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早产儿预后与出院后管理

合集下载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参考PPT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参考PPT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4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15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 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 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 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 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 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16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 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2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出生时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的第 十百分位)而出生后生长迅速者更容易发生成年 慢性疾病,
目前不建议对足月小样儿使用强化营养的配方, 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喂养,避免过 度追赶生长的弊端。
23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李鹏程
1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全面改善预 后才是最高境界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 的延续
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结局 及早发现体格、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和喂养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和喂养管理
➢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促进各组织器官的成熟 ➢预防营养缺乏和过剩 ➢保证神经系统的发育 ➢有利于远期健康
早产儿营养管理的三个年龄阶段
分期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标转变期生后7天内
稳定生长期 临床状况平稳至出院
出院后时期 出院至1岁
维持营养和代谢的平衡 达到宫内增长速率 完成追赶性生长
➢ 不同体重标准反映了出生前宫内营养储备的差异, ➢ 不同的年龄阶段则反映了随着生后的成熟其生长和代
直接喂养者。
管饲喂养可采用间歇推注或持续输注法。
乳类选择: ➢ 首选母乳 母乳优点:蛋白含量高,乳清蛋白比例高,容易消 化、吸收;包含各种免疫因子及促进神经发育的成 分;减少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几率(肥胖、高血 压、II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 母乳不足:不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要素。 ➢ 最理想的选择是母乳+母乳强化剂(国内没有)
早产儿出院时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体格生长迟缓 神经运动发育落后 骨发育不良 造血物质不足
体格生长迟缓
➢ 宫内生长迟缓(IUGR):早产儿存在宫内生长迟缓(IUGR) 的比例较高,即出生时为小于胎龄儿(SGA)。
➢ 宫外发育迟缓(EUGR)定义:出生后体重、身高或头围 低于纠正胎龄的第10百分位。
尽早喂养意义:(有利于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动力, 尽早脱离肠外营养减少并发症)
出生体重>1500g、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于出生后12小时内开 始喂养(2小时即可开始喂养)。
有窒息、应用消炎痛、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适 当延迟喂养。
喂养方式选择: 取决于吸吮、吞咽、呼吸三者协调的发育成熟度。 直接哺乳:病情稳定、胎龄>34周、呼吸<60次/分 管饲法:<32周早产儿或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上的因素不能

早产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

因为娩出较早,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

抵抗力差、生活力不强,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1、保持适宜的温度。

通常适合早产儿的室温是24℃~28℃,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正确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

1〕婴儿穿衣量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2〕给早产儿戴绒帽减少散热;3〕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

可在室内挂温度计;4〕开空调时防止对流风吹在婴儿脸上;5〕没有空调,可以将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6〕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

2、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以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3、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的照明能使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防止灯光直接照到婴儿的眼睛等;4、减少疼痛的刺激。

大量致痛性操作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在执行疼痛操作使可给婴儿肢体支持:拥抱婴儿、使其肢体屈曲状态,或给予安抚奶嘴、抚摩等,尽量减少对婴儿的肢体捆绑、粘贴胶布,必要时可要求医生使用镇痛剂。

二、出院后复查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

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喂养注意1、对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1. 产后恢复
-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当锻炼,如散步、做产后操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 定期产后检查,监测母体健康状况。

2. 母乳喂养
-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早产儿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作用。

- 如有困难,寻求专业人员指导,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促进泌乳。

3. 新生儿护理
- 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药和检查。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感染。

- 观察婴儿状况,如呼吸、皮肤颜色等,及时就医。

4. 心理健康
- 接受早产的事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 生活安排
-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分配家务。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时恢复工作或其他活动。

6. 定期随访
- 按时复诊,接受婴儿发育评估。

- 及时解决哺乳、喂养等困难。

- 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早产产妇需要全面的生理和心理护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定期就医随访,遵循医嘱,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育。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早产儿即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其发育不完全,自身抵抗力较弱,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一、保持早产儿的温暖1.应尽量让早产儿与母亲保持皮肤接触,进行“袋式护理”,将婴儿放置在母亲的胸前,让母亲用双手捧住婴儿。

2.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使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箱或温带,保持婴儿体温稳定。

