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生理心理学44811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四、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
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要了解心理现象的产生,必然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之本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组成。
(一)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神经系统的一切机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人脑内大约有1011个神经元,它们虽然在形态、大小、化学成分和功能类型上各异,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微细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和突触间隙(前、后膜之间的缝隙)三个部分组成。电突触的间隙约10-15纳米,化学突触的间隙较宽约20-50纳米。
(二)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内的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小脑,6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颈8,胸12,腰5,骶5,尾1。外周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头部、面部和躯干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帐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交感神经支配应付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副交感神经维持正常情况下的常规活动。
(三)脑结构与功能
大脑:在人类新皮层中约有300多万个柱状结构,每个柱中约有4000个神经细胞。大脑深层多为神经纤维占据,呈亮白色(白质),为大脑髓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聚集的地方,颜色灰暗,称为灰质或神经核团。神经元轴突(神经纤维)密集的地方,颜色浅而亮,称白质或纤维束。
生理心理学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失调
阿尔茨海默症
• 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 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大脑变性疾病,起病多在50岁 以后。 •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精神状态衰变,包括记 忆、智力、定向、判断能力、情感障碍和 行为失常甚至发生意识模糊等。随人类寿 命的延长,本病的发率呈增高趋势。
病理变化
• 肉眼观:广泛脑萎缩,以额叶、顶叶及颞 叶最显著。 • 神经斑(老年斑)与β -淀粉样蛋白 • 神经原纤维缠结,是神经细胞趋向死亡的 标志
多发性硬化
• 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CNS自身免疫性 脱髓鞘疾病。 • 髓鞘是胚胎晚期形成的组织,由几种磷脂蛋白构 成,机体对它的免疫耐受性尚未形成,出生后因 血脑屏障使它与机体的其他部位相分隔。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有少量磷脂蛋白释放,使机体 逐渐形成耐受。 –异常情况下,如病毒感染、破坏了脑的免疫屏障功能, 磷脂蛋白受到攻击,从而诱发MS的发生。
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神经紊乱
• • • • • 病毒性脑炎 骨髓灰质炎 狂犬病:狂犬病毒攻击大脑、小脑和海马 脑膜炎 HIV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病人/带菌者 者 飞沫 易感
Prion,蛋白病毒
• 1982年,Prusiner在感染Scrapie的仓鼠脑内,发 现了一种独特的大分子蛋白。通过修饰核酸及水 解蛋白等手段不能使之灭活,称之为蛋白酶传染 因子(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或 蛋白感染素,缩写为Prion,及朊蛋白。 • Prion不同于病毒、拟病毒,对灭活病毒的理化方 法均有抵抗性,也无机体对朊蛋白存在细胞或体 液免疫的证据。这种不含核酸的蛋白质分子在侵 入活细胞后,能大量复制自己,并引起传染性疾 病。因此提出了蛋白感染素致病学说,由此获 199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记忆痕迹理论: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②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③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有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2.海马的记忆功能:海马是端脑内一个特殊的古皮层结构,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底壁,形似海马而得名。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
调节机制。
3.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①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②三
突触回路(下面):
3.三突触回路的特性,为什么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形态基础和
理论意义)
①三突触回路:三突触回路始于内侧嗅区皮层,这的神经元轴突形成传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苔状纤维与海马CA3锥体细胞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1区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系,再有CA1锥体细胞发出向内侧嗅区的联系。②三突触回路的特性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③长时程增强(LTP)指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长时增强,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④所以,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应用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11112
总学时数:54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知觉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和研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方法,初步掌握运动反映的控制机制,理解并初步掌握维持生存的几种主要活动的内驱力的生理基础,了解学习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研究的新进展,加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
一、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脑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一、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
二、精神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
三、神经病与神经病学
四、脑形态学的基本概念
五、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
六、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学问题
第二章感觉
第一节视觉生理心理学
一、视觉信息的产生
二、视觉信息的传递
三、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
第二节听觉生理心理学问题
