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的相关法律后果是什么
假离婚的相关法律后果是什么一、假离婚的相关法律后果是什么1、虚假离婚当事人均未与第三人结婚的,其离婚可以被宣告无效。
现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最大限度保障婚姻自由,尊重当事人人身自由及隐私,在行政程序上已取消对虚假离婚的处罚,婚姻登记机关也不再对虚假离婚登记行使撤销权。
因此,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的虚假离婚,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所产生的后果应由当事人承担。
虚假离婚当事人系在人民法院骗取离婚调解书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离婚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由法院裁定撤销原离婚调解书。
值得注意的是,虚假离婚属于宣告无效而非当然无效,只有经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离婚无效并收回离婚证、离婚调解书,始为自离婚之日起无效,婚姻关系视为未解除。
未经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无效的,仍应认为虚假离婚发生离婚的法律效力。
2、虚假离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已经与第三人结婚的,应承认其再婚有效,此时虚假离婚当事人请求宣告虚假离婚无效的请求权消灭,原虚假离婚确定的发生法律效力。
实践中夫妻双方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后,婚姻关系就已解除。
法律上没有“假离婚”,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就是真离婚。
此时如果在“假离婚”期间一方变心,另一方不可能以当时意思表示虚假提出抗辩来证明婚姻有效。
二、假离婚的原因(1)双方为了福利分房、买房、职位升迁等原因;(2)一方通过假离婚的方式,哄骗对方达到真离婚的目的;(3)双方通过假离婚来逃避债务;(4)其他不正当的目的。
三、通谋离婚纠纷如何处理1、虚假离婚当事人均未与第三人结婚的,其离婚可以被宣告无效。
现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最大限度保障婚姻自由,尊重当事人人身自由及隐私,在行政程序上已取消对虚假离婚的处罚,婚姻登记机关也不再对虚假离婚登记行使撤销权。
因此,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的虚假离婚,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所产生的后果应由当事人承担。
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纠纷的3种处理方法
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纠纷的3种处理方法随着离婚案件的增多,假离婚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有些夫妻通过假离婚恶意规避法律,逃避债务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那么,对于假离婚现象,法律上又如何处理呢?今天,催天下小编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
1、迳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对于通过行政程序协议离婚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迳行对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
对于为逃避债务夫妻双方在离婚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无债务的一方,人民法院可否对其转移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问题。
2、强制与教育相结合。
对于执行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执行人员应采取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执行人员首先应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向被执行人宣传法律,指出法院认定其为假离婚的事实依据,以及借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
借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原因复杂,有的是懂得一些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知识理解片面;有的是听信“行家”的指点;有的是目睹身边有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成功的实例而效仿等等。
所以执行人员应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
部分被执行人通过执行人员的思想工作,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对于少数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经执行人员多次教育仍拒不履行义务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六项之规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3、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认定其行为无效。
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这类案件虽然履行了离婚手续,但在财产分割上明显不合理,有财产一方不承担债务,而无财产方却承担全部债务。
对这类案件,我们应建议院长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确定被执行人与财产证照持有者共同偿还债务。
以上,就是关于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纠纷的3种处理方法,希望对您的困难有所帮助。
办理假离婚证怎么处罚
办理假离婚证怎么处罚现实⽣活中有些新婚夫妇为了获取⾸套房贷款优惠,不借花钱买假的离婚证骗取银⾏贷款,享受⾸套房贷款优惠,当中确实有⼈蒙混过了关,甚⾄有的售楼部的销售⼈员还主动介绍办理假离婚证或假的未婚证明骗取⾸套房贷的⽅式:“你到路边花钱办个假的未婚证明就可以了,银⾏⼀般不会查,通过的⼏率⽐较⾼。
”俨然成为售楼“潜规则”。
那办假离婚证怎么处罚呢?接下来,店铺⼩编为您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1、假证购房有风险!据业内⼈⼠介绍,拿假证件前往银⾏办理⾸套房屋贷款时,银⾏确实⼀般不会调查,但如果总⾏抽查,⼀被查实证件造假,即使贷款已经发放,银⾏仍有权要求解除双⽅借贷合同。
届时购房⼈仍应向银⾏归还剩余贷款和已产⽣的利息。
“有些⽐较严的银⾏也会查,这种假证⼀拿上去可能就会被发现。
”2、伪造证件有可能被刑事处罚。
刑法第⼆百⼋⼗条明确表⽰: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变造居民⾝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假离婚变真离婚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觑。
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当事⼈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致。
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愿⽽进⾏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持撤销登记,或者⼜⼀⽅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由上可知,办假离婚证不光⾃⼰的财产、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且触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您介绍的“办假离婚证怎么处罚”的法律知识。
如果您有其他⽅⾯的问题,本⽹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伪造离婚证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离婚证是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近年来,伪造离婚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伪造离婚证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还对当事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分析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旨在提醒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