二、合理喂养1.初期使用经过咨询的医生或护士推荐的人工奶或乳汁进行喂养,可以使用尿管、鼻胃管等途径进食。

2.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均衡。

3.喂养间隔约2-3小时,每天喂养次数不少于8次。

4.对于不能进食自己的早产儿,可以采取胃管喂养或经口喂药的方式。

三、保持早产儿的卫生1.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但避免风力过大。

3.定期更换婴儿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洁净。

四、注意早产儿的睡眠和休息1.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婴儿的睡眠。

2.进行规律的作息安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让婴儿多进行体力活动,促进其身体发育。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1.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复查,包括测体重、测身高、查体等。

2.如有发现身体异常或疾病,请及时就医。

六、注意早产儿的心理健康1.给予婴儿关爱和呵护,增强其安全感。

2.和婴儿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3.避免长时间的孤独,尽量让父母或其他亲近的人陪伴。

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照顾1.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态,避免传染疾病。

2.家庭要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避免意外伤害。

3.给予婴儿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培养婴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八、定期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1.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调整早产儿的管理措施。

2.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或小组,了解更多关于早产儿管理的知识。

以上是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家长和照护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和发育。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早产儿是新生儿的高危管理人群之一,早产儿住院治疗结束出院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仍有很大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发育障碍的风险,有很高的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一套综合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涵盖体格发育监测、定期医院随访、营养管理、早期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内容。

1. 体格发育的家庭监测:每周记录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将这些数据与早产儿生长曲线图(Fenton曲线)进行比较,若此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小于15.0g/kg·d,身长增长小于1cm/周,头围小于0.5cm/周,或对照生长曲线在低于原来的生长发育趋势时需要警惕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确保宝宝得到正确的营养指导。

2. 定期医院随访计划:初次随访(出院后1周至2周内):主要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家庭环境的适应情况,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各项体格发育参数的测量、心肺听诊以及腹部触诊等。

对于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时可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神经发育内容进行评估。

2个月随访:在此次随访中,医生将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检查、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此期间后,可以开展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

3个月随访:继续之前的检查,同时评估宝宝有无追赶性生长以及其他需要干预的神经发育异常。

6个月随访:通过全面评估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干预,并且制定后续的随访周期。

3. 营养管理指导: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

母乳强化剂: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或宫外发育迟缓,体重或身长在校正同月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可能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配方奶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在出院后需要特别的喂养关注和建议。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或未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这些婴儿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建议如下: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最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尽量鼓励母亲提供乳汁,如果母亲无法产生足够的乳汁,可以尝试使用乳房泵来刺激乳腺。

如果没有足够的母乳供应,可以考虑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频繁而小量地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需要更频繁但是量更小的喂养。

通常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量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而定。

刚出生的早产儿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来喂养,但随着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可以逐渐过渡到吸吮乳汁。

3.定时喂养和观察:为了保持婴儿的稳定营养供应和促进生长,建议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喂养。

同时,观察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例如舔唇、张口和吮吸手指等。

这样可以确保婴儿在正确的时间和适量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7.提供安静和舒适的喂养环境: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刺激。

为了促进婴儿吃饭时的舒适感和集中精力,提供一个安静、温暖和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嘈杂声音和刺激性物品。

8.家庭支持和婴儿关爱: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婴儿的喂养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照顾。

定期带婴儿接受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的检查,并遵循他们的建议。

早产儿管理制度

早产儿管理制度

早产儿管理制度一、前言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即259天)以前出生的胎儿。

早产儿的出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母体疾病、孕期并发症等。

早产儿出生后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早产儿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二、早产儿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障早产儿的生存和健康2. 规范早产儿的护理和管理流程3. 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护理的专业水平4. 促进早产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三、早产儿管理制度的内容1. 早产儿的筛查和诊断(1)孕期的早产儿风险评估:对高危孕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妊娠状况、妊娠并发症等;对高危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早产儿的诊断:在孕期定期产前检查中,对孕妇的胎儿发育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早产儿的风险因素,立即进行诊断和监测,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措施。

2. 早产儿的救护和护理(1)早产儿出生后的救护:对早产儿进行及时的呼吸道管理、饮食管理、体温调节等救护措施,确保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2)早产儿的科学喂养: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适当比例,保证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3)早产儿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对早产儿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疾病筛查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早产儿的心理支持:给予早产儿及其父母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早产儿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3. 早产儿的出院管理(1)早产儿出院条件: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生命体征、膳食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在出院后不会出现健康问题。

(2)出院指导和计划:为早产儿及其家庭制定详细的出院指导和计划,包括喂养计划、生活护理技巧、就诊和接种计划等。

(3)出院跟踪和定期随访:确保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对早产儿及其家庭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处理。

四、早产儿管理制度的实施1. 加强早产儿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护理的专业水平。

