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
医学伦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近代医学伦理
第⼆节 近代医学伦理
⼀、近代社会的医学伦理概况
17世纪,英国医师哈维(Harvey,1578~1657年)
1791年,英国帕茨⽡尔(Percival,1740—1804年
⼆、近代社会医学伦理的基本内容
(⼀)对医学美德的强调
(⼆)注重调节医际关系
帕茨⽡尔起草的《医院及医务⼈员⾏动守则》,该⽂件后经帕茨⽡尔修改,定名为《医学伦理学》,于1803年出版。
(三)产⽣预防医学道德
(四)提出公民的健康权利
三、对近代医学伦理的评价
(⼀)近代医学伦理的特点
1、医学⼈道主义开始理论化和系统化
2、崇尚科学、摆脱神权
3、医学伦理规范的内容,由⾯对病⼈的个体⾏医要求,扩展到⾯向社会的集体⾏医要求
(⼆)近代社会医学伦理的局限性
1、对私利⾦钱的崇尚,淡化了医学⼈道主义
2、部分医务⼈员逃避责任,庸医出现。
我国医学伦理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医学伦理发展历史论文
中国医学伦理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自古以来医学伦理就一直受到重视。
古代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常常遵循道德准则,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
在同时期,古代医学伦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医师都曾经留下了对生命伦理、医疗道德等方面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伦理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且在现代化的医疗体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医学伦理不仅要遵循传统的医学道德,还要适应多元化的医疗需求,以及新的医学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
因此,中国医学伦理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一系列的医学伦理法规和准则也得以制定和实施。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伦理问题也日益复杂化。
例如,遗传医学、人工生殖等领域的伦理问题不断涌现,这对我国医学伦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希望我国医学伦理界能够与时俱进,加强研究,拓宽视野,不断完善医学伦理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医师《医学伦理学》历的医学伦理
古代医学伦理 古代医学伦理,主要是指奴⾪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医学伦理;这⼀时期的医学基本属于经验医学阶段。
⼀、古代社会的医学伦理概况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概况(注意运⽤丰富的历史事实来讲解) 1、古代医学伦理的萌芽时期 “神农尝百草” 《周礼》 2、古代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 名医扁鹊"六不治"的⾏医准则 3、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150-219年)《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孙思邈(581-682年)《备急千⾦要⽅》(重点讲解) 两宋时期:法学家宋慈(1186-1249年)《洗冤集录》 ⾦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所著的《外科正宗o医家五戒⼗要》;李时珍的《本草纲⽬》 清代:喻昌(1585-1664年)《医门法律》 (⼆)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概况(注意交代国外的⽂化背景) 1、古希腊医学伦理: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希波克拉底誓⾔》 (1)在处理医患之间关系⽅⾯考试⼤站收集 (2)在处理师徒(同⾏之间关系⽅⾯) 2、古罗马医学道德 医学家盖仑(Galen,约130-200年) 3、古阿拉伯医学道德 迈蒙尼提斯(Maimonides,1135-1204年) 4、古印度医学道德 印度外科⿐祖"妙闻(Susruta)著有《妙闻集》 阇罗迦的《阇罗迦集》中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基本内容(重点讲解) (⼀)忠于医业、仁爱救⼈ (⼆)博施济众、⼀⼼赴救 (三)精勤不倦、深究医术 (四)宽和端庄、不贪财⾊ (五)尊重同道、谦和不矜。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对个人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改变人类的进 化方向、加剧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全球健康与医学伦理
全球卫生治理的伦理原则
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应遵循公平、正义、尊重人权等伦理原则,确保各国人民都能获得 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国际合作在医学伦理中的作用
国际合作对于解决全球卫生问题至关重要,如疫苗研发、传染病防控等。同时,国际组 织也在推动医学伦理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对全球卫生挑战的伦理考量
在应对全球卫生挑战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 素,尊重当地人民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义务论认为,医生应该遵循医学道德规范,履行对患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保护患者的隐 私和尊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等。医生的行为应该基于普遍的道德原则,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或情感。
效果论
总结词
效果论强调道德行为的后果和效果,认为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是否能够带 来最大的幸福和利益。
01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如基因编辑、辅助生 殖等,医学伦理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02 如何平衡科学进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成为生物 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02 生物医学伦理问题涉及到个人权利、社会公正和 人类未来的福祉,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 探讨。
全球医学伦理的融合
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医学伦理学在相互交流和借鉴中 逐渐融合。
02 儒家思想中的医学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责任,认为医者应以仁心行 医,对患者负责,同时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
03 印度医学伦理