一、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学参数
二、耳与听觉通路
三、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
四、对音色的神经编码
五、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
第三节味觉与嗅觉
一、味觉
二、嗅觉
第四节躯体感觉
一、躯体感觉模式及其编码的一般规律
二、浅感觉及其上行通路
三、深感觉及其传导通路
四、内脏感觉与痛觉
第三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
第一节知觉的神经基础
一、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
二、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知觉理论及其生理学研究
一、两种加工过程和知觉特征结合论
02《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61802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学时数:54学分数:3
执笔者:编写时间:2004年8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生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生理基础的科学。
通过生理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要旨;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
难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要旨
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
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第二章神经解剖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解剖学定位;脑的概观;脊髓的概观;周围神经系统
(二)教学内容:
重点:脑的概观
难点: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
第二节脑的概观
第三节脊髓的概观
第四节周围神经系统
第三章体内信息加工和传递过程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脑表现的整体电位;激素。
(二)教学内容:
重点: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
难点: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
第一节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
第二节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
第三节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脑表现的整体电位
第五节激素
第四章感觉的基本过程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感觉世界的多样性和适当刺激;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感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记忆三大生理机制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普通心理学基础复习重点:记忆三大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记忆的非定位理论。认为记忆的保持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
定位论:脑机能定位理论。如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记忆的SPI理论: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整合起来。5种主要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关于记忆过程的假设是编码是单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数独立的。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贿赂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冲动并不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
突触结构: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突触结构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长时程增强作用: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小时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出结构的改变,还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核糖核酸及某些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
主要内容
导论(学科本质、历史发展、研究方法)
人体的神经系统
各种心理现象的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言语、思维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人格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导论
学科本质、研究意义、历史发展、研究方法
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本质
一、定义: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二、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尤其是脑机制。
三、研究任务:
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方式。
四、学科特点:
基础性;
理论性;
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生理心理学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内分泌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五、需具备的知识:
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
心理活动是脑对外界世界的反映过程。
外部刺激→【心理活动】→反应
[认识过程一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一一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一一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一一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一一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气质、性格
2. 精神疾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
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生理心理学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Ⅱ类范式)
大家都知道,记忆的3个步骤――感觉登记、STM、LTM――构成了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记忆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在脑中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举个例子:观察者面向东,被观察
者面向南,此时被观察者脑的横断面是这样的――从额叶到皮层运动区顺时针――额叶
(储存语义和情节记忆)、前额叶皮层(参与短时记忆的储存)、颞叶(参与长时语义和
情节记忆的整合和存储,对短时记忆中新材料的加工也起作用)、杏仁核(对于新情绪记
忆信息的整合非常关键)、海马(在整合新的长时语义和情节记忆中有关键作用)、小脑(在程序性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皮层运动区(参与程序性记忆)。)感觉登记)短时
