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雾化在发动机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

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

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柴油机尾气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柴油动力机械普遍存在耗油量大、燃烧热效率低、排污严重等问题,及早开展节能减排研究已刻不容缓和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柴油机节能减排措施,旨在提高柴油机的节能减排技。

关键词: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柴油机具有可靠性、安全性高,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因而作为原动机被广泛应用于运输、电力等领域。

随着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对柴油机在能源节约和废气排放等方面要求更高。

柴油机在未来的发展主要以减少排放,降低能耗为宗旨。

1 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1.1 燃烧喷射技术Diesel设计的原型机采用了燃油直接喷射技术,但是必须用压缩空气将燃油吹入气缸,20世纪后逐步发展了液体燃料喷射技术,使燃油充分地雾化,提高燃烧效率。

随着科技发展,在柴油机喷油燃烧优化方面,借助于先进的试验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模拟三维流动与燃烧模型的燃烧过程,进一步改进燃烧室形状及结构参数。

近年还发展了均质充量压缩点火燃烧,预混合稀薄燃烧,低温预混合燃烧等相关缸内燃烧技术。

提高气缸燃烧高效率和柴油机经济性的关键在于喷射过程是否良好。

20世纪末期出现的电控高压共轨喷射技术实现了缸内气体运动、燃油喷射和燃烧室结构的最佳匹配,其具备超高的喷射压力,并能实现喷射压力、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规律灵活可控,代表着燃油喷射技术的最前沿和发展趋势。

1.2 涡轮增压技术增压技术是利用叶轮式压气机将进气压力提高,增加进气量,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密度。

采用增压技术后,发动机功率一般可提高20%~ 50%,高增压的发动机几乎增加100%以上。

传统的增压器很难配合柴油机高低负荷的变化,催生了各种新的增压系统设计理念的发展,主要有:(1)相继增压(STC)。

采用多个小流量增压器,伴随着柴油机工况的变化依次投入运行。

从而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及排放性能。

节能减排在工业制造中的实践案例有哪些

节能减排在工业制造中的实践案例有哪些

节能减排在工业制造中的实践案例有哪些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

众多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在工业制造中成功的节能减排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优化这家汽车制造企业深知能源消耗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他们首先对整个工厂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实时收集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数据,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发现涂装车间的能源消耗较大。

于是,他们对涂装工艺进行了改进。

采用了更先进的涂装设备和技术,减少了涂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涂装效率。

此外,优化了车间的通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根据生产需求自动调整风量,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照明方面,企业将传统的灯具更换为节能型的 LED 灯,并安装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和车间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该企业的能源消耗大幅降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某钢铁企业的余热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这家钢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余热回收系统。

在炼铁环节,高温炉渣蕴含着大量的热能。

企业通过余热锅炉将炉渣的热量回收,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和供暖。

在炼钢环节,高温烟气也被收集起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热能转换。

此外,企业还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周边居民的冬季供暖。

通过这些余热回收利用措施,该钢铁企业不仅减少了能源的外购需求,还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

案例三:某电子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这家电子制造企业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

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纳入考量。

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环境认证,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鼓励供应商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实验一 发动机排放实验

实验一  发动机排放实验

实验一发动机排放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废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2、了解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国家标准3、掌握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实验方法4、分析实验用发动机的排放情况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汽车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主要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 x)、硫化物(SO x)、铅化物和微粒等。

1)、氮氧化合物(NO x)根据高温NO反应机理,产生NO的三要素是温度、氧浓度和反应时间,即在足够的氧浓度条件下,温度越高和反应时间越长,则NO的生成量越大。

2)、一氧化碳(CO)CO是一种不完全燃烧的产物,CO的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过量空气系数φa<1的浓混合气工况时,由于缺氧使燃料中的C不能完全氧化成CO2,CO作为其中间产物生成。

3)、炭氢化合物(HC)汽车排放的HC来自未燃的燃油和润滑油。

不同排放法规对HC排放的定义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可分为总碳氢化合物(THC,Total Hydrocarbon),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Non Methane Hydrocarbon)以及非甲烷有机气体(NMOG,Non Methane Organic Gas)。

包括中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将总碳氢化合物作为HC排放的评价指标。

表1 不同排放法规对HC的定义HC在柴油机和汽油机中的生成机理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工作过程和燃烧方式不同,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一)HC在汽油机中的生成机理在以预均匀混合气进行燃烧的汽油机中,HC与CO一样,也是一种不完全燃烧(氧化)的产物,因而与过量空气系数φa有密切关系。

