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及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献血反应,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惊厥、抽搐、失去知觉及低血压等症状,这些献血不良反应严重制约着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好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和数量的保证,本文对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以保证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

资料与方法2009~2011年伊犁州有50 403人参与无偿献血,年龄18~55岁,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献血不良反应是献血者生理和心理应急反应引起的综合征,可分为心理因素所致的和非心理因素所致的两类,在50 403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321例,反应率0.63%,其中,因心理因素所致反应208例,占反应人数64.8%,非心理因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仅35.2%。

献血不良反应可分为:①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紧张、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

②中度:表现为渐渐失去知觉、四肢冰凉等。

③重度:表现为惊厥、晕厥、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

方法:献血者均经过健康征询、体检及检测血型、血比重、金标法测HbsAg,排除不适合献血者,按操作规程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对其总献血率,初(再)次献血反应率加以比较。

结果献血者的不同献血量及献血反应比较,见表1。

讨论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工作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献血者和咨询者,做好献血者的心理引导,首次献血者引起献血反应高于2次以上献血反应率,消除他们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恐惧及紧张心理,使其了解并深信健康适龄者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适量献血不仅不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定期献血不但可以拯救患者生命,而且可定期检查身体,通过宣传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因心理反应而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努力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采血人员的素质不仅体现在采血者穿刺技术水平,还包括工作责任心、仪表、仪容、服务态度以及对献血者心理护理等整体素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术考核、强化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以提高献血者对采血医护人员的信任。

献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献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献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重视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量。

方法对我站检验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统计的76例不合格标本逐一分析归类总结。

结果在统计的76份不合格标本中,乳糜血标本占有率最高,其次溶血标本也占一定的比例,另外,标本留取数量过多或过少的不合格标本也占比率较高。

结论我站针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时制定严格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比率,确保为检验科提供更多的合格标本,为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可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预防措施近几年,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标志着我国血站管理法规及标准日趋完善,血站质量管理进入正规化、法制化管理阶段,全面加强了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和管理,确保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而检测前过程管理是保证检测结果可靠的前提①,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实有效的献血者原始标本,因此,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因此,血站实验室建立和实施标本采集、运送、接受和处理程序,正确处理不符合要求的献血标本,归纳总结分析产生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并指导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量,现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统计的不合格献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情况,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我站检验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统计的不合格标本76人份。

2.方法对收集统计的76人份不合格标本按不合格原因进行逐一分析,分类归纳,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不合格根源上改进完善,降低或杜绝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合格标本。

结果2014年1月~2015年6月无偿献血标本不合格原因(见表1)讨论从本文我站实验室统计的不合格标本数目显示,2014年1月~2015年6月共统计不合格标本76例,这充分说明我站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从对献血者的招募选择,标本的采集,运送及交接等环节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为以上任一环节的疏漏或不规范均可造成不合格献血标本的产生,都可影响正常的血液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影响血液的安全供应,已引起我站相关科室的高度重视,各项原因分析及预防工作已全面开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献血,其实献血是有很多的好处。

你知道献血之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处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1.晕厥:献血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属迷走神经血管性晕厥,主要症状为头昏、虚弱、出汗、恶心、面色苍白,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

检查可见皮肤发凉,血压下降,脉率减慢至难以触及。

遇到这些症状应立即使献血者平卧、抬高双腿、头低位、松开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可用手指掐人中穴或合谷穴,必要时也可给吸入芳香氨醑,但要适度。

2.恶心、呕吐:是一种偶见的反应,通常稍加休息即可恢复。

让献血者平卧、头侧位,提供一个适当的容器及一杯漱口水,指导献血者进行慢而深的呼吸。

若仍有呕吐,可用些镇静药或针灸治疗。

3.肌肉痉挛或抽搐:这种情况很少见,多由于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换气过度所致。

表现为一个或几个肢体有短促的、微弱的抽动,也可为手或面部微弱的肌肉抽动或强直性痉挛。

出现此症状,嘱献血者安静,戴面罩呼吸,一般可很快恢复正常,必要时对症治疗。

4.局部不良反应:①由于穿刺不佳造成血肿,这是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块紧压穿刺孔,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持续几分钟,以利减少血肿块。

