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脊柱结核早期MRI诊断

脊柱结核早期MRI诊断
椎 体 终板 破 坏 是MR I 诊 断脊 柱 结 核 的 重要 依 据 。
【 关键词】早期; 脊柱结核; M R 【 中图分类号】R 4 4 5 . 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7 — 3 5 0 7 ( 2 0 1 4 ) 0 1 — 0 O 2 6 ~ 0 2
部 运动 .也证 实加强 型钢丝 气 管导管受 压变 形与 患 者存 在 咽喉部 动作有 一定关 系 。
现象 , 拔管后 。 检查 所用 一次性 加强 型钢 丝气管 导管 无 明显受压 变形 。两组 患者经 口留置气 管导管 时 间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因为 耐 压 、 抗变形及弹性好 , 在 临床 麻醉 中广泛 运用 ,迄今 尚未有 变形 后影 响通 气 的报 道 。 但 本文 观察结 果表 明 : 气 管导 管在特 定条 件 下受 压后会 变形 , 虽然 暂 时不影 响通气 , 但影 响 吸 痰, 痰 痂形成后 可 阻塞 管腔 , 进 一步影 响气 体交 换 。 关 于加 强型气 管导管 受压 变形 的原 因 ,我 们认 为是气 管导 管两端 被牙 垫 、 套囊 固定 , 气管 导管 屈 曲 面紧贴 舌根 部 .患 者存 在吞 咽 、吐管或 咽喉部 动作 时, 喉 头反 复上提 , 舌根部 挤压 气管导 管屈 曲面使 其 前 壁 变形 , 反 复受 压后 , 管壁 内的金 属 丝疲 劳 变 形 , 变 形后 不能恢 复所 致 。如果患 者带气 管导 管期 间频 繁 躁动 不安 , 挤 压情 况更 甚 。 A组 患者 经 口留置气 管 导 管 时间虽 然 较B 组 患者 时 间长 ,但 更换 气 管导 管 后 未见加 强 型钢丝气 管导 管受压 变形 ,因其 无 咽喉
2 结 果
B 组 所有 患 者 因吸痰 管 置人 气管 导 管 内受 阻 或 吸痰 效果不 佳 ,经纤维 支气 管镜 发现气 管导 管咽 喉 腔段 变 窄 , 不能 进入 气 管 内 。 B 组患 者经 口留置 气 管 导管 时 间为2 8 5  ̄ 4 5 mi n , 此 组5 例 患者 , 经 床旁 C 型臂 摄 片证 实 ,气管 导管受 压变形 凹陷位于 舌根 与咽后 壁之 间 。更 换气 管导管 后发 现加强 型气 管导管 受压

脊柱结核的CT诊断分析

脊柱结核的CT诊断分析
1 . ~2
活动性肺结核 的征象具 有典型的表现 , 再依据病灶 的好发
部位 , 助于判断肺结核灶 的活动性 。但在诊 断 中既要立足于 有
C T征相又要 结合 临床综合分析 , 合理应用螺旋 C T对活动性肺 结核的敏感性 、 特异性 , 正确 判定活动性肺结核 的影像 学标准 , 以提高 C T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度周 围常伴有边缘 骨质 硬化 , 中心有 斑点 或小片死 骨。虫噬 其
状骨破坏可伴发多发小死骨 片 , 而边缘硬化 多不 明显。碎裂状
骨破坏 , 表现为受累椎体膨大 , 体碎裂 , 椎 可见 多发大小不一死
骨块 , 围 软组织 内亦 可 见小 碎骨 片 , 周 本组 此 型骨 质 破坏 有
f 李铁一 肺 结核 的影像诊断【 . 3 】 J中华放射学杂志 ,9 7 1 ( ) 1 7 】 1 9 ,0 1 :1 . ( 收稿 日 :0 1 0 — 4 期 2 1-12 )
脊柱结核的 C T诊 断分 析
赵 星
( 天镇县人 民医院, 山西 天镇 0 8 0 ) 3 2 0
能够 为临床诊 治脊柱结核提供较 为准确的信 息。
质破 坏 ,5 整个椎体受 累 , 例椎体前 半部受 累, 例 以左或 2例 7 3
右半侧椎体破坏为 主 , 几乎所有病例骨 质破 坏均有累及椎体前 部, 可能与该处血供较丰富有关 。 骨质破坏表现多样 , 主要有局
限性 溶骨性破坏 、 不规则 蜂窝样破 坏 、 虫噬状 骨质破坏和 碎裂 状骨质破坏 ( 多为合并病理性骨折所致 ) 前两种骨破坏的低密 。
疗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 , 有其他 医学 影像 检查手段无可
比拟的作用 , 目前采用 C T检查呈逐渐增多趋势翻 。

