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摘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意义和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优势和挑战,并对需求、市场以及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展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总结了其重要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背景,意义,现状,优势,挑战,需求,市场,推广,前景展望,发展建议,重要性,分析,展望,总结。
1. 引言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补贴政策、免征购置税等,大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也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开放和互联互通,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出口机遇和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不仅是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包括了国内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推进中。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意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意义在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可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提升国内汽车制造水平,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出口新能源汽车,可以拓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对外贸易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新时期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汽车产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既体现了我国汽车出口优势所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汽车出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的出口竞争力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探讨新时期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一、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一)总体发展状况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整车出口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2007年我国共出口整车62,27万辆,出口额73.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8.9%和133.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分别回落约76%和100%。
2010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我国的汽车出口逐渐回暖,已经接近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水平。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飞速发展,自主品牌整车出口的增长速度和进一步的增长潜力很大。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形成较完整的生产与配套体系,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二)汽车出口规模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自2001年加入wto后迅速增加,2006起出口增速逐渐加快,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当年汽车出口增幅收窄,2009年的出口金额与出口数量双双大幅下降。
2010年又有大幅回升,已经接近2008年的最高水平。
(三)汽车市场分布2009年与2010年,我国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出口增速减缓,非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目前,阿尔及利亚,伊朗与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近几年,我国对伊拉克的汽车出口明显增加,同比增幅达到146%,对阿尔及利亚的出口增加24.1%,然而我国对安哥拉,尼日利亚与伊朗的出口降幅明显。
图12009年我国整车出口前10位的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在我国,外资汽车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攫取了超过七成的利润,高级汽车市场更是被外资车企独占。
自2008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所占市场份额呈逐年下滑趋势。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09年开始起步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开始成为关注焦点。
1.拓展国内市场的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需求。
新能源汽车出口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同时提高国内汽车厂商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2.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与生态系统。
通过出口新能源汽车,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积累海外市场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3.促进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全球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
通过出口新能源汽车,可以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1.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确保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与国际合作: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与国际知名汽车厂商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适应能力。
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国内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可接受性。
4.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力度:通过展会、论坛等渠道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提高产品引入和推广的效果。
加强与国际贸易机构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动产品出口。
5.加大质量监管和服务保障力度: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售后服务保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和销售国家。
尽管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仍然相对较低。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水平、品牌知名度、国际市场准入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制定科学的出口策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和政策环境,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出口策略建议,同时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旨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部分结束。
1.2 研究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和政策环境,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市场前景,提出相关的出口策略建议,同时也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行业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可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支持。
1.3 研究意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战略性指导。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出口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通过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可以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还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概述中国汽车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但在出口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本文将就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们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还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在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一些先进的汽车制造商仍有差距。
