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宝宝出院回家后照护提示(一)
早产宝宝出院回家后照护提示(一)
早产宝宝的机体功能、营养储备、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较足月儿来说普遍较弱,所以回到家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细致谨慎的护理。
家庭环境与医院不同,爸爸妈妈要抓住这些重点,给早产宝宝营造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1注意喂养方式
早产宝宝因为体型较小,口部也比足月宝宝要小,吃奶的时候可能无法很好的含住妈妈的乳头,造成吃奶比较费力,有时候可能吃上几口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揉揉宝宝的耳朵叫醒他继续吃奶。
早产宝宝出生时体内铁元素储备不足,出院后可能需要继续服用补铁剂及其他药物,家长一定要遵医嘱给宝宝服用。
给早产宝宝喂药可能并不顺利,如果想把药物加入奶中一起喂,需要向医生确认。
2注意喂养量
早产宝宝回家最初几天,家长应该保持原来的喂养量,直到宝宝接受新环境,并且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时,就可以慢慢增加喂养量了;因为早产宝宝吸吮吞咽的能力还未发育完全,所以一顿母乳,妈妈可能要喂30—40分钟他们才能吃饱,这时妈妈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其他家人也要多多支持,帮助妈妈顺利地喂养宝宝;另外家长们也
可以少量多次地喂养宝宝,宝宝吸吮3~5分钟后,试着将乳头或奶嘴从宝宝嘴里拿出来,稍微休息一下再接着喂养宝宝。
3定期检查
早产宝宝的身体情况特殊,家长们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听力视力、黄疸情况、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通过检查,如果发现宝宝存在健康问题,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为宝宝进行治疗。
另外,家长有必要掌握新生宝宝的一些急救常识,便于紧急情况下,家长能够为宝宝做好最初的应急处理。
早产出院总结
早产出院总结概述本文档旨在总结早产儿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护理措施,并为家长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早产儿能够顺利适应家庭生活和融入社会。
出院前准备在早产儿出院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早产儿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家庭准备:–家庭成员应提前了解早产儿的特殊情况,并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
–家中应当为早产儿准备好温暖、安全和干净的住所,并确保室温适宜。
–家庭成员应认真遵守医生给出的护理指导,并密切关注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2.饮食准备:–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早产儿准备适当的奶粉或母乳。
–家长需要正确掌握喂养的方法和频率,注意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饮食应当轻柔。
3.婴儿用品准备:–准备好早产儿的衣物、尿布、床上用品等。
–床铺应当保持清洁、干燥和舒适。
出院后的护理措施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特殊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其发育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护理细节:1.保持环境卫生:–家庭环境应经常清洁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以防止细菌滋生。
–家居装修应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物品。
2.定期体检:–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带早产儿定期进行体检和发育评估。
–注意记录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变化,以及其他身体指标的发展情况。
3.饮食护理:–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逐渐引导早产儿进食固体食物。
–注意观察早产儿对食物的便秘或过敏反应,并及时调整饮食。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给早产儿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勤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以防止细菌感染。
5.注意早产儿的睡眠:–为早产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6.加强早产儿的免疫力:–按照医生的建议,为早产儿接种疫苗,并按时进行复诊。
–注意避免患病者接触早产儿,以防传染疾病。
7.注重早产儿的发展:–鼓励早产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其生理和心理发展。
–增加早产儿与外界的接触,帮助其逐渐适应外部环境。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1. 产后恢复
-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当锻炼,如散步、做产后操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 定期产后检查,监测母体健康状况。
2. 母乳喂养
-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早产儿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作用。
- 如有困难,寻求专业人员指导,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促进泌乳。
3. 新生儿护理
- 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药和检查。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感染。
- 观察婴儿状况,如呼吸、皮肤颜色等,及时就医。
4. 心理健康
- 接受早产的事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 生活安排
-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分配家务。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时恢复工作或其他活动。
6. 定期随访
- 按时复诊,接受婴儿发育评估。
- 及时解决哺乳、喂养等困难。
- 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早产产妇需要全面的生理和心理护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定期就医随访,遵循医嘱,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育。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校正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
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一般 早产儿身长矫正至40月龄,头围至18
月龄,体重至 24月龄。
18
