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堵方案细则公布 六大措施 征求民意

合集下载

北京市交通治堵方案

北京市交通治堵方案

治堵新举措
治堵新举措
2016年,北京市将完成全市停车普查,推动4万余个路侧停车位“一位一编号”。严格控制中心城重点商圈 路侧停车位供给数量,加快实施电子收费试点。加大停车秩序整治力度,对核心区实施高频巡查、高限处罚、高 压执法,在城六区建设13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开展停车秩序示范居住小区试点,增加居住停车位供给,积极鼓 励各单位与周边居民区开展错时停车。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
谢谢观看
北京市交通治堵方案
20xx年12月23日公布的方案
01 通知发布
03 治堵方案
目录
02 实施细则 04 市民建议
05 他山之石
07 治堵新政
目录
06 媒体评论 08 治堵新举措
基本信息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参照《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 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将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 配小客车配置指标。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4月,五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为4.4,处 于“轻度拥堵”等级,比去年同期下降26.9%,环比下降11.3%;三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6.4,处 于“中度拥堵”等级,比去年同期下降12.3%,环比下降7.2%。
市民建议
市民建议
市民建议全民监督违法交通行为
他堵求索
浙江省宁波市的立法部门为缓解拥堵正酝酿出台一项新政策:要买新车先买车位。尽管这一政策尚未得到当 地人大立法机关的通过,但已经引来了各方。市民专家纷纷质疑,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治堵招数是否可取。 有一民在得悉这一政策后表示,“如果这个政策出台,那计生委也可以考虑出台"生孩子必须先落实好一套房"的 政策,国土部也可以出台"要走路必须先买一块地"的政策。”有专家表示,这一政策具体执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 素,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停车难题。

北京治堵方案

北京治堵方案

北京治堵方案北京治堵方案引言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人口众多且车辆密度大,交通堵塞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堵方案。

本文将介绍北京治堵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是减缓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之一。

北京市政府致力于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服务质量,以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扩大地铁网络:北京地铁网络不断扩大,新线路的建设将沿着主要交通走廊和居民区拓展,以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 提高公交车服务质量:北京市鼓励公交公司更新车辆并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对公交车道的维护力度,并加强公交优先政策的推行,以确保公交出行的效率和便利性。

2.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 建设自行车道:北京市加大了对自行车道的建设力度,并且将自行车道与公交车道相连接,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 优化停车政策:针对非机动车停放问题,北京市政府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停车政策,鼓励市民使用非机动车代替机动车出行。

3. 实施交通管制措施为了限制机动车数量,并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

- 尾号限行:北京市实行了尾号限行措施,对机动车实行每周一天的限行,减少了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

- 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北京市对外地车辆进入市区实施限制,以减少外地车辆对道路拥堵的贡献。

- 优化信号配时:北京市通过优化信号配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了拥堵情况。

4. 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实时监控交通状况、优化交通流量的功能,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有重要作用。

- 视频监控系统:在北京市范围内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路况,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引导司机选择畅通的道路,并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疏导交通。

- 电子收费系统:北京市推广电子收费系统,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北京治堵方案结束征求民意反馈意见未公布.doc

北京治堵方案结束征求民意反馈意见未公布.doc

北京治堵方案结束征求民意反馈意见未公布-12月16日,市民在亚运村汽车交易中心一站式办公大厅排队办理机动车牌照。

吴长青摄昨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集意见结束。

市民通过信函和传真方式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将由交通部门汇总,该信息昨日未对外公布。

一周内,交通委官网信箱收到22条治堵建议,多集中在公交优先、拥堵费等问题上。

市民建议全民监督违法交通行为13日,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征求意见稿亮相并征求公众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择机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此前备受争议的最严限购令并未出现。

昨日,在交通委官网建议咨询信箱当中,记者发现一周时间里,市民通过此途径提交了22条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建议。

有市民建议按乘车人数收取拥堵费,高峰时间一人开车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监督违法交通行为,在应急与非应急车道间设立栏杆,防止车辆违章。

市民还普遍关心公车改革、拥堵费及如何控制机动车增长。

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机动车总量增长采取何种方式调控,主要还是听取社会各界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此前表示,对于机动车总量限制,并非是限制机动车拥有,而是要调控拥有进程。

