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力 ,让 学 生 写 出 规 范 、得 体 的 应用 文 。
参考文 献 :
函 的 相 关 知 识 进 行 修 改 ,从 函 的格 式 、内 容 、用 语 等 方 面
补 充 。 如 函 的 标 题 、受 文 者 ,正 文 的 开 头 、事 项 、结 束
语 、落 款 的发 文 机关 和 日期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学 生 自 由


采 用 多种 方 法 提 高 学 习 兴趣 。巩 固所 学 的 知 识 点
1 高 兴 趣 篇 。 “ 之 者 不 如 好 知 者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 提 知
之 者 。 ” 可 见 ,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师 ” ,将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兴
端 可 以 卷成 圆 圈 儿 不 断 ( 以 让 学 生 上 台亲 自折 试 )。 可
[涂 显. 1 走向学校语文【 J M . 广东教育出版社,03 广州: 2 0.
【1 2丁晓昌应 用写作【 】 M. 南京: 南京师范 大学出版 社,0 2 20.
发 言 ,提 出修 改 、充 意 见 ,最 后 给 学 生 提 供 相 关 材 料 ,让
每 位 学 生 再 拟 一 份 函 。 这 样 ,学 生 不 仅 会 写 规 范 、 完 整 的 函 ,还 学 会 了一 种 文 体 的 写作 技 巧 ,从 中 体 会 应 用 文 的实
安徽省 汽车丁业技师学院 ( 以下 简 称 “ 院 ” )是 一 我 所 培 养 技 能 型 人 才 的学 院 ,开 设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和专 业课
要 教 师 以 “ ” 引路 ,以 情 导 航 ,把 呆 板 的课 堂 教 学 变 为 趣 充 满 活 力 的 学 习乐 园 。 如 在 上 钢 的 热 处 理 这 章 内 容 时 ,可 以 准 备 两 把 小 铁 榔 头 ,进 行 敲 击 实 验 。 敲 击 后 ,一 铁 榔 头 工 作 面 凹 凸 不 平 ,另 一 先 被热 处理 过 的 铁 榔 头 工 作 面平 整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谭洪海
【期刊名称】《现代技能开发》
【年(卷),期】2000(000)005
【总页数】1页(P36)
【作者】谭洪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421
【相关文献】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钢热处理方法探析 [J], 张俊花
2.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J], 卢智伟
3.改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J], 李玉平
4.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J], 丁肖
5.《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热处理基本原理的探讨 [J], 蔡泽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作为一门重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热处理工艺以及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在参与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有一些体会与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适度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了金属材料的分类、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损伤与失效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不足。

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上,适当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涵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挑战。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需要更加注重互动与讨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互动与讨论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学生报告分享的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研讨、讲解示范、课堂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在考核方式上,需要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的考核方式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回答题目的能力,而较少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建议在考核方式上,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综合评价等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重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度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注重互动与讨论,以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

关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技校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的是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用途及与热处理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成分与组织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通过热处理可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从而达到改变性能、用途的目的。

掌握了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变化规律,就可将理论应用于生产中,在操作前选用合适的材料,在操作中采用正确的工艺方法,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优质工件和良好效益。

但是,因为它研究的材料内部是肉眼看不见的组织结构,非常抽象,专业性理论性较强,概念多,理解难度大。

技校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针对学生现状,如何把这门抽象但又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联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上好,让学生们学到专业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绪论和铁碳合金相图两部分的教学,对学好该课程有重要之处。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精心搞好绪论部分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绪论是授课开始叙述课程内容要点的部分。

它概括总结了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发展史、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学习方法,因此对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讲好这堂课,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听课、愿意听课、想学好课的良好状态。

对如何讲好绪论这部分,笔者谈两点建议:1.举例说明学习该课程的目的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合理选材,初步掌握正确运用热处理工艺、合理安排零件工艺路线的方法。