脊柱结核141例影像学及临床分析

脊柱结核141例影像学及临床分析
15例 病 人 中 全 身 中毒 症 状 消 欠 的 9 0 6例
现 综 合 同顾 性 分 析 , 以提 高 脊 柱 结 核 诊 断
率 。得到结果如下 。
( 14 ) 其 余 9人 考 虑 为 耐 药 性 结 核 9. % ,
病 人 , 调 整 方 案 加 强 抗 痨 4~ 经 8周 后 全
且 常合 并后 凸 畸 形 、 瘫 和 窦 道 形 成 。 血 截 沉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加 快 , 像 学 有 特 异 性 影 表 现 , 现 为 : 早 期 典 型 表 现 为 椎 体 骨 表 ①
炎 , 出现 小 面 积 磨 玻 璃 样 改 变 , I 并 MR 检
( 86 ) 合 并 肺 结 核 、 核 性 胸 膜 炎 等 9.% ; 结 其他部 位结核 的病 人 3 4例 (4 1 ) 剧 2.% ; 烈 疼 痛 ( 要 吗 啡 、 冷 T 等 毒 麻 类 药 物 需 札 止 痛 的 ) 者 4例 ( . % ) _般 疼 痛 ( 患 28 - ・ 叮 不 , 任 何 药 物 止 痛 治 疗 的 ) 者 10例 L } j 患 1
核得到控制 , 即行 手 术 治 疗 。 并 于 术 前 术 后均查平片进行对比。结果 : 脊椎 结 核 病
致 密 的 ) 病 人 19人 ; 间 隙 缩 窄 表 的 2 柞 现 的有 16例 (5 2 ) 合 并 柞 旁 脓 肿 的 0 7.% ; 10例 ( 80 ) 发 现 死 骨 形 成 的 有 4 1 7.% ; l 例 (9 1 ) 2 . % 。经 抗 痨 治 疗 后 脓 肿 较 前减 小的3 5例 ( 19 ) 3.% 。 C T表 现 :2 11例 患 者 经 C 检 查 , T 有

3 0 5 津 市 海 河 医 院 0 3 0天 资 料 与 方 法

脊柱结核影像学诊断现状

脊柱结核影像学诊断现状
1 普 通 x线 摄 片
组织或 骨 片 。一般 认 为 以下 典 型表 现 有 重 要 诊 断价 值 : 个 多 相邻椎 体破 坏 伴死 骨 或 椎 间 盘破 坏 ; 碎 片 型椎 体 破 坏 伴 椎 骨 旁软组 织肿 块 ( 其 肿 块 内有 骨碎 片 或 钙 化 时 ) 椎 旁 脓 肿 纵 尤 ; 向长 度超 过受 累椎 体 长度 。 22 C . T在脊 柱 结核 诊 断 中的优 缺点 在诊 断结 核性 的脊 椎
显示得 好 , 且 有相 对特 异性 , 骨 破坏 常是 不 连续 的 _ 。若 而 如 2 J
与软组 织块 同时 出现 , 极少 见 于其 它脊 柱感 染或 脊柱 肿 瘤 。 则 脊 柱周 软组 织 块 的钙 化 是 结 核 病 的标 志 , 可 根 据 C 还 T值 区 分出结 核性 肉芽肿 与 冷脓肿 。C T的缺点 是 , 某一 时 间 内能 在 扫描 的区域 是 有 限的 , 易 十分 准 确 地 显示 椎 管 内软 组 织结 不
关。
炎时 , T作用 很 大 _ 。C C 6 j T提 供 了 良好 详 细 的 骨质 情 况 。它
在受 累软组 织 及皮 质 骨 的 显 示范 围上 远 比平 片 可靠 , 示死 显 骨片 、 体骨 质硬 化 及 软 组 织 钙 化 比 MR 更 清 楚 [ 椎 I 。CT可 清楚 的显示 椎 体后 缘 的破 坏及 病变 突 入椎 管 的范 围和 椎管 狭 窄程度 , 还能 明确 椎 体 前 缘 浅 在 的 凹 陷性 缺 损 。不 仅 骨 破 坏
构[ 。
3 MRI 断 诊
3 1 脊柱 结 核 的 MRI 现 . 表
脊柱 结 核 的 MRI 现 主要 有 : 表
① 椎体 及 附件 骨质 破 坏 : wI T W I 以混 杂 信 号 为 主 , T1 及 2 均 椎体 终 板破 坏 中断 , 甚至 消 失 。②椎 间盘 破 坏 : w I 低 信 T1 呈 号 , 2 I 号 增 高 , 核 样 结 构 消 失 。 ③ 寒 性 脓 肿 : 长 TW 信 髓 呈 T1 长 T 、 2无结 构 信号 , 界清 , 可呈蜂 窝状 , D A增 强 后显 钆 TP

