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和方法问题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直在思考和研究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问题是所有农村小学老师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根据我自身多年来的思考和研究总结出以下特点:当前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方言口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面语写作。
2、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差,知识储备积累不够。
3、学生阅读量、知识面狭窄。
4、学生对作文的结构、思路、逻辑层次不清晰。
5、学生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现在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将此作为本次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学生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符合农村作文教学的方法、技巧或课堂操作。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掌握写作技巧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研究中,主要解决:1、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
2、课文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写所学课文的“读后感”。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3.4)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做好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1、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完成相关实验及操作,写好资料、经验的总结。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主要措施: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
1、实验法。
用不同的方法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
对比教学效果,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2、观察法。
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收集信息、经验。
3、对比法。
和实验法相配套,对同年级的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农村小学课题研究的最佳题目
农村小学课题研究的最佳题目语文1、小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3、小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4、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辐射的实践与研究5、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艺体特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7、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8、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9、特殊学生过错行为矫正研究10、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11、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12、教辅资料有效利用研究1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14、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策略研究15、课堂教学效应的研究16、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对话17、通过学生自写评语以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18、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19、从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20、不同类群学生的心理分析2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错别字的研究22、运用试卷分析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实效的探索研究23、小学低段数学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的研究24、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25、学生座位调换的研究2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27、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28、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29、多给表现机会培养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30、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31、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32、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33、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34、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35、学生“数学日记”操作策略研究36、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37、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38、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39、学生错题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的研究40、流动书吧对学生发展作用的研究41、提高小学生预习效率的途径的研究42、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43、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44、提高教师课堂评价有效性之研究45、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46、“课本剧”的编演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47、教师在课堂中即时评价的行为研究48、教师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与实践49、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50、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51、注重观察引导积累提高小学生写人记事文能力的研究52、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的小课题数学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1. 选择课题。
在选择课题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比如,可以选择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
2.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确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具体内容,明确研究的步骤和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研究。
3. 收集资料。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反馈等信息,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4. 实施研究。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课堂教学实验、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5. 分析总结。
在研究结束后,教师需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6. 完善成果。
教师可以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完善,形成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也可以将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 确定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2.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任务。
3. 收集全面的研究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施研究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5.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农村小学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相关推荐农村小学课题研究方案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课题研究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篇1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本课题是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从中不难看出,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
然而综观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完全封闭型教学导致作文教学内容与儿童生活脱节;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当大;重课内轻课外,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课堂上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地指导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过分强调共性,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样限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导致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效果低劣,学生作文胡编乱造,城乡学生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2、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人文和工具性学科。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小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作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途径和策略进行实验,探索,旨在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和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3、从农村小学作文质量情况看,据我们初步调查,农村小学生惧怕写作文,作文中存在着错笔字多,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等普遍性现象,农村学生阅读量少,造成其写作知识面狭窄。
因而有的小学生写的作文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内容空洞,表达呆板。
“农村小学生多样化课外作业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生多样化课外作业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我校《农村小学生多样化课外作业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9月由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正式批准立项,是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JXKT-ZH-04-048)。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作业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我们曾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作业在“质”的方面问题较多,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主要表现为:(1)作业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
(2)作业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
(3)总量过大,质量偏低,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
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果是,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
