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2.6教案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0新教材物理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导学案

2020新教材物理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导学案

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参考系
的。
【活动】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图中尝试着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P17 页问题与练习 3
2.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A.计算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可把火车看成质点
B.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成质点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B.只有选好参考系以后,物体的运动才能确定
C.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 汽车看作质点?自转的地球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我们平常所说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如图 1 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
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必修一2.6教案导学案

必修一2.6教案导学案

必修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共同必须模块Ⅰ的内容 ,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 ,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新教材专辟这一节 ,并无重复之嫌 .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当时实验设备不精确的条件下伽利略如何提出问题 ,遇到什么问题 ,如何突破困难 ,使学生身临其境 ,领悟其科学精神 ,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2、教学难点:(1 )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2 )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通俗易懂,课前可由学生自主学习 .上课时使学生融入伽利略的角色,如何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错误,如何提出自己猜想再利用斜面实验间接验证加以外推 .教师以平等地位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六、课前准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教师提问: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1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 )实质?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教师指出:纸张比石头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但使人误以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 .这正是统治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 )情景引入、展示目标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 )根据与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2 000年,直到16世纪,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美妙,又是那样的发聋振聩!它动摇了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学以至||近代科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领悟这位大师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三 )合作探究、精讲点播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公元前,人们对物体下落的研究很少,凭着观察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时,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前384~前322 )经过了观察和总结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力成正比〞.这一观点正好应和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同时,它又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论断,人们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人们判断物体下落的快慢,甚至||给孩子们上课时一直坚持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延续了2 000多年,从没有人对它提出异议.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二、逻辑的力量学生阅读: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疑心.后来,他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 ,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 ,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但后来又被严谨的考证否认了.尽管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作伽利略的纪念碑)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猜想:既然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质量无关,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快慢不同呢?我们能否猜想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造成的呢?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将会怎样呢?学生讨论后答复.三、猜想与假说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四、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结论和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否那么不成理论.猜想或假说只有通过验证才会成为理论.所谓实验验证就是任何人,在理论条件下去操作都能到得实验结果,它具有任意性,但不是无条件的,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验证,而与实际有区别.阅读:(课件投影)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说:"用一块木料制成长约12库比特、宽半库比特、厚三指的板条,在它的上面划一条比一指略宽的槽,将这个槽做得很直,打磨得很光滑,在槽上裱一层羊皮纸(也要尽可能光滑).取一个坚硬、光滑并且很圆的铜球,放在槽中滚动.将这个木槽的一端抬高一到二库比特,使槽倾斜.就像我要讲的那样把球放在槽顶沿槽滚下,记录下降的时间.实验要重复几次,以便使测得的时间准确到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差不超过一次脉搏的十分之一,进行这样的操作,肯定了我们的观察是可靠的以后,将球滚下的距离改为槽长的四分之一,测定滚下的时间,我们发现它准确地等于前者的一半.下一步,我们用另一些距离进行试验,把全长用的时间与全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或者其他任何分数所用的时间相比较,像这样的实验,我们重复了整整一百次,结果总是经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并且在各种不同坡度下进行实验,结果也都如此……〞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很快,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是很难测量其位移和相应的时间,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又能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让小球在倾斜的轨道上滚下,倾角不要太大可以吗?当时伽利略就是用这个方法.他设计一个斜面实验,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变慢,解决了测量的难题.伽利略在一块木板上刻出一道直槽,槽内贴上羊皮纸使之平滑,用自制的水钟测量时间,探究一个光滑黄铜小球沿倾斜直槽滑下时的运动情况.我们也可以模拟这个四百多年前的实验,感受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播放影片:①用形铝型材,取长约1.6 m的一段为导轨,以节拍器为计时器.将导轨一端垫高,呈斜面状,将小球开始运动处作出标记.②调整时,启动节拍器,随节拍声数数"3 ,2 ,1 ,0 ,1 ,2 ,3”,将小球在听到节拍声"0〞时从原点释放.一边随节拍声数数,一边用手顺序指出当节拍器响时,小球大致的位置.③不改变小球下落的初始位置,只要释放小球的时刻准确,在随后的各节拍声响时,在小球经过的大体位置上作出标记;④从标尺上读出各标记到起始位置的间隔距离 ,并填入表格中;⑤改变斜槽的倾斜角 ,重复实验屡次;伽利略在当时有限的实验条件研究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比较精确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和位移进行研究呢 ?桌面上有打点计时器、小车、木板 ,每两位同学为一组 ,设计实验 ,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5分钟后进行交流.参考方案:1.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 ,呈斜面状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最||高点上 ,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的尾部.2.翻开打点计时器开关 ,然后把小车从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打出一条纸带.3.从纸带第|一点开始 ,测量从开始到每一个点的时间和位移 ,并填入表格中.4.改变木板的倾角 ,把小车从同一位置从静止开始释放 ,并对从打出的纸带反映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我们已经确定了实验方案 ,下面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学生活动: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得到的实验数据 ,我们得到什么结论 ?1、同一倾角时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222211t x t x ==244233t x t x = =255t x =常数即x ∝t 2.2、倾角越大 ,常数越大.