早产儿管理指南

早产儿管理指南

早产儿管理指南一、出生前的准备在早产儿出生前,医院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适宜的暖箱、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等。

同时,医护团队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好早产儿出生后的初步处理方案。

二、出生时的处理1、保暖早产儿出生后,应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将其放置在预热好的辐射保暖台上,用温热的毛巾包裹,减少热量散失。

2、呼吸支持评估早产儿的呼吸状况,如有呼吸窘迫,应及时给予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

3、初步评估快速对早产儿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包括心率、呼吸、肤色等,判断是否存在窒息等紧急情况。

三、住院期间的管理1、体温管理保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至关重要。

暖箱的温度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和病情进行调节,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 365 375℃之间。

2、呼吸管理密切监测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需要调整呼吸支持的方式和参数。

对于有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可采用刺激足底、使用咖啡因等方法进行处理。

3、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尽早开始微量喂养,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

对于吸吮和吞咽功能差的早产儿,可采用管饲喂养。

(2)肠外营养在肠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应及时补充肠外营养,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以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4、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

早产儿的病房应定期消毒,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5、神经系统监护定期进行头颅超声检查,监测早产儿颅内出血、脑积水等情况。

同时,进行神经行为评估,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异常。

6、视网膜病变筛查对于出生体重小于 2000 克或胎龄小于 32 周的早产儿,应定期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7、听力筛查早产儿出院前应进行听力筛查,对于未通过筛查的早产儿,要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四、出院后的管理1、家庭环境准备早产儿出院回家前,家长应准备好清洁、温暖、安静的居住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 24 26℃,湿度在 55% 65%。

2、喂养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早产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营养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营养管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
ROP域值病变开始的高峰时间是矫正胎龄38周 出院后随访极为重要,直至急性ROP完全消失 90%急性ROP患儿的病变退化开始于矫正胎龄44周时
PVL与视觉障碍
视觉神经萎缩和/或皮质视觉损害
二、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3.早期不同检测方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 神经运动检查(GMs、20神经检查、Peabody运动发育量
正 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对家长进行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 反馈有关信息给产儿科医生
早产儿面临的问题
保暖问题 呼吸系统 喂养及营养问题 循环系统:PDA 代谢问题:血糖、
水、电解质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感染 血液系统问题 视觉系统问题 心理行为问题:
疼痛、长期母子 分离 等等......
早产儿出院后面临的问题
再次住院 常见疾病 视觉听觉问题 体格生长发育迟缓 营养问题 行为问题 后遗症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问题
主要后遗症
1. 脑瘫 2. 精神发育迟缓 3. 听觉损害 4. 视觉损害 5. 脑积水 6. 癫痫
轻微功能损害
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此时大多数胎龄小的早产儿还未达到预产期(胎 龄40周)
有些并发症多的早产儿由出生时的适于胎龄儿变 成小于胎龄儿,即发生EUGR
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这种不理想的生长状态将影响远期健康和增加 成人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早期营养决定生命质量
早期营养 不良
生长发育 迟缓
二、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早产儿视觉听觉异常
失明:出生体重<1kg早产儿6%发生,主要因ROP 弱视、斜视、青光眼 斜视与神经运动功能损害有关,出生体重<1kg早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临床效果和预后分析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临床效果和预后分析

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1.03.025作者单位:710054西安,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临床效果和预后分析余倩近年来,早产儿病死率在不断完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断提升的早期营养支持技术的作用下日益降低,但出生后神经发育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1]。

婴幼儿发育缺陷或脑损伤引发的运动功能发育障碍在其脑组织发育还没有固化的情况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

早产儿极易感染,通常情况下伴呼吸暂停、脑病等并发症,消耗较多能量,如果婴幼儿体内缺乏充足的营养物质,那么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对其神经行为等远期预后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3]。

本研究分析了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在早产儿出院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早产儿100例,依据出院后干预方法分为常规干预组50例,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50例。

早期干预组早产儿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胎龄28~36周,平均(33±3)周;在合并症方面,脑病11例,颅内出血8例,呼吸暂停6例。

常规干预组早产儿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9~36周,平均(33±3)周;在合并症方面,脑病10例,颅内出血7例,呼吸暂停8例。

2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①胎龄均在37周以下;②体质量均在2.5kg 以下;③均具有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排除标准:①有败血症;②有先天性心脏病;③有遗传代谢性疾病。