2. 品牌知名度不够: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中国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疑虑。
对策建议为了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以下对策可以被考虑:1. 技术研发: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这将有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汽车制造商的差距。
2. 提升品牌形象: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来实现。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可以寻找与国外汽车厂商的合作机会,共享技术和资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标准。
4. 对外市场拓展: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应积极寻找外部市场,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推动汽车出口。
这可以通过与国外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来实现。
总结提高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等对策,中国汽车行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为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的内容。
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研究

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经贸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进出口贸易形势也在逐步好转。
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不稳定的市场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就新时期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汽车进口贸易;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新时代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现状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行业,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产品的进出口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建立和巩固我国的世界第一商品贸易强国的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额已达上千万,企业、产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与产业自身实力和高质量发展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技术进步、质量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增强、外商投资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等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汽车行业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对推动高质量贸易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发展很快,2009年在全球汽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汽车的人均消费水平依然很低,因此,汽车行业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将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支柱行业,然而我们的国家距离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我们的汽车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与世界上的汽车大国相比,所以我们的汽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显著,经济发展稳定,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严重冲击。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战略及策略研究

01 引言
03 策略实施 05 结论
目录
02 战略选择 04 案例分析
引言
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国家。汽车 产品出口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还提升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及策略成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面 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战略及策略,以期为相关 企业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3、运输模式选择
汽车产品体积大、价值高,运输成本相对较高。我国汽车企业应综合考虑运 输成本、速度和安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模式。例如,可采用海运、铁路运 输等经济实惠的方式,确保产品按时、安全抵达目的地。
4、风险防范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面临着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物流风险等多种风险。企业 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投保、分散投资、国际形势等多重手段,降低 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
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战略及策略在实 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感谢观看
3、市场拓展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通过在当地建立销售网络、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我国汽车产品在当地市场 的知名度和销量。同时,应注重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市场需求 开发相应车型,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4、竞争策略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应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突出产品 特点和优势,避免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直接竞争。同时,应注重与其他国家的 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知名汽车企业为例,其成功打入某发达国家市场并取得一定市场份 额。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研发,针对当地市场需求开发适合的车型,并加 大在当地市场的宣传力度。同时,该企业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完善的销售和 售后服务网络,提高客户满意度。然而,面对当地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政策变化, 该企业也面临一定挑战。
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劣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叠
率 先 推 广 新 能 源 汽 车 。在 传 统 能 源 日渐 稀 缺 ,环 境 问 题 日益 加 剧 的今 天 ,开 发 利 用 新 能 源 变 得 日
3 中国汽车面 临 的营销管 理劣 势 、
首先 ,营销活动和产品价值脱钩 ,不 同定位
益迫切 。而在这一领域 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 的差 距并不是很大 ,甚 至在有 的方面 已经达到或者超 过了世界水平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节能降排
的产 品都采取一样营销方法 。比如 ,每届车展本 应是收集消费者信息反馈 的最佳机会 ,却被不少
企 业 搞 成 了美 女 秀 。其 次 , 出 口车 辆及 零 配件 服 务 跟 不 上 ,有 的企 业 汽 车 出 口就完 事 ,在外 没有 售 后 服 务 网点 和维 修 人 员 ,有 的 车 出 现 问题 零 配 件 供 应 又 不及 时维 修 人 员 不 到 位 ,这些 均影 响 我 国汽车产 品 出 口信誉 和扩大 出 口。 三 、 中国汽车 出 口 “ 出去 ” 的对策 走 汽 车 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为在 现 有 的宏 观 环 境 和 产 业 发 展水 平 上 ,在 国内 外 汽 车市 场 上 以较 低 的 生产 ( 服务 )成 本 和 与 众 不 同 的产 品 ( 服务 )特 性 来 取得 最 佳 市 场 份 额 和 利 润 的 能力 。如 何 提 高
时劳动 成本 也只 有 7 美元 ,仍不 到通用 汽车 的十分 之 一 。其 二是 硬 件 设施 、零 部 件采 购 和 研发 成 本