②由于消毒不严格或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局部感染、蜂窝组织炎、静脉炎、淋巴管炎等。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早期可行热敷或根据各种不同病变采取相应处理。

5.其它:心功能絮乱、惊厥、既往疾病的复发或加重,这些情况极其罕见。

另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反复多次献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

采血时应安排有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在场。

献血的过程途径公民可以参加由单位(包括街道、乡村、学校)组织的献血;也可自行到辖区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或者自行到血站或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公民在献血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如实填写健康咨询表。

步骤1.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这些证件有一定要求:有本人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2.进行体检:为保证血液的质量,检验是否有血液传染类疾病或者遗传性疾病,还有就是要确定你的血型,并为了献血者的身体考虑,必须进行体检。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 2006年9月15日陕西某医院护士梅
梅献血后下采血车时从车门口摔了下 去,造成特重型颅内出血,经抢救无 效身亡。
一、定义
• 献血(或浆)反应,医学术语。它是
• 献血(或浆)过程中,由于献血(或浆)者 • 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 • 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 • 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 • 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
临床表现
• (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
头晕目眩。
•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
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 •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
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 性低血 压、心动过缓等
二、原因
• 1、心理因素引致的情绪紧张 • • 最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
• 中重度献血反应处理:采血护士紧急常规
处理后立即报告资深主管护师或医生进一 步处理,后者根据其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 施 。第二天回访(电话必要时上门)。
• 1.2 不良反应及处理(规程)
• 1.2.1 昏厥反应
• 由饥饿(其他??)造成血糖过低或恐慌、紧张
等造成血管舒张反应,表现为头昏、无力、脸色 苍白、恶心、出汗、脉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
• 1.2.4 痉挛(规程)
• 供血浆者在痉挛发病期间往往力气很大并且
无自控能力,此时需多人协助,防止其自伤, 尤其预防自嚼舌头。
• 1.2.4.1尽量使痉挛者平卧,不要限制其手足
活动,但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 1.2.4.2痉挛严重且无法缓解者,应立即送医
院处理。
• 1.2.5 呼吸困难或突发心脏病(规程) • 1.2.5.1 气管异物堵塞 • 发生气管异物堵塞情况,应立即停止采浆,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作者:周兰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3期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多数人在初次去献血时总会考虑到是否会出现献血反应,总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献血反应并不是所有人献血后都会出现,这与献血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献血后的护理有较大的关联。

那么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献血反应,献血后出现身体不适又该怎样护理呢?尽管在献血前,医护人员会仔细询问献血者的身体状态和一些具体献血事项,判断献血者的身体素质是否满足献血的要求,但难免会有一部分平常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员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头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胸闷心慌以及出冷汗等献血反应。

由于出现献血反应大多与献血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采血环境以及操作技术等因素相关,因此也将献血反应视为由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通常情况下,根据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将献血反应分为三类。

1.轻度反应。

轻度献血反应指的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一般稍做休息或补充葡萄糖以后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恢复。

2.中度反应。

中度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不仅会出现面色苍白和头晕目眩等轻度症状,还会产生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及皮肤湿冷等症状。

3.重度反应。

重度献血反应除了上述的献血反应症状以外,部分患者还伴有晕厥、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症状。

一、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献血后出现身体局部不适的献血者,在处理时如果是由于穿刺不成功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产生的反应,医护人员要重新穿刺或者调整针尖的位置。

献血后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应该先进行冷敷,24小时以后再用热毛巾热敷。

如果在献血过程中误穿动脉要立即停止采血,在献血者穿刺部位使用无菌棉球覆盖并且用手指压住无菌棉球,十分钟以后再扎上止血带,要求止血带的松紧度要根据患者穿刺部是否出血调整。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造成对献血者身体的局部损伤或引起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

主要反应有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慌气促、出冷汗,严重者出现晕厥、抽搐、甚至休克等。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严格征询体检、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每位进行静脉穿刺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提升穿刺技术、定期热爱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培训等,能有效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从而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关健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和献血过程是否安全,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原因。

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我库全员职工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围绕安全采血这个核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了献血者健康。

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能保障临床用血。

1.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的常见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不良语言刺激、疼痛和漏检[2]等。

因此,我们从宣传、登记体检、采血等献血流程采取了以下措施:1.1加强献血知识宣传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初次献血者或非医务人员,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主要原因是对穿刺针有恐惧感,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太少,有思想顾虑,心理紧张。

