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归亚洲”的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该如何应对?
浅析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吕本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6期【摘要】奥巴马上台以后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对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以及中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了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措施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中美关系以及重返亚太战略的本质。
【关键词】重返亚太战略;中美关系;中国崛起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本质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背景就是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稳定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以及南亚的政治局势,基本消除了潜在的威胁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所谓的恐怖主义。
但是,重返亚太战略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只不过因为在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部分的精力,对于亚洲事务有点力不从心,并且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真正都需要中国的支持。
战争结束以后,奥巴马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实际上是美国战略中心的一次转移。
因为,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重心已经不在欧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已经对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彰显美国的霸主地位以及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尤其是亚洲地区,美国一直维持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所确立的遏制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这将极大地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一方面美国加强了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合作,不仅,增加了在日本和韩国的驻军,还将最先进的武器如f22战机等部署在亚洲,同时将部署在亚洲的航空母舰从小鹰号一艘增加到两艘,还积极的与台湾进行军事合作,援助台湾大量的军事设备,其目的就是从军事上封锁中国。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专业班级:信息类1110****:***学号: ************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摘要:我们回顾一下“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战略”,实质上是担心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与近十年来将主要的精力投放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所导致的东亚国家对其出现的战略游离,当然这也与十年中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不断努力促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密不可分。
美国试图通过借助“中国威胁”,打破东亚国家与中国因经济的密切依赖关系所导致的“亲近”。
关键词:回归挑战应对策略正文:如果你是一个时常关注有关本国国际局势的朋友,最近你会看到周边几个国家和我国在领土和海洋利益问题方面上产生的矛盾:我国和小日本关于钓鱼岛归属问题,与越南关于南海利益方面的问题,还有现如今菲律宾强夺黄页岛的主权问题、、、、、、这些全是针对我国切身利益和主权的问题。
周边几个国家为什么敢这么造次呢?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几个国家后面始终有美国强有力的支持。
这就是我在下面将要论述的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我国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我既然谈到了美国“回归亚洲”战略,不免就要先介绍一下何为美国“回归亚洲”战略。
在2009年7月,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回归亚洲”,到如今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一路高歌猛进,并出台了一系列为之服务的外交政策与步骤。
下面就是我综合查找列举的“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例证:A、全面提升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
不仅启动了“美国-东盟首脑峰会”机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军事、政治和伙伴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解除对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的制裁,开始发展与印尼的军事合作关系;高调支持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在2010年9月派出航母与越南进行联合海军演习,美越军事关系得到了实质性发展;美国宣布向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出售先进的武器和提供军事技术支持;支持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开发计划,支持东盟成员国在湄公河利用上和中国较劲。
美国“重返亚洲”――一石激起几重浪_一石激起
美国“重返亚洲”――一石激起几重浪_一石激起“重返亚洲”是XX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
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XX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XX的“太平洋世纪”。
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
”XX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XX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XX“重返亚洲”的种种表现实际上,XX的步伐是日益加快,在20__年尤其是下半年,奥巴马政府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手法更集中、措施更实在、针对更明确,气势也更咄咄逼人。
“重返亚洲”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确实是近年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政治(外交)上,全面参与本地区多边机制和架构,密切与地区国家关系。
XX重返亚洲的背后推手、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20__年就明确表态,目前亚洲地区的主导机制并不明确,但任何涉及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XX抛置在外。
几年来,从东盟地区论坛(ARF)到东盟10+3、东亚峰会等区域性多边国际组织和机构,XX不仅要全面进入,而且要强力主导,最终实现XX在亚太的领导地位。
一时间,XX政府政界高层排队出访、频繁周旋于亚太各国之间。
奥巴马上台后派国务卿首访的是亚洲四国,而不是欧洲,这打破了以往的惯例。
20__年11月在夏威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印尼的东亚峰会上,奥巴马和希拉里两人联袂上演“重返亚洲”的大戏,吸足了全球目光。
XX不仅加强与亚太传统盟友的关系,巩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的盟友关系,而且积极拓展新的伙伴关系,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新伙伴关系火热。
20__年12月初希拉里对缅甸展开“破冰之旅”,进行所谓的“松土”行动,这是XX国务卿近50年来首次对缅甸的访问,象征意义不小。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角色。
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全球战略布局,美国提出并实施了“重返亚太”的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制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该地区的发展壮大。
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也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内容及背景,阐述其对中国的意义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分析亚洲轴心战略,即美国“重返亚太”军事战略。