北京拟每年调控新增机动车限量在15万以上,具体数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称不该限制每年发多少机动车牌照前晚,本报联合京探网针对治堵措施做了一个网络调查。

两日来,共有300余网友参与调查,其中有76%网友认为北京城市功能分布存在问题,大量大型居住区位于昌平、通州等地,集中进出城造成拥堵;近95%投票者认为不该限制每年发多少机动车牌照及收取拥堵费;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时采取单双号限制。

影响没卖的二手车也要上牌子本报讯上周五下午,记者从花乡市场一些二手车经纪公司了解到,从本月10日开始,驻市场的车管部门要求经营商在本月底前给待售车辆办理相关车务手续。

聚焦北京治堵新政

聚焦北京治堵新政

杨保军,等:聚焦北京治堵新政北京治堵新政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从“建、管、限”三方面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并提出对小客车实施数量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

除限制购车数量外,北京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新城建设,以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

此次出台的方案以确保交通安全顺畅为总体目标,从规划、建设、组织和管理4个层次系统地提出了28条改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亮点:规划方面强调编制实施《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突出落实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以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和服务作用;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同等作用。

交通建设方面强调完善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快速通道等干路网络建设,提高道路承载力;加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力度,突出完善公交网络化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

交通组织方面强调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对中关村、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地区、交通枢纽以及重大交通节点、堵点,开展区域性综合交通系统优化。

交通管理方面突出以差别化收费政策以及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来管理机动车需求;注重高新技术应用,发展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缓解交通拥堵会商机制,将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纳入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

初步成效自治堵新政逐步实施以来,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得到初步缓解。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公布的2011年1月以来的交通拥堵信息,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从2010年的8.32(重度拥堵)以上,迅速下降为目前的6(中度拥堵)。

换算成拥堵时间,体验会更明显。

2011年元旦后,北京市路网日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持续时间共1.75h,与元旦前工作日(3.92h)相比减少了2.17h。

来自北京市交通管理局路面流量监测系统的数据也显示,治堵新政实施以来,市区主干路交通量下降9.8%,运行速度上升3.5%,二、三、四环常规拥堵路段的拥堵状况均有所缓解。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京政办发[2009]25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4.13【实施日期】2009.04.13【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遵循“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工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2004年至2008年本市开展了五个阶段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

在广大市民支持配合下,经过多方努力,初步建立了安全、高效、优质、功能结构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交通保障。

但是随着机动车迅猛增加和交通出行量持续增长,在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尚未建成、城市路网尚未完全建成、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和交通需求管理综合配套措施尚未完全出台的情况下,市区交通拥堵的形势仍然严峻。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目标,巩固前五阶段工作成果,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为主线,继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路网功能,加大实施疏堵工程力度,推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建设。

(二)工作目标。

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遏制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加剧趋势,力争局部路段和地区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缓解,整体路网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

北京公布治理交通拥堵“新政”

北京公布治理交通拥堵“新政”

北京公布治理交通拥堵“新政”
陈令梅
【期刊名称】《道路交通与安全》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将实行综合措施治理交通拥堵。

【限量】"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企事业、社会团体法人和个人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实施一名驾驶员限购一辆车。

【总页数】1页(P)
【作者】陈令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72.88
【相关文献】
1.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的行政法律思考--从北京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 [J], 裴娜
2.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挂钩文件清理后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通知 [J], ;
3.北京公布楼市新政执行“一房一标价” [J],
4.北京公布楼市新政执行“一房一标价” [J],
5.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标本兼治治理交通拥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4.14•【字号】京政办发[2004]19号•【施行日期】2004.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1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交通委制订的《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缓解交通拥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

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有关区县政府,要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落实缓解本市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各项措施任务。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四月十四日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市交通委二00四年三月二十二日)为加大城市交通治理力度,根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在2004年至2008年本市实施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按照“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工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控制交通敏感地区开发强度和规模,完善整体路网功能和结构,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和交通综合管理,逐步改善市区交通环境。

到2008年,力争使本市五环路内和部分重点地区的交通拥堵得到缓解,市区交通整体状况得到改善,初步建立起高效、优质、功能结构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举办奥运会提供交通保障。

