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预案

合集下载

产科十大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一、产后出血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如出血原因不明,应考虑进行剖宫产止血。

6. 做好子宫切除术准备,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二、妊娠高血压疾病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师,查看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2. 安置单人房间,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备好抢救用品,如压舌板、氧气等。

4.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5. 给予解痉、镇静、降压、脱水药物,并观察疗效。

6. 如发生子痫,立即给予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

7. 做好各项化验及术前准备,有剖宫指征者,及时终止妊娠。

三、羊水栓塞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抗过敏、抗休克、解痉等药物。

4. 立即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减轻症状。

5.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胎盘早剥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 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缩宫素、氨甲环酸等。

4. 如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5. 如病情稳定,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快速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给予吸氧。

3. 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4. 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胎儿宫内窘迫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参与抢救。

2. 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如病情严重,考虑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

妇科应急预案大全

妇科应急预案大全

妇科应急预案大全第一章产前应急预案1. 妊娠糖尿病应急预案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病症。

如患者出现血糖异常升高、频繁尿频、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症状。

- 第二步: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 第三步: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按时服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 第四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胎儿发育情况和羊水变化。

2. 子宫破裂应急预案子宫破裂是产妇分娩过程中罕见但危险的并发症。

当产妇出现剧烈腹痛、精神紧张、心率过快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紧急呼叫医护人员,并告知症状。

- 第二步:帮助产妇平卧,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和用力。

- 第三步:保持通畅呼吸道,及时进行氧气供应。

- 第四步:手动按压产妇的下腹部,以控制出血情况,在手术前提下快速送往手术室进行紧急手术。

第二章产后应急预案1.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产妇出现血量过多、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告知病情严重程度。

- 第二步:帮助产妇保持平卧位,提高双腿,以减少宫内压力。

- 第三步:进行快速输液,恢复血容量。

- 第四步:按医生指示进行宫缩剂或止血药物的使用。

- 第五步:如病情仍未缓解,迅速进行手术处理。

2. 产褥感染应急预案产褥感染是产后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

当产妇出现发热、下腹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告知医护人员症状,及时就医。

- 第二步:保持产妇的个人卫生,每天进行清洗和更换内裤。

- 第三步: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抗生素。

- 第四步:定期复查产褥感染指标,观察病情变化。

第三章妇科其他应急预案1. 卵巢囊肿破裂应急预案卵巢囊肿破裂是一种卵巢囊肿在生长过程中突然破裂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紧急就医,告知医生症状及病史。

急诊孕产妇应急预案

急诊孕产妇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急诊孕产妇救治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急诊科接收的各类孕产妇危重症患者。

三、组织架构1. 急诊孕产妇救治领导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急诊孕产妇救治小组:由急诊科、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救治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异常;(2)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3)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4)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5)孕产妇突发晕厥、休克等。

2. 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且危及母婴生命:(1)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窒息;(2)孕产妇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3)胎儿死亡或出现严重畸形。

五、应急预案实施步骤1. 报告与启动:接诊护士发现孕产妇病情危重,立即向值班医师报告,值班医师评估病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救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3)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4)监测孕产妇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 多学科协作:(1)立即通知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2)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3)根据病情,进行紧急剖宫产、宫腔镜手术等。

4. 术后护理:(1)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处理并发症;(2)给予营养支持,促进康复;(3)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孕产妇心理负担。

六、应急预案总结与评估1. 急诊孕产妇救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救治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急诊科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孕产妇保健门诊应急预案

孕产妇保健门诊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孕产妇在保健门诊期间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2.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孕产妇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及时、有效救治。

3. 降低孕产妇保健门诊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孕产妇保健门诊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急性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2. 产前出血、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3.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新生儿危重症。

4. 其他可能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

四、组织机构1. 孕产妇保健门诊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成员包括门诊主任、护士长、各科室负责人等。

2. 孕产妇保健门诊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成员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B超医生、检验科医生等。

3. 孕产妇保健门诊应急联络组:负责与上级医院、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五、应急响应1. 一级响应:针对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如产前出血、胎盘早剥等,立即启动一级响应。

- 通知应急小组全员到位。

- 确保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充足。

- 启动绿色通道,确保孕产妇得到快速救治。

- 及时与上级医院沟通,做好转诊准备。

2. 二级响应:针对一般性突发事件,如妊娠并发症等,启动二级响应。

- 通知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到位。

- 确保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充足。

- 采取有效措施,对孕产妇进行救治。

3. 三级响应:针对轻微突发事件,如孕期感冒等,启动三级响应。

- 通知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到位。

- 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六、应急处理措施1. 迅速评估病情: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快速评估,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2. 紧急救治: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止血、输血、手术等。

3. 心理支持:为孕产妇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高危产妇应急预案

高危产妇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它因素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危重孕产妇的抢救。