1、不完全燃烧2、壁面淬熄效应3、壁面油膜和积碳的吸附(二)HC在柴油机中的生成机理由于柴油机的燃烧是扩散燃烧,燃油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要比汽油机短得多,绝大部分工况得过量空气系数远大于汽油机,因而其混合气浓度梯度极大,局部区域的φa可在0~∞之间,周边区域φa趋向于∞,几乎没有燃油(尤其是小负荷时),因而受淬熄效应和油膜及积碳吸附的影响很小,这是柴油机HC排放低于汽油机的原因。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哈电杯)获奖作品名单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哈电杯)获奖作品名单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哈电杯)获奖作品名单一、特等奖(10个):1、《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德州学院科技作品类2、《新型高精度太阳自跟踪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3、《基于风压变换和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4、《光电冷热一体化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5、《新型太阳能航拍飞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作品类6、《新型高效自适应LED调光器》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7、《蓝藻、油污收聚一体化装置》东南大学科技作品类8、《一种集能量回收、污水处理以及CO2吸收于一体的新型微生物电化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9、《干电池残余电量回收系统》山东大学科技作品类10、《免维护自发电门禁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一等奖(30个):1、《安徽安庆破罡湖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危害调查研究》安庆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类2、《无级变流量节水座便器排水装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3、《人力驱动健身热水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4、《基于废旧衣物纤维的无纺布壁纸》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5、《清风回热换气扇》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6、《成都市地铁自动上行扶梯空转情况调查报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类7、《具有废水脱氮性能的连续式反硝化菌燃料电池》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8、《广东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类9、《基于潮流能发电技术的海水淡化工程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0、《基于磁路控制的汽车制动蓄能装置》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1、《一种可实现超低温排烟的节能环保锅炉》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2、《一种高效微型离心泵》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3、《新型纳米黑液太阳能热水集热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4、《带导叶新型复合翼型垂直轴风力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5、《一种模块化制动储能及利用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6 、《小波浪能利用发电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7、《风力致热海水淡化装置》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科技作品类18、《<节能减排拍手歌>动画宣传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作品类19、《基于太阳能LED光源的水环境修复净化系统》南京师范大学科技作品类20、《基于虹吸原理及物联网技术的渗透灌溉系统》南京邮电大学科技作品类21、《家用冷热联供机》上海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22、《关于农村废旧坑塘再利用的调查报告》太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23、《汽车减震器发电装置》同济大学科技作品类24、《弱电混合动力赛车研制》温州大学科技作品类25、《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新型核电汽轮机汽水分离器》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26、《运动能量综合利用系统》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科技作品类27、《毛乌素沙地生物质能源利用调查及沙漠地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探讨》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28、《关于煤矿瓦斯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前景展望》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29、《基于待机能耗管理技术的智能化插座》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30、《基于斯特林—布雷顿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二等奖(90个):1、《北京农村住宅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诊断优化(调查报告)》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实践类2、《双塔循环活性炭法烟气脱硫装置》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3、《精制棉废水制备酚醛树脂胶粘剂》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4 、《智能太阳能车》滨州学院科技作品类5、《光电驱动式太阳能暖风器》长春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6、《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长春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7、《河南省开封县沼气节能工程调查与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8、《多层太阳能低碳住宅设计》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9、《MyDream我的节能生活》大连民族学院科技作品类10、《钢铁企业与城市环境和谐发展模式研究报告—以唐山钢铁集团和唐山市为例》东北大学社会实践类11、《低品级菱镁矿浮选提纯制备高纯镁砂工艺设计及应用》东北大学科技作品类12、《薄型稳压输出微藻太阳能电池》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13、《利用复合抛物面集热器的高效太阳能集热装置》东南大学科技作品类14、《可再生功能陶炭》福州大学科技作品类15 、《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前景、问题与对策——来自广州市的调查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类16、《风能太阳能自主式三体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7 、《沼气污水源热泵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8 