《献血法》实施以来,利用电视、报纸、灯箱、杂志、路牌、电梯、宣传册、QQ群、微信等媒体,形式多样地向市民全方位介绍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知识、采血前后注意事项、用血返还政策、献血享有的权利等内容,让市民知道健康适龄公民适量献血无损健康(一个人不论是否献血,他的血液总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也就是说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时刻在衰老死亡,同时又在不断地新生补充,从而保持血液的生理平衡和功能),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献血还能促进献血者造血功能更加健康和旺盛,由此增强机体的整体适应能力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一人献血全家受益。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三、急救药品和用具
献血反应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一般经过休息或对症处理后 可以很快恢复,但也有极少数不良反应需进行必要的紧急处 理,所以采血单位应备用一些急救药品和用具。 1、药品:(1)白糖;(2)25~50%葡萄糖液;10%葡萄 糖酸钙液;(3)生理盐水;(4)低分子右旋糖酐;(5)芳 香氨酯类;(6)晕海宁及其他镇静剂;(7)硝酸酯制剂; (8)注射用阿托品、肾上腺素;(9)呼吸中枢兴奋剂。 2、用具:(1)呕吐盘;(2)毛巾;(3)各型消毒针头 、注射器;(4)输液器材;(5)针炙针;(6)氧气袋或氧 气瓶、面罩;(7)用纱布包好的舌压板;
献血者反复出现呕吐时,可用些镇静剂针灸治 疗。 (5)心功能紊乱或呼吸困难:对发生心功
(1)脑栓塞:可由空气栓塞或微血栓引起。 (2)既往有反复晕倒病史,或有肝、肾、心功能障碍 史的献血者,献血后易导致复发或加重。 (3)不按规定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大量献血,可造成 失血性贫血。 上述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和治疗。
3、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的因素 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生硬、不够热情、穿刺针头不锐利等原因





使献血者情绪受到影响,对医务人员失去信心 。此外,局部疼痛刺激加重也有可能造成恶性 刺激,因此,增加紧张和恐惧心理。 4、连锁反应 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 ,加重其疑虑和恐惧情绪。 5、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低血糖(常 见于冬、春季)和拥挤等易使献血者处于疲
(8)灭菌的静脉切开器械;(9)饮水杯、吸管; (10)无菌纱布、棉球和胶布;(11)血压计、听诊 器、体温计。




劳状态,尤其下午献血,长时间等候引起心情 烦躁。 6、因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严而漏诊的疾病 ,在献血后易导致诱发或复发。 7、因于多次穿刺、局部消毒不严、献血后保 护或压迫穿刺孔不当,引起局部不良反应。 8、器械消毒不严引起感染或传染病。

献血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献血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献血反应处理操作规程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者在献血后出现不适、不良反应的现象。

献血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妥善的处理。

以下是献血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一、接收反应报告1. 一旦出现献血反应,采血点工作人员应立即接收献血者的报告,并且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2. 在接收报告的同时,采血点工作人员应记录下献血者的姓名、献血时间、献血量和献血者的主要反应症状等,作为后续处理和记录参考。

二、细心观察和监测1. 采血点工作人员应细心观察献血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呕吐、头痛、心悸、胸闷等。

2. 同时监测献血者的体温、脉搏和血压等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以便及时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状况。

三、处理献血反应1. 按照献血者的不同症状和献血反应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对于轻度反应,可以给予献血者提供温水和糖块,让其保持安静休息,并观察其症状是否好转。

3. 对于中度反应,应将献血者平躺,解开领扣、腰带等紧束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4. 对于严重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拨打急救电话、开展抢救治疗,如氧气吸入、静脉注射液体等,并及时将献血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四、安抚献血者情绪1. 在处理反应的同时,采血点工作人员应尽力安抚献血者情绪,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感。

2. 向献血者解释献血反应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无需过度担心,同时鼓励其相信自己的身体会逐渐好转。

五、后续跟踪和禁献处理1. 在献血反应处理过程完成后,采血点工作人员应记录下献血者的处理情况,并妥善保存相关的病历和记录。

2. 根据献血者的反应情况和禁献规定,对于出现严重献血反应的献血者,需要进行合理的禁献期限,并向献血者提供相关的禁献建议和指导。

六、做好善后工作1. 采血点工作人员在处理完献血反应后,应对工作场所和采血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下一次献血工作的安全进行。

