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7c6a45fad6195f312ba6e6.png)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 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 年3 月22 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 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 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 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 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8bcecc5022aaea998f0f4e.png)
世界电影发展史奠基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4、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电影,世界电影诞生。
“电影魔术大师”乔治·梅里爱(法国)1909年,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1914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1915美国人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获得“现代电影之父”的称号在1927年之前,电影都是无声电影(默片),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第一步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结束。
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奥斯卡奖。
美国人威廉·威尔曼拍出了《翼》。
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荣获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32年后期配音技术开始应用。
威尼斯电影节开始举办。
这是这一类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的第一个。
1935年,世界上第一步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1977年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美国)。
这部塑造英雄人物的太空幻想片取得了好莱坞票房史上最大的成功,全球票房7.754亿美元,并使科幻片得到了复兴。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在西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这一级别的电影节上获得大奖。
1993年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侏罗纪公园》(美国)。
这部超级科幻恐怖片创造出惊人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形象,并创下超过8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
1994年世界第一家通过光缆从发行公司直接向影院传输影像的新型电影放映方式开始在美国投入使用。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 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337bc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0.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世界电影简史
![世界电影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261624293169a4517723a34e.png)
世界电影史(流派专题)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1、电影的理论基础;①光学理论:感光胶片②视觉暂留: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眼睛耐光程度实验)电影的祖父③木乃伊情结:安德烈·巴赞原始的冲动2、电影的技术推动;1.摄影术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雅克·达盖尔、物理学家捏普斯开始摄影术的发明曝光时间:14小时---20分钟---2分钟---几秒1872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连续拍摄奔马的实验1882年马莱根据左轮手枪间歇的原理改进连续摄影的方法1S拍摄12张照片“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1882年法国朱尔·马雷发明一种新式摄影机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1887年美国发明家汉尼鲍尔·葛德温实验成功了将感光乳剂涂在一种透明柔软的赛璐珞上制成了原始的胶片1891爱迪生活动摄影机2.放映术1877年活动视镜---1888影戏机---1892年爱米尔·雷诺灯光哑剧机---1894爱迪电影视镜---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成长期(1895---1927)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一、卢米埃尔兄弟1、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首次公映了《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12部影片,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不久便传遍世界。
这一天便被认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采用的每秒16格画面的速度,后来也称为整个无声片时期的标准放映速度。
电影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出现了新的篇章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对电影的贡献和遗憾(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志着初期高水平的影片。
中国电影史大纲
![中国电影史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9cea6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7.png)
中国电影史大纲中国电影史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早期文艺电影阶段、政治宣传电影阶段、建国初期电影阶段、改革开放电影阶段和现代多样化电影阶段。
1. 早期文艺电影阶段(1896年-1949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最早的电影在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先后由外国人拍摄和展示。
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逐渐有了本土的发展和创作。
在这个阶段,一些重要的电影作品如《劫后余生》、《神女》等出现,成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基础。
2. 政治宣传电影阶段(1949年-1976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受到政治影响比较严重的时期,由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电影被用来宣传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
在这个阶段,许多电影作品都以宣传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如《武训传》、《智取威虎山》等。
3. 建国初期电影阶段(1949年-1966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开始恢复和发展的时期,与政治宣传电影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这个阶段,电影工作者试图探索和表现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如《黄土地》、《小兵张嘎》等。
4. 改革开放电影阶段(1976年-2000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电影开始接触到外国电影,并受到了西方电影的影响。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
这个阶段的一些重要电影作品有《黄金时代》、《霸王别姬》等。
5. 现代多样化电影阶段(2000年至今):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的时期,中国电影开始追求多样化和国际化。
一些新兴的导演和制片人涌现出来,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和话题。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些成绩,一些电影作品如《卧虎藏龙》、《芳华》等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
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6eac99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e.png)
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1. 黑白无声时代(1895年-1927年):在这个时期,电影刚刚发展起来,还没有声音或者彩色。
电影主要以纪录片和胶片为主,情节简单,特效落后。
然而,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位伟大的导演,如乔治·梅里斯和夏普林。
2. 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1950年代):1927年,电影工业发生了巨大变革,第一部有声电影上映了。
这个时期,电影发展迅猛,有了新的技术,通过声音和音乐,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电影不再被视为赚钱的手段,而是被视为艺术形式。
3. 好莱坞黄金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时期,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
电影变得更加商业化,特别是在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制作规模不断扩大,野心变得更加大。
4. 新好莱坞时代(1970年代-1990年代):这个时期,电影受到了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影响。
电影人们开始探索新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电影内容更加多元化和艺
术化,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导演和演员,如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和汤姆·汉克斯。
5. 数字电影时代(2000年至今):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电影人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制作特效和动画,电影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同时,互联网也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使得电影更容易地被观众收看。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20f93431126edb6f1a102b.png)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年3月22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世界电影的历史.
