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视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困境及消解
协同创新中心的不足之处
协同创新中心的不足之处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促进创新的组织形式,它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和政府等各方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
虽然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组织协调难度大:协同创新中心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组织协调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2. 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可能会引发争议。
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协议,可能会导致合作的不顺畅。
3. 文化和理念差异: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在文化、理念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到协同创新的效率和效果。
4. 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协同创新中心中,各方的资源投入可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导致某些成员的贡献得不到充分认可和回报,影响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5. 绩效评估困难:由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和任务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和利益相关方,因此绩效评估可能较为困难,难以准确衡量其创新成果和影响力。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进,如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加强文化融合和理念沟通、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等。
关于协同创新有关问题
关于协同创新的有关问题一、协同《新华汉语词典》对“协同”的说明是:各方相互配合或一方协助另一方做某件事。
《辞海》对“协同”的说明是:一是指谐调一致,和合一起;二是指团结统一;三是指协助、会同;四是指相互配合。
协同源于希腊文synergós,意为一起工作。
所谓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性质的主体,通过和谐合作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某一目标的进程。
1971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统一的系统思想,以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必然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彼此转化,无序确实是混沌,有序确实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协同窗理论以为,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进展运行进程中和谐与合作的性质。
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和谐、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一起前进,对事物两边或多方而言,协同的结果使个个获益,整体增强,一起进展。
致使事物间属性相互增强、向踊跃方向进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
二、创新《辞海》里讲:创是“始造之也”,是初创、开创之义;新:第一次显现,与旧相对。
有三层含义,一是抛开旧的,制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良更新;三是指制造性、新意。
《治理是金》一书概念“创新”是:形成制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效的产品、效劳或作业方式的进程,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将制造性思想转变成某种有效的结果。
依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功效评估指标的规定,创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理论创新、方式创新和新描述。
“创新”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公认来源于美籍经济学家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其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进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它包括五种情形:引入一种,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取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
国际社会认同的特指英文是“Innovation”,有别于“制造”(英文为Creation)和“发明”(英文为Invention)。
浅谈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涵
浅谈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涵作者:王彦博谭淑媛沈军谭晓京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4期【摘要】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产生系统非线性的扩大效用。
本文对协同创新内涵、组织模式与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通过改变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协作关系,实现从分散到协同的质变,大力提高创新绩效。
【关键词】协同创新特征内涵1 前言协同创新是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核心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为目的,实行强强联合,深度合作,通过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组建跨学科、高水平创新平台或团队,加大机制体制改革力度,彻底改变科研、人事等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创新模式,其实质是管理创新。
2 协同创新中心的内涵与特征2.1 内涵协同创新中心是指围绕着“世界一流、国家急需”的科学问题或重大需求,联合具有优势的创新主体,按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的技术路径,进行分工协作,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协同创新主体优势,汇聚优势资源,扩大集聚效应,进而建立从无序到有序、从分割、合作到协同的创新模式,形成信息、设备、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深度有机融合,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制约重大需求的技术瓶颈或发现某重大科学问题。
因此,协同创新中心以“世界一流、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以科研、人才、学科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发现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需求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任务为载体,重点推进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人事管理与考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协同创新文化等机制体制改革。
其中,“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不是宽泛的要求。
人才是根本,是指优秀人才的集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学科是基础,是指围绕国家、行业重大需求的学科协同;科研是支撑,是指发现并解决重大需求技术难题或科学问题的协同研究与组织管理。
2022年四川成电求实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精品
