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试论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易修改word范文 (5页)
试论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
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治理成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稳定运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扮演着重要角色。
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对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进行探讨。
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及其相应的分工以及公司内外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提高企业的长期价值。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同,其中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客户等各类利益相关方。
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对于这些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保护和公司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必要性独立董事是指在公司董事会中与公司存在雇佣关系以外的独立个体。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供中立和不受利益冲突的专业意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公司提供有效的监督。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独立审视:独立董事可以独立审视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决策,保护小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2.监督高管层:独立董事可以对高管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高管层依法合规运作。
3.风险管理:独立董事可以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减少公司面临的风险。
4.维护公司利益:独立董事可以保护公司的利益,推动公司长期发展。
独立董事的激励独立董事的激励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专业水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1.薪酬激励:独立董事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机制,如薪酬委员会设定的薪酬水平,激发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股权激励:公司可以向独立董事授予股权,使其成为公司股东,从而与公司的利益相关。
3.专业培训:公司可以为独立董事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4.荣誉称号:公司可以为表现突出的独立董事颁发荣誉称号,以激励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贡献。
公司治理与激励
花瓶董事?-------基于郑百文事件的思考摘要本文基于郑百文弄虚作假事件披露后,‘花瓶’独立董事陆家豪对于中国证监会对其处罚提出行政复议,复议失败后起诉证监会,认为其不在公司任职、不参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领取工资报酬或津贴,不应构成相应责任,最终证监会维持原判。
从而引申到当前独立董事‘在其位而不谋其职’的问题,结合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以及演进的过程及目前现状,对提出了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重要监督作用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
来龙去脉2002年11月,历时半年多的‘陆家豪诉中国证监会’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陆家豪败诉划上了句号。
这一我国首例涉及上市公司董事对公司违规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的行证诉讼案给人们留下了思考,也在业界敲响了警钟。
郑百文的前身是郑州一家国有百货文化批发站,于1996年4月获准上市,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本收益率在沪市上市公司中排序第一,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从1996年9月到1998年2月,17个月中郑百文股价涨幅高达228%。
然而,经查明,郑百文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的上市申报材料。
2001年9月27日,证监会作出决定:对郑百文董事长李福乾、副董事长卢一德分别处以30万元和20万元罚款,对独立董事陆家豪处以10万元罚款。
陆家豪认为,自己曾与李福乾约定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不在郑百文领取报酬,完全是一个顾问性质的荣誉性角色。
其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要求免除罚款。
2002年4月8日,中国证监会坚持认为陆家豪作为董事,应对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有关上市申报材料、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于同年11月驳回陆家豪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原判。
问题探究独立董事的悲哀还来源于制度和法律的滞后。
当时我国公司法对独立董事没有具体要求和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独立董事的结果。
作为不在公司任职、不参加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领取工资报酬或津贴的‘花瓶董事’,当公司出现问题时,是否应该和‘知情董事’承担同样的责任?这一点在郑百文案例得到清晰阐明,作为上市公司董事,无论是执行董事还是非执行董事,内部董事还是外部董事,勤勉尽职是基本要求,任何董事都不能例外。
浅谈独立董事的作用及激励机制
浅谈独⽴董事的作⽤及激励机制浅谈独⽴董事的作⽤及激励机制摘要:我国的⼤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来的,但是在很多⽅⾯机制转换不彻底,在法⼈治理结构⽅⾯存在很多题⽬。
要解决这些题⽬,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其中建⽴独⽴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独⽴董事;激励机制;作⽤ ⼀、我国引进独⽴董事制度的背景 我国的⼤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来的,但是很多⽅⾯机制转换不彻底,在法⼈治理结构⽅⾯存在很多题⽬,这些题⽬包括:所有权代表缺位,所有者,特别是国有出资⼈不到位,代表国有出资⼈的权益主体不明确,国家作为股东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股权结构不公道,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股独⼤”的题⽬,董事会职员组成中以内部⼈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董事,没有适当的权利制衡,使中⼩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内部⼈控制现象严重,经理班⼦控制上市公司的财产和资⾦,对企业内部构筑起尽对的控制权,董事会形同虚设,公司的权⼒结构严重失衡;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关系,在职员、财务、资产上没有实现三分开,控股股东以此控制或操纵上市公司,使公司中⼩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要解决这些题⽬,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其中建⽴独⽴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证监会今后的⼯作重点之⼀。
⼆、我国建⽴独⽴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先,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来的,“⼀股独⼤”的现象极为普遍。
据统计,第⼀⼤股东持股份额超过公司总股份50%。