2013年11月,在谈及亚洲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声称“美国回来了!”明确表示美国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投入,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因素”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的霸权地位使其难以容忍中国的发展壮大,因此它要利用一切机会遏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甚至“中国阴谋论”等种种说法充斥着媒体和学术界。
而这种种言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逻辑: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敌人或潜在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返亚太”就成了一个借口。
但实际上,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并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而是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和利益。
然而,无论美国出于何种目的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对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破坏亚太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而且还会使亚太地区沦为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带和牺牲品。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构想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在长期酝酿之后才得以付诸实施。
尽管该计划旨在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利益,但其做法却背离了当今世界潮流,违背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中国政府应对策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中国政府应对策略【前言】1997年夏,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
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
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决定移师香港。
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已黑云压城。
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
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落荒而逃。
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
而为了帮助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中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对人民币实行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来支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危机来袭】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亚洲被世界上公认为新千年的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当时的泰国,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始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资贷款,外债曾高达790亿美元。
在一片表面繁荣之下,泰国修建起许多空无一人而锃光发亮的办公大楼,韩国建立起了年产5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这是当时韩国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10倍。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出口下降、汇率偏高并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
由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开始大量卖空泰铢,以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泰国政府不甘示弱,不惜血本以强硬手段进行对抗,在短短几天内耗资100多亿美元吸纳泰铢,但却徒劳无益。
1997年7月2日,苟延残喘的泰铢终于崩溃。
泰国宣布实行泰铢浮动汇率制。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即一路狂跌18%,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国金融危机的正式爆发。
挤垮了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
泰国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在泰铢急剧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们的攻击对象。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1
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文献综述一、如何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袁鹏(一)纵观美国发展史,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便开始运筹,不过小布什政府上台时期遭受到反恐议程拖累。
(二)奥巴马当政以来,美国利用各种手段全方位布局亚太,力争全面主导。
其中包括巩固同盟国外交关系、缓和敌对国关系、深化同域各国经济联系和强化军事安全布局。
(三)美国“重返”亚太布局手段背后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着重分析了美国国内局势、国际形势和亚太自身的限制、同盟国的猜疑猜忌。
(四)对中国的影响巨大。
在友好平和的前提下,中国对其“重返”表示欢迎。
其次,美国布局亚太给中国带来的多重挑战和机遇。
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宣部《实事报告》(一)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海上问题矛盾的激化、半岛局势僵局、日本“远交近攻”、战略紧迫、非传统威胁等问题上都有美国干涉的迹象。
表明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令美国政府忧虑。
(二)美国政府对中国制定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中国崛起速度超乎美国的预料,使得“雁行模式”被迫升级,同时对亚太全面布局。
与中国周边各国结盟共同对峙中国,打造“太平洋世纪”。
压制中国发展。
感想美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没有敌人。
这一回,美国人终于把“敌人”(起码是假想敌)的目标,锁定了中国,尽管这并不让人意外,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彻底放弃与中国的合作,更不意味中美之间将进入全面对抗的时代,中国要为中美关系降温。
在我看来,对于美国人提出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中国人都应同时以两种态度去面对。
首先,你不能不认真,如果不认真,到头来就可能弄假成真,可能会有吃亏的那一天。
其次你又不能太认真,太认真的话,你就可能上当,就会为你的认真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因为你会为了对付它,调动和耗费很多资源,到头来却发现是一种面对草船借箭式的浪费。
对此我觉得应该多手准备:一、大力发展自身的科技实力;二、大力发展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三、大力发展军事科技,特别是网络、太空、生物、激光和新兴核武器(中子弹、反物质等)等高精尖武器系统;四、注意发展和巩固与邻国朝鲜、缅甸、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的友好关系,对非洲、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等友好国家的各项友好合作也需要加强;五、注意发展同俄罗斯、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巩固与巴西、阿根廷、南非等的友好关系;六、注重与欧盟的长期稳定友好关系;七、对韩、日、菲、越等国要两手准备,刚柔并进,恩威并施,进行分化。
美重返亚太的应对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报告