3 、节能降排高科技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0 北 美 国 际车 展 节 能 降耗 成 为 各 展 台上 吸 09 引消费者 的最大卖点 。发展 中国家市场能被有 效 开 发 ,新 能 源 汽车 行 业 将 迎来 更 加 广 阔 的发 展 空 间。我 国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 出台的 《 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确定 了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 贴 的对象 和标 准 。根 据 财 政 部 发 布 的 《 于 开 展 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 的通知》 ,此 次 财政 支 持 的 节 能与 新 能 源 汽车 主要 指 混 合 动力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摘要近年来 ,突飞猛进的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冲击着世界市场,汽车出口一再创出历史新高,中国成为了世界汽车出口大国。
但是在出口额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汽车出口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结构等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将会更加的严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如何提升自身,积极应对贸易战,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该文研究了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加入WTO以及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揭示了中国汽车近几年出口受阻的成因及解决方案,最终促进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对今后其它工业产品的出口贸易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汽车贸易比较优势贸易保护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auto industry continues impacting on the world market rapidly. Auto exports hit a high record again and again.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major exporter of cars. But behind the high growth in exports, China's auto exports exists many issues restricting the structure of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stern countries will adopt more severe trade protection. Therefore, in this case, How to improve their own cars in China,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rade war, and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China's auto export trade situation , development trend, an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by China's auto exports, and reveals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China's auto exports blocking in recent year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ther industrial products export ‘s study, research, analysis.Key words: auto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目录引言 (3)1.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1中国汽车目前的产销概况 (3)1.2中国汽车出口的基本情况分析 (3)1.2.1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特点 (4)1.2.2金融危机对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 (5)1.3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6)1.3.1中国汽车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出口 (6)1.3.2新经济条件下的贸易保护 (7)2.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7)2.1主要内部原因 (7)2.1.1 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7)2.1.2缺少自主核心技术 (8)2.1.3低质低价竞争出口结构不良 (8)2.1.4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9)2.1.5售后服务不健全 (9)2.2主要外部原因 (9)2.2.1金融危机的影响 (9)2.2.2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影响 (10)2.2.3出口运输问题 (10)2.2.4贸易各方的利益冲突,是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 (10)3.中国的应对策略 (10)3.1调整好出口结构,规范出口秩序 (10)3.2做好防范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 (11)3.3大力发展新能源革命,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11)3.4健全售后服务体系 (12)3.5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 (12)3.6加强熟悉行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3)结论 (14)谢辞 (15)参考书目 (16)引言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展望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 的日益激烈,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需要 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 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未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需要更加注 重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推动新能源汽 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积极拓展国际 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品牌认知度不高、产品质量不够过硬、缺乏自 主创新能力、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自主研发能 力、加强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和建议,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业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 不足,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策略,导 致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低。同时 ,由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影响了消费 者对品牌的口碑传播。
国际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
总结词
国际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也是制约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重要因素,如关税、技术标准、认证等。
02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现状及 问题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现状
出口规模小
01
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规模相对较小,缺乏
国际竞争力。
出口市场有限
02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发达
国家市场的开拓不足。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03
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品牌存在一定差距,如发动
强化研发创新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问题和对策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问题和对策羊杰1罗曼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研修班在读学员,北京100029;2.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76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曰新月异,我国已经成为汽车出口大国。
虽然我国汽车出口额增长 迅猛,但出口过程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汽车出口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西方国 家贸易保护主义态势更加严重。
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希望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大船行稳致远。
