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宪政

第三章 宪政

美国宪法的产生

从1775年到1783年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进 行了反对宗主国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
由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托马斯· 杰斐逊(1743-1826) 第三任美国总统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 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 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 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 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 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历陈独立的合法性和 正义性。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 严宣告独立。

德国宪法 关键词
公民广泛具体的权利 男女平等 5项原则 政党 修改的严格规定

日本宪法的两大特点
《日本国宪法》最基本的内容以及表现出的最基 本的特点是以国民主权(popular sovereignty) 为核心,确立了议会共和制的政治体制。 否定“皇权神授”,承认“国民主权”是战后新 宪法的基本特点。 放弃战争(abandonment of war),否认交战权 (deny the right of belligerent)是战后日本宪 法的一个独特的规定。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放弃 或剥夺日本国的自卫权(the right of selfdefense)。
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 和他那著名的玉米 芯烟斗 1945年被杜鲁门总 统任命为驻日盟军 总司令,负责对日 军事占领和日本的 重建工作,被日本 人视为“太上皇”。
俄罗斯现行宪法的诞生


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宪法》(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是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 正式成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993年11月10日,俄罗斯公布了确认总统 制的新宪法。

宪政

宪政

宪政,事实上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

宪政平衡论对事实和价值作了区分并立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具有实践精神、契约精神,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宪政平衡机制实践精神契约精神人们越来越相信,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最高政治成就,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

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宪政包含民主、法治、人权三个要素。

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政府对人权保障作出坚定承诺的背景下,中国的宪政问题又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对宪政的价值梳理和制度重构,已成为我们再也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这也是我国宪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作为第一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宪政的一些基础性观念进行反思,以完善宪政的基础理论,增进其时代感和对实践指导的针对性。

一、宪政在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说宪政是一种平衡机制及其状态的根据在于,宪政的产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

“宪政主义产生于国家与社会的界分的历史过程中” ,“市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与国家的界分与对峙是宪政主义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

国家与社会的界分、市民社会的形成,即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利益集团、政治力量的“对峙”是宪政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这导致了“宪政主义作为一种知识形式,采行对峙式思维” 。

但笔者认为,“对峙”不能概括宪政全部本质,它只是意味着各种利益集团、政治力量对立或斗争的过程及状态。

成熟的宪政,不仅“实际上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 ,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

事实上,追求平衡政体的观念源远流长。

晚期的柏拉图提出了“混合式”国家的原则。

他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要在国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方面都求得和谐。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当使国家中的各种倾向的力量相互结合,从而使之能够保持一种均势状态。

他认为这种形式的国家才能导致稳定的政治局面。

第二讲 宪法与宪政(焦洪昌) (1)

第二讲 宪法与宪政(焦洪昌) (1)

第二讲宪法与宪政一、宪政的概念宪政(constitutionlism)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它是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英文词源上看,宪政(constitutionlism)与宪法(constitution or constitutional law)有不解之缘,《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即将宪法、宪政作为同一词目诠释而并未将其明确区分。

从历史渊源看,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即交替运用宪法、宪政、政体等词语。

西方学者对宪政的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第一,宪法是由一组用于制定规则的自足的或自觉的规范构成,是“法之法”;第二,宪政首先是由意识形态和文化决定的一系列特殊道德观点,如尊重人的尊严,承认人生而平等、自由并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三,任何有意义的宪政必须考虑到“合法性”(国家权力、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合法性)和“同意”(人民对政府及其行为的承认和赞同)这两个要素。

还有学者认为宪政是一种制度安排和较好的政治条件,诸如公民基本权利宣言,普遍、平等、秘密的选举制,分权与制衡,代议民主制,多党制,两院制,联邦制,司法独立等。

1我国学者对宪政的认识分歧较多,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大相径庭的界定,但不外乎偏于民主的界定或不同于民主的认识。

(一)偏于民主的宪政界定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就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宪法与民主政治有关显然深受毛泽东论说的启迪。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说法构成宪政的实质含义,“再加上形式要件的话,那么宪政应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

2还有的学者认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立宪政治或者说宪法政治,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和发展这种民主事实,宪政就是由宪法确认和规范的民主制度及其实施。