•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近10年来,亚太地区 发生了4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1)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和政治分量在世界各地区中迅速上升。亚太地区的出口目 前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0%,它与美国每年的贸易额超过1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占世界总量的2/3。(2) 中国的崛 起一方面为周边国家经济繁荣带来了机会,另一方面却令 它们感到担忧和恐惧。(3)亚太地区不断增多的有核国 家、非政府组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和美国在该地 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都有可能导致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的 加剧。(4)不断增加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为地区一体化 的出现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频繁访问东南亚各国,结盟围堵中国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要员在亚太各国穿梭访问。2009年 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就访问了东南亚的印尼和 新加坡,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峰会,会晤了东盟10国 领导人。此后,奥巴马相继访问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 韩国和中国。在访问期间,奥巴马强调了美国在亚太事务中 的重要性,拉拢各个国家,宣称“美国人民的安全与繁荣是 和亚洲的安全与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美国要给其他国家一种错觉,只有与美国一道, 才能抵抗中国的对外霸权,才能共建和平繁荣的东亚。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11月16日 对澳大利进行访问,这是亚总理吉 拉德上任以来,美国对澳大利亚的 首次访问。在访澳期间,奥巴马和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宣布了一项将 增强美国在澳大利亚军力的联合安 全协定,这一行动被视为是对在这 一区域势力日益增长的中国施压。 从2012年开始,美国将派250名海 军轮流驻扎在澳大利亚北部,而在 接下来几年时间里,美国在澳大利 亚将部署2500名海军。
基本内容
• 1、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联盟体系,并增进美国在该地 区的伙伴关系。 • 2、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和安全合作机制,包括防扩散、防 地区冲突、防军事竞赛、防止关贸壁垒等多方面的机制。 • 3、强调“有结果的合作”的重要意义。 • 4、增加美国参与多边合作机制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全面 参与亚太地区各种类型、各个方面和各类水平的合作机制 。 • 5、保证亚太地区所建立的各种机制将包涵各利益攸关方 ,特别是美国的参与,这一点对美国特别重要。
美国回归亚洲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应该怎样应对
形式与政策论文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2012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如果2011年的美国外交只能有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太平洋世纪”。
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优雅地讲出这个词,其振聋发聩之效果,似乎令北非的乱、欧洲的吵、日本的震和拉登的死一下子全都消弭沉寂。
“太平洋世纪”,听起来多么富有历史的宿命感。
19世纪,美国通过大陆扩张和门罗主义建成了“美洲世纪”;20世纪,因为跨越大西洋的两场世界大战和一场冷战而成就美国的“大西洋世纪”;如今,美国国务卿勾勒了另一处开始。
在历史故事里,美国外交划过一个优美的扇形,从中间启程,先后征服两翼。
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就不那么完美了。
第一个世纪里,美国从一个孱弱的后殖民地国家冉冉上升;第二个世纪里,美国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如日中天;而第三个世纪一开始就伴随了美国自身内政的困顿,“重返亚洲”?接下来呢?美国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能要进入一个不太好的时期,这些国家中,日本,韩国就不说了,他们和中国的外交与美国重返亚太,没有太大的联系,因为美国在他们的国家有军事力量存在,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和中国存在南海利益纷争的国家,可能狐假虎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不断的在南海制造事端,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外交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美国“重返”亚太的主要目的有4个。
其一,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
其三,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给美国的“小伙计”吃定心丸。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
通过以上目的可初步知晓,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将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一,将加大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离心力,降低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在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压制。
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低于1400字)
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低于1400字)摘要:2008年美国的发达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济严重衰退,而亚太国家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引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之源;2009年11月,刚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简称“重返亚太”,又称“亚太战略再平衡”。
随即,美国围绕这一战略构想,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的,有目的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和安排,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暗中默许或让其盟友: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有领土或历史遗留问题的国家,制造事端,阻碍中国的和平崛起。
关键词:美国;亚太;影响一、美国重返亚太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在 2012 年 6 月 3 日闭幕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 2020 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把 60% 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09 年至今,奥巴马政府高调推出“重返亚太”的口号,目标是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亚太地区”,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2009 年 7 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曼谷宣布“美国归来”,拉开美国重返东亚的大幕,随后美国同东盟签订了《东南亚和平友好条约》; 11月,奥巴马在东京宣布自己是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紧接着首届美国—东盟峰会召开。
2010 年,美国首次进入东亚峰会。
从 2012 年 7 月 8 日开始,希拉里·克林顿接连访问了包括日本、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在内的亚洲多个国家,其中老挝是美国国务卿 57 年来首次到访。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亚太区域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崛起。
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努力建构亚太新格局对中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其中遏制与防范的成分不言而喻。
希拉里·克林顿在其《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认为,中国在这个区域战略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美国亚太“新伙伴中最引人瞩目的国家之一”,“与中国的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性和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学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愈加鲜明。
中国周边环境出现新变化,形势日益严峻。
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就已经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过程。
冷战的时候它的战略重心毫无疑问是在欧洲,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渐觉得亚太地区是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