教材只做了文字叙述,没有举例说明,学生对此没有感性认识。

为使学生较好理解此目的,可举例说明。

例如,车工在加工机床上用的轴承时,根据轴承耐磨性高、强度高、硬度好、不易断裂的性能要求,在备料选材时应选用含碳量较高,含硫、磷及非金属夹杂物较少的45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在教材选择与编排方面,我们应该选择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材,并进行系统编排。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多种方法。

教学内容与实践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教学评价与反馈应该及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方式与效果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与展望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总结、展望、教学方法重要性、提高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引言在教学领域,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一专业领域,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深入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与编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以及教学方式与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和实践验证,可以发现最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教材选择与编排教材选择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时,应该选择与内容相符合、系统详细的教材,以便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选择那些涵盖全面、更新快、内容详实的教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的教学中,我有幸成为学生的一员,并对这门课程做出一些体会。

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和热处理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老师清晰地讲解了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属性和性能,让我明白了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课和实习,我还亲自参与了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了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金属材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学习热处理技术,我对金属材料的改性和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热处理技术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控制冷却速率和时间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在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各种热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让我了解了不同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实习,我还亲自进行了热处理实验和测试,进一步了解了热处理对材料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这些学习和实践使我对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另外,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通过实验和实习,我提高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在实验课和实习中,我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其次,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我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和实习中,我需要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和默契,我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我的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的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影响。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体会安徽省汽车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较多。

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但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門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抽象,对于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华成为教学工作的关键。

一、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点1.提高兴趣篇。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就会主动参与学习。

这样,就会变枯燥为有趣,在兴趣中学到知识。

而要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如在上钢的热处理这章内容时,可以准备两把小铁榔头,进行敲击实验。

敲击后,一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另一先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

同种材料所制的两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呢?带着好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把兴趣移到有关热处理这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上。

又如,可以在课堂上做不同的热处理方法的演示,将直径为1mm左右的钢丝两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分别放在水中和空气中冷却,让学生观察钢丝两端性能的差别:一端一折就断,另一端可以卷成圆圈儿不断(可以让学生上台亲自折试)。

通过观察演示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可以认识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热处理。

②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

接着导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造成这种性能差异的原因,使他们顺利地将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巩固记忆篇。

记忆是积累和提高知识的基础,对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尤为重要,巩固记忆成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1)理解为先。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多管齐下,向课堂要效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有感

多管齐下,向课堂要效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有感

多管齐下,向课堂要效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有感《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学会合理选材,用正确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和方法获得优质的工件。

本课程具有基本理论多、概念多、内容较抽象、材料种类繁杂等特点,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再加上我们招收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本课程,学生基础差,教学难度较大。

老师感到不好教,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能好好学,没有学习动力,也没有学习兴趣。

时间一长,上课也听不懂了,就产生了厌学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通过举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在上课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适时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讲金属的结晶时,学生没有见过金属的结晶,就以水结冰为例进行教学。

因为大部分同学见过水结冰,能理解水结冰的原理: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会先在水面上结出枝状冰,再逐渐长大,同时随着温度的下降,会产生新的枝状冰,逐渐连成一层冰,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时间的推移,冰层加厚,完成整个结冰过程。

金属的结晶就是晶核的形成与长大的过程,与水结冰相似,这样同学们很容易就理解这部分内容了。

又如,在讲到共晶铸铁的铸造流动性好时,可以举河水流动的例子。

如河水中有冰块等杂物时,河水就流得慢,流动性不好;河水中没有冰块等杂物,河水流得快,流动性好。

共晶铸铁在共晶温度以上就像没有冰块等杂物的河水,流动性好,有利于充满型腔,铸成形状完整的铸件。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老师可以恰当地选用,帮助学生理解所授内容。

二、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课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点中的背景故事和历史故事,把这些与课程有关、有益、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总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黄棉回顾一个学期来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工作实践,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力,实践水平的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

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

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

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

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我都会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提问,然后慢慢的引入新的内容,因为有的时候,一个班级的课程间隔好几天,再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把内容忘记得差不多了,要是不复习他们根本就都忘记了。