2022年四川成电求实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2022年四川成电求实公需科目《民法典》解读及法治思维能力建设考试题预约是订立合同的意向,本约是订立的合同本身。
以下哪个不属于预约:A、商品房认购书B、订购书C、预订书D、商品房买卖合同正确答案:D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合同书是书面形式B、信件是书面形式C、电子邮件永远都不能视为书面形式的合同。
D、电传是书面形式。
正确答案:C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招标公告是要约邀请。
B、招股说明书是要约邀请。
C、拍卖公告是要约邀请。
D、商业广告和宣传只能是要约邀请,不能成为要约。
正确答案:B正确答案:D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原则的补充原则不包括:A、照顾子女原则B、照顾女方原则C、照顾无过错方原则D、均等分割正确答案: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法律。
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确答案:D悬赏广告是指广告人以公开广告的形式允诺对完成指定行为并给付一定报酬,行为人完成该种行为后,有权获得该报酬的行为。
对其说法错误的是:A、悬赏广告一经发此即产生悬赏要约的拘束力。
B、悬赏广告是向特定人发出的。
C、悬赏广告的悬赏行为是合法行为。
D、悬赏广告是有赏行为。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本法自()施行。
A、2020年5月28日B、2020年12月31日C、2021年1月1日D、2021年10月1日正确答案:C格式条款解释的方法不包括:A、通常解释原则。
B、不利解释原则。
C、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D、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正确答案:D下面关于格式合同说法错误的是:A、格式合同一般由居于垄断地位的一方所拟订。
B、格式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处于从属地位。
基于SFIC模型的BOT协同治理困境及改进策略
建筑经济CONSTRUCTION ECONOMY第 42 卷第 2 期2021 年 2 月Vol.42 No.2Feb. 2021摘要:BOT 项目的提质增效要求各参与主体在制度框架内利用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协同治理。
分析BOT 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协同治理困境,包括公众参与不足、角色认知模糊、协同目标异化、合作壁垒高耸等,基于SFIC 模型从制度设计、协同过程与领导力催化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BOT ;协同治理;困境;SFIC 模型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 (2021)02-0041-05DOI :10.14181/ki.1002-851x.202102041[引用本文] 周昌仕,李超龙.基于SFIC 模型的BOT 协同治理困境及改进策略[J].建筑经济,2021,42(2): 41-45.The Dilemma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BOT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Based on SFIC ModelZHOU Changshi ,LI Chaolong(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BOT projects ,each participant should make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deep cooperation to achiev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ilemma that restricts the exertion of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 BOT practice ,such as insuffici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vague role cognition ,alienation of collaborative objectives ,towering cooperation barrier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system design ,collaborative process and leadership catalysis based on SFIC model.Keywords :BOT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ilemma ;SFIC model 1 引 言BOT 作为我国PPP 模式最主要的具体开展模式,在制度法规、管理体制、实施流程、融资机制、回报与退出机制等方面日渐成熟,其应用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但BOT 实施仍面临落地难、融资难、项目落地周期长、交易成本高昂、民营资本参与率低等问题,这要求BOT 各参与主体在制度框架内充分利用各自互补优势深度合作避免冲突与对抗。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推动技术转移和促进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尚存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问题一:协同创新意识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在协同创新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学科研究层面,缺乏跨学科、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意识。
这不利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策一:加强协同创新理念的宣传和培训高校需要加强对师生的协同创新理念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他们树立跨学科合作的观念,认识到协同创新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策二:设立奖励机制设立协同创新的奖励机制,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的协同创新,为协同创新提供一定的奖励激励,使师生们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活动。
问题二:科研资源相对封闭高校间的科研资源相对封闭,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
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而另一些高校却因资源匮乏而难以与其他高校开展有效的协同创新。
对策一:建立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资助,建立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使得各高校能够共享科研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移。
对策二:构建科研资源共享网络建立科研资源共享网络,使得各高校的科研资源能够互通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问题三: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当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够畅通,高校与企业之间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模式不够灵活等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资助力度,鼓励高校与企业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对策二:促进双向交流鼓励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得双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态,为合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
创新2_0视角下协同创新的主体研究
。在此基础上, 陈劲、 阳银娟 ( 2012 )
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 政府、 知识生产机构 ( 大学、 研究机构) 、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 创新而开展的、 知识增值为核心的、 大跨度整合的 [6 ] 创新组织模式 。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大学、 企业、 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 以政府、 金融机构、 中 介组织、 创新平台、 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 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通过知识创新 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深入合作、 资源整合, 产 “ 1 + 1 + 1 > 3” 生 的非线性效用。