我们得到的结论 ,与四百年前伽利略使用简单仪器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伽利略根据斜面结果出发 ,认为: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经过的距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 ,即2tx ° ,即斜面与地面垂直时 ,小球将自由下落 ,成为自由落体 ,x ∝t 2的关系仍然成立 ,此时2tx 的比值为最||大 ,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思维相联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 ,开辟了一条科学研究之路.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对现象一般观察 -提出猜想 -运用逻辑推理 -实验对推理验证-对猜想进行修证 (补充 ) -推广应用.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 (包括数学推理 )和谐地结合起来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开展.(四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进行当堂检测(五 )、发导学案、布置作业这节课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 ,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伽利略哪些优秀品质?课外讨论,并写成一篇小作文 .九、板书设计1、绵延两千年的错误2、逻辑的力量3、猜想与假说4、实验验证5、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十、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由两局部组成:对科学家的了解;对伽利略科学方法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主要是由学生通过查资料、预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学习的 . 知识讲授的同时 ,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家、讲授物理学史.不仅让他们了解物理学家的工作 ,物理科学的开展过程 ,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科学开展的曲折性 ,以此撼动学生的心 ,让他们从中获得启迪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争取设计的更科学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希望大家提出珍贵意见 ,共同完善 ,共同进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二、预习内容对于落体运动 ,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 .本节课介绍落体运动的研究历史 ,主要是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和他的科学思维方法 .要通过自主学习 ,独立的思考、归纳和总结 ,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 ,通过你的自主学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 ,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二、学习过程(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二)、逻辑的力量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三)、猜想与假说(四)、实验验证阅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五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三、反思总结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①问题的提出 .②提出假设 ,逻辑推理 .③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 ,然后实验验证 .④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四.当堂检测1.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 ,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 ,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g取10m/s2 ) .5,20,15 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它在前ns内通过的位移与前 (n +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 .n2/(n +1)23.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 ,经B点到达C点 ,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 ,BC 间距离是7m ,那么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 (g取10m/s2 ) .164.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 ,当其下落x时 ,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 ,由它下落的位移x =__________H/4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6.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C ) A.铁钉比棉花团重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 ,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 ,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8.自由下落的物体 ,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D )A.1/2 B.1/3 C.1/4 D.( +1):19.自由落体运动的v -t图象应是图2-4-4中的( B )10.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 (取g =10m/s2)20m/s,2s课后练习与提高1.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那么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7.0s,66m/s2.如图2-4-5所示,把一直杆AB自然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直杆通过A点下方处一点C历时,求直杆的长度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 g =10m/s2).3.某同学利用打点时器测量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得到如图2-4-6所示的一条纸带 ,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上已标出 ,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请根据纸带记录的数据 ,计算该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2.5 2.6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2.5 2.6导学案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我们会看到树叶和果实从树上落下,果实会很快落地,而树叶会飘飘洒洒后落地,是不是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快呢?同一张纸片,从空中释放后,我们会看到纸片在空中飘飘悠悠,很长时间才落地,而把它揉成纸团后,会很快落地.纸的质量未变,为什么落地时间不同呢?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特点(1)初速度为零.(2)受力特点:只受重力作用,无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3)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g,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下.(4)运动特点: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注意(1)严格地讲,只有在真空中才能发生自由落体运动.(2)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当空气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时,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要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是由物体受到的重力产生的.2.符号g,单位米/秒2(/2).3.特点(1)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因此,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平时我们看到轻重不同、形状不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下落时快慢不同,是由于它们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造成的.(3)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略有不同.在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在赤道上最小,为9780 /2;在两极最大,为9832 /2(4)在地球上同一地方的不同高度上,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也略有不同,随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在高度相差不太大时,不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差异.要点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公式和推论(1)速度公式:v=g(2)位移公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g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4)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gT2(5)平均速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物理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设计思路:1、课标要求分析: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2、教材文本分析:教材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以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历史,方法的教学贯穿课程文本始终。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伽利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过程以及面对困难时采取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论的初步认识。