上课的时候我喜欢举一些学生生活上的例子,这样可以活跃学生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有利于他们掌握,但是同时也存在了一个弊端就是一说到课外的东西,学生就没完没了了。

这样课堂秩序很难维持。

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有的时候,我的用心让很多学生产生了误解,比如我举电影中的某个情节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更理解书本上的东西,可是学生却投诉我上课讲电影,这点让我很伤心,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摘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方法,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兴趣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大都是被高中、大学所淘汰下来的,生源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

导致在上课时有打瞌睡、玩手机、交头接耳等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第二,我们任课教师还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学生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这就对职业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技工学校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教学内容,激趣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绪论》时,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先讲述我们人类历史进化的阶段由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都是以人类所掌握的工具和金属冶炼以及材料使用技术来衡量的。

并通过我们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实际例子,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用做实验产生疑问的的方式直接导入,在讲解到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导入新课,我们将一根直径为1mm的弹簧钢丝剪成两段,放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到赤红色,然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冷却,冷却后用手进行弯折,对比观察两根钢丝性能的差别,结果是:放在水中冷却的一根钢丝硬而脆,很容易折断,而放在空气中冷却的一根钢丝较好的塑像,可以卷成圆圈儿不断裂。

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加热的温度相同,由于我们选用的冷却的方式不同,一个是水冷,一个是空冷。

它们的性能就产生差别呢。

学生激起了疑问,提高了学习兴趣,课题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由此引入了新课的学习,要弄清产生差别的原因,就要了解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规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在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热处理技术在提高金属材料性能方面的巨大作用。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认识到金属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因此在制造工业、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铝合金轻便耐腐蚀、钢材强度高、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等等。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热处理技术在提高金属材料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过程,以改变其晶体结构和性能的一种技术。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不同的性能,如提高硬度、增加强度、改善韧性等。

在学习热处理技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和工艺流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我还意识到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影响,如应力、温度、环境等因素,导致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蠕变、疲劳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热处理技术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以提高其抗应力、抗蠕变和抗疲劳等性能。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认识到控制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其性能和寿命,避免产品发生失效和事故。

最后,在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的必要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技术,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和技巧。

通过实验和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以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金属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热处理技术对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作用。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后继的加工工艺学和生产实习课紧密联系,实用性强。

但是,该课程内容涉及到金属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及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概念多而且抽象繁杂,理论性、系统性强。

从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生源来看,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既习惯于初中阶段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又缺乏与该课程相关的机械知识,而且常规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课教学完全脱节,这样学起来更枯燥无味,难以理解。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上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此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利用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年学习,而学生在过去的几年中主要是学习数、理、化等基础课。

对于技工生这些初中阶段的差生而言,数、理、化的学习在他们的心理已经出现了排斥,这时转为学习专业课,他们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如果能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一开始,学生对新教师、新课本存在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迫切想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它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兴趣,是驱动力,教师应善于抓住这种好奇心,用精彩的导入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绪论课时,笔者采用了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故事性例子,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

例如,在讲述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时,介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器:殷墟王陵区出土的司母戊大鼎。

它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铸法先进,青铜器配方科学,令当今的冶金专家也为之叹服。

从而告诉学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铸铁的国家,比欧洲早1000年。

又如,在讲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时,告诉学生,我国在汉朝时热处理技术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水与火合为淬”、“清水淬其锋”之说,并适时地穿插历史故事“干将莫邪炼剑”,然后简单地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发展至今我国在材料开发、热处理新技术研究方面反而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鼓励大家要刻苦学习,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体会在本课程中,老师不妨多做几个试验。

例如,工艺性能中的拉伸试验、硬度试验,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组织观察试验,金属热处理中的热处理试验,铸铁中的鉴别钢铁材料的简易方法试验等。

试验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单一知识变得有趣,而且很有说服力,也便于学生记忆。

大量的试验,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

教学过程具有逻辑性、渐进性和系统性,教师在讲解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把握知识要点。

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这需要老师有对学生以及教学整体的把握能力,这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教学方法,也是值得利用的。