拥有尽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达79.2%。
有些上市公司第⼀⼤股东的持股⽐例甚⾄超过了80%。
在此情况下,通过股东⼤会选举所产⽣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如何进⾏有效地监视呢?⽽独⽴董事具有较强的独⽴性,基本上不存在监视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能够对公司的⾼级治理职员进⾏更有效的制衡,保护公司、⼴⼤中⼩股东及相关利益⼈的利益。
探析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
探析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摘要:公司治理理论,产生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
没有现代制度的产生,就没有公司治理理论。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本文在对目前有关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简单述评的基础上,探讨了独立董事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及激励与约束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的络平台思路。
关键词:公司治理;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络平台一、关于公司治理的简单述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丰硕的。
从学者们各自得出的结论来看,还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可以说观点各异。
就是在公司治理的内涵与外延上也未取得完全的一致。
然而当我们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在各自的不同定义中,其主要观点是一致的,即公司治理是关于权力(利)的一个制衡系统,该系统以解决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为最终的系统目标。
如张维迎将公司治理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郭金林(20XX)将公司治理解释为,它是对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反应,或者说,公司治理本质上是控制内部人控制。
郭强提出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为解决契约不完备性而建立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独立董事产生的基本原因。
对此我们可以有两点理解:一是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因合约的不完备性,二是解决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的途径是聘用独立董事。
这可认为是从另一角度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其实,当我们对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研究后,会清晰地发现有关公司治理产生的一个内在机制与逻辑关系:即由两权分离一委托代理一信息不对称一代理费用一激励与约束一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
人力资本、独立董事激励与公司治理
epc dt at r ey 0l b l zd co igO e a c r i f uu ap a. en he t xe e o cp pr ,出 ud eg e cr n tt ic m ei e 0 hnmc i1 M aw i ,h t o l a a d h rh t  ̄ s t l e
以及契约理论 出发 , 认为只有从 独立董事的人 力资本性质 出发 来对其进行 激励 , 才能够发挥独 立董 事在公 司治理 中的作用。 同时, 也探讨 了中国独立董事激 励机 制的弊端 。
关键词 独立董事; 人力资本; 公司治理; 剩余控制权 ; 剩余索取权
 ̄ :rm ehma pu ’ es et e hsp p rcs gto h su st e id pn e t Fo t u n c la Bp r ci ,ti ae at a h ntei e a ot n e d n h a p v s s h e
理安排的失败 , 特别是董事会职能的失效。
独立董事制度是否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
心主义” 转变 , 董事会已沦为一个顾问机关 。为 了解
呢? 回 顾有关独立董事 与企业业绩关系 的实证研
究, 董事会的独立性( 或独立董事 ) 与企业业绩关系
决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所引致 的内部人控
维普资讯
第1 【 期 总第 9 期 ) l
福建Biblioteka 建材 人 力资本 ・ 独立 董事激励与公 司治理
洪 亮
( 门大学会计 系, 厦 福建 厦 门 310) 605
摘 要 从独立董事的人力资本角度 出发来研究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的激励f题。独立董事 * - I
d net rv h tn e ed n i co w udpa Ie e ierl ncroaeg vrac .D vi f tec n e e opo eta id pn etdr tr o l lyaI f c v ei oprt oenn e e odo h o - e s t o cp e adn n e n etdr tr s u ncpt ,W o d n t xe tn e e dn i c r ee ete e trgrig i p d n i o ̄a h ma i d e c e a a l Ocu o p c p n etdr t st b f ci l e i d eo o v i op rt oe ac ; ncroaeg vr ne n sp p rpoie nlsst h ttsq o0 eid p n e tdrco ’icn v e rvd sa ayi ote s u u f e d n i tr n de a a h t n e e s o
公司治理与激励问题研究
公司治理与激励问题研究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委托代理关系几乎处处存在。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激励机制就成了公司治理过程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因此,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不同的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
在实践中,许多公司也运用着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手段。
在论述现代公司治理中激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种比较盛行的激励理论,最后,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
标签: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信息不对称1 引言企业是一个团队生产组织,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才会有效率。
经济学家认为,组成企业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利已的经济人,每个人的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一些人以损害企业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2001年,有50余年辉煌历史的美国宝丽来公司破产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是该公司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无独有偶,IBM公司衰落的原因之一也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郭士纳正是在变革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后才使这头大象翩翩起舞。
本文将在阐述激励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给出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和激励手段,并提出关于激励的几点策略建议。
2 激励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1 激励的概念激励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2.2 激励的重要性现代股份公司的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各个利益集团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大于整个公司的利益,这是许多企业低效率的原因。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会产生道德危险,即以侵犯对方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现代公司中,委托人往往是缺乏信息的一方,代理人往往是信息多的一方。