二、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1.刑事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属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1)伪造离婚证用于办理其他法律手续,如房产过户、子女抚养等。
(2)伪造离婚证用于骗取他人财物。
(3)伪造离婚证用于其他违法行为。
对于上述情况,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将面临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名誉权、财产权等。
因此,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应当赔偿因伪造离婚证而给他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2)赔礼道歉: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应当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3)恢复名誉: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应当采取措施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
3.行政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面临以下行政处罚:(1)警告。
(2)罚款。
(3)拘留。
4.其他后果(1)家庭关系破裂:伪造离婚证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给家庭成员带来心理创伤。
(2)社会信任度下降:伪造离婚证的行为,损害了社会诚信,降低了社会信任度。
(3)名誉受损: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因违法行为而名誉受损。
假离婚的法律后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假离婚现象逐渐增多。
所谓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协议离婚时,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表面离婚行为。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假离婚的法律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假离婚的法律后果1.财产分割在假离婚中,夫妻双方可能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无效,那么财产分割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进行。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有效,那么财产分割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2.子女抚养假离婚对子女抚养权的影响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无效,子女抚养权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有效,那么子女抚养权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3.子女抚养费假离婚对子女抚养费的影响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无效,子女抚养费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有效,那么子女抚养费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4.子女姓名变更假离婚可能导致子女姓名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无效,子女姓名变更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如果假离婚被认定为有效,那么子女姓名变更将按照离婚时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
5.其他法律后果假离婚还可能涉及以下法律后果:(1)虚假诉讼:假离婚可能构成虚假诉讼,当事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假离婚借款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婚率逐年上升。
在某些情况下,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选择假离婚。
而假离婚后,有些夫妻可能会利用离婚证书进行借款。
然而,假离婚借款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后果。
本文将围绕假离婚借款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二、假离婚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形式上办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仍维持夫妻关系的行为。
2. 特点(1)形式上离婚,实质上未离婚;(2)具有欺骗性,可能损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3)离婚后,双方仍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
三、假离婚借款的法律后果1. 借款合同效力(1)有效合同:若假离婚借款合同符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生效条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则该合同有效。
(2)无效合同:若假离婚借款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导致合同无效。
2. 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偿还(1)有效合同:借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2)无效合同:若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3. 假离婚借款对婚姻关系的影响(1)婚姻关系未解除:假离婚借款并不能导致婚姻关系的实际解除,夫妻双方仍需履行婚姻法规定的夫妻间权利义务。
(2)财产分割:若假离婚借款导致夫妻共同财产的损失,离婚时可能需要进行财产分割。
4. 对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保护(1)债权人的权益:假离婚借款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若债权人要求偿还借款,法院可能判决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2)子女抚养权:假离婚借款可能对子女抚养权产生影响。
离婚时,法院将综合考虑子女的权益,判决抚养权归属。
5. 刑事责任(1)欺诈:若假离婚借款涉及欺诈,借款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非法集资:若假离婚借款涉嫌非法集资,借款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四、结论假离婚借款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后果。
借款人在签订假离婚借款合同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身权益。
离婚做伪证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案件在我国逐年增多。
然而,在离婚过程中,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采取做伪证的手段。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法律的规定,还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离婚做伪证的法律后果,以警示人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离婚做伪证的定义离婚做伪证,是指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伪造、篡改证据,或者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以误导法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
二、离婚做伪证的法律后果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罚款、拘留对于离婚做伪证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
罚款金额一般在一千元以下,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
