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学生,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主要力量,网络舆论对他们来说影响着很多方面的生活。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和传播的舆论。
这些舆论可以是对社会事件、个人事务、政治、经济等各种各样的话题的讨论和评论,其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而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知识的一群体,他们在网络舆论中的言论和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大学生应当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并且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的引导中来。
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在网络舆论中,很多时候会有很多的非理性言论和行为。
这些言论和行为往往是在情绪的驱使下产生的,经常陷入到非理性的言行之中。
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即要理性看待网络舆论,不被情绪左右,要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念,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成为网络舆论的传播者与扩大者。
与此我们还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网络舆论的引导当中来,积极引导不良的网络舆论,传播正能量,让网络舆论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做网络社会的引导者和传播者。
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对网络舆论的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使自己不被虚假的网络舆论所欺骗,不被网络情绪所左右。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善于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正确地评价网络舆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和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
价值认同视角下网络舆论场中的共识再造
2021·01价值认同视角下网络舆论场中的共识再造□许科龙波郭明飞摘要:网络共识作为互联网时代价值认同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主流价值认同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基于网络舆论场展开的以核心价值认同为导向、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主流价值认同为目标的,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行动逻辑。
网络共识从多元向共识的演进经历了模型期—博弈期—消退期等三个阶段并以舆论主体自发参与、媒体舆论场推进、政府舆论场管控几种方式进行演进。
当下,网络舆论场中的共识建构面临着看客文化下网络围观的非理性、“极化-涓滴效应”影响下的“沉默”的反抗和社会情绪作用下的共情性共识等问题。
基于此,价值认同视角下的网络共识再造需要从共识建导的三个主体即舆论主体、传播媒体及政府三方面着手,多方协同,共同实现网络舆论场中的网络共识建构。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共识;价值认同;建构作者简介:许科龙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郭明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意识形态舆情研究基地主任,研究方向为网络意识形态与文化安全。
(湖北武汉430079)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南疆教育扶贫实现路径研究”(19BKS021)、201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新疆农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XJEDU2018SY044)的阶段性成果。
DOI :10.19865/ki.xxdj.2021.01.020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1-0075-04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网络时空与现实时空双重作用的巨变时代,意识形态遭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叠加与冲击。
多重风险交织下,“网络共识”理念的出场,既是对传统意识形态安全和认同建构的反思,也是意识形态治理并吸纳“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及“网络舆论场公众优势”的产物。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一、网络舆论概念的提出在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是否存在一种新型的舆论——网络舆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网络是否已成为一种新兴媒体。
如果网络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那我们把舆论按传播形式进行分类的话,除了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舆论外,应该存在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舆论——网络舆论。
然而网络传播在全球引起瞩目的同时,关于它究竟是一种独立的传播媒体,还是只是一种仅供传统媒体利用的技术手段,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网络传播只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仅仅为诸多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它本身并不具备作为传媒的独特性质。
也有人认为网络既是媒体,又不是媒体。
(注: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周鸿铎:《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又出现了把互联网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的说法。
这一说法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正式得到使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
”(注: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笔者认为网络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媒体。
传播意义上的媒体应是指能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而这种物理形式既包括物质实体,也包括物理能。
物质实体是指文字、印刷品、通讯器材等,物理能是指电波、光波、声波等。
网络传播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为通路,承载多种信息的新物理形式,其所具有的特性与传统的印刷品、电波、声波完全不同。
因此,网络传播不能只看作一种技术手段,而应该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媒体。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媒体。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给全球的近2万名的传统媒体记者发放了采访证,唯独网络记者被拒之门外。