脊柱结核影像诊断与评价

脊柱结核影像诊断与评价
于 瘤 栓 生 长 , 易 于 转 移 J 故 。前 列 腺 癌 骨 转 移 常 见 于腰 椎 、 骨 盆 、 骨等处 , 股 以成 骨 型 转 移 最 为 多 见 。成 骨转 移 由 生 长 缓 慢 的 肿 瘤 引 起 , 移 瘤 的 成 骨 不是 肿瘤 细 胞 直 接 成 骨 , 是 肿 瘤 转 而
脉瓣 , 盆 腔 静 脉 丛 与 脊 柱 静 脉 丛 在 每 一 脊 椎 相 交 通 、 接 , 腹 连 该 静 脉 系 称 “ 柱 静 脉 系统 ” 脊 。脊 柱 静 脉 丛 元 静 瓣 , 流 缓 慢 , 血 当胸 腹腔 压 力 ( 嗽 、 嚏 等 运 动 ) 高 时 , 使 该 部 静 脉 血 中 咳 喷 升 可 瘤 栓 不 经 肺 、 , 直 接 逆 人 脊 柱 静 脉 系 发 生 转 移 ; 子 与 土 肝 而 种
x 线平 片是 检查 骨转 移 瘤 的常 用 方 法 , 与 C 其 T主 要 根 据 骨 质 破 坏 引 起 的 密 度 差 来 显 示 病 灶 , X线 平 片 对 转 移 瘤 敏 但 感 性 低 , 异 性 高 。而 c 特 T对 转 移 瘤 破 坏 骨 质 较 敏 感 , 骨 髓 对
病 灶 不 敏感 , 别 是 老 年 前 列 腺 癌 患 者 , 骨 质 疏 松 的 情 况 特 在
5 参 考 文 献
灶 , 皮 质 多 完 整 , 有 病 变 累 及 大 部 分 或 整 个 骨 , 棉 絮 状 骨 也 呈
密 度 增 高 影 。少 数 晚 期 患 者 累 及 多 骨 , 弥 漫 转 移 。发 生 在 呈
脊柱 的病 变 , 可呈 均 匀 一 致 的 高 密 度 影 , 似 石 骨 症 , 体 形 颇 椎 态 不 变 。 本组 有 5例 病 灶 符合 上 述 改 变 。溶 骨 型 转 移 者 表 现 为 普 遍 骨 质疏 松 , 质 中 多 发 或 单 发 斑 片 状 低 密 度 影 . 度 均 骨 密 匀 , 缘 较 清 晰 , 分 痫 灶 融 合 、 大 形 成 大 片状 骨 质破 坏 区 , 边 部 扩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THANKS
感谢观看
义。
脊髓受压或侵犯
脊髓受压或侵犯是脊柱结核的严重影 像学表现之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 害。
对于伴有脊髓受压或侵犯的患者,需 要及时减压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 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
MRI显示脊髓受压或侵犯表现为脊髓 增粗、信号异常或脊髓变形。
05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核素骨显像表现
病变椎体的核素摄取增加
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因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随着病情的发展,椎体可能 会发生压缩塌陷,导致脊柱畸形。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也是脊柱结核常见 的X线表现之一。由于结核病灶侵犯 椎间隙,导致其高度降低或完全消失 ,使得相邻椎体之间的距离变窄。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会导致脊柱稳定性 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或脱位。同时, 狭窄的椎间隙也可能会压迫脊髓或神 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
核素骨显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病变椎体对放射性核 素的摄取程度,判断是否存在脊柱结核。
当脊柱结核发生时,病变椎体的骨质代谢活跃,对核素的摄取量增加,因此在核素 骨显像中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这种浓聚现象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椎体,为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变椎体周围核素摄取增加
脊柱后凸畸形
由于脊柱结核导致的骨质破坏和椎体塌陷,脊柱可能会出 现后凸畸形。在X线片上,后凸畸形表现为脊柱生理曲度 消失或反张,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后凸畸形的程度和范围与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有关。随着 治疗的进展,后凸畸形可能会逐渐减轻或纠正。
03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CT表现
骨质破坏的细节显示
硬膜外或椎旁脓肿
脓肿形成

脊柱结核CT与MRI的影像比较及分析

脊柱结核CT与MRI的影像比较及分析
和 MRI 是临床 诊断 脊柱结核 的主要手段 , 二者各有优 点 , 但 现将二者 进行 回顾性 分 析 比较 , 体 报告 如下 。 具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收集 了自 2 0 年 以来的我 院进行诊断 治疗的 2 例病人资料 , 8 06 8 2 例病 例中 , 1 例 , 9例 , 男 9 女 年龄 1 — 5 7 5岁, 平均年龄 2 . 岁 , 6 5 有腰 背疼症状 的 2 例 , 低热 , 1 有 盗汗 , 乏力等症状 的 l 例 , 】 颈痛 H上肢麻 木 _ 的 7例 。 1 2方法 . ① MR 检 查方法 : I 采用 1 5 .T水磁 型磁共振成像仪 , 扫描 序列包括 矢状位 , 横轴位 , 矢状 位脂肪 控制 , 集常规矢状 面 , 断面 图像 , 采 横 甚至 是 冠状面 图像 。② C 1 T检查方 法 : 采用 双排螺旋 C T机 , 扫描 范围为
2 a s f ve t br l t e c o i 8 c r o re a ub r u ss by CT nd R1 e e s u e a r viw e r t O pe tv l l a M w r t did nd e e d e r s ci e y. Re u t I s s w n r m s ls: t i ho fo
e ry i no i . Co l so a l dag ss ncu i n: v re a t e c o i e i n i tc m pi ae e tbr l ub r u ss lso s a bi o l lc td, a o b n i n f t e t o i a n m eho nd c m i ato o h w m gig t ds
【 关键 词】脊 柱结核 c M I T T g

脊柱结核42例X线诊断

脊柱结核42例X线诊断

1 . 。临床表现 :8 4年 3 例患者有肺结 核病史 , 1 2 例患者表现为 低热、 汗、 盗 消瘦 、 欲不振等结 核中毒症状 ,4例 患者病患 食 3
处钝痛 , 明显 , 中 2 压痛 其 例为 双上 肢麻 木 、 痛 、 疼 无力 , 伴颈
部活动受 限 ;6例为双下肢麻木 ,其 中 2例伴上腹部层 面以 1 下感觉减退 , 例伴行走不稳并进行 性加重 ;4例患者脊柱 1 1 1
医技杂志 2 1 年 2 02 月第 1 卷第 2 9 期 Jun r t a M dcl eh i e, ora o Pa i l ei c n us F l f cc aT q

13 ・ 4
整, 且两侧对称 , 与一侧碎骨片 的僵 直及 移位多有不 同 , 通过 两 边对 比多可明确 , 实在难 以鉴别 , 可定期复查 , 根据有无骨
巨细胞瘤单发多见 , 骨皮质呈膨胀性改变 , 边界相对较清 晰 , 椎 间盘常不受 累 , 间隙多为正 常嘲 浆细胞 瘤往往 多发 , 椎 ; 单 发少 见 , 累椎 体多 为均匀压缩 性改变 , 无砂砾 样钙化 受 x线
f 邹月芬. 巨细胞 瘤 的影像 学诊 断. 6 1 骨 医学 影像学 杂志 , 0 9 20 ,
1 6例 , 年龄 8 5 岁 , ~ 1 中位年龄 2 6岁。病程 1 5年 , 7d至 平均
床表现为病变部位钝 痛 , 结核 中毒症 状较轻 , 本组 2 例表现 1 为低热 、 盗汗 、 消瘦 、 食欲不振等结核 中毒症状 。 若病变侵犯椎 管, 脊神经或 ( ) 与 脊髓 受累 , 临床会产生相应神经症状 , 如腰 腿痛 、 双上肢或双下肢麻痹 。晚期椎体发生压缩性改变 , 引起 脊柱不可逆性后 凸或侧弯畸形 。 32 病理过程 :脊柱结核多经血行播 散进入骨髓腔引起 , - 由