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规律,但不十分了解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规律的具体过程和历史。

所以教材单独列出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过程和突破困难采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4、教学总体安排:本课时采用了课前学生自己预习、课上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和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重点关注伽利略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2、知道逻辑推理(包括数学知识)和实验验证对解决物理课题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史实,培养渗透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进一步提升对方法论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伽利略否前人错误结论的逻辑推理、斜面实验结论的合理外推。

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法、归纳法、实验演示法五、教学用具:小铁球、斜槽、多媒体辅助设备。

六、教学流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导学案)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姓名班级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编写人:岳志兵审核:高一物理组编号:§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难点】1. 了解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2. 体会“观察→质疑→猜想→实验→推广”的科学探究方式。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是你最好的向导!)1.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2.逻辑的力量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3.猜想与假说伽利略是怎样进行猜想和假说的?4.实验验证伽利略通过什么实验验证猜想的?【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勇于展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探究一.伽利略如何用实验验证他的猜想的?探究二. 如图是一幅物体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相机拍照时,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根据得到的数据,怎样判定小球的运动是不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是,如何计算它的加速度?若已知频闪时间约为0.04s,试计算重力加速度。

【当堂检测】(考考你,本节课你有收获吗?)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2—5—2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如图2—5—3所示:在一玻璃管中放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导致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球先于羽毛达到底端,这主要是因为( )A .它们的重量不同B .它们的密度不同C .它们的材料不同D .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原因3.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立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了以下几个环节: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②________________;③运动逻辑得出结论;④________________; ⑤对假设进行修正 的推广;4.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重是乙物体重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B .甲物体着地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的速度的1/2C .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的时间的2/2D .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2—5—32—5—2 丁 甲 乙 丙 2—5—1。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知道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4、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学习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不同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的关系【学习流程】【自主先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物理学中的“质点”与几何学中的“点”有何区别?3、什么是运动的绝对性?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组内研学】讨论一: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加点的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地球..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时间、轮船在海..通过桥梁的时间、火车..的公转、地球..的自转、火车里的位置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质点”的物理意义:【交流促学】讨论:下列各种运动的物体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能被视为质点?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运动中的人造地球卫星C.投出的篮球D.在海里行驶的轮船请说一说你的选择和你的理由?小结:⑴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⑵哪些情况下,可以将实际物体看作“质点”处理?【组内研学】●为什么要选择“参考系”?(阅读P10和插图1.1-3)讨论二:⑴书P11“问题与练习”第1题;⑵插图1.1- 4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定义:叫参考系。

2、你对参考系的理解:⑴⑵⑶⑷【交流促学】讨论三: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描述了哪两种运动情景?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考系?讨论四:P12问题与练习、第2题【组内研学】●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阅读P11)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①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②冰场上花样运动员的位置③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1、物理意义:2、基本分类:⑴⑵⑶3、坐标系的作图“三要素”:、、。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2.6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2.6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探究历史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

3.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难点】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自由落体运动司空见惯,然而人们对她的认识也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三百多年前伽利略如何有勇气向延绵两千多年的错误论断提出了挑战?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交流讨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于“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观点是什么?为何该错误观点能延续两千年?你是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2.说一说伽利略是如何通过“逻辑的力量”推证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的?3.说一说伽利略是如何利用斜面实验一步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4.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该科学方法的核心是什么?三、师生互动参与上述问题的学习与讨论1.学生互动学习交流发言。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总结。