![世界电影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2ee23f076eeaeaad1f33032.png)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9
二、发展期
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
• 1、印象主义 努力在叙事形式中呈现角色内心深处的意识 擅长使用心理叙述、主观镜头和特定的剪辑模 式 • 2、超现实主义 与文学和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有关 根源于一种信仰,相信某些被忽略的联想形式 存在于现实之外,它们存在于梦境中,存在于 不受控制的思想之中 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寻求表现潜 意识的暗流 “自动”的写作或绘画,探索奇异事物或勾起 回忆或感情的想象,拒绝与排斥理性
《墨西哥万岁》剧照
•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 理性电影倡导者
2018年12月9日星期日 11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三、成熟期
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19271945 )
1、有声片的普及 《爵士歌王》1927 《纽约之光》1929
4
2018年12月9日星期日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一、形成期
1、世界第一部电影 片名:《火车进站》 时间:1895年12月28日 地点:法国巴黎卡普辛路 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
2018年12月9日星期日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18年12月9日星期日 7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二、发展期
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
• 1、影城好莱坞的建立
中国电影艺术史
![中国电影艺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81713a8b6bec0975f465e257.png)
3、有声电影的诞生和探索
❖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 生,这是第一部有少量歌曲和人物对话、蜡盘发声的 电影。
❖ 明星公司在1930年6月开始拍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 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郑正秋的《姊妹花》1933
❖ 声音探索上,台词的运用已经比较成功,而且 在语腔语调上有了比较独特的节奏感。
❖ 缺点在于,台词过于集中和戏剧化,并且整部 影片没有音乐和音响。
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
❖ 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 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 “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
(三)中国电影低潮期(1937—1945)
(3)历史题材电影
❖ 《林则徐》(1959,郑君里、岑范导演) ❖ 《红旗谱》(1960,梁斌等编剧,凌子
风导演,吴印咸摄影,崔嵬、葛存壮主演) ❖ 《甲午风云》(1962,林农导演,李默
然、浦克等主演)
(4)音乐故事片
❖ 《刘三姐》(1960,乔羽编剧,苏里导 演,黄婉秋主演)
❖ 《阿诗玛》(1964,葛炎编剧,刘琼导 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主演)
演) ❖ 《小兵张嘎》(1963,徐光耀编,崔嵬、欧阳红樱导演,聂晶摄,安吉斯主演)
(2)喜剧电影
A、讽刺喜剧 B、歌颂喜剧 C、轻喜剧
❖ 《李双双》(1962,鲁韧导演,张瑞芳、仲星火主演) ❖ 《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不拘小节的人》(1956) ❖ 《五朵金花》(1959,王家乙导演,杨丽坤主演) ❖ 《今天我休息》(1959,鲁韧导演) ❖ 《锦上添花》(1962,谢添、陈方千导演,韩非、赵子岳、凌元等主演) ❖ 《女理发师》(1962,丁然导演,王丹凤、韩非等主演)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866fe12a4b73f242336c5f10.png)
派拉蒙影业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特迪士尼公司
联美电影公司
(三)1908-1927,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1、大卫〃格里菲斯 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 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 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 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 也就是蒙太奇。 2、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 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1)深刻的批判现实主 义精神;(2)悲喜剧结合的风格;(3)大胆的夸张手法。 3、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战舰波将金号》 是他运用其蒙太奇理论拍摄的一部经典之作。
喜剧片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代表作举例:《一夜风 流》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主演: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 克劳黛〃考尔白 Claudette Colbert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上映日期:1934年2月22日 美国 外文片名:It Happened One Night 类型:爱情/喜剧 成就:《一夜风流》是卡普拉生涯 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国电 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部电影。并获 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男女主演、 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c88f0234227916888486d781.png)
