测的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不等于电动势;选项B,测量的偶然误差很大;选项C,画出U-I 图象,这七组数据对应的点不一定都在一条直线上,作U-I 图象时,舍去误差较大的点,故由图象法求E、r 可减小偶然误差,故正确操作应为C。

3.【答案】BR R【解析】电压表与电阻R1 并联时,并联电阻为:R= 1V并①R+R1 VR U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故:= 1并②R U−U2 1其中R1 =4R、R=R,联立①②解得:R=12R;2 2vR R12当电压表与电阻R2 并联时,并联电阻为:'并 2 ,R V R==R+R72 V,R U−U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故 1 = 2R' U并 2解得: 2 3 VU=。

4.【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的电路,三只相同的灯泡L1、L2、L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 端移动时L1、L2 变亮,L3 变暗,故答案选B。

5.【答案】B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 5【解析】当整个电路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干路电流最大,电源的内电阻消耗功率最大。

当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因此B 选项正确。

6.【答案】B【解析】当减小R 的阻值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将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的示数增大,A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 两端的电压增大,C 错误;因为内电压增大,故路端电压减小,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 正确,D 错误。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三册练习:单元素养评价(四)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三册练习:单元素养评价(四)

单元素养评价(四)(第4章)(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向外供应的电能越多,表示电动势越大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端的电压C.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外电路电阻越大,电动势就越大D.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事越大【解析】选D。

电源向外供应的电能除与电动势有关之外,还与输出的电流、通电时间有关,故选项A错误;只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动势才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故选项B错误;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自身的性质打算,与有无外电路无关,故选项C错误;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本事的物理量,故选项D正确。

2.小亮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L1(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

若插座开关和台灯开关分别用S1、S2表示,小亮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现象如表。

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是( )开关状态插座指示灯(L1) 台灯(L2)闭合S1,断开S2亮不亮闭合S2,断开S1不亮不亮S1和S2都闭合亮亮【解析】选C。

插座的开关是把握整个电路的。

台灯的开关只把握台灯,插座中的指示灯与台灯应当是并联关系,由于关掉台灯,插座指示灯不受影响。

关掉插座开关S1,全部灯都不亮,则C正确,A、B、D错误。

3.如图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 ( )【解析】选A。

首先,要求内部电阻可调,所以B、D错误;其次,内部电源的负极要和正插孔相连,所以A正确,B、C、D错误。

4.(2021·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 )A.1ΩB.2ΩC.3ΩD.4Ω【解析】选A。