像多媒体教学,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展示课程中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变化过程,将过去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形和动画演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概念、原理、工艺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硬度时,首先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解概念,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布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使用方法。

通过动态模拟可以让学生理清压痕和硬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硬度的概念。

总之,利用现代教学方法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共6页文档

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共6页文档

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体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技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本课程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十分抽象,其中一些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任由学生凭空想象,所以学习难度较大。

笔者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条件尝试改进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堂课十分重要,它能促使学生形成对本课程的初步印象。

如果在第一堂课就要面对一大堆生涩的名词,如工艺、热处理、相图、塑性材料等,会使学生产生课程内容枯燥的印象,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笔者设计的第一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讲一个古代侠士造剑的故事古代大侠手中的宝剑是怎样造出来的呢?首先,要到深山中去寻找优质铁矿石,经过千锤百炼,最后还要趁热将剑放入水中快速冷却(这个场景在电视剧、小说等中很常见)。

讲完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造剑过程,重点说明最后一步的作用,并介绍中国远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水与火合为粹”的说法,东汉就有“清水淬其锋”的记录。

结论是热处理是一种加工方法,是改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式。

展示一把“削铁如泥”的菜刀古人有宝剑,能削铁如泥,现用菜刀代替一下。

用菜刀猛砍铁条(铁条用软一些的),砍出深3~5毫米的口子,而刀子无损伤。

此时提问学生:为什么菜刀与铁条都是金属,而菜刀没有损伤?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虽然都是金属,但是二者的成分不一样,加工过程不同,性能就不一样了。

做一个热处理的对比实验(在实习场进行)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热处理作用的印象。

实验分两步:(1)取一块普通钢板,锯成大小相等的三块,编为A、B、C号。

请几位学生用锉锉削这三块板材,并判定锉削难度。

(2)将A、B号钢板加热到红热状态,然后将A号钢板迅速放入水中,将B号钢板放在空气中冷却。

重复第一步,进行对比实验,并用硬度计测试。

结论是:放入水中冷却的A号钢板硬度高,B号钢板硬度低一些,C号钢板硬度最低;放入水中冷却的A号钢板耐锉削,B号钢板要差些,C号钢板最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技工学校理论课教学课程中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各专业工艺学与生产实习的基础课。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

但由于本课程专业性较强,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内容十分抽象,其中一些内容看不见、摸不着,有没实验条件和教具演示,只能任由学生凭空想象,学生们普遍反映,难懂难理解,枯燥无味、难产生学习兴趣。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来技校学习的生源较差,有许多学生来自于农村,缺乏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

要让这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是我们任课老师的一大难题。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来提高及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教学方法的改进1、创建快乐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

众所周知,技校学生比较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吸引。

所以,创设快乐教学情境,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对教学进行设计。

对此可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兴趣。

如我在讲授《金属的力学性能》这一节牵扯到疲劳强度的概念,我是这样讲授疲劳现象的:许多机械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工作的,例如曲轴、齿轮、弹簧、各种轴承等等。

在工作过程中,上述机械零件常常在它们的工作应力还低于制作材料的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现象。

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不管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疲劳断裂都突然发生的,事先无明显的塑性变形作为征兆,故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为什么会出是现此现象,学生普遍表示不理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加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枯燥又抽象,对那些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技校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

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

1.以俗话(成语)为先导,由现象探本质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其中很多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上课时以学生能接受的俗语(成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

例如:第一章钢铁的冶炼教学中,可先抛出“恨铁不成钢”,简单分析众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在调动每位被寄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基础上,问“铁怎样才能成钢?”,“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如讲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首先,分析古代众多雄伟壮观的宫殿等古建筑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

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

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好的人生机遇。

2.以“趣”为主线,紧密结合实际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

故对此可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上热处理这章内容时,先设计些观察思考题,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等。

然后把两学生得意之作即钳工操作课作品小铁榔头敲击后,一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另一先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自主学习浅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自主学习浅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自主学习浅谈
金属材料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它在工业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热处理则是工程材料正常使用、发挥最佳性能的重要环节。