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 来调整喂养方案。
19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重点包括喂养和生长 代谢的评估(可参照附件随访表), 监测频 率为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
3
一般认为,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 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 儿脑发育的关键期。
4
早产儿追赶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偏离 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 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 次,尤其出院后l~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20
评价内容:
1、喂养评估: 喂养情况包括早产儿的进食需求及状态转
换、喂养方式(乳类)、每日奶量、有无吐、 腹胀等、排尿和排便的次数和性状。
21
2、生长评估:
1、生长水平:横向;身高、体重、头围、上 臂围等
9
正确哺乳方式:
10
饥饿表现:
11
2、强化人乳: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
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 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确保其营养需求。
12
对象:
1、出生体重1800g早产儿。 2、EUGR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
39
NBNA评分参考表
40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与足月婴儿不同。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包括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措施。
本文通过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措施、早期干预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营养支持、体格和神经发育监测以及生长发育评估方法,揭示了这些措施对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观察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早产儿的管理和干预,注重营养支持和发育监测,对于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早产儿管理和干预策略,以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和长期健康状况。
【关键词】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监测、评估、神经发育、积极影响、未来研究。
1. 引言1.1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1. 生理特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通常较正常足月儿慢,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足月儿的发育水平。
2. 体重增长延迟:早产儿在出生后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容易出现体重不足的情况,需通过特殊的营养支持措施来促进体重的增长和恢复。
3. 神经发育问题: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晚,容易出现发育延迟、运动协调能力差、认知能力受损等问题,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和随访管理。
4. 免疫功能差: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影响,特别需要加强保健和预防措施。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我们重视和关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1.2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重要性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接受持续的随访管理,包括定期体格检查、营养指导、发育评估等,并根据情况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早产儿即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其发育不完全,自身抵抗力较弱,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一、保持早产儿的温暖1.应尽量让早产儿与母亲保持皮肤接触,进行“袋式护理”,将婴儿放置在母亲的胸前,让母亲用双手捧住婴儿。
2.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使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箱或温带,保持婴儿体温稳定。
二、合理喂养1.初期使用经过咨询的医生或护士推荐的人工奶或乳汁进行喂养,可以使用尿管、鼻胃管等途径进食。
2.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均衡。
3.喂养间隔约2-3小时,每天喂养次数不少于8次。
4.对于不能进食自己的早产儿,可以采取胃管喂养或经口喂药的方式。
三、保持早产儿的卫生1.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但避免风力过大。
3.定期更换婴儿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洁净。
四、注意早产儿的睡眠和休息1.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婴儿的睡眠。
2.进行规律的作息安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让婴儿多进行体力活动,促进其身体发育。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1.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复查,包括测体重、测身高、查体等。
2.如有发现身体异常或疾病,请及时就医。
六、注意早产儿的心理健康1.给予婴儿关爱和呵护,增强其安全感。
2.和婴儿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3.避免长时间的孤独,尽量让父母或其他亲近的人陪伴。
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照顾1.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态,避免传染疾病。
2.家庭要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避免意外伤害。
3.给予婴儿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培养婴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八、定期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1.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调整早产儿的管理措施。