但是,在2001年3月份,国际奥委会对外宣布:他们允许10个国家的17家体育网站采访报道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论,简而言之,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平台表达、传播和交互的观点与情绪。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我们将对网络舆论的定义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探讨网络舆论的特征,包括其形成的多元性、传播的迅速性、影响的广泛性以及表达的匿名性等。
通过对网络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为有效应对网络舆论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形态,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网络舆论,顾名思义,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针对某一事件、现象或话题的公众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它是网络空间中各种信息交互、碰撞、融合的结果,反映了网络用户对特定议题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
网络舆论的概念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界定。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网络社会中的群体心理、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是公众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网络空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意见集合。
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还需要注意其与传统媒体舆论的区别。
传统媒体舆论通常受到媒体机构、编辑记者等特定群体的主导,而网络舆论则更加多元、开放和互动性强。
在网络舆论中,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他们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可以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舆论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的、互动性强的公众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曾润喜【摘 要】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网络舆情的外部性、网络舆情的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四个角度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予以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 网络舆情 综述Abstract:This paper has revie w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condition related with the net work opinion from four angles,which is th e theory of network opinion,network opinion control mechanisms,externalities of netw ork opinion,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f or net work opinion.It has also discussed th 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tw ork opinion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China.Key words:China netw ork opinion revie w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最好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对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在对大量论文进行研读和对研究机构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和发展状况加以分析。
1 论文统计2009年3月1日,以“网络舆情”和“互联网舆情”为篇名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期刊文献共83篇,剔除重复和不切题的文献,总计统计期刊论文70篇。
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开始于2005年,研究论文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4篇,2006年9篇,2007年20篇,2008年28篇,2009年1月即有9篇。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汇报人:2023-11-29•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概述•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重要性•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现状分析•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策略建议•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案例•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未来展望01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概述影响力大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传播速度快借助互联网平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内容复杂多样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涉及的话题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容复杂多样,难以简单归类。
参与者众多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包括网民、媒体、意见领袖等,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形成多元化的舆论场。
对社会舆论场的影响01对政府决策的影响02对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0302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重要性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发现和化解网络舆情中的矛盾纠纷,防止舆情事件升级为现实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打击网络犯罪依法打击网络犯罪活动,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防止敌对势力渗透对势力的网络渗透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网络舆情中的积极因素,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依法行政030201提升政府治理能力03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现状分析治理机制逐步健全舆论环境明显改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治理成效显著03部分网民缺乏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01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02网络舆情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存在问题及挑战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治理机制不够健全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原因分析及经验总结04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策略建议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网络执法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恶意行为对网络舆情管理造成干扰和破坏。