医德与医学伦理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医德与医学伦理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伦理规范和原则的学科,旨在引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行使职业道德与伦理责任。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伊波克拉底就强调了医生的道德和伦理要求。
然而,真正将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系统研究的学科进行探讨是在二十世纪才开始的。
最早提出医学伦理学概念的是美国的卢茨,他在1972年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医学伦理学中心,并出版了第一本伦理学教材。
从此,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成长。
二、医学伦理学的现状目前,医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医学伦理学主要关注医疗伦理、生物伦理和研究伦理三个方面。
1. 医疗伦理医疗伦理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领域,主要研究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决策、医患关系以及医疗机构的伦理规范等。
例如,如何平衡医生与患者权益、处理医疗纠纷、隐私保护等都是医疗伦理学的研究重点。
2. 生物伦理生物伦理主要研究与生命和生物相关的伦理问题,如生物科技的应用、生育伦理、生命伦理等。
随着基因工程和生殖技术等领域的突破,生物伦理学所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敏感。
3. 研究伦理研究伦理主要研究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人体实验伦理、伦理审查、研究中的伦理风险等。
在科研中,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成为研究伦理的重要议题。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还扩展到了全球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医学伦理方面的立法和伦理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与医学伦理学相关的专业伦理委员会也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设立,起到了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三、医学伦理学的前景展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医学伦理学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1. 技术进步的伦理考量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会给医学伦理学带来新的伦理考量。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案例1 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 对医药文化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学 的伦常原则,济世利天下的入世理想,在医药 实践中强调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健自身。有些儒士弃儒从医,既扩大了 医生的队伍,提高了医生队伍的文化素质,对 医术和医德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在儒学思想 的影响下,对病人的护理上也体现出君亲有疾, 臣子须精心侍候。但孝道中的提倡:“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倾向,则导致对 解剖学发展的阻碍,而儒学重人事远鬼神的观 点,对促进医药学科学化、冲刷宗教神学的渗 透起着积极作用。
(4) 戒失职:凡救世者,不可行乐登山, 携酒游玩,又不可非时离去家中 , 致就诊 者守侯无时。 (5) 戒儿戏: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 正已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他竟见戏,以 取不正,视毕便回。
二、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
(一)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医学伦理思想 祖国传统的医学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同时受 到西方伦理思想影响,形成独特的医德。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医学伦理思想
(三)古印度的医学道德 印度医德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两个:一 是内科鼻祖妙闻,其代表作是《妙闻 集》;二是外科鼻祖奢罗迦,其代表作 是《奢罗迦集》。在《摩奴法典》中还 有对医生责任的规定。 (四)阿拉伯的医学道德 阿拉伯医学伦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迈 蒙尼提斯,其代表作是《祷文》,是与 《希波克拉底誓词》媲美的重要医德文 献。
三、医学伦理学的现状与进展:
医学伦理学分为医德学、近、现代医 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它反映了医学伦 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医德学是医学伦理学的初始阶段,亦 称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伦理学 我国古代和西方中世纪以前的医学伦 理学都属于医德学。医德学主要是指"医生 道德学",是以个体医业为主体、医患关系 为重点的医疗职业道德。
第三章 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_PPT课件
(2)孝是许多人学医行医的目的
皇甫谧:“夫爱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 魂耳。”
许道幼:“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2021/3/6
王云岭 wangyl@
9
III Evaluation on medic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 自淡矣。”
2021/3/6
王云岭 wangyl@
10
III Evaluation on medic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2、It was influenced by Taoism
老、庄认为,顺物必无己,忘怀一切,乃得天 道。故应以“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这 样就可以“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 众美从之。”
(3)内省、慎独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喻昌:“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
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
(4)“推己及人”与“易地以观”的医学道德情感。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清代名医费伯雄说,“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
2021/3/6
王云岭 wangyl@
8
III Evaluation on medic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1、 It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culture.