2014 年 2 月
第1 期
创新 2. 0 视角下协同创新的主体研究
疏腊林 危怀安 聂 卓 黄 曼
(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
摘
要: 创新 2. 0 和协同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创新 2. 0 和协同创新的
论述了创新 2. 0 背景下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及其作用 、 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 , 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参与 理论内涵, 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 , 最后提出应建立各主体尤其是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平台 , 从而将创新主 体的创新能力转为创新实践 。 关键词: 创新 2. 0 ; 协同创新; 创新主体
[ 1]
[3 ] 成的联合效应 ” 。 Koschatzky ( 2002 ) 认为协同创 新的核心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 吸收、 消化、 [4 ] 共享、 集成、 利用和再创造 。 国内学者许庆瑞、 朱 凌、 王方瑞( 2002 ) 首次提出了全面创新理论 ( TIM )
即: 全要素、 全员、 全时空、 全面协同的创新, 各创新 要素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 协同匹配, 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 2 + 2 > 5 的协同效应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京津冀各地区应凭借自身的创新资源和区位功能优势,在汽车、石油、电子信息、冶金、制造等领域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以加快促进区域的产业协调发展。北京拥有在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集聚优势,应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信息等这些较高层次的产业。天津在港口方面具备优势,应充分发挥金融、物流产业的辐射能力,凭借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物流产业等。河北在传统产业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抓住北京和天津两地区产业大量转移的机遇,顺利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
(三)区域自主创新水平相对较低且差距大
相比国内外先进地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区域内缺乏传统产业升级技术以及在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而这些都是创新力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同时,在资源流动共享、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功能定位等方面,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京津周边一些地区的技术承接能力较低,科技成果大多流向区域外,比如2013年,北京流向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合同约为72000项,而流向京津冀区域内约为59000项。另外,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层次及资源禀赋差距较大,特别是京、津、冀区域的科技梯度系数分别约为43.3、5.3、0.2,显然,京津冀三地区的科技梯度水平的差距比较明显,在京津冀区域内河北的科技梯度水平是最低的,天津次之,北京最高,这会导致区域内的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程度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在产业创新分工、科技资源共享、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各区域的现实条件约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仍存在科技创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不高、产学研关联互动少、产业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协同创新是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等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中,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合作意愿不强的问题。
一些高校之间缺乏对协同创新的重视和认识,不愿意主动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
这可能是因为一些高校更关注自身的研究和发展,缺乏对协同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高校对协同创新的意识和认识。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开展宣传教育等形式,向高校传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高校对协同创新的认同度。
2. 建立激励措施。
可以通过设立协同创新奖励制度,给予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和个人相应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发高校的合作意愿。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不同高校之间的实力和资源差异较大,一些高校在协同创新中难以享有公平的机会。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可以成立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为不同高校提供平等的合作机会,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2.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进行评估,倾向于那些具有实力的高校,从而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竞争。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协同创新涉及多个高校和各种资源的管理,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合作效率和效果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可以成立专门的协同创新机构,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
建立起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和协同创新的质量。
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伙伴选择机理的研究综述
在伙伴匹配性维度划分上,Jemison等(1986)研究并购整合时首先提出了战略匹配和组织匹配的二维度概念。他们指出,战略匹配(组织之间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的相似性)应该不同于组织匹配(组织间在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体系等组织流程上的相似性),伙伴间的匹配性决定了不同合作伙伴合并后实现预期协同效应的程度不同。李祖超等指出协同伙伴选择上,坚持共同目标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和优良信誉原则(李祖超,梁春晓.2012)。何丽君从协同伙伴间的对称性、互补性和兼容性剖析协同伙伴特征(何丽君.2014)。
(1)信任
企业更愿意选择熟悉的、有信任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一方面,基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企业通过既有联系,关系嵌入的合作伙伴来分担风险,克服潜在不确定性,降低代理成本,激发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多收益(邓渝,2016)。比如焦点企业选择和熟悉的企业合作,在强化彼此之间信赖关系的同时,还可以获利于专有性准租金,即关系租金(罗珉,2008)。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伙伴选择