关键词: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 62;F426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20)36 —0031 —03汽车工业的产业联动效应以及高新技术吸附性比较强,很多国家都将汽车产业看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 断提高。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崛 起,并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就当前而言,我 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出口贸易发展壮大。
这要求我们全面 梳理我国当前汽车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 到相应解决措施,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出口贸易更好 发展。
一、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汽车出口增速明显减缓2019年,海外市场需求减少,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抬 头以及美国制裁伊朗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 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汽车出口艰难前行,增长速度不断 下降。
2019年我国整车出口数量为101. 56万辆,同比增长0.7%,出口总金额为160.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其中 包含出口乘用车66.01万辆,同比下降6.0%,出口商用车 35. 55万辆,同比增长17. 4%。
2.出口产品中旅行小客车和越野车出口增幅明显提升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乘用车出口量依然明显超过商用车,乘用车占所有出口车辆总量的65.0%,同比下降4.60%。
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优势与挑战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优势和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中国汽车出口所面临的优势和挑战。
一、竞争优势1.规模效应:中国汽车产业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供应商体系,在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上具备明显优势。
这使得中国汽车出口企业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竞争力。
2.技术升级: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逐渐摆脱了“跟随者”的形象,转变为“引领者”。
中国汽车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3.灵活多样的产品线:中国汽车产业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
从小型轿车到豪华车、从新能源汽车到电动车,中国汽车出口企业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产品选择,赢得更多客户。
二、面临挑战1.国际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着不断升级的贸易壁垒和关税限制。
一些国家对中国汽车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给中国汽车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2.品牌与质量认可: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虽有一定知名度,但整体上品牌认可度还不足,质量口碑也有待提升。
与一些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比,中国品牌在品质和技术上仍存在差距,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力度。
3.市场竞争压力: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来自发达国家的老牌汽车品牌,还有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对手。
中国汽车出口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市场挑战。
三、应对策略1.提升品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加强产业标准和质量认证,提升中国汽车出口的整体品质形象。
2.建设品牌:通过企业形象包装、广告宣传等手段,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
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树立中国汽车品牌的行业标杆。
3.拓展市场:加大对外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和商务洽谈,寻求更多的出口机会。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出口贸易在各个国家之间越来越重要。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代表之一,长城汽车也积极参与到出口贸易中。
然而,长城汽车在出口贸易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一些优化策略来提升其出口贸易现状。
首先,长城汽车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
通过对目标市场进行针对性的调研,可以帮助长城汽车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来调整产品设计和定价策略。
同时,长城汽车也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在目标市场的表现和竞争优势,以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其次,长城汽车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在出口贸易中,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长城汽车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可靠耐用的汽车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长城汽车也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广告和宣传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第三,长城汽车需要加强与海外经销商的合作与沟通。
海外经销商是长城汽车在目标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负责销售和分销长城汽车的产品。
长城汽车需要与海外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分销渠道畅通无阻。
长城汽车还可以向海外经销商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长城汽车的产品和销售策略,并更好地推广和销售长城汽车的产品。
最后,长城汽车可以考虑通过与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来拓展出口贸易渠道。
合作可以帮助长城汽车进入一些新兴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在目标市场的份额。
长城汽车可以考虑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或者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销售产品。
通过与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合作,长城汽车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并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长城汽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来提升其出口贸易现状。
加强市场调研、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与海外经销商的合作与沟通、与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合作,都是长城汽车可以考虑的优化策略。
通过这些优化策略的实施,长城汽车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驶向全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之路

驶向全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之路引言: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NEV)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出口机遇。
一、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性1.市场扩展: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口有助于中国车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业务多元化。
2.国际影响力:通过出口,可以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增强全球竞争力。
3.技术验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供更广泛的测试和验证。
4.环保使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挑战1.认证与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有着不同的技术和安全标准,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以满足这些要求。
2.品牌认知:相较于老牌国际汽车厂商,中国品牌在海外的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时间和策略构建品牌形象。
3.竞争加剧: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来自传统汽车强国的企业。