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及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及态度网络舆论是指通过网络传播媒介来对公众形成舆论的过程,已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面对网络舆论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们也有着各自的看法和态度。
首先,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互动。
通过网络舆论,大家可以了解到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
同时,网络舆论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和声音的平台,可以参与到社会话题的讨论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舆论存在着一定的疑虑和担忧。
他们认为网络舆论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容易引发恐慌和不良社会情绪。
有时候,网络舆论甚至可能导致舆论炒作和个人隐私曝光等问题,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因此,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舆论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信息,更注重事实真相的核实和辨别。
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舆论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
他们认为网络舆论既有利也有弊,取决于使用者的态度和行为。
在看待网络舆论时,大学生应该客观理性,避免盲从和一刀切的观点,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不传播不良信息和违法内容,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网络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一方面认为其重要性和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其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提出了警惕和反思。
在面对网络舆论时,大学生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传播信息,既要保持积极的参与和表达,又要保持理性的距离和分析,做一个负责任、真实可信的网络公民。
通过对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及态度的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对网络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展现了良好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思想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在对待网络舆论的态度上也将更加成熟和理性,为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络化时代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规律
视听2020.11|网络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已成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传播交流、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主战场。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教育和网络建设工作,必须清楚认识当前社会舆论关切的主要类型,分析社会公众在网络舆论场中的基本表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规律,从而更加自如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一、当前社会舆论关切的主要类型随着移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扩展,当今越来越成为一个资讯繁杂的时代,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新闻难辨真伪、真相难觅的时代。
网络舆论场继续着新闻热点的更迭变幻、信息繁杂难辨、社会情绪快速流动,公众的关注轨迹也历经着线路切换,但各式各样的社会舆论事件带来的网络喧嚣之后,社会大众关切依然集中在民生建设和社会性公共问题上。
(一)思想争论类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分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思想多元化成为现代社会舆论的常态,其中学术界的思想争鸣和观点辩论尤为突出。
党和国家出台重大决策部署,发布关切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文件等,每每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理论界会迅速对中央精神、政策文件进行解读阐释,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反映、倾向性看法、建议要求等。
合理的思想争论对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对于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改进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社会各界发表了许多观点看法,为清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原则、路径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有普遍影响力的、深层次的观点和主张。
(二)反映问题类随着移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扩展,当今越来越成为一个资讯繁杂的时代,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新闻难辨真伪、真相难觅的时代。
但不管社会舆论场中新闻热点有着怎样的更迭变幻,公众的关注轨迹历经了多么繁杂的线路切换,舆论喧嚣以及之后沉淀下来的始终是民众关切最深刻的社会问题。
从话题类型看,社会舆情反映的更多的是与普通人利益攸关的民生问题,如医疗、教育、社会公共安全、收入分配、大气污染、房价等问题。
舆论学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知识点总结一、舆论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 舆论的概念与特征舆论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和议题的看法、态度和意见。