在梳理现有文献的过程中间,发现目前研究者主要从制度嵌入、关系互动、战略协同、知识匹配四个视角来研究伙伴选择问题。
1.制度嵌入视角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基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企业所处的情境和场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针对这一假设,部分学者(Hitt,2000; Wuyts&Geyskens,2005; Li&Ferreira,2008; Vasudeva,2012)从制度距离、法治环境、文化环境的视角入手探究企业的伙伴选择决策。
(3)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也是企业进行伙伴选择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组织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会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Vasudeva(2012)的研究,将社团主义文化引入伙伴选择,他们认为高水平的社团主义文化会加强社会价值的积极影响,因此会促进关系互动的伙伴选择。关于文化环境从理论设定和框架构建上对伙伴选择影响的研究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协同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协同创新是指多个独立主体之间通过有效的协作与合作,共同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
本文将对协同创新的定义、意义和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和研究热点。
一、协同创新的定义和意义1.1 定义协同创新是指通过不同实体之间的交互和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方法等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
这些实体可以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组织等。
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达到创新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1.2 意义协同创新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资源整合:通过协同创新,各个实体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
(2)风险分担:协同创新可以将创新风险分散到多个实体之间,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3)创新效果提升:协同创新可以促进各方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激发和借鉴,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性能。
(4)推动经济发展:协同创新有助于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区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协同创新的应用领域协同创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领域案例:2.1 产业创新: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2.2 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协同创新可以促进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城市发展的协同效应。
2.3 教育创新:教育领域中,协同创新可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方法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2.4 医疗创新:在医疗健康领域,协同创新可以促进医院、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之间的合作,加速新药研发和医疗技术创新。
三、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3.1 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的合作。
例如,融合机器学习、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进创新方式和创新思维的革新。
3.2 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协同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通过开放获取外部的创新资源和知识。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协同创新是指由多个高校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共同完成一项科技创新任务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并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然而,在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协同创新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导致各高校缺乏统一的目标和协同效应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协同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高校的主体地位和分工合作关系。
2、制定协同创新的工作计划和周期,落实责任到人,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3、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各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促进合作效果的最大化。
1、建设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平台,包括知识共享、知识存储和知识传播等功能,促进高校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明确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每个高校的创新成果。
问题三:协同创新中缺少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需要相互信任和互相补充的合作机制,然而,当前高校之间的合作文化氛围并不良好,这对协同创新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高校之间互动,尽可能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误解,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2、鼓励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
总之,高校协同创新是当前高校科技创新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在实践中需要克服一些问题,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合作文化氛围,才能不断推动协同创新的顺利发展。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
收稿日期:2023-08-20作者简介:孙良顺(1986-),男,江苏灌云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及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HMSJ0017)。
第56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月 Vol.56 No.6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Nov.2023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孙良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 要: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选取入选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十家试点园区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1)培育创新联合体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这需要增强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和协同度。