第一章尝试时期(1905——1923)1、中国境内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时间:1896年8月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2•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搭建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3 1909年,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拍摄短片《不幸儿》、《西太后》,在香港拍摄短片《瓦盆伸冤》、《偷烧鸭》。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1、任庆泰,字景丰(1850—1932年)。
2、中国第一部电影戏曲电影:《定军山》(任庆泰,1905年)三、拍摄短故事片的尝试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一)张石川、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拍摄张石川,(1889—1953年),浙江宁波人。
郑正秋(1889-1935 ),广东潮州人。
《难夫难妻》,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三)黎民伟与《庄子试妻》的拍摄黎民伟(1892—1953年)《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四、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电影拍摄活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成立于1918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
•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是中国电影制片业规模性经营的开端。
•具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教育服务,要具有文化品味和爱国内容。
•(一)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戏曲片拍摄•1920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拍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二)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短故事片拍摄•任彭年《死好赌》、《猛回头》、《憨大捉贼》、《清虚梦》等。
•五、《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
•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趋于成熟。
•六、最初的长故事片拍摄•《黑籍冤魂》(1916年,4本)导演:张石川管海峰•(二)中国长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阎瑞生》2、《张欣生》4、《红粉骷髅》•(三)长故事片的艺术化倾向•但杜宇电影就是动的美术但杜宇十分重视画面造型,讲究构图和光线的视觉美感。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12d664b5eefdc8d377ee3276.png)
1、1895~1918:草创时期卢米埃尔兄弟(法)发明手摇活动电影机,开创电影放映时代代表作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乔治·梅里爱(法)代表作品:《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埃德温·鲍特(美)代表作品:《火车大劫案》《基督山恩仇记》《不朽的城市》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2、1919~1930:第一次创新浪潮苏联蒙太奇学派谢尔盖·爱森斯坦代表作品:《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普多夫金代表作品:《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母亲》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代表作品:《白日美人》、《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维莉迪安娜》谢尔曼·杜拉克代表作品:《城市里的魔鬼》,《艺术家的灵魂》,《贝壳与僧侣》德国表现主义罗伯特·威恩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基督的一生》有声电影艾伦·克罗斯兰:《爵士歌王》3、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约翰·福特代表作品:《搜索者》、《关山飞渡》弗兰克·卡普拉代表作品:《一夜风流》《富贵浮云》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代表作品:《后窗》、《惊魂记》、《西北偏北》查理·卓别林代表作品:《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奥逊·威尔斯代表作品:《公民凯恩》、《第三人》、《历劫佳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流派让·雷诺阿代表作品:《大幻影》、《游戏的规则》让·维果代表作品:《尼斯景象》、《游泳冠军塔里斯》雷内·克莱尔代表作品:《巴黎屋檐下》、《最后的亿万富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罗伯托·罗西里尼代表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维托里奥·德·西卡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4、1950~70:“第二次创新浪潮”法国新浪潮运动让-吕克·戈达尔代表作品:《精疲力尽》、《随心所欲》弗朗索瓦·特吕弗代表作品:《四百击》、《日以继夜》法国左岸派阿伦·雷乃代表作品:《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阿涅斯·瓦尔达代表作品:《短角情事》、《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代表作品:《爱情编年史》、《奇遇》费德里科·费里尼代表作品:《卡比利亚之夜》、《大路》美国:新好莱坞电影阿瑟·佩恩代表作品:《邦妮和克莱德》《雌雄大盗》斯坦利·库布里克代表作品:《巴里·林登》、《闪灵》、《2001太空漫游》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代表作品:《大白鲨》、《夺宝奇兵》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代表作品:《巴顿将军》、《教父》马丁·斯科塞斯代表作品:《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乔治·卢卡斯代表作品:《美国风情画》、《星球大战》德国:新德国电影(西德)维姆·文德斯代表作品:《柏林苍穹下》、《地球之盐》沃尔克·施隆多夫代表作品:《铁皮鼓》、《青年特尔勒斯》5、九十年代的世界电影罗兰·艾默里奇代表作品:《独立日:卷土重来》、《独立日》、《哥斯拉》詹姆斯·卡梅隆代表作品:《泰坦尼克号》、《终结者》、《阿凡达》罗伯特·泽米吉斯代表作品:《阿甘正传》、《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北野武代表作品:《花火》、《坏孩子的天空》岩井俊二代表作品:《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a460967844769eae109ed04.png)