2.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或小组,了解更多关于早产儿管理的知识。
以上是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家长和照护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和发育。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早产儿是新生儿的高危管理人群之一,早产儿住院治疗结束出院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仍有很大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发育障碍的风险,有很高的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一套综合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涵盖体格发育监测、定期医院随访、营养管理、早期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内容。
1. 体格发育的家庭监测:每周记录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将这些数据与早产儿生长曲线图(Fenton曲线)进行比较,若此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小于15.0g/kg·d,身长增长小于1cm/周,头围小于0.5cm/周,或对照生长曲线在低于原来的生长发育趋势时需要警惕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确保宝宝得到正确的营养指导。
2. 定期医院随访计划:初次随访(出院后1周至2周内):主要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家庭环境的适应情况,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各项体格发育参数的测量、心肺听诊以及腹部触诊等。
对于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时可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神经发育内容进行评估。
2个月随访:在此次随访中,医生将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检查、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此期间后,可以开展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
3个月随访:继续之前的检查,同时评估宝宝有无追赶性生长以及其他需要干预的神经发育异常。
6个月随访:通过全面评估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干预,并且制定后续的随访周期。
3. 营养管理指导: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
母乳强化剂: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或宫外发育迟缓,体重或身长在校正同月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可能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配方奶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临床儿科早产宝宝出院后注意事项
临床儿科早产宝宝出院后注意事项早产宝宝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因娩出较早,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
所以早产儿抵抗力差、生活能力不强,对生活环境、照顾者的能力要求更高。
出生后大多由专业的新生儿科专业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那么出院后有那些注意事项呢?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早产儿的室温要求24-26℃,可以用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36.3-37.3℃。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果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
2.婴儿穿衣件数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
3.给早产儿戴顶帽子减少散热。
4.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
如果室内开加湿器,注意每周清洗1次,防止滋生细菌。
5.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6.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的照明会改变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及睡眠习惯。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避免夜间持续小夜灯照射,避免灯光直射婴儿的眼睛等。
二、出院后的复查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
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 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
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喂养后注意1.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并在指导下使用母乳强化剂。
2.如果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
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
3.喂奶后不要立刻放下,注意给宝宝拍嗝,能有效预防呕吐的发生。
4.容易溢奶或吐奶的宝宝,需抬高头肩部,取侧卧位,能有效预防返流、呛奶、误吸。
早产儿宝宝出院要注意什么
早产儿宝宝出院要注意什么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和喂养:早产儿由于胃袋较小,消化系统不完善,容易发生喂养困难。
出院后,父母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示,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质量。
对于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母亲需要定期按时哺乳,保证充足的母乳供应。
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择合适的初生婴儿配方奶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
2. 温度调节: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低体温。
出院后,应将宝宝放在恒温孵化箱中,确保室温适宜,并使用适当的衣物和被子保暖。
家中的温度也要保持稳定,避免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3. 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
出院后,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
家庭成员和探视者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常洗手,并避免在有感冒或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接触婴儿。