到90年代后期,美国在亚太的贸易和投资已经超过了欧洲,所以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开始,已经开始实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本来是应该继续做这个事情,但是因为“9.11”,美国把很多精力、注意力和资源放在了反恐上,放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奥巴马推行新亚洲战略,迫不及待要领导亚洲,令亚洲国家按美国的意志、规则,在经济上为美国输血,在政治上为美国效劳。
为达到此目的,奥巴马祭出了军事、政治、经济法宝欲压亚洲国家就范。
但事实上美国不能为所欲为领导亚洲已成不可改变的定局,奥巴马要代表美国做“太平洋总统”领导亚洲,实在是一厢情愿。
美国亚洲研究所将美国重返亚洲概括为五大原因:一是亚洲经济强劲复苏;二是中国崛起,亚洲格局改变;三是亚洲地区组织得到发展;四是亚洲存在诸多传统安全挑战;五是非传统安全威胁。
这是自“9.11”事件以来美国重新将传统安全挑战置于非传统安全威胁之前,因此,重返亚洲可以看作是美国传统安全战略的回归。
美国认为目前最大的中长期国际战略压力来自亚太地区的“崛起中大国”,而随着东亚的力量变更,东亚地区秩序的不稳定性可能对美国造成长期的战略压力。
因此,如何防范“对手大国”的崛起自然成了美国战略关注的重心。
由于中国的崛起在亚太最为突出,自然成为其防范的首要目标。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有一个评估,就是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相对削弱,而中国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上升得很快。
从韩国、日本一直到澳大利亚,我们成了周边所有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关于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及我国的对策
现在美国对中国实行了三岛链包围,抢夺中国的海上权力,挤压中国的海上利益,并想通过对中国海上权力的控制,控制中国的发展权。在现代社会,海权与一个国家的地位密切相关,一国强有力的制海权是民族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三岛链包围不仅是对中国国家安全上的威胁,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制衡。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海洋。海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线。随着近年来中国的海外贸易不断的上升,中国远洋航线也遍布了世界海洋,但是航海通道安全却无法得到保障。在近海,中国有三条航海路线。“北线朝鲜海峡、千岛群岛是必经之路,东线由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钓鱼岛、台湾岛之间的海陆组成,南线则或经台湾海峡由广东、广西沿海径入太平洋,然后经太平洋只印度洋”,进入巴拿马运河。但是这三条近洋航线都在美国控制或可以威胁的范围之内,中国无法突破美国对中国的三岛链包围,就无法保护近洋的航海路线的安全。在远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是中国海上航道的“咽喉”,这些咽喉要道都在美国的势力之下,如果这些海峡被封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同时这些咽喉要道还是能源进口主要通道,所以中国与任何一个国家发生战争,都必须考虑能源通道是否畅通,考虑美国是否会封锁海洋路线。
中国战略严重错误改变刻不容缓
中国战略严重错误改变刻不容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尤其是2010年的东北亚,美国在决心重返亚洲之后,整个亚洲就从来没消停过。
从3月份的“天安舰事件”到12月份的韩国军演,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在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但是中国的反应很让笔者失望。
完全看不出中国有什么系统的策略,仅仅是见招拆招,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左防一下,右防一下,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要说现在中国处于内忧外困的局面也并不为过,而这种局面的产生是因为政府在一些决策上的错误和对过去既定战略的错误解读。
日本是个扩张性极强的国家,并不是说日本人如何如何好战,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要扩张或者依靠于中国。
早在几百年前,日本就孕育出了要侵略中国的念头,而那个时候的日本还仅仅是个闭关锁国的小国。
这个侵略计划大概的意思就是:在北方先征服朝鲜,进而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东三省,然后蚕食中国;南方则是入侵台湾,然后攻击大陆。
几百年来日本一直坚定不移的进行着这个根本的“国策”,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给这个“国策”做重新的解读,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采取的是依附强有力的盟友,直接武力侵略。
二战之后则是依附美国,隐忍不发,静待时机。
反观中国,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关于如何对待日本的系统的战略,要说以前没有还说得过去,因为过去的日本极其弱小,但是现在的日本已经是亚洲的强国,再拿不出一套系统的战略只会处处受制于人。
中国的高层显然过于相信“和平宪法”,大和民族爱尊严胜过爱生命,这决定了日本永远不会屈服于“和平宪法”的束缚,并且终有一天会突破“和平宪法”。
美国想要牢牢的控制住日本,这是妄想,就想美国遏制不住中国的崛起一样。
突破“和平宪法”后的日本会怎样,中国应该怎么应对日本,似乎决策者们并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就目前中国的布局来看,高层可能认为朝鲜半岛的危机更为重要。
在西南,温家宝总理的出访稳住了印度,南海稳住了东盟各国,北面与俄罗斯联合。
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外交的影响2011年是美国加紧调整亚太布局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美国强化美日韩同盟,拉拢缅甸、越南、印尼,高调插手南海事务,力推TPP,驻军澳大利亚,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席东亚峰会,重构亚太布局意图明显。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将视线全部投到了中东的反恐战争中,那么在第二个十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和本·拉登的被击毙,以及亚太经济体的快速崛起,美国新一轮的战略重点无疑将会转回亚太。
继希拉里在夏威夷发表美国的亚太政策演讲之后,美国再次强调其在该地区的“领导角色”,首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东亚峰会,此次会议被认为是美国正式重返亚太地区的标志性会议。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甚至表示,美国不是亚洲的拜访者,而是驻在国。
美国精心构筑的亚太布局,势必会使亚太力量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并对地区安全形势带来挑战。
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个人认为美国将重心重新放回亚太有三大原因。
一是政治战略的原因。
中国现在正在腾飞,威胁到了美国独大的地位。
特别是在亚太影响力,美国必须在重回亚太遏制中国的崛起。
美国重返亚太其实就是试图军事,经济,政治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及对中国进行战略防备。
确保其霸主地位。
二是重振声势重新布局。
重振声势”,是指美国在10年反恐告一段落之后,重新在亚太投入外交资源,即所谓“外交再平衡”。
“重新布局”,是指美国力图改变10年来东亚一体化蓬勃发展使自身日益被边缘化的局面,利用其主导下的TPP掌控亚太合作大局。
三是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况下,与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相比较,亚太地区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提速的引擎,美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在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要朝亚太地区倾斜。
我国周边形势当前中国海洋问题安全形势异常复杂与严峻,整体而言,发生海洋战争的风险大于陆地。
据报道说:中国在周边海域不仅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主权争端、海洋油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公海局势更加恶化,且局部恐有冲突激化的危险。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2011-2012,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1、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2、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问题;3、在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趋于严峻。
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亚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4、近几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幌子,渐渐实现军事安全战略从北方陆地向南方印度洋的倾斜,其触角已延伸到靠近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附近。