2. 同时要做好献血者信息的保密工作,确保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成分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成分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22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密切相关 在发生的2l例献血不良反应中,男4例,其献
g,枸橼酸8 g,葡萄糖24.5 I.3操作方法
g)。
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4/3 304);女17例, 其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7/686)。男性 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比率明显低于女性,2者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d0.05)。
处理量之比为1:10,1U机采血小板的全血处理
量为3 000"-'3 500 ml,2U机采血小板的全血处理 量为4 000~4 500 ml。
1.4成分献血不良反应及判断指标 成分献血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钙反应、低血
1武汉血液中心(武汉,430030)
2武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通信作者:卢忠心,gmail:lzx71@yahoo.tom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年4月第23卷第4期
・241

成分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易莎1
[摘要]
孔德勇2
卢忠心2
目的:探讨引起成分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制订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
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液成分产品的质量.促进无偿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方法:分析献血不良反应
发生的原因,实施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无偿成分献血者的献血全过程精心护理。结果:献血不良反应
血压无明显变化。
为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产品质量,本中心 对3 990位成分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的反应进行 了观察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效 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l一6月,我中心无偿成分献血者3
990
1.4.3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收 缩压<10.64 kPa,脉压差减小(<2.66 kPa)。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肢端紫绀、浅表静脉 萎陷、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1.4.4血管抑制性晕厥献血者诉头昏、眼花、心 慌、胸闷、恶心、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 脉搏减慢,意识模糊甚至短暂丧失。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收 稿 日期 :0 9 —3 修 订 日期 :0 0 - 2 0  ̄81 ; 2 1  ̄53 0
2 3 普及血液 生理知识和献血前后注意事项 对 于有 紧张 、 . 恐
( 接 第 14 上 8 5页 )
[2 徐焱琛 , 1] 杨光 义 , 陈吉炎 .薄层扫描法测定金果 榄药材 中盐酸 药根 碱的含量 [ ] J .时珍国医国药 , 0 7, 8 6 :1 1 . 20 1 ( ) 4 2 [3 王玉文 , 科 , 1] 虞 程翼字.非水毛细管 电泳 法测定金果榄 中巴马汀 和药根碱含量[ ] J .中国药学杂志 , 07, 2 1 ) 9 5 20 4 (2 : 3 . [4 吴江明 , 1] 栾连军 , 程翼宇 .胶束毛细管 电泳 法同时测定黄连 一吴茱
俞 森, 俞蕴莉 , 卢守 四.黄 连中 5种 小檗碱型生物碱在 糖尿病大 鼠体 内 的药 动 学 [ ] J .中 国药 科 大 学 学 报 , 0 8 3 ( ) 5 9 20 , 9 6 : 2 . 李 明, 王天晓.中药功 劳木提取物对肿瘤 MD R的逆转作用 [ ] J.
时珍 国医 国药 2 1 0 0年第 2 卷第 7期 1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1V L2 N . I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 0 O .1 O7 0
◇其
它◇
献 血 者 不 良反 应 的 预 防 和 处 理
文 献标 识码 : C
文章 编 号 :0 80 0 ( 0 0 0 .8 6 1 1 0 -8 5 2 1 ) 71 4 - 0
在献血 过程 中 , 献血者 由于心理 因素 、 身体因素 、 环境 因素等 畅 , 血时 间延 长 , 献 使献 血者情绪烦 躁 、 紧张 , 易引发献血不 良反 出现献血反应是难以避免的… , 因此 , 意预 防和及时 正确处 理 应 。 注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处理措施
概述
• 在日常采血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 献血不良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但影响很大,除给献血者带来痛苦外, 很容易摔伤,更重要的是在人群中造成 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广大群众的献血 积极性。 • 针对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预防,避 免发生献血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献血反应的分度
• (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 苍白、头晕目眩。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 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 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 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献血反应常见原因及分析
•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精神紧张、 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 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采血 不顺利或穿刺疼痛 等等。 • 简要分析如下:
晕针晕血
•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 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 血是见血或者打针之类的情形,会有相当程 度的恐惧体验,并呈现独特的生理反应,这 是特点对象恐惧症的一种。属精神心理范 畴。
采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
• 部分人对血液知识认识不足,害怕献血造 成后遗症;担心自己检测出乙肝、性病等, 隐私被暴露;怀疑采血器材消毒不严,采 血环境不洁,自己献血会被感染疾病。他 们心态敏感、多疑、易怒、不安,有安全 的需要和被尊重心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差或不良语言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 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器传入到大脑,并产 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
献血后稍事休息
• 采血完毕,嘱献血者不要急于变换 体位,在原位休息3~5分钟后再慢慢 起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献血 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1.目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时、有效,使献血者满意。