这时代理人可以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侵犯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范文(精选7篇)
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范文(精选7篇) 指导意见一:尊敬的董事会成员:我们建议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应该积极回应外部投资者的关切,并确保公司的利益得到公正和有效的保护。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董事会的成员具有独立性和中立性,能够客观地评估公司的决策和行动,并为公司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监督。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 独立董事的任期不应超过连任期限,以确保独立性和新鲜血液的注入。
2. 独立董事应该具备相关行业或业务领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3. 独立董事应该是公司的股东之一,以确保他们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
4. 独立董事应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行动,并对决策过程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督。
5. 独立董事应该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权限,能够独立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与其他董事的利益冲突。
6. 公司应该制定明确的独立董事选拔和任用程序,确保选拔和任用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7. 公司应该定期评估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持续为公司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建议。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需要公司全体股东的支持和参与。
我们建议在下一次股东大会上就本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
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并支持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效能和投资者信任度。
谢谢。
指导意见二:尊敬的董事会成员:我们建议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公司的监督和决策机制,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的保护。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 独立董事应该由公司的股东选举产生,专门负责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确保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2. 独立董事应该具有相关行业或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3. 独立董事应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行动,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风险管理提出独立的评估和建议。
浅论基于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研究
浅论基于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约束【论文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基于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是当前研究的主题及热点,公司的激励机制是决定企业运作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石,是企业公司决策科学化,企业竞争实力化的具体体现。
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公司的企业治理问题,实现企业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及运行,企业在治理方面逐渐凸显出许多问题。
从内部治理看,我国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产权不够明晰,权责不清现象比较严重。
从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看,当前绝大多数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形式和结构都比较单一,缺乏长期激励,表现在对其的报酬支付多是工资加奖金,经营者的收入和经营业绩关系不大,报酬制度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构建激励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一、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1.公司治理。
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什么人在何种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
狭义来说,公司治理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为减少代理成本、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就企业控制权、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所做出的一套关于公司权利、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有效的公司治理通过影响决策体制、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来影响公司行为,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绩效,达到减少代理成本的目的。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公司财产所有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以及各经营者(董事、经理等)相互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安排和配置;(2)在公司财产所有者与公司法人财产所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激励和监督经营管理者为投资人利益服务;(3)公司治理包括下列四种结构关系:一是股东大会聘用董事会,并进一步聘用经理来管理公司,以及聘用监事会监督企业董事和经理的管理行为;二是股东、顾客、政府等各当事人通过市场,以及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有关制度规范等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三是通过职工参与和经营者报酬计划激励经营者为公司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四是利用公司内部调控机制,确保上述三方面的监督激励功能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结构。
《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股权激励作为企业治理中的一种重要激励手段,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愈发突出。
因此,研究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各种权力关系的配置和运行机制,旨在保护股东利益,确保公司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
它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及其运行规则;外部治理环境则包括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
三、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及方式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或股票期权等方式,使其享有公司成长和价值提升的权益,从而达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等。