具体工作目标是:(一)增加交通设施供给,提高交通设施水平。

实现轨道交通里程300公里,公路总里程1.54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890公里;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分别达到280公里和540公里以上,五环路以内城市次干道建设达到420公里;建成8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及多种交通方式换乘配套设施,建立一批公共电汽车停车场站和港湾;满足基本停车位要求,公共停车位达到15%左右。

北京六项“治堵新策”征求市民意见

北京六项“治堵新策”征求市民意见

北京六项“治堵新策”征求市民意见
陈令梅
【期刊名称】《道路交通与安全》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市民意见,措施主要将从6个方面综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这6个方面包括: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

【总页数】1页(P)
【作者】陈令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关于公开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蜥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2.也谈北京市的治堵之策
3.科学施策治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浅谈大数据、物联网时代的治堵策略
4.《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草案)》征求市民意见
5.《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六项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会即将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市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指标已无悬念。

他说,5年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减排指标均已完成“十一五”预定目标,尽管个别数值还在等待国家最后核查。

14日的京城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空气优良。

这是北京市5年来迎接的第1320个“蓝天”,比“十一五”设定的蓝天目标超出8天。

“过去,我住的这片属于重污染地段,电视上再怎么说今天空气好,我们这儿也不怎么能看到蓝天。

不过从2008年开始,我家附近的首钢大烟囱就没再冒过烟,夜里经常能看见好多星星和很亮的月亮。

”家住首钢小区的北京市民李晋平经历了首钢一系列的压缩、停产动作,对空气质量几年间的变化感受真切。

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达标天数由2005年的234天增至2009年的285天,提高了14%。

2010年截至12月14日,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达标天数达274天,占已监测天数的78.96%,超额完成全年73%的蓝天目标。

“‘十一五’污染减排3项指标中,二氧化硫的减排任务最早完成,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1.88万吨,比2005年下降了37.8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4%的减排指标,削减幅度居全国首位。

”杜少中告诉记者,另外一项逐年考核的化学需氧量,也在2009年首次完成“十一五”预定减排指标。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

2009年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比2005年降低了32%、20%和15%,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污染减排指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北京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实施污染减排措施。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共实施了五个阶段、百余项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着重从治理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以及有机气体污染入手,全面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5年来,北京累计环境投入约1400亿元,充分运用经济政策引导、推动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

”据杜少中介绍,北京市用5年时间陆续实施的清洁能源推广、平房“煤改电”、燃煤锅炉脱硫除尘等系列燃煤污染防治措施,共削减燃煤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粉尘排放2.2万吨、0.75万吨。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从2005年的258万辆激增至470多万辆,环境压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通过不断提高排放标准、高效率的油气回收治理以及政府大力补贴的淘汰黄标车措施,使得大气环境中与机动车排放污染关系密切的污染物浓度升高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北京15万余辆黄标车在2009年、2010年两年内全部淘汰,仅此一项每天约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313.5吨。

另外,“十一五”期间也是北京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历史阶段。

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四大传统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目前的75.5%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年中,累计有300家“三高”企业停产并退出京城,仅北京焦化厂停产每年就减少烧煤约300万吨;首钢在2008年压缩400万吨钢铁产能基础上,今年底在京的冶炼及热轧工艺也将全面停产。

随着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北京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显著提高。

据零点公司调查,从2006年到2010年,北京市民对环保措施的理解支持率从68.1%上升到95.4%,对环境保护责任的认同率也从44%上升至79%,有八成多市民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杜少中说,“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将根据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在污染防治与公众参与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据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考核城市氮氧化物排放量,从北京地区情况看,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占到50%左右,因此机动车排放治理将会成为北京下一个五年大气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治堵方案细则公布六大措施征求民意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今日起开始征求民意。

其中涵盖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等内容。

首都摘掉“堵城”的帽子刻不容缓,北京面临的交通严峻形势众所周知。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的中心城功能、人口仍然过于集中。

50%左右的居住和公建项目仍聚集在中心城,职住分离现象仍较为严重,带来巨大交通压力。

同时,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堪称世界城市之最。

2009年,本市净增51.5万辆机动车,接近香港机动车保有总量58万辆的水平。

今年1至11月,本市已净增机动车近70万辆,且呈加速增长态势;七成以上小客车还集中在五环路内,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达34.8%,是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大城市核心区的两倍多。