它具有广泛性、影响力、情绪性、动态性、多样性等诸多特征。
1.2 舆论传播的过程舆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引导三个主要环节。
舆论的形成来自于社会事件的发生,也受到个体认知、社会交往、传媒报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舆论的传播则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口碑传播等多种形式。
最后,舆论也可能会被政府、传媒、公共机构等引导和操控,以达到某种目的。
1.3 舆论建构的理论舆论建构理论强调了媒体和社会机构在舆论形成和传播中的作用。
它认为,媒体的报道和解释对于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社会机构也通过舆论来构建自己的形象和权力。
1.4 舆论引导的理论舆论引导理论则关注了政府、传媒等权力机构对舆论的引导和操控。
在这一理论视角下,舆论甚至可以成为权力的延伸和工具,被用来达到某种目的。
二、舆论学的研究方法2.1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舆论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2.2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则是通过设计问卷、访谈等调查工具,对大众的舆论态度和看法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从而揭示舆论的结构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3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验证理论假设,推动舆论学理论的发展。
2.4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深入研究舆论现象的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和场域的实地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2.5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注重对某种因果关系的验证,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干预条件对舆论的影响。
三、舆论学的应用与发展3.1 政治舆论政治舆论是舆论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政治议题在公众中的传播和建构过程,以及政府和政治精英对舆论的引导和操控。
网络舆情概念
网络舆情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特定的网络文化和网络媒体环境下形成的网络民意基础上,通过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作用于客观事物,使之朝着有利于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方向变化的一种社会心态。
二、网络舆情概念的内涵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网络舆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情研究也是从近些年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可以说,这两年的网络舆情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至2012年期间,共有1,083篇关于网络舆情的论文发表。
对比2010年网络舆情论文发表的数量,增加了约23%。
这些论文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等领域,但以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者的研究最多,如章洪涛、冯英健、陈庆云、张琦、张宏、金鹏、蔡安妮、王敏、王玲等人的研究,其次是传播学者的研究,如吴汉东、杨河清、杜光、李文涛等人的研究,法学者的研究比较少见。
三、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学者对网络舆情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二是开设网络舆情专门课程或开办网络舆情专业;三是出版[gPARAGRAPH3]网络舆情类图书;四是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等;五是网络舆情调查等。
当然,除了学者的研究外,许多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例如海尔集团、大唐电信等,还有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规范网络舆情的发展,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的通知》,促进网络舆情在杭州的发展。
四、网络舆情研究的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将来的发展趋势仍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因此网络舆情研究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首先,网络舆情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网络舆情研究是政府监督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的监督,从而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再次,网络舆情研究能够为社会团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社会稳定。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挑战及破解路径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挑战及破解路径研究作者:盖青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5期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即时性、多元性、非理性等特征,网络舆情主体、信息技术变革和意识形态斗争给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新形势新要求下,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可以从完善舆情治理意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热点新闻发表的观点和意见的集合。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日趋明显。
一是传播的即时性。
互联网媒介传播的高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传播的即时性。
一般而言,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到燃爆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
这不仅是因为高校大学生对自媒体的高度关注与熟练运用,还取决于大学生“群居”的生活方式。
线下线上交互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从而大大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
二是内容的多元性。
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的信息丰富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外交等各个方面。
由此引发网络舆情的内容也涉及多个方面,无论是校园外的政治热点、经济大势,还是校园内的人际冲突、热点新闻,都是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常客”。
三是行为的非理性。