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外=E-Ir和I=,结合I=可得E=3V,r=1Ω,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2020鲁科版物理必修三 章末综合测评2 恒定电流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2020鲁科版物理必修三 章末综合测评2 恒定电流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章末综合测评(二)恒定电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公式I=q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B.式中的q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C.比值qt能表示电流的强弱D.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C[公式I=qt中q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选项A、B错误;比值qt表示电流的强弱,选项C正确;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故选项D错误.]2.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这表示()A.电池中每通过1 C的电荷量,该电池能将1.5 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势能B.该电池接入电路工作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恒为1.5 VC.该电池存储的电能一定比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存储的电能多D.将1 C的电子由该电池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5 J 的功A[电动势大小表示电池中每通过1 C的电荷量,电池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并非表示电池内部储存的能量大小,故选项A正确,C错误;电动势大小等于电池接入电路前两极之间的电压大小,故选项B错误;电动势为1.5 V,表示电池内部非静电力将1 C的电子由电源正极移送到负极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故选项D错误.]3.有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当两端加上2 V电压时通过其中的电流为4 A,现将电阻丝均匀地拉长,然后两端加上2 V电压,这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0.25 A.由此可知,这根电阻丝被均匀地拉长为原长的()A.2倍B.4倍C.8倍D.16倍B[电阻丝拉长前的电阻R1=U1I1=12Ω,电阻丝拉长后的电阻R2=U2I2=20.25Ω=8 Ω,根据R=ρlS,体积不变V=lS可得R=ρl2V,可见当电阻丝阻值变为原来的16倍时,其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B正确.]4.如图所示为欧姆表的原理图,表头G的内阻为R g,满偏电流I g=200 μA,滑动变阻器R为调零电阻,电源电动势E=1.5 V,内阻不能忽略;当接入电阻R x=0时,表头指针恰好达到满偏;当表头指针达到满偏的23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R x为()A.3 750 Ω B.5 000 ΩC.7 500 Ω D.10 000 ΩA[表头指针恰好达到满偏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g=Er+R g+R;当表头指针达到满偏的23时,23I g=Er+R g+R+R x;代入数据解得R x=3 750 Ω,故选A.]5.现有标有“110 V40 W”的灯泡L1和标有“110 V100 W”的灯泡L2及一只最大阻值为500 Ω的滑动变阻器R,将它们接在220 V的电路中,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接法中,最合理的是()C[L1(110 V40 W)和L2(110 V100 W)的额定电压相同,由P=U2R可知R1>R2,由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可知A、D中L1、L2一定不会同时正常发光;虽然B、C都能使L1、L2同时正常发光,但B中P总=2(P1+P2),C中P总=2P2,故选项C正确.]6.如图所示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 V.则该电路可能为()A B C DB [由U -I 图线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6 V ,内阻r =⎪⎪⎪⎪⎪⎪ΔU ΔI =24Ω=0.5 Ω.此电源与三个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时测得的路端电压为4.8 V ;A 中的路端电压为4 V ;B 中的路端电压为4.8 V ;C 中的路端电压约为5.7 V ;D 中的路端电压为5.4 V .故B 正确.]7.如图甲所示,R 为电阻箱(0~99.9 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 x 为未知电阻,闭合S ,逐次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得到一组R 、I 值,并依据R 、I 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R -1I 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B.电源的内电阻为1.0 ΩC.R x与电源内阻r的总阻值为1.0 ΩD.随着R的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AC[由I=ER+R x+r得R=EI-R x-r,则R-1I图像的斜率k=E,E=5.0 V,A选项正确;R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R x+r,即R x+r=1.0 Ω,B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因不知R x与电源的内电阻r的大小关系,而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应该是内电阻等于外电阻的时候,所以D选项错误.]8.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2 V,内阻r=2 Ω,两个定值电阻均为8 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3×10-6 F,则()A.开关S断开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43VB.