(1)延绵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因该论断符合人们的常识,以至延绵两千年。

(2)逻辑的力量①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从“重物比轻物落的快”的前提推断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

②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同样快。

(3)猜想与假设①伽利略首先建立起了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②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猜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她的速度应该均匀变化的。

若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十分复杂,他放弃了该猜想,从而猜想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4)实验验证①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冲淡”重力)滚下,实验结论表明小球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小球的质量无关,斜面的倾角一定,小球的加速度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和规划,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指导。

本教案涵盖了全册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

课程目标本教案的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研究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与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的章节划分,对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第一章:物理学科概述该章节主要介绍物理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运动的描述该章节主要介绍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力与运动该章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等内容。

第四章:力的作用效果该章节主要介绍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该章节主要介绍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第六章:压力与浮力该章节主要介绍压力和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原理。

第七章:功和机械能该章节主要介绍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第八章:能量的守恒与转化该章节主要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在不同物体和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

第九章:简单机械该章节主要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第十章:热学知识该章节主要介绍热学知识,包括热能、温度、热传递等内容。

教学活动本教案提供了针对每个章节的教学活动案例,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研究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价方式本教案提供了针对每个章节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等,以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使用,希望能够提供一个系统、详细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兴趣。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当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 初识物理学1.1 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力量和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是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

1.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的规律。

涵盖范围广泛,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

2. 物理学的重要性2.1 物理学的应用物理学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器、通讯、交通工具等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原理。

2.2 物理学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物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基本物理量和单位3.1 基本物理量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等,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3.2 SI单位制世界上通用的国际单位制是国际单位制(SI单位制),包括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等。

4.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4.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4.2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5. 物理学的实验方法5.1 观察法物理学实验的第一步是观察,通过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

5.2 实验法物理学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理论,实验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6. 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初步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明白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物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一的导学案教材,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必修1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必修1

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案必修1
第一章物理学科导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2.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3.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 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教材和教具;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讲解
1.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重要性;
2. 讲解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推理方法等。

三、实践
1. 学生进行物理学实验,体验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探讨物理现象的规律性。

四、总结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历史及其发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物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实验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表格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表格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教案表格打印版第一课时教案课程目标- 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物体的位置、位移与参考系的选择-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教学难点- 物体运动的重力影响- 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研究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观察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物体运动的规律。

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做好课堂笔记,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教案课程目标- 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学会运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 掌握直线运动的定量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运动曲线的描述与分析- 直线运动的定量分析方法教学难点- 运动曲线的绘制和分析-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运动曲线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4. 讨论与练:引导学生讨论运动曲线和直线运动的定量分析方法。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相关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拓展资料,了解更多物体运动的相关内容。

...(继续编写其他课时的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导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导学案教案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的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3)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
3、坐标系:在选定的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后,就能定量地描述物体地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答案:1、质点;2、参考。
疑难突破
物体在什么条件下能看作质点?
(3)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问题探究
1、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试分析地球、火车、自行车的运动能否被看成质点。
探究:我们通过研究不同的问题来说明运动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
地球: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问题时,因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地球的直径,地球的大小对其公转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此时地球可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时,则不能看作质点,如果此时地球看作质点,就谈不上自转了。
知识导学
1、质点是高中物理提出地第一个理想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地科学思维方法,我们在学习中,要逐步领悟质点的概念和分析,建立质点模型地研究过程。
2、初中学习的参照物与参考系类似,但参考系是更为科学的定义。
3、结合实际问题如何建立坐标系,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如何选择坐标原点,是坐标系的一个实际应用问题。
福建省高一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全集目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时间和位移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案全册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案全册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案全册第一课:力的概念与力的平衡
1. 教学目标:
- 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

- 熟练掌握力的叠加和平衡的条件。

- 能够应用力的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
- 力的概念
- 力的分类
- 力的叠加
- 力的平衡条件
3. 教学过程:
- 引入力的概念,讨论力的作用和分类。

- 理解力的叠加和平衡的条件,通过实例分析力的平衡。

- 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力的平衡理论。

- 总结本课内容,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

4. 课堂作业:
- 完成练习题,巩固力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力的应用领域。

第二课:运动的描述与牛顿运动定律
1. 教学目标:
- 理解物体的运动描述方法和运动学常识。

- 熟练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和运用。

- 能够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
- 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二、三定律
3. 教学过程:
- 引入物体的运动描述方法,介绍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 解释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分析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 总结本课内容,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

