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神PPT课件,袁行霈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ppt课件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ppt课件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尾202页0/12/2
板书设计
探索延伸
整体感知
首页 9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 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张岱年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刚 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
健 是指具有持久力。
自强 具有自觉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理 思 想 研 究 》 及
思 想
文 化
道 德 》 ;
、 《 文 化 与 哲 学 》 、
中 哲 学 微 》 、 《 求
国 哲 学 史 方 法 论 发
学 系 教 授 。 《 中 国
学 家 , 哲 学 史 家 ,
, 一 九 零 九 年 五 月
二 零 四 ) 字 季 同 ,
2
探索延伸
整体感知
首页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遇到困难和挫折,绝不退缩,能克服并战胜它,也就是说自 强包括了自尊、自信、奋发、坚毅等精神和品格。
尾202页0/12/2
板书设计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首页 10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活力的不竭精神动力。
“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zè太阳偏西)不暇食, 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 故曰自强不息矣。”
中 国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
2020/12/2
尾页
板书设计
探索延伸
整体感知
1
首页
2020/12/2
尾页
板书设计
幸张文《又《真凡哲国出别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ppt课件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一文中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尊 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二、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 神财富
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 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 内核的。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贵和持中,崇尚礼仪 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4、忠孝传家,勤俭持家 5、民为邦本,平均平等 6、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求是务实,豁达乐观 9、天人合一,物我相亲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 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 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 的反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
动力。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式的感慨;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 儿》)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式的雄心。都是以高度的自信自尊 而表现出的自强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 立精神和反抗压迫精神,以及中华一体、国家一统 的精神。
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 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 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 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
执中守正 。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寻求适度,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 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 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 程度的一种状态。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
那么,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宽以待人
爱国主义
诚实守信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 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说一说,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十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
中 大 诚信知报、精忠爱国、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名周,著
有,《庄子》一书。庄子鄙视富贵利禄,
痛胜自然。
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
战国时期,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著有《韩非子》一书。他的学说被秦

始皇所采用。他主张建立君主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强
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世界博览会
申办现场,中国代表团向与会人员介绍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赢得人们的热烈掌声,也迎来了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的好消息。
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日益 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 华文明、文化魅力、民族精神,让中国走向世界。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 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提到中华文华,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 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 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 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5 人教课标版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5 人教课标版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 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 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点:
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 世界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在长 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 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 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丹阳市导墅中学 黄春方
上下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化
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
中华文化 建筑文化
文学艺术
博大精深
戏曲文化 服饰文化 科技工艺
……
基本特点
感受中华文化——建筑文化
拉萨布达拉宫
天安门
中国石拱桥
感受中华文化——文学艺术丰富绚丽
感受中华文化——戏曲文化
• • • • • • • • 京剧 秦腔 川剧 昆曲 豫剧 山东梆子 黄梅戏 …… 戏 剧
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中国人
思考:
1、2008年为什么把特别奖颁发给“中国人”? 2、两位小朋友代表十三亿中国人领奖有何含义? 对你有什么启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受中华文化——服饰文化