4.贸易政策风险:受政治因素影响,贸易政策可能变动,从而影响出口业务的稳定性。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策略1.目标市场选择: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选择有潜力且政策支持度高的市场进行突破。
2.产品差异化: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喜好,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3.加强合作: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或合作关系,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渠道优势。
4.品牌建设:制定长期的品牌推广计划,通过营销活动和本地化服务来提升品牌的海外知名度。
5.创新技术投资:持续加大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结语: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之路充满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深化技术创新、巧妙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并建立长期可信赖的品牌声誉,中国新能源汽车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并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转变。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策略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应对全球能源与环境挑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不足。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出口主要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主。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问题与挑战1. 技术不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差距,影响产品竞争力和出口品质。
2. 品牌认可度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影响力不高,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相对较低,导致出口受限。
3. 市场需求不确定: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明确,政策支持度不高。
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其市场份额受限。
4. 国际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不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发展。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推进途径1.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创新引导、市场开拓等方面。
2. 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合力。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汽车制造商、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获得技术、市场和品牌等方面的支持和借鉴。
4. 加强企业竞争力培育: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制定与推进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品牌、市场和政策等多个因素的互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等途径来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为了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吸引海外消费者的关键。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参加国际汽车展览会和交流活动,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
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注重解决海外购车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充电桩和充电站,解决消费者的充电问题。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保修和维修服务,提高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
在售后服务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评估,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出口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减免关税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海外购车的成本。
政府可以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列为出口重点支持产品,加大产品出口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这些政策的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更有信心和实力进军海外市场。
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策略

见 一斑 。
品 中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 出1 3虽有发
展 , 以劳 动密集型 、 但仍 中低技术含量产
品为 主。20 04年 1 1 月 , 国出口汽 至 1 我
、
导言
的情况下 , 加快 自身产品 “ 出去 ” 走 的步 伐也不失为一项提 高 自身生存 力和 国际
竞争 力的明智之举 。
世界上 大多数发达 国家 ,如曾经 的
日 不落帝 国英 国,今世 界的超级大 国美 国, 两次 世界 大战 的德 国, 挑起 造第一个
二、 我国汽车零部件 出口状况 我 国汽车零 部件 出 口量 20 年 为 03 4.亿美元 ,同比增长 11 %;04 31 3. 20 年 4
表 明 , 国 已向 亚洲 、 我 非洲 、 洲 、 美 欧 南
洲、 北美 洲 、 大洋洲等 14个 国家 出口汽 9 车 零部 件 。但 主要 面向发达 国家或汽 车
2 0 ・ 经济论坛 00 2 5 7
1 . 出 口产 品主要 是 汽车轮 胎 、 6 %。 4 电子
年6 1 月 4日, 世界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
美 国伟世通 在华成立 3家合资企业 ; 6月
1 6日, 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
商日 本普利 司通在华 第四家轮胎厂落户
惠州 ; 日, 同 世界 第 6大轮胎生产商意 大 利倍耐力 与山东 陆通 轮胎投资 3亿欧元
维修市场。由于零部件厂商的研发能力
远远落 后于全球基准 ,由此带来生产技 术水平低 , 量控 制水平差 , 质 零部件质 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分析

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环境,但需要面临投资成本和技术风险等问题。
4、促销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促销方面主要采取了广告宣传、参加国际 展会和举办品牌活动等方式。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客户 支持来吸引消费者。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劣势 分析
1、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品线、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具有较大优 势。首先,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生产能力,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价 格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其次,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能够掌握核心技术; 再次,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分析
目录
01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现状
02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策略分析
03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优劣势分析
04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市场机遇与挑战
05 五、建议
06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能源转型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中国作 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其出口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次演示 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劣势、市场机遇与挑战,并提 出相应的建议。