4. 安全防护:早产儿的头部骨骼和肌肉发育不完全,容易受到外界冲击。
出院后,应确保宝宝的生活环境安全无害,避免发生摔倒、碰撞等事故。
家中的家具和周围的物品要放置稳固,避免刺激和伤害。
5.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早产儿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呼吸困难、黄疸、贫血等。
出院后,宝宝的各个身体系统需要经常观察,包括呼吸频率、体温、黄疸程度、大便和小便的情况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接受检查治疗。
6. 定期复诊:早产儿较普通儿童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
出院后,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诊,检查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
7. 注意心理抚慰:早产儿可能在出院后易出现焦虑、易怒、睡眠障碍等问题。
父母要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和抚慰,保持温暖、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宝宝的刺激和恶劣环境,有助于宝宝的安抚和适应。
总之,早产儿出院后,需要家人的精心照料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健康成长。
通过科学的喂养和护理,早产儿可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健康发育。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在出院后需要特别的喂养关注和建议。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或未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这些婴儿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建议如下: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最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尽量鼓励母亲提供乳汁,如果母亲无法产生足够的乳汁,可以尝试使用乳房泵来刺激乳腺。
如果没有足够的母乳供应,可以考虑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频繁而小量地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需要更频繁但是量更小的喂养。
通常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量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而定。
刚出生的早产儿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来喂养,但随着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可以逐渐过渡到吸吮乳汁。
3.定时喂养和观察:为了保持婴儿的稳定营养供应和促进生长,建议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喂养。
同时,观察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例如舔唇、张口和吮吸手指等。
这样可以确保婴儿在正确的时间和适量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7.提供安静和舒适的喂养环境: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刺激。
为了促进婴儿吃饭时的舒适感和集中精力,提供一个安静、温暖和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嘈杂声音和刺激性物品。
8.家庭支持和婴儿关爱: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婴儿的喂养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照顾。
定期带婴儿接受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的检查,并遵循他们的建议。
早产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指导亲爱的家长:您好!恭喜您的宝宝今日出院!为了使宝宝回家后能够顺利成长!请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如早产儿吸吮力弱,可将母乳挤出,用奶瓶喂哺。
2.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可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直到体重达4.5-5公斤,之后可选择同品牌婴儿配方奶继续喂养。
3.注意居室清洁,每日通风换气,室温保持在24-26℃。
4.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使体温维持在36.5-37.0℃。
5.保持皮肤清洁,如果脐带末脱落,每日用75%的医用酒精清洁脐部1-2次。
6.遵医嘱按时到医院眼科门诊随诊。
7.回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无呕吐、无腹胀、大便好),每2-3天增加一次奶量,每次5-10ml。
Q:呼吸暂停有哪些表现?由于早产宝宝呼吸中枢发育还不成熟,他的呼吸是浅表的、不规则的,有时会出现周期性呼吸暂停,持续5~10秒,但多无心率和皮肤颜色的改变且能自行缓解。
当呼吸停止超过20秒时,宝宝就会出现青紫、心跳减速(小于100次/分)等症状。
Q:出院以后,如何预防和应对早产宝宝的呼吸暂停?父母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呼吸状况。
注意维持宝宝舒适的体位。
宝宝平卧时,让他的头和躯干处于一条直线,颈部保持自然姿势或稍伸直以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梗阻。
喂奶后,让宝宝最好侧卧,或半卧位(头部抬高15。
-30°)。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避免环境温度升降波动过大。
同时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
对胎龄较小或频繁出现呼吸暂停的宝宝,可以选择使用家庭呼吸暂停监测仪帮助监测。
拍打或弹足底,他的呼吸可能就会很快恢复。
如果没有很快恢复,说明宝宝可能呼吸停止的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人气管引起室息,需要把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并给宝宝进行家庭人工呼吸措施并马上拔打急救电话。
Q:哪些迹象表明要带宝宝去看医生?如果早产宝宝出现以下异常迹象,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宝宝呼吸状况改变,比如呼吸急促,已超过每分钟60次,出现窒息或呻吟;鼻子和嘴唇周围或全体皮肤呈青紫色;呼吸暂停超过20秒;吸气时胸部出现凹陷。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早产儿较于足月儿很多器官成长都还不成熟,特别在出院后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早产儿出院后护理方法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方法1、宝宝出生后数日内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