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普遍具有发表个人观点的强烈意愿,加之网络的匿名化,表达方式在不断更新换代,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顾虑,为其提供发表情绪化言论的环境,继而引发某些非理性行为。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风险因素高校网络舆情因其主体、对象和环境的不同,在产生、演化、发展、消退的不同阶段有其差异性体现。
对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风险要素的分析,是做好舆情处置的前提和关键。
一是来自网络舆情主体的挑战。
首先,高校大学生个性独立、敢于发声,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突发事件关注度极高,一旦学生认为自身群体性尊严或利益遭受挑战或损害,将迅速形成网络聚集反应,通过网络“抱团”甚至刻意制造网络舆情的方式,為实现诉求提供支持。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与公众舆论有关的信息、言论、评论等。
它包括了对于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各方面的看法和评论,是民众通过网络媒介对事件和问题的反应和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实时性、广泛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了公共舆论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和趋势,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舆情管理和维护。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 实时性:网络舆情反应迅速,信息发布和传播速度快,能够迅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2. 广泛性:网络舆情可以覆盖到全球各地,信息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大。
3. 匿名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匿名发布信息和言论,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自由和开放。
4. 多样性:网络舆情包括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网络舆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了社会现实、网络技术、群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现实: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实际发生的事情会成为网络舆情的内容。
2. 网络技术: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3. 群体心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例如焦虑、恐慌、愤怒等情绪会影响舆情的发酵和扩散。
四、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监测、预警、引导和应对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处理。
1. 监测:通过各种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了解公众舆论的动向和趋势。
2. 预警:对于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舆情敏感的事件,进行及时的预警和应对准备,防止舆情的蔓延和恶化。
3. 引导:对于一些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的舆情,可以通过舆情引导和宣传来调整舆论的态度和方向。
4. 应对:对于已经发生的舆情事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包括舆情澄清、信息发布、危机公关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第七章 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演示课件-精选.ppt
精品
三、趋势与走向判断
(三)注重反映思想及情绪内容 网络舆情归根结底是网民关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情感认识和思想反映,因此,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 析与研判时,不仅要分析舆情信息的文本,更要着重分析背后网民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准确了解 舆情特点,把握发展趋势。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其相对于现实社会的言论环境更为自由,网民在网上的言论很多与其现实身 份是不相符的,如网络暴民、网络愤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较为有教养、含蓄的白领及学 生群体。从网络舆情的预警的角度看,网络舆情中隐藏着的、未公开表达的情绪、态度、立场和意 见,更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否则,很容易从网上发酵,最终走向现实社会,由虚拟的网络舆情发展 为现实的矛盾危机,例如多地爆发的PX事件。
精品
三、趋势与走向判断
趋势与走向判断是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核心,是应对与引导的依据。根据汇总到的舆情信息,通 过系统的分析,做出关于舆情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基本判断。这一判断主要是在定量基础上得出的定 性判断,例如矛盾是否会升级、影响是否可控、大规模群体事件是否会爆发、外媒是否会跟进等, 决策者据此可以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
精品
3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
精品
一、技术分析与人工分析
(一)技术分析 目前,对网络舆情分析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网络舆情话题的发现与追踪、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自动 分类、摘要、排重、聚类、敏感词过滤分析等技术都已成熟,许多舆情服务机构均可通过计算机技 术对传统媒体网络版(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网站新闻跟帖、网 络社区/论坛/BBS、微博客、网络意见领袖个人博客、网站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 还可对监测结果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和分进行关键词、关注度、转载率等统计分析。
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编辑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目录1基本概念2表现方式3特点直接性随意性和多元化突发性隐蔽性偏差性4内容形态由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错误舆论导向5监测技术6预警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力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信息通报机制部门联动,分工协作7系统分析分析引擎自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8发展现状9影响评价10应对策略11机制保障12网络舆情内参13相关学科14科研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暨南—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中科院软件中心武汉大学沈阳北京大学李晓明南京大学秦州清华-优讯舆情实验室15媒体产品16热点问题1基本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1]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2]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