1.2方法:常规干预组早产儿出院后接受常规干预,对其进行常规体检,积极防治常见病,对早产儿家长进行指导,使其保证早产儿具有充足的营养等;早期干预组早产儿出院后接受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定期随访早产儿,每月1次,同时将干预档案建立起来,并录入电子系统统一管理。

具体操作为:①采用早产儿家长课堂、网上专家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培训早产儿家长,使其对科学育儿方法进行学习,包括婴幼儿喂养知识和方法、早期智力开发、疾病预防等,对婴幼儿被动操、抚触等进行熟练掌握。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有研究 显示,未追赶生长的SGA更出现神经系统不良结 局,而母乳喂养是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要对SGA 母亲进行 泌乳支持和科学的喂养指导,尽可能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
3.促进合理的追赶生长
多数SGA通过合理适 宜的喂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追赶生长, 在2—3年内 达到正常水平。虽出院后按个体化强化营养方案, 部分严重宫内生长受限(<P3)的SGA早产儿仍生 长缓慢时应 仔细分析原因,除外某些遗传因素或内 分泌代谢疾病等,及 时转诊治疗。一般发生在妊娠 早期的严重宫内生长受限多与 遗传和胚胎发育本身 的因素有关,强化营养并不能完全改变 生长低下状 况。当SGA线性生长速率正常,即使未达到同月龄 的追赶目标,也标:常用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rib)、尿素氮(BUN)、 碱性磷酸酶(ALP)、钙(Ca)、 磷(P)、前白蛋白(PA)和25羟维生素 D(25一OH.D) 水平等。对铁缺乏高风险的早产儿来说,Hb低已是贫 血期的表现,还应关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MCH)的变化,必要时检测血清铁蛋白,及早识别铁缺乏。血清 磷< 1.8 mmol/L,同时ALP>500 U/L提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母乳 喂养儿应尤其注意。如出院时血营养代谢指标异常,则出院后1个月 需复查。当出现生长迟缓或准备乳类转换时也要重新复查进行评价。
2.生长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按照胎龄40周前和40周后采 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见表4及表5)。
在评估早产儿生长状况时要注意全面衡量其体 重、身长和头围各项指 标及其关系,包括:①年龄的体重(weight-for-age);②年龄的身长 (1ength-for. age);③年龄的头围(head circumference.for.age);④ 身 长的体重(weight—for-length)。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嘿,家人们!咱今天就来说说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那些事儿。

你想想看,早产儿就像一颗还需要精心呵护的小嫩苗。

他们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各方面都还没准备好呢,所以出院后的随访和管理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是给小嫩苗持续不断地施肥、浇水、除虫。

出院后,咱得定期带宝宝去复查呀。

这就跟咱大人每年体检一样重要,可不能马虎。

医生就像一个超级专家,能及时发现宝宝可能出现的小问题,然后迅速解决,让宝宝能健康成长。

你说,咱能不重视吗?在家里,喂养可得特别注意。

要像对待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给宝宝准备合适的奶。

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温度也要刚刚好。

这就好像给小嫩苗提供恰到好处的养分,多了少了都不行。

还有啊,宝宝的生活环境也得舒服。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让宝宝感觉就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温暖、安心。

房间要安静,不能太吵闹,不然宝宝会被吓到的哦。

这就像给小嫩苗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小窝。

平时呢,要多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

宝宝哭了是饿了?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这就需要家长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像侦探一样去发现问题。

这可不简单呢,需要家长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对了,别忘了给宝宝做抚触哦。

这就像给小嫩苗轻轻按摩一样,能让宝宝放松,还能促进他们的发育。

你想想,宝宝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抚触,多惬意呀!哎呀,早产儿的成长真的需要家长们付出很多心血呢。

但当你看到宝宝一天天健康长大,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呀!难道不是吗?所以呀,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及管理,可别偷懒哦!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宝宝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吧!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幸福呀!。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早产儿生时发育不成熟以及孕母亲围产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早产儿出生后存在疾病问题、营养和喂养等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是神经系统后遗症成为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国家卫生健委高度重视,于2017 年印发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该工作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专业委员会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了“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 ,旨在重视早产儿院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出院后同质化随访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一、基本概念(一)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v 37周的所有活产新生儿。

(二)早产儿按危险程度分类:1•低危早产儿:即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g,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并发症及出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2.高危早产儿:即胎龄v 34周或出生体重v 2000g,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情况异常的早产儿。

(三)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 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 岁,小于28 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 岁。

(四)早产儿追赶生长:生理情况下,婴儿在既定轨道上生长,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轨迹。