、《一种可用于发电的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9、《新型城市路面融雪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0、《基于径流双轮效应的风力发电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1、《智能脉冲温控暖气节能及计费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2、《横向冲刷可调节载液板降膜反应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3、《复合式水面收油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4、《城市雨水收集及其综合利用》海南大学科技25、《蒸发冷却式淋水器》河北科技大学科技26、《保定市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类27、《目标跟踪分段供电路灯系统》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28、《船闸输水廊道水头利用研究》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29、《基于龙虾壳的低成本新型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30、《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减排对策研究——以湘潭东信细纺分厂的纯棉纱C21s产品为例》湖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类3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跟踪系统的优化设计》华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32、《电厂发电配额调研及经济补偿分析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社会实践类3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养猪沼气发电补偿机制研究》华东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34、《新型硅离子液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35、《高效烟气脱硫超声波雾化喷嘴》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36、《东莞市造纸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社会实践类37、《基于超声波雾化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科技作品类38、《基于单向阀桥式整流油路的新型汽车液压减震发电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39、《太阳能斯特林直线发电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40、《废弃磷矿渣再利用---磷矿渣发泡混凝土的研究》淮海工学院科技作品类41、《过剩水压利用系统》惠州学院科技作品类42、《化工循环水系统节能策略研究》江苏大学社会实践类43、《利用矿山尾矿等工业废料研制环保绿色琉璃瓦》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作品类44、《地铁拉手自助式发电装置》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45、《面向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小球藻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南京工业大学科技46、《新型环路热管新风换气装置》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47、《混合动力斯特林低温高效发电装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作品类48、《低噪声排气消声器设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作品类49、《基于废、余热的小型溴化锂制冷机》清华大学科技作品类50、《烟气余热干燥脱硫石膏系统及装置》山东大学科技作品类51、《基于仿生原理的太阳能电池冷却系统》上海电力学院科技作品类52、《上海公共自行车运营机制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实践类53、《太阳能、自然冷能与低谷电耦合双温空调系统》上海海事大学科技作品类54、《相变蓄冷冷藏车》上海海事大学科技作品类55、《用于机房节能降温的微通道型分离式热管换热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6、《太阳能热化学双向变温吸附储能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7、《自转向式太阳能驱动热声机械水泵》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8、《自发电无线光电鼠标》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9、《高校浴室调查研究及节能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60、《具有热泵回收余热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上海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61、《中南地区城市住宅的能耗调查研究及节能分析——以衡阳市为例》邵阳学院社会实践类62、《无水层蒸汽发生器》沈阳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63、《省电公主》四川大学科技作品类64、《关于南疆地区节能减排的调研─以阿拉尔为例》塔里木大学社会实践类65、《利用光纤传导太阳能的室内应用系统》天津大学科技作品类66、《产生光合作用光谱的发光玻璃及温室补光装置》天津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67、《天津体育宾馆空气热源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耗能和CO2、SO2粉尘减排数据的分析》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68、《多功能节能空调帐》同济大学科技作品类69、《无蓄电池式自冷却光伏扬水系统》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70、《火电厂输煤系统干式智能集尘去废小车》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71、《基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绿色节能冰箱研制》武汉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72、《一种新型多种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装置》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73、《内燃机高效节能超膨胀的曲柄连杆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4、《燃气–蒸汽联合的复杂循环高效动力系统》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5、《多功能节能健身办公椅》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6、《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潮流——成都市“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评估及居民“绿色出行”现状的调研》西南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77、《低品位硫铁矿烧渣制备高强陶粒》西南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78、《近郊农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西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类79、《污泥–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甲基橙光降解研究》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科技作品类80、《开水房节能防溢开关》徐州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81、《微生物电池连续处理废水能量在线利用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2、《基于微能量利用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装置--E-BOX》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3、《新型高效热泵加热储热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4、《基于冲击式透平的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中国海洋大学科技作品类85、《储热式多孔介质燃烧器驱动低浓度煤层气斯特林机发电装置》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作品类86、《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实验装置及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作品类87、《为农村新能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昌平农村新能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社会实践类88、《多功能节能节水太阳树灯》中南大学科技作品类89、《制冷系统增压节能装置》中南大学科技作品类90、《重庆市大学城学生宿舍室内热环境气候适应性调控策略研究》重庆大学社会实践类三等奖:1 多功能空气质量智能检测仪2 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节能装置3 利用重选原理回收利用普通废旧锌锰干电池4 基于矸石动力混凝土研制及系统优化的"以矸换煤"技术5 低碳自动送料装置设计说明书6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7 关于大学生手机节能问题8 文化层次差异与节能减排意识差异的相关性研究9 巢湖周边表层土壤营养盐调查研究 10 基于再生制动的怠速稀燃混氢策略 11 音量手感控制式汽车喇叭 12 北京工业大学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13 室内温度的实时监控系统 14 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膨胀机与发电机集成装... 