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4×10-6 CC.开关S接通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43VD.开关S接通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4×10-6 CC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R2两端的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ER2+r=28+2A=0.2 A,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IR2=0.2×8 V=1.6 V,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CU=3×10-6×1.6 C=4.8×10-6 C,故选项A、B错误;开关接通时两定值电阻并联,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电路中的总电流I′=ER外+r=24+2A=13A,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压U′=I′R外=13×4 V=43V,此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CU′=3×10-6×43C=4×10-6 C,故选项C、D正确.]9.如图所示为一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R1、R2均为定值电阻,当可变电阻R的阻值增大时()A.a、b两点间的电压减小B.R1两端的电压减小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增大D.通过电阻R的电流减小BCD[当可变电阻R的阻值增大时,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则内电压及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源电动势恒定,a、b两点间的电压增大,则通过R2的电流增大,又总电流减小,可知通过R的电流减小,故B、C、D正确,A错误.]10.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输出功率P 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图上,如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反映P r变化的图线是cB.电源电动势为8 VC.电源内阻为2 ΩD.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ACD[电源的总功率P E=EI,对应图线a,内阻发热功率P r=I2r,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反映P r变化的图线是c.I=2 A时,由图线知外电路短路,电源总功率等于内阻发热功率,把电流I=2 A、P r=8 W代入P r=I2r可求得内阻为2 Ω,又由P E=EI=8 W、I=2 A,解得电动势E=4 V.当电流为0.5 A时,总功率P E=2 W,内阻发热功率P r=0.5 W,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 R=P E-P r=1.5 W,由P R=I2R求得R=6 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10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如提供的电源是一节内阻可不计的干电池,被测金属丝的直径小于1 mm,长度约为80 cm,阻值约为3 Ω,使用的电压表有3 V(内阻约为3 kΩ)和15 V(内阻约为15 kΩ)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6 A(内阻约为0.1 Ω)和3 A(内阻约为0.02 Ω)两个量程,供限流用的滑动变阻器有:A.0~10 Ω;B.0~100 Ω;C.0~1 500 Ω三种,可供选择的实验电路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则:(1)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mm.(2)为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应选用图所示的电路.(3)为了便于调节,应选用编号为的滑动变阻器.(4)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V.(5)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 A.[解析](1)固定刻度上的读数为0.5 mm,可动刻度上的读数为30.6,所以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5 mm+30.6×0.01 mm=0.806 mm.(2)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是小电阻,所以应采取电流表外接法,即选用图乙所示电路.(3)由于实验所用电源是一节干电池,其电动势E=1.5 V,且待测电阻丝的阻值约为3 Ω,所以用编号为A的滑动变阻器作限流电阻,才能使电路中的电流有明显变化.(4)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1.5 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3 V.(5)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I max=1.53A=0.5 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0.6 A.[答案](1)0.806(0.805~0.807均可)(2)乙(3)A(4)3(5)0.612.(10分)(1)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定值电阻R x,测量的某些步骤如下:a.调节S使指针对准刻度盘左边的零刻度线b.将两表笔短接,调节S使指针对准刻度盘左边的零刻度线,断开两表笔c.调节T使指针对准刻度盘右边的零刻度线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T使指针对准刻度盘右边的零刻度线,断开两表笔e.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两端,读出R x的阻值为22 Ω,然后断开两表笔f.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两端,读出R x的阻值为98 Ω,然后断开两表笔g.旋转K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挡位h.旋转K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挡位i.旋转K使其尖端对准OFF挡,并拔出两表笔选出表示正确步骤的字母,并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排序:.