最近几年印度不断扩充其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核试验、与俄罗斯共用中亚军事基地、大规模购买先进武器,对我国虎视眈眈。
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有:韩国与中国的海上争端,我国西部地区的恐怖势力,美国在中亚地区的驻军,泰国、缅甸等国的国内震荡,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忽冷忽热的,朝鲜半岛问题等等。
二、美国高调回归亚太原因:美国回归亚太原因比较复杂。
具体原因有五个。
1、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博弈原因,中国现在在亚太影响力太大,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必须重新夺回这个关键地区的影响力。
2、地缘经济,亚太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老大地位堪忧,所以它宣布回来并想主导。
3、中国周边的邻国现在都对中国感到担心,要求美国回来以平衡中国,这个机会对美国来说是很难得的。
4、内政原因,奥巴马当局认为小布什当政的8年,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就是把反恐定位太高,定位为反恐战争,一切围绕着它转,重点放在了中东南亚地区,对东亚地区忽视了。
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亚太地区是中国发展与复兴的战略支撑之地,也是中美交流交锋的第一块“阵地”。
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亚太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不对称”性战略竞争,即中国经济力量快速增长,而美国主要通过军力部署和军事同盟构建来实施对华防范战略。
[1]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前,美国在亚太的安全优势基本未对中国形成实质性阻遏,中国经济力、外贸力和外交力持续增长。
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因素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和安全两方面加大了对亚太的投入力度。
特朗普上台后,出台“亚太稳定计划”,提出新的阿富汗和南亚战略,展现军事进取姿态。
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美国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对中国战略行动能力和发展空间形成日益严重的束缚和挤压。
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主要特点美国的亚太战略具有较强的延续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应对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国化”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当前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中美在努力推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避免双方战略意图误判的同时,也在亚太地区就地区影响力和塑造力进行激烈的竞争。
面对美国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对中国的战略挤压,中国外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部署,以更好地维护和拓展自身成长壮大的战略空间。
■ 张桂凤/文DOI: 10.19422/ki.ddsj.2017.11.014性。
随着中美在竞争亚太地区影响力方面交锋不断增加,美对华强硬、意图“规制”中国的态势凸显。
在中美实力评估中,美国认为自身有许多优势,但“在任何领域的优势都不及美在亚洲和其他地区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
[2]当前美国着力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同盟关系,强化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军事同盟。
美国根据地区形势和国际战略趋势变化而不断调整亚太同盟体系。
1951年后,美国采取“轴辐式”政策,以双边关系为基础构建亚太安全体系。
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浅析如何应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已经过去的2012年对于世界经济和政治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而对于中国来说,2012年无疑是一个多事的一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大批高官落马引发反腐问题、美国重反亚太引起一系列连锁反映、中菲黃页岛对峙、中日钓鱼岛争端等等,每件事情无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本文结合对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通过对中日钓鱼岛争端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争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为中国如何合理解决与日本等国家的领土争端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
一、事件回顾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武力托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
2012年9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从2012年度预算的预备费中拨出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66亿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三个岛屿,将其“国有化”。
中日双方就此再次围绕钓鱼岛问题展开争执,影响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
2012年10月16日,中国军舰首次以距钓鱼岛80公里的最近距离驶过钓鱼岛。
2012年12月12日,中国首次在钓鱼岛海空开展立体巡航,明确不退让态度。
二、钓鱼岛主权求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将其纳入海防范围,并建港泊船对其实施管理。
而从《大陆架公约》来看,钓鱼岛与中国大陆共属同一大陆架,毫无疑问属于中国。
《波茨坦公告》也明确规定钓鱼岛不属于日本领土。
三、钓鱼岛争端深度解析1、中日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及对策
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及对策美国重返亚洲的表现美国主导的安全模式升级中国航空母舰进行海试,引起周边国家和地区不安。
美国持续介入南海地区安全局势趋于紧张。
声称对南海地区有主权,南海形势更趋复杂。
周边国家提高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成为重要课题和挑战。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美国与多个国家联盟经常进行军事演习,美日韩军事三边体制成型等使中国笼罩在美国雁型结构的阴影下。
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
美国强势推进TPP框架协定,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这一举动导致APEC出现分裂迹象。
这也是美国防止中国国际经融话语权增大的行动之举。
这一切,使中国周边局势极度复杂。
美国在亚太建立区域联盟,这个联盟自然要完全受控于自己,参加这个联盟的国家,我认为包括两方面的国家,一是传统盟国,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现在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这些国家未来要买更多的美国军备,承担更多的军费分摊;另一是有潜力成为盟国的国家,这些国家成为美国新战略旗帜下的盟国。
美国物色传统盟国和潜在盟国,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或标准(不是什么国家巴结美国,就可以参加的),一个是政治、经济、安全和军事等各方面愿意全面服从于美国,一个是参加国所处的地缘战略地位比较重要,一个是要有钱,分担美国充当世界霸主所需要的军事费用,如果没钱,也必须保证有潜力巨大、美国需要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开发转化为钱)。