2、仰卧睡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
但仰卧时因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坠,会影响呼吸道通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
3、对于侧卧睡的宝宝,家长应适时调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脸现象。
新生宝宝不提倡俯卧位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
4、建议把宝宝放在摇篮或婴儿床里,床的两边要有保护栏。
不要给宝宝穿的、盖的太厚。
5、婴儿要在温暖和舒适的地方睡觉,睡眠环境的温度以24℃-25℃,湿度50%左右为宜。
夜间睡眠时光线不能太过强烈,尽量营造一个柔和而安静的环境。
6、摇晃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震荡,造成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癫痫、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所以不要摇睡。
7、妈妈不要陪睡,因为妈妈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压住宝宝,造成孩子窒息。
8、3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
9、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
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10、不要使早产儿传染上疾病,除了专门照料宝宝的人以外,其他人员不要接近宝宝,也不要在家喂养小猫小狗,因为猫狗身上往往带有病菌。
室内空气要清新,常开窗户通风换气。
11、由于早产儿机体状况很弱,因此不要让早产儿消耗体力,不要加重早产儿的心脏负担,而保暖和安静对早产儿显得更为重要。
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的身上。
12、妈妈在为宝宝授乳、擦身体和换尿布时,动作要尽可能地敏捷,轻手轻脚。
极低体重早产儿回家后怎么护理
极低体重早产儿回家后怎么护理
一、概述
早产儿还需父母的悉心照顾。
很多早产儿的出生时体重都会小于2500克,孩子的每个表现都要引起注意。
死亡率很高,呼吸系统也不太健全,这需要在医院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在这里给大家说说早产儿护理的几点方面。
早产儿的头会较大,现分享照顾早产儿的护理经验。
大家的小宝贝也正常的,但出院后,很感谢医生给大家的建议。
某同事很欣慰,健康的长大了。
这一年在某同事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二、步骤/方法:
1、房间也要经常打开窗子,早产儿抵抗力比正常孩子要差,不要让孩子着凉了。
多通通风保证新鲜的空气。
另外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一些,首先要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5℃,
2、一般说来,喂奶的次数按照孩子的需求来喂。
当然最好是母乳喂养。
孩子要吃多少奶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定的。
要及时的提供充足的营养,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的奶就可以了。
新生儿长得很快,此外要精心喂养早产儿。
3、孩子小,要防止孩子被感染。
孩子由家人或自己照顾,自己也要洗干净手再抱孩子。
最好不要让其他人没事乱进孩子的房间,易感染也易受风寒。
照顾孩子时,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
三、注意事项:
可减少孩子吐奶或者呼吸上的压迫。
但是对孩子消化好。
喂养早产儿不要一次让他吃很多,多喂几次。
虽然麻烦,喂食方式要特别注意。
最好是每次少喂,这样间断式的喂奶,。
早产、低出生体肌肉质量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肌肉质量儿出院后喂养建
议
一、出院前准备
1. 饮食建议:儿童出院前3-5天,应确保母乳或配方奶吸收量充足,每日6-8次,并有数次大便记录。
2. 家庭环境建议:儿童出院前,家庭要做好相关准备,如购买相关喂养器具,并了解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知识。
二、出院后喂养指导
1. 喂养频率:早产儿每天喂7-8次,间隔时间2-3小时;低出生体重儿每天喂8-12次,间隔时间1.5-3小时。
2. 喂养方式:母乳和配方奶都可以,但要遵循医嘱的推荐。
早产儿最好先给母乳,而低出生体重儿可以给配方奶补充营养。
3. 睡眠时间: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睡眠15-18小时,睡眠环境要安静、干净、整洁。
4. 喂养姿势:喂养时要选择舒适松弛的姿势,避免给婴儿带来不适,可以选择妈妈抱着、侧卧或坐在椅子上等方式进行喂养。
5. 药物和补品:如果有医生建议,可以适当使用蛋白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品进行补充,但不要盲目使用药物和保健品。
6. 引进辅食时间:根据儿童发育情况和医生建议,掌握适宜时间,进行逐渐引进辅食。
三、日常护理
1. 洗澡注意事项:出生后,一般1-2周后才可以给婴儿洗澡。
洗澡水要保持温度适宜,不要使用过多的洗浴用品。
2. 着装建议:儿童衣服要适合天气变化,选择柔软、舒适、透气的材质,避免过多装饰和使用化学品洗涤。
3. 环境建议:要保证婴儿生活环境的干净卫生,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清洁用品,如氯漂粉等。
出院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喂养、护理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掌握儿童喂养和护理的基本知识,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早产宝宝出院回家后照护提示(二)
早产宝宝出院回家后照护提示(二)
早产宝宝的机体功能、营养储备、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较足月儿来说普遍较弱,所以回到家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细致谨慎的护理。
家庭环境与医院不同,爸爸妈妈要抓住这些重点,给早产宝宝营造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1注意保暖
早产宝宝能快速察觉温度的变化,但他们无法根据周围环境温度调整自己的体温,再加上早产宝宝抵抗力较弱,这就会增加他们患病的概率。
所以,在宝宝的日常护理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早产宝宝的保暖,尽可能保证家庭环境温度的稳定,避免宝宝受疾病侵袭。
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4-26℃,每天开窗通风。
2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早产宝宝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抗病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对环境清洁度的要求较高,爸爸妈妈应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空气洁净,随手打扫地面或家具,以免灰尘飞扬,造成宝宝呼吸道感染。
3谢绝访客或减少接触
除了平时照护宝宝的人,尽量避免外人探视或接触早产宝宝,尤其在其抵抗力尚未发育完善时;如果无法避免,需要保证探视者近期未患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且应穿干净的衣
服并做好洗手。