宪政知识点整理

宪政知识点整理

宪政定义::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第一节宪政的产生一、西方国家宪法的产生在西方,宪法(Constitu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原为建立、组织、构造的意思。

在中世纪的欧洲,宪法一词常用来表示确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法律。

中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议会制。

后来经过长期演变,18世纪末,美国宪法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自此,宪法成为规定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法律,宪政制度也就成为一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英国宪法的产生1215年6月,反叛的英国贵族逼迫国王约翰在《大宪章》上签字,使它成为此后英国政宪发展的一个起点。

(它确立了宪政主义的早期重要原则:即臣民对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权,以及在臣民与君王的契约关系中臣民对暴君的反抗权。

)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妥协而告终,这种妥协具体表现为立宪君主制的形成。

1628年《权利请愿书》、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以及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这些法律文件确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重要原则,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英国没有像美国和法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制定成文的宪法。

英国宪法是由各个时期议会通过的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惯例、判例所组成的不成文宪法。

2.美国宪法的产生1776年7月4日,有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著名的《独立宣言》,成为美国和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但这部宪法实际上是大州与小州以及北部工商业资本家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在政治上妥协的结果,并没有列入《独立宣言》所宣布的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01-10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十章-宪法与宪政)

01-10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十章-宪法与宪政)
第十章
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概念和特征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一、宪政概念和特征
(一)宪政的概念
(二)宪政的基本内涵(宪政与民主、法
治、人权)
(三)宪政的基本特征
(一)宪政的概念
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 宪政体”、“立宪主义”,它是宪法发 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正如宪法概念 的多样性一样,由于不同国家政治价值 和实践模式的不同,人们对宪政的理解 也呈现多样性。
1.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解释宪政
——中国学者大多数认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立宪 政治或者宪法政治,其基本特征就是用宪法这种根 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
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 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P732)。 张友渔:“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 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有应享有 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 行动这样一种政治形态。”(张友渔:《宪政论丛》上册,群众出版社 1986年版P100)。
转引自许崇德主编《宪法与民主政治》中国检察出
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从法治的角度界定宪政
——从外国宪法学者的观点来看,大多数将宪 政与法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 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美]斯 蒂· 格里芬:《美国宪政:从理论到政治生活》,载《法学译丛》。 M· 1992年第3期)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丹· 莱夫明确以宪政所蕴涵的法治要义来解释宪政, 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 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他还认为宪政比“法 治”、“法治国”更抽象,它意味着“受限制的国家,即官员的政治权 力受可知的既定法律的约束。宪政概念至少假定国家和社会是有区别的 甚至是对立的,没有这种区别和对立,就没有必要给国家设立法律程 序。”(转引自张文显、信春鹰著:《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载 《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1期)。 卡尔· 弗里德希则认为:“宪政是对政府最高权威加以约束的各种规则 的发展。”

宪政

宪政

第一讲宪政的核心和关键一、宪政的基本内涵1、宪政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

何谓良法之治?就是要求立法机关要制定确认、保障人权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在内容上具有正当性。

孙志刚被殴致死与收容遣送制度变革浙江周一超杀人案件"何谓宪法至上?"何谓宪法至上?即宪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它为一切权利的行使发放许可证,为一起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确立行为准则。

美国1954年废除学校教育制度中的种族歧视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件”日本1969年卑亲属杀害尊亲属案件2、宪政的本质是“控制公权,保障人权。

”麦迪逊:“如果人类是天使,就不需要建立政府了,也就不需要对政府进行内外的控制了。

”3、宪政的关键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涵义: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照法律规定。

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

成都警察玩忽职守致李思怡饿死案姜云春讨债被击毙案陕西男子揣炸药讨债被击毙欠债者自称压力很大陕西夫妻看黄碟被查4、宪政的保障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作为制度的公正),其中尤以程序公正为重点。

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英国哲学家培根:“如果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好比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多次不公正的裁判则好比是污染了水源。

”佘祥林”杀妻”冤案第二讲宪政的基本内涵教学目的:学习和了解宪政的基本涵义,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掌握:什么是宪政?宪政的基本内容以及宪政与宪法的关系;了解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宪政的概念所谓宪政就是指依据控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宪法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宪政的精髓在于依据控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宪法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宪政的理解