15 电液混合动力概念车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16 对汽车废热回收利用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 17 基于热声效应的多缸发动机 18 分光太阳能发电系统 19 动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20 楼宇百叶窗式太阳能能源收集器 21 北京浅山区民居建筑保温优化研究 22 基于立体光伏太阳能收集系统的可调式多功能帽 23 卡车半自动上篷布防尘机24 节能意识创意游戏软件——绿色突围设计 25 水流涡激振动发电机 26 余热回收式节能灶 27 浮筒式波浪发电装置 2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LED照明自动调光装置 29 社区健身器充电照明装置 30 "原生态"——空气源无动力循环制冷装置 31 利用废旧中性笔芯制作聚苯乙烯板 32 长沙节假日交通拥堵疏导方案研究 33 废弃氟石膏的改性及应用 34 U型翅片板式换热器 35 利用铅锌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 36 节能健康饮水机 37 CSA生态农场之节能减排 38 关于近年焦作电厂节能减排情况调查报告 39 新型节能水龙头 40 水产养殖太阳能辅助海水加热系统 41 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能源问题调查分析 42 基于图像识别的教室节能系统 43 改性玉米秸秆芯对石油的吸附 44 重组式发电机 45 热水器智能节水装置 46 消除供电后自动照明的新型节能开关 47 大公共交通系统能量调配使用模式——运动列车为城市电动汽车... 48 电磁节能开关 49 新概念高效太阳能晾衣架 50 城市老年人节能减排意识及其社会价值的调研报告 51 发电地毯 52 节能地砖蓄电供电系统 53 汽液转换式太阳追踪仪 54 镁熔坨余热回收与利用 55 新型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装置 56 基于太阳能动力的电催化废水处理及氢气发生综合利用装置 57 循环式、高环保、节能型多级除尘系统58 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艺研究调研 59 染料废水混凝污泥资源化新途径——污泥免烧生态地砖制备 60 松嫩平原盐碱地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研究 61 压力感应式节水系统 62 离子液体–二氧化钛泡沫镍电极净化废水装置 63 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减排效能不高的调查与分析––... 64 建设高校低碳生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 65 减速带发电系统 66 基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珠三角集装箱 67 基于人工智能的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 68 新型绿色能源船舶 69 污泥制备陶粒轻集料技术 70 脉冲电流辅助热处理代替高温扩散退火工艺研究 71 钢质管道风光电互补节能高效网络式防腐专家 72 连续式高效节能梯级恒温加药桶 73 常温相变蓄冷蓄热器的设计 74 低碳经济背景下桂林市公交系统改善的调研与探索 75 燃料电池用固态储氢装置研究 76 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净化厂能耗调研与节能分析 77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中水回用工艺设计 78 竖轴变桨距潮流发电水轮机 79 具有发电功能的高速公路隔离带 80 新型船用污泥减量环流MBR装置 81 发电用燃气-蒸汽-热气流联合循环装置 82 利用汽车废热的吸收式制冷空调 83 新型高效风力发电机 84 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组滑压运行方法 85 一种利用抽水蓄能平衡风电的方法 86 能量自给型半自动道闸系统 87 基于热交换机与自适应日光跟踪的室内采光通风系统 88 基于资源共享的多方式节能打印平台 89 太阳能直热回流负压式海水淡化系统 90 汽车节能畅行红绿灯智能提示器 91 基于压电悬臂梁和超级电容的地铁轨道振动能量回收系统 92 "新型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海南乐城岛&quo... 93 宾馆节水装置设计 94 新型健身洗衣机 95 回收废旧器件用于制作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96 压电无线节能鼠标设计 97 碳基活塞的研制及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 98 节电小超人 99 磁场加强海水淡化 100 水精灵 101 教室灯光节能控制与学生信息采集系统 102 关于唐山世园会节能减排的实践调查103 钢厂余热梯级利用的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104 唐山工业锅炉利用现状调研及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105 河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106 农田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制度设计与经济调节分析——衡水试点节... 107 复合型生态法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108 "重女轻男"节能型公厕的必要性研究 109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与城市绿地关系研究 110 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As的离子 111 节水型高校建设实施状况调查––—以南京江宁高校... 112 直流分路供电式太阳能家用冰箱 113 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114 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乙醇工艺研究 115 低碳运动按摩仪 116 下水道沼气开发系统设计 117 赤泥的无害化综合回收利用及管理优化 118 粉煤灰在塑料中的应用特性研究 119 新型生物质半气化供暖系统设计 120 十堰市高校教室用电情况调查报告 121 感应式光控节能灯 122 实用节能减排型步进式电机控制EGR阀 123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124 节能型卫生易拉罐 125 湘潭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调研报告 126 一种智能化高效节能配电装置 127 一种低功耗离网式混和照明系统 128 利用斯特林机回收烟气余热设计 129 适应峰谷阶梯电价的节能型低碳住宅空调系统 130 基于磁通控制变压器的负荷节能装置131 关于废旧中性笔笔芯的调查及研究 132 太阳能热水器温差发电系统设计133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自行车立体车库 134 冷却塔内风力发电装置 135 超声波煤粉共振燃烧优化系统 136 一种工业余热驱动的VM循环热泵型空调热水器 137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绿色视频监控系统 138 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发电的热声发电机设计 139 应用正渗透技术淡化海水和苦咸水的节能减排工艺 140 基于微热管的"太阳花"LED散热基座 141 华南地区学生宿舍节能优化改造方案设计说明书 142 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的新型工业余热回收升级利用 143 超临界锅炉高温管内氧化皮快速探测仪的开发 144 基于热管的"封闭机柜节能换热器" 145 微风力发电单元 146 基于单缸四冲程机的充分利用做功行程的顶置进排气二冲程机的... 