记忆研究表明,形象记忆通常优于词汇记忆,这是因为我们经常既以语言又以表象的形
式存储形象,而词通常只是以语音形式存储的。对形象的双编码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形成我
们要学习的东西的心理图画对学习会很有帮助。)长时记忆
关于启动现象的研究也揭示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不同。例如,可能给你看一串词,其中包括tour这个词,但是没有告诉你要记住其中的任何一个词。然后,可能再给你一
串词的片段,包括_ou_,并要求你填补空白组成新词。在这种情况下,你极有可能会写下tour而不是four、pour和sour,尽管这些都像tour一样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没有要求
你记住tour这个词,但是只是看过它就能启动你去写出他。
序列位置效应揭示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长时记忆的保持: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记忆痕迹理论: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②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③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有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2.海马的记忆功能:海马是端脑内一个特殊的古皮层结构,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底壁,形似海马而得名。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
调节机制。
3.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①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②三
突触回路(下面):
3.三突触回路的特性,为什么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形态基础和
理论意义)
①三突触回路:三突触回路始于内侧嗅区皮层,这的神经元轴突形成传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苔状纤维与海马CA3锥体细胞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1区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系,再有CA1锥体细胞发出向内侧嗅区的联系。②三突触回路的特性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③长时程增强(LTP)指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长时增强,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④所以,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分类整理
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
正常知觉。
,它只能对视觉的某综合反映形成简单联络区皮层。,是知觉细胞生理心理
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
。可以是感知过
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
视觉认知过程的
难
形态变化—形
度,
、语言中枢的方向上
上
经元形成
碍
中、分散有情绪
止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海马与顺行性遗忘症
H.M. 1953 年, 27 岁,因癫痫而切 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 和海马。 术后智力测验成绩正常(韦 氏 118 );对手术前的近事和 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 能与人交谈,虽然说话的语 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 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 和别人说话,甚至笑话都能 理解。 最突出的问题:难以形成新 的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痕迹理论
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 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 忆和长时记忆。 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 振荡; 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 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
多重记忆系统和多重编码理论
记忆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等过程 按时间:感觉、短时、长时 工作记忆和参考记忆: 1.工作记忆又称发生作用的记忆; 2.参考记忆:长期存储的记忆
病人的解剖结果
脑内突出的病变是在下丘脑乳头体和内侧丘脑,其次 80%的病人额叶皮层萎缩。 乳头体是海马与间脑等其他脑结构的重要中继站。它 通过穹隆接受海马的信息,再发出纤维投射到丘脑前 核核其他脑结构 过去认为乳头体核内侧丘脑损伤阻断了海马的传出联 系,是造成遗忘的原因,事实上乳头体或间脑损伤造 成的遗忘症比海马的要复杂很多。 两者的最大差别是对远事记忆的影响,间脑损伤病人 远事记忆也遭到破坏,而海马病人,远事记忆却保持 良好。
生理心理学(隋南版)_图文
欢笑和运动,才有了悲痛、哀伤、绝望和无尽的忧思;
因为有了脑,我们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有了智慧,获
得了知识;我们才看得见、听得到;我们才懂得了美与
丑、善与恶;我们才会感受到甜美与无味……同样,因
为有了脑,我们才会发狂和神志昏迷……我们之所以会
经受这些折磨,是因为脑有了病恙……由于这样一些原 因,我认为,脑在一个人的机体中行使了至高无上的权 利”
——Hippocrates,On the Sacred Disease
1662年《人性论》中的木版画
• 1.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 Broca 区 额下回后部 44区 失
语症 • 2. 书写(写字)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 3. 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 39区 语义性失语和视听性失语 • 4.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中回
无创的; 时间差远低于PET; 定位活动脑区优于EEG及MEG 设备及测量技术仍有待标准化; 检测环境较封闭、全身进入 需要较大磁场,不能有金属
• 感觉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Baidu Nhomakorabea络神经元)
脑干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 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 期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 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 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 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心理学基础绪论PPT精品课件
个性心 理特征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人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等)
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 定的总体的精神面貌。
20社21/会3/1 现象
26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动物心理
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
个 思维、表象与想象、言语
研 究
体 心 动机、情绪和情感 理
电影“恐怖催眠师” 的海报
2021/3/1
11
哪些人不容易被催眠 ?