自主学习有助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内容,从而使用这些材料和处理方法获得最大的效益。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之间的基本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金属材料是指以金属元素或其合金为材料的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热处理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利用高温处理的方法,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结构和组成,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应用。

其次,自主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等相关内容。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主学习,经过查阅资料、自行实践,从而深入了解各种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形成自我掌握的技能。

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从金属材料的性质、热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热处理后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深入探讨一些实际案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实际中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技术的应用。

最后,我们要明白,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具备良好的主观能动性,这意味着,在自主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过程中,要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以防学习效果不理想。

因此,学习者必须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有效地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
学习要点。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自主学习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过程,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自主学习的精要,就能很好地利用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必将大有裨益。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文/杜文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学科,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有关金属材料选择与应用的桥梁与纽带。

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利用通俗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的特点是名词多、概念多、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少,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像雾里看花,不知所云,上课睡觉,学习兴趣低下,甚至到了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学的地步。

要想讲好这门课,笔者认为,应多举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 “炒制”,加些“调味品”,创造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教育,以强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金属的疲劳与韧性”这一章节时,笔者首先介绍疲劳与韧性的概念、特征,然后列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例子加以说明,如为何金属材料在使用时会导致突然断裂,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工程材料,如钢、铝、塑料等,常用来制造一些结构件,如汽车车轴和飞机机翼等。

那么,对于这些材料,究竟有哪些要求呢?这时,笔者就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电影中那艘1912年制造完成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当时是最为豪华的,号称‘永不沉没’。

但是,在首次航行中它就沉没于冰海,成为20世纪令人难以忘怀的悲惨海难。

为什么号称‘不会沉没’的邮轮在撞上冰山后不到3小时就沉没了呢?再如,二战期间美国赶制了数百艘T-2型邮轮。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这样的邮轮虽然成功地逃过了纳粹U型潜艇的袭击,却毫无预兆地在航行中断裂为两截。

其中,有的邮轮甚至发生在平静的港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收获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收获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收获一、课程简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材料课程,主要涉及金属材料的性质、组织与热处理技术。

通过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分类2.1 金属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热物性、电学性能、磁学性能等。

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最基本的性质,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指标。

通过学习,我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2 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根据成分和金属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纯金属、合金和间晶化合物。

纯金属是由单一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如铜、铁、铝等。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如钢、铜合金等。

间晶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三、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3.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性能。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

不同的晶体结构会对金属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3.2 金属材料的晶粒和晶界金属材料的晶粒是由许多晶格排列有序的晶体构成的,而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

晶粒和晶界的存在会影响金属的塑性、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3.3 金属材料的相变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相变,通过控制相变条件可以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金属相变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四、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技术4.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通过加热将合金中的溶质溶解在基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固化,使合金获得一定的固溶固态溶质。

固溶处理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4.2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效保持一段时间,使其产生析出相,并形成一定尺寸和分布的沉淀物。

时效处理可以进一步调控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4.3 等温处理等温处理是将合金保温到一定温度下,使其达到热平衡状态。

通过等温处理可以改变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

4.4 冷变形处理冷变形处理是在室温下通过加工变形使合金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点体会

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点体会

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点体会作者:高瑞兰李晓芳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各专业工艺课和进行生产实习的基础。

但是,这门课中有许多概念、现象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而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讲授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通过形象、恰当地举例加以表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金属的疲劳破坏许多机械零件都是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工作的,如齿轮、各种轴承等。

工作过程中,这些机械零件常常在工作应力还低于制作材料的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

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不管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疲劳断裂都是突然发生的,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征兆,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普遍表示不理解。

因为在之前讲过的拉伸曲线内容中,通过对拉伸曲线的分析,学生已经知道金属材料断裂前的最大应力是抗拉强度,而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应力值低于抗拉强度。

一般来讲,在抗拉强度以下工作的零件是安全的,不会破坏,可为什么这些零件在低于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断裂了呢?学生表示非常困惑。