(完整版)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完整版)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好发部位:以脊椎结核 发病率为最高,占一半 以上,其次为关节结核, 骨结核较少。
病例组织学分型 干酪样坏死型:多见,有干酪样坏死和死
骨形成;病变突破骨皮质 时,在相邻软组织内形成脓 肿,局部无红、肿、热、痛, 被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增生型:较少见,以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组 织为主。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性病变 骨内渗出病变以大量巨噬细胞或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常伴有较多的纤维蛋白 渗出;
➢变质性病变 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坏死灶中常 有死骨或钙化,坏死物亦可液化形成脓肿;
➢增殖性病变 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由多 量上皮细胞形成,并见Langhans巨细胞,外周 有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包围。
脊椎结核
L2、3椎体结核
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间盘或软骨终板被破坏,嵌入椎体致椎间隙 变窄,后期相邻椎体融合,为诊断脊椎结核 的重要依据。
L1、2椎体结核
L3、4椎体结核、椎间隙消失
3、后突畸形
多见于少年儿童的胸椎 结核,多个椎体破坏形成后 突畸形,可伴有侧弯。
4、冷性脓肿
为病椎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性脓肿
骨关节结核
概述 骨

脊椎结核


关节结核


骨结核
概述
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95%继发于肺结核, 结核杆 菌经过血行到骨或关节,停留在血管丰富的骨 松质(如椎体、短管状骨、骨骺与干骺端)和 负重大、活动较多的关节(髋、膝)滑膜内而 发病。
附件型:较少见,附件骨质破坏为主,累及关节突时常 跨越关节。
以上类型均可产生椎旁冷脓肿,死骨少见。
二、影像学表现(X线、CT、MRI)

脊柱结核的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

脊柱结核的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
髓 及 硬 膜 囊侵 犯 C 见 2 T O例 ,MR 见 1 I 7例 ;增 强表 现 C 见 1 T 3例 不 同程 度 的 强 化 , MR 见 9例 强 化 。 I
结 论 :C 和 MR 对 椎 体 结 核 具 有 明 显 的 的 诊 断 价 值 ,C 对 骨 硬 化 、钙 化和 死 骨 的显 示较 好 ,MR T I T I的软
使椎 体 楔形压 缩 明显 ,整 体 密度增 高 ,其 内也仍 然可 见低 密 度破 坏 区 。破坏 区位 于 椎体 中前 部 有 2 3例 ,
有5 例呈局限性 ,位于椎体边缘 ,骨皮质毛糙 、不连续 ,其中有 2例在椎体前缘 ,4 例在椎体侧缘 ,附
件破 坏见 3 。2 例 6例可 见椎 体不 同程 度 的变 形 ;2 O例 MRI 长 T 、长 T 信 号 1 见 。 5例 ,混 杂 信号 5例 , 附件 破坏 见 3例 ,1 7例 可见 椎体 变形 。
2 2 2 椎 间盘破 坏 ..
或混 杂信 号 。
C 见椎 间盘 破 坏 、椎 间隙 狭 窄 、椎 间 盘残 留 2 T 4例 ,椎 间 盘 消失 8例 ,有 2例 未
见椎 间盘 明显 变化 ;MR 见椎 间盘 受 累 1 I 8例 ,表 现 为椎 间盘 破 坏 、 消失 及 变窄 ,见 长 T 、长 T 信 号
[ 收稿 日期]2 0 0 8一O 一O 6 6 [ 者 简 介 ] 江 绍 禹 ( 9 8一 ,男 ,湖 北 荆 州 人 ,主 任 医 师 ,从 事 医 学 影 像 学 临床 及 教 学 工 作 。 作 14 )
江 绍 禹 等 :脊 柱结 核 的 C T与 MRI 断 价 值 比较 诊
脊 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 是 骨 系 统 常 见 疾 病 ,起 病 隐 匿 ,发 展 较 慢 , 临 床 表 现 缺 乏 特 异 性 , 目前 影 像 学 检 查 是 该 病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

成骨型转移X线表现
成骨型转移CT表现
成骨型转移MRI表现
THANK YOU
脊椎峡部不连:脊椎关节突间部的缺损, 原因可能为先天性缺损或后天性骨折所 致,慢性疲劳性骨折更为多见。
峡部断裂显示的检查方法为X线斜位片, CT断层扫描可作为辅助检查。
椎弓峡部又称“苏格兰狗的颈”。
腰椎椎弓峡部崩裂症
病因
先天性 外伤性 劳损性
滑脱分度
1度:滑脱<1/4 2度:滑脱<2/4 3度:滑脱<3/4 4度:滑脱>3/4
硬膜囊、神经根、突出椎间盘
椎间盘突出
又称椎间盘疝: 包括膨出、脱出、髓核游离、施莫尔结节
椎间盘突出分型
正常
突出
游离
脱出
病理(椎间盘突出)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髓核破裂, 沿纤维环裂隙突出。突出之髓核 大小形态不一,程度和部位各异, 可压迫脊膜囊,也可压迫神经根 鞘和椎管内静脉,造成局部肿胀 或渗出,引起硬膜外纤维化。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1)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 弛,横断面上表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 织影,并产生环状或横行的 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弹性 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椎间盘膨隆CT表现
横断面上表 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 光滑对称的 软组织影
颈椎间盘突出发生 依次为:
颈5-6—颈4-5—颈6-7— 颈3-4—颈2-3。
颈3-4椎间盘突出
MRI在椎间盘病变中的 诊断价值
增加空间分辩率:多平面,多角度。 扩大检查范围:不易遗漏其他病变。 在颈部可提高椎间盘病变的显示率。 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MRI和CT大