《姊妹花》创造了连续在一家影院放映 60天的记录
《渔光曲》于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 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创造了连续放映 84天的记录
解放区电影突飞猛进,实现了 多项人民电影的“第一”
1922 年 与 张 石 川 等 创 建 明星影片公司。主要作 品有《孤儿救祖记》、 《姊妹花》、《玉梨魂》 等。
张石川
中国电影事业的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1927年 导演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 烧红莲寺》,
1931 年 导 演 中 国 第 一 部 有 声 片 《歌女红牡丹》。
他的影片具有平易、朴实、手法 灵活、故事性强的特点。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城市之夜》 “国防电影的代表”《狼山喋血记》 《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主演:梅兰芳) 代表作:《小城之春》 东方电影的开荒之作
吴永刚
1934年编导其第一部 影片《神女》,被誉 为“达到了中国默片 的最高峰”。
1980 年 导 演 的 影 片 《巴山夜雨》(与吴 贻弓合作),获得了 第一届中国电影“金 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代表作有《难夫难妻》、《三 笑》、《燕归来》等。
《歌女红牡丹》
《火烧红莲寺》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蔡楚生、费 穆、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 电影的转变。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从单纯 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 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afcf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d.png)
中外电影史整理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以电影摄影技术为手段,将故事、人物、事件或思想等内容表现在银幕上,以达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目的。
在电影历史中,有许多经典影片和杰出电影人。
下面将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中国电影史1.早期阶段(1896年-1949年)1896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中国的电影史也从此开始。
1905年,上海传入第一台摄影机。
不久后,电影院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兴起。
不过, 最初的电影大多为欧洲或美国的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其后出现了众多的默片、文艺片、戏曲电影和武侠电影等。
1921年,上海“大光影剧院”成立,它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
这个成立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开始了电影资本集资的形式。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期。
那时候有很多优秀电影诞生,如《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等等。
其中,陈省身是当时一流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乌鸦与麻雀》创造了新规矩,形成中国电影的“民族共生主题”,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
然而,到了1937年,中国面临侵略战争和国民党时期的摧残,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又一次地停顿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电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体制化改革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阶段。
2.新中国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国家的宣传工具之一。
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政治、宣传和文化层面开始着手改革。
5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开始拍摄反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影片,如《渡江战役》、《英雄儿女》。
这些影片不仅为社会树立起了理念标杆,同时也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7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潜力崛起,中国电影开始具有艺术性,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士的《黄土地》等作品让世界再次惊讶,中国电影的资深电影风格和制作技巧成功晋级到世界级影坛。
第三章 电影史
![第三章 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9f11324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5.png)
22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
二、费穆和他的《小城之春》
费穆(1906-1951) 原籍江苏吴江人,生于上海。在从事电影创作之前做过矿 务局职员,写过电影评论。费穆最大的成就是拍摄完成了 被称为中国第一文人电影的影片《小城之春》。
这部影片在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剧作和表演方面表现突出,在电影镜头的语言构成方面, 它又能较好地适应喜剧电影的要求,有所创新。
19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三、喜剧电影的新收获
在讽刺喜剧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创作者,如“文华”公 司的桑弧、佐临、石挥等人创作了一批不同于那些直接表 现社会政治现实的讽刺喜剧的风格喜剧影片。