(4)渗透不广,将语文、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就着语文练语文,数学练数学,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5)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小学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二)研究的目的小学生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明显的负面效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优化小学语、数、英作业设计迫在眉睫!鉴于上述认识, 我们申报了课题《农村小学生多样化课外作业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使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镇巴县田坝乡中心小学康积燚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经陕西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省级课题(课题批准号:SJJYB06062)。
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经校领导批准,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全体教师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目前,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但仍缺乏正式研究,而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贫困的山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农村家长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
家长外务工已成为家庭经济创收的必由之路。
大部分家长外出,孩子寄宿亲戚家或留在家中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甚至跟外公外婆生活。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坏脾气,沾染了不交作业、打架赌博、顶撞老师甚至逃学的不良习气,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教育部门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为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曾对留守儿童采取了跟踪教育策略,收到了实效,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研室,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德育组和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德育工作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学校网站,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克服策略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的关注,学生在智育教育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和农村留守儿童的频增,使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呈上升态势。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农村学生的厌学率保守的统计数据是在20%到30%之间,单就我校来看,学生的厌学率比这个数字还高。
厌学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就无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克服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很是迫切需要。
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厌学的成因,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降低学生的厌学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引起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厌学现象的高度关注,让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厌学现象,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的有效率。
二、研究目标1、分析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形成原因。
2、研究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
三、研究内容1、对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
2、分析农村小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各种原因。
3、根据分析的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途径和方法。
4、通过校内外各项活动的开展,减少学生的厌学现象。
四、研究的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校一到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辅以经验总结法、调查法。
五、研究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10年9月---2010年10月1、进行课题申请立项工作。
2、研究讨论,编写课题实施方案。
3、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师生清楚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进行学习培训,掌握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5、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6、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
(二)第二阶段:(启动阶段)时间为2010年11月---2012年6月1、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小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问卷、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调查问卷等),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并撰写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为具体实施操作做好准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1.调查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调查XXX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恐惧,提高写作能力。
2.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高段如何有效地写作文。
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话题和写作风格。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如何通过体验快乐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有趣的作文主题和活动,以及如何通过梯度式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将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注重观察引导积累提高小学生写人记事文能力的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如何通过观察和积累,提高小学生的写人记事文能力。
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如何通过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的小课题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
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特点,给出恰当的评语和建议。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引导他们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文。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小学语文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语文作教学的生活化。
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5篇第一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一、前言(一)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
而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改变现状,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
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
”这话足以说明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也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是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案。
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
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设计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竹园镇大竹园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8月30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衣食住行那样离得了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 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我们农村学校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的孩子们,大多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寄居在亲戚朋友家,甚至无人监护.随着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关心,办起了寄宿制学校后,他们才有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寄宿制学校管吃管喝管学习.然而他们内心的孤独又有谁能够来理解呢?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愿意看到甚至嫉妒同龄儿童少年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接受父母的关爱.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承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他们内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闭;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所以在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因此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方位,各角度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祖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由于留守儿童人数过多,他们的问题已经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了,他们就成为了"问题生"."问题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认为,"问题生"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的障碍要比攻击型问题行为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来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仍把攻击型问题儿童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它与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学习成绩、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定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进行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暂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家长和教师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做科学的分析.本课题主要从教育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留守原因,家庭、学校教育现状,并且提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若干建议.1、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这是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状态,对症下药.2、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养成需要班主任注意的问题.