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1金刚石 石墨和C60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碳的同素异形体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进行简要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3.针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及分析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和合理解释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钻石饰品、铅笔芯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微观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结构特点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4.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引导学生关注碳的同素异形体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7.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尝试用石墨制作简易电池,并观察其导电性能,培养学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技能,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鉴别。
5.培养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预览本课学习目标,掌握本课学习内容。
复习旧知:
1.单质是指。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单质:。
2.臭氧(O3)和氧气(O2),红磷和白磷是同一种物质吗?
自学课本:阅读课本第106-107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你认为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吗?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石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
§6.1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型
新课
时间
年月日(第周)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
教学模式:学-讲-练-评
学
习
目
标
1.理解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重点
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难点
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课堂探究】(27′)
课前准备:电池的电极、小刀、玻璃刀、有颜色的水,不同型号的铅笔等
实验探究:探究金刚石、石墨、木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实验内容
体验感悟
1、分别用小刀和玻璃刀划玻璃
2、观察铅笔芯的颜色、状态
3、用铅笔芯写字
4、用手触摸铅笔芯
5、将五号电池的碳棒电极连入电路中
6、用小木炭吸附水中的颜色
2、结合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结构、 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结论:
阅读109页 化学 技术 社会
思考: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知识过关】:(8′)多媒体展示
【评价小结】:(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的内容是该章节的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详细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应用领域;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应用领域;3.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寻找答案;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显微镜、石墨、金刚石、C60样品等;2.教学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参考资料: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1金刚石 石墨和C60 教学设计
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认识碳元素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课标P24)(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课标P23)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碳单质的感性认识,通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基本形成了由现象分析性质,由性质推演用途的逻辑思维方式。
然而,学生对于物质的性质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使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构成本课题的重要认知目标。
在技能方面,学生已有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并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强化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真正把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3、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其主旨是在学习这三种单质物理性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
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把教学情境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既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电车电刷等,又引入了一些高新科技材料,如人造金刚石、金刚石薄膜和纳米碳管等,教材图文并茂,为开展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和条件。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图片,结合课本自主学习,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分析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认识到物理性质不同原因,进而建构“结构→性质→用途”的观念。
3.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字画,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通过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观看视频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分析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找出氧化剂、还原剂。
【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区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征,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尊重和赞美。
二、教学内容:1.金刚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2.石墨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C60(富勒烯)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名称,并谈谈他们对这些材料的了解。
2.手段呈现(20分钟):使用教具或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图,并同时讲解他们的结构特征。
3.知识讲解(30分钟):3.1金刚石:-结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晶格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四个碳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性质:具有极强的硬度、高的熔点和优异的导热和导电性能。
-应用:由于其硬度和耐磨性,金刚石被广泛应用于切割、研磨和钻孔等工业领域。
3.2石墨:-结构:石墨是由层状结构组成,每个碳原子通过碳-碳键连接成六角形的芳香环,并形成共面的层状结构。
-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具有润滑性和能吸附气体。
-应用:石墨在铅笔芯、润滑剂和电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3C60(富勒烯):-结构:C60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状分子,呈现出足球状的结构。
-性质:C60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和润滑性,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应用:C60可以用于光电材料、医学领域和化学催化等方面。
4.案例分析(20分钟):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实际案例:案例1:有两个矿工,一个矿工手上戴了一个金刚石戒指,另一个戴了一个石制戒指,请问他们个中哪个矿工的戒指更加耐磨?案例2:为什么铅笔芯是黑色的?5.讨论与总结(20分钟):分成小组对以上案例进行讨论,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特点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图片,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奥秘。
2.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硬度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强调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注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硬度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规范、清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提高作业质量。
3.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应按时提交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讲解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讨论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小组成员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形成小组结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澄清学生的疑问。
3.知识讲解,强化理解:针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铅笔伴你从小到大,你一定不陌生。
你们也许还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知道它们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归纳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
[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其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07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
[提出问题]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课程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 ,从其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两部分,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碳的单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并穿插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
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地增减,加入了大量的媒体素材。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化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能接触到物质,使他们对物质有一定地感官认识。
但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等内容,又让他们进入了抽象的世界。
这一课的到来,使学生回到了物质世界,回到了直观感受,回到了实验探究。
所以,这一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绪。