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因素: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在加大新能源 汽车的推广力度。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差异较大,因此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技术因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质量。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 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需要在这些领域进行持续研发和创新。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 困境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持续增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首先, 贸易摩擦逐渐加重,受美国影响,欧洲国家开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加以限 制。这导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曾一度陷入困境。其次,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 术、品牌等方面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策略研究

8 0ma ec n iea l rge s so n h o n n x ot t o rn e fau e. d r h nle c fh c n mi r i, ia’ uoe— d o sd rbepo rs .h wigted mia tep ri wnba dn w e trs Un e teif n eo tee o o cci s Chn sa t x s u s
比上年同期下降4%, 6 其中乘用车出口l.6 49 万辆, 比上 年 同期 下 降 5 % 。据 海关 总署 最 近 公 布 的 7
20 国汽车产品 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出, 提 汽 统计 数 据 显 示 :09年 全 国汽 车 出 口累计 金 额 车及零 部件 出 口从 20 0 9年到 2 1 0 1年力 争实 现年 3 2亿美元 , 4 同比累计下 降 1% , 比第一 季度 的 9 同 5 同 0 同 均增长 1 % ; 2 1 0 到 05年 , 车和零 部件 出 口达 到 下滑 3% 、 比第 一 至第 二 季 度 的下 滑 3 % 、 汽 80亿 美元 , 均增 长 约 2 % ; 22 5 年 0 到 00年 实现 中 国汽车 及零 部件 出 口额 占世 界汽 车产品贸易 总额 1% 的战略 目标 。 O
一
比第 一至第 三季度 的 下滑 2 % , 下 滑速 度得 到 7 其
了较 好地改 善 , 出 口压 力仍 较 重 。2 0 但 0 9年 累计
贸易顺 差额 不足 1亿美元 , 20 创 06年 以来 季度顺 差新低 。
2 0 出 口整 车总 额 较小 但 损失 不小 , 车 0 9年 整
sss I n ice igyc mp tieitr ainlmak tcru tn e 。h e eo me t fChn sa t x ot,h o g—tr d v lp n rt。 it.n a n ra n l o e iv nen t a s t o r e i msa c s ted v lp n c o ia’ uoe p r teln s em eeo me ts ae t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

量增 长但单车 出口利润大幅下降的局面。数据显 示 , 国整 车 出 口量 已经超 越 了进 口量 , 是 出 口 我 但
金 额 仍不 足 进 口金额 的 5 %。卖 出去 3 吉利 轿 0 0辆
车 , 能进 口一辆 奔驰 轿 车 。 中国车 在 国外 的形 象 才 往 往 是 低 质低 价 的代 名 词 , 中低 档 为 主 , 以入 以 多 门级 车型 、 济型 S V类 车型为 主 。出 口的 目标 国 经 U 虽 然 比较 多 ,但 多是 那些 经 济欠 发达 的南 美 地 区 、 非 洲地 区 , 些地 区 多是发 展 中国家 。这 些 国家 的 这 购 车消费 , 都停 留在 解 决 “ 没有 ”的阶段 , 费 还 有 消 能力 也 比较 有 限 ,也 只能 选 择 物美 价廉 的经 济 型 车 。同时这种 低 价策 略在美 国等二 手车市 场发达 的 国家也遇 到二 手车 的极大 冲击 。 更 有 甚 者 ,某 些 汽 车 企业 出 口的 目的 并 不光
反 而走上 快速 发展 之路 。据海 关统 计 ,0 2年 我 国 20
出 口汽车 整 车 ( 成 套散 件 ) 辆 ,0 3年 出 口 含 2万 20
48 辆 ,0 4年 出 口 78 .万 20 . 万辆 ,0 5 出 口 1 . 20 年 7 2万 辆 ,0 6年 出 口 3 . 万 辆 ,0 7年全 年 出 口 6 . 20 43 20 1 2万 辆 , 口数量扶摇 直上 , 出 汽车 产品 已遍 及 全球 2 0多 2 个 国家和地 区 。 从 进 口到 出 口, 逆差到 顺差 , 从 中国汽车正 在走 着许 多 中国工业 品 的老路 , “ d hn ”这组 在 Ma e nC ia i
国企业 的产 品 。而 国外 繁 多 的非关 税 壁垒更是 层 出 不 穷 。今年 我 国汽 车 出 口遭 遇 反 倾 销 的 可 能性 加 大 。 中国汽 车 出 口秩 序 混乱 , 已经 引起 了一 些进 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 2014年 第8期(总第454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25【产业经济】 Industrial Economy一、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1.出口增长速度快与出口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进口量的大幅度下降。
2014年一季度我国汽车进口量呈大幅下降态势,仅为2.5万辆,同比下降了51.1%,进口金额79413万美元,同比下降48.8%;大部分车型进口量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小轿车进口14965辆,同比下降57.9%,进口金额下降52.8%。
2014年汽车产品进口下降主要是由十国内新车型不断推出,价格不断趋于合理,进口汽车特别是小轿车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缩小;其次,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能力不断加强对进口零部件的需求减少。
与全国业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汽车工业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达到63.2%。
其中,整车出口在一般贸易金额中占84.7%,一般贸易比重较大,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出口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增长基础上的,对国内产业链条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2.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且利润薄弱在我国的整车出口结构中,特种车辆占据了绝大多数,数量最小的是小轿车和越野车。
1.0-1.5升的汽车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科技含量低、高技术附加值低、利润量更低,有些甚至是亏本。
2004年,中国进口整车平均单价为2.82万美元,而出口整车的平均单价仅为0.48万美元。
在零部件的出口上,传统产品出口增大,如汽车音响、汽车轮胎、发动机零件等;汽车电器、制动器、铝车轮、汽车线束、等速万向节刹车片等产品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了重要地位。
但是,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对于技术含量、附加值含量高的汽车电子产品,我国主要依赖进口。
3.产品出口市场狭隘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家多集中在中东、东南业、非洲等不发达、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业洲、北美和欧洲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二大主要出口市场。
2010年,二地区所占比例依次为42.5%,34.3%,13.1%,导致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隘。
在汽车发达地区如欧美等地,在市场开拓方面无法取得进展,出口市场分散,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导市场。
二、扩大中国汽车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汽车质量不够硬民族品牌当前最需要注意是跨过质量关。
虽然国产汽车的质量近几年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俄罗斯媒体指出,出口到俄的中国车存在很多的问题:虽无重大质量缺陷,但是发动机有的噪声大,排放超标;主要问题是做工粗糙,仪表盘尤其粗劣,内饰马虎,座椅质量不好。
总的来说,中国车装配问题最大:许多小的零部件,特别是一些塑料件、橡胶件、标准件根本不合格。
这些易损件,坏了没处买,零部件供应不及时,几乎没有售后服务。
2.营销体系上存在问题虽然我国汽车出日发展迅速,但毕竟处于国际化发展初级阶段,海外发展经验较少,相对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更加复杂,充满了变数。
2008年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汽车出口造成影响。
因此,应清楚地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国际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大压力和挑战。
从产销规模来看,我国虽然己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但从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企业发展水平以及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地位方面看,我国离世界汽车强国仍还有较大距离。
在出口方面,我国汽车出口以低端市场为主,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抵技术水平的格局尚未取得根本性改变;出口规模相对于德、日、韩等汽车出口大国还比较小,出口企业的质量和效益都不高;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尚停留在直接产品出口阶段,大部分出口企业还没有制定和实施真正意义上国际化战略。
3.中国汽车出口竞争力存在问题我国国有汽车企业的出口数量是民营汽车企业出口数量两倍左右,说明虽然政府政策对民营经济有了很大松绑,但是在操作上,仍然存在着重国有、轻民营的倾向;当然,这本身还有民营车企经营时间不长,自身的规模还不能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