2.范围:采血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3.职责:3.1献血服务科主任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的管理工作。

3.2采血点的体检医师和护士共同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程序4.1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4.1.1大力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心情比较紧张的首次献血者,采血前应给其讲解献血常识,使其清楚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只会对身体有益;采血时可讲一些轻松的话,分散其注意力,让无偿献血者不再对献血产生畏惧心理;优化和改善献血环境,如装备电视机、音响等设备,尽可能使献血环境舒适、优美,相互交谈中,尤其在采血过程的对话中,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语气一定要轻松自如,这些都可减轻献血人员的紧张情绪。

4.1.2全面评估献血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让献血者作好采血前的准备,并做到空腹、过度疲劳、睡眠不佳者不采,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对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者要休息好后再献血4.1.3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另外要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者的各种献血反应的先兆,进行早期处理,以减少严重献血反应的发生。

4.2献血反应指征和分度:(a)轻度反应:心慌、面色苍白伴轻度出汗、头晕目眩等;(b)中度反应;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c)重度反应:晕厥、惊厥伴抽搐、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等。

4.3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4.3.1停止采血。

4.3.2让献血者平卧,解开领部纽扣,使献血者保持呼吸通畅。

4.3.3让献血者多饮水。

4.3.4重症献血不良反应采取应急措施,若仍然不能缓解症状,及时与单位联系,大夫陪同就近送医院急救.。

5.术语:献血反应是一种以血容量突然降低导致相对血容量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献血反应的发生与多各因素有关。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供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严格执行体检标准、提高静脉采血技术等,都能有效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采取积极有效处理措施,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与安全,从而保证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不良反应处理无偿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无偿献血地过程是否安全,是影响公民能否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应为献血者提供优质安全服务,围绕以保证无偿献血者安全这个核心,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要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

1.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大致归纳有精神紧张、睡眠不佳、空腹献血、过度疲劳、晕针晕血、环境因素、语言刺激、害怕疼痛、对献血知识缺乏等,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1.1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缺乏献血知识可导致献血者心理恐惧及精神紧张,特别是首次献血者。

为此,我们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板、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公民宣传《献血法》、介绍血液生理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公民知道健康、适龄、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科学献血更有益健康,一人献血全家受益,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发生血液传播疾病。

以此消除献血顾虑,增加献血信心。

对预登记献血的公民,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其疑问,讲解献血前的注意事项,如不要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起吃清淡饮食,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缺乏睡眠者要延期献血,有严重晕针晕血者不宜献血。

让献血者充分了解有关献血知识,消除紧张情绪,有效减少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2提供舒适安全献血环境为献血者提供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安静整洁、环境优雅的体检、征询、献血、休息环境,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做到热情接待、态度和蔼、百问不厌、耐心解答献血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使献血者放松心情,消除恐惧,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如何处理献血时的不良反应

如何处理献血时的不良反应

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即使是轻微程度的脱水(只缺少2%的正常体液),也会影响能量水平。

供血浆不良反应处理室标准操作规程

供血浆不良反应处理室标准操作规程

供血浆不良反应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和急救药品的管理1目的正确预防和处理献浆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供血浆者的健康安全。

2围适用于供血浆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处理及报告等相关工作,急救药品及用物的申购、保管、使用等过程。

3职责3.1体采科3.1.1负责做好供血浆者采浆前有关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工作。

3.1.2巡回医师负责来回巡视,发现并采取具体措施预防和处理供血浆不良反应,并如实记录。

3.1.3采浆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供血浆者采浆情况,发现供血浆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通知巡回医生采取措施,必要时立即抢救同时呼救并上报给科室负责人。