7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二、战后国统区电影创作的新高潮与中国电影的初 步成熟
国民党的官办电影企业除了抗战胜利之初拍摄了少量直接 宣传国民党抗日功绩和带有反共宣传内容的反动影片之外 大部分影片都是内容上腐朽、落后,艺术上粗制滥造商业 影片 。 40年代后期的民营企业中,“昆仑”和“文化”是最重要 的两家。 它们在你思想和艺术追求的不同方面都体现出 各自的特点,在中国电影发展中都占据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代表作品: 史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阳翰笙编剧、应云卫 导演的《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田汉编剧、史东山 导演的《胜利进行曲》,沈西苔编导的《中华儿女》。
4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一、抗战时期的电影错综复杂的局面
“孤岛”电影 沦陷后的上海租界区被称为“孤岛”。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艺华、国华、华城等20余家电 影公司共拍摄250部左右的所谓“孤岛电影”,其中也包 括进步电影,如柯灵编剧的《乱世风光》,于伶编剧的 《花溅泪》,欧阳予倩编剧的《木兰从军》等。
电影史知识点总结
![电影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8c87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7.png)
电影史知识点总结1.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发现了摄影和动画的原理,并开始进行相关的实验和研究。
1895年,法国发明家兄弟卢米埃尔成功地在巴黎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公开放映电影的活动,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在此之后,电影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20世纪初就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娱乐形式。
2. 默片时代在电影史上,默片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电影技术还不够发达,人们无法在电影中听到声音,所以电影都是无声的。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默片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这一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电影作品,比如《大白鲨》、《新大陆》和《威士忌鬼》等经典作品,成为了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3. 有声片时代有声片的出现标志着电影技术的一个重要进步。
1927年,好莱坞传奇电影《摇滚时代》上映,成为了有声片时代的开山之作。
有声片的问世使电影更加生动和真实,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也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一时期,电影发展迅速,涌现了不少经典之作,比如《乱世佳人》、《城市之光》和《巴黎圣母院》等。
同时,好莱坞逐渐成为了全球电影工业的中心,带动了全球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张。
4. 黑白和彩色电影在电影史上,黑白和彩色电影的发展历程也是值得关注的。
起初,电影都是黑白的,因为技术限制导致无法呈现彩色影像。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色电影也逐渐问世。
1939年,美国电影《乐旋》上映,成为了全球首部商业上的彩色电影,彩色电影进入了大众视野。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电影更加生动和美观,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也开拓了电影艺术的新领域。
5. 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主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在画面、声音、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比如,电影特效、3D技术、立体声音等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在此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全球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9d9d1810a6f524ccbf857d.png)
反抗剥削和压迫; ②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③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④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经典好莱坞喜剧片的代表作品
卡普拉:《一夜风流》、《双重生活》、 霍克斯:《20世纪特别快车》 刘别谦:《天堂里的烦恼》等。
(3)歌舞片(音乐片)
分为两类:1、以唱为主,2、以舞为主。
第一,价值观念的颠倒。
第二,新的镜头语言。 第三,对真实的追求。
第四,人物不再埋没在情节中。
第五,在音响方面的创造令人瞩目。
新好莱坞的两大阵营
斯坦利· 库布里克、 阿瑟· 佩恩、 弗兰西斯· 科波拉、 乔治· 卢卡斯 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其次,新现实主义电影是进步美学传统 的必然发展。
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以1945年罗西里
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问世为标志,随 后便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影片, 包括罗西里尼的《游击队》;德· 西卡与柴伐梯 尼合作的《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 D》、 《米兰的奇迹》;德· 蒂斯的《罗马十一 桑 时》、《橄榄树下无和平》;维斯康蒂的《大 地在波动》;利萨尼的《苦难的情侣》;莫尼 切里的《警察与小偷》等等,它们形成了电影 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作高潮。1956年,德· 西 卡与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顶》问世,标志 着这一运动宣告结束。
三、美国的新好莱坞电影
(一)新好莱坞的诞生
1.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 2.商业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的冲击.