4. 课堂作业:
- 完成实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教案全册的范本,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2时间和位移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5 自由落体运动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3.1 重力3.2 弹力3.3 摩擦力3.4 力的合成3.5 力的分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1 - / 1[课 题]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历史。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自学导航] (阅读P46-P48页“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亚里士多德依据平常观察的事实,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那么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们的重量有关系吗? 课本43页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伽利略是怎样运用逻辑推理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 伽利略认为的可能性是什么?3.伽利略并没有就此止步,他首先建立了运动所需的概念,并对落体运动提出了猜想,①他对落体运动提出了什么样的猜想? ②什么样的运动才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4.伽利略猜想的速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均匀”变化的两种可能是什么?5.为了能用实验来检验v 与t 成正比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出什么物理量? 当时能直接测定这个物理量吗?6.由于当时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首先通过数学运算确定相关因素,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7.伽利略经过数学推导得出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为了检验得出的结论,则需要测量出两个物理量,即物体通过的不同的位移x 和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t .他是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的. ①为了“冲淡”重力,伽利略采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巧妙方法?②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③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伽利略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外推,伽利略是怎样进行合理外推的?(就是伽利略设想).伽利略最终是如何认为的?④伽利略完成了实验验证后,没有就此而止,而是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轻的物体下落得比较慢,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问题.伽利略认为的原因是什么? 得到的结论是什么?8.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们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经常用到.这些方法的核心是什么?[自我检测]下列有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有(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的大小决定物体下落的快慢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比萨斜塔上完成了落体实验C.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推出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加速运动D.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证明了重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2021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1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1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1.1质点参考系》导学案【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科学探究: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科学思维:理解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会判断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会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学习重难点】理解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会判断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会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学习过程】一、知识纲要导引二、基础导学(一)物体和质点(自学教材“物体和质点”部分)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mass point).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二)参考系(自学教材“参考系”部分)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即运动是绝对的.(2)描述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2.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观察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reference frame).(2)选取: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3)结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参考系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三)思考判断(1)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2)只有运动较慢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3)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4)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5)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6)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7)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8)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答案:(1)×(2)×(3)√(4)×(5)×(6)√(7)×(8)×(四)思考与讨论运动员踢足球的不同部位,会使球产生不同的运动.足球运动中常说的“香蕉球”是球在空中旋转、整体运动径迹为类似香蕉型弧线的一种运动(如图).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能把足球看作质点吗?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问题解答: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不能把球看作质点,因为需要注意球的旋转方向.如果研究足球在空中的香蕉型弧线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五)启迪思维,突破重点主题一:质点问题探究探究点:撑竿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表示撑竿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横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定其是否打破世界纪录)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提示:(1)不能,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即运动员的形状及大小);(2)能,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姿势及动作(即运动员的形状及大小);(3)能,理由同(2).,质点的特点① 占有位置,不占有空间.② 可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知识链接:此问题探究是质点摸型的建立过程.跳高是运动会中的常规比赛项目,运动员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的角度,考查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能力.探究总结1.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2)以下两种情况,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①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②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不研究物体的转动时.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3.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1)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物体的大小无关.(2)大的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小的物体有时不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电子绕原子核旋转时,原子不可以看成质点.知识链接:实际物体→物理模型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典例示范例1、如图所示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解析:蹦床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跑道来说可以忽略,可以视为质点,故C正确;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答案:C训练1:(多选)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成质点的是()A.研究“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神舟”十一号的运动B.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观众观赏运动员的优美动作C.澳大利亚选手在伦敦奥运会女子100m栏决赛中获得冠军,人们测算运动员飞奔时的速度D.足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抛出的球的运动弧线解析:A错:研究“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要考虑“神舟”十一号的运动特征,不能视为质点;B错:花样滑冰时如果把人当成质点,无法研究其动作;C对:研究运动员飞奔时的速度时,我们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把她当成质点;D对:足球抛出后在研究它的运动弧线时,球的大小和旋转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故可以看成质点.答案:CD主题二:参考系问题探究探究点1:参考系选取原则“你没动。