四、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能够直接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当董事会和监事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股东利益,制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
此外,股权结构也会对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为了维护股东利益,通常会采用更为严格的股权激励计划,如限制性股票等。
(二)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外部治理环境同样对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严格的环境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合法合规、公平透明的股权激励方式,如股票期权等。
而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松散的环境下,企业可能会采用更为隐蔽和不规范的股权激励方式,如暗箱操作等。
(三)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也是影响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2024年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而股权激励作为激发公司内部动力、稳定股东和经营者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讨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协调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
三、股权激励及其方式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以股权为标的,对公司的经营者、员工等关键人才进行长期激励的一种方式。
股权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等。
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一)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影响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大股东持股比例等。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大股东往往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长期且稳定的股权激励方式,如限制性股票等。
而在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为了激发小股东的积极性和维护公司稳定,更可能选择股票期权等更为灵活的股权激励方式。
(二)董事会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效果。
董事会治理包括董事会规模、独立性、决策效率等方面。
在董事会独立性较强的公司中,更倾向于采用公开、透明的股权激励方式,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而在董事会决策效率较高的公司中,更可能选择更为灵活和迅速的股权激励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激励员工。
(三)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是保障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其中,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然而,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却因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以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方式提供参考。
二、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概述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协调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高效、稳定地运行。
股权激励则是企业通过给予员工股权或与股权相关的权益,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三、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一)股权结构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它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分配。
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大股东往往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更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等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股权激励方式。
而在股权分散的公司,由于缺乏大股东的绝对控制,更可能采用业绩股票等与业绩紧密相关的股权激励方式。
(二)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
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对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强独立性的董事会更可能关注员工的长期利益,倾向于采用具有长期激励效果的股权激励方式,如股票期权等。
而专业性较强的董事会则更可能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方式。
(三)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对防止股权激励滥用和确保股权激励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在监事会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公司,更可能采用规范、透明的股权激励方式,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和数据,分析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
企业独立董事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
企业独立董事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在西方发达国家,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约束经理人行为的有效手段,而在我国,这项制度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其独立监督的作用。
本文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入手,分别从声誉激励、薪酬激励进行分析,指出独立董事还应与监事会成员相互协调,从而更好地发挥独立作用,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现状,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标签:独立董事;声誉激励;薪酬激励企业可视为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是市场中一组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股东和债权人将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投入企业,并取得对公司财富的剩余索取权,公司管理层及劳动者则以自己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投入企业以获取一定的报酬。
然而,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股权分散,以及由于出资者等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陷,股东将决策管理权和决策控制权相分离,并将企业日常决策管理的权利让渡给公司的管理层。
此时,由于管理层拥有了对企业内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控制权,而股东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位置,无法有效考察经理层的行为。
因此,便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管理层利用手中的资产控制权谋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从事不利于股东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形成了对公司和董事会的“内部人控制”。