(二)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创作
新好莱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朗西 斯·科波拉、马丁·斯科西斯、斯坦 利·库布里克、阿瑟·佩恩、乔治·卢 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伍迪·艾 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要问题1.结合影片分析古典好莱坞(经典好莱坞)风格的内涵及发展过程古典好莱坞风格——“古典好莱坞电影”又称“经典好莱坞电影”,它首先指一套形式原则,包括以交叉剪辑、分析性剪辑、邻接性剪辑为基本方式的连贯性剪辑系统,包括确保观众顺利理解故事的场面调度技术和摄影技术。
它形成一种兼具唯美性与现实感的影像风格。
它以引导观众注意力、完成清晰叙事为基本任务。
古典好莱坞电影的故事情节由一些清晰的因果链组成,它们大多数都包含着人物的心理动因。
每一个主要人物都被赋予了一套复杂的、一致的特征。
典型的好莱坞主人公都是主动型人物,有追求的目标。
而主角的目标会与其他人物的欲望发生冲突,冲突逐渐升级,斗争持续到结尾时方得解决。
结局通常是大团圆式的。
古典好莱坞风格形成并成熟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片时代后,在大制片厂制度的维护下,稳定发展近二十年。
虽具体形式风格有演进,但以主人公为中心的因果链叙事,趋于封闭的线性叙事以及确保观众理解的清晰叙事始终是它的大前提。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艺术特色及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年《沉沦》等片的出现作为先声,提示了一种美的美学观念的出现。
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确立了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人道关怀”的规范,被看作这一电影潮流的开始。
随后《大地在波动》,《偷自行车的人》等重要影片的诞生和许多相似追求影片的出产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进入1945—1948年的全盛时期。
1951年到1953年是这一电影潮流最后的时期。
《温别尔托·D》差不多是最后的力作。
新现实主义不仅有政治态度和道德维度,它在电影形式上的创新使观众感知到平凡生活的美。
它们包括实景拍摄、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结合、基于偶然遭遇的情节、开放式结局、对细微动作的关注、审美调子的极度混杂等。
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观念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电影的发展方向。
它激发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发生,也影响到西班牙、希腊、印度、伊朗等国的电影发展,乃至中国大陆和台湾80年代的电影改革也深受其影响。
它侧重偶然性为事物发生发展逻辑的表述方式根本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影响了国际现代电影的兴起。
3.苏联蒙太奇运动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及其影响苏联蒙太奇电影运动——苏联蒙太奇电影运动的持续时间大约在1925到1930年间。
它在苏维埃政府完成对电影的国有化控制,以及新经济政策推动以后出现,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国家实行严格的控制,加速它走向结束。
蒙太奇电影运动的核心成员有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等人。
他们以理论写作、拍片实验的方式全面阐述并充实了由法国人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产生了《战舰波奖金号》、《母亲》、《持摄影机的人》等代表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蒙太奇理论和对应的创作技法。
它的影响不仅是创作技法上的,且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强势的电影观念。
蒙太奇运动在选材上偏好革命历史题材,主人公是一个群体形象或者某个阶级的代表。
它广泛采用重叠性剪辑、省略性剪辑、富有冲击力的图形对比、剧情以外“非叙境元素”的调用,以及快速剪辑手法等,以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绪冲突,激发情感,而后调动观众对影片传达思想的理解。
它对实景、自然光以及群众演员的选取使它趋向现实主义风格。