具体包括:1. 孕产妇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 孕产妇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3. 孕产妇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疾病;4. 孕产妇有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胎儿问题;5. 孕产妇有其他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因素。

二、组织机构1. 高危产妇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高危产妇抢救工作。

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产科主任担任,成员包括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ICU、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2. 高危产妇抢救专家组:负责制定高危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组织落实、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及时上报高危产妇抢救个案,负责高危产妇的抢救评估和报告。

成员由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ICU、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组成。

三、应急响应1.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b.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c.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d.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2.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中度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b. 孕产妇出现中度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c.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3. 级应急响应: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级应急响应:a. 孕产妇出现轻度妊娠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b. 孕产妇出现轻度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c. 孕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胎儿问题。

四、抢救流程1. 发现高危产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孕妇糖尿病应急预案及流程

孕妇糖尿病应急预案及流程

孕妇糖尿病应急预案及流程1. 目的为了确保孕妇糖尿病患者的及时、准确、高效救治,降低孕妇和胎儿并发症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流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的急救、治疗、护理及随访管理。

3. 组织架构成立孕妇糖尿病应急小组,包括内分泌科医生、产科医生、营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等成员,共同参与孕妇糖尿病的救治及管理工作。

4. 应急预案4.1 急救流程1. 立即评估孕妇病情,包括血糖、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 根据孕妇血糖水平,给予相应剂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3. 密切观察孕妇病情变化,如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症状,立即处理。

4. 及时与产科医生沟通,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

4.2 治疗方案1.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孕妇营养需求,降低血糖水平。

2. 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剂量。

3. 定期评估孕妇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4.3 护理措施1. 加强孕妇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定期进行下肢水肿、皮肤破损等并发症的筛查,及时处理。

3. 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降低血糖。

4.4 随访管理1. 建立孕妇糖尿病随访档案,记录病情变化、治疗及护理措施。

2. 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与孕妇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愈信心。

5. 培训与演练1. 对孕妇糖尿病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6. 注意事项1. 加强孕妇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2. 注重孕妇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关爱,提供心理支持。

3. 加强医患沟通,确保救治措施的落实。

7. 附录孕妇糖尿病应急预案及流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参考文献等。

注:本预案及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危重孕产妇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危重孕产妇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一、演练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龄孕产妇数量逐年增加,孕产妇的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也随之增多。

为提高我院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确保母婴安全,我院于2023年3月10日组织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评估和救治能力;2. 优化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率;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4. 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时间:2023年3月10日;2. 演练地点:我院产科病房、新生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3. 演练对象:产科、新生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4. 演练领导小组:由我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产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急诊科主任等担任副组长;5. 演练方案:由产科、新生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共同制定。

四、演练内容1. 情景一:一名孕妇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入院,病情恶化,出现心力衰竭;2. 情景二:一名孕妇因胎盘早剥入院,出现失血性休克;3. 情景三:一名孕妇因前置胎盘入院,出现阴道大量出血;4. 情景四:一名孕妇因妊娠期糖尿病入院,出现酮症酸中毒。

五、演练过程1. 情景一:一名孕妇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入院,病情恶化,出现心力衰竭。

(1)产科值班医师接到孕妇入院通知后,立即通知护士进行抢救;(2)护士立即为孕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3)产科值班医师通知上级医师及新生儿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4)新生儿科医师、手术室医师到达现场,进行抢救;(5)孕妇病情稳定后,转入新生儿科进行监护。

2. 情景二:一名孕妇因胎盘早剥入院,出现失血性休克。

(1)产科值班医师接到孕妇入院通知后,立即通知护士进行抢救;(2)护士立即为孕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3)产科值班医师通知上级医师及新生儿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4)新生儿科医师、手术室医师到达现场,进行抢救;(5)孕妇病情稳定后,转入新生儿科进行监护。

重症孕产妇应急预案

重症孕产妇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范围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他因素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重症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院的孕产妇抢救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小组:(1)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抢救方案,指导抢救工作。

(2)重症孕产妇抢救护理组:负责对重症孕产妇进行全程护理,确保抢救措施落实到位。

(3)重症孕产妇抢救物资保障组:负责抢救所需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三、应急响应1. 一级应急响应:(1)当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孕产妇出现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子痫前期等;- 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 孕产妇出现严重感染、心衰、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一级应急响应流程:- 护理人员立即通知抢救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专家组迅速到位,评估孕产妇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抢救护理组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护理,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抢救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抢救所需物资;- 抢救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二级应急响应:(1)当孕产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孕产妇出现轻度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经初步处理后病情稳定。

(2)二级应急响应流程:- 护理人员立即通知抢救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抢救专家组评估孕产妇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抢救护理组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护理,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抢救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评估1. 实施应急预案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抢救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3.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糖尿病应对预案
【诊断】
符合以下2项中任意一项者,可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