62例脊柱结核X线及CT征象分析

62例脊柱结核X线及CT征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R 2 。 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7- 14 (0 1 9 0 1- 2 6 1 8 9 2 1 )2- 3 5 0
2结 果
脊柱结 核 占全身关 节结核的首位 ,其 中以椎体 结核 占大多 数 ,附 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 ,腰椎结 核发生率也最 高 ,胸椎 次之 ,颈椎更次之 ,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本文回顾 】 白城 中医院20年6J21年6 问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例脊柱结 06  ̄ ̄01 月 2 核病例进行 回顾 分析,探讨常规的x 线及C 征象特点,报道如下 。 T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本组脊柱 结核6例 ,均为 门诊及住 院患者 ,其 中男性3例 ,女性 2 6 2例 , 龄1 ̄ 7 ,平均为3.岁 。病程为5 6 年 6岁 1 4 6 个月~ 年。 8
1 分,3 例2 ,镇静评分为1 ,1 0 分 分 例恶心呕吐 ;骨科组13 0例镇痛评
分 2 ,镇静评分 1 ,1例镇痛 评分3 ,镇静 评分 1 ,恶心 呕吐6 分 分 7 分 分 例 ;全组病例血压 ,脉搏 ,脉搏 氧无 明显变 化,均维持在正常范 围。
6  ̄ 脊柱结核X 21 J 线及c 征象分析 T
20 , ( ) 6 0 6 03 : . 2 35
于唤醒,2 分奢睡,难以唤醒d 、恶心呕吐,0 分无,1 分有恶心呕吐
2结 果 外科 组 10 0例镇 痛1 以下 ,镇静 评分4 内为2 ,8后 为1 ,余 分 h 分 h 分 下5 例镇 痛为2 ,镇静 评分 为1 ,恶心 呕吐7 ;2 镇痛 无效 , O 分 分 例 例 追加芬太 尼 10 g 0 ,睡眠 1后又主诉 疼痛 ;妇 科组镇 痛评分 10 h 1例为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式:回忆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明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看椎体、椎间盘、椎弓根、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形。

结果:12例患者2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6例,3个椎体4例。

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成不均匀强化。

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神经损害。

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关键词]脊柱;结核;磁共振成像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常见病,由于X片和CT对脊柱结核诊断较困难,MRI检查是脊柱结核初期诊断最准确手腕之一。

本文回忆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明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

1 材料和方式一样资料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岁。

病程2个月~3 a。

所有病例有胸背部和(或)腰背部疼痛,7 例有下肢病症,8例有驼背,2例有结核中毒病症低热、盗汗和消瘦。

检查方式利用飞利浦公司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

脊柱相控阵线圈,采纳SE序列及FSE/T2/SPIR。

矢状位T1WI(TR/TE 500 ms/13 ms~600 ms/13 ms),T2WI(TR/TE2 250 ms/120 ms~3 200 ms/120 ms)。

层厚4 mm,层距mm,FOV为320 mm。

轴位T2WI(TR/TE 2 250 ms/110 ms~3 500 ms/110 ms),FOV 220 mm。

必要时加做冠状位成像。

9例患者行Gd DTPA增强T1WI。

2 结果病变部位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4 例,腰骶椎2例。

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受累6例,3个椎体受累4例。

椎体及附件改变椎体破坏以与椎间盘相邻处为主,离椎间盘较远的部位MRI显示正常,其中前中部破坏为主者8例,椎体全数破坏4例,2例患者椎弓根受累。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本组23例,男性21例,女性2例。

年龄19~74岁。

19~35岁20例占全部病例的76%。

36~50岁2例,74岁1例,平均年龄32岁。

发病部位依次为胸椎9例,腰椎12例,颈椎和腰骶段各1例。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以及消瘦,纳差,低热盗汗,血沉加快等。

18例有肺结核,1例合并截瘫,1例窦道形成。

本组23例均经我院GeprospeedAI 全身CT机扫描。

扫描采用层厚5mm,层距5mm,部分病例进行2mm 薄层扫描。

全部为平扫,未行增强扫描。

23例全部拍摄常见X线平片。

2、结果2.1发病特点2.1.1部位:劲段1例,胸段9例,腰椎12例,腰骶段1例。

23例其累及38个椎体。

2.1.2侵及范围单个椎体5例,两个椎体27例,多个椎体3例。

2.2 CT表现2.2.1 CT定位像表现与常规X线表现相同。

即表现为(1)脊柱畸形,椎体僵脊柱侧弯或后突。

(2)单个或多个椎体变形,椎体变扁或呈楔形,椎体残缺或椎体融合。

(3)椎间隙,模糊,消失。

(4)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

2.2.2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多种多样,可为斑点状,不规则片状,蜂窝状,囊状或类圆形等骨破坏之低密度影。