4.新好莱坞出现的时代背景、艺术贡献及影响新好莱坞——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这段时间内好莱坞经历的电影题材和风格转化、创作者新老更替、电影制片体制更新等综合变化的一个过程。
它受欧洲战后现代电影运动的激发,也是经历了自身的观众流失、产值衰退后,面对新的观众和市场局面的必然选择。
好莱坞张开双臂欢迎来自电影学院、电视界等各路新人。
他们对传统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作全面反思和翻新,一方面掀起一股美国艺术电影大潮,并使之成为一种传统;另一方面以新的选材和风格元素拯救美国电影工业走出危机。
新好莱坞热衷于吸收欧洲艺术电影的开放性叙事、混杂的调子、作者评论、注重人物刻画和暧昧复杂的心理揭示,但它并没有全盘推翻古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更主动继承了类型传统。
新好莱坞也诞生于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社会分化严重、学生运动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因此它也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和青年文化的叛逆色彩。
《毕业生》《邦尼与克莱德》新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工业动荡的时候挽救了美国电影新好莱坞把作者观念带入了美国,并创作了许多具有个人风格的影片。
新好莱坞依然是以经典好莱坞为参照的,新好莱坞是好莱坞的类型传统和欧洲作者观念的结合,它继承、改变或者颠覆类型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个人观念。
二、概念问题1.罗生门:日本导演黑泽明。
影片从几个当事人以及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一个强盗杀害武士、占有武士妻子的故事。
多元的叙事视角带来叙事的不确定性和复调性,充分揭示了人性的自私、表达了对真相和确定性的怀疑,并最终通过农夫的形象表达了导演对人道主义的信仰。
2.公民凯恩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处女作,1941年上映,雷电华出品。
影片通过一位报社记者的采访、由不同人的回忆讲述了报业大王凯恩复杂的个性与悲剧的人生。
影片对闪回、主观叙事、长镜头、景深空间以及陡峭的摄影角度的实践在很多方面打破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规范。
但叙事和摄影上的创新并未使该片真正超越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传统,该片依然是一部人物驱动的、线性时间的叙事电影。
3.印象派20世纪20年代主要发生在法国的先锋电影运动,主要特征是对画面美的迷恋和强烈的心理探索,创作者希望通过电影传达感觉和情绪“印象”。
代表导演:杜拉克:《微笑的布迪夫人》阿贝尔·冈斯《车轮》路易·德吕克《西班牙节日》让·爱普斯坦《三面镜》莱皮埃《黄金国》。
印象派对心理探索具有强烈的兴趣,试图通过影像传递感觉和情绪印象,并围绕这一目的而发掘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的电影技巧,如特技摄影、视点镜头和快速剪辑。
印象派用“上镜头性”、“视觉韵律”等概念来概括电影的本质特性。
4.超现实主义1920兴起于法国(1930走向衰落)的一个先锋电影流派。
超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主要依靠私人赞助,主要在艺术家聚会等小型场合放映。
超现实主义的信条是“不需要任何理性的控制,超越任何美学的或道德的框架”,激烈地反抗一切正统的审美传统。
超现实主义主张通过对意象不合逻辑的组合,探索人类的无意识心理。
代表作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贝壳和僧侣》。
5.塔尔科夫斯基1950年代苏联青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苏联导演,代表作《伊万的童年》、《安德烈·鲁布廖夫》、《镜子》、《乡愁》、《潜行者》等。
其电影的主要特征有:富于形而上学学思辨色彩的主题内涵,极端的长镜头实验,以及神秘、晦涩然而充满诗意的影像符号。
6.卢米埃尔卢米埃尔兄弟(路易和奥古斯特)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他们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的电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公开放映的电影。
(世界电影的生日:1895.12.28)这些电影包括:《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等。
1905年,卢米埃尔停止电影制作。