(2)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离婚做伪证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伪造、毁灭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伪造、毁灭证据,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道德责任离婚做伪证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还严重损害了他人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
这种行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影响个人声誉。
三、离婚做伪证的预防措施1.加强法律宣传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明白离婚做伪证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2.完善证据制度完善证据制度,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有力保障。
3.严格审查证据在审理离婚案件时,法官应严格审查证据,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核实,防止做伪证行为的发生。
4.加大惩罚力度对于离婚做伪证的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有什么后果
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有什么后果一、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民事法律风险二、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刑事法律风险 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2、用假离婚证买房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
现在国内有很多贷款是需要离婚证、结婚证、单身证明等证件来办理的,有些人不想真的离婚,于是花钱做假离婚证去办理贷款结果办理不下来,▲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多半为离婚证审核不通过,而使用假离婚证贷款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需要负法律责任。
▲一、办假证贷款的后果:1、为消除房产、财产等记录,双方假离婚时往往会协议将房产、钱财划归一方所有,而如果假离婚弄假成真,一方将会受到损失。
2、当事人往往在离婚后并未达到此举的目的。
“假离婚”多是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而国家的制度和政策都处在不断变动与完善中,对此,当事人无法预料。
3、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后复婚,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拥有房产等财产的一方不同意变更登记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将承担很大损失。
4、如果“假离婚”一旦被银行征信系统识破,将会降低信用等级▲二、办假离婚证贷款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而做出离婚的意思表示。
而为骗取国家房贷优惠政策的“假离婚”通常属于通谋离婚,即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假离婚”的实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当事人很可能通过制作各种虚假协议或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虚假申报,不仅损害债权人、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国家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三、如何查询离婚证真假?1、查验离婚证、结婚证的真假要到民政局,假离婚证是没有登记信息、没有档案的。
2、如果办证时间过长,也可能移交到了当地档案馆,可以到档案馆去查(移交时间有的是5年,也可能是10年,到当地民政局去问一下便可。
3、结婚离婚信息目前还无法在网上查到。
用假离婚证贷款有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证贷款有什么法律后果 各地都在贷款情况,但实践中,总有⼈会想⽅设法的钻法律的漏洞,甚⾄还有⼈假离婚买房。
这样做所产⽣的法律后果是很严重的,那到底假离婚贷款法律后果有哪些?让店铺⼩编带着⼤家⼀起通过下⽂进⾏了解。
⼀、假离婚贷款法律后果有哪些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觑。
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当事⼈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致。
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取得的按揭贷款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愿⽽进⾏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持撤销登记,或者⼜⼀⽅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假离婚”后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分割怎么办 相关法律条例规定,离婚后,⼀⽅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相关内容: 假离婚分为两种情况:⼀是通谋离婚,⼆是欺诈离婚。
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双⽅为了共同的或各⾃的⽬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为。
下⾯法律经验编辑为您详细介绍。
假离婚,是指夫妻⼀⽅或者双⽅本⽆离婚的真实意思⽽因双⽅通谋或受对⽅欺诈⽽作出离婚的意思表⽰。
⼀般⽽⾔,虚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是通谋离婚,⼆是欺诈离婚。
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双⽅为了共同的或各⾃的⽬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为。
通谋离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双⽅当事⼈并⽆离婚的真实意思,不符合协议离婚的实质条件。
(2)双⽅当事⼈以离婚为⼿段,以达到共同的或者各⾃的⽬的。
如为了逃避计划⽣育⽽多⽣⼦⼥;为了逃避债务;为了两边享受分房或购房的国家优惠政策;为了给⼦⼥办理农转⾮户⼝等等。
(3)双⽅均有恶意串通离婚的故意,共同采取欺骗或者隐匿事实真相的⽅法,欺骗婚姻登记机关以违法获取离婚登记。
买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婚率逐年上升,离婚证作为证明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购买伪造的离婚证,企图逃避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购买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伪造离婚证的法律性质伪造离婚证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离婚证作为一种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
三、购买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若情节严重,如多次购买、涉及金额巨大等,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 民事责任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导致以下民事责任:(1)损害赔偿:若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如财产损失、名誉损失等,购买者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无效婚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导致婚姻无效。
若因购买伪造离婚证而导致的婚姻无效,购买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行政责任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还可能受到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需将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2)罚款:购买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面临罚款的行政处罚。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购买伪造离婚证的典型案例:案情简介:王某因与妻子感情破裂,欲与妻子离婚。