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网络舆论研究
网络舆论研究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网络舆论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影响着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演化,也直接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下文将重点阐述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网络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某种事件、现象或问题所持有的各种看法、认知、态度、情感等集中而形成的一种舆论现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中的重要一环。
研究网络舆论可以深入了解公众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需求和期望,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创新社区治理和加强民主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网络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出现之初,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开始成为了热门研究领域。
在网络舆论研究的初期,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语言及其特点的分析,如网络词语的产生和使用,网络语言的特殊性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舆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研究框架也逐渐从语言学、传播学等单一领域扩展到情感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重心逐渐转向用户行为、情感表达、舆论演化等方面。
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研究也开始采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将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化为数量化分析,使得网络舆论研究变得更加精准、客观。
三、网络舆论的特点网络舆论的特点有六个方面:(1)快速性:网络可以实现实时同步更新,时效性极高,因此网络舆论产生的速度也很快。
(2)传播范围广泛:网络舆论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且不受地理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其传播范围也很广泛。
(3)个性化:网络舆论的传播不受人口数量限制,即每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会不同,因此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个人化特征。
(4)多样性:网络舆论可通过图片、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方式传达,具有多样性。
(5)互动性:网络舆论的特点在于交互式的交流,即用户之间可以一边传播信息,一边接受反馈。
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六大规律
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六大规律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咨询机构撰写完成国内首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2009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课题组采用“海选+网民意见汇总+专家论证”的操作方式,利用80余家网络媒体的常定监测资源及20余家网络媒体的流动监测资源,全面考虑客观数据事实、网民态度和专家分析判断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判提出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六大规律。
一、实情决定舆情规律一是网络流行词折射了当代青年的思想状态。
2009年7 月份,由网络游戏魔兽的“世界吧”引发的“寂寞党”现象在网络上刮起了一阵狂潮,“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流行语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寂寞党”现象是很多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网络空间暴露出来的一种社会情绪。
“寂寞党”以青年群体为主,该现象的产生与当代青年的心理特点息息相关。
“寂寞党”嬉笑怒骂无所不谈,他们的言论以“灌水”起哄为主要目的,在调侃与恶搞中娱人娱己。
虽然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群体娱乐,不应上纲上线,但网络空间中青少年群体的“寂寞”现象在某个角度上折射了当代青年的思想状态。
二是网络流行语多指向社会不良现象。
网络流行语大多发起于网络论坛等网民聚集区。
它们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谴责,呈现出诙谐的特点。
正值事业发展期的“80 后”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工资的涨幅失调更是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杯具”一词由于与“悲剧”同音,被网民赋予全新的含义,一句反映当代青年心理特点的语句“人生就像刷牙,一手握着杯具,一手握着洗具”随即走红网络。
二、网上网下联动规律随着中国公民社会参与度和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借助网络开放平台,更多的网民开始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进程中,为推动事件的实质性进展出谋划策。
他们走下互联网这一虚拟信息传递与发送平台,以“记者”的身份进入事发现场,用第三者的眼光记录事件,并向广大网民传递真实信息。
《网络舆情监测》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监测》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网络舆情监测是XXXXX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网络舆情在网络环境治理与引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握舆情研判与引导的最基本的业务技能。
适应择业、就业的要求。