于椎体边缘部则为不规则骨缺损。

病变严重者多种破坏共存。

椎体正常形态消失,表现为一些散在的骨碎片。

病程较长者往往骨破坏与硬化及钙化相互交错,表现为在骨破坏的低密度区边缘及周围形成模糊或清楚之不规则骨硬化之高密度影。

椎体病变往往累及相邻,两个或多个椎体。

椎体骨破坏多在前部,故一旦压缩则形成局部后突成角。

2.2.3骨质硬化和死骨形成骨质硬化表现为破坏区边缘硬化或呈斑片状,斑点状致密影。

死骨形成则表现为破坏区内斑点状,沙砾状及不规则片状高密度影。

不规则片状死骨多见于碎裂状骨质破坏,斑点状及沙砾状死骨多见于穿凿状骨质破坏。

2.2.4椎间盘破坏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变形,破碎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片状死骨或高密度钙化影。

由于椎间盘破入椎管,形成椎管狭窄。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脊柱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包括背痛、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
并不具有特异性,但是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影像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

其中,MRI是最为
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脊柱结构的细节和病变的范围。

在MRI上,脊柱结核的特征表现包括椎体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脊柱
后凸畸形等。

3. 细菌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液、脓液、组织等标本的培养和涂片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
有30%左右。

4. 免疫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免疫学检查包括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结核感染情况,但是其阳性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MRI是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疑似脊柱结核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60692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60692
附件型:较少见,附件骨质破坏为主,累及关节突时常 跨越关节。
以上类型均可产生椎旁冷脓肿,死骨少见。
二、影像学表现(X线、CT、MRI)
X线表现
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后突畸形 冷性脓肿 死骨
1、骨质破坏:
主要引起松质 骨的破坏,由 于骨质破坏和 脊柱承重的关 系,椎体塌陷 变扁或呈楔形。
L2、3椎体结核
不评价的样本框 重点 主动与业主联系,与业主进行良好的沟通,邀约业主过来复验,对比较敏感的客户适当送些小礼品, 主动发现问题拍照给业主,并安排维修,维修完成微信拍照告知,保养窗户铰链,保养视频, 及时发送给业主,得到客户的信任,一天修复5户于1月26号前完成。
未维修完成的样本框 制定维修计划,同时及时安排责任单位维修,并积极与业主联系沟通,清晰明确告知其维修方案,周期,在维修 过程中要做好监督、督查工作,原施工单位不配合马上启用第三方,于1月26号前全部维修完成。
➢渗出性病变 骨内渗出病变以大量巨噬细胞或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常伴有较多的纤维蛋白 渗出;
➢变质性病变 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坏死灶中常 有死骨或钙化,坏死物亦可液化形成脓肿;
➢增殖性病变 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由多 量上皮细胞形成,并见Langhans巨细胞,外周 有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包围。
脊椎结核
后期临近满意度调查,直接跟业主交代,“五金保养也是属于”房屋质量的报修“成功转化业主,让业主给个5分好评,并告 知业主,以后有房屋质量维修都可以找工程师报修。
感情牌的运用:
依骨质最先破坏部位分: 椎体结核:约90% 中心型(椎体型)多见于胸椎,椎体内骨质破坏; 边缘型(椎间型)腰椎结核多属此型,椎体的前缘、 上、下缘局部骨质首先破坏,再向椎体和椎间盘内侵 蚀蔓延,椎间隙变窄是其特点之一。 韧带下型(椎旁型)主要见于胸椎按,病变在前纵 韧带下扩展,椎体前缘骨质破坏,椎间盘完整。

脊柱病变影像诊断

脊柱病变影像诊断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椎间盘突出(外侧型)
正常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腰椎间盘突出MRI
椎间盘脱出
-c
-C
+C
髓核向上 游离
椎间盘突出与肿瘤并存
胸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中央型椎管狭窄(矢状径狭窄):
<10mm绝对狭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3mm相对狭窄。
脊柱结核(X线表现)
骨质破坏,生理曲度异常。 椎间隙变窄,椎体融合。 死骨形成。 椎旁脓肿。
脊柱结核(CT表现)
CT的主要表现是椎体破坏、椎管内累及 的程度、脓肿的大小。发现X线平片不能
发现的小的骨质破坏区,明确脓肿的大小 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椎体破坏CT表现为局部低密度灶,椎体塌 陷后突可致椎管狭窄。椎旁脓肿为液性低 密度区,其内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脓 肿周边呈环形强化。
MRI常用序列
T1加权像 突出T1成分(TR 500,TE 50) T2加权像 突出T2成分(TR 1500,TE
150)
脂肪抑制序列 通过抑制脂肪信号或突出
水的信号鉴别水肿与脂肪、出血。
其它序列。
T1加权像
T2加权像
椎间盘炎
T1加权像
T2加权像
脂肪抑制
脊柱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症状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和传出通路的 集中处,又包含各种脊髓反射中心。脊髓位 于骨性椎骨内,当椎管内发生肿瘤时,由于 椎管本身无扩张性,很容易造成对神经根的 刺激与脊髓的损害,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 症状,通常可分为三个时期:
神经根刺激期 是疾病的初期,其特点是神经根性 疼痛或感觉异常一蚁行感、刺痛、灼痛等。表现在 邻近肿瘤受压的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内。这种根性 疼痛开始为间歇性的,常在咳嗽、喷嚏、劳累时加 剧。此时检查可以没有任何感觉障碍,或者在相应 神经根支配区域内有感觉过敏。随神经根压迫或牵 拉的加重,出现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根性疼痛常 见于髓外肿瘤,以颈段和马尾部肿瘤为明显;髓内 肿瘤则极为罕见。如果肿瘤位于脊髓腹侧,可无根 性疼痛,而出现运动神经根的刺激症状,表现为受 压节段或所支配肌肉的抽动(肌跳),伴肌束颤动、 运动不灵或无力等。这种肿瘤早期对神经根的刺激 所致的感觉、运动异常,由于部位明确,固定,对 定位诊断很有意义。