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仍然是绝对主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
我国整车出口还是以自主品牌为主,外资品牌数量极少。
这是由于跨国汽车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目标是扩大其中国市场份额,取得在中国竞争优势,并非想依靠中国廉价劳力在中国生产或组装汽车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反的,出于保护他们原有的国际营销渠道及利润,以及母国企业裁员压力,这些在华跨国汽车企业根本不考虑在华从事汽车出口。
从贸易政策来看,中国的汽车贸易政策还处于进口替代阶段,即合资企业生产进口品牌的汽车在国内销售。
政府的工作还集中于完成加入WTO的各种相关承诺,对于国产汽车出口方而还没有系统的、健全鼓励措施,从日本、韩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来看,政府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对于支持本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研究范桂萍 张玮玲(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摘 要:笔者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竞争力的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产业;国民经济;出口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8-0025-02收稿日期:2014-03-09作者简介:范桂萍(195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
研究方向:管理学。
3中 2014年 第8期(总第454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26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上接第24页)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经营问题,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战路变革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来决策。
2.变革战略实施阶段一般通过调整组织机构,培育新的战略学习机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来完成变革战略方案。
在战略管理中,有效实施变革战略的首要内容就是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使其与变革战略相匹配。
资源优化配置是战略变革实施的又一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企业战略学习机制是战略制定和实施阶段的动态适应协调,从而使三者动态匹配。
战略学习机制同时也是以组织为单位的知识创新过程,所以新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重视企业知识创新活动。
3.战略变革的跟踪阶段新战略的阶段实际绩效与新的计划目标符合与否,是判断战略变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志。
企业须采取常规模式或专题解决模式或预先计划模式的措施纠正。
很多实例证明: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各种能力和创新力是确保企业战略变革成功的关键。
(三)人力资本管理变革把人力资源资本化是人力资本管理变革的核心内容,把企业的员工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和管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超额的价值回报。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不仅充分的开发自身已有的资源和能力,也推动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并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和能力。
企业必须培养并利用好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否则企业将会失去资源优势。
人力资本管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现有潜能和潜在潜能,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能不断创造新的资源,使企业长久地拥有竞争力。
因此,人力资本的核心价值是增强和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使企业获得超额的收益回报。
参考文献:[1]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2]郭晓静.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管理[J].商情,2011(26).[3]范德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动力系统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9).(责任编辑:赵媛)国汽车厂商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形成一定国际竞争优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对策1.提高汽车质量“物美价廉”是中国人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最佳结合点精辟概括,每位消费者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优质商品,在商品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某种程度上讲,物美比价廉更重要。
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全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才是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民久之计。
有了质量和技术含量过硬产品,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2.完善营销体系建议中国汽车企业按国别性进行全球市场细分。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情况完全不同,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不同的、适合当地市场产品,真正做到“Thinkglobally,Actlocally”。
由于汽车不属于全球标准化产品,发达国家的汽车在世界各地的产品都会因当地市场做出相应的改动。
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属于热带非洲国家或中东地区销售汽车应当不同于位于寒带的俄罗斯的产品;进军发达国家的产品由于配置高、价格贵自然不同于卖到第三世界国家的、价格能让当地消费者承受的产品。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当给世界消费者留下一个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定位,而不是质量一般、价格低廉产品形象。
因为一旦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赢得了与众不同地位,就能获得消费者选择性记忆和青睐。
就如同美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安全的保证,日本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省油的标志。
另外,民族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析目标市场上发达国家汽车产品,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比如小型、省油的经济型轿车,对产品进行合理地定位,作一个市场“补缺者”(Niche),也会为企业带来丰厚回报。
3.解决汽车出口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受自身企业规模以及资金实力制约,短期里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是困难的。
关键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投入的产出率和研发投入对整体营业增长的贡献率。
投入总量方面,要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份额,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主体作用;投入领域方面,要更为注重优化研发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中的使用配置,争取在当前新的汽车研发潮流中抢占先机。
如果缺乏足够高质量、多层次的研发人才,那么无论投入多少研发经费,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国际著名大型汽车企业都拥有健全的各种层次的研发人才团队,产品开发战略核心内容之一的人才战略也是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非常重视的,它们高级技术人才收入都非常高,从而保证了先进技术的研发动力。
我国汽车产业为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保证实现汽车产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应该实施科学的汽车产业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1]郭海涛.中国白土品牌汽车“走出去”现状[J].中国外贸,2010(6):12-16.[2]于辉.中国汽车贸易的贫困化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4):10-14.[3]孙皓.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战略及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57-62.[4]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sustainingsuperior andperformance[M].NewYork:TheFreePress,2010:56-59.(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