第三章历史上的医学伦理
第三章历史上的医学伦理评价——局限性1、对私利金钱的崇尚,淡化了医学人道主义2、部分医务人员逃避责任,庸医出现第三节现代医学伦理一、概况二、基本内容三、评价一、概况反思:二战时期医学界国际化理论化机构化二、现代医学伦理的基本内容(一)诞生系列国际性的医学伦理规范(二)形成社会主义医学道德(三)出现生命伦理学国际性的医学伦理文件1949年采纳《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69年修订《日内瓦宣言》1949年《世界医学会国际医学道德守则》1964年采纳,在1975年、1983年、1989年、1996年、2000年、2008修订和完善《赫尔辛基宣言》1968年《悉尼宣言》国际性的医学伦理文件(续)1975年《东京宣言》1977年《夏威夷宣言》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国际性的医学伦理文件(续)1996,国际人类基因组(HUGO)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委员会《遗传研究正当行为的声明》1997年11月《关于DNA取样:控制和获得的声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1999年3月,国际人类基因组(HUGO)的伦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克隆的声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1892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医亦救人之术”。
秋瑾译《看护教程》:“看护为社会之要素……健者扶掖病者,病者依赖健者,斯能维持社会安宁。
”“如何对待中西医学”、“中国医学如何发展。
1926年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法典》。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纪念白求恩》:“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印度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月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
后因积劳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
柯棣华她是谁?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发明,却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她并未得过什么国际奖,可是国内外都尊敬她;她也没有子女,但千千万万的产妇、儿童都叫她妈妈、奶奶…林巧稚教授永远的白衣战士——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社会主义医学伦理思想卫生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近代德 国
胡弗兰德
《 医 德 十 二 箴 》 包含丰富的人道主义思 想和处理医患关系、同 行关系的原则要求。
一、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 1、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发展过程
– (1)(远古五帝——夏朝)的“以拯夭亡”、 “以疗民疾”、“令民知所避就”
• “神农┄尝百味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 “伏羲画八卦,┄百病之理得以推理,乃尝味百药 而制九针,以拯夭亡”; • “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 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 神农、炎帝、伏羲是医药和医德的最早实践者; • 这一为民、爱民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远古时代医 德思想的萌芽。
– (4)宋元明清医学道德的完善与发展时期:
• (宋)张杲(gao)《医说》包括了“医以救人为心” 篇; • (明)陈实功(1555-1636)的《外科正宗》把我国古 代医德系统概括为“医家五戒十要”,该篇被美国 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 医学道德文献之一。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概括了医药道德的原则与标 准; • (清)喻昌《医门法律》确立了医学道德评价的客观标 准; • (清)夏鼎《幼科铁镜》中的“十三不可学”篇,明确 提出缺失十三种道德素质的人不可学医。
• 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药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 医确认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 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 • 二要: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zhi),药有依方修合 者,又有因病随时加减者,汤散宜近备,丸丹须预制,常 药愈久愈灵,线药愈存愈异,药不吝珍,终久必济。 • 三要: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悔傲慢之心,切要谦和 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 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zhuo)丧太过, 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命。治家若不固根本而 奢华,费用太过,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 心顺否,体认天道顺逆,凡须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 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还报之业也?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2015/8/3
页码,9/9
A."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 B."医生要有一切必要的知识,要洁身自持,要使患者信赖" C."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 D."愿绝名利心,一切为患者,无分爱与憎,不问富与贫,凡诸疾病者, 一视如同仁" E."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B
17.上述著作中被美国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一版的附录(第 四卷)收录,被认为是世界上较早的医德法典的是( ) 18.上述著作中于1932年6月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 伦理学专著的是( )
C
正确答案:17.B,18.C
(19-20题共用备选答案)
file:///D:/Program%20Files%20(x86)/ZY_ZXY11.0/modal1/Menu/Test.html
页码,4/9
8.下列著作中,属于张仲景所著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外科正宗》 C.《备急千金要方》 D.《医家十戒》 E.以上都不是
)
正确答案:A