宪政的理解

宪政的理解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学和法学中的一个概念,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导宪法制定或推动宪法实施的实践;第二层含义是建立并推动特定类型政治制度的实践,这类制度一般包含了有限政府、权力分立、代议民主、司法独立等政治原理。

宪政的根本作用和价值就在于通过国家权力的法律化、制度化,以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

宪政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但宪政发展与民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

宪政本身并不直接赋予公民权利,而是通过规范政府权力,以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并对公民权利予以法律保障,在对政府权力予以必要限制的同时,还需要在法律上赋予政府必要的职权。

因此,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构建一个有限政府,为公民普遍权利提供保障。

第十章 宪政

第十章 宪政

第十章宪政1、宪政的定义:○1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或者说,宪政是实施宪法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宪政既包括西方式的宪政,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2、宪政的基本内涵(1)宪政与民主政治○1宪政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基础和内容;○2宪政不等于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不一定有宪政;民主政治必须是法治下的民主政治;在缺乏宪法规则的情况下,民主政治可能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甚至走向专制;(2)宪政与法治法治的定义:法治意味着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它包含一个国家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由静态到动态的运行过程。

法治在功能上表现为对专制权力的否定和对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维护;在价值取向上意味着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人人平等自由确立的保护;○1法治强调国家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政府权利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宪法和法律在轨道上有序的运行;○2法治的集中表现是法律至上、宪法至上;○3法治以宪法和宪政为依托;(3)宪政与人权人权是指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应享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自由平等权利的总称。

人权具有三种形态: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

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极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际上是依照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对应有人权所做的一种选择和确认。

○1宪政是发展人权的手段,宪法是应有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的关键,宪政是法定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的关键;○2宪法和宪政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避免其侵犯公民权利,以保障人权;★3、宪法与宪政的关系(1)联系: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

○1从逻辑上看,宪法是宪政的起点;○2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2)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1宪政实现的前提是宪法本身必须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包括内容正当和程序正当。

名词解释宪政

名词解释宪政

名词解释宪政
宪政是一种政治制度,旨在规定国家政府的组织和权力行使,并
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政的核心原则是法治,即国家行使权力的
依据和限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

宪政体制通常设立有独立的司法机构,用以确保宪法的遵守和权力的平衡。

宪政的目标是保护公民权益,维
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权利。

宪政的
实现需要民主参与和监督,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

在宪政下,
国家权力受到界限和约束,有关政府行为和决策的规则必须遵守。

(本) 第五章宪政

(本) 第五章宪政

(一)全面修改

所谓宪法的全面修改指的是在原有宪法的 基础上的全面更新,即以一部新宪法取代旧 的宪法。
(二)部分修改
所谓宪法的部分修改指的是宪法修改机关 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宪法修正案等 形式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 活动。 二种方式:决议修改和修正案修改 宪法的部分修改又可以具体分为三种情形: 废除、变更和增补。
第五章 宪


内容提要
宪政的概念并阐述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变迁的两种主要形式:宪法解释与宪法
修改。 宪政的实现。宪政的实现有赖于宪法的实施, 而宪法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必须有 一套相关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宪法实施的 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稳定的宪政秩序。
第一节
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的涵义 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宪政治” 或“立宪主义”。 宪政在古代和近现代具有不同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对宪政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四、宪政过程 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这也就意 味着宪政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 们称之为“宪政过程”。 所谓宪政过程就是实施宪政要求、推进宪政 状态实现的步骤和环节。 宪政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立宪——行宪—— 护宪。立宪是基础和起点,行宪是对宪法的 遵守和落实,而护宪则为宪法的实施提供具 有法律强制力的监督和制裁手段,从而保证 宪法的实现和它的最高法律地位。
第三节
一、宪法修改概述
宪法修改
(一)宪法修改的涵义 宪法修改指的是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出现宪法
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国家 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内容进行变更、 删除、调整、补充的活动。 一般说来,宪法修改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修 改机关的特定活动。

宪政、自由与正义

宪政、自由与正义

宪政、自由与正义【摘要】本文探讨了宪政、自由与正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首先介绍了宪政的基本原则,包括规范权力、保障人权、确立法治等内容。

接着分析了自由与宪政的密切关系,强调宪政为个体赋予自由权利。

正义在宪政中的地位也受到了关注,认为宪政应当维护公平正义。

文章还探讨了宪政对自由与正义的保障以及权力制衡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宪政、自由与正义的共同目标,强调了宪政对自由与正义的重要意义。