脊椎结核的X线及CT诊断

脊椎结核的X线及CT诊断

【 bt c】 bete o t yh r d Tfd g ov ̄bat e u s , d o xleh a i sfh ai a r A s atO j i T u e r cv s d t X— a a ni s feer br l i a p rte i p n em g g eu yn C i n l u c o s n t e o m n o tot i n f te
然 近 年 E WL对 输 尿 管 上 段 结 石 及 肾结 石 可作 为 首选 治 疗 方 法 , S
[ ] 中则, 2刘 节世俊 , 张社庆 , 输尿 管 下气压 弹道 碎石 术 [ ] 等. J.
中华 泌尿 科 杂 志 ,0 4 2 :7 7 20 ,2 2 5~ 7
[] 3 吴开俊 , 伯运新 , 陈白平. 输尿管镜 直视 下取石术 弹经验 [ ] J.
结石并输尿管 狭窄 、 输尿 管结 石并 肾积水 、 感染 等均具 有 良好疗 效 | ; 损伤小 , 2② 安全性 高。本方法不须将结石夹取到膀胱 , 免 避
反复进镜加重输尿管 的损伤 , 术中操 作轻柔可大大减少 术中术
【 收稿 日期 】 20 0 8—6— 4
脊 椎 结 核 的 X线 及 C T诊 断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医 创 研究 2 8 月 学 新 0 年8 第5 第2 期 EIN NVT N E AC 0 卷 3 MD I I OAI S RH C EN ORE
后 出血 的可能性 ; 结石 取净 率高 , ③ 症状持续时问短 , 可同时清除 结石 区息 肉等优势 , 使之对 x线 阴性结石 、 c >1m且在输 尿管 内
【 关键词 】 脊椎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好发部位:以脊椎结核发病率为最高, 占一半以上,其次为关节结核,骨结 核较少。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性病变 骨内渗出病变以大量巨噬细胞或中性粒 细胞浸润为主,常伴有较多的纤维蛋白渗出;
变质性病变 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坏死灶中常有死骨 或钙化,坏死物亦可液化形成脓肿;
增殖性病变 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由多量上皮细 胞形成,并见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 和成纤维细胞包围。
胸椎结核----椎旁脓肿:表现为胸椎 两旁梭形软组织肿胀影;
腰椎结核----腰大肌脓肿:表现为腰 大肌轮廓不清或呈弧形突出。脓肿可 向下流注入髂窝。
○ 冷性脓肿时间较久的可有不规则钙化
C4椎体结核 正常颈椎X线
T7、8椎体结核 L2、3椎体结核
5、死骨
较少见,表现为 砂粒 状死骨
L3、4椎体结核
骨 (

关 五

节 第

结 节









结 核














概述
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好发于儿童和青年,95%继发于肺结核, 结核杆菌经过血行到骨或关节,停留在血管丰富的 骨松质(如椎体、短管状骨、骨骺与干骺端)和负 重大、活动较多的关节(髋、膝)滑膜内而发病。
L1、2椎体结核
间盘或软骨终板被破坏, 嵌入椎体致椎间隙变窄, 后期相邻椎体融合,为 诊断脊椎结核的重要依 据。
L3、4椎体结核、椎间隙消失
3、后突畸形
多见于少年儿童的胸椎结 核,多个椎体破坏形成后 突畸形,可伴有侧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需与下列疾病鉴 别: 1、化脓性脊柱炎 2、椎体压缩性骨折 3、脊柱转移肿瘤
4、椎骨骨髓瘤
5、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 6、 Schmorl结节 7、椎骨嗜酸性肉芽肿 8、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
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有明显的发热等
感染中毒症状;椎旁的软组织肿胀不明显,其
Case 8
女 46岁 发现左锁骨上无痛性肿物2月余。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进修生 宁德市中医院·影像科 陈赞兰 30522124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
概述
1.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约90%继发于肺结核。 2.绝大多数是通过血液传播的。 3.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4.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0%以上。 5.好发部位成人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最 少;儿童以胸椎最多,颈椎次之,腰椎最少。
椎骨嗜酸性肉芽肿
是一种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伊红细胞侵 润的疾病。 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颅骨级椎骨均为好发位 置,可单个椎体受累或多个椎体受累,跳跃式,没有 邻近椎体发病特点,也不累及椎间盘。 椎体压缩明显呈平板状或楔形,软组织肿胀不明显, 无脓腔形成,其椎间隙正常。 病程长,发展慢,20岁以下患者多见,临床症状轻 微,有血沉加快级嗜酸细胞增多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病变椎体经过保守的治疗,椎体高度可恢复正常, 提示有自愈趋势。
小儿椎体压缩为扁平状,椎间隙未受影 响。
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
发生在椎体椎间盘退变基础上,椎骨信号改变: I型:为相邻椎骨终板下带状的T1WI的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II型: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也为高低混 合信号,提示病变处于过渡期;抑脂序列呈低 信号,提示为脂肪的沉积; III型:为T1WI及TWI均为低信号,提示终板炎 处于稳定或愈合期。
X线:
(1)中心型(椎体型):多见于胸椎。病变起始于椎 体前1/3的椎体中心。 (2)边缘型(椎间型):椎体对应的边缘皮质模糊, 破坏,椎间隙狭窄为其特点之一。
(3)韧带下型(椎旁型):病变在前纵韧带下扩展,
椎体前缘骨质破坏,椎间盘完整。 (4)附件型:较少见,以血行感染为主。主要侵及棘 突、横突、小关节、及椎弓。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Case 3
男 22岁 患者以“盗汗1个月,四肢麻 木10天”为主诉入院。