9.生命伦理学的含义是(
)
A.根据疗效标准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 学 B.根据医学价值和原则,对医学科学内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的科学 C.根据社会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 学 D.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 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E.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医学科学内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的科学
A E
19.以上名言为盖仑所述的是( 20.以上名言为孙思邈所述的是(
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案例3-1]长桑君收扁鹊为徒,是经过“出入十余年”的观察,发现“扁鹊非常人”,“非常人”是指有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人,也就是说扁鹊具备学医的条件,长桑君才收他为学生,并把全部秘方传授给他。
公乘阳庆为西汉名医,轻易不收授学徒,但当他看到淳于意酷爱医学,对待老师又很恭敬,便破例收他为学徒。
金代名医李杲,为将医术传授于后人,遍访亲朋好友,寻求品学兼优的学生。
有人讲罗天益“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
当他第一次与罗天益见面时,劈头就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直到罗天益回答说:“亦传道耳”,他才收罗天益为徒弟。
(李艳.中国古代医德教育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52-53)[案例3-2]北宋名医唐慎微,医术十分高明,治病有“百无一失之誉”。
病家有请,不分贵贱,立即前往,且往往“不取一钱”,只须告诉一两条民间验方而已,或为其在经史子会议集中抄录有关方面的内容即可。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唐慎微治愈了大批病人,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素材,终于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全书总结了北宋以前的本草成就,至今还是研究古代药物学的主要参考文献。
讨论:1.古代名医收徒给我们什么启示?2.北宋名医唐慎微有哪些可贵的医德品质?医学从来就不单纯是一门自然科学知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随着人类医学活动的发展,医学伦理也在丰富和发展。
研究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不仅可以使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医德传统,而且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之医学,保障医学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古代医学伦理古代医学伦理,是指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医学伦理。
这一时期的医学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发展阶段。
一、古代医学伦理概况(一)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概况1.古代医学伦理的萌芽时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过着茹毛饮血、构木为巢的生活,经常受到毒蛇猛兽的侵袭和因采食野生植物而中毒的威胁。
医学伦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医学伦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医学伦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始终与医学实践密不可分。
在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人体试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前半叶,主要是为了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
在这个阶段,医学研究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人体试验,而不受到伦理方面的约束。
这种情况引起了很多争议,公众开始关注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伦理审查制度逐步建立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中叶。
在这个阶段,医学伦理学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并开始建立伦理审查制度。
这个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病人的权益和尊严,同时还要保护医学研究者的利益。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美国联邦政府于1979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
第三个阶段是全球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在这个阶段,医学伦理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伦理审查制度的全球标准逐渐建立,并且医学伦理学开始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如法律、政治、经济等。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发布的《世界生物伦理宣言》。
总之,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无伦理约束到逐渐建立伦理审查制度,最终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学科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医学伦理学将继续与医学实践密不可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历史上的医学伦理学
神农尝百草
• 神农——传说中中国农业与医药的发明者。姜姓, 号烈山氏。 • 西汉《淮南子· 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 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 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 《帝王世纪》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 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 著本草四卷”。 • 神农对中医药的一个特殊贡献是他编写的《神农 本草经》。
巫医