(2)通过优化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政策与法治环境以及服务环境等,可以提升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制定战略规划,通过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建设开放式格局,夯实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基础。
不同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区在进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时,应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在推动主体多样化、要素环境优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共性机制;差异;高科技园区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6-0078-07 一、引言守正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以协同创新机制改革为引领,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8以协同创新机制改革为引领,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郭燕锋1 姜 峰1 潘 红2( 1.华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建设的核心任务。
为解决当前新力量各自为战、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促使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创新要素聚集增效,本文通过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总结改革“五大力求”基本原则,探索八大改革主要内容与实施路径,力将企业、政府、高校、院所之间存在的不同利益追求转化为共同的事业追求,形成高效、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稳固、持久的协同关系,实现以协同创新改革为引领,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对科技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迅猛喷发,创新要素快速流动与深度融合,带来了创新的复杂性与综合性,推动世界科技创新进入“大科技”时代。
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创新力量和资源长期处于碎片化状态,具有分散、封闭、低效等特征,存在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互脱节,致使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并成为制约着国家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主要因素。
为实现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就必须有效打破传统创新主体的孤立发展模式,建立起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的核心成员之一,依托高校相关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创新要素与科研院所、企业、国际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有效机制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改革内涵与目标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实质是解决创新要素有效释放,放大“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问题。
协同创新过程是具有优势的创新各方以共同的科学问题或重大需求为研究源头,按照研究内容、层次和方法路径进行分工,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人才、信息、技术、资本、平台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新机制[1],建立从无序到有序、从分割到集成的创新模式,汇聚全资源,发挥优势,释放潜能,催生集聚效应,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最具创新成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
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复合型协同治理及实现路径
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复合型协同治理及实现路径■赖先进【提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了治理概念区别于西方治理概念的新内涵,也建构了协同治理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特色。
治理现代化场景下的协同治理是一种复合型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的复合特性主要包括“中心+多元”协同治理主体的结构性复合、协同治理外延的“属”+“种”应用复合、协同治理类型“内部协同+内外协同”的系统性复合、协同治理实现路径“制度化”+“效能化”的整体性复合等。
在治理现代化场景下,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协同治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也面临一定挑战。
在路径上,应紧紧围绕治理现代化建设加以实现: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中,完善协同治理配套制度,推进协同治理走向制度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立足机制建设,提高协同治理相关制度执行力;坚持数字赋能、文化赋能,优化促进协同治理活动生成和实现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治理合作治理【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DOI】10.19632/ki.11-3953/a.2021.02.010一、国内外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概念在理论研究上大行其道。
作为治理理论谱系的子体系,协同治理及其相关概念(英文名称“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国内理论界也称之为合作治理、协作治理)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围绕协同治理概念界定,国外理论界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早期国外协同治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克里斯•安塞尔和艾莉森•加什认为,协同治理是一种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或管理公共项目和资产、由一个或多个公共机构发起的,并由非政府行动者或利益相关者参加,共同进行决策(而非仅仅是咨询活动)的正式制【文章编号】1008-1747(2021)02-0062-07度安排。
冋早期国外协同治理概念界定在主体上主要是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合作。
理论中的“协同治理”等词汇都常常被国内外学者用来指代政府与其他组织之间跨部门的合作、共治。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汪伟全 许 源 内容摘要 加强府际合作是当代治理变革的趋势。
本文总结了我国府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本位主义、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财政经费分担、缺乏相关法律与制度的保障是府际合作的现存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就完善府际合作的途径与措施,从政治、管理、法制三个层面进行设计与创新。
关键词 府际合作 地方保护主义 制度创新一、府际合作是当代治理变革的趋势 加强府际合作(地方政府合作)是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行政科学研究的热点。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把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府际合作趋势,归结为如下原因:第一,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亟须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协力处理;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地方政府间必须通力合作解决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第三,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必须藉由资源和行动的整合,以发挥综合作用,提升地方竞争力;第四,尽管地方政府为提升其效能,已经与许多私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但地方政府间所建立的伙伴关系,仍是其他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机制。