为此,笔者在授课时,就向学生举了一个从网上获取的事例。

1954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彗星号客机正满载旅客,飞翔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上空。

突然,座舱内一声巨响,飞机发生爆炸,碎片跌落地面。

之后,科学家们经过反复仔细地调查、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酿成机毁人亡的“元凶”。

原来是飞机上某些机件出现了疲劳断裂,这就是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飞机上的某些机件表面或内部有缺陷,如夹杂、划痕、尖角、软点、显微裂纹等,在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随飞机的不断使用、应力循环周次的增加,疲劳裂纹不断扩散,使机件的有效承载面积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某一临界尺寸时,突然断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作者:高瑞兰李晓芳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2期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各专业工艺课和进行生产实习的基础。

但是,这门课中有许多概念、现象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而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讲授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通过形象、恰当地举例加以表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金属的疲劳破坏
许多机械零件都是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工作的,如齿轮、各种轴承等。

工作过程中,这些机械零件常常在工作应力还低于制作材料的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

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不管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疲劳断裂都是突然发生的,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征兆,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普遍表示不理解。

因为在之前讲过的拉伸曲线内容中,通过对拉伸曲线的分析,学生已经知道金属材料断裂前的最大应力是抗拉强度,而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应力值低于抗拉强度。

一般来讲,在抗拉强度以下工作的零件是安全的,不会破坏,可为什么这些零件在低于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发生断裂了呢?学生表示非常困惑。

为此,笔者在授课时,就向学生举了一个从网上获取的事例。

1954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彗星号客机正满载旅客,飞翔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上空。

突然,座舱内一声巨响,飞机发生爆炸,碎片跌落地面。

之后,科学家们经过反复仔细地调查、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酿成机毁人亡的“元凶”。

原来是飞机上某些机件出现了疲劳断裂,这就是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飞机上的某些机件表面或内部有缺陷,如夹杂、划痕、尖角、软点、显微裂纹等,在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随飞机的不断使用、应力循环周次的增加,疲劳裂纹不断扩散,使机件的有效承载面积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某一临界尺寸时,突然断裂。

通过此例,学生们很容易就明白了金属的疲劳以及疲劳破坏的危害性,而且也很有兴趣地掌握了这一部分的要点:疲劳断裂往往在工作应力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疲劳断裂是在事先没有明显塑性变形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所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零件表面或内部存在缺陷会导致疲劳破坏的产生。

二、晶格畸变
晶体中出现的各种不规则的原子堆积现象称为晶体缺陷。

常见的晶体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置代原子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些缺陷,笔者向他们举了这样的例子:整个班集体好比一个完整的晶格,每个同学相当于原子,当某个同学或某几个同学缺勤时,就相当于
产生了“空位”;如果某个同学没有按规定的座位去坐,而是随便坐在了其他同学的位置上,那么,就相当于产生了“置代原子”。

如果这位同学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在地上某个位置坐下,那就相当于产生了“间隙原子”这样一来,整个班集体还能是一个平衡、稳定的集体吗?是不是这个班集体出现了缺陷?同学们的一致回答“是”。

由此,笔者告诉同学们,这在晶体中就是所谓的晶格畸变。

三、过冷现象
金属在缓慢冷却时的结晶温度称为理论结晶温度。

而实际发生结晶的温度总要比理论结晶温度低,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冷”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金属实际结晶温度和冷却速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冷却速度越快,结晶温度越低。

在实际生产中,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不可能非常缓慢,总是在一定的冷却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冷却,因此实际结晶温度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冷却速度快了,金属的结晶温度就低了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这就好比我们物理上所说的惯性。

当你在快跑过程中突然停止时,很难立即停下来,而如果你缓慢步行要停下来的话,很自然地就停下来了。

”经过这样的举例,学生马上明白了,而且记忆得很牢固。

总之,不管在什么课程的教学中,都应尽可能地多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列举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实例,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和吸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中去。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讲得透、学得活、记得住、用得上”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技师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