• 在原始思维阶段,由于对自然力量的不了解和恐 惧,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神秘感觉,认为存在一 种支配世界的超自然力量,成为巫医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社会分工,产生了专管祈祷和 祭祀的“巫”。古人认为病因有四种:一是天帝 所降;二是鬼崇神祸;三是妖邪之蛊;四是气候 变化的影响。前三因用巫祝,后一因用药物治疗。 巫以神的代言人身份出现,通过与鬼神相通、占 卜、祈祷、诅咒等方式为人治病。
•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素问•金匮真言论》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 将恐深。(”腠(cò u)理:皮肤的纹理。)桓侯曰:“寡人 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汤(tàng): 同“烫”,即用热水焐(wù)。熨(yùn):用药物热 敷。)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针石:金属针和石针。 这里指针刺治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火齐 (jì ):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 “剂”。〕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司命:传 说中掌管生死的神。〕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无 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 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遂:于是。〕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习题与答案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习题与答案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通过对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学科。
医学伦理的产生与历史发展既承载了人类对于医学道德的关切,又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医学伦理研究的需求。
以下为医学伦理学产生与历史发展的习题与答案。
习题一:医学伦理学是在哪个时期产生的?答案:医学伦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具体时间可以追溯到1947年,即二战后的年代。
这个时期,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众多的伦理问题,需要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催生了医学伦理学的诞生。
习题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哪些学科有关?答案: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伦理学、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伦理学为医学伦理学提供了伦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医学提供了医学伦理学的实践背景和问题,哲学和社会学则为医学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
习题三: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临床伦理、生命伦理、生物技术伦理、疾病伦理、公共卫生伦理等。
其中,临床伦理主要关注医学实践中涉及医患关系、病人权益、决策制定等方面的伦理问题;生命伦理主要研究涉及人类生命起源、生命伦理学原则等方面的伦理问题;生物技术伦理主要关注涉及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领域的伦理问题;疾病伦理主要关注医学实践中涉及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公共卫生伦理主要关注医学实践中涉及公共健康、疫苗接种、流行病控制等方面的伦理问题。
习题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对医学实践和医疗制度有何影响?答案: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对医学实践和医疗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实践中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意识的提升,使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地遵循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其次,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引起了对医疗资源分配、医患关系、医疗技术与费用等问题的关注,推动了医疗制度向着更加公正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医学伦理学发展史
历史起源医学伦理学来源于医疗工作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
病人求医时一般要依赖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常常不能判断医疗的质量;病人常要把自己的一些隐私告诉医务人员,这意味着病人要信任医务人员。
这就给医务人员带来一种特殊的道德义务: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相应的行动使自己值得和保持住病人的信任。
所以,刻划医患关系基本性质的是信托模型:信托关系基于病人对医务人员的特殊信任,信任后者出于正义和良心会真诚地把前者利益放在首位。
历史发展公元前四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伦理学的最早文献,其要旨是医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判断”采取有利于病人的措施,保持病人的秘密。
世界医学联合会通过的两个伦理学法典,即1948年的《日内瓦宣言》和1949年的《医学伦理学法典》,都发展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神,明确指出病人的健康是医务人员要首先关心、具有头等重要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应无例外地保守病人的秘密,对同事如兄弟,坚持医业的光荣而崇高的传统。
公元一世纪,古印度《吠陀》经和公元七世纪希伯来的《阿萨夫誓言》对医生也都提出类似的要求。
公元七世纪中国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也写有医者行为的准则,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等等。
中世纪的西方天主教学者从基督教神学伦理学的观点探讨医学伦理学,提出了双重效应学说,即一个行动可以引起有意的、直接的效应和无意的、间接的效应;如果不是有意的话,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容忍一个行动带来的间接的坏效应。
新教学者的观点非常接近天主教的观点,但他们强调应让病人知情,并就自己的医疗问题作出决定。
非宗教的医学伦理学是在洛克、杰弗逊和《人权法案》等的思想传统上发展起来的。
1940年的《纽伦堡法典》是这种传统的体现,该法典放弃了受试者由研究人员保护的旧观念,代之以受试者具有自我决定权,从而要求做到知情同意的新观念。
《医学伦理学》第三章
(二)近代医学人 道主义