中华文化精神PPT课件,袁行霈

中华文化精神PPT课件,袁行霈

求知为应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分) 6、对中华民族来说,2008年是极难忘怀的一年。我们既见 证了举国欢腾的北京奥运会,也经历了全民悲伤的汶川大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 地震。在大地震中,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众 功能。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对战胜灾难发 志成城,不屈不挠,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 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分) 汶川大地震中展现出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对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 华民族精神在灾难中的作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多难兴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邦”!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自强,一定能够坚韧, 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民族精神,铸造起中华民族 一定能够战胜那些可预期的以及不可预期的灾难。伟大的 的精神支柱,为战胜灾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一定会使多灾的中国兴邦,使多难的中华 动力。( 4分) 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靠着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强力推动,我们 请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试分析说明中华民族必定能 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灾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不沉沦, 够战胜灾难的信心所在。(12分) 历尽艰险不退缩,屡遭磨难不自弃,愈挫愈奋屡创弥坚,战胜 各种艰难险阻,创造祖国美好明天。(3分)
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北京奥运 发展仍具有深刻影响。(3分) 会开幕式演绎的中国元素的认识。( 10分) ④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京剧、水墨画等是 中国传统文艺的代表,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 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3分)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中华文化之园林艺术
•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前身是清漪园,是我国
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
的一座皇家园林。计有
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筑3000余间,长廊728
米,彩画8000幅,是其
它苑圃所不可及的特色
和长处,被列为我国十
大名胜之一。1998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誉
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宋体
黑体
楷体
隶书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文化典籍 《论语》 《史记》 《离骚》
《孙子兵法》 《周易》 《红楼梦》 《狂人日记》 《骆驼祥子》 …… 最著名: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中华文化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51:37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4.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
▪ 1)从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 2)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儒学的
实践看,天人合一思想成了人们的行为的准则, 而且成为他们解释历代制度的理论依据。 ▪ 3)天人合一思想还具有劝谏的作用。 ▪ 4)除了用以劝谏皇帝,天人合一也成为考核官 员的一种办法。
此话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具 有一种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属 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相互凝聚 和整合,便构成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精”是精妙、精粹、精华、精微。 “神”是玄妙、微妙、奇妙的变化。
▪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 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 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 刚健有为 ▪ 贵和尚中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一)天人合一
▪ 1.天人合一思想认为: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 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 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 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教学课件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教学课件

2.中华文化影响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 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 砥励我们的品格,使我们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胸怀博大, 帮助我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
• 独具特色语言文字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一部兵书 第一部科普作品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礼,经过孔子及儒家学派从伦理道德上加以阐释更加深入人 心。礼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由此 来维护社会秩序。
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内容
• 文明古国
"古中国" “古希腊
"古中国"是对中国的称谓,中国自古作为文化 古国五千年文明从未出现彻底的文化断层。华 夏文化的发展与扩大是在汉族与周边民族不断 交流 、融合和整合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它不仅 成为中国范围内的主体文化,而且还通过华人 的海外移民而带到世界各地。它的造纸术、指 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发 展起了重要作用。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天无绝人之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
“天人合一”是以“天—人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问 题,它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是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一种 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人类只能依照自然界(天)自身存在 的规律,去适当地选择与改变自然,去适应自然,而绝不是 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对大自然予取予夺,随意改造 。

《中华文化精神—“和”文化的前世今生》名师教案1

《中华文化精神—“和”文化的前世今生》名师教案1
还有张冰雪、王春月、闻申申等等学生都展示了本组讨论结果。
4分钟
五、看一看
播放视频《我有话对“和”说》
观看视频,思考“和”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筛选部分学生的观点,做成微课小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和”的理解。
此处微课设计是本节课设计的一大亮点,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纷纷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和”,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改进。
说说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衣食无忧,懂孝悌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号召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叙利亚难民的悲惨经历
使学生们深深地认识到祖国母亲的伟大,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朱同学关于《礼记·李运》中大同世界的描述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同学
此处引用《道德经》和《中庸》里的两句话告诉学生如何做到自身的“和”,学生受益匪浅。
10分钟
四、议一议
提出议题:你如何看待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1、分组合作讨论。
2、展示讨论成果。
通过“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小组讨论激烈,讨论的成果很是喜人。郭永康:维和部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孙国栋:G20峰会、青岛峰会,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投反对票最多(生自行鼓掌)
(二)人与自然1、关键词:平等尊重2、前世:《寡人之于国也》3、今生:习近平的“金山银山”论。4、播放视频《汉中勉县:万只白鹭与村民和谐相处小山村成为鹭鸟乐园》5、总结:人类可以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1、思考并回答与自然相
处应抱着什么态度。2、温故而知新。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推出古人也重视遵循自然规律。3、由古及今,学会环保从身边的小事