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 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LBW/ELBW早产儿出院计划
• 出院前制定出院计划:
1对父母及照看者进行早产儿护理宣教 2指导出院后喂养和疾病预防 3未治愈疾病出院后治疗及随访 4某些特殊患儿的随访计划
出院后管理
• 疾病随访 • 营养与生长 • 发育监测 • 疾病筛查 • 预防接种 • 早期干预
随访
• 制定随访制度 • 随访人员 • 确定入选标准 • 随访内容 • 评估方法 • 随访时间
视觉损害
• 失明:出生体重1000克早产儿6%发生, 主要因早产儿视网膜病
• 弱视、斜视、青光眼
• 斜视与神经运动功能损害有关,出生体重 1000早产儿30%发生弱视
• 视觉听觉损害常同时发生
眼科问题
• ROP 1 ROP域值病变开始的高峰时间是矫正年
龄38W 2出院后的随访极为重要,直至急性ROP完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呼吸暂停 • ROP • 胃食道返流 • 贫血 •疝
神经发育结局
• 主要后遗症 1脑瘫 2精神发育迟缓 3听觉损害 4视觉损害 5脑积水 6癫痫
• 轻微功能损害 1认知 2语言 3神经运动功能 4神经行为问题 5学习问题
脑 瘫(CP)
Hagberg B, et al. Acta Paediatr 2001
精神发育迟缓
• IQ或DQ2SD • 头围3SD是危险因素 • 常伴其它残疾
有关认知远期预后的研究
• 227项:1980-2001 • 随访:儿童期或青春期 - 包括认知的研究:15项 - 包括行为的研究:16项 结果:1、早产儿认知评分较足月儿低10,与
上海5个 NICU
全国10个 三级医院
24000 1196 974
体重 %
28
49.7
60
身长 %
34
58.9
头围 %
16
23.1
29.5
Clark RH, et al. Pediatrics 2003 单红梅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7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早产儿营养支持3阶段
2 神经发育
• Amiel-Tison 神经学评估(Amiel-Tison neurologic assessment) 神经运动功能检查方法 校正年龄>40周 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姿 势反应 发现运动落后、反射、肌张力和姿势异常
神经评估 Ameil-Tison
• Amiel-Tison神经发育评估:0-12月 • 1. 肌力、肌张力、姿势 • 2. 功能区, 颅神经、小脑功能、反射 • a) 轴线位 –头、颈 • b) 轴线位 –躯干 • c) 上肢功能 d) 下肢姿势 • e) 手眼协调 • f) 感觉神经功能- 视听觉, 语言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预后与出院后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曹云
澳大利亚/新西兰资料
Battin MR, et al. J Pediatr Child Health
2005年日本ELBW死亡率
Itabashi K, et al. Pediatrics 2009
美国VLBW/ELBW预后
Horbar JD, et al. Pediatrics 2012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 较高能量 • 较高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较高钙磷
出院后可继续用特殊配方奶或母乳+强化剂
• 出院是有早产儿代谢谢性骨病 • 较早出院: CGA<37 周 或体重 < 2000g • 住院期间有明显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 个体户评估及干预 • 合理使用特殊配方
疾病随访
• 神经系统损伤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学龄期转归 长期存在的慢性问题
• 1992-1995出生 • 344例ELBW • 72%成活到8岁,随访率92% • 评估项目: • 1问卷:功能限制,需辅助设施,需特殊服务 • 2评估:视听觉,认知,心理评估 • 3综合评估预后:医学、教育问题、社会问题
胃食道返流(GER)
• 生长落后 • 呕吐 • 反复吸入 • 进食厌恶 • 贫血 • 返流性食管炎_进食行为改变 • GER症状常在出院后几周或数月后出现,如
• 18-24个月,可作出儿童最终生长发育 和智力发育的预测
随访内容
1 体格发育
头围:最主要的指标 • 脑的“追赶生长”发生于纠正胎龄6-12
月 • 10%的AGA VLBW和25%的SGA
VLBW生后2-3岁头围低于正常 • 脑生长迟缓及缺乏“追赶生长”可影响
认知功能
• 婴儿期的头围是脑容量的准确的预测指标
• 慢性肺病,肺功能异常
• 呼吸道感染
• 中耳炎