从东亚地区看,从上述三个方面衡量,有可能被美国优先发展成为盟国的潜在国家主要有两个:菲律宾和缅甸,菲律宾是美国冷淡后又再次热乎起来的传统盟国,地理位置重要,但妨碍菲律宾与美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是菲律宾落后和弱小的经济实力,美菲之间成为盟国,以菲律宾现有的经济实力,美国是要背包袱的,菲律宾对美国最大的有用之处是菲律宾与中国在海上有领海纠纷,可以成为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样板(为其重返东亚铺路),美国与菲律宾未来关系如何发展?关键是菲律宾在南海石油开采上,能否得手并大获其益,一旦菲律宾通过石油开采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我估计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将菲律宾纳入麾下盟国之列。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领土、政治体制、人民生命财产等处于不受外部或内部威胁的状态".由于客观和主观世界始终在发展变化之中,威胁会因时、因势、因事而随机产生.因此,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筹划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未来5~10年的国际形势判断一超竭力主导,多极加速发展,局部冲突不断,大战暂可避免.是未来5~10年国际形势的基本走向.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虽然实力增长缓慢,但其独霸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愿望很难改变.因此,其仍将以美元、军事、科技、人才、网络和联盟为支撑围堵和遏制新兴国家.随着大国实力日趋均衡,相互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大国要保持自身优势,新兴大国要奋力崛起.特别是随着欧盟和"金砖"国家的实力上升,国际格局将随之调整.历史证明,国际格局调整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利益和权利争夺加剧,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泛起,非洲、中东、俄欧接合部和东亚等敏感区域,随时都可能发生局部冲突.总之,未来5~10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虽然少数国家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趁火打劫的欲望日趋增长,但在强大的国际和平力量作用之下,不可能掀起惊涛骇浪.2.我国国家安全将面临诸多挑战大国博弈史证明,围堵、遏制和分化,是传统大国对付新兴大国的惯用手段.我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大国,既要应对传统大国的挤压,又要防止内部矛盾激化.可以说,内外威胁并存,安全形势错综复杂.首先,长期积累的腐败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政治安全.当前,对我国的政治安全威胁,内外兼有,并且重在内部.正如所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从已查出的大案要案看,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党的十八大以后,通过重拳反腐,势头虽得到控制,但由于遏制腐败的有效机制尚在完善之中,加之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玩弄权术、追名逐利的恶习一时还很难消除.未来1~5年,反腐斗争逐步涉入"深水区",斗争形势更加严峻,既得利益集团为阻碍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可能会挑起"事端".对此,中央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因内忧引发外患,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面临四分五裂的风险.其次,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美国回归亚太,目标直指中国.美国的战略家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在短期内还不能对其构成实质性威胁.所以,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平掉中国日益冒尖的经济实力.由于冷战期间,美国曾通过启用中国的廉价市场,对日本高速发展的经济进行过一次平衡.因此,把这次"平衡"叫作"再平衡".一方面,想通过拉拢日本破坏即将成型的东亚经济合作计划,以与我国的内外投资环境,全面遏制住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想通过主导TPP全面复苏美国的经济实力,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我国在遭受外部挤压的同时,国内长期积聚的金融泡沫也存在随时爆破的风险.再次,周边国家的恶意挑衅和国内分裂势力交织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领土安全.日本对我国领土觊觎已久,偷袭、侵吞、得寸进尺,是其惯用的伎俩.之前发动的侵华战争,已经让其野心暴露无遗.二战战败后,日本政府仍对我##垂涎欲滴.20世纪50年代,日本首相吉田曾鼓吹搞"日台邦联"和"日台联合王国".眼下,其右翼势力借美国重返亚太之机扩军修宪,正是想为未来介入台海继而谋取##作准备.同时,菲律宾、越南也乘机作乱,积极争取美国、日本的支持和偏袒.由于##还游离于中央管辖之外,未来若"台独"势力上台,两岸关系有可能重回原点.加上国内"藏独"、"疆独"势力的捣乱.未来5~10年,我国的领土主权始终面临着被侵占、被分裂的危险.另外,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军事安全.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作为"战争狂人"的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不仅矢口否认二战期间的野蛮侵略,而且发动战争的欲望异常强烈.正如安倍晋三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矶崎洋介称,"实话实说,美国可能无力继续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了".其言外之意是"日本该出山了"!未来5~10年,日本很可能在美国的怂恿下进一步扩充军备,在亚太地区充当"武士"角色,并将"触角"伸向全世界.可以预见,一旦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我军在海上的维权行动将面临巨大风险.3.应对策略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同时中国也是一个"世界".实现"中国梦",既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与传统大国的良性互动关系,更需要13亿中国人的齐心协力.要拥有这两个先决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需要解决好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全球一体化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一个是国内日益增强的经济基础与需要不断完善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四点建议:第一,反腐、改革、聚贤才,在集成创新之中谋发展.继续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反腐关系民心士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既不能放松,更不能停止.要在打"虎"灭"蝇"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体制、完善法治、加强监督、严刹"四风",根除寄生在党内的腐败"毒瘤".由于人才是兴国安邦之本,因此,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不断扩大"才"源、畅通"才"路,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吸纳世界英才创造良好环境.积极适应国际大势和民族复兴需要,尽快完备精干高效的国家安全体系和适应未来战争的军队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加紧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武装力量.大力弘扬和普与"责任文化"、"法治文化"、"合作文化",着力推动"教、研、产"一体化教育改革和技术创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高素质守法公民.实行个人、企事业单位"信誉评级"制度,把"信誉等级"与个人或单位荣誉和利益挂起钩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增强集体责任感和国家凝聚力.粮食是民生之本,工业是兴国之基.要确保食品安全,全面实现农牧业生产现代化,实行集团化生产和股份制合作,是改变小农生产模式和食品质量信誉的有效举措.同时,要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全面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近美、联俄、拉欧盟,在利益交换之中稳大局.着力维护好中美关系良性互动的大局.要全面落实和发展主席关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从维护世界和平和两国共同利益的大局出发,促进中美两国的互利合作.加强两国高层交往和民间交流,以与两军的沟通与协调,有原则地支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和经济复苏计划.通过相互支持合作,增进两国友谊,巩固互信基础,降低对立关系,转移其战略目标,避免引火烧身.深化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安全合作,支持俄罗斯在##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不是放弃自我,而是为了养精蓄锐,争取更大作为>.充分利用俄罗斯的能源和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以与印度尚不完善的工业基础,积极推动俄中印经济一体发展和在建设"一路一带"方面的安全合作.在联合国框架下,推动"国际联合反恐部队"建设.若条件允许,可先考虑在##合作组织框架下组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在内的"亚洲联合反恐部队".巧妙利用美国与欧盟以与欧盟各国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进一步拉近我国与欧盟大国的距离.利用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积极引进欧盟特别是德国的高科技产业,以与企业管理、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促进东西方文化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第三,接印、削日、压越菲,在相互利用之中破难题.