这也是个信息量很大的课题,教师应抓住学生对知识渴望和对物质好奇的心理,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和资源,并收集整理,用于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⑵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⑶培养从媒体素材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以及从比较和归纳中找出问题,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⑷通过实验培养探究能力;⑸能正确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⑴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⑵能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和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⑵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⑵通过媒体素材的展示培养学生对信息捕获、整理、归纳、比较的能力。
2、教学难点⑴正确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⑵课前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五、教学过程[引入]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中展示的主角是谁?(钻石)它来自哪里?(点击课件进入课题)今天,就让钻石带领我们扣开碳家族的大门,踏上探索之路,解开它的身世之迷吧!不用担心前途关卡重重,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定会给我们不少帮助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碳的基本概念、化学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碳化合物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C60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拓展。
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合作、探究、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并尝试举例说明。要求不少于200字,明天课堂上分享。
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尚需提高。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欲望,但在倾听他人意见、总结归纳方面仍有待加强。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实验等方式,深入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交流与互动中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碳循环的基本概念。
2.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比较法的运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碳的单质。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并能根据它们的性质说出一些主要的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4、了解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二)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中的铅笔和钻石入手,从它们的用途引出各自物理性质,再从物理性质总结用途,通过质疑不同的物理性质,引出不同的结构,让学生体会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对石墨烯形成过程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碳单质性质和用途的探究,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这些物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二、教学内容1.导入:氧元素的单质?磷元素的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2.新课:一、常见的碳的单质【介绍】常见的碳的单质及它们的化学式。
【提问】说说他们的组成和构成?【学生分析】为什么一种元素会组成不同的单质?【展示】1、不同碳单质中原子排列示意图二、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视频】金刚石结构、性质、用途【小结】金刚石各种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视频】石墨结构、性质、用途【小结】石墨各种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小结】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比较【分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三、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展示】图片,回顾活性炭的净水原理【学生实验】木炭净水实验【展示动画】木炭的结构及吸附作用【图片展示】木炭、活性炭的用途【介绍】炭黑、焦炭的用途四、C60和几个最新发现的碳单质【练习】略3.本课小结:总结本课的重难点4. 课后作业:课堂导练板书设计金刚石、石墨和C60金刚石、:世界最硬的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结构、性质以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铅笔和钻石入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让学生去讨论,猜想,设计,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教学内容: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涉及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点,梳理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
2.难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联系;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
-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教学评价:
-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评价内容涵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d)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碳的同素异形体性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e)应用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f)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在观察、分析物质结构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模型、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3.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分享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意事项:
1.作业布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避免过于简单导致学生轻视,也要避免过于复杂使学生丧失兴趣。
3.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和完成质量,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促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单质的性质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碳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碳循环过程。
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碳单质相关的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碳单质的性质、种类和用途,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单质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比较法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单质的性质差异,并能够解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3.掌握碳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碳循环的基本过程。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碳单质及相关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知识拓展:介绍C60等新型碳单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制备方法;3.能够区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深入理解;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并讨论。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板书,讲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
•强调金刚石是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全同六角截尖棱柱状晶体,具有极高的硬度和密度;•石墨是由层状的六角环碳原子构成,层与层之间仅有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球状分子,具有球面四十面体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3. 实验演示(25分钟)•示范实验1:制备金刚石–展示实验仪器和材料,讲解制备金刚石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结束实验后,讲解反应原理和实验结果。
•示范实验2:制备石墨–展示实验仪器和材料,讲解制备石墨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结束实验后,讲解反应原理和实验结果。
•示范实验3:制备C60–展示实验仪器和材料,讲解制备C60的步骤;–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结束实验后,讲解反应原理和实验结果。
4. 总结讨论(15分钟)•学生讨论: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何区别?•整理归纳学生的回答,并进行点评和补充。
5. 拓展任务(20分钟)•小组合作任务:选择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的一种,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等资源,深入研究其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的。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
石墨的导电性。
把一根石墨电极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发亮,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师:铅笔芯的成分里含有石墨,铅笔芯有没有导电性?想不想试验一下?生:想!(学生很有兴趣)师:你们的铅笔盒里有铅笔芯吗?自己上来做这个实验。
(多个学生轮流做这个实验)在盛有半杯水的小烧杯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
放入活性炭,轻轻振荡。
师:由于黑色的活性炭悬浮于溶液中,现象不明显,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活性炭。
过滤。
师:看到什么现象了?生:红色消失,液体变无色。
师: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物质,所以红墨水颜色的退去是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活性炭不仅能吸附色素,还能吸附气体,防毒面具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防毒面具(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师:炭黑是一种黑色的极细粉末,由合碳的有机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强热分解制得。
蜡烛就是一种含碳的有机物,让它不完全燃烧,能不能制得炭黑呢?收集炭黑。
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火焰的上方。
师:看到什么现象?生:有黑色物质生成。
师:这就是炭黑,可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颜料以及橡胶轮胎的填料。
大家回去后也可做这个实验。
焦炭的主要用途是冶炼金属,是工业上冶炼生铁的一种原料,我们在后面的单元里将会学到它。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刚才学过的几种含碳的物质。
师: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师:科学家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
大家看书,C60的分子结构和什么相似?生:和足球相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6.1金刚石、石墨和C6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6.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金刚石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石墨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C60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金刚石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让学生回顾金刚石的基本概念,并与其他碳同素异形体进行比较。