卢米埃尔兄弟将电影视为“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其电影主要是纪录片、戏剧性不强,是电影纪实传统的开创者。
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全球放映使电影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很多国家电影史都肇始于卢米埃尔电影的到来。
7.作者论:1948年,特吕克在《银幕》杂志发表的《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提出“用摄影机写作”,这些可以说是“作者论”的先声。
1951年,《电影手册》创刊,创刊号的主题是“导演即作者”;1952年《文本》杂志创刊,明确提出“导演中心论”。
1954年,特吕弗发表《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电影作者论”。
1957年,安德烈·巴赞发表《论作者策略》,从理论上界定何谓作者论,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它所存在的问题。
1960年代,作者论从法国传到美国,美国作者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安德烈·萨瑞斯。
与此同时,英国的彼得·沃伦将作者论改写为“结构作者论”。
作者论也是一种重写电影史的标准,其核心是以导演为中心叙述电影历史。
8.现代主义电影潮流的特点( 书 461 )现代主义电影制作者与他们所认定的最为古典的电影制作者所做的相比,力图表现更真实的生活。
从风格上看,众多现代主义电影制作者转而依赖长镜头——非正常长度的长镜头,很典型的是由摄影机运动维系的。
现代主义电影制作者记录客观现实的动力,被其第二个特征平衡,他们也试图呈现“主观”现实——使个体行为以特定方式发生的心理动力。
全部的精神生活都被敞开以供探索。
战后时期欧洲艺术电影的第三个特征,称为“作者评论”——电影世界之外的某个智者正在对我们所看到的事件给出某种解释。
9.格里菲斯的贡献(代表作)他是一个对美国叙事电影的成熟和美国电影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导演。
格里菲斯电影注意景别变化、对特写的运用尤其杰出;注意画面的深度感和构图的层次;用光大胆。
其影片在连贯性剪辑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验,譬如平行叙事和交叉剪辑。
他对电影语言的贡献并不在于发明了多少新的技巧和新的语言,而在于有能力以极为大胆的方式将当时众多先进的技巧组合到一起。
更重要的是,格里菲斯对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格里菲斯以巨大的气魄拍摄在今天看来依然让人叹为观止的鸿篇巨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的叙事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长篇叙事电影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10.德国表现主义从1920年至1927年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电影创作的流派。
代表作罗伯特·维内《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泥人哥连》、弗莱德立希·茂瑙《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蜡像陈列馆》。
表现主义电影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夸张变形的形式表达精神上的扭曲、恐惧和焦虑。
表现主义电影的人物以疯子、鬼怪等非正常人物为主,布景、灯光和表演常常是高度风格化的,画面排斥透视原则,缺乏深度感。
采用强光照明,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
11.左岸派法国1950年代末一批聚集在巴黎塞纳河南岸的电影导演组成的松散的电影创作团体。
代表导演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
左岸派喜欢探索人的记忆、潜意识等内容;重视电影的文学性;制作上更加严谨、很少采用即兴创作的方式,比新潮派更加反对传统的叙事观念。
12.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主要特征有:1、寡头垄断和独立制片的结合。
寡头垄断是指由少数几家大公司(1930年代所形成的五大三小局面)联合控制市场竞争,控制A级片市场;独立制片公司提供远离好莱坞主流的替代性的、风格独特的低成本影片,如B级片;2、为了避免舆论压力和市场风险而形成的自我管理制度,如“美国制片法典”(俗称“海斯法典”);3、华尔街金融投资,控制风险决策下逐渐形成以类型片为主的模式化、公式化的电影创作;4、精细的分工合作与流水作业;5、实行明星制,明星在发行宣传、甚至创作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