147 柴油车尾气离心静电式微粒捕集净化器148 基于MPPT控制的双轴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 149 基于太阳能的无线多点监控节能喷灌系统 150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及分类回收调研报告 151 高效智能太阳能发电系统 152 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酶应用于污水处理153 新型广风速适应风力机 154 节水型蒸馏水器改造设计 155 关于农村沼气推广中的问题的调查 156 鄂东南地区农村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及防治措施 157 节能减排下地级城市居民低碳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广东... 158 节能插座 159 原竹居住建筑的节能生态设计 160 多功能破障车 161 论嘉兴市农村沼气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162 低碳校园健康生活——江苏大学洗化用品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63 船用柴油机高温燃油供给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164 钙钛矿结构La–K–Fe–O催化剂在实际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研究... 165 江苏科技大学节水节电情况调研及对策分析 166 空调节能遥控装置 167 火电厂静电除尘电源调研报告 168 高校寝室用电情况调查及节能方案 169 新型节能空调办公桌170 关于当前农村农药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河南省长垣县为例 (171)多孔悬浮陶粒的修饰改性及其强化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172 陶瓷微滤膜的节能型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 173 甘肃金徽酒业废弃白酒糟的太阳能辅助回转干燥设计174 沈阳市新城子乡五五村花卉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175 东北农村冬季取暖方式的探究改进设计说明书 176 油田污水的油品回收及处理技术研究 177 太阳能相变蓄热加热输送原油系统的研究 178 废用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利用体系的研究179 校园室外空间环境中路灯系统的优化设计 180 关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寓楼节水方案改进的可行性分析 181 低碳试点城市节能减排重点领域行动方案设计——以南昌市为例... 182 建立节能型工业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183 关于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及创新 184 有关向牲畜饲料中添加食品添加剂防止全球变暖的研究 185 生态洗衣机 186 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系统 187 单兵用双三角形燃烧室的小型半导体电池研究 188 中性笔管的循环利用 189 还印机 190 基于新型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的家庭节能系统 191 含砷废水的处理和生物毒性监测系统 192 江苏省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利用技术现状调研 193 一种可实现降温的水膜视窗 194 关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研究195 一种基于热管的自然冷源多温级蓄冷系统 196 连续式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装置 197 基于Zigbee标准绿色能源低功耗智能家居系统 198 铁电池的制备199 注塑企业节能增效解决方案 200 低碳电动车 201 基于空气振动的降噪发电系统 202 固体废物用于新型脱色–脱氮(EBR–BAF)污水处理反应器填料... 203 双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204 基于配重变档的新型节能电梯 205 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联合系统 206 自发电免电池无线鼠标 207 风热转换装置及分布式供热方法 208 太阳自动追踪系统 209 "践行低碳,绿色泉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10 新型实用自动关闭式节能水龙头 211 低水头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12 我国北方沼气利用改进技术设计 213 高效自反馈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214 太阳能光伏光热面板智能清洁装置 215 走路发电鞋 216 节能减排之绿色出行研究上海推广免费自行车租赁之利弊调研报... 217 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机组 218 城市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基于... 219 基于居民支持的城市污水处理研究——基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证 (220)室内照明灯红外自控开关设计 221 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 222 开发海洋新能源——基于海水盐度差能发电的研究 223 低温余热发电 224 智能家居——新型智能家居遥控终端系统 225 大型公共场所无线传感节能监控系统 226 基于多元成分、粒径调节带隙宽度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器件设计... 227 利用帕尔贴效应的冷暖空调床 228 一种化工品生产系统热利用的节能改造 229 环保型殡葬礼仪跨火炉 230 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分析——以邵阳市联都... 231 采用空气--冷凝水复合冷凝器的家用空调 232 带饮水机的多功能电冰箱 233 环保高效Ce–Zr基稀土催化器 234 生活垃圾余热发电 235 管道热损测量仪 236 塔里木大学供暖系统节能方案 237 对塔里木大学用水用电的调查 238 超声电化学预处理难沉降煤泥水装置 239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 240 中国传统古建筑低碳技术研究 241 卫生间换气与照明节能装置 242 被'宅'掉的能源 243 小型三轮低耗车 244 一种用于光伏幕墙的电热联产电池板 245 塑料瓶盖自动分类系统 246 浮体式太阳能水循环净化装置 247 新疆博斯腾湖环境现状调查与生态治理 248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249 节电插座 250 减速带、缓冲带发电装置 251 节能新理念—利用燃料电池客车余热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252 家用节水型两用座便器 253 光催化耦合生物带污水处理装置 254 踩踏式地面铺设自助发电多用装置 255 矿浆瞬间加热系统 256 少无冷却液切削集成应用系统的研究 257 新型螺旋缝隙式燃气灶分火器 258 石墨烯非晶硅组合太阳能智能路灯 259 基于CAN的汽车怠速自动启停系统研究与设计 260 车用液电馈能式悬架减振器 261 武汉市节能减排现状调研及评估体系构建 262 石墨烯基高效易回收光催化剂的研制 263 智能野外饮水净化系统 264 防止电能浪费的室内电源控制装置 265 汽车振动利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66 基于WSAN的道路灯光集群式无线网络控制系统 267 磁耦合共振的能量无线传输装置 268 节能燃气灶 269 低碳技术在中国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及推广的分析报告 270 智能电梯节能控制系统 271 低碳管理在陕西省企业物流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展望 272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273 面向智能电网的高电压大功率静止无功发生器 274 分级延时节水阀275 夹层介质循环型玻璃幕墙技术 276 新型浴室热水雾加温装置 277 高效内燃式燃气热水壶 278 全参数实时在线监测的锅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 279 电子草稿纸的设计 280 西北民族大学草稿纸效益问题调研说明书 281 西北地区植物灌溉模式设计 282 基于光合作用机理的设施农业智能补光系统 283 "追日式"太阳能路灯设计制作 284 高效水循环节能器 285 无轴式节流发电装置 286 生活垃圾高温自蔓延裂解再生燃气新技术 287 基于太阳能交互式喷泉系统设计288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敏化剂设计 289 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改进——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 290 乌鲁木齐市高校生活用水调查 291 滤池反冲洗水的回用 292 "领跑者"人力式洗衣机 293 螺旋式风力发电机 294 农村单体用户综合节能系统 295 高效零能耗流线型蓄能结构的新型提水装置 296 高层建筑排水管路发电系统 297 基于高压气流的地下停车库蓄能发电系统 298 太阳池热浮力发电系统 299 波浪能发电蓄能装置 300 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 301 浙江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及对策 302 印染废水深度净化及回用工艺 303 节能型异形截面折流杆换热器设计 304 基于51单片机的空调节能开关设计 305 LED路灯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306 高速公路风力发电系统 307 学生公寓节水减排系统 308 太阳能直接电解水制氢装置 309 低碳消费法制化途径调研报告 310 可食性全降解鱼皮明胶复合包装膜 311 大学生生活方式对高校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以中国计量学院... 312 一种新型节能日光灯 313 节。