3.2科室负责人:负责协调并指导出现供血浆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并及时向站领导汇报。

3.3质控科:负责对供血浆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监督和协同处理。

4.4站委会:负责组织严重献浆反应的救治并在必要时与外部联系。

4供血浆不良反应处理室配备的材料和设备4.1体采科应设有供血浆反应处理室、专业的体检医师(巡回医生),同时配备有《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及《省采供血机构医疗急救工作规》中规定的急救用具、急救药物和相关设备及设施,做好一切处理供血浆不良反应的准备和急救工作。

4.1.1急救药品4.1.1.1针剂:肾上腺素注射液、654-2注射液、阿拉明注射液、兰注射液、可拉明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速尿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非那根注射液。

4.1.1.2片剂:阿司匹林片。

4.1.2急救设备:4.1.2.1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给氧设备(可以是便携式氧气瓶)。

4.1.2.2心脏按压板、扳手、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电插板、抢救盒(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纱布)、弹力绷带、无菌纱布。

4.2体采科应当有专人负责做好药品的申购、出入库、使用及报废相关记录,对急救药品形成清单便于统筹管理,每月定期对药品柜中的药品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更新、补充、记录。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主 要 原 因
意外 事 故 。
献血 反 应 症 状
好 的血管 , 格执行 无菌操 作规 程 , 高 严 提 技术水平采血人 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 采血不顺利 , 提高静 脉穿刺 技术 , 减少 采
精神过度紧 张: 多见于初 次献 血者 , 献血时 因情绪 过度 紧张、 惧、 射性 引 恐 反 起迷走神经兴奋 , 压下 降 , 血 脑供 血不 足 而引发不 良反应。具体 表现 在畏惧穿刺 、
血管迷走神经症状 , 仍有知觉 中度渐进 的 轻度 反 应 导 致 失 去 知 觉 重 度 除 以 上 症 状
还伴 有 惊 厥 ( 见 ) 少 。
换气过度 。
貌, 应具有娴 熟的业务 知识 , 高 的专 业 较
技 术 水 平 。 采 集 应 选 择 粗 大 、 满 、 性 饱 弹
善献血环境 , 可能减少献血不 良反应 。 尽
跄 蔫 ・ 临
床 论 坛
C HI E C 0 I N SE dM UNI . oo C To p , T
献 血 不 良反 应 的 预 防 与 处 理
献 血 环 境 不 理 想 : 血 车 到 大 专 院 校 采 郭 崧 炜 郭丽 玮 10 5 林 省 长 春 心 理 医 院 30 2吉 10 3 30 1吉林 省 血 液 中心 ( 春 ) 长 洁 、 适 、 线 充 足 、 气 新 鲜 , 内布 局 舒 光 空 室 合 理 。夏 、 两 季 尽 量 在 采 血 车上 或 室 内 冬
校采集血液 时 , 每次采集 的人数 较多 , 人 员 拥 挤 、 音 嘈 杂 , 往 有 一 人 献 血 多 人 声 往 围观 的现象存在 。夏季采血时 , 由于天气
闷热 , 血 车 空 间有 限 , 献 血人 数 多 ; 采 如 加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发表时间:2016-01-25T15:53:32.680Z 来源:《健康前沿》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赵艳荣刘春荣[导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与处理能够有效对无偿献血人员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邮编:830000)【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选取2012 年5 月~2013 年8 月以及2013 年10 月~2015 年8 月两个时间段内的各246 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仅进行常规的预防,设定为对照组,后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加用全面的预防措施及护理,设定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4/246),低于对照组的5.28%(13/2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与处理能够有效对无偿献血人员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处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84-01无偿献血人员在献血中或者献血后所出现的异常反应,可被称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在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抽搐以及昏厥[1]。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对献血人员的血液质量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献血人员的连锁反应,影响采血的顺利进行[2]。

本文主要是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2012 年5 月~2013 年8 月以及2013 年10 月~2015 年8 月两个时间段内的各246 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仅进行常规的预防,设定为对照组,后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加用全面的预防措施及护理,设定为观察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1 目的
通过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规范献血不良反应的
处理操作,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

3 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准备
采血车上应设置休息区为献血者提供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场所及保护献血者隐
私,由专人处置献血不良反应并全程监护,防止献血者发生意外伤害。