(2)现用以下器材较准确测量上述待测电阻R x的阻值:A.待测电阻R xB.电源E,电动势约3.0 V,内阻可忽略不计C.电流表A1,量程为0~50 mA,内阻r1=20 ΩD.电流表A2,量程为0~100 mA,内阻r2约为5 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 Ω,额定电流1 AG.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①画出测量电阻R 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用A1、A2注明所用的电流表).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计算R x的表达式为R x=(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相应的字母表示).[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首先进行机械调零;然后是选择合适挡位;第三是红、黑表笔短接欧姆调零;第四是测量读数;第五是关闭电源结束测量.据上述分析可知,合理的顺序为agdei.(2)①因R x约为22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根据“小控大用分压”可知,此电路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A1的内阻r1=20 Ω,故其可与R x并联充当电压表使用.②由R=UI可知,R x=I1r1I2-I1.[答案](1)agdei(2)①如图所示②I1r1I2-I113.(10分)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节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 g1=10 Ω)C.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R g2=0.1 Ω)D.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E.电阻箱R0(0~9 999.9 Ω)F.开关和若干导线(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他想利用其中的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成一块电压表,其量程为0~3 V,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电压表的电路),其中合理的是(选填“a”或“b”)电路,此时R0的阻值应取Ω.甲(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合理电路所绘出的I1-I2图像(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根据该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乙[解析](1)用A1测干路电流时其量程太小,只能用A2测干路电流,故实验电路选b;用A1与R0串联组装成电压表,R0=UI g1-R g1=990 Ω.(2)由U=E-I2r及U=I1(R g1+R0)可得,1 000I1=E-I2r,再结合图像可知,E=1.48 V,r=0.84 Ω.[答案](1)b990(2)1.48(1.46~1.49之间均可) 0.84(0.82~0.87之间均可)14.(8分)如图所示,电阻R1=12 Ω,R2=8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当S闭合时,A的示数为0.75 A.试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是多少?(2)S 闭合时,电源的效率多大?[解析] (1)当S 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 =0.5(R 1+R 2+r )①当S 闭合时,R 2被短路,同理有: E =0.75(R 1+r )②联立①②并代入已知数据解得E =12 V ,r =4 Ω. (2)S 闭合时,电源的总功率和输出功率: P 总=IE =I 2(R 1+r ),P 出=IU =I 2R 1 所以电源的效率:η=P 出P 总×100%=R 1R 1+r ×100%=75%.[答案] (1)12 V 4 Ω (2)75%15.(10分)如图所示,电路中E =3 V ,r =0.5 Ω,R 0=1.5 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1)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为多大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2)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为多大时,定值电阻R 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解析] (1)此种情况可以把R 0归入电源内电阻,这样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当R=r+R0=2 Ω时,R消耗功率最大为:P m=E24R=324×2W=98W.(2)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可以表示为:P=I2R0,因为R0不变,当电流最大时功率最大,此时应有电路中电阻最小,即当R=0时,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P m′=E2(R0+r)2R0=32(1.5+0.5)2×1.5 W=278W.[答案](1)2 Ω98W(2)0278W16.(1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均为E=12 V,内阻均为r=3 Ω,电阻R0=1 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 Ω,调节滑动变阻器R1、R2,使甲、乙两电路的电源输出功率均为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已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 W,求:甲乙(1)电动机的热功率P热;(2)此时滑动变阻器R1、R2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解析](1)题图乙是非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E-Ir)I=-I2r+EI当I=E2r=122×3A=2 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电动机的热功率P热=I2R0′=4 W.(2)纯电阻电路中,当电路的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题图甲中,R1=r-R0=3 Ω-1 Ω=2 Ω题图乙中,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IR2+P电I代入数据,解得R2=1.5 Ω. [答案](1)4 W(2)2 Ω 1.5 Ω。