• 腹股沟疝:易发生嵌顿 • 脐疝
佝偻病
• 早产儿钙磷储备少 • 出生后矿物质摄入不足引起钙磷缺乏 • 危险因素有:新生儿期全静脉营养﹥2周,
未使用早产儿配方,纯母乳喂养未添加人 乳强化剂,使用利尿剂、激素 • 常为亚临床型,X线及血钙、磷、AKP有助 于诊断
牙齿发育异常
• 早产儿牙轴质发育不全发生率高, VLBW为 62%, LBW27%, 主要因新生儿期缺钙磷引 起,另外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
1/1000 10/1000
• 听力障碍应在3个月前被发现, 6个月前予以 干预
• 高危儿应在12-24个月时复查
神经感觉障碍
• 姿势控制差 • 平衡协调困难 • 运动功能损害,包括精细运动 • 20%存在视运动、视感觉功能障碍
神经行为问题
• 婴儿早期:视听定向、状态控制、自主神 经功能调节,早产儿较哭闹,不易安慰
• 癫痫
随访内容
2 神经发育
暂时性神经发育异常 • 发生于40%-80%的高危新生儿 • 表现为肌张力异常
生后3-4月出现强直状态预后不良
2 神经发育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 综合美国Brazelton新生儿行为估价评 分和法国AmielTison神经运动测定方法 用于足月儿
2 神经发育
•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 量评估
• GMs是最常出现和最复杂的一种自发性运动模 式,最早出现于妊娠9周的胎儿直至出生后5 到6个月 发育神经学家Prechtl提出 早产儿、足月儿几小婴儿脑功能障碍 评估方法 定期的GMs质量评估可帮助临床超早期(生后3 ~4个月)预测痉挛性脑瘫的发生
出现持续喂养困难应考虑
胃食道返流(GER)
• 通过改变喂养方式进行干预,如喂养时改 变体位
• 严重者可喂养浓缩奶方或特殊配方奶 • 上述方法无效可使用H2受体阻滞剂及促胃
动力药
贫血
• 早产儿易发生贫血 • 出生后2月应补铁剂2-4mg/kg/d,注意监测
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
呼吸系统
• 长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声门下狭窄,气 管软化,声带麻痹,咽部肉芽肿, 可影响萌 牙、听力、发音
• 表现能力、社交行为、情感等方面问题 • 羞涩、退缩、注意不集中、胆怯、急躁、
睡眠障碍 • 发育行为障碍
Kuban KC, J Pediatr 2009 Saigal S,et al. JAMA 2006
感觉统合失调
• 肌张力与协调动作困难 • 多动 • 注意分散 • 语言障碍 • 行为障碍 • 学习困难:阅读、书写、数学
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有关 2、早产儿较足月儿有更多行为问题
Bhutta, et al. JAMA 2002; 288:728-737
神经系统损伤
• 脑损伤早产儿应定期进行随访 • 进行神经发育及影像学检查评估 •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以减轻神经后遗症
其他
• 脑积水:主要见于VLBW/ELBW早产儿严 重脑室内出血后
对较大早产儿的研究
• 英国对孕周为32-35周早产儿的研究
• 7岁时:三分之一的儿童存在运动、语 言、书写、算数、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随访目的
• 了解发病率和死亡率 • 了解发育偏离,决定进一步针对和干预 • 对新技术在NICU应用进行远期疗效评估 (产前激
素,BPD预防, PS应用,ECMO, INO 治疗). • 随机对照试验疗效评估 • 明确成活儿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成年人疾病的胎儿起源胎儿? 可预防吗? • 早期干预
水、电解质
• 高胆红素血症
• 脑损伤 • 感染 • 血液系统问题 • 视觉听觉障碍 • 心理行为问题:疼
痛、长期母子分离
• .......
转归
• 近期预后:存活、 早产儿并发症
• 远期预后:
后遗症 行为问题 教育问题 生存质量
VLBW/ELBW早产儿出院后面临的问题
• 再次住院 • 常见疾病 • 视觉听觉问题 • 体格生长发育迟缓 • 营养问题 • 行为问题 • 后遗症
• 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残疾
• 发生率:欧洲:16个中心监测结果
1、人群中为2/1000活产儿 2、出生体重<1500克早产儿是出生体重
>2500克者的20-80倍
Dev Med Child Neurol 2002; 44: 633–40
脑瘫
孕周<28周:85.5/1000 孕周28-31周:60.4/1000 孕周32-36周:6.2/1000 孕周37周:1.3/1000
美国1960-2004年间ELBWI 存活至一岁的人数统计
• 目前:
发达国家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达90-95%, 出生体重为501-75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存 活率达57-82%
我国小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
最小ELBW长期随访资料
NEJM 1991
20岁随访结果
早产儿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