整体而言,宪政在确保自由与正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基础。

【关键词】宪政、自由、正义、概念、重要性、基本原则、关系、地位、保障、权力制衡、共同目标、重要意义1. 引言1.1 宪政、自由与正义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宪政、自由与正义是三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构成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

宪政是一种以宪法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其核心理念是政府依法行政,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自由是个体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享有言论、信仰、集会等自由。

正义是对权利的公平、平等的保障,是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合理调整的结果。

宪政、自由与正义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建设和发展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只有在宪政、自由与正义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走向一个更加公正、平等、自由和和谐的社会。

1.2 宪政、自由与正义的重要性宪政、自由与正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宪政作为规范政府行为的法治基础,为自由与正义提供了保障。

只有在宪政的框架下,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正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宪政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宪政、自由与正义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2. 正文2.1 宪政的基本原则宪政的基本原则是指国家政权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监督,政府应当遵守宪法,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与宪政

宪法与宪政

宪法与宪政一、宪政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宪政,学术界有很多的定义。

西方学者关于宪政概念的基本认识包括:(1)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2)宪政意味着对于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安排,它保障公民权利并制约政府权力;(3)宪政是法治的政治秩序;(4)宪政包含着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而其中控制政府权力是西方宪政最核心的内容。

Scott Gordon,Controlling the State:Constitutionalism from Ancient Athens to Today. 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希腊到今日的宪政历史》印第安纳大学资深教授斯科特·戈登认为,宪政“指代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受到了约束的这种观念”。

“控制国家或政府权力”是宪政的原初含义。

对中国学者定义宪政有很大影响的是毛泽东的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

”尽管中国学者对宪政的认识角度不同,但普遍将民主、民主政治视为宪政的内涵要素。

比较中外学者关于宪政的定义,存在两大重要差别。

一是西方学者并不赋予宪政过多的内涵,而中国学者的宪政的定义承载了众多的内容,如民主政治、法治、人权保障、自由等。

第二个重大差异是西方一般不把宪政与民主政治相提并论,而把宪法的最高性、政体制度上制约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制度安排、法治秩序等作为宪政的内涵。

而中国学者突出强调宪政的民主政治意义。

什么是判断宪政的标准呢?判断宪政的基本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宪法是否得到认真实施。

其他的标准如民主、法制、自由、人权等只是判断宪政水平高低、完善程度的标尺,而是否认真实施宪法是判断宪政有无的标尺。

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宪政建设的起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认真实施宪法,宪政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认真对待宪法。

二、宪政的基本内涵(要素)宪政的基本内涵就是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

中国有无宪政论

中国有无宪政论

中国有无宪政论 法103班 孙希华 学号 1012051115我认为:中国是有宪政的。

中国的宪政正随着中国的民主的发展而发展。

既然我们要谈宪政,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宪政是什么,什么是宪政。

宪政[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指立宪政治,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即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

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政,以我们中国为例。

我们姑且把“宪政”意为“民主政治”(虽然这有点片面),那么它是和“专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而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历史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古代中国要滋生“民主”的意识进而形成“宪政”并产生宪法是不可能的,也决定了后来中国宪政产生的复杂背景和曲折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中国的社会条件、阶级条件更为复杂。

但是它却给长期处于封建等级制度桎梏下的国人以深刻的民主宪政启蒙教育,在中国催生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的宪政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和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取得了旧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

但是,由此就论定真正意义的中国宪政制度已经开始了是不科学的。

因为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固有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以及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没有能力领导人民战胜本国的反动势力,亦没有能力领导人民战胜本国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也就不可能使中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资本主义宪政在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也决定了在中国更加不可能适合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

中国的宪政运动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而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时期。

宪政

宪政

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即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

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以宪法为最高依据和唯一依据。

宪政的要义是:包括立法权和行政权在内的任何政治权力,都只能以宪法为唯一依据,并为宪法所制约。

宪政与否,不但要看权力是否受到限制,还要看它受谁所限,看它是受制于宪法,还是受制于别的权力。

目录1简介2含义3代表私有4与宪法的关系1简介宪政是指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民主的手段把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国家、组织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协调彼此间关系的制度和根本原则。