如非特别需要,家长应尽量婉拒外人直接接触宝宝的要求,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4避免惊吓
虽然不必轻声细语说话,但最好不要在早产宝宝的房间内喧哗或弄出刺耳的声音,以免吓到宝宝;如果宝宝不适应夜晚的黑暗和安静,可以使用小夜灯,以便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的健康指导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的健康指导方案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支持:全面健康指导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他们的营养需求与足月婴儿存在显著差异。
出院后的早产儿需要特别关注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成长,更是营养的支持和管理。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的健康指导方案,旨在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基础营养需求1. 哺乳喂养:对于早产儿,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如果母亲无法亲自哺乳,可以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出生周数和喂养频率来制定喂养计划。
2. 频繁喂养:由于早产儿胃容量小,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频繁地喂养,一般每2-3小时一次。
同时,要观察婴儿的吞咽和排便情况,确保营养物质被有效吸收。
二、补充营养素1. 蛋白质:早产儿需要额外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发育。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在配方奶中添加特殊蛋白质,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固体食物。
2. 矿物质和维生素:早产儿可能缺乏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铁、钙、维生素D等,应通过专业配方或补充剂来补充。
3. 维生素D:早产儿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因为它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通常在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具体剂量需遵循医嘱。
三、监测生长发育1. 体重管理:定期测量体重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医生会设定一个生长曲线,以追踪婴儿的体重增长。
2. 身高和头围:这些数据也是评估发育的重要部分,医生会根据婴儿的生长速度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预防并发症1. 消化问题:早产儿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如胀气、腹泻等。
注意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免疫系统:早产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易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的病原体。
五、家庭参与与教育1. 家长培训:了解早产儿的特殊需求,学习正确的喂养技巧、观察技巧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定期随访: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有关早产儿出院后的指南
有关早产儿出院后的指南有关早产儿出院后的指南早产儿在出生后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因为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当早产儿获得出院许可后,家人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有关早产儿出院后的指南:一、保持温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感到寒冷。
因此,家人需要确保早产儿的体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可以给早产儿穿上合适的衣服或使用保暖设备,如保温箱。
二、防止感染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在带回家之前,家人应确保居家环境干净卫生,避免感染源。
家人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三、按时进食早产儿需要更频繁的进食,以维持生长和发育。
建议家人按时为早产儿喂食,保证他们吃得足够。
同时,需要注意早产儿的口,鼻及喉部对吞咽的反应,以避免勒死的危险。
四、坚持查房家人应坚持查房,关注早产儿的呼吸,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早产儿身体出现问题,应立即就医。
五、定期复诊出院后,家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早产儿去医院复诊,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发育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定期复查可以发现身体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早产儿身体健康。
六、注意心理健康早产儿可能因为不够强壮而需要留在医院的时间较长,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带回家后,家人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给予他们温暖和陪伴,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家庭生活,认识新的家庭成员,保护其童年稚气。
以上就是有关早产儿出院后的指南。
家人可以根据这些建议,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难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4
早产儿出院后问题
➢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a
25
科学的早产儿喂养体系
喂养策略 喂养方案
院内强化
出院后过渡
母乳+母乳强化剂 母乳+母乳强化剂或 或院内专用配方 出院后专用配方
常规营养
母乳或 足月儿配方
喂养目的 达到宫内生长速率 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支持正常生长发育
声、心脏超声等 p 咨询和早期干预指导
a
12
早期干预的方法
营养指导: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适时添 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时进行 发育及营养状况评价
视听训练:注视及追踪红球、黑白图片, 与婴儿说话,听音乐等
a
13
早期干预的方法
p 运动训练:被动运动—抚触、按摩、婴儿操 主动运动—俯卧抬头、翻身、抓握 坐、爬、站立和走等
评估标准:2岁以内按照校正年龄进行评估
a
16
早产儿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是进行早期干 预的物质基础
“永不放弃”是我们儿科医生的座右铭 以家庭为中心的全面早期干预是提高早
产儿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方法
a
17
如何指导 出院后早产儿的科学喂养?