中华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ppt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中华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ppt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二、儒释道三教的智慧
• 孟子:“生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孟子· 告子上》)
二、儒释道三教的智慧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孟子· 滕文公下》)。
•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 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孟子· 尽心上》)
•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宗教相对立 •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自然相对立 •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科学相对立
• 春联: • “古往今来,神人共岁” • “天长地久,物我同春”
一、文化传统:根源与特色
• “和而不同”“协合万邦”
•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文化理 想 • 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消化、 吸收不同的宗教、文化,形成新的文 化,这一文化比较平易合理,平和而 有理性,不走向偏激与迷狂的中和之 道 • 中庸之道(动态平衡统一)
一、文化传统:根源与特色
• 徐复观先生认为: • 周初人的“敬”“敬德”“明德”的观念, 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 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 这是反省地凸显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 • 这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 为动力的、具有道德性格的人文主义或人 文精神
二、儒释道三教的智慧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雍也》)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二、儒释道三教的智慧
•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里仁》) • “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华文化精神》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华文化精神》课件
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 之宙”(《尸子》),人与宇宙万物是个统一体,人本身 也是个统一体。中医认为,局部的病症,往往着眼于全 身进行治疗
(5)、为什么说中ຫໍສະໝຸດ 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这里的“以”是指“用”的意思,总体意 思是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古有四大发明, 现代航天步入世界前列。佛教等融入中国文化。
三、探索本文写作背景
在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回归中华文化精神?
(1) 、针对当下传统文化实践领域存在的误区与问 题,进行剖析反思、纠偏匡正,重拾我们对传统文 化的理性与敬意。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
四、本文自然分隔为四个部分,试概括每 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答案(C)
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 答案(A)
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 圆明园
答案(B)
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B 、表意字
局促和紧张,从来都是那样心平气和、波澜不 惊。”这就是北大学子眼中的儒雅师长—袁行 霈先生。
“长怀感激之心,长存谦素之意”,是他 的座右铭。“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是 他用以鼓励学生的一幅集联。“我希望学生超 过自己,有学生超过自己才算好老师。”这是 袁行霈先生与记者交谈时流露的心语。
长怀感激之心,长存谦素之意 袁 行 霈
中华文化精神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堂导课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共 同组成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 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不是生 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 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 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实用课件(人教版)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实用课件(人教版)1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 魂。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原因):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例4、60多年来,根据国家的需要,谷超豪三次转型,在微分几何、偏
例3.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整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谷老,那就是“丹心一片献祖国”。谷超豪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 ( )
A.爱国主义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A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例5、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世界各国的观众领略
了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使观众产生亲
单元
考试内容
文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与 生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识记
能力层级
理解
简单 运用

综合 运用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并蓄)。

高一语文中华文化精神课件(共39张PPT)

高一语文中华文化精神课件(共39张PPT)
❖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在 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 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 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 词研究等课程。他在教学工作中不 断探索进取,取得较好的效果。
“纵通”与“横通”
❖ 1978年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纵通”与 “横通”》,文章不长,却是先生第一次公开地表白自 己的学术追求,预示着袁行霈学术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 文章指出:“纵通”是“就文学论文学,着重研究文学 史上各种现象、体裁、流派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研究 一个个时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启下的影 响;力求将上下三千年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整理清楚”。 所谓“横通”就是力求将文学和史学、哲学、宗教、艺 术乃至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努力从袁行霈 们的关联上,从袁行霈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的关系 上,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袁行霈认为将“纵通” 与“横通”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观察和研究文 学发展的历史,“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甚至开拓出 一些新的学科领域”。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10时40分17秒下午10时40分22:40:1721.8.27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同时,他独自撰写了《山海经初探》、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 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 论文在1979年发表,开始引起学术界的 注意。
❖ 朱熹的学说思想就是劝勉士人有进取心与上 进心,劝士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
中,指行为举止以及做事的恰到好处, 既无“过”又无“不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
和,和谐,和而不同。
好 学
儒家的文化精神在知 学,不仅是学知识, 和行上都是对天地精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 神的效法。 改变自身生命,丰 知:“天地之大德曰 富充实生命。下学 生”。 而上达。 “充实之为美”
逍 遥
求知为应用 1、(2008江苏)“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 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 历史,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07广东)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 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具有…… (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大学》
“富润屋,德润身。”
———《大学》
(二)儒家的文化精神
1、儒家的思想性格与精神境界
儒家是一种社会性的思想性格。
儒家人物具有拯救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使
命感和责任感。
“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

2、儒家的主要文化精神
《大学》中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大学 之道”,即大人之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 民,止于至善。 庄子把儒家思想总结为“内圣外王”之道 。
A
求知为应用 3.汶川地震虽然发生在我国西部的汶川县,然而实施抗 震救灾的却是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港澳台,包 括来自海外的广大救援人员和力量,他们以“我们都是汶 川人!”这样发自肺腑的心声表达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 同呼吸、共命运的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我们都是汶川 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 A.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学习学根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 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 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作用(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 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 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无为”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