周叶中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宪法》(2005年第二版)第十章中,给出的说明是:宪政(constitutionalism)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

近现代意义的宪政的含义有多种,不过可归纳为两类(如右图)。

宪政作为专制政体的对应物,其基本内涵就是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它一般应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是一个政治过程或一种政治形态。

[1]2含义中文含义:民主的政治。

[1]见1983年版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1250页,(1992年2月北京124次印刷)。

中文“宪政”一词来源于日文汉字,中国首次提起并予以介绍者是晚清著名学者黄遵宪。

黄遵宪1887年在其《日本国志》一书中有介绍(“立宪政体”),梁启超读后为该书写了《后序》发表。

正是由于梁启超的推崇使用,以及他对“立宪政体”即“宪政”的明确解释,使得这个词所代表的政治思想逐渐为中国人所认知。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是Constitutionalism,发源于英美,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文词“宪政”对应的英文原词constitutionalism[2],其本义主要对应着一般中文的“制度”主义、“架构”主义、“法治”主义、“立宪”主义等多层意思,也是这些中文意义的总合。

宪政

宪政

二、中国学者对宪政的认识



1,宪政就是民主政治 2,宪政包含三个要素:民主、法制、人 权 3,宪政就是限政 4,通过对宪政与民主、自由的实际关系 的辩析来认识宪政。 5,从宪政与宪法的角度来认识
思考宪政要考虑以下几点



1,宪政源于西方,其基本价值在于限制 公共权利而保障公民权利 2,宪政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 3,宪政的研究既属于政治学的范畴,也 属于宪法学的范畴 4,宪法与民主、法治、人权是相互联系 的



第四,是对“法律万能论”和僵死的法 律的有力冲击,可能促进重新审视和修 改法律和政策 第五,即使是民主国家,公民不服从也 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宽容 宽容温和反抗并非鼓励人们违法。
参考书目


பைடு நூலகம்

(美)罗森斯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三联书 店 (美)埃尔金《新宪政论》,三联书店 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 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 社 何怀宏:《西方公民不服从传统》吉林人民出 版社


法律必须“应当意味着能够”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法无明文不为罪。 法律的目的只能是正义本身 一切法律都不得违背宪法 一切法律都要接受违宪审查

司法必须独立 越权无效原则 国家责任原则 不溯既往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和法律的正当程序原则

法治之下的法律还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法律必须是主权者制定的 2,法律必须是公正的、不偏不倚的
3,宪政与法治


法治最充分地体现了宪政的“限政”精 神 “宪法至上”是宪政最重要的标志,也 是法治的核心与首要要求。

什么是宪政且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宪政且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宪政且主要内容是什么宪政是当代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一大文明成果。

它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一时的心血来潮或主观臆造,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各国人民通向幸福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宪政?首先就得从宪政的定义、概念及基本要素出发。

新中国宪法学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宪政问题。

中国学者普遍接受了毛泽东同志20世纪四十年代给宪政下的“民主的政治”的定义,但中国学者之间对宪政的理解又存有差微。

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为政治形态观:法学家张友渔先生认为:“所谓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受应享受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或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态”。

第二为要件宪政观:许崇德教授认为毛泽东所指出的民主的政治构成宪政的实质含义,再加上实施宪法这一形式要件,宪政概念应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

第三为“三要素”宪政观,郭道晖教授认为:宪政是以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的运作过程,即“民主、人权和法治”三要素的宪政概念。

宪政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宗旨的政治体制。

宪政同时也是指一种在宪法之下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

宪政的实施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同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

(1)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2)宪政意味着对于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安排,它保障公民权利并制约政府权力;(3)宪政是法治的政治秩序;(4)宪政包含着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宪政必须具有以下三个要素:1.自愿同意与和平施政。

宪政要求:政治权力的取得、行使与更迭应当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来获得公民的自愿同意。