①关于府际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合作形式,有大量的相关文献。
赵永茂阐述了英美日等国地方政府为了应对都市化、多元社会参与、区域化、效率化及地方政府角色、功能变迁适应力等问题的冲击,地方政府间积极开展跨域合作,并提出新管理体制理论、限定目的政府理论、区域政府理论、中间机关理论等予以阐释。
②国外学者Helen Sullivan和Chris Skelcher分析英国地方跨域合作演进的原因,指出政治上、操作上及财政上是影响政府间跨域合作的重要因素;欲促使跨域间问题能获致圆满解决,可以采用契约(contract)、伙伴关系(partnershi p)及网络(net w ork)三种形态,利用可行的合作机制、协同发展组织,甚至“公司治理”来增进其解决能力,以提供政府经营之重要发展途径。
③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问题与困境 作为政府间一种重要关系,府际合作往往受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渊源入手,探究和分析府际合作的存在问题及制度困境。
简析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PRWORLD \ 公关世界 47T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在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引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
制度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是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力量。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全面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双轮驱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顺利转型,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1.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1]6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和进步意味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意味着新的增长动力源泉的形成,以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以智能型技术取代劳动密集型技术,以改变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及成本优势所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制度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倘若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保障的制度环境停滞不前,阻碍科技创新和进步,技术成果得不到更新,必然会影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科技创新发展必然要打破阻碍创新的制度堡垒,破除科技领域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支撑,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全面、稳定的环境以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
因此,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2. 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制度创新,特别是当原来的制度体系严重阻碍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时,科技创新就会对原有的制度体系提出变革要求。
协同创新中心生成机理与实证研究
协同创新中心生成机理与实证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而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组织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不同主体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了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协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那么,协同创新中心是如何生成的呢?其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一、协同创新中心的概念与特点协同创新中心是指由多个创新主体(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以协同创新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共享知识、协同研发等方式,实现创新成果的高效产出和应用的创新组织。
协同创新中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中心通常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主体组成,各方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2、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整合各方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创新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确保各方能够紧密合作,共同攻克创新难题。
4、创新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将创新成果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二、协同创新中心的生成机理1、需求驱动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协同创新中心生成的重要驱动力。
当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需求。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这种共同的需求促使各方走到一起,形成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创新活动。
2、资源互补不同创新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和优势。
企业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资金和生产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人才和前沿的技术。
通过协同创新,各方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
简析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简析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密切。
科技创新依赖于制度创新提供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而制度创新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推动。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概念解释、协同发展关系分析以及案例探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
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概念解释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产品、生产方式、工艺或服务等。
科技创新旨在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既有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