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2、妊娠期未进行过血糖检查的孕妇,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前检
查时需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升高到达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PGDM:①空腹血糖≥7mmol/L②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③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同时随即血糖≥11.1mmol/L④糖化血红蛋白≥6.5%⑤⑥
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24-28周以及28周后首次就诊时行OGTT,75gOGTT的诊断标准:服糖前及服糖后1、2小时3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5.1、10.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三、管理方法及其处理:
1、自我血糖监测:①妊娠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者:每日监测血糖7次,餐前
30分钟,餐后2小时和夜间血糖。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②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者:建议每周至少监测1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末梢血糖共4次。

③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PGDM或血糖明显异常需要加用胰岛素的GDM孕妇。

2、血糖控制目标:GDM血糖控制在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值分别≤5.
3、
6.7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PGDM血糖控制在:餐前、夜
间血糖及FPG宜控制在3.3-5.6mmol/L,餐后血糖5.6-7.1mmol/L,若达不到上诉标准时,及时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一步控制血糖。

3、尿酮体监测:孕妇出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或者血糖控制不
理想时应监测尿酮体。

4、尿糖监测
5、早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监测(DKA):妊娠期出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
乏力、头痛及昏迷着,注意检查血糖和尿酮体水平,必要时行血气分析。

6、感染监测:有无白带增多、外因瘙痒、尿急、尿频、尿痛等表现,定期监
测尿常规。

7、甲状腺功能监测:必要时行甲状腺功能监测,了解甲状腺功能。

8、其他并发症: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合并妊娠者应在早、中、晚期3个阶
段分别进行肾功能、眼底检查、和血脂检测。

9、胎儿监测:①早期超声检查胎儿中枢神经及心脏发育,有条件者推荐行超
声心动图检查。

②胎儿生长速度监测,妊娠晚期每4-6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发育,尤其监测胎儿腹围和羊水量变化等③胎儿宫内发育评价:妊娠晚期注意监测胎动,需要应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者,应32周起,每周行1次NST,可疑胎儿生长受限时尤其应密切监测④促胎肺成熟:妊娠期血糖控制不满意及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计划终止妊娠前48小时,促胎儿肺成熟,有条件者行羊膜腔穿刺穿取羊水了解胎儿肺成熟度,同时行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或采取肌肉注射方式,后者使用后应监测血糖的变化
10、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一、①分娩期及围生期胰岛素使用原则:手术前后、产程中、产后非正常饮食期间,停用多有皮下注射胰岛素,改用胰岛素滴注,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②产程中及手术前的检查:必须监测血糖及尿酮体水平,择期手术还需要检查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③胰岛素使用方法:每1-2小时监测1次血糖,根据血糖值维持胰岛素静脉滴注,妊娠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者计划分娩者,引产前1小时睡前正常使用中胰岛素,引产当日停用早餐前胰岛素,给予0.9%NS 静滴,正式临产或血糖水平<3.9mmol/L,将0.9%NS改为5%GS,并以100-150ml/h滴注,维持血糖水平5.6mmol/L,若>5.6mmol/l,采用5%GS加短效胰岛素,按1-4U/h静滴。

(1)、血糖>16.6mmol/L,先给予胰岛素0.2-0.4U/Kg
二、妊娠合并DKA处理:
一次性注射(2)、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0.9%NS+胰岛素,4-6U/h速度输入(3)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开始每1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3.9-5.6mmol/L或超过静脉滴注前血糖的30%,达不到标准者,胰岛素量可加倍。

血糖降至≤13.9,0.9%NS改为5%GS或GNS,每2-4g 加入1单位胰岛素,直至血糖≤11.1,尿酮体阴性,过渡到皮下注射时停止补液。

三: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注意出入量平衡,注意补钾。

当PH <7.1、HCO3<10mmol/l时可补碱,一般用5%NaHC03 100ml+注射用水400ml,以200ml/h速度静滴,直到PH>7.2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时停止补碱。

四、产后处理:(1)胰岛素应用:①妊娠期及剖宫产术后禁食或未能恢复正常饮食者期间,予输液补液,胰岛素及葡萄糖比例为14-6,同时监测血糖及尿酮体②妊娠期应用胰岛素者,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及时行血糖监测③无需使用胰岛素的GDM产妇,产后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高糖及高酯饮食
(2)产后复查:产后FPG≥7mmol/L,应视为PGDM,建议转内科进一步治疗。

(3)、鼓励母乳喂养
(4)新生儿处理①新生儿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出生30分钟行血糖检测②注意保暖和吸氧③提早喂糖水、开奶,必要时以10%DS缓慢静滴④常规查血红蛋白、血钾、血钙及镁、胆红素⑤密切注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