这些车辆日均行驶45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有余。

本市公共交通吸引力需进一步提高。

虽然近几年,轨道交通建设和开通均进入黄金期,但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仍不到国际特大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高峰时段,地铁部分路段满载率已达120%至140%;地面公交出行速度慢、换乘不便。

如今,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平均日增车辆2000辆左右,高峰日达4000多辆的加速趋势频现。

面对可能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问题,本市将管、建、限三管齐下,尽快采取综合措施疏堵。

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1、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北京市将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编制实施《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落实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2、开发项目与代建交通设施“齐步走”本市将建立开发项目与配套代建道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

对已由开发项目业主代征代建的道路、公交场站和人行过街设施等进行清理移交。

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同等作用。

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3、班校车可走公交专用道本市将对中关村、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地区、交通枢纽以及重大交通节点、堵点,开展区域性综合交通系统优化。

2011年底前,完成中心城5240套交通标志、600公里交通标线、924公里交通隔离护栏增设任务;建设1700处信号灯,并全部配建违法监测设备。

大力保障公交专用道路权,新建400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提高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在公交车辆上新增1000套自动监测设备,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

但允许机场大巴、校车、班车通行专用道。

4、地下环廊将开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等常规疏堵项目和区域交通组织渠化优化、交通信号优化、增设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管理项目。

制定开放使用地下环廊管理办法,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实现中关村西区、金融街、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廊交通功能,建设CBD、丽泽商务区地下环廊。

今后,本市将分年度制定全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将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纳入市、区县两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对在缓解交通拥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区县、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5、动态信息提示交通出行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和管理系统,以全面提高对全市路网运行的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

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逐步提高出租汽车预约叫车比例;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交通出行提供动态信息服务。

“十二五”期间,发展车载导航、移动信息终端,服务和引导出行。

新建、改建道路,交通设施和科技设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6、引导机关社区错时停车本市将加大违法占路停车处罚力度。

严格停车经营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准入、退出机制。

推广使用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建设具备停车诱导、违法监测、智能收费等多种功能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

制定中心城内停车场资源共享办法,支持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停车设施对外开放,错时停车。

中心城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道路进一步缓解市区交通拥堵1、开建东西二环地下隧道本市将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隧道,其中明年开工建设西二环、东二环、西山隧道等地下隧道工程。

2012年底前,本市将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等5条37.3公里城市快速路,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

改造完善建国门桥立交、万泉河桥立交等7个快速路网节点。

开工建设中心城内新街口北大街、手帕口铁路道口平改立等干道网瓶颈点段以及万寿路南延、柳村路、化工路等道路200余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网。

建设完成一批人行过街设施。

2、打通400公里微循环路本市将加快建设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400公里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断头路,实现一批次干路、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系统。

2012年底前重点建设中心城内雅宝路、动物园北路、香饵胡同西段、革新南路、东教场胡同、冰窖口胡同、煤市街、建国里一街、秀水河胡同、三丰胡同等道路200公里。

3、升级478公里高速公路2015年前,本市将新建、改扩建478公里高速公路。

重点建设城市西北部客运通道京新高速公路、西北部货运通道110国道二期、西南部通道京昆高速公路、南部通道京台高速公路、西部通道109国道高速公路、东北部通道京秦高速公路和京密高速公路。

国道全面实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加快支持新城和沟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公路建设,加快重点镇与高速公路联络线建设。

完善郊区及乡村公路网络。

地铁以超常规力度加快建设1、两条新地铁明年开通本市将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

调整建设时序,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一条线路一个指挥部和市、区联动,加快推进规划实施。

明年,2条新线分段开通。

2015年轨道运营总里程达到561公里以上。

“十二五”期间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中心城占80%,并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

2、一号线列车加长1号线、5号线、八通线、13号线的信号、供电、车辆段等将实施改造。

1号线、2号线、八通线、13号线加装安全门,更新1号线114辆电动客车,对1号线186辆旧车进行加装空调改造。

1号线列车编组由6节扩大到7节,运能提高16%。

增购354辆列车,实现地铁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高峰发车间隔2分钟,高峰时段运力分别提高12.5%、50%、25%、50%。

公交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1、新增150公里专用道本市将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