新教材新素养同步鲁科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素养评价 含解析

新教材新素养同步鲁科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素养评价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模块素养评价(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7分)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电磁波不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解析】选D。

雷达不是利用X光定位的,X光波长极短常用于医疗,A 错误;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B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错误;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D正确。

【补偿训练】为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小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一根细直铜导线。

闭合开关,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铜直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C.应该把ab改为左右运动D.应该把磁体的N、S极对调【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理解。

有些同学容易错选为D,改变磁场方向或导体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但题中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我们要让它产生感应电流,而不是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2.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如图),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D.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解析】选B。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A错误;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B正确;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故C错误;德布罗意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静电场和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越高B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C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小磁针受到的磁场力大小有关D .静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场线不闭合,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磁感线是闭合的D [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越高,如负点电荷周围,越靠近点电荷,场强越大,但电势却越低,选项A 错误;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试探电荷存在与否无关,选项B 错误;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与小磁针存在与否无关,选项C 错误;静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终止于无穷远处(或负电荷),是不闭合的,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磁感线是闭合的,选项D 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U d 适用于任何电场B .E =F q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C .E =k Q r 2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D .E 是矢量,由U =Ed 可知,U 也是矢量C [E =U d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A 错;E =F q 适用于任何电场,B 错;E =k Q r 2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 对;在公式U =Ed 中,E 是矢量,U 是标量,D 错.]3.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适用于任何电场B.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可知,当r→0时,E→无穷大C.由公式B=FIL可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则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力的方向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适用于任何电场,故A正确.当r→0时,电荷已不能看成点电荷,公式E=kQr2不再成立,故B错误.由公式B=FIL可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可能是B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所以此处不一定无磁场,故C错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力的方向垂直,故D错误.]4.现有一段长L=0.2 m、通有电流I=2.5 A的直导线,则关于此导线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所受磁场力F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B=2 T,则F一定为1 NB.如果F=0,则B也一定为零C.如果B=4 T,则F有可能为2 ND.当F为最大值时,通电导线一定与B平行C[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磁场力F最大,F=BIL,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F=0,当导线与磁场方向成任意其他角度时,0<F<BIL,故选项A、D错误,C正确;磁感应强度是磁场本身的性质,与力F无关,选项B 错误.]5.当导线中分别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读者的是()C[通电直导线电流从左向右,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则小磁针所处的位置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所以小磁针静止时北极背离读者,故A错误;通电直导线电流竖直向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磁场的方向为逆时针(从上向下看),因此小磁针静止时北极背离读者,故B错误;环形导线的电流方向如题图C所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则有小磁针所处的位置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所以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读者,故C正确;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结合电流的方向,则通电螺线管的内部磁场方向由右向左,则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故D错误.] 6.如图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甲 乙A .0<t 0<T 4B.T 2<t 0<3T 4C.3T 4<t 0<T D .T <t 0<9T 8B [两板间加的是方波电压,刚释放粒子时,粒子向A 板运动,说明释放粒子时U AB 为负,因此选项A 、D 错误.若t 0=T 2时刻释放粒子,则粒子做方向不变的单向直线运动,一直向A 板运动;若t 0=3T 4时刻释放粒子,则粒子在电场中固定两点间做往复运动,因此在T 2<t 0<3T 4时间内释放该粒子,粒子的运动满足题意的要求,选项B 正确.]7.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B .小磁针N 极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C .垂直于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D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BD [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N 极受力的方向.但电流受力的方向不代表磁感应强度和磁场方向.]8.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 、-Q ,图中O 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与+Q 的距离相等,c 、d 是两电荷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bcd 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c、d两点的电势相同C.将电子由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质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O点的电势能大BD[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c、O、d三点等势,a、b两点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同.由于φb>φc,电子从b到c电场力做负功.φb>φO,质子从b到O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质子在b点的电势能较大.故选项B、D正确,A、C错误.]9.