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

[案例3-1]

长桑君收扁鹊为徒,是经过“出入十余年”的观察,发现“扁鹊非常人”,“非常人”是指有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人,也就是说扁鹊具备学医的条件,长桑君才收他为学生,并把全部秘方传授给他。公乘阳庆为西汉名医,轻易不收授学徒,但当他看到淳于意酷爱医学,对待老师又很恭敬,便破例收他为学徒。金代名医李杲,为将医术传授于后人,遍访亲朋好友,寻求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人讲罗天益“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当他第一次与罗天益见面时,劈头就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直到罗天益回答说:“亦传道耳”,他才收罗天益为徒弟。(李艳.中国古代医德教育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52-53)

[案例3-2]

北宋名医唐慎微,医术十分高明,治病有“百无一失之誉”。病家有请,不分贵贱,立即前往,且往往“不取一钱”,只须告诉一两条民间验方而已,或为其在经史子会议集中抄录有关方面的内容即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唐慎微治愈了大批病人,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素材,终于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全书总结了北宋以前的本草成就,至今还是研究古代药物学的主要参考文献。

讨论:

1.古代名医收徒给我们什么启示?

2.北宋名医唐慎微有哪些可贵的医德品质?

医学从来就不单纯是一门自然科学知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随着人类医学活动的发展,医学伦理也在丰富和发展。研究医学伦理的历史发展,不仅可以使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医德传统,而且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之医学,保障医学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古代医学伦理

古代医学伦理,是指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医学伦理。这一时期的医学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发展阶段。

一、古代医学伦理概况

(一)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概况

1.古代医学伦理的萌芽时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过着茹毛饮血、构木为巢的生活,经常受到毒蛇猛兽的侵袭和因采食野生植物而中毒的威胁。人们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逐步掌握了原始的治疗伤病的方法与经验。如烤火以抗风湿,按压以治疼痛,裹敷以救外伤,草药以疗内疾等。当时人们的医疗活动大都是从自身尝试开始,对各种药物进行人体试验,这种为积累治病知识而自我献身的精神,是古代医学界的优良道德品质。“神农尝百草”就是这种以自体作试验的原始典范。人们行医

采药的目的就是为了“令民知所避就”,“以拯夭枉”,体现出自我牺牲、勇于探索和自发地以自己的医药经验为他人治病,为氏族、部落、人群尽义务的精神。尽管神农氏、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医学伦理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了。

原始社会末期有了社会分工,产生了专管祈祷和祭祖的“巫”。巫参与政事、占卜吉凶,同时又以“神”的代言人身份出现,通过与鬼神相通、占卜、祈祷、诅咒等方式为病人治病。《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可见,在当时巫、医是不分的。

到了奴隶社会,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周礼》记载,周代已经有了专门从事医疗活动的医师,并将其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周礼·天官·医师》写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段记述中不仅包含了对医疗技术的评价,也包含了最典范、最古老的医学道德评价。

2.古代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国医学伦理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学伦理理论和实践已显现出传统医学道德的基本轮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巨大的社会变迁,造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有关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医学问题,同时在医学道德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灵枢·师传篇》专门叙述了医师的责任和良心。《素问·疏五过论篇》将五种行医过错列举出来,作出专篇讨论,以警告后人行医。《素问·征四失论篇》,将医师在临床中容易犯的四种过失指出来,以示惩戒。这两篇关系医学道德的专论,是后世医师的必修课。《黄帝内经》的问世,哺育了许多医学世家,并经过他们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我国古代医学道德传统。可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仅确立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型,而且标志着我国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名医扁鹊,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俗而变,他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治病需要,学了各种医疗技术,周游列国,深入民间,热心为病人解除疾苦;二是谦虚谨慎,人们称颂他为“神医”,但他却谦逊地说,我秦越人并不能使死者回生,这是他本身能够活过来的,我不过使他恢复起来罢了。三是反对迷信,坚持科学态度。他曾提出“六不治”的行医准则,“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关于六不治的论述可分为三层意思:(1)主张早期发现病情,早加治疗;(2)担忧医生有限的治疗方法;(3)

提出医生行医的准则:医生应当不做什么。1“六不治”是医师在医疗实践中进行伦理抉择的依据,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以义务论为核心的医学伦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150—219年)以其巨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祖国医学辩证论治体系。不仅如此,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继承了前人的医德思想,结合本人的行医实践,阐发了济世救人的从医目的,谴责了当时医学界中因循守旧、敷衍塞责、“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的不良风气。该文对于医德的论述堪称一篇杰作,一直为历代医学家所称颂。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医技高超,品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一心为百姓治病,对病人关怀备至。曹操曾要他当侍医,但他宁死不依,最终惨遭曹操杀害。稍后的医学家董奉看病从不收诊金,凡重病冶好后,请病人在他的房屋周围栽杏树五棵,轻病治好后,请病人栽杏树一棵。这样,他的房前屋后杏树蔚然成林,他还用每年收获的杏子资助那些远道来求医的穷人。“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典故来源于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道教、佛教等各种社会思潮给医学和医德以深刻的影响。但就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先进的医德思想促进了医学实践的发展;医德本身又在医学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的长期战乱,使人民陷于战乱、饥荒和疾疫之中,加之宗教迷信盛行,给医学带来繁重的社会责任。因此,这一时期的医德活动,主要不是表现在医患之间的个体关系上,而是突出地反映在医学承担着的“拯救夭亡”的社会道德义务方面。这一时期许多著名医家怀着神圣的医学道德使命感,立志于医,精研于医,济世救人,使祖国医学传统的医学人道精神得到提倡和发扬。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就是这一时期的名医。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科学文化十分发达,医德理论也进一步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年),是我国医德传统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积50余年的临床经验,潜心研究历史上许多医学著作,集各家之长,编著了《备急千金要方》。开卷序例论的《大医习业论》和《大医精诚论》等,是中国医德史上的光辉文献,对后世医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全面地论述了医师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态度、与同道的关系等一系列医学伦理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使之更加系统化,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如他认为“大医”(名医)要“精”,即医术要精湛;要“诚”,即医德要高尚,只有具备“精”和“诚”条件的医师,才能成为名医。

两宋时期的医德发展,一方面,是传统医德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规范化;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许多新的医德观念建立起来。如医学家吴简、杨介更新了人体解剖研究的观念,法学家宋慈(1186—1249年)在《洗冤集录》一书中确立了法医检验的道德规范,另外由于对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的重视,确立了环境卫生

1张大庆.“病有六不治”:中国最早的医学伦理准则[J],中华医史杂志,1998,28(3):131-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