2021/3/1
12
1)体质虚弱或神经衰弱者,感受性低,不容易进入催眠 状态
2021/3/1
13
2)教育程度低或常识缺乏者,听不懂指令,不易被催眠
2021/3/1
14
3)不够专心的人容易分心、胡思乱想,不容易被催眠
2021/3/1
个案研究(case study) ➢ 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2021/3/1
32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一、研究领域
(一)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生理心理学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
心理学基础
2021/3/1
1
参考教材
《普通心理学》彭聃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阴国恩,梁福成,白学军 --南开大学出版社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hysiopsychology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叶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性质
生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学习的基础上,为心理学专业学生介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使学生对于心理与行为现象的生理基础有更深的了解。
本课程目的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教育,为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心理现象能够进行客观、全面的生理基础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心理咨询与康复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总体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理解有关感觉、知觉、注意、基本动机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人格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能够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2、通过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后续课程间的关系,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制定的教学参考书以及文献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了解该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对一些疑难内容或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结合有关参考书目进行延伸学习。
生理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与变化规律。它首先由威廉.冯特提出。
二、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
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动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采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心理生理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生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机制,而心理生理学研究生理参数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传统方法(自己了解)
2.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此方法是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2.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此方法是测定含放射性同位素(18F或15O),在脑区域性代谢率,以此作为脑认知功能的生理指标。
3.无创性脑生理成像技术:脑电图(EEG)和脑磁信号分析技术。脑电信号反映出大脑皮层与深层之间的功能变化,脑磁信号反应大脑表面切线方向的功能变化。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脑磁图(MEG)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分辨率较高,但是空间分辨率差。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一、视觉的生理基础(了解)
生理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导论
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它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
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2、学科性质:生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交叉学科、综合学科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3、细胞生理学的概念:兴奋和抑制这两种基本的神经过程的活动,是神经系统反射活动的
基础,利用生理学技术能够记录动作电位和神经冲动的发放,作为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在细胞水平的表现。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将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元的兴奋过程表现为单位发放的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表现为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如何变化,同一个神经元的每个脉冲幅值不变。
4、“全或无”: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化编码。这
里的“全或无”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脉冲发放。
5、干预脑功能和记录生理参数的传统方法:
(1)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
(2)传统心理生理学方法;
(3)灵长类动物的电生理学方法;
(4)传统神经心理方法
