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教材必修三复习(学生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教课课题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课设计1.掌握并累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教课目的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别文言句式。

教课要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七课时讲课时间教学过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改正、备注活动第课时指南录后序【要点梳理】、文言实词1.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作副词,全,都。

)师生互动.( 2)层见错出(见,通“现”。

)达成.2.古今异义(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没有依靠今义:单一,没存心义( 2)初至北营,抗辞大方..古义:十分强烈今义:大方( 3)为巡船所物色..古义:找寻今义:找寻需要的人材或东西( 4)以致于永嘉..古义:抵达今义:表示退步的副词( 5)几徘徊死..古义:穷途末路今义:踌躇不定,不知往哪里好3.词多义( 1)间得间奔真州(jiàn,名词,时机).(2)靡(3)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 àn,动词,夹杂).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动词,倒下)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副词,无,不。

靡及,达不到).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动词,往.......去,到.......去).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表面上)/则直前诟虏帅失期(上前)/..予分当引决(按名分)/ 草行露宿(在野草间,在露天里)/ 日与北骑....相出没(每日)-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2)名作。

道海安、如皋(取道).二、文言虚1.而( 1),表承接。

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2),表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2.以(1),表承接,相当于“当”。

但是忍以行.( 2),表目的,来。

挟匕首以不.( 3),因。

几以捕系死.( 4)介,用。

意北亦尚能够.口舌也( 5)介,凭。

以政殿学士行.( 6)介,依靠。

将以有也.3.(1),表承接,就。

直前失期.( 2),表折,却。

《必修三》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

《必修三》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

《必修三》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一、名句默写: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3、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威振四海。

9、,却匈奴七百余里。

,。

10、,,,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天下云集响应,。

11、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1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14、是故,,,师之所存也。

15、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1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五亩之.宅,树之以...帛矣。

..桑,五十者可以衣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輮以为..槁暴,..轮,其曲中.规,虽有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8、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三、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①王好战,请以.战喻;验之以.事②斧斤以.时入山林③申之以.孝悌之义;以.状语武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⑥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⑦作《师说》以.贻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以.勇气闻于诸侯;武以.中郎将使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⑩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而:①弃甲曳兵而.走;吾尝跂而.望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⑦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⑧犹且从师而.问焉;人非生而.知之者;履至尊而.制六合⑨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⑩余知而.无罪也于:①寡人之于.国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而耻学于.师⑦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君幸于.赵王⑧以勇气闻于.诸侯;设九宾礼于.廷;为降虏于.蛮夷为:①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一击缶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皆为.陛下所成就④廉颇为.赵将;前长君为.奉车⑤赵王窃谓秦王善为.秦声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为.降虏于蛮夷⑧何以汝为.见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⑩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③余嘉其.能行古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教材文言文复习必修三(一)学案3

教材文言文复习必修三(一)学案3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3 必修三(一)——《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本专题四篇文言文分散的语言点集中归类,重点掌握“其”、“因”、“则”等虚词。

过程与方法:从本专题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出发,重点掌握“类聚法”积累实词、辨识文言偏义复词以及利用对称特点推断词义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间⎩⎪⎨⎪⎧ 得间.奔真州 间.以诗记所遭 ②按⎩⎪⎨⎪⎧ 按.诛五人 缇骑按.剑而前③殆⎩⎪⎨⎪⎧ 殆.例送死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④视⎩⎪⎨⎪⎧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⑤治⎩⎪⎨⎪⎧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⑥易⎩⎪⎨⎪⎧ 以乱易.整,不武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⑦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⑧已⎩⎪⎨⎪⎧ 无能为也已. 亦已.众矣 学不可以已.⑨请⎩⎪⎨⎪⎧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⑩诚⎩⎪⎨⎪⎧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诚.能见可欲 ⑪相⎩⎪⎨⎪⎧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则噪而相.逐2.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①则⎩⎪⎨⎪⎧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②其⎩⎪⎨⎪⎧ 吾其.还也 其.可忽乎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注意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③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1.用类聚法记实词。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教材必修二复习(教师版)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教材必修二复习(教师版)