而独立董事制度便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监督制度。
一、文献综述企业契约具有不完全性,而为解决这一不完全性所建立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又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等。
独立董事制度正是适应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它通过外部独立董事对内部人形成一种制约,一方面可以约束控制股东利用控股地位侵犯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董事会对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督,减弱内部人控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Rosenstein & wyatt(1990)对1981年至1985年间的146个样本做了统计分析,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股票价格是显著正相关的,所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在统计分析时间段内均出现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独立董事也需要激励和约束
独立董事也需要激励和约束独立董事本质上是代理人,是企业的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属于职业企业家队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里,人们很自然地会问:独立董事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参加董事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企业这样、那样的报告?为什么要去代表全体股东或一部分股东的利益?企业的发展与他有什么关系?某些股东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又与他有什么关系?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得如何,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什么样的答案。
在我兼任独立董事的一家公司,另有一位独立董事经常缺席(我自己也有几次缺席)。
缺席的原因当然是忙。
什么叫"忙"?"忙"的背后是机会成本和机会收益的比较。
他不参加董事会是因为董事会的收益大大低于他忙的那个事的收益,当然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如果倒过来,参加董事会的收益大大高于他忙的那个事的收益,你看他还忙吗!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刚刚开始在少数企业试行,被聘为独立董事的人,一般都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成就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这些人的时间价值一般都比较高,一天的时间价值多则过万,少则几千。
参加一次董事会,包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也得两三天。
一年开几次董事会,就得花掉他们十多天时间。
如果认真负责,对表决事项研究得更仔细些,则花去的时间更多。
企业在聘请这些人作独立董事时,对他们的时间价值评估普遍不高,给他们的津贴或报酬一般都低于他们的时间价值。
这就不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有的独立董事因"忙"而经常不参加董事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酬太低。
一个连董事会都不能参加的董事,还谈什么责任心?由这样的董事参与企业的决策,还谈什么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即使他们有决策知识,有公正性,但因为没有参加董事会,而是随便委托一个人代为表决,即由于无责任心,他的决策知识和公正性也没有发挥作用。
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除了给予相当于他们时间价值的报酬外,也要考虑股权激励。
独立董事背景与激励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
独立董事背景与激励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作者:李生强来源:《财经界·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武警安徽省亳州市消防支队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公司管理的内容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复杂,这就给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避免股东权益受到损害,公司管理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独立董事制度也因此产生。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能够有力地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避免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深受国内外各行业大公司的欢迎。
本文将对独立董事的定义和职能进行介绍,分析独立董事的背景与激励将会对公司治理效应造成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独立董事激励公司治理效应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公司由于经营得当,而大大扩张了公司的规模。
但是,与此同时,在一部分股东组成复杂的公司当中,股东权益受到经营者侵害的丑闻屡屡发生,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更容易遭受侵犯。
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经营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经济专家学者和公司管理者在长期的经营实践当中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也就是独立董事制度。
我国从2001年起就开始强制境内的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独立董事是否在公司管理当中发挥了实际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独立董事的特性(一)独立董事的定义独立董事的定义往往会与外部董事混淆在一起。
而且,在独立董事的定义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有各自的看法,尚未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
国内普遍认为:独立董事,就是仅在上市公司中担任董事这一职务,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提出独立判断,不受其他股东的意见影响的董事。
这也就是说,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仅限于董事这一职位,不能担任经理或者其他员工角色,也不可以是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其他服务机构成员,这样才能够保持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二)独立董事的职能独立董事所具备的职能,包含了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两方面。
监督职能是独立董事最基本的职能。
在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当中,都存在着股东股权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
略论独立董事之激励与约束机制
略论独立董事之激励与约束机制摘要:独立董事制度是加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其在我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实现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的均衡。
从而,应对独立董事进行适当的激励,以激发其监督内部人、维护公司的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约束,惩罚独立董事违反义务的行为。
关键词:公司;独立董事;激励;约束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内担任其他职务和领取薪水,与公司没有其他实质性利益关系的那一部分非执行董事。