近代医学人道思想是指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医学人道思想。它是在反对封建专 制主义的医疗等级制度的斗争中形成的,体现了反封建等级制度及神学的科学精神, 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对个体患者尽义务的思想仍占 主导地位,是立足在自然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伦理观念。
(三)现代医学人 道主义
1
生命价值论使医学(生命)
2
伦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理论
基础更进步、更科学
生命价值论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
4
3
生命价值论为化解当代医学
道德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14
目过渡录页页 TRANSITION PAGE
Contents Page
02 人道论
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 15 —
首先 生命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之所以神圣,其根基在于人具有“属人的”知识、
情感和意志,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于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
其次 生命价值论涵盖和扩展了生命质量论,“主张人的生命质量决定生命的内在
价值,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决定生命的外在价值,后者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 宿”的思想。判断生命价值高低和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 二是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和人类的意义。
一是
生命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科学之谜,古代人们对它的解释,宗教神学理 论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二是 三是
医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医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后,古人将其社 会目标概括为“使人生”,也就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并将医生的社会含义 定义为“医者,生人之术也”。
三是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赋予的动力。近代医学科 学的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生命神圣论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2医学伦理学历史发展
德思想的萌芽。
– (2)(奴隶社会末期——西汉)的“医乃仁 术”
• 受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仁”的 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 成为医学职业所普遍信奉的伦理原则; • 《黄帝内经》既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标志
• 八要:凡有所蓄,随其大小,便当置办产业以为根本,不 可收买玩器,及不紧物件,浪费钱财。又不可做银会酒会, 有妨生意,必当一例禁之,自绝谤怨。
• (清)喻昌《医门法律》确立了医学道德评价的客观标 准;
• (清)夏鼎《幼科铁镜》中的“十三不可学”篇,明确 提出缺失十三种道德素质的人不可学医。
• 2、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
– (1)仁爱济世、一心赴救:
•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是行医的宗旨;
– 仁者爱人, – 仁要行善,有恻隐之心; – 仁需“慎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 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医药要重视性命安全;
• 三要: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悔傲慢之心,切要谦和 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 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zhuo)丧太过, 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命。治家若不固根本而 奢华,费用太过,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 心顺否,体认天道顺逆,凡须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 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还报之业也?
一、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 1、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发展过程
– (1)(远古五帝——夏朝)的“以拯夭亡”、 “以疗民疾”、“令民知所避就”
医学伦理学历史发展
医学伦理学历史发展医学伦理学历史发展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对权利和义务的伦理考虑的学科,该学科源远流长,发展历程悠久。
1. 古代医学伦理学在古代,医学伦理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中国古代,尊重生命,愿意帮助需要治疗的人是一种传统,古代医生被视为具有高度道德取向的人士。
在古埃及,医生利用药物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在古希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开端。
2. 中世纪医学伦理学在中世纪,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几乎停滞了。
在欧洲,医学被教会所控制,医学实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教会采用的方法是基于神秘论的,而医学实践主要是由修道院的医生来提供。
3. 现代医学伦理学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中叶。
1947年,美国社会医学基金会( The Social Medicine Foundation of America)成立,其理念在于推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1954年,医学伦理学理事会(The Council on Ethics,JAMA)成立,标志着医学伦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 当代医学伦理学目前,医学伦理学在医学卫生、哲学和法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伦理学逐渐分化出了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在当代,医学伦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药物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医学诊断中的隐私保护以及医学实践中的医患关系等。