盐边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教材复习(教师版)必修二【基础知识梳理】《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1、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岁亦莫止(莫通暮)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孔棘(棘通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摧藏马悲哀(“藏“通”脏“)合葬华山傍(”傍“通旁”)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虽与府吏要(要通邀)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契阔谈讌(讌通宴)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今:技艺巧妙)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3、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①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②名词作动词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事事四五通(事事:每试穿一件衣服,名词做动词)③动词作名词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④形容词作动词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4、特殊句式:秋以为期(宾语前置)(1)倒装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2)被动句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1)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2、非为织作迟,君家难为妇(2)被动句今日被驱谴(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 为仲卿母遣(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3)倒装句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4)省略句省略主语十三能织素(省略主语吾)相见常见日稀(省略主语吾)便可白公姥(省略主语汝)结发同枕席(省略主语吾与汝)嬉戏莫相忘(省略主语汝辈)还部白府君(省略主语某人)勿复怨神鬼(省略主语汝)摧藏马悲哀(省略主语人)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省略主语吾愿母)愁思出门蹄(省略主语兰芝)转头向户里(省略主语府吏)省略介词出置(于)南窗下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短歌行》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5、一词多义夙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虽,唯)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以为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虽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修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①适:始适还家门:出嫁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适得府吏书:刚才适彼乐土:往、到②为为诗云尔(做;动词非为织作迟(是;动词始尔未为久(算;动词)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③谢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④若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⑤故大人故嫌迟:仍旧故作不良计:故意知是故人来:旧的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⑥得幸复得此妇:得到汝岂得自由:能够⑦应汝可去应之:答应六合正相应:合适零泪应声落:随着以我应他人:应许⑧举举动自专由:动作莫令事不举:成功举手长劳劳:举起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⑨区区何乃太区区:愚蠢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1、相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誓不相隔卿(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2、且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3、自自可断来信(既;副词)本自无教训(是;副词)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4、何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4、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兰亭集序》——王羲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3、一词多义修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一一觞一咏(一边)若合一契(数词,一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其致一也(一样)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1.以 (1) 介词,把。

2015届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导学案】:教材文言文复习(人教) 必修3(二)

2015届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导学案】:教材文言文复习(人教) 必修3(二)

必修3(二)——《过秦论》《师说》学案目标 1.识记《过秦论》《师说》中的各知识考点.2.掌握文言文倒装句式的用法。

3.掌握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准确判断文言活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全文背诵并默写《过秦论》最后三段以及《师说》全文,掌握易错难写字的字形.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过秦论》(1)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师说》(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过秦论》(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之人:________(2)氓隶..之地:______(3)然秦以区区..《师说》(4)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过秦论》(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必修三教材文言文复习重要知识一览

必修三教材文言文复习重要知识一览

必修三教材文言文复习重要知识一览文言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蜀道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hú)兽类颔下的垂肉;匈奴、西北各民族的泛称什么,为什么【教材用法梳理】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②什么(代)见例句③为什么,怎么(代)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qiān)变换地方,迁移;调职,可升可降,降则说“左迁”。

【教材用法梳理】①迁移(动)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贾谊《过秦论》)②变更、变化(动)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陆机《塘上行》)③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动)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④贬谪、放逐(动)见例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zēnɡ cénɡ)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同“增”,增加曾经、竟然【教材用法梳理】(1)读“zēng”:①通“增”,增加(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读“céng”:②曾经(副)见例句《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qǐnɡ)请,请求;请求给予【教材用法梳理】①请求(动)见例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示(动)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方苞《狱中杂记》)③谒见,拜见(动)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信陵君窃符救赵》)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fù)靠着;依仗、凭借用背驮物败、失败;对不起人【教材用法梳理】①用背载物(动)见例句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魏禧《大铁椎传》)②载(动)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③担负,担当(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依仗、凭借(动)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违背(动)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3 必修三(一) 20页PPT文档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3  必修三(一) 20页PPT文档

知识整合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返回
知识整合
3.注意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 在贾家庄(我)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句式: 被动句。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现在(情况)紧急却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句式: 判断句。 ③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晋国,(它的欲望)有什么满足? 句式: 宾语前置句。
知识整合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返回
重点突破
点拨
上述推断或解释词义的方法叫“对称推断法”。它是指利用 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 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解释的方法。 如①②③⑤句可以叫相同相近推断,④叫相对相反推断。它 有时可以先推断词性,然后再推断其义。如⑥⑦。这种方法 使用上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是结构对称,高考中常考利用此 法解释其义。
知识整合
、、、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返回
重点突破
③请说出表示“不久”、“没有多久”的复音词: 已而 、既而 未几
④请说出表示“随即”、“立刻”、“马上”的词语: a.北亦未敢 遽 轻吾国。 b. 即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沛公至军, 立 诛杀曹无伤。 d.哙 即 带剑拥盾入军门。
知识整合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答案
①④⑤⑥属偏义复词,偏指“入”、“园”、“贼”、“仇”。
知识整合
重点突破
随堂训练
返回
重点突破
3.利用结构对称的句式特点推断其义。
(1)利用加“ ”的字,推断或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体会这种 解释词义的方法。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慎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择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三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三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三(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三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三是易学啦整理的高中语文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汇总与整理,主要讲解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每章节的课文重要知识词组,重要句子,重点知识点以及需要牢记和多理解的内容。