a
18
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Ø 早产儿的出院标准是体重达2000 g左右并 持续增长,完全经口喂养,在室温下体温 和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a
3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超过10% 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 在全世界儿童中早产儿占了11.1%
a
4
报告背景
WHO第一次就早产儿问题提出一个专题报告 第一次提出早产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设立“世界早产儿日”
a
5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作序
潘基文为该报告写了序言:
早产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被忽略、忽视的问题
p 强化和康复训练:对出现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落 后者进行相应的强化和康复训练
a
14
早期干预的方法
p 生活能力的训练 p 社会适应性的锻炼 p 品质和人格的培养 p 家长的教育
a
15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定期随访?
随访频率:出院后 6个月:每月一次 6个月 12个月:每两个月一次 1~2岁:每三个月一次
p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 的延续
p 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全面改善预 后才是最高境界
a
8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目的
p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结局 p 及早发现体格、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及
早纠正 p 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p 对家长进行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 p 反馈有关信息给产儿科大夫
a
9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p 定期随诊:由专人负责定期的随诊。半年内每 月一次,半年后根据情况1-2个月一次,一年 后3-4个月一次不等。
p 提供更细化和优质的服务。内容包括生长发育 监测、喂养及早期教育指导、心理行为发育测 评、 神经发育、住院问题随访、热线咨询、 家长课堂和活动等。
a
10
重点管理对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 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 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 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 况而定。
a
28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 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 不满意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 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
a
1
2012年5月2日 WHO等组织发布:
《全球早产儿报告》
Born Too Soon
The Global Action Report on Preterm Birth
a
2
报告共同撰写者
世界卫生组织 March of Dimes基金会 国际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组织 英国儿童救助基金会
Ø 此时大多数胎龄小的早产儿还未到预产期 (胎龄40周),有些并发症多的早产儿由 出生时的适于胎龄儿成为小于胎龄儿,即 发生EUGR。
Ø 不理想的生长状态将影响远期健康和增加 成人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a
19
宫外生长迟缓(EUGR)
Clark和Thomas等提出,它是相对于 IUGR而言的,其定义是出生后的体重、身 高或头围低于相应胎龄的第10百分位。
p 低体重早产儿,尤其VLBW、ELBW p 有围产期缺氧、宫内感染史 p 严重并发症,如IVH、败血症、BPD等 p 呼吸机、吸氧时间较长 p 肠外营养时间较长 p 宫内外生长迟缓
a
11
随诊内容
p 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根据校正月龄 p 并发症的治疗恢复情况,如贫血、胆汁淤积 p NBNA、神经运动检查、CDCC p 特殊检查,如眼底检查、听力评估、头颅超
生长不足的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支持
a
26
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强化营养的目的是帮 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满足其 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需求。
a
27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 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 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a
20
美国:1600例出生体重500~1500克的早产儿
a
21
国内外早产儿 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比较
研究发现:中国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高
Clark RH, et al. Pediatrics. 2003;111 (5):986-990.
单红梅,蔡威,孙建华等.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3-188.
a
29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所有的新生儿都很脆弱,但早产儿格外如此
减少早产率及早产儿死亡率是
“妇女儿童健康问题全球策略”一个不可缺的部
分
a
6
主要内容
p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p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p 早产儿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 p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a
7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p 围产期因素、新生儿严重疾病和早产是造 成脑瘫、智力落后等残疾的重要原因。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2-a17 .
22
早期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缓 神经预后不良 成年慢性疾病
营养债难以偿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早期营养决定生命质量
a
23
早产儿出院时存在的问题
➢ 大多数小早产儿尚未成熟 ➢ 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 ➢ 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对矿物质、铁、
LCPUFA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