宪法与宪政

宪法与宪政

第三阶段:重创时期:(1966年—1976年)1966年5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付出艰辛努力所建立起 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遭受 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 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文化大革命” 初期兴起的红卫兵运动导致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 破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 踏。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刘少奇冤案,典型地反映了 宪法尊严所遭受的践踏,人民所遭受的严重人身迫害。 第二,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 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 1967年从上海开始的夺权风暴,造成党政机关陷于瘫 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此期间,各造反派 组织间的激烈斗争更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状况,人 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社会 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 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
民主政治,是指大多数人享有管理 国家的权力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民主政 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和维护 最广大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政治形 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日益迫切。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宪政概说----什么是宪政 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解 释宪政:宪政就是民主政治 从法治的角度界定宪政: 宪政是法律化的政治秩序 将民主与法治结合解释: 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 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 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
宪政的要素: 二、宪政的要素:
宪政作为专制政体的对应物,其基本 的内涵就是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 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 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 此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宪政至少应该 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即民主、法治、 人权。

什么是宪政

什么是宪政

什么是宪政?有宪法的政治,规定这个国家的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什么是宪政?首先是有宪法的政治。

通俗来讲就是有一个规章与条条,这个规章和条条规定这个国家的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尤其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由宪法规定。

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来进行我们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是有宪法的政治。

但有宪法不一定就有宪政,必须是所有公民特别是国家的领导人、有权有势的人要按照宪法规定做事,不能超越宪法。

当然宪政体制中还有其它,比如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个权力不能放到任何一个个人或者由任何一个机构同时掌握。

在宪政体制下,负责国家实际政务的领导人必须是彻底结束了终身制更是绝对结束世袭制。

关于宪法、宪政的学说很复杂,我了解不并不多,只能简单说这点。

实现宪政有什么好处?用现在的眼光来观察我觉得至少有:第一,宪法的体制、宪政的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所说的“公民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组织各种团体的自由,有信仰的自由,我们居住的地方和人身不受侵犯的自由”,这些自由在一个宪政国家里必须得到保证,宪政就是保证这个自由。

第二,在宪政真正实现的国家里,能够相对保证这个国家政治的平稳。

宪政制度是一个容忍反对派、容忍不同意见的一种体制。

在没有宪政国家里,比如中国古代,作为君主不但权力不能有任何人跟他分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甚至思想也绝对不能容忍别人跟他分享,必须由君主来把思想定义、权力定义。

但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时间久后变得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丛生,无法解决就会有一次暴力起义或者政变、社会动乱。

相反宪政体制国家,国家领导人或者领导国家的政党是互相轮换的,搞五年、八年你下去了,另外一个政党上来,也就是说一定要容许、认可在野的政党有发言权,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在朝政党没有做好,在野的可以选上,在朝的可以变成在野。

通过这种政党轮替或者政治势力集团轮替的形式保证国家政治权力有序的轮换。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摘要】宪法与宪政是国家治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着政府的权力行使和公民的权利义务。

宪政则是对宪法的实施和运行方式,确保宪法得以贯彻执行。

宪法对宪政具有规范作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而宪政则通过实施宪法保障了宪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宪法与宪政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两者之间需要协调发展,保持平衡,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进行。

宪法和宪政相辅相成,二者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既体现了国家的法治精神,也确保了政府的稳定和公民的权利。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宪法、宪政、规范作用、实施保障、互动关系、协调发展、制约、引导、相辅相成、国家治理基础。

1. 引言1.1 了解宪法与宪政的概念了解宪法与宪政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宪法的本质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制度的根本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宪政则是在宪法框架内实现政治管理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

宪法与宪政密不可分,宪法是宪政的基石,宪政在宪法指导下运行。

宪政通过各种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运作,确保宪法的实施和遵守,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只有在正确理解和遵守宪法的基础上,宪政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1.2 宪法与宪政的概念区别宪法与宪政是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又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功能。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书,是国家政权安排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宪政则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机制,是一种政治体制的运作方式,体现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宪法与宪政的关键区别在于宪法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础和框架,它规定了政府职能和权力的范围,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各国宪政比较
接到这个主题时,我真是一筹莫展:首先,关于“宪政”的含义是什么;其次,我对亚洲各国的宪政史不了解,再说在我印象中,亚洲各国的宪政史也很短,大多数亚洲国家一直处于封建专制时期,直到近代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后,各国先进分子通过学习西方宪政,进而在本国推行宪政运动(如:日本,中国)。

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

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意味着要以法为中心,以人为本,中国当前实行以人为本的联络联络联络联络联络联络了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ggggggggggg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ggggg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jjjjjjj 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h
hhhhhhhhhhhhhhh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