2015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 单元复习 1

2015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 单元复习 1

单元复习(三)1.掌握与本单元四篇论述性古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并运用于文言诗文阅读。

2.对本单元四篇文章熟读成诵,能准确清晰地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感悟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特点。

3.思考感悟本单元四篇文章包含的作者观点情感,借鉴写作手法。

1.反复诵读本单元文章,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情感,以对作品的理解帮助诵读,积累文言知识和成语、名句。

2.查找资料,补充阅读课外相关史料文章,拓宽视野,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提出自己有依据的见解。

3.加强交流,汲取同学的智慧,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1.培养直译文言文的意识,掌握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

2.掌握阅读分析古代典型议论文的方法。

3.掌握综合运用比喻、对比、举例、道理等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方法。

1.反复诵读本单元文章,以美读、流利背诵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诵读作品的兴趣。

2.提示要求学生查找资料,补充阅读课外相关史料文章,拓宽视野,鼓励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提出自己有依据的见解。

3.分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3)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自我核对](1)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2)朽木不折金石可镂(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文:(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自我核对](1)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开仓赈济。

(2)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必修三。文言练习.doc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必修三。文言练习.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检测一、基础知识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

蓼(■)洲湮(■)没徼()徼阙()秦• •■)财扶(■)击求木之长()鼓噪()• •傲■)然詈(■)骂塞()源缙()绅• •户牖(■) 间(■)至赵2、下列句子不全是通假字的一句是(D )A.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扌晋”,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B.主辱,臣死有余僅(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傲傲(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费财以送其行(同“资”)C.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庵”,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D.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项王未有以应(同“已”已经)肉袒伏斧质(同“领”,承斧的砧板)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不如因善遇之(趁着)B.杀人如不能举(尽)C・左右欲引相如去(拉)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4、下列句子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5.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幸于赵王B.故燕王欲结于君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6. 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智勇多困于所溺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D.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7.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的现象。

(1)沛公军霸上■(3)籍吏民■(5)素善留侯张良■(7)沛公旦FI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二、阅读《鸿门宴》第三段沛公旦H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 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案(学生用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案(学生用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案(学生用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弃甲曳.()兵饿莩.()狗彘.()孝悌.()庠.序()数罟..()罡.风()詈.骂()跬.步()跂.而望()锲.而不舍()中.规中矩()槁暴.()参.省()金石可镂.() 闻者彰.() 须臾.() 袈裟.()膏腴.()遗镞.()锋镝.()逡.巡()鞭笞.()劲.驽()墨翟.()行.伍()万乘.()氓.隶()藩.篱()敝屣.) 句读.()经传.()李蟠.()老聃.()阿谀.()郯(.)子苌.弘()贻.()害门梃.()二、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屏.除()屏.营()屏.蔽()逼迫.()迫.击炮()仆.役()前仆.后继()勉强.()强.横()强.嘴()浅.显()流水浅.浅()卡.脖子()卡.尺()悄.悄()悄然无声()曲.线()元曲.()塞.车()阻塞.()要塞.()眷属.()属.文()数.列()数.落()数.见不鲜()学说.()说.客()王大说.()宿.营()了一宿.()星宿.()伺.机()伺.候()杂沓.()一沓.信纸()三、下列词语书写是否正确,将不正确的字改正在括号里裨官野史()百练成钢()火山暴发()杯工蛇影()卑恭曲膝()背道而驶()背信起义()弊绝风轻()安守本份()筚路褴缕()大有稗益()原物必还()森严壁磊()鞭僻入理()能言善辨()变本加利()变换莫测()骠肥体壮()标柄千古()别出心才()兵慌马乱()彬彬有理()涣然一新()摒气凝神()病入膏盲()并行不背()拨乱返正()军事布署()人所不耻()不共带天()不寒而立()不惶顾及()不记其数()不接不离()不加思索()不卑不吭()不径而走()继往不究()不堪之论()不可思异()不明一文()不求深解()宁死不曲()麻木不忍()不详之兆()步履维坚()雄材大略()材疏学浅()神采弈弈()材华横溢()四、正确使用词语(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语文高考总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含答案

语文高考总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含答案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

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刨内以,则移其民于可丞,移其翠于河内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序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之义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有于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睦步睦:古代跨出一脚为“睦”,跨两脚为“步”。