把一个电荷量为1 C的正电荷从电势为零的O点移到电场内的M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5 J,若把这个电荷从N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则为6 J,那么()A.M点的电势是-5 VB.N点的电势是6 VC.M、N两点的电势差为+11 VD.M、N两点的电势差为-1 VBD[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5 J,即电场力做功-5 J,由公式U=Wq,求出U OM=-51V=-5 V,U OM=φO-φM,则M点的电势φM=5 V,同理求出N点电势φN=6 V,M、N两点的电势差U MN=φM-φN=-1 V,故B、D正确,A、C错误.]10.如图所示,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动势约为50 VB .电源的内阻约为253Ω C .电流为2.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约为15 ΩD .输出功率为120 W 时,输出电压约为30 VACD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输出电压:U =E -Ir ,对照U -I 图像,当I =0时,E =U =50 V ,故A 正确;U -I 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故:r =⎪⎪⎪⎪⎪⎪ΔU ΔI =50-206Ω=5 Ω,故B 错误;电流为2.5 A 时,对照U -I 图像,电压约为37.5 V ,故外电路电阻R =U I =37.5 V 2.5 A=15 Ω,故C 正确;输出功率为120 W 时,对照P -I 图像,电流约为4 A ,再对照U -I 图像,输出电压约为30 V ,故D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8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 0是标准电流表,R 0和R N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S 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使,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解析](1)本实验采用等效替代法测量待测表头内阻.首先单刀双掷开关S 拨向接点1,将待测表头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0,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此时记下标准电流表A0的读数为I.在做电学实验时,一般表头指针偏转需大于整个刻度盘的13,偏转过小测量误差比较大.(2)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S拨向接点2,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然后调节电阻箱R N,使标准电流表A0的读数仍为I,根据等效替代法的实验思想,此时电阻箱R N的阻值即为待测表头的电阻值.(3)为了保证实验测量精度,实验需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答案](1)R0标准电流表(或A0)(2)R N标准电流表(或A0)的读数仍为I(3)平均值12.(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欧姆表的内阻和电源电动势(把欧姆表看成一个电源,且已选定倍率并进行了欧姆调零).实验器材的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200 μA,内阻R1=300 Ω);电流表A2(量程30 mA,内阻R2=5 Ω);定值电阻R0=9 7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0 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多次改变滑动触头的位置,得到的数据见下表:(1)12动势为E=V,欧姆表内阻为r=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若某次电流表A1的示数是114 μA,则此时欧姆表的示数约为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1(R1+R0)+(I1+I2)r所以I1=-rR1+R0+rI2+ER1+R0+r由图像可知斜率k=ΔI1ΔI2=-1.52×10-3,纵截距b=1.5×10-4 A即rR1+R0+r=1.52×10-3,ER1+R0+r=1.5×10-4 A解得E≈1.50 V,r≈15.2 Ω.(2)由题图可知当I1=114 μA时,I2=23.8 mA所以R外=I1(R0+R1)I1+I2≈47.9 Ω,则此时欧姆表示数约为47.9 Ω.[答案](1)1.50(1.48~1.51)15.2(14.9~15.4)(2)47.9(47.5~48.3)13.(10分)如图所示,有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25×104 N/C,一根长L=1.5 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固定在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10-6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6C,质量m=1.0×10-2kg.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小球B 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2)小球B 的速度最大时,与M 端的距离r 为多大?[解析] (1)如图所示,开始运动时小球B 受重力、库仑力、杆的弹力和电场力,沿杆方向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kQq L 2-qE cos θ=ma . 代入数据解得a =3.2 m/s 2.(2)小球B 速度最大时所受合力为零,即mg sin θ-kQq r 2-qE cos θ=0 代入数据解得r =0.9 m.[答案] (1)3.2 m/s 2 (2)0.9 m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 =8 cm ,板长为L =25 cm ,接在直流电源上,有一带电液滴以v 0=0.5 m/s 的初速度沿两板的中线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P 处时迅速将下板向上提起43cm ,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求:(1)下极板上提后液滴经过P 点以后的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 (2)液滴从射入开始匀速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解析] (1)带电液滴在板间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因为液滴做匀速运动,所以有:qE =mg ,q Ud =mg ,即:qU =mgd .当下板向上提后,d 减小,E 增大,电场力增大,故液滴向上偏转,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此时液滴所受电场力F ′=q U d ′=mgdd ′此时加速度a =F ′-mg m =mg ⎝ ⎛⎭⎪⎫d d ′-1m =g ⎝ ⎛⎭⎪⎪⎫88-43-1=g 5 =2 m/s 2. (2)因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所以液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是d2,设液滴从P 点开始在匀强电场中的飞行时间为t 1,则:d 2=12at 21,解得t 1=d a =8×10-22s =0.2 s , 而液滴从刚进入电场到出电场时间 t 2=L v 0=0.250.5s =0.5 s ,所以液滴从射入开始匀速运动到P 点的时间t=t2-t1=0.3 s.[答案](1)2 m/s2(2)0.3 s15.(10分)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q=+3×10-5 C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竖直放置的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两板间距d=0.1 m,电源电动势ε=14 V,内电阻r =1 Ω,电阻R1=2 Ω,R2=R3=4 Ω.取g=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1)电源的输出功率;(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3)带电小球的质量.[解析](1)由题图知,实际接入电路构成闭合电路的是电源、R1、R2,全电路电阻R总=R1+R2+r=7 Ω,全电路电流I=εR总=2 A输出功率P=I2(R1+R2)=24 W.(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Ud,U=R1+R2R1+R2+rε得E=120 V/m.(3)带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质量设为m,则有Eqmg=tan 37°解得m=4.8×10-4 kg.[答案](1)24 W(2)120 V/m(3)4.8×10-4 kg16.(12分)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 点以初速度v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 m.当物体到达B 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的距离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解析](1)物体从开始位置A点到最后D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没有发生变化,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的减少量为ΔE=ΔE k+ΔE p=12m v20+mgl AD sin 37°①物体克服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Q=F f s ②其中s为物体的路程,即s=5.4 mF f=μmg cos 37°③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ΔE=Q ④由①②③④式解得μ≈0.52.(2)物体由A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少ΔE k=12m v20⑤重力势能减少ΔE p′=mgl AC sin 37°⑥克服摩擦力产生的热量Q′=F f l AC=μmgl AC cos 37°⑦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ΔE k+ΔE p′-Q′⑧联立⑤⑥⑦⑧解得E pm≈24.46 J.[答案](1)0.52(2)24.46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