Case 4
女 57岁 患者以“吞咽困难伴消瘦盗 汗、双上肢无力20余天。

Case 5
女 58岁 患者以“腰背部疼痛半年余, 伴双下肢麻木感4天”为主诉入院。

Case 6
女 69岁 患者以“腰髂部疼痛4月余, 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
韧带下型(椎旁型): 多继发椎旁韧带下脓肿侵蚀。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清楚显示 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有无空洞和死骨形成, 更明确地显示脓肿或骨碎片位置、大小,及其 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突入椎 管内的情况。
MRI具有早期诊断 价值,对显示早期破 坏区内的水肿范围和 破坏区的情况,软组 织内脓肿的蔓延情况 优于CT。
Schmorl结节 许莫氏结节为突向椎体的椎间盘突出, 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骨质缺损,直径多 位1cm左右,局部骨质早期也有水肿、 纤维肉芽组织形成,因而有长T1T2改变 及结节周围的强化;随后结节周围有脂 肪的沉积,形成半圆的T1WI高信号, T2WI略高信号应,可被抑脂所压制;愈 合期结节周围环形骨质硬化,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内无骨化或钙化,早期出现骨质增生硬化明显。
多有外伤或椎管的穿刺史。
椎体压缩性骨折:
常有明确外伤史,多累及一个椎体,呈楔 状变形,无侵蚀性骨质破坏级椎间隙狭窄。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单纯压缩椎体,椎旁未见软组织,椎板及 附件正常
脊柱转移肿瘤:
1、 有原发瘤的病史,病灶多发且跳跃性分 布,骨破坏可累及椎弓根,椎间隙不窄,无椎 旁脓肿。 2、椎体周边的软组织肿块规则或不规则, 但强化明显。 3、脊柱结核骨质破坏多累及椎体的前中部, 而转移瘤多累及椎体的中后部。 4、转移瘤及结核均可表现为骨的溶解及侵 蚀,也可与骨质的增生硬化并存,但仅见结核 在溶解的区内有死骨存在。
CT:显示较小的隐蔽的骨质破坏,死骨和轻微骨增生 和塌陷,早期椎间盘相对完整,后发生破坏,间隙变窄, 脓肿呈单房或多房。显示椎管内脓肿、死骨突入椎管的情 况。
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有异常 信号,并可观察脊髓的情况(有无受压和变性)。
冷脓肿形成
颈椎结核,冷脓肿流向 咽后壁称为咽后壁脓肿 胸椎结核,冷脓肿向椎 旁流注称椎旁脓肿 腰椎结核,冷脓肿向腰 大肌流注称腰大肌脓肿
进修生病例随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进修生 宁德市中医院· 影像科 陈赞兰
Case 1
男 75岁 反复多关节肿痛10余年,再发1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se 2
女 30岁 胸背部疼痛3月余。查体: 右胸10水平棘突及肋骨压痛

林瑞玉mr0262914
(T10椎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凝固性坏死及多 核巨细胞反应,考虑结核,请结合临床。 特殊染色结果:抗酸、PAS、六胺银(-)。
累及附件
转移至T8

Case 7
男 53岁 患者以“胸背部疼痛2月,加 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7天。”为主诉入院。
鼠咬

Case 8
女 4岁 患者以“腰背部疼痛34天”为 主诉入院。

周欣红s201539469
(胸椎病灶活检组织)送检组织镜下在髓核组织周围查见多量多核 巨细胞、单核样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 细胞Langerin、CD1a和S-100阳性,考虑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 生症(骨嗜酸性肉芽肿)。 IHC:Langerin(部分+),CD1a(+),S100(+),KI-67(+,3%),CD68(组 织细胞+),CD3(T细胞+),CD20(B细胞+),VIM(+)。
累及椎弓根附件
单椎体转移,T1显著低信号,T2高信号,有 一定特征性
病灶多发及椎间盘未累及是主要特点
椎骨的骨髓瘤 多形成广泛的骨质疏松级破坏,椎体塌 陷级压缩骨折,但椎间隙正常,本周蛋 白阳性。
骨髓瘤:伴有骨膨胀的髓腔内的骨融合性 破坏。细微的鼠咬状破坏,边界模糊, 骨质疏松。
骨髓瘤:肋骨的膨胀性破坏级软组织肿块。 骨髓瘤椎旁软组织薄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与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相似,但其影像学表 现又有一定的特征性: ①椎体边缘性破坏同时有骨质增生硬化,硬化 边内可见新的破坏灶,无死骨形成; ②椎旁脓肿与腰大肌分界较清晰,脓肿内无钙 化。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布鲁氏杆菌病,流行区,牛羊接触史,布鲁菌凝 集实验阳性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局部疼痛、神经刺激症状, 局部畸形、寒性脓肿 肌肉痉挛、腰部僵直、拾物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有轻度贫血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血沉在结核活动期可增高,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单纯脓肿可作沉渣找抗酸杆菌,或结核菌培养
影像学表现:
X线:发病两个月后有阳性发现。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成角畸形及寒性脓肿形成,以胸椎下段及腰 椎上段多见,常累及相连的2~3个椎体,病变以溶骨性破坏 为主,骨质增生则不显著。
中心型(椎体型):
多见于儿童,病灶起于椎体松骨中心常有死骨级空洞形成。骨质 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在侧位片比较清楚。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 形。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
边缘型(椎间型):
起于椎体上下圆的左右侧和前后方,椎体受压可发生病理性压缩 性骨折,前缘压缩的多呈楔形,骨碎片或死骨可被挤压到椎管内压 迫脊髓或神经根。骨质破坏与楔形压缩不及中心型,故脊柱后凸不 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