独立董事是英美模式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公司创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1年8月21日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这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大创新。
它的建立有利于解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有利于制衡控股股东,监督经营者;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现象;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专业化运做水平等。
但是由于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还属于新鲜事物,对于如何有效的引进独立董事制度问题引发广泛讨论,笔者认为重要的就是对我国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
一、对独立董事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分析独立董事是代表全体股东对内部人进行监督和制约,其本质上是代理人,不是所有者,“要使独立董事能真正落实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而不是消极应付或成为控股股东的附庸,没有足够的奖励只能是一厢情愿”。
从约束机制来迫使独立董事履行职责,却产生:一是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数会减少,因风险和责任高,但获得利益少;二是即使有人愿意担任独立董事,也只愿意付出很小部分来达到相关要求即可,不会真正为公司的利益而服务。
同时,由于独立董事的过于保守,倾向回避风险,以及其谨慎、注意义务等,为了激励独立董事的工作力需要,需要给予其激励。
此外,由于独立董事可能违背承诺,导致道德风险,即独立董事为获得高利润与内部人互相勾结,与内部人一起来欺骗投资者,这就要求也应对独立董事进行约束,以实现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试论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的激励一、关于公司治理的简单述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丰硕的。
从学者们各自得出的结论来看,还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可以说观点各异。
就是在公司治理的内涵与外延上也未取得完全的一致。
然而当我们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在各自的不同定义中,其主要观点是一致的,即公司治理是关于权力(利)的一个制衡系统,该系统以解决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为最终的系统目标。
如张维迎将公司治理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郭金林(201X)将公司治理解释为,它是对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反应,或者说,公司治理本质上是控制内部人控制。
郭强提出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为解决契约不完备性而建立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独立董事产生的基本原因。
对此我们可以有两点理解:一是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因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二是解决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的途径是聘用独立董事。
这可认为是从另一角度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其实,当我们对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研究后,会清晰地发现有关公司治理产生的一个内在机制与逻辑关系:即由两权分离一委托代理一信息不对称一代理费用一激励与约束一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
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企业要比市场更节约交易成本。
即通过建立纵向一体化组织,以企业的治理结构替代市场治理结构来组织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的交易,从而消除了市场的机会主义。
但与此同时,却会产生了企业的机会主义。
公司治理的真谛在于防止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及在实际发生机会主义行为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并将其损失减至最小。
有的学者提出了现代治理结构的概念,如此以来,就有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之对应。
而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董事会结构中独立董事占有足够的比例。
魏杰则认为,从国际范围上看,此前的那种以货币资本为基础、以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如何界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已转向了以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基础、以这两种资本的关系如何界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的国度,一个转型经济的国家,与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治理结构在相当的程度上不具备直接可比性。
一个在他国成熟的制度在另一国度内的引进并期望收效是有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日、德模式,对于其发祥地都是一个好的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其中的一个对我们也是一个好模式。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特点,决定我们在对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上也应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态度,不能盲目跟进,要与渐进的改革保持同步。
在治理模式的选择上,要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如流行的要对不同的模式取其所长,舍其所短,从而我们就可得到一个理想模式的说法,显然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当我们将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理解为一种对公司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以上两种模式在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何者更好。
新制度学派关于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的替代的认识把这一问题引人到微观层次,争论主要集中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在配置内部资源时应多大程度上依赖和运用市场机制和方式。
这要求我们对别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借鉴,不能照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各国的治理模式是基于本国的经济、文化、历史与传统,是经过多年磨砺的产物,就其本身而言,没有高低与好坏之分,就如同我们不能说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比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更完美一样。
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运行了十余年后,我们依然不难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有悖法律基本常识的行为。
《中国经营报》(201X年11月l4日)针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几大集团公司高管的轮岗,提出了国企高管轮岗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的质疑,即这些高管的轮岗,并未按照公司法的程序来操作,依旧是传统的行政任命制。
法学中首先强调的是程序的公正性,即程序的公正性是结果公正性的前提,对这些已上市的公司,高管的任命与调整本应由董事会来决定,这是公司法中的基本规定。
由此可见,实现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尚需付出艰苦与不懈的努力。