三、课题研究的条件: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均是专科以上学历,并且每位教师都是一线的教师.各位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数在不同程度获得过教学成果的奖励.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多数曾被授予区级、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本次研究由学校的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林荣鹏、教务主任许玲负责,李应兵校长支持,充分体现领导亲自带头的优良传统.课题组成员年龄都在35岁以下,年轻有为,知识渊博,精通网络,积极上进,是学校的主力军.学校乘着新一轮课改的春风,经常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经常开展听评课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讨论交流新的教学理念.目前,我校的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本课题研究,学校出资,各位教师全力以赴. 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在时间上,课题组每2周一次小型活动<可与业务学习结合>,每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学校教导处将对课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研究情况.经费保障:课题组所需图书、计算机等设备学校优先提供,学校每学期确保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交流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必需经费实报实销.研究对象保障:我校地处山区,有学生365人,其中属留守儿童的平均每个班近30人,这为这个课题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价值性.我们将秉承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深入研究,以该课题的研究带动全校的教学科研,彰显园小的科研实力,实现科研强校,促使园小在腾飞!四、研究的组织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组长:鄢帮会<大竹园小学理科教研组组长,小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成员:林荣鹏<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李祥清<小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许智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唐梅<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一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杜文<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三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侯启锋<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叶泽荣<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五、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图书、报纸以及各种论文等资源,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大量的搜集、系统的整理.总结在此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不足,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少走弯路,提高效率.2、实践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所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从而能解决实际问题.3、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或几个留守儿童的实际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从而丰富研究资料与成果.4、教育观察法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对留守儿童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了解他们的实际现状,为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5、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留守儿童现状相结合,边研究边行动.六、课题的研究步骤:1、确立课题<2010年3月至6月>:提出初步构想,组建课题组,报上级科研部门批准.<1>.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2>.加强课题组机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制订研究方案.2、初探课题<2010年7月至8月>:设计前测题,进行前测并分析结果,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整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3、实施课题<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第一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宣传发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讨氛围.<1>、利用橱窗、黑板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加大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2>、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课题组印发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材料.第二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注重实际,分析现状,不断总结更新关爱留守儿童的探究方法.<1>、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展开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总结出造成留守儿童心理现状的原因.<2>、找到典型学生个体,修改研究方案,进而展开实施.<3>、利用互联网络,通过QQ 视频,增添留守儿童亲子室,设立亲子开放日.<4>、要求各教师在学科课堂上渗透关爱留守儿童相关知识,张贴优秀作品,挖掘思品课等学科在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点.<5>、家校互动,体验留守儿童的阶段变化.<6>、注意观察记录,加强对比研究,对研究成果要注意积累与总结.第三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汇总整理,对照目标,升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的预期成果.4、结束课题<2011年11月至12月>:根据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总结研究过程,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文,准备结题.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教育现状,并提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若干建议:1、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2、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养成需要班主任注意的问题八、参考文献:[1]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经济 2005.6[2]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3]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培养》华东师范大学 2004.1[4]陈丽丽.《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sina. 观察与思考 2006.1[5]叶献忠詹姆斯·莫瑞[美].《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 2005.9[6]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爱歧视问题》载《中国教育学刊》 2003年第5期大竹园镇大竹园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8月30日。
农村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0
农村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布置不同的适当的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但目前的农村学校,学生作业状况令人堪忧,重复作业、机械作业和惩罚性作业等普遍存在,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
单一的作业形式、枯燥的作业内容、大比例的作业容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学生面对作业感到的是困惑,是无所谓或无所适从,学生敷衍作业、照抄作业或者干脆不交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如何把握好“质”和“量”的关系,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已不仅仅是教师要努力做的事情,也是学生的迫切愿望。
因此,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作业的设计不应该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力争使每个学生在适应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会。
基于此,为使学生人人都能在自身条件下得到最佳发展。
提出《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为课题开展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立足于农村学校现状和学生实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作业设计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在实际操作中,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的作业设计,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出不同的语文作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⒈本课题以全新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构建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的语文作业安排体系。
小学教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科学课题申报《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生活即教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器具、设备相联系,识别日常生活中科学的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科学课程更多的提倡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学校原有的自然实验仪器已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如何在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是目前农村小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才能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从而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调查研究本地区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通过对相关调查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原因,指导研究活动。
2、发掘小学科学课程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利用这些鲜活具体的事例感悟科学探究的意义,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科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起学生大胆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探究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模式,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即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经历生活化的学习历程,体验生活化的知识建构。
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良好策略。
重点是结合现在的小学科学教材,着重在“生活化”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探寻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模式,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良好策略。
小课题的研究方法