6、干预与记录脑功能的当代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①透颅磁刺激技术(有创):是近十多年来采用的新仪器。利用脉冲磁场对头皮和颅骨
的穿透力,通过头皮外的磁力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描边,对其产生局部刺激作用。通过调节刺激强度和脉冲磁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表面,对其产生局部刺激作用,用以观察大脑皮层局部兴奋或抑制对某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②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叫强的“噪音”掩盖了它,使短时记忆的痕迹无法提取和识别。
•二、长时记忆的生化基础
•(一)理论观点 •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物化学基础是生物化学物质(RNA或Pr)的变化。 •(二)实验研究 • 1、60年代: •RNA理论:海登(H.Hyden,1960)首次报道了记忆与RNA(核糖核酸)关系的实验结果及
练日期。
• 结果:手术前记忆越巩固,受海马损伤影响越小。 • 结论:海马在记忆形成早期阶段更为重要,其在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
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 多重记忆系统与多重编码理论
•一、多重记忆系统 •80年代后发展了多重记忆理论。 •1、按保持时间将记忆分为: • 感觉记忆(1s) •短期记忆(几s到1Min) • 近期记忆(几Min或数天,但仍然易记) •长时记忆(记忆可长期或永久保持) •2、按记忆复述的方式分为: •非陈述记忆:包括程度性记忆(体操技能记忆)、习惯性记忆(婴儿吃奶、骑
•一、海马的形态与功能特点 •沈政《生理心理学》 P155 图6-2 • 1、 形态结构:分为4个区域:CA1 ,CA2 , CA3 , CA4。 • CA1 ,CA2位于背侧,CA3 ,CA4位于腹侧。 • 2、海马结构及功能区:包括海马、齿状回、侧脑室下脚、胼胝体上回、束状
回。
•3、纤维联系: •(1)接受海马结构纤维→齿状回→终止于CA3 ,CA4 •(2)海马CA3 ,CA4发出纤维→终止于CA1 ,CA2→经穹隆达下丘脑乳头体、丘
•嗅区皮层轴突→与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形成第一突触→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苔藓纤
维(Mossy fibers)→与海马CA3区和锥体细胞树突形成第二突触→CA3区锥体细胞轴 突发出纤维与CA1区形成第三突触→发出纤维→止于嗅区皮层
•罗莫(T.Lomo)通过LTP现象(刺激内嗅皮层,5-25Min后在齿状回记录到增大的电
解释:强电流造成神经细胞产生不应期,从而中断了原有的振荡,使短时记忆痕迹消 失。其研究支持了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学说。
• 3、70年代:
•动物电抽搐记忆研究:鲁宾斯和麦尔(M.J.Robbins and D.R.Meyer)用动物先行主动回
避训练,再对其电抽搐,然后再检验其对电抽搐前习得行为的记忆情况,发现电抽搐与习 得行为训练间隔较短时,会对习得行为产生影响,但间隔时间较长(1h以上)时,不产生 影响。
•(二)实验研究
•1、30年代: •精神分裂症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反复发生癫痫后分裂症状会好转,于是出现
了临床上用电休克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但是发现在治疗中病人除出现癫痫大发作和全身性 抽搐外,同时出现逆行性遗忘症(早年事件记忆良好,但电休克之前较短时间发生的事件 出现选择性遗忘)。
•解释:可能是在强烈的电抽搐后造成反响回路的阻断或消失,打断了反响电路引起
•症状: •早期出现短时期的逆行性遗忘症,几天后逐渐缓解。但有的病人
逆行性遗忘症尚未缓解,又出现顺行性遗忘症现象,一般一周至三 周或三周以上时间会一觉醒来时,突然发现记忆完全恢复。
•四、心因性和原因不明的遗忘症
症状:包括不良的个性特点、重大的精神创伤、心理暗示作用和赔 偿心态等多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症。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发生,也 可能仅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作用,造成一时或一段时间的遗忘状态。 五、Alzheimer’s Disease 症状:是一种高级认知功能的全面衰退,常常伴有行为及人格改变。 大脑皮层萎缩是老年痴呆的最重要病理。
• 症状: • 1953年,一例顽固性癫痫病人由于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故切除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
术后随访35年之久。术后该人智力正常,对手术前的近时记忆和远时记忆良好,交流和语言表达、 理解能力正常,但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即因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导致了顺行性遗忘症。
三、脑震荡与逆行性遗忘症
自行车)、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一件事出现,自然想起另一件事)、内隐记 忆(本人并不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述性记忆:包括情景性记忆、语义记忆。
• 二、多重记忆系统的神经生物学理论
•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现将大脑的记忆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 •1、数据或资料驱动的记忆系统(Data—driven memory): •系统类似现代电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资料对其进行多种编码方式的存取。 •(1)如果输入的资料由简单的物理刺激以精确时间上接近的规律(先后顺序式)
其理论设想。提出动物学习行为巩固后 →脑内RNA含量↑↑→RNA分子的化学组分也发生 改变。开创了记忆物质转移的动物实验,1970年后,这种实验才冷落下来。
•2、70年代以来: •开始探讨长时记忆与Pr代谢的关系: •(1)Pr合成干扰法: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干扰蛋白质合成,
考查动物的记忆障碍。
•(2)特殊Pr合成分析法(放射免疫定量分析法): 在记忆形
•三.记忆痕迹的脑形态学基础
•(一)理论观点: •认为长时记忆的神经细胞学基础是突触或细胞形态的变化。 • 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突触前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 •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质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 •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和增大 •(二)实验研究: •方法:比较不同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 • 结果: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大白鼠大脑发育良好,神经元树突分支多、突触体