准备处
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急救药品清单上包括葡萄糖口服液、生理盐水、
敷贴、棉签、0.5%碘伏。

急救药品要求每周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4.1 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献血常识,减轻献血者的顾虑。

创造安静、舒
适的献血环境,采血人员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给献血
者以心理安慰,教会他们放松的技巧。

4.2 严格进行献血前的征询及体格检查,对于近期睡眠不足,空腹的献血者,应嘱
咐其先进食,并保持充足睡眠后再献血;对于以往有晕血症及发生过献血反应
的献血者,应进行细心的心理疏导,保持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4.3 采血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
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加献血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减少局部疼痛
和采血中的血流不畅等现象。

5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5.1 急救药品及材料:葡萄糖口服液、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消毒棉签、0.5%
碘伏、氧气袋、开水、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氧管、生活垃圾桶。

5.2 献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
5.2.1 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处理措施为: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敷料紧压穿刺
点,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
15 分钟,嘱咐献血者24小时内应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

5.2.2 轻度献血不良反应
5.2.2.1 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仍有知觉。

包括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
快、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的哈欠、恶心呕吐。

5.2.2.2 处理措施:立即停止献血,医务人员帮助献血者穿刺部位止血,将其扶至休息
区长椅处躺下,采取头低脚高位,将献血者脚部垫高,降低头部以增加脑部供
血,同时向献血者提供50%高渗葡萄糖或糖水,并告知这种反应是很常见的,
并非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问题,充分休息后,症状可立即解除。

5.2.2.3 待症状消除后,医务人员为献血者测量血压、脉搏,完全恢复正常后才可允许
献血者离开。

24小时内应电话回访并记录。

5.2.3 中度献血不良反应
5.2.3.1 主要症状:渐进的轻度反应导致失去知觉。

包括失去知觉、长时间无知觉、脉
搏减慢(可因血量减少而难以发觉)、浅表呼吸。

5.2.3.2 处理措施:立即停止献血,医护人员帮助献血者穿刺部位止血,将其扶至休息
区长椅处躺下,采取头低脚高位,将献血者脚部垫高,降低头部以增加脑部供
血,同时向献血者提供50%高渗葡萄糖或糖水,头部斜侧,旁边放一容器以

呕吐,为献血者测量血压、脉搏。

如果症状未减轻,立即呼叫120并及时送医
院观察专人陪护。

完全恢复正常后才可允许献血者离开。

24小时内应电话回
访。

5.2.4 重度献血不良反应
5.2.4.1 主要症状:惊厥伴有晕厥,惊厥可由各种症状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且无先兆。

表现为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地阵挛或强直性抽搐,并伴有关节运动
与意识障碍的罕见献血反应。

5.2.4.2 处理措施:立即呼叫120。

立即停止献血,医护人员帮助献血者穿刺部位止血,
使其平卧,密切观察血压、脉博、心率、体温的变化,及时送医院观察,安排
专人陪护,在确保献血者恢复正常后,可让其离开,24小时内应电话回访。

5.2.5 换气过度
5.2.5.1 定义:成人每分钟静态换气超过10次,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

偶见于献血者
精神过度紧张,表现为呼吸急促、肌肉痉挛,但神志清醒。

5.2.5.2 处理措施:指导献血者应平稳缓慢地呼吸,但不要深呼吸。

及时送医院观察,
专人陪护,在确保献血者恢复正常后,可让其离开,24小时内应电话回访5.2.6 意外事故(意外伤害)
5.2.
6.1 定义:由意料外的原因造成的伤害,如献血者晕倒或跌到,导致头部和身体受
伤。

5.2.
6.2 处理措施:立即扶起献血者至安静地方,检查穿刺部位的止血状况,检查献血
者的身体状况,有必要时应由医务人员陪同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安全送其
回家。

当天工作结束后应上门进行回访,以消除他们的顾虑。

5.3 献血不良反应的记录:献血不良反应处置方法填写在献血登记表上,对于献血
不良反应电话回访应及时详细记录。

6 相关文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7 记录表单
《无偿献血登记表》
《采血科工作日志》
《初次献血及献血不良反应回访记录》
《献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
编写人:张艳审核人:张艳批准人:曹志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