Ni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应用

Ni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应用

Ni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应用Ni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应用在当前全球持续加剧的环境问题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发高效的净化技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Ni纳米纤维材料以其出色的催化性能和高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

这种新型纤维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例如电纺法、热处理法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电纺法,该方法通过在高电场中将溶液喷射成纳米级纤维,然后在收集器上形成纤维网状结构。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Ni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过程。

在电纺法中,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溶液。

一般来说,将含有Ni离子的溶液与聚合物混合,并充分搅拌以保证均匀分散。

然后,在高电场下,通过电纺机将溶液从尖端喷射出来,在空气中形成纳米级纤维。

最后,这些纳米纤维可以通过热处理进一步固化和改变其晶体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Ni纳米纤维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

由于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Ni纳米纤维材料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将其应用于催化转化器中,以提高催化转化器对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

此外,纳米纤维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也有助于吸附和催化有害气体的降解。

进一步研究表明,Ni纳米纤维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果显示,添加Ni纳米纤维材料的催化转化器能够显著降低尾气中的NOx、CO和VOCs浓度,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此外,Ni纳米纤维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

然而,Ni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制备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优化工艺。

其次,催化效果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实验控制和调节。

此外,在大规模应用中,还需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持续性。

总结而言,Ni纳米纤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因此研究和应用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汽车正常运转的重要驱动力。

人们不断研究各种不同用途的发动机。

加快节能技术研究,应充分重视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相关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节能能力。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动机非常容易出现严重故障。

如果不及时维修或检查,会危及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汽车驾驶员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措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1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1.1汽车发动机启停故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包括机身和载重在内的汽车重量较大,加重了汽车的负荷,对汽车特别是大货车的长期使用非常不利。

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要求显著提高。

启停故障一般表现为汽车发动机冷启动产生的高频振动使汽车内部的汽车零部件极不稳定。

为了减少震动,汽车只能一直保持高速。

如果此时汽车突然停车,油压还没来得及降下来,汽车就可能无法平稳停车。

不仅如此,还会对汽车的使用和乘客造成一定的威胁。

比如没有及时换挡,很可能造成车祸。

所以要注意启停故障。

1.2发动机异常噪音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往往会伴有异响。

比如连杆喷油时间过早,喷油器漏柴油,喷油时间过晚,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活塞环侧间隙过大,气门间隙过大等等,导致发动机产生异响。

这种声音很可能对发动机造成机械损伤,从而缩短发动机寿命。

1.3油箱中杂质太多根据发动机本身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其曲轴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足够的动力,使汽车正常启动。

因此,曲轴是发动机中的关键环节。

如果这部分损坏,发动机将无法正常完成能量转换,使内部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大量有害物质出现。

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还原CO2的研究

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还原CO2的研究

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还原CO2的研究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还原CO2的研究摘要二氧化碳(CO2)的排放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减少CO2的排放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摩擦力产生电能,然后驱动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系统还原CO2。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地还原CO2,产生高价值的化学品,为解决CO2排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CO2排放量,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展研究,寻找可持续的CO2减排技术。

目前,常见的CO2减排技术主要包括气候工程、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CUS)等。

然而,这些技术不仅经济成本高昂,而且实施难度大。

因此,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CO2减排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来驱动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系统还原CO2。

该发电机由纳米摩擦材料和金属金刚石薄膜组成。

当两个纳米摩擦材料相对运动时,会产生高电荷密度和高温的摩擦电等离子体。

然后,通过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将摩擦电等离子体中的CO2还原为高价值的化学品。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系统的运行。

通过改变摩擦速度和摩擦力,可以调控摩擦电等离子体的能量和温度。

在适当的条件下,摩擦电等离子体可以将CO2还原为甲酸、乙酸等高价值的化学品。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还原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于提高CO2还原的效率至关重要。

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摩擦电等离子体-催化剂系统,用于还原CO2。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地将CO2还原为高价值的化学品。

纳米摩擦发电实验报告

纳米摩擦发电实验报告

纳米摩擦发电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纳米摩擦发电实验摘要:纳米摩擦发电是一种利用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来实现能量转化的新型发电技术。

本实验通过搭建纳米摩擦发电系统,研究其工作原理和产生电荷的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摩擦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实现能量转化,并可用于驱动低功率电子器件。

1.引言纳米摩擦发电是一种发电技术,可以通过摩擦产生微小电荷,并将其转化为可用能量。

相比于传统的发电技术,纳米摩擦发电具有可持续性、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探究纳米摩擦发电的工作原理和产生电荷的机制。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金属板、橡皮布、纳米粒子、导线等。

方法:1)搭建纳米摩擦发电系统:将金属板固定在工作台上作为电极,橡皮布擦过金属板,使其表面带有电荷。

2)调节纳米粒子的浓度:在橡皮布上撒放不同浓度的纳米粒子,观察摩擦效果的变化。

3)测量电荷的大小:将金属板与电荷仪连接,用电荷仪测量电荷的大小。

4)测量电压和电流:将金属板与电阻或电子器件连接,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纳米粒子的浓度对摩擦效果有显著影响。

当纳米粒子的浓度较低时,摩擦效果较差,电荷较小;当纳米粒子的浓度较高时,摩擦效果较好,电荷较大。

2)金属板与电荷仪连接后,电荷仪显示出正电荷,证明纳米摩擦发电系统能够有效产生电荷。

3)将金属板与电阻或电子器件连接后,测得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表明纳米摩擦发电系统能够将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转化为可用能量,用于驱动电子器件。

4.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纳米摩擦发电系统,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和产生电荷的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摩擦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实现能量转化,并可用于驱动低功率电子器件。

这一发现有利于开发新型的可持续能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Zhu, G., Yang, Y., Zhang, T., Jing, Q., Chen, J., Zhou, Y., … Wang, Z. L. (2024). Self-Powered, High-Performance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nO NWs/GaN Hetrostructures. Nano Letters, 10(8), 3151–3155.。