支持印度崛起和在南亚发挥主导作用,妥善处理中印领土纠纷,严防美国和日本从中作梗.充分利用印度尚不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市场,加强双方的经贸往来,形成联合崛起之势.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可考虑在中印争议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同时要保持好与巴基斯坦的亲密伙伴关系.聚众打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傍美、拉众、抗中"是当前和未来日本右翼政权的战略主轴.其基本路径是通过鼓噪"中国威胁论",推行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挑唆和拉拢有关国家与其进行安全合作,并借机争夺能源和市场,振兴日本经济,复活军国主义.对此,我国必须"有所作为"、主动出击.一方面,利用世界和平力量特别是曾饱受日本蹂躏的亚洲各国人民,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真实图谋.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对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压倒性优势.再一方面,利用我庞大的市场优势,通过"持久战"拖垮日本经济.进一步密切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我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关系,加强与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援与合作,削弱菲律宾、越南在东盟的影响力,压制其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并利用东盟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第四,限经、进兵、治"三独",在文交民融之中促大同.##是我国解决东海和南海问题、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点.实现两岸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在未来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严防"台独"、"藏独"、"疆独"势力伺机作乱.对此,中央务必早作准备、提前部署,以万全之策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限经,即适当节制对台经济支持.节制的目的是要让##同胞明白,大陆才是他们的真正依靠.要彻底查清"三独"势力的幕后主使与经费来源,准确掌握其海外账户,想尽一切办法打压与其有关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限制或堵住其融资渠道.进兵,即通过举办抗战纪念、联合军演、军事交流、安全合作、共同维权等形式,加强两岸军方的互动与合作,提前做好相关军事部署<包括发展"内线">,以防不测.要通过"经拉、文交、民融、军推"等综合措施,促进两岸政治和谈.在围剿打击"藏独"、"疆独"势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区域互助和开发移民,积极开展各族群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废除所有不利于各族群融合的法律法规与名称,全面巩固各族群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建立"大中华奖励基金",重点奖励那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人和国际友人.总之,国际安全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快速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洞察风云变幻,与时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实现.。
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对策
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对策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之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
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
亚太地区军备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
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在过去的2012年,亚太地区形势可谓是暗流涌动,矛盾不断,其中,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钓鱼岛之争、南海问题尤成为世界关注的三大问题。
美国“再平衡”战略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日本、菲律宾等国“心领神会,伺机而动”,分别先后在钓鱼岛、南海问题等挑战中国的主权。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01、南海问题矛盾激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
在南海,中国与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在东海,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
春海油田问题?中国海上邻国出现了“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积极配合。
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南海是关系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
台湾、西藏、新疆与南海都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主张南海争议应该由声索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反对将南海争议问题国际化。
黄岩岛背后的南海博弈是什么?----主权?资源?航线?历史?战略?菲律宾举行反华游行,中方严正交涉。
菲律宾2%的华裔控制了菲律宾80%的财富。
菲律宾局势动荡影响华裔投资信心。
5月17日菲律宾退役军官乘船赴黄岩岛插国旗。
黄岩岛呼唤中国海洋新战略。
中国是否要建立海岸警卫队?我国南海有约35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
历史上,东南亚国家曾发生排华反华事件。
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排华反华事件,导致1000多名华裔死于非命。
0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矛盾是东北亚区域,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应如何应对大国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国关系”一词,各国有着不同的解释。
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尽管莫衷一是,毫无疑问的是,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世界格局的主要构成和推动力量。
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大国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调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由于苏联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
其他力量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日益彰显。
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如是说:“世界政治日益多极化… …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现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如何时候更要分散。
”;2、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地位突出。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仅拥有着超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且始终坚持推行单极战略。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1、在世界格局中,中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呈相对衰落之势,但它们在国际格局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开始联合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修昔底德陷阱”;2、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低迷。
然而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机遇往往和挑战相伴相生。
尽管当前中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同样的,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
1、大国关系稳定发展。
西方大国加强了合作、协调,中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都有着明显的进展,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更是得到了新的提升;2、美国虽加强了对华的遏制,但也提升了与华合作,而且合作是主要方面。