制度创新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规范行为准则,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二、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展关系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协同发展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首先,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撑。
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激励创新主体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资源和保障。
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保护创新者的权益,鼓励其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活动。
此外,政府的创新政策、资金扶持等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引导。
其次,制度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科技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原始动力和技术支持。
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制度领域时,能够加速制度变革的进程,提高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推动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创新。
最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制度创新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二者的互相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三、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案例探讨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科技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资源整合模式的探索
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
有 学科框 架、综 合多学科研 究方法 ,通过跨 学科协 同创 新激发创新活力,填补各学科板块之间的空 白。
高校 是 人 才 汇 聚 的 中心 , 也 是集 群 创 新 的重 要 支 撑 力量 。 “ 协 同创 新 中心 ”这 一 概 念 由教 育 部 在 “ 高 等 学 我 国拥 有 高 等 学 校 、科 研 院所 、行 业 企 业 等 庞 大 的
三者之间的协 同与互动 ,进一步完善协 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体 系。
关键词:协 同创新 中心 资源整合 管理模式
中图分 类 号 :F 2 0 3 文 献标 识 码 :A
一
、
推进 协 同创新 中心 建设 的意 义
随 着世 界科 技 的发 展 ,交 叉 融合 成 为科 技 发 展 新 的
创新 ”的循环过程,能促进产 学研 用紧密 结合 ,具有极 发展需要的反复改建而造成经济的浪费和时间的浪费。
大 的灵 活 性和 多领 域适 应 性 ,发挥 汇 聚作 用 ,形成 多元 、 建 筑 应 为 大 空 间 、无 隔断 ,可 自 由划 分 区域 , 将 人 员 、 实 验 设 施 、人 文 环 境 完 整 地 整 合 在 一 个 特 定 的 空 间。 针
二 、协 同创 新 中心建 设 中的资 源整 合 管理模块
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 简称 “ 2 0 1 1 计划 ”)中首次提 创 新 队 伍 和 丰 富 的创 新 资 源 , 但 是 长 期 以来 自成 体 系 、 出, 自2 0 1 2 年启动实施 ,四年为一个周期,计划在高校 分散重复、 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协 同创新 中心 的各类资源要 以需求为 导向、任务为 பைடு நூலகம் 不 同 需求 、不 同学 科 、不 同实 验 试 验 项 目、 不 同科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题进 行 紧密 联 系实 际 的理论 分 析 , 以期 从 理 论 探 讨 乃 至行 动策 略层 面予 以有 针对 性 的 回应 。
一
、
借 鉴 与 创 新 :新 制 度 主 义 的 理 论 分
析 框 架
2 0世纪 七八 十年 代 ,西 方社 会 科 学 领域 “ 重 新
志的 重大 战略计 划 ,而 “ 2 0 1 1 计 划 ” 是 以协 同创新 中心建 设 为 载 体 ,以机 制 体 制 改 革 为 突破 重 点 ,意在 建 立 适 应 不 同需求 、形 式 多样 的协 同创 新模 式 。从 新制 度主 义视 角分 析协 同创 新 中心理 性 选择 导致 的 多元 主体 利 益 冲 突 、合 法性机 制 引起 的 多元 文化碰 撞 和路 径 依 赖 产 生 的 制度 惯性 障碍 ,基 于此 提 出形 成 共 同认 知 框 架是 基 础 、 实现机 制 体制 创新 是 关键 、打造 协 同创新 文化 氛 围是根 本 的应 对之 策 。
而 是对 个人 行 为 取 向 的设 定 。该 理论 区分 了两 种 类 型 的市 场 ,一个 是 提供 私 人 物 品 的经 济 市 场 ,另 一 个 是提 供公 共 物 品 的 政 治 市场 。经 济市 场 和 私 人 选 择 相关 ,消费者 为 了获 取 私 人 物 品 与厂 商 进 行 经 济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3—1 0
场 中 ,参 与者都 是 追求 利益 最大 化 的理性人 。
作者简介 :孙 清忠,暨南大学发展 规划处助理研 究员。( 广 ̄ ' 1 ' 1 / 5 1 0 6 3 2 )
本 文 系教 育部 人文社会 科 学研 究青 年项 目 “ 协 同创 新视 角下 高校 体制机 制改 革研 究” ( 编号 1 3 Y J C 8 8 0 1 3 0 ) 、暨南大 学 2 0 1 3年 学位与研 究生教 育改革研 究项 目 ( 编号 1 3 Z D 0 7 ;1 3 M S 0 2 ) 、暨南大 学第十五批教 学改革研 究项 目 ( 编号 J G 2 0 1 3 0 4 3 ) 的
成果之一 。
・
2 7・
・
教育管理 ・
新制 度主 义视角 : 协 同创新 中心 建设 困境及 f 肖 解
一
社 会学 制度 主 义 坚持 人 的社 会 性 ,认 为 超 理 性
是理解 社 会 结 构 、政 治 经 济 互 动 的 关 键 要 素 之 一 。 按照 社会 学 制度 主 义 的 理解 ,某 种 观念 、意 识 、道 德 、心理 、惯例 等 超 理性 因素 ,一旦 内化 为政 府 及
关键 词 :协 同创 新 中心 ;建设 困境 ;新 制度 主 义
为适应全球科 技发展新趋势 ,我国实施 了 “ 高
等学 校创 新 能 力 提 升 计 划 ” ( 简称 “ 2 0 1 1计 划 ” ) ,
这是 继我 国实施 “ 2 1 1工 程 ” 、“ 9 8 5工 程 ” 后 ,为
视角和强劲 的理论解释力 ,已被政治学、经济学和 社 会学 等 社会 科 学 界 普 遍 采 纳 和运 用 。由 于研 究 领
发现 ” 了制度 分析 在解 释现 实 问题 中 的地位 和作 用 ,
同政 治家 和官 僚 进 行 政 治 交换 ,将 分散 的个 人 偏 好
整合 为公共 政 策 。无 论 是 在 经 济 市 场 还是 在 政 治 市
进而 形成 了新 制 度 主义 分 析 范 式 ,因其 独 特 的 理 论
战略层面。“ 2 0 1 1 计划”提 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建 立协 同创 新 机 制 体 制 两项 重 点 任 务 ,并 将 二 者 有
机 统 一 在 协 同 创 新 中 心 这 一 载 体 上 ,也 就 是 说 , “ 2 0 1 1计划 ” 实 施 的直 接 载 体 就 是 重 点 建 设 一 批 协
高 教 探 索
2 0 1 5年第 8
Hi g h e r Ed u c a t i o n Ex p l o r a t i o n
新 制 度 主 义 视 角 :协 同 创 新 中 心 建 设 困 境 及 消 解 术
孙 清 忠
摘
要 : 实施 “ 2 0 1 1计 划” 是 继 “ 2 1 1工程 ” 、“ 9 8 5工 程 ” 之 后 , 中国 高等 教 育 战 线 又 一 项体 现 国 家意
同创新 中心 。
接纳为一种公认 的划分方式。豪尔和泰勒将新制度 主义 划分 为理 性 选 择 制 度 主 义 、社 会 学制 度 主 义 和 历史 制度 主 义 三 大 流派 ,这 三 个 流 派 采 用 了 完 全 不 同的理论 假设 和 分析路 径 。 …
理性 选择 制 度 主义 坚 持 把 “ 理性 的个 人 ” 作 为 理论 分析 的起 点 。 “ 理 性人 仅仅 指这 样一 种人 ,他 们
域和 目的不 同 ,不 同 的学 者 对 新 制 度 主义 作 了不 同 的分类 ,其 中豪 尔 和 泰勒 的三 分 法 在很 大程 度 上 被
提升 高校 科研 创新 能力 而 实施 的第 三大 战 略性 工 程 。 “ 2 0 1 1 计 划 ” 的实施 ,标 志 着 协 同创 新 进 人 了 国家
如何以协同创新 中心建设为载体 ,建立适应 高
校创新的新机制体制 ,无疑是高等教育界认真 思考
和积极 回应 的重 大 议 题 。为 此 ,有必 要 选 取 新 制度
主义理 论作 为 相 应 的理 论 依 据 与分 析 工 具 ,就 这一
在 自己知识 的限度内 ,运用每单位有价值的产 出的 最 少 的稀缺 资源 投 入来 达 到 自己的 目的 。 ” 理 性 人 假 设 是理 性 选 择 制度 主义 提 出 的有 关 人类 行 为 的模 型 ,它 并不 是 对 现 实 世 界 中行 为 特 征 的 经 验 描 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