2.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料或教具展示金刚石的结构特点,包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晶格结构。
3.讲解:讲解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高、密度大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4.讲解:讲解金刚石的化学性质,如不与任何常见物质反应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2 石墨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让学生回顾石墨的基本概念,并与金刚石进行比较。
2.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料或教具展示石墨的结构特点,包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晶格结构。
3.讲解:讲解石墨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好、热稳定性高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4.讲解:讲解石墨的化学性质,如与硝酸等物质的反应性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3 C60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让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并引入C60分子。
2.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料或教具展示C60的结构特点,包括球状结构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讲解:讲解C60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熔点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4.讲解:讲解C60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反应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4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让学生思考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领域(如材料、电子、生物等),并研究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如查找碳单质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展示一枚璀璨的钻戒和一个普通的铅笔芯,提问:“这两个物品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回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涉及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应用等方面。
2.教学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应用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讨论C60的环保应用,如碳纳米管在能源储存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和开发资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些特殊的碳单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科学方法尚需进一步培养。此外,在情感态度上,学生对新奇有趣的化学现象充满好奇心,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与应用,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确保他们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切割玻璃、润滑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物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现象,如火花实验、导电性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差异。
3.创设问题情境,如探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伦理,养成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的理解。如通过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引导学生探讨原子排列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通过观察C60分子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密切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含反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3.通过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 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其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模型、动画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微观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b.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异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习效率。
c.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金刚石、石墨和C60,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b.新课内容:以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呈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c.练习巩固: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进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碳元素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课标P24)
(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课标P23)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碳单质的感性认识,通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基本形成了由现象分析性质,由性质推演用途的逻辑思维方式。
然而,学生对于物质的性质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使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构成本课题的重要认知目标。
在技能方面,学生已有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并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强化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真正把化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3、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其主旨是在学习这三种单质物理性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
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把教学情境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既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电车电刷等,又引入了一些高新科技材料,如人造金刚石、金刚石薄膜和纳米碳管等,教材图文并茂,为开展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和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图片,结合课本自主学习,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分析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认识到物理性质不同原因,进而建构“结构→性质→用途”的观念。
3.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字画,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通过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观看视频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分析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找出氧化剂、还原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难点: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碳的还原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1.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图片,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表格,进行针对性检测.(针对目标1)
2.记住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明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针对目标2)
3.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通过解释埋入地下的木桩表面怎样处理,使用时间更长,进行针对性检测。
(针对目标3)
4.通够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观看视频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描述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进行针对性检测。
(针对目标4)
5.通过写出碳与氧化铁、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指出还原剂,进行针对性检测。
(针对目标5)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开始来了解一下“碳氏三兄弟”
板块一
金刚石、石墨和C60
的性质和用途(二)活动一
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图片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完成表格:
物理性质
用途
组成
元素
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
金刚石
石墨
通过学习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结合它们的微观机构模型,思考,为什么同样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差异这么大?
总结: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结构性质用途
板块二碳的化学性质1.展示几幅古代字画,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却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2.小组交流讨论:埋入地下的木桩表面怎样处理,使用时间更长?
3.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观看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视频,结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
(2)网罩的作用:
(3)反应的方程式:,
点拨:还原反应的概念,木炭的还原性。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指出反应的还原剂。
碳与氧化铁反应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点拨:利用碳的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训练与
总结
【训练与总结】
1、连接下列性质和用途:
性质用途
B. 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4.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氧化亚铜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试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认识并建构“结构--性质--用途”的观念。
通过古代字画的保存,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通过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观看视频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归纳出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掌握了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且知道了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