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ⅲ湘教版11.1区域的基本含义随堂基础巩固1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Ⅲ笔记1.1 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1.3 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
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3、西部大开发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西北大漠
南方水乡
(气候 、地形、土壤、水文、植被)
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 植被缺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 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 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
水热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 显. 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低,人烟稀少
。
草原放牧区
半湿润区
旱地农业区
400mm
800mm 湿润区
水田农业区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无大小之分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 湿润地区。这说明( )
A.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 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
A.河流
明确的
B.湖泊 模糊的
C.交通线 模糊的
D.山脉 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西北 干旱 半干 旱区
青藏 高寒 区
2:区域内——相似性、连续性: 区域间——差异性
东 部 季 风 区
差异性与相似性
海南四季炎热
黑龙江长年冰雪
1、具有一定的界线。
有的明确(洲界、国界、省界等); 有的模糊(气候区、植被区)。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共31张PPT)
概念 三次产业的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
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 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 的其他各业。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趋势: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 差异,劳动力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 转移。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
确的是。
(D)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思维拓展
“北麦南稻”是我国粮食作物分布的总体特 征,但我国北方许多地区也产水稻,而南方 地区也存在旱作耕地,这说明了区域的什么 特征?
概念 区域划分 空间分布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 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划分
乡
大 地域范围 小
城
村
基础和依托
市
地
地
带动作用 域
域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 交通运输 、通讯 城市、工业、商业
城市群和工业区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及作用
课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堂
区域划分
小
空间分布形
结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三产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谢谢大家!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共30张PPT)
第三产业指 除第一、二产业 以外的其他各业
2.影响因素: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结构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
P7 活动一:
在下表的4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哪两 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 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16.读图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
南北跨度大,受太阳辐 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规 律的影响,南北方向上 热量的差异明显。
夏季风能够影响的范围
(1)确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域界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 相似 性。由于本区域 纬件度和(3干的)为差湿什异程么,我度区国的域东变内部化部季是的风区差区域异的内性南部也、差十北异分差形明异成显明的,显主其,要中而原西热因北量。十条旱
区域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具体地区地理 环境的结构、特征、发展变化以及区 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地理学科。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 或界线。
知识点导航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
西北
干旱
半干
东
旱区
部
季
青藏
风 区
高寒
区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例: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景观特色、 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
输线路呈现__线_状和网 状,城市和工业
呈现__点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呈现__
_岛_状。
知识点导航
区域的根本含义 / / 区域空间构造
案例探究: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从交通运输、城
市开展的角度,说明
该区域空间构造的
变化。
知识点导航
区域的根本含义 / / 区域空间构造
结论:
•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开展早期,交通运输
本节 目录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的根本含义 / /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目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
录 面
们在地理差异的根底上按一定的指标和
板
开 关
方法划分出来的。
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 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 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
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本区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
本区有公路,交通较便利。
〔4〕假假设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用什么理由向政府游说?
解析:X区离商业中心较远;离铁路较远,原料、产品运输
加大了生产本钱;新区根底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不
方便;集聚效益较低。
知识点导航
本节内容结束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品
板 开 关
知识点导航
活动二:
区域的根本含义 / / 区域产业构造
人口分布特点
目 录
面 产业分布特点
板 开
关 产业结构特点
对外经济联系
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农业地区
分散
面状 以第一产业
为主 不太密切
小
工业地区
相对密集
城市地区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国界②省界③热量带④干湿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图中区域A的边界为明确界线,国界与省界这类行政区的界线都是十分明确的。
答案:C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解析:不同的干湿地区,对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答案:C3.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岛”状的是()A.农业和工业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D.铁路线和公路线解析: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在地域空间分布形式上,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答案:C4.下列关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乡村景观复杂,城镇景观简单②乡村功能多样,城镇功能单一③乡村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④城镇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乡村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城镇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纵横交错,甚至连地下也利用了起来。
乡村功能单一,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城镇功能多样,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乡村为城镇居民提供粮食、蔬菜、鲜鱼、牛奶、家禽家畜、水果等基本生活资料;城镇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包括教育、娱乐、医疗、通信、金融和保险等。
城镇还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向乡村扩散文化。
答案:C5.关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B.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C.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D.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解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故D项说法是错误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件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明确界限)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地域 农业
工业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
聚落规模小,以平房为 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
人口较少, 分布较稀疏
以农业活动为主
田园风光
聚落规模较大,楼房 人口规模大,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林立道路交错
分布密集
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空 间结构
社会经济活动 对外联系
区域开放程度
5、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1)从总体上看: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域乡 村 地
大 地域范围 小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基础和依托 带动作用
域城 市 地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含义: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明确界限和模糊界限)
2.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界限)
CBD
建筑物高大密集,白天人 流和车流不息,经济活动 繁忙
人口昼夜 差别大
以商务和服务 活动为主
二、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
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 工业
城市 交通运输
从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分:
区域要素
形式
农业
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 线市群和工业区 岛 状
3、区域空间结构: 阅读P5
结论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 的自然—社会综 合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4、使学牛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牛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牛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屮,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区域的基本特征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3、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区域的主耍特征知识引导:复习世界地理中的大洲、世界各大区域、著名的国家;中国地理部分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有关区域的例子。