(二)编写依据根据《XXXXXX学院XXXX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XXXXX版)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网络舆情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网络舆情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新闻媒体的相关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本课程理论18学时,实践/实验18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五)适用对象:XXXXX专业,三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码:KY1810D14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第一节网络舆情的传播场域知识点:两级传播论与多级传播论、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与扩散规律第二节网络舆情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知识点: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第三节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知识点:网络生态背后的社会机理、社会突发事件发展的新特点、“新公共领域”第四节信息接收的选择性知识点: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受第二章“大智移云”开启微传播时代第一节技术创新改变传播生态知识点:置身“天地物人无缝联通”的时空、“大智移云”:催生变革的驱动力第二节微能量的聚合与放大知识点:舆论场的“长尾聚能”效应、“邻避设施”的公众沟通难题第三节先人为主知识点:拟态环境中的信息加工与解读、网络语境中的刻板印象第四节群体讨论中的心理效应知识点:群体无意识、一边倒的群体意志第三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舆情应对第一节舆情风险管理的特点、目标和原则知识点:舆情风险管理的特点、舆情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节舆情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知识点:危机应对机制、声誉管理长效机制、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第三节舆情管理的大格局观知识点:网络统一战线、寻求最大公约数、关注在地政治第四节网络舆情信息源知识点:BBS和论坛、互联网网站、SNS社交网站第四章网络舆情数据挖掘与分析第一节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意义知识点: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意义、人民网舆情软件平台第二节统计抽样方法知识点:抽样的意义和作用、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分析、舆情样本内涵标准第三节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知识点:意义、构建原则第四节舆情分析偏差校正知识点:社会舆论构成偏差、样本内容分析偏差、样本统计指数偏差第五章舆情研判及舆情工作体系第一节舆情工作机制知识点:舆情工作机构、突发应急机制、新闻发布机制第二节舆情分析工具和图表制作知识点:Excel制图、其他工具第三节媒体关注度分析知识点:媒体报道量统计、关键报道节点分析、媒体报道分析第四节舆情产业市场需求分析知识点:互联网舆情服务、舆情产业服务主体四、考核(一)考核的形式:平时考核、平时实践考核与期末综合测试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作者:毕宏音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01期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舆情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理论阐释到咨政应用,由定性分析到数据监测,自少量学科关注到多学科协同,从社会舆情规律一般性探讨到网络舆情规律多维度分析,相关研究无论从广度、深度和效度上都得到了延展,也形成了诸多基本共识。
但同时,在真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互渗日深、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化正呈现相对稳定与变动不居两种形态的当下,如何总結已经发生舆情的共性与规律性,准确掌握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变化动态规律,并在实践中提高舆情预测与预警功能,尽可能地减少负面舆情的发生及影响,就是提高网络治理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的关键。
现刊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毕宏音研究员对上述问题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摘要:当前,现代舆情研究围绕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就表征的舆情演化路径、背后的刺激性事件、利益纠葛、复杂主体、管理客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心态与心理、网络舆情空间、互联网技术迭代的影响,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应用等,逐步形成了十大基本共识。
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当下分析轻前期预测、对复杂动力要素的综合研判不足、传统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缺乏对交杂舆情环境的阐释力、静稳的阶段性研究难以反映传播规律的趋势性变化等问题,这亟待从“历史与聚类分析”“多驱动要素分析”“智能兼专家分析”“追踪性动态分析”等多维视角,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动态化规律进行系统性再认识。
关键词:网络舆情;基本共识;动态规律;多维视角[中图分类号]G209[文章编号]1673-0186(2019)01-006-011[文献标识码]A[D0I编码]10.1963l/ki.css.2019.01.00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D。
当前,在信息技术加速变革,大数据算法与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快速迭代,逾8亿网民登录上网,日均信息传播动辄亿量级,虚拟空间中的圈群交往日渐繁杂,网络表达新样式层出不穷。
在网上社会与真实社会叠加互嵌愈加深入的大背景下,精准把脉网络舆情,准确掌握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变化动态规律,是“提高网络治理水平,化变量为增量”的重要前提。
一、当前对舆情和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十个基本共识回顾现代舆情研究的短暂历史,真正意义上的舆情传播规律和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研究,分别始于2003年和2007年2。
十余年过去了,从理论阐释到咨政应用,由定性分析到数据监测,自少量学科关注到多学科协同,从社会舆情规律一般性探讨到网络舆情规律多维度分析,相关研究无论从广度、深度和效度上都得到了延展,形成了不少基本共识。
(一)舆情机制变动规律初探早在1998年,徐向红在探讨舆论演变规律时,就将舆论的演化分为从萌生到生成至统一的变化过程凹,因为,他对舆论概念的论述与舆情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故可以将其称为舆情传播规律研究的前身。
王来华在舆情研究之初提出,舆情的复杂刺激和反应过程中,存在着“舆情机制”或称“舆情变动机制”。
该机制具体包含着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残留)机制[2]117-120。
分析变动过程,舆情因国家管理者权力运行而产生;随刺激其产生的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变化结束而变化结束。
作为群体性心理,舆情既受舆情主体的基本构成和个人表达素质的影响,也可能被“记忆”下来,部分地“残留”于人们对于一个新社会性事项的心理反应当中3]。
王来华的分析既立足于机制探讨,强调舆情机制运行中,可能形成从发生到结束的闭环,亦可能因舆情“残留”而呈开放形态,又着眼于舆情主体、客体、刺激物、群体性心理等要素分析,这些阐释对后续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随后,一些学者先后提出了若干舆情传播变动规律。
如,刘晓明的“舆情沿若干级差由无序到有序依次递进或消减规律”,李昌祖等的“舆情的起始、扩散和整合三阶段论”,陈月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情变动提出的“舆情的发生、应急和预防三机制”,毕宏音基于舆情视角提出的“诉求表达发生机制、沟通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张丽红通过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将与舆情自身变动规律相关的机制统称为“舆情内部机制”,等等。