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始终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而这就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班级:土木工程
姓名:Mr——Right 学号:…………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
内容:美国“回归亚洲”的战略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关键时刻,中国怎样做到临危不乱,处事不惊?中国对美国此战略态度的看法和社会反响。
摘要: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准确的战略判断。
“和平发展”,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符合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
关键词:回归亚洲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挑战和平发展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具体形势分析
布什任总统的美国政府的战略重点在中东,核心是反恐,经济利益在于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
奥巴马任总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战略重点从中东转向了亚洲,尤其是东亚。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共和党政府的中东战略的失败,二是美国有失去对东亚影响力的危险。
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影响力,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使美国打的台湾牌难凑效;日本实现“正常国家”战略导致美国在日本军事存在的质疑,美军基地的搬迁问题就是集中表现;朝鲜的核问题久拖不解,韩国人失去了耐心,对美国的能力产生怀疑。
中日韩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日韩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这些地区制度安排正在使美国成为局外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就实施其重返亚洲的战略。
最初,美国希望先把中国纳入其重返亚洲的战略,所以奥巴马任总统开始就出访中国,但是奥巴马政府非常清楚,中国不可能成为其重返亚洲的帮手,因此把中国变成使其重返亚洲的借口。
美国对中国采用了“先礼后兵”的战术,先故意讨好你,为之后的发难找借口。
美国同时向日本政府施压,迫使具有脱美入亚倾向的鸠山由纪夫下台,菅直人上台后,日本政府180度的大转弯,投靠美国。
但为了给撑面子,为了给选民交代,日本挑起了钓鱼岛的撞船事件,得到的好处是换来了美国对钓鱼岛安保条约的承诺。
但中日关系大倒退。
美国又利用“天安号”事件离间中国与韩国关系,利用南海争端离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发展印度的关系制衡中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战略初见成效,中国面临周边环境的恶化。
美国的软实力到底能走多远,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但可以预料的是,美国采取孤立中国的重返亚洲战略肯定是行不通的,最终必须走上与中国合作的道路。
美国“回归亚洲”在中国引发不满,有人认为美国在挤压中国,围堵中国。
美国在主观上有此目的,尤其是明年是大选之年,各路候选人纷纷表示对华强硬姿态,更是引起中国民众的不安或愤怒。
而客观上,美国近两年也确实给中国的周边外交增添不小压力。
美国战略关注点转向亚太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力图在其实力相对下降、军费削减的形势下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具体而言,其在战略上有退有进,从
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撤军;而在太空、网络和海上安全等战略领域,采取了“进”的政策以保持其优势地位。
而美特别强调“海上航行自由”,则反映了美对中国可能在亚太对其海上霸权形成挑战的担心。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调整对我们的影响
美国之所以做出“重返亚太”这样的重大战略调整,一方面是由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显示出强大的增长潜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美国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中国崛起对世界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如果再不积极参与亚太事务,那么就有可能在亚太新的发展时期会丧失发言权,或者说丧失它的影响力。
对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应该关注,但是我们要在一个清醒冷静认识的前提下来关注这个问题。
就是说,搞清楚它的战略意图,这里既有客观的、即它必然要这么做的原因。
目前,亚太地区在整个世界地位的上升,已经到任何国家都要重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战略重点移向亚太地区,非常正常、非常自然。
它要维护它所谓的主导地位、领导地位,针对的就是中国,因为别的国家不可能被它视为挑战者。
美国的战略能力、支撑它战略意图的能力。
美国现在要讲“巧实力”了,正说明它的那种强权开始不太灵光了。
它要讲“巧”,但是这个“巧实力”,由于当老大时间太长了,它一时半会难以扭转它的思维方式,恐怕还要有一个过程,也不排除反覆。
美国的战略意图和战略支撑能力之间的差距,这是我们需要冷静判断的对我们的影响。
美国到底是当年对付苏联的对抗式遏制,还是今天几位都讲到的竞争式的关系?美国对华政策,在冷战结束后的头十年,是“接触加遏制”,这是美国人都公开承认的;到现在逐渐变为“借重加牵制”,这个变化没有完全完成,已在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就有了基本的考虑。
面对这种局势,中国该何去何从?
面对这种情势,中国需要用一种世界历史的视野审时度势,构建中国的世界战略,尤其是亚太战略。
清晰有力的战略既是中国作为大国的自信心的表现,也能够向对方明确中国的战略底线。
从长时段而言,中国的战略空间在不断增加,冷战期间,中国处于美苏对峙的夹缝之中,中国基本是大陆国家;越南战争和苏联解体则使美俄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为减弱,1997年金融危机使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大为提升,中国基本取代美国成为东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的纵向比较来看,中国没有必要对美国“回归亚洲”做出过激的反应,而是需要能够进一步拓宽中国的国际空间战略。
首先,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比较好的协作关系,划定了边界,夯实与扩大了上合组织的合作,稳定的中俄关系是中国从大陆走向海洋的前提。
另一方面,中国本身具有广阔的内陆腹地,目前中国政治经济重心集中于所谓的“黄金海岸”,距离海岸20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带是中国财富的汇聚之地,中国在走向海洋的同时,一定要夯实内陆的发展基础,从而形成稳固广阔的战略纵深。
其次,从出口商品到提供公共品。
作为区域大国或者世界大国的一个必要“代价”就是要成为公共品的提供者。
公共品包括区域秩序、安全、制度框架等等,美国学者伊肯伯里认为,亚太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这条龙,而在安全方面则傍着美国这只鹰。
实际上这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劣: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减弱,而中国的安全承诺与行动不足。
美国倡议建立所谓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便是为了提振美国在亚太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
与之对应,中国也要弥补自己的短板,如中国国际安全专家朱锋所言,中国需要为周边国家提供“基于法治精神、尊重人权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成熟完善的区域治理”这样的公共品。
亚太地区的一个困境是“制度过剩”,各种区域组织或者制度层出不穷,但是整合能力有限。
中国要想成为亚太大国,就需要构建一套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整合与治理的规则与规范,否则,中国的国际战略空间便会陷入“走两步,退一步”的蹒跚状态。
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准确的战略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政策和策略,我们应该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二十字方针,“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们有时候只说“韬光养晦”,但是你简化了,就引起了好多误解,被人家误解为“包藏祸心”。
再有一个基本方针,“和平发展”,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符合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
中国要有自信。
就是面对美国所谓的重返亚洲新战略,我们不要自乱阵脚,要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中国成长的经济、贸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