8.外荏缶而斗诸侯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高三文言文复习 教材梳理 必修3

高三文言文复习 教材梳理 必修3
必修 3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必修 3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赢粮而景 从 . 《师说》 (12)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 . (13)或师焉,或不 焉 . 通 ________ 影 ,__________________ 影子
传授,教授 通 ________ 授 ,_________________ 不,没有 通 ________ 否 ,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9)合从 缔交 .
纵 通 ________ ,战国时期六国联合 ___________________
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崛 ,__________________ 兴起 (10)而倔 起阡陌之中 通 ________ .
必修 3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更、更加 邻国之民不加 少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夸大、超过 . 彘肩上 加上,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施予、给予 . 长也,而见者远 增加 (2)加登高而招,臂非加 . 焉 益处、好处 . 万钟于我何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 . 在也 施用、施加 胜于赵 胜过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第二单元文言常识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守或匪亲。

( 通,含义:。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 今义:.)2、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 今义:。

)3、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今义:。

)4、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今义:.)6、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今义:。

)7、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今义: 。

)8、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今义:。

)9、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今义: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1、言:感斯人言()2、为:因为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初为《霓裳》后《六么》()自言本是京城女 ( ) 为君翻作《琵琶行》()3、命:遂命酒 ( )4、暂:凝觉不通声暂歇()命曰《琵琶行》()如听仙乐耳暂明( )5、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6、转:砯崖转石万壑雷()今夜闻君琵琶语( ) 却坐促弦弦转急()转轴拨弦三两声()7、幽:别有幽愁暗恨生() 8、暗:寻声暗问弹者谁()幽咽泉流冰下难 ( )别有幽愁暗恨生()野芳发而幽香 ( ) 偏听则暗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9、可:畏途巉岩不可攀()此情可待成追忆()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使人听此凋.朱颜()2、猿猱欲度愁.攀援()3、侧身西.望长咨嗟()4、砯.崖转.石万壑雷( )5、玉露凋伤..枫树林() 6、闻舟中夜.谈琵琶声()7、遂命酒.() 8、歌.以赠之()9、商人重.利轻.别离()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句子1、难于上青天句式:翻译:2、感斯人言句式: 翻译:3、转徙于江湖间句式:翻译:4、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句式:翻译:5、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句式: 翻译:6、送客湓浦口句式:翻译:7、使快弹数曲句式:翻译:8、沉吟放拨插弦中句式:翻译:六、要点选析1、李白,盛唐诗人,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边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教材复习(学生版)必修三【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所守或匪亲( ) 2.直不百步耳(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5.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8.君子生非异也( )9.约从离衡( ) 10.合从缔交( )11.赢粮而景从( )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3.或师焉,或不焉( )二、一词多义1、《寡人之于国也》(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shuî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6)、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7)、凶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缉拿元凶杀人的人(8)、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9)、以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2、《过秦论》(1)、制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4)、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6)、度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3、《师说》(1)、惑:传道、授业、解惑名词疑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名词疑惑惑之不解名词疑惑孰能无惑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以...为师意动用法吾师道也学习动词不耻相师学习动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无:圣人无常师没有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无论(4).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做....的手段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表原因(5).之人非生而知之者代指知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标志三、词类活用1、《寡人之于国也》(1)王无罪岁“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食”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3)“填然鼓之”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2、《劝学》(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4)“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6)“輮”动词作名词,輮这种方法。

(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8)“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

(9)“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3、《过秦论》(1)、名词的活用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同上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同上像影子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同上在国内、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同上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同上用破瓮作用草绳系(2)、动词的活用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3)、形容词活用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4、《师说》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以……为师,意动用法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圣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寡人之于国也》(1)、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4)、未之有也: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2、《劝学》(1)、状语后置于蓝取之于蓝青、于水寒乎己参省乎己参省(2)、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3)、省略句不能(跃)十步蟹(有)六跪而二螯。

3、《过秦论》(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被动句(3)、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4)、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4、《师说》(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不拘于时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倒装句宾语前置五、古今异义1、《劝学》(1)、假(古)凭借(今)与“真”相对 (2)、跪(古)腿或脚(今)跪下(3)、金(古)金属制品(今)黄金 (4)、就(古)靠近(今)副词(5)、参(古)检查(今)加入,参加 (6)、博学(古)广博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7)、寄托(古)寄放,托身(今)付托,寄寓(8)、用心(古)因为思想(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9)、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坏人的党羽。

帮凶(10)、以为(古)以(之)为,把(它)做成(今)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2、《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吾从而师之古义:动词“从”与连词“而”。

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者结果。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没有必要。

六、重要语句翻译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