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研究的结果和可信度。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小课题研究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研究。
首先,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并对受访者进行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取数据,而且数据量较大,有利于进行统计分析。
但是,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受访者可能存在回答不真实的情况,问卷设计不当会导致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其次,实地调研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访谈,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获取真实的信息。
实地调研的优点是能够获取直观的数据和信息,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是,实地调研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本较高、时间较长,且结果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另外,文献综述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文献综述的优点是能够系统地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但是,文献综述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确保获取到的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最后,实验研究是一种较为严谨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以获取到较为客观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实验研究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干扰因素,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但是,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实验环境和条件的控制可能存在困难,而且实验结果的推广性可能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小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研究意义。
小学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课题研究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三、研究内容。
1. 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选题时,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与学生学习、成长密切相关的课题,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研究目标的明确性。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教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在课题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研究计划。
1. 选题阶段。
在选题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学习习惯养成、阅读兴趣培养、情商教育等方面的课题。
2. 确定研究目标和意义。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意义时,教师需要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
3. 制定研究方法和步骤。
在制定研究方法和步骤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总结。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农村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农村低年级小学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写作档案的建立研究;
小学生起始阶段的写作教学研究;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与实践研究;
小学生话感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应对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从农村小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课外辅导成为空白,加上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水平。
2、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来看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主动活泼的发展。
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在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身上却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
但素质教育却要求对这些学困生有效的转化,提升教育整体质量。
3、从课程改革深入实行的需要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
要改变这个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
4、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二类小学,在所在周边地区,属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均为较好的中心小学,学生来自所辖乡各个自然村,生源素质不一、整体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队伍较庞大。
所以要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与水平,就必须对学困生成因、特点及现行的教学实行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
二、课题的界定1、几个概念(1)“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因为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
类似于过去所称的“差生”,但又要与“差生”区别开来,它是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有,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和方法问题
作者:卢娟雯(小学语文贺州钟山小学语文三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61 发表日期:
2011-08-05 14:21:38
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一、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1、小——切口较小,内容单一
所谓“小”即小巧:一是研究范围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
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
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可以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
二是研究成果灵活,可以是一种经验总结、一种教学模式展示课、一节独特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等;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及报告,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课件、图表或教具等实物。
三是规模小,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
2、活——自由选择,自主性强
所谓“活”即运用灵活:一是选题立项活。
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课题可以申报立项,也可以无须审报立项。
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二是研究内容和时间活。
小课题研究什么?什么时候研究?怎么研究?不需要囿于教育科研课题
规划部门所提供的选题指南,教师可以“我的事,我做主”。
三是组织形式活。
可以一个人承担一个研究项目,单独开展研究,也可以成立两人以上的小组共同研究,还可以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学班的老师为单位,组建微型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小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
小课题人人都可以研
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研究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
所谓“实”即实在、实用。
一是选题“务实”。
小课题研究针对教师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
如:上课时,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也许这些问题有些小家子气,但它们恰恰又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真实的难题,是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
二是研究过程“踏实”。
这些研究对教师来说,既实在也实用,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三是研究成果突出行动,操作。
即在“做得好”的基础上“提炼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有真正的行动研究,“提炼得好”体现在对研究的做法进行规律性的总结。
4、快——短周期,快出果
所谓“快”即时间短,见效快。
一是即时性。
一方面,小课题是生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情景性,常常是不约而至。
另一方面,小课题的研究周期显得很灵活,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的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
二是见效快。
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有些研究它不需
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也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教师自己体味到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有所愉悦就是成功。
二、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通常一个好的小课题研究选题应该有六个字,对教师来说:想做,可做,能做。
1、想做。
就是指从自己身边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更清楚。
因为每个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
2、可做。
是针对教师自身的条件而言,指进行小课题研究,必须将教师的经验、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考虑在内。
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教师能不能进行研究或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能做。
是针对小课题本身而言,指选择的小课题是个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个具体明确的切入点,在实践中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选题太大、笼统模糊往往只是在表面上兜圈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总之可以小题大做,以小的角度研究大问题。
“先小后大”,“先易后难”,重在突出重点,目标专一,不能四面出击。
课题研究范围一大,内容就多,就会广而不深,中心不突出。
一个针尖容易扎得深,而一个平
面却难于深入。
一般来说课题小而容易深入,“小课题,短周期,快出果”。
课题大则难于深凿。
课题选择千万不要犯贪多、贪大的毛病。
三、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1、从总结开始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
更存在于民间——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例如,某教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十种
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
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2、从叙事研究开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
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3、从写案例开始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
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从实验研究开始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做出科学结论。
它的基本程序是:选题——构想——尝试(可能有多次反复)——结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