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新型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然而,在普及和推广新型能源汽车的过程中,相较于燃油汽车,其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问题仍然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

因此,在新型能源汽车的发展中,研究和掌握一套科学可行的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必要的。

汽车尾气排放主要包含碳氢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多种成分。

其中,碳氢化合物和氧化物是汽车排放中的两大主要成分,这些成分与大气环境中其他有害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化学反应,将极大地影响大气环境水平。

其次,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在汽车后处理系统中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以过滤出污染物等有害成分,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针对第一个方面,技术手段包括非常规燃料和先进燃烧技术的应用。

非常规燃料技术包括天然气、生物燃料和电力等,这些燃料的排放污染物较传统燃油汽车低,从而达到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效果。

此外,先进燃烧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新型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中,采用了燃烧优化技术,它可以在发动机工作时自动根据负载和转速等参数,调整燃油和空气的比例,以达到优化的燃烧效果,从而减少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对于第二个方面,在汽车后处理系统中进行的污染物过滤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捕集、转化和吸附。

其中,捕集技术可通过吸附装置,如活性炭、吸附剂等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捕集,并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或经过后处理处理设备,进而实现减排的目的。

转化技术也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例如在柴油车中使用催化转化器等技术,可以将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从而达到减少排放污染物的目的。

吸附技术则侧重于通过吸附材料吸附和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以达到减排目的。

例如将酸洗石墨烯嵌入到有机高分子膜中,利用高分子结构的渗透性及其对于异构体的亲和性来实现对污染物的吸附。

纳米科技在废气处理中的使用指南

纳米科技在废气处理中的使用指南

纳米科技在废气处理中的使用指南废气排放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废气中含有各种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纳米科技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为废气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纳米科技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使用指南。

一、纳米材料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1. 氧化物类纳米材料:氧化物类纳米材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害气体。

例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可以利用紫外光催化降解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2. 碳基纳米材料:碳基纳米材料如纳米炭等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有害气体。

例如,纳米炭材料可以用于吸附废气中的甲醛、苯、氨气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3. 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属材料如纳米银、纳米铜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废气处理中可以用于催化降解有害气体。

例如,纳米银材料可以用于催化降解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1. 纳米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纳米材料进行废气处理。

不同的纳米材料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不同的吸附和催化降解效果,需要根据废气的组成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纳米材料。

此外,还需要考虑纳米材料的成本、稳定性以及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2.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是纳米科技在废气处理中的关键。

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形态和分散性,以提高其吸附和催化性能。

应用技术包括纳米材料的载体设计、固定化技术等,以提高其在废气处理中的有效利用率。

3. 纳米材料的反应条件:纳米材料的反应条件对废气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流速等,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此外,还需要注意纳米材料的光照条件(如对于光催化材料),保证反应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

4. 纳米材料的再生与回收利用:纳米材料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会逐渐失去活性或饱和,需要进行再生或替换。

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优化研究

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优化研究

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优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短了怎么办等信息。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输入的内容:超临界供热机组作为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在发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汽器作为超临界供热机组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效水平。

凝汽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补水,以维持其稳定的运行状态。

为了提高凝汽器的性能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雾化补水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在超临界供热机组中,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补水方式往往效率低下,水量大,对凝汽器造成负面影响。

对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通过研究不同的雾化方式对凝汽器性能的影响,探讨补水雾化方案的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凝汽器的性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提高凝汽器的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通过对不同雾化方式对凝汽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补水雾化方案的优化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补水雾化对凝汽器传热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机理,为超临界供热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通过优化改进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为工业生产和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超临界供热机组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电联产系统,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凝汽器作为供热机组的关键设备之一,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热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补水雾化方案作为凝汽器运行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热效率和能源利用效果。

优化补水雾化方案可以提高凝汽器的热传输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减少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补水雾化方案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寿命,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过对超临界供热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不仅可以为我国能源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还可以促进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浅谈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

浅谈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

浅谈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摘要: 汽车发动机的机外净化技术主要有:1、颗粒物的过滤净化技术,它包括氧化催化技术,连续再生捕集技术,颗粒物的捕集技术。

2、氮氧化物的净化技术,这也是机外净化的主要措施,它包括:a、三元催化转换技术 b、等离子体辅助催化还原NOx技术;c、稀混合气NOx捕集技术;d、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尿素一SCR 系统)等关键字:尾气处理、机外净化、节能减排1 颗粒物的过滤净化技术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颗粒物的氧化催化技术(DOC)、连续再生捕集技术(CRT)、颗粒物的捕集技术(DPF)。

1.1 氧化催化技术:是在蜂窝陶瓷载体上涂金属催化剂(如Pt),降低柴油机尾气中的HC、CO和SOF的化学反应活化能,使这些物质能与尾气中的氧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并最终转化为CO2和H2O。

1.2 连续再生捕集技术:它由一个壁流式陶瓷过滤器和一个置于过滤器上游的氧化型催化转化器构成。

当柴油机排气流过氧化型催化剂时,在200℃一600℃温度条件下,CO和HC几乎全部被氧化成CO2和H2O,NO被转化成NO2。

NO2对被捕集的PM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利用产生的NO2作为氧化剂除去微粒捕集器中的微粒并生成 CO2,而NO2又被还原为NO,达到去除微粒的目的。

1.3 颗粒物的捕集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扩散、沉积和撞击机理来过滤捕集柴油机排气中微粒的。