高中物理免费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免费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免费全套教案人教版第一部分:力的作用和力的效应1. 课时安排:1课时2. 教学目标:了解力的概念,能够区分静力和动力,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3. 教学内容:力的概念、静力和动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4. 教学方法:讲解、示例演示、实验观察。

5. 教学过程:介绍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静力和动力,通过实验和示例演示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6. 教学反思:加强学生对力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能力。

第二部分:直线运动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目标: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够分析运动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3. 教学内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

4. 教学方法:讲解、图像展示、实例分析。

5. 教学过程: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通过图像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方法。

6.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牛顿运动定律1. 课时安排:3课时2. 教学目标:理解牛顿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定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3. 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4.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验证、案例分析。

5. 教学过程: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运动定律的应用。

6.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套高中物理教案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向老师提出。

祝大家学习愉快!。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1、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教材编写脉络清楚,逻辑推理严谨,文字表达生动和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自学。

本节内容是新教材推行三维目标的典范,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旧的教材是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放在自由落体运动的阅读材料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自由落体的条件和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很少安排时间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教学上。

从这一节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新教材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感受一位伟大科学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不能简单讲授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的研究过程中是好何想和如何做的,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参与论证和实验,充分体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

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懂得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物体下落快慢是相同的,但并不了解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关系如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缺少深入研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方法(逻辑推理→猜想→实验→结论)。

2、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3、通过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2、体验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3、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探索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资源:长平木板若干、大小不同钢球各若干、白纸数张、秒表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交流和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建议: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推理,并让学生做好实验,直接体会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及课后习题: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及课后习题: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学习目标】1.明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2.领会伽利略的科学思想。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学习难点】使学生体会“观察现象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式【学法指导】1、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观点2、掌握探索真理的方法是先猜想与假说,然后用实验验证【课前导学】1.延绵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2.匀变速运动,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观点,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3.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4.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课堂导学】知识点一:问题的发现问题1、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根据平常观察到的落体现象得出了结论:____的物体比____的物体下落得快,这一结论在其后两千年的时间里,被人们奉为经典。

问题2、伽利略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进行了推断,得出了__________的结论,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知识点二:伽利略的猜想与假说问题3、运动性质的猜想与假设,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___的,由此,他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___运动的假说。

知识点三:理想斜面实验问题4、如果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时均匀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运动所用的时间t 的平方成__________问题5、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X和所用的时间t.(1)、斜面_________一定时,判断x正比t²是否成立。

(2)、改变小球的_________,判断x正比t²是否成立。

(3)、将斜面倾角外推到θ=90°时的情况——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会做_________运动,从而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

【课堂强化】强化训练1、一座高6m的水塔顶端渗水,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当第5滴离开水塔顶端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则此时第3滴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强化训练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P点时速度的2倍,已知P点离地面的高度为15m,则物体着地的速度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g=10m/s2).【课后巩固】A卷1.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教案全集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教案全集

篇一: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教案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教学方法:探究、讲解、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后思考问题(有关运动的话题).(放映录像)选择有关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播放给学生看(可搜集整电视片《科技之光》和《动物世界》中的图像).如:雄鹰、小鸟在空中飞翔,飞机在天空中划过,行星、卫星在宇宙中运行,航天员杨利伟在宇航舱中给地球拍照,汽车在公路飞驰,轮船在海水中搏击海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共同必须模块Ⅰ的内容,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新教材专辟这一节,并无重复之嫌。

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当时实验设备不精确的条件下伽利略如何提出问题,遇到什么问题,如何突破困难,使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其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2、教学难点:(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2)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通俗易懂,课前可由学生自主学习。

上课时使学生融入伽利略的角色,如何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错误,如何提出自己猜想再利用斜面实验间接验证加以外推。

教师以平等地位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六、课前准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教师提问: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实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教师指出:纸张比石头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但使人误以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