呈现,则按经典条件反射的方式,实现程序性记忆的存取。以相应感觉运动系统 和小脑为其脑结构基础,经海马将这类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存贮在前额叶 皮层和相应的感觉运动皮层区之间。
•(2)如果输入的资料是一些精细复杂的视、听信息,则以认知学习机制,经视、
听信息加工的神经通路,由联络区皮层实现认知信息的存取。
级先后顺序地串行加工,是实现资料驱动记忆功能的两种主要编码方式。
•2、概念驱动的记忆系统(Conception—driven
memory)
•概念驱动的记忆子系统,经认知学习方式 ,由复杂的联
络皮层实现记忆存取功能。
•3.基于期望的记忆系统(Expectency—based
memory)
• 基于期望的记忆子系统,经过情绪性学习方式,由脑的
积增大、脑内胆碱乙酰化酶和胆碱脂酶量均高。
• 结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肽、神经激素(ADH)和激素(ACTH)等,
对记忆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特异性的,都有许多其他生理心理效应。
•第二节 海马的记忆功能
• 海马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底壁。功能复杂,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
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多种生理心理过程的调节机制。
•(3)如果以他物中心空间位置资料的输入,经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或非联想
学习方式,由海马和后顶叶实现联想式或非联想式信息存取。
•(4)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位置资料的输入,则通过多种经验式学习或认知学习
方式,经尾 状核—额皮层实现记忆的存取。
•(5)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资料输入,由许多脑结构同时进行并行加工或以一定等
第十二章 记 忆 的 生 理 心 理 学 基 础
进展: 记忆理论由单一理论发展为多重记忆理论; 60-70年代将记忆分为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以海马作为主要记忆 功能脑结构,用痕迹理论来解释记忆的生理基础; 80年代后发展为多重记忆理论,以大脑皮质、边缘系统等作为记忆 功能的脑结构,用多重编码理论解释记忆的生理基础。
边缘系统实现记忆的存取功能,包括海马、杏仁核、扣带 回等许多脑结构。
• 第四节 人类的记忆障碍
一、间脑损伤与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 症状: •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发现,因酗酒导致酒精中毒而引起的渐进性遗忘症,并伴随说
谎癖和记忆空白。
• (1)长期酗酒者:遗忘加虚构。 • (2)慢性酒精中毒者:开始为轻微的顺行性遗忘(对刚发生的事件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随后
的生化改变的过程。但1h以上的反响电路连续振荡引起了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了稳 定的长时记忆痕迹,不再受电休克的影响。
2、50年代 孤立切除皮层法:伯恩斯(B.D.berns)于1958年,对动物大脑皮层行环切手术(保 留血供,垂直水平的神经纤维全部切断)。然后,对孤立皮层外加电刺激,诱发这些 神经元单位发放。发现施以适当强度的点刺激且持续30分钟之久, 其局部可产生反 响振荡现象。如果施以更强刺激,则局部全部细胞电脉冲立即同时停止。回路的反响 振荡消失了。
脑前核和外侧核。
•4、海马递质:谷氨酸、γ_氨基丁酸(GABA)
wk.baidu.com
•
•二、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
• 1、帕帕茨环路(Papaz circuit): •30年代发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 沈政《生理心理学》 P156 图6-3A
•海马→穹隆→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
•该回路被认为是情绪体验的生理基础。 • 2、三突触回路(Trisynaptic circuit) •66年代 ,罗莫(T.Lomo)沈政《生理心理学》 P156 图6-3B
脉冲),认为短暂的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的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 忆的重要基础。
• 三、海马在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中的作用 • 实验研究: • 穿梭箱肩暗回避反应训练后老鼠分为三组: • 条件反射未形成组:训练 1 日 反应率 40% • 条件反射未巩固组:4-5日 80% • 条件反射巩固组:20 日 80%以上。 • 手术损坏海马后,比较不同组训练正确率达80%以上时所需要的训
出现逆行性遗忘(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选择性遗忘)。
• (3)病情严重者:记忆几乎成了空白,连自己过去经历的重大事件也忘得一干二净,感情淡漠,
对人对物置若罔闻、麻木不仁。
• 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的机制:尸检结果,发现病人脑内的病变是下丘脑乳头体和内侧丘脑,其次,
80%的病人额叶皮层萎缩。
二、海马损伤与顺行性遗忘症
成时,分析动物脑内出现了哪些特殊蛋白质,或哪些蛋白质的合 成最活跃
•结果1:抑制剂只影响长时记忆,而不影响短时记忆。说明对于
长时记忆痕迹的形成,合成新的蛋白质是必需的;
•结果2:动物记忆形成后,分子量小的糖蛋白或酸性蛋白质
(S100和14-3-2等)代谢快、更新快。其在动物出生后10天海马 CA3区含量迅速增加。
•第一节 记忆的痕迹理论(单一理论)
• 理论主要观点: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震荡,长时记忆的神
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形态的变化。
•一、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 •(一)理论观点 •认为短时记忆的脑机制为脑内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复自动去极化
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其后效应为可能很快消退,也可因外 条件促成脑内逐渐发生着化学的或结构的变化而转为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