以与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等“舆情外部机制”相区分,这些研究虽基本属于宏观层面的思辨性探讨,但其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依然为相关探索,特别是网络舆情机制变动规律研究、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研究等的开展与深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养料。
(二)网络舆情变动规律的探索:十大基本规律性共识的形成网络社会的疾速发展,要求在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更加积极的回应,这带动了网络舆情变动规律研究的快速推进。
回顾文献,最突出的在于,学界借鉴生命周期理论,以时间为主轴,先后提出不下数十种网络舆情传播变动规律。
主要包括了王晓辉“网络舆情的引发、互动、发展与淡化或消落规律”,刘毅“涨落规律、序变规律、冲突规律和衰变规律”,王来华“网络舆情与舆论的相互转换原理”,顾明毅“早期传播、社会性知情社会性表达、社会行动、媒体纪念传播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徐敬宏“非常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产生、传播、聚合演化规律”,谢科范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规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社会热点舆情的发生期、发酵期、发展期、高涨期、回落期、反馈期变动规律”和“发布模式、平稳模式、相关模式、自相似模式、周期模式、趋势模式变化过程”,董永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喷涌转向再次喷涌再次转向、逐渐衰减变动过程”,方付建“基于’粒子’思想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阶段、扩散阶段、变换阶段、衰减阶段演化过程”、高承实“网络舆情的四类演化过程模型”,等等。
与此同时,有关网络舆情的一些基本规律性认识在学界逐渐形成。
1.认识到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动过程与社会舆情相类似,会大致沿着发生(孕育)→发展(高潮)→结束(衰落或残留)的线性路径演变总结以往,按照从发生到发展至结束的大致走势,研究者先后提出了网络舆情变动三阶段规律、四阶段规律、五阶段规律、六阶段规律、多阶段规律等包含了若干阶段的网络舆情传播变动规律。
同时,也勾画出形态不同的舆情涨落曲线演化模型、三维空间模型、粒子模型等。
2.认识到因为具有突发性、冲击性、破坏性,故应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变动规律研究综观现实,网下的突发事件屡屡因网络传播而加大爆燃风险,而网上舆情表达的喧嚣鼎沸也可能酿成网下行动,这就触发了学界同时聚焦于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
一些研究通过分析个案,讨论了突发事件对网民情绪的强烈影响与网络公众表达的关系;有的论及了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中,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超强叠加功能对舆情的热点唤起效应;也有的基于大量案例,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度出发,讨论了转型期中国互联网突发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路径、态势、规律和机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媒介要素、网民要素、内容要素等动力要素,这些研究既注重学术探索,同样也关注到应用功能。
3.认识到现实中的利益纠葛,是形成网络舆情热点的重要驱动力王来华提出,舆情从本质上看,始终贯穿民众与管理者间不断变化的利益关系。
这一关系的主体是依存和建设关系,但也难免存在着冲突关系[2]49-50。
从社会心理看,外在的利益差距容易导致内在的心理落差。
故利益需求与利益差别是舆情表达发生的重要助推力。
网络社会是真实社会的延伸,故网络舆情的产生动力在网下。
其中,公众利益需求成为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内生动力源[4]290。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当遇到利益矛盾关键点与利益纷争聚焦点时,网民们盼望更全面了解生存环境变化,更准确了解看似孤立的新闻事件与自身利益的攸关性[5]。
正因此,这样或那样的利益需求与利益纠葛,常以热点议题或焦点话题的形式呈现在网上,成为触发网上舆情传播,形成网络舆情事件的重要推手。
4.认识到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分化和随机互动,会导致网络舆情演进态势愈加复杂从中国1994年接人互联网至今,网络舆情主体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
除了基数庞大的普通草根网民外,还分化出网络意见领袖、活跃的信息中介、爆料人等,他们的随机组合和交互作用,导致网络舆情演进态势愈加复杂。
例如,研究表明,在近几年反复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舆情反转事件中,无论是拥有巨大受众群和话语影响力的大小网络意见领袖还是态度极化或逆转的网民[6],不管是提供未经核实爆料信息的现场当事人或者围观者[7]还是网民中捍卫知情权和寻求真相的中坚分子[8],他们的交叉混杂,加剧了网络舆情走向的反转化和曲折性,助推了网络舆情变动的复杂趋势。
5.认识到从狭义舆情看,网络舆情及其变动常常具有特殊的政治指向性从狭义舆情来看,舆情简言之即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
所以,舆情及其发展变动过程常常具有特殊的政治指向性。
例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背后,因或多或少存在着关乎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矛盾冲突,故考察围绕这一类事件的舆情发展变动过程,有的因涉及政府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采取的措施行动等,与管理者发生直接的联系;有的即便与政府并不直接相关,例如突发自然灾害等,但也因为政府是民众的利益代表者和利益维护者,故会由于政府的救援和安置等一系列行为,而与政府间接发生联系,最终导致舆情具有比较特殊而明确的政治指向性[9]。
6.认识到无论权重几何,新老媒体均是影响网络舆情走向的重要媒介因素很多学者认识到,新老媒体均是影响网络舆情产生与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孰轻孰重,看法则有所差异。
有的认为,舆情变动离不开新老媒体相互结合的双重舆论影响力[10];离不开多种媒体在网络上信息传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共振[11];离不开传统媒体记者和“草根记者”在网络上的议程设置和刻意报道[12];有的则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平台被赋予了“自我设置议程”的能力[13],还有的以为,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对受众的认知态度依然产生重要影响[14]。
7.认识到交织混杂的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是左右网络舆情变动的重要内驱力学者们普遍认同,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念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多重渗透和交杂影响。
这使得他们的舆情表达,既可能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减压宣泄、自我实现等普遍个体心理(15],亦可能表现为从众、群体极化、集体无意识群体竞争与互动等网络群体心理(6),从整体上看,主流网络社会心态是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浮躁炫富、暴戾、冷漠等种种不良社会心态[7,特别是以结构性怨恨、仇官和仇富、低信任感、冷漠和浮云最为典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