排气流经捕集器时,其中微粒被捕集在过滤体的滤芯内,剩下较清洁的排气排入大气中。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器,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和城市公共汽车,操作简单、过滤效率高。

2 氮氧化物的净化技术2.1 三元催化转换技术: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由于这种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故称三元。

工作原理是: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O)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开题报告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xxx指导教师 xxx2015年3月19日型发动机、应用磁化等技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采用多级喷油和多气门技术等。

机外控制法。

采用低污染动力装置和促进燃烧完全的各种措施是解决排气净化的根本措施,但还需要作大量工作,而且对于正在使用的汽车很难采用,在现有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净化装置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而对这种排气净化装置的要求是: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小,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寿命长,目前的方法有二次空气喷射法、在排气出口加装热反应器、或加装催化转换装置、采用后燃法等。

发动机稳态排放特性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是随发动机的工况(负荷与转速)变化的,各种排气污染物(CO、HC等)的排放量随发动机运转工况参数如转速、平均有效压力等的变化规律,称为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排放浓度,而且还取决于其质量排放量。

发动机的瞬态排放特性发动机的转矩和角速度随时间迅速变化的工况,称为发动机的瞬态工况。

汽车的冷态及热态起动、加速、行驶时负载突然增加的工况,都是典型的瞬态工况,在这种工况下,其转速和负荷不断的变化,发动机各部件的温度以及工作循环参数也在不断的变化,此时发动机的排放与稳态工况有很大的不同。

影响汽车瞬态排放特性的有起动工况、加减速工况、怠速工况等。

试验设备介绍:本次汽车排放试验,所用的排放、测试、分析设备。

包括:(1)AVL一ZOLINER底盘测功机系统。

它由控制计算机(MMI)、AVL一ZOLINER底盘测功机、跟踪风机、司机助和测量控制柜等设备组成;AvL一zoLLNER底盘测功机系统。

AVL一ZOLLNER底盘测功机不仅可以满足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标准,也可以满足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招标技术规格。

它采用了48英寸直线型单转鼓式的设计模式,转鼓表面喷涂铬钢;基础惯量为1360kg,最大测量速度为20k0m/h,所允许的被测车辆的最大轴重为30O0kg;采用直流电力(DC)测功机技术,可用于前轮或后轮驱动双轴机动车的排放和性能测试。

汽车发动机实验报告

汽车发动机实验报告

汽车发动机实验报告汽车发动机实验报告引言: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实验一:燃烧室温度的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热电偶传感器来测量汽车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

通过将热电偶传感器插入燃烧室内,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到燃烧室内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燃烧室温度也相应上升。

这是因为更多的燃料被喷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量增加。

实验二:排气温度的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红外线测温仪来测量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温度。

通过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排气管,我们可以非接触地测量到排气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排气温度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上升。

这是因为更多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被排出。

实验三:发动机功率输出的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功率测量仪来测量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通过将功率测量仪与发动机连接,并记录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到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也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更多的燃料被燃烧,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

实验四:发动机燃油消耗量的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记录发动机运行时的燃油消耗量来测量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实验结果显示,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更多的燃料被喷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能量被转化为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而非被用于行驶。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室温度和排气温度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上升。

2.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输出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3. 汽车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汽车设计和制造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来优化发动机的设计,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性能表现。

中期实验报告

中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研发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成为当务之急。

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2. 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材料性能;3. 探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三、实验原理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主要是指具有较高热导率、低热阻、耐腐蚀、高强度、轻质等特点的材料。

本实验以纳米材料为基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以水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保等优点。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纳米材料、硅烷偶联剂、醇类溶剂、水等;2. 实验设备:磁力搅拌器、干燥箱、电子天平、高温炉、超声波清洗器、显微镜等。

五、实验步骤1. 配制溶胶:将纳米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醇类溶剂,搅拌溶解;2. 制备凝胶:将溶胶在室温下静置,形成凝胶;3. 干燥:将凝胶在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燥的纳米复合材料;4. 烧结:将干燥的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温炉中烧结,得到烧结体;5. 性能测试:对烧结体进行热导率、热阻、耐腐蚀性、强度等性能测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导率、低热阻、耐腐蚀性等特点,符合实验要求;2.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如改变纳米材料的种类、比例、溶剂种类等,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导率和耐腐蚀性;3. 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后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导率、低热阻、耐腐蚀性等特点;2.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3. 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雾化在发动机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单个雾化头单位时间内雾化量实验
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0日19点-20点
地点:B8-201走廊
实验人员:范章伟、刘勇、沈荣欣
一、实验器材:
雾化头两个、电吹风、测量杯,电源12V,电压升压模块,万用表
二、实验内容:
测量单个雾化头在单位的时间内,在恒定工作电压27.4V所能雾化的汽油量。

三、实验步骤:
1、连接雾化头的工作电路。

我们用两个雾化头同时工作,提高准确度。

2、有量瓶量取汽油600ml,倒入雾化室。

3、打开雾化头工作开关,记录开始时间。

4、用电吹风吹走雾化了的雾粒。

并补充一定汽油。

5、半个小时后关掉工作电源,倒出雾化室剩余到量瓶里。

6、观察总共剩余量为200ml。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2个雾化头在20min内雾化了400ml汽油,可得单个雾化头在恒定工作电压27.4V时可以雾化的汽油量为600ml/h.
五、实验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