因此我们说没有一个完善的治理结构,就很难想象有一个完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人们常说,权力只有通过权力来制衡,没有制衡的权力最终只能走向****。
所以说,在公司董事会中引人独立董事制度,可认为是一种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
二、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关于独立董事的研究在当前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但在什么是独立董事这一问题上人们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将董事会成员分为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而且为了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通常要求非执行董事不受聘于本公司,也不能与公司或管理人员有重要的经济、家庭或其他密切关系;郭强研究了不完全契约与独立董事作用的本质以及有效性问题,但并未单独给出其定义,从其行文与分析问题的过程来看,对独立董事的理解是清晰的,即是指非执行董事。
魏杰则从产权的角度定义了独立董事,认为独立董事实际上是等于为企业产权增加了一个主体。
因为独立董事虽然不是出资者,但其与出资者具有同样的投票权,尤其是其具备的独立人格和对公司投资行为的独立判断,所以也就成了公司的一元主体。
孙永祥则认为在独立董事外还应存在一个外部董事,而且认为把这两者区分开来是重要的。
在此,我们倾向于使用独立董事的概念,作为独立董事,他们应满足诸如不是公司的股东,与公司之间没有业务的联系,不是公司高层的亲戚,也不是公司的前雇员等条件。
总之,这些条件要足够保证他们在利益与人格上的独立性,从而也保证了他们在发表意见上的独立性。
郭强还认为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为解决契约的不完备性而建立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独立董事产生的基本原因。
契约的不完备性成了签约各方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理性的经纪人会在履约的过程中,完全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侵害其他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独立董事产生的本质作用是企业契约规则的监护人,同时是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短期合约的裁定人和边际调整人,不完全独立是独立董事作用有效发挥的基本约束条件。
具体而言,独立董事的存在:第一,可在相当的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声誉,因为独立董事通常是经济或者是法律等方面的权威人士,他们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在某一领域的影响力,因此决定着公司对他们的聘用,将会提高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
第二,正因为独立董事的权威地位,决定着他们会对董事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第三,独立董事引进的最重要考虑是其有效的监督作用,监督作用是源于其在利益与人格上的独立性。
第四,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是在董事会这个权力机构中引进了一个制衡系统。
权力的相互制衡是任何制度稳定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应扮演契约履行过程中规则的监护人的角色。
正因为契约是不完备的,所以在履约的过程中就有一个对此契约的修正问题。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签约中的某一方就有可能侵害其他签约方的利益。
独立董事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以大家共同认可又具有权威性的中间人来帮助签约各方达成合约或者进行决策。
同时,独立董事的参与也可将履约过程利益相关者相互监督的难题,变为签约各方共同对独立董事的监督,将一个复杂的监督问题变得简单,这无疑带来了监督成本的节约。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引入独立董事的一个重要方面,则在于期望独立董事在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尽可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尤其在当前,大量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改制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产流失成了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
此时,由独立董事发挥其独立的监督作用,无疑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独立董事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受制于许多因素:第一,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与法律、乃至文化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因缺乏商品经济充分发育的洗礼,社会的主流文化崇尚关系、面子与熟人,由此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独立董事如何产生;二是独立董事如何发挥其独立的监督作用。
前者的存在,造成许多独立董事的产生来自于朋友的介绍,或者是被聘为独立董事的当事人本人有很强的社交圈。
可见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独立董事将如何发挥其监督作用呢?一个可以想象到的事实是:是朋友就要给朋友面子,朋友是董事会中重要人物的朋友,也就是自己的朋友,或者董事会中重要人物本身就是自己的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期望独立董事以其独立的人格来发挥其监督作用是难以办到的,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独立董事也成了事实上的内部控制人。
第二,信息的不对称是影响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假设独立董事有着较强的自治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情况下,信息的不对称同样在两个方面制约着独立董事作用的正常发挥:公司的信息与独立董事掌控的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即公司在此时处于代理人的地位。
第三,独立董事与其代表的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时独立董事处于代理人的地位,因为其掌控着较充分的信息,所以能否解决好信息的不对称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由谁来监督独立董事。
人是需要监督的,独立董事当然也不例外。
三、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因为独立董事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于人力资本的讨论对独立董事同样是适用的。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特殊性问题。
关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定义独立性。
设A与B是任意给出的两个非空集合,若A与B的交集是空集,则称A与B相互独立,即A 集合中的变量相对于B集合中的变量,为独立变量;同样有B集合中的变量相对于A集合中的变量也独立。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数学上的定义对独立董事并不适合。
因为在这样的定义下,违背了我们对人的基本假设,独立董事此时就是神,不再是人了。
提出独立董事,主要相对于执行董事而言,是相对的。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倘若独立董事在其所服务公司的所得是零,这与经济学中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激励要做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对称的原则就不一致,不过,这里不是说要给予独立董事的剩余索取权(当然如果承认独立董事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对其给予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就是合情合理的。
詹森等认为给予外部董事较多的股权是一个好的激励方法),而是说独立董事作为稀缺资源,从事的是非程序化的复杂劳动,越是复杂的劳动,监督起来越是费力,对于这样的劳动没有相应的激励会产生与代理人一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