比如,城市内部的工业园区、经济区、文化区、居住区等。
还有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
引出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一)区域的划分1、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基木类型有哪些?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⑴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限十分明确:国家、行政区等。
(2)自然区域,界线模糊: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3)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高中地理 第一章 11区域的基本含义能力提升巩固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 11区域的基本含义能力提升巩固湘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解析:图示两区域之间具有资金、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故选C项。
答案:C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地理位置差异B.气候、地貌差异C.人种分布差异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解析:要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条件等的差异,故选C项。
答案:C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3~4题。
3.上图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甲应当是森林破坏。
答案:C4.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解析:图中的信息表明,当地植被条件发生变化,使得土壤、径流、气温等要素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答案:C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5~6题。
5.区域是()A.一定的地域空间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解析:注意选项A为区域的概念,而B、C、D三项仅是区域的不同类型。
答案:A6.关于区域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与范围B.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答案:D下图表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服务联系及其两者的差别,读图完成7~8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三课时跟踪检测(一)区域的基本含义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一) 区域的基本含义1.南方、北方是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分区,对其所反映的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方之间有明确的地理分界线B.南、北方内部没有差异性C.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地区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D.南、北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任何联系解析:选C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地理分界线具有过渡性,一般都是模糊的.区域内部存在差异性,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区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和功能。
2.下列区域的界线十分明确的是( )A.人种分布区B.北方方言区C.俄罗斯D.热带雨林带解析:选C 俄罗斯是一个国家,行政区均有明确的界线.读某区域的发展阶段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其交通状况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4.从该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①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②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③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3。
D 4。
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第4题,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从图中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来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
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图中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A.B—A—C B.A—C—BC.B—C—A D.C-A—B6.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解析: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验收评估(十)区域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2013·无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甲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4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洼地
B.甲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
C.甲地是凸地
D.甲地海拔比500米高
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A.899米 B. 999米
C.1 099米D.1 199米
(2013·徐州模拟)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
3.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 850 米、499 米
B. 799 米、501 米
C. 950 米、201 米
D. 990 米、301 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900米
B. 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C. 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 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2013·徐州模拟)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
举行。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5~6题。
5.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6. 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②冬季降水多,积雪量大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12·保定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8.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13·无锡模拟)读某岛屿略图,回答9~10题。
9.图中能够反映该岛屿地形特征的信息是()
A.东西狭长,所跨经度范围大
B.城市密集,且分布均匀
C.铁路稠密,呈网状分布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距离约800 km
B.该岛屿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C.该区域受西风漂流影响
D.该区域夏秋季多受飓风影响
下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河流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C.丙、丁两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丙河流航运价值大
12.甲、乙两河流入海口附近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
A.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
B.河流入海口附近的航运价值不大
C.甲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
D.乙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
三、综合题(共4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1:“某区域局部图”。
材料2:乙地气候资料。
(1)材料1图示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为________,它西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__洋,地处两大洋的航运要冲。
(6分)
(2)材料1图示甲地形以________为主,属于________气候,西海岸受________(洋流)影响,沙漠一直延伸到沿海。
(6分)
(3)根据材料2,说明乙地5~8月与9~10月的气候差异。
(4分)
(4)图中R地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根据材料1、材料2提
供的图表信息分析其成因。
(8分)
14.(2013·无锡模拟)读“甘肃省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影响200 mm年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该地区有利于敦煌壁画保存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古丝绸之路从图中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图中水电站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
(6分)
答案
阶段验收评估(十)
1.A 2.D第1题,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甲地应低于400米,为洼地。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最内侧的等高线的数值为1 100米,所以,其海拔最可能是1 199米。
3.D 4.A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a附近等高线900米,a应高于9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应为大于等于300米,小于500米。
第4题,据图中比例尺和两山顶的图上距离进行计算即可。
5.B 6.D第5题,1月份时,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受到大高加索山的阻挡,又由于索契临近黑海,冬季降温较慢。
第6题,据气候资料图分析可知,索契冬季降水多,积雪量大,有利于开展冰雪项目。
7.D8.B第7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为东北地区,图中河流的分水岭处就是该山脉的位置,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8题,图示地区大兴安岭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为内蒙古高原,则自然植被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9.BC10.AD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铁路稠密,呈网状分布,城市密集,且分布均匀,推知,该岛屿地形平坦。
第10题,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的经度相差约9°,再结合其纬度,两地距离约800km,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大约位于北美洲东南部地区,夏秋季节多受飓风影响。
11.BD12.CD第11题,甲为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乙为黄河,注入太平洋,丙为密西西比河,注入大西洋,丁为尼罗河,注入地中海,丁河入海口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第12题,甲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乙河流的入海口不断改道变迁。
13.解析:第(1)题,位于大陆最南端的国家是南非,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要冲。
第(2)题,甲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西海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
第(3)题,5~8月份干凉,9~10月份干热。
第(4)题,R地两片沼泽的离合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湿季合,干季离。
答案:(1)南非大西印度
(2)高原热带沙漠本格拉寒流
(3)5~8月干凉,9~10月干热。
(4)两片沼泽之间地势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14.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有利于敦煌壁画保存的气候条件是降水少,腐蚀作用小。
第(2)题,区位优势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思考,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市场、农业基础、工业基础等。
第(3)题,水电站的建设主要考虑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和消费市场,判定水能资源的丰富主要看落差和水量。
第(4)题,注意分析层面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答案:(1)地形干旱(降水少)
(2)地形平坦水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
(3)落差大流量大近城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