这正是统治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根据与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2 000年,直到16世纪,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美妙,又是那样的发聋振聩!它动摇了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学以至近代科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领悟这位大师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公元前,人们对物体下落的研究很少,凭着观察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时,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经过了观察和总结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力成正比”.这一观点正好应和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同时,它又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论断,人们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人们判断物体下落的快慢,甚至给孩子们上课时一直坚持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延续了2 000多年,从没有人对它提出异议.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二、逻辑的力量学生阅读: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后来,他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但后来又被严谨的考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作伽利略的纪念碑)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猜想:既然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质量无关,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快慢不同呢?我们能否猜想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造成的呢?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将会怎样呢?学生讨论后回答.三、猜想与假说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四、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结论和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否则不成理论.猜想或假说只有通过验证才会成为理论.所谓实验验证就是任何人,在理论条件下去操作都能到得实验结果,它具有任意性,但不是无条件的,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验证,而与实际有区别.阅读:(课件投影)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说:“用一块木料制成长约12库比特、宽半库比特、厚三指的板条,在它的上面划一条比一指略宽的槽,将这个槽做得很直,打磨得很光滑,在槽上裱一层羊皮纸(也要尽可能光滑).取一个坚硬、光滑并且很圆的铜球,放在槽中滚动.将这个木槽的一端抬高一到二库比特,使槽倾斜.就像我要讲的那样把球放在槽顶沿槽滚下,记录下降的时间.实验要重复几次,以便使测得的时间准确到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差不超过一次脉搏的十分之一,进行这样的操作,肯定了我们的观察是可靠的以后,将球滚下的距离改为槽长的四分之一,测定滚下的时间,我们发现它准确地等于前者的一半.下一步,我们用另一些距离进行试验,把全长用的时间与全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或者其他任何分数所用的时间相比较,像这样的实验,我们重复了整整一百次,结果总是经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并且在各种不同坡度下进行实验,结果也都如此……”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很快,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是很难测量其位移和相应的时间,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又能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让小球在倾斜的轨道上滚下,倾角不要太大可以吗?当时伽利略就是用这个方法.他设计一个斜面实验,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变慢,解决了测量的难题.伽利略在一块木板上刻出一道直槽,槽内贴上羊皮纸使之平滑,用自制的水钟测量时间,探究一个光滑黄铜小球沿倾斜直槽滑下时的运动情况.我们也可以模拟这个四百多年前的实验,感受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播放影片:①用形铝型材,取长约1.6 m的一段为导轨,以节拍器为计时器.将导轨一端垫高,呈斜面状,将小球开始运动处作出标记.②调整时,启动节拍器,随节拍声数数“3,2,1,0,1,2,3”,将小球在听到节拍声“0”时从原点释放.一边随节拍声数数,一边用手顺序指出当节拍器响时,小球大致的位置.③不改变小球下落的初始位置,只要释放小球的时刻准确,在随后的各节拍声响时,在小球经过的大体位置上作出标记;④从标尺上读出各标记到起始位置的间隔距离,并填入表格中;⑤改变斜槽的倾斜角,重复实验多次;伽利略在当时有限的实验条件研究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比较精确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和位移进行研究呢?桌面上有打点计时器、小车、木板,每两位同学为一组,设计实验,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5分钟后进行交流.参考方案:1.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呈斜面状,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最高点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的尾部.2.打开打点计时器开关,然后把小车从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打出一条纸带.3.从纸带第一点开始,测量从开始到每一个点的时间和位移,并填入表格中.4.改变木板的倾角,把小车从同一位置从静止开始释放,并对从打出的纸带反映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我们已经确定了实验方案,下面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学生活动: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得到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什么结论?1、同一倾角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222211t x t x ==244233t x t x ==255t x =常数即x ∝t 2.2、倾角越大,常数越大.我们得到的结论,与四百年前伽利略使用简单仪器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伽利略根据斜面结果出发,认为: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的距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即2tx =恒量,恒量的数值随着斜面倾角增大而增大.当斜面倾角增大到90°,即斜面与地面垂直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x ∝t 2的关系仍然成立,此时2tx 的比值为最大,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思维相联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开辟了一条科学研究之路.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对现象一般观察—提出猜想—运用逻辑推理—实验对推理验证-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推广应用.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这节课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伽利略哪些优秀品质?课外讨论,并写成一篇小作文。

九、板书设计1、绵延两千年的错误2、逻辑的力量3、猜想与假说4、实验验证5、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十、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对科学家的了解;对伽利略科学方法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主要是由学生通过查资料、预习,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