因此,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更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总之,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人类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和伦理考虑的一种历程,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合理的伦理道德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案例3-1]长桑君收扁鹊为徒,是经过“出入十余年”的观察,发现“扁鹊非常人”,“非常人”是指有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人,也就是说扁鹊具备学医的条件,长桑君才收他为学生,并把全部秘方传授给他。
公乘阳庆为西汉名医,轻易不收授学徒,但当他看到淳于意酷爱医学,对待老师又很恭敬,便破例收他为学徒。
金代名医李杲,为将医术传授于后人,遍访亲朋好友,寻求品学兼优的学生。
有人讲罗天益“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
当他第一次与罗天益见面时,劈头就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直到罗天益回答说:“亦传道耳”,他才收罗天益为徒弟。
(李艳.中国古代医德教育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52-53)[案例3-2]北宋名医唐慎微,医术十分高明,治病有“百无一失之誉”。
病家有请,不分贵贱,立即前往,且往往“不取一钱”,只须告诉一两条民间验方而已,或为其在经史子会议集中抄录有关方面的内容即可。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唐慎微治愈了大批病人,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素材,终于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全书总结了北宋以前的本草成就,至今还是研究古代药物学的主要参考文献。
讨论:1.古代名医收徒给我们什么启示?2.北宋名医唐慎微有哪些可贵的医德品质?医学从来就不单纯是一门自然科学知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随着人类医学活动的发展,医学伦理也在丰富和发展。
研究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不仅可以使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医德传统,而且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之医学,保障医学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古代医学伦理古代医学伦理,是指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医学伦理。
这一时期的医学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发展阶段。
一、古代医学伦理概况(一)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概况1.古代医学伦理的萌芽时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过着茹毛饮血、构木为巢的生活,经常受到毒蛇猛兽的侵袭和因采食野生植物而中毒的威胁。
人们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逐步掌握了原始的治疗伤病的方法与经验。
如烤火以抗风湿,按压以治疼痛,裹敷以救外伤,草药以疗内疾等。
当时人们的医疗活动大都是从自身尝试开始,对各种药物进行人体试验,这种为积累治病知识而自我献身的精神,是古代医学界的优良道德品质。
“神农尝百草”就是这种以自体作试验的原始典范。
人们行医采药的目的就是为了“令民知所避就”,“以拯夭枉”,体现出自我牺牲、勇于探索和自发地以自己的医药经验为他人治病,为氏族、部落、人群尽义务的精神。
尽管神农氏、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医学伦理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了。
原始社会末期有了社会分工,产生了专管祈祷和祭祖的“巫”。
巫参与政事、占卜吉凶,同时又以“神”的代言人身份出现,通过与鬼神相通、占卜、祈祷、诅咒等方式为病人治病。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可见,在当时巫、医是不分的。
到了奴隶社会,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周礼》记载,周代已经有了专门从事医疗活动的医师,并将其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周礼·天官·医师》写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这段记述中不仅包含了对医疗技术的评价,也包含了最典范、最古老的医学道德评价。
2.古代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国医学伦理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学伦理理论和实践已显现出传统医学道德的基本轮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
巨大的社会变迁,造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融合。
这一时期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
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有关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医学问题,同时在医学道德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灵枢·师传篇》专门叙述了医师的责任和良心。
《素问·疏五过论篇》将五种行医过错列举出来,作出专篇讨论,以警告后人行医。
《素问·征四失论篇》,将医师在临床中容易犯的四种过失指出来,以示惩戒。
这两篇关系医学道德的专论,是后世医师的必修课。
《黄帝内经》的问世,哺育了许多医学世家,并经过他们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我国古代医学道德传统。
可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仅确立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型,而且标志着我国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名医扁鹊,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俗而变,他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治病需要,学了各种医疗技术,周游列国,深入民间,热心为病人解除疾苦;二是谦虚谨慎,人们称颂他为“神医”,但他却谦逊地说,我秦越人并不能使死者回生,这是他本身能够活过来的,我不过使他恢复起来罢了。
三是反对迷信,坚持科学态度。