道家文化精神在总体 “逍遥”可以理解为 上是消解由“我”的 自由。包括精神自由、 意识与观念所造成的 思想自由、人生自由。 问题,顺应自然之道, 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不 达到天人合一、物我 是解决现实中的各种 两忘的精神境界。 束缚,而是着眼于人 的生命,在根本上实 道家文化精神是对 “水”的精神的效法, 现自由。这是一种超 柔顺、谦下、虚静、 越世俗的境界,是一 与环境相合。 种自由的精神。
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北京奥运 发展仍具有深刻影响。(3分) 会开幕式演绎的中国元素的认识。( 10分) ④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京剧、水墨画等是 中国传统文艺的代表,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 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3分)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整个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法地、 道法自然可以理解为顺的精神,就是顺应自然之大道 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有意去“为”,不 动用心计、智力去“为”,是顺着人的自然本性,自 然而然地“为”,这种为的境界就是“无为而无不 为”,即自然而然的达到“为”的目的与效果。
B
2.震撼人心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港澳台居民和 海外华侨中间引起强烈反响,他们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 荣,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神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德性精神
德性精神是通过修 养自己的生命,解 决人与外部世界关
“君子求助己”


———《论语》
“自胜者强”
———《老子》
系的精神,是使人
成为人的精神。
德性精神是一种超
功利的精神境界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道酬勤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孕 育 精 髓 辉煌历程 中华汉字 史书典籍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学习传播中 华 文 化
民族之魂 基本内涵
发挥民族精神的力量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续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丰富发展
弘扬培育
肩 负 “ 强 基 固 本” 的 文 化 使 命
学习学根本 【易错易混】
学习学根本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之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我 们 的 民 族 精 神
永恒的 2.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中华民 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3.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 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孟子》
行:“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
(三)道家的文化精神
1、道家的思想性格与精神境界
道家的思想性格是个体性的,是以保全自己 的生命及其自然本性为目的。 道家的精神境界是人融于天的物我两忘的天 地境界。
2、道家的主要文化精神
柔弱
“弱者道之用”
为“全生葆真”,老子主张反世俗之道而行之, 避让、退守、不争、知足、寡欲、效法水的品 格,以柔弱、谦下的姿态立足于世。
1、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 进入文明时代。 2、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 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4、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民族精神。
求知为应用 1.每一个公民都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人,要保护中华 文化中包含的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DNA。“独特的精 神DNA”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性。 A.区域性 B.民族性 C.源远流长 D.博大精深

“仁”是一种标志人之为人的善的精神 。 “仁”的精神从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具体表现 为“爱人”、“成人之美”的“仁爱”精神。 “立人、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忠恕”精神。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正”的精神就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老 老实实的精神。 “正”的精神还代表着一种文化方向。 “正”的精神是对山的精神的效法。
求知为应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分) 6、对中华民族来说,2008年是极难忘怀的一年。我们既见 证了举国欢腾的北京奥运会,也经历了全民悲伤的汶川大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 地震。在大地震中,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众 功能。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对战胜灾难发 志成城,不屈不挠,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 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分) 汶川大地震中展现出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对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 华民族精神在灾难中的作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多难兴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邦”!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自强,一定能够坚韧, 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民族精神,铸造起中华民族 一定能够战胜那些可预期的以及不可预期的灾难。伟大的 的精神支柱,为战胜灾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一定会使多灾的中国兴邦,使多难的中华 动力。( 4分) 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靠着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强力推动,我们 请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试分析说明中华民族必定能 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灾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不沉沦, 够战胜灾难的信心所在。(12分) 历尽艰险不退缩,屡遭磨难不自弃,愈挫愈奋屡创弥坚,战胜 各种艰难险阻,创造祖国美好明天。(3分)
D
A
学习学根本 1.古代辉煌的历程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源远流 长的中 华文化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见证 史书典籍 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独特性 1.表现 博大精 深的中 华文化 地域性 民族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 华文化的贡献 ★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汉字
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的力量
学习学根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
弘扬中 华民族 精神
2.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学习学根本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