然而,妻子拒绝离婚,王某为了达到离婚目的,购买了一本伪造的离婚证,并在离婚诉讼中提交。
经调查,法院发现王某提交的离婚证系伪造,遂判决王某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处罚。
假离婚买房贷款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通过贷款购房。
然而,在购房过程中,一些夫妻可能会选择“假离婚”来规避政策限制或获得更低的首付比例。
本文将探讨假离婚买房贷款的法律后果,以供读者参考。
一、什么是假离婚假离婚,顾名思义,是指夫妻双方在形式上办理离婚手续,但实质上并未解除婚姻关系。
假离婚通常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规避购房政策、获取更低的首付比例等。
二、假离婚买房贷款的法律风险1. 法律风险(1)婚姻无效: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必须真实自愿。
若夫妻双方办理假离婚,法院可能会认定婚姻无效,导致购房贷款无法办理。
(2)财产分割:假离婚后,夫妻双方可能会面临财产分割问题。
若离婚协议中未明确财产分割方式,可能会导致财产纠纷。
(3)子女抚养:假离婚后,夫妻双方可能需要承担子女抚养责任。
若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 贷款风险(1)银行拒贷:银行在办理贷款时,会对借款人的婚姻状况进行审查。
若发现借款人存在假离婚行为,银行可能会拒绝发放贷款。
(2)贷款利率上调:银行可能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调整贷款利率。
若借款人存在假离婚行为,银行可能会上调贷款利率。
(3)贷款额度降低:银行可能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降低贷款额度。
三、假离婚买房贷款的法律后果1. 违反《婚姻法》假离婚违反了《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原则。
若夫妻双方因假离婚导致婚姻无效,将面临法律制裁。
2. 财产纠纷假离婚后,夫妻双方可能会因财产分割问题产生纠纷。
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能需要通过诉讼解决。
3. 子女抚养问题假离婚后,夫妻双方可能需要承担子女抚养责任。
若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4. 贷款风险若假离婚行为被银行发现,可能导致贷款无法办理、贷款利率上调、贷款额度降低等风险。
四、如何避免假离婚买房贷款的法律后果1. 诚信购房: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按照规定办理购房手续。
买房办假离婚证后果
买房办假离婚证后果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出台了针对房屋的限购政策,房屋限购以后,如果家庭已经有一套房子了,在购买二套房时房贷的利率就会比首套房更高。
于是有不少夫妻就采取假离婚的手段来获得更低的贷款买房利率,甚至直接办理假的离婚证买房。
却无视▲办假离婚证后果的严重性,我们来了解一下办假离婚证有什么后果。
▲一、买房办假离婚证有什么后果?(一)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民事法律风险一般来说,购房人用假离婚证买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贷款资格或首套房贷款资格,假离婚证用于提交给银行申请按揭。
而在房价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买方使用假离婚证买房,一旦被有毁约打算的卖方发现,卖方则可能采取到银行、银监会投诉等方式迫使银行拒贷,这样的话买方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以支付房款,本来是卖方想毁约不卖,结果可能反过来变成买方违约。
用假离婚证买房的民事法律风险对于买方而言不可小视。
(二)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刑事法律风险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有人可能会问,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我本人去办的,我还会有刑事风险吗?这个真不好说。
有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犯。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直接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无论法理上的争议孰是孰非,刑事风险固然存在啊!2、用假离婚证买房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
假离婚证办理之后进行贷款被查出来会怎么样?
假离婚证办理之后进行贷款被查出来会怎么样?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假离婚证办理之后进行贷款被查出来会怎么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假离婚证办理之后进行贷款被查出来会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你的法律责任;查验离婚证、结婚证的真假要到民政局,假离婚证是没有登记信息、没有档案的;如果办证时间过长,也可能移交到了当地档案馆,可以到档案馆去查(移交时间有的是5年,也可能是10年,到当地民政局去问一下便可。
假离婚证办理之后进行贷款被查出来会怎么样?我国的婚姻登记,除个别省外,已经进行了联网。
办假离婚证办贷款,银行会进行审查,一般查出来,就会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之规定。
如何查询离婚证真假?1、查验离婚证、结婚证的真假要到民政局,假离婚证是没有登记信息、没有档案的。
2、如果办证时间过长,也可能移交到了当地档案馆,可以到档案馆去查(移交时间有的是5年,也可能是10年,到当地民政局去问一下便可。
3、结婚离婚信息目前还无法在网上查到。
4、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查他人的此类信息:需是婚姻当事人或是利害关系人。
离婚当事人可当场领到离婚证新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自愿离婚的双方,不用再苦等1个月的审查期,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时,可以当场领到。
根据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对符合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新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原有条例中的这个规定。
新条例指出,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此举将使得办理离婚的手续大大简化,时间大大缩短。
但这并不意味着婚姻登记机关对离婚申请的处理可以大而化之。
新条例同时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
假离婚贷款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贷款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夫妻双方为了贷款而假离婚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假离婚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贷款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后果。
本文将就假离婚贷款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二、假离婚贷款的定义及原因1. 定义:假离婚贷款是指夫妻双方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贷款而采取离婚登记,待贷款到手后再复婚的行为。
2. 原因:假离婚贷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夫妻双方为了获取贷款而采取假离婚。
(2)部分贷款产品要求夫妻双方共同还款,而夫妻一方因信用问题无法单独申请贷款。
(3)部分贷款产品有额度限制,夫妻双方通过假离婚提高贷款额度。
三、假离婚贷款的法律后果1. 违反婚姻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应当依法办理离婚手续。
假离婚贷款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2. 欺骗贷款机构:假离婚贷款行为涉及夫妻双方对贷款机构的欺骗,一旦被贷款机构发现,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3. 离婚协议无效:假离婚贷款的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登记时签订的离婚协议,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4. 贷款风险增加:假