他曾提出“六不治”的行医准则,“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关于六不治的论述可分为三层意思:(1)主张早期发现病情,早加治疗;(2)担忧医生有限的治疗方法;(3)提出医生行医的准则:医生应当不做什么。
1“六不治”是医师在医疗实践中进行伦理抉择的依据,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以义务论为核心的医学伦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150—219年)以其巨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祖国医学辩证论治体系。
不仅如此,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继承了前人的医德思想,结合本人的行医实践,阐发了济世救人的从医目的,谴责了当时医学界中因循守旧、敷衍塞责、“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的不良风气。
该文对于医德的论述堪称一篇杰作,一直为历代医学家所称颂。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医技高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一心为百姓治病,对病人关怀备至。
曹操曾要他当侍医,但他宁死不依,最终惨遭曹操杀害。
稍后的医学家董奉看病从不收诊金,凡重病冶好后,请病人在他的房屋周围栽杏树五棵,轻病治好后,请病人栽杏树一棵。
这样,他的房前屋后杏树蔚然成林,他还用每年收获的杏子资助那些远道来求医的穷人。
“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典故来源于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道教、佛教等各种社会思潮给医学和医德以深刻的影响。
但就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先进的医德思想促进了医学实践的发展;医德本身又在医学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的长期战乱,使人民陷于战乱、饥荒和疾疫之中,加之宗教迷信盛行,给医学带来繁重的社会责任。
因此,这一时期的医德活动,主要不是表现在医患之间的个体关系上,而是突出地反映在医学承担着的“拯救夭亡”的社会道德义务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著名医家怀着神圣的医学道德使命感,立志于医,精研于医,济世救人,使祖国医学传统的医学人道精神得到提倡和发扬。
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就是这一时期的名医。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科学文化十分发达,医德理论也进一步发展。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年),是我国医德传统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积50余年的临床经验,潜心研究历史上许多医学著作,集各家之长,编著了《备急千金要方》。
开卷序例论的《大医习业论》和《大医精诚论》等,是中国医德史上的光辉文献,对后世医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全面地论述了医师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态度、与同道的关系等一系列医学伦理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使之更加系统化,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如他认为“大医”(名医)要“精”,即医术要精湛;要“诚”,即医德要高尚,只有具备“精”和“诚”条件的医师,才能成为名医。
两宋时期的医德发展,一方面,是传统医德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规范化;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许多新的医德观念建立起来。
如医学家吴简、杨介更新了人体解剖研究的观念,法学家宋慈(1186—1249年)在《洗冤集录》一书中确立了法医检验的道德规范,另外由于对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的重视,确立了环境卫生1张大庆.“病有六不治”:中国最早的医学伦理准则[J],中华医史杂志,1998,28(3):131-134.建设的道德观念。
这些医德观念的建立和发展对传统医德有些突破和新的发展,起着对传统医德观念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金元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瘟疫流行、民不聊生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医学道德,除继承前人“济世救人”的人道传统之外,主要表现为:关心人们疾苦、热心救治、不计名利、意无图报的道德风尚和从实际出发、立论著说、遵古而不泥古、探索争鸣的创新精神。
其代表医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医学史上称他们为金元四大家。
他们的医术成就和医德思想,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明代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别是对外贸易的扩展,开阔了一些医学家的眼界,各种学术著作中关于医学道德的论述更加广泛、深入和完善。
较有代表性的是陈实功(1555—1636年)所著的《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对我国当时的医学道德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就医师的专业实习、思想修养、举止言行、服务态度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等,提出了十分详尽具体的医学道德规范,是我国古代医学道德教育中既浅显易懂又实用的教材,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学道德文献之一,与《希波克拉底哲言》和《迈蒙尼提斯祷文》并列。
此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龚廷贤(1522—1619年)的《万病回春》,李梴(?—1619年)的《医学入门·习医规格》,李中梓(1588—1655年)的《医宗必读》等,都对我国的医学道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对祖国医学道德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是喻昌(1585—1664年)。
他编著的《医门法律》一书,突破了以往医家箴言式的说教方法论述医学道德原则的传统,切实结合临床四诊和治疗来谈论医学道德,以临床四诊、八纲辩证论治的法则,作为医门的“法”,以临床治病时易犯的错误作为医门的“律”,两者结合称为“医门法律”。
这样,就把医学道德贯穿、融化于医疗实践之中,摆脱医学道德游离于医疗实践之外的空洞说教。
所以,后人称赞它是“临床伦理学”,在我国医学道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概况1.古希腊医学伦理阿斯克雷皮斯(Asclepias)是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著名医神。
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阿斯克雷皮斯是一名医生,为了丰富自己的医术,他经常不畏艰难险阻,采食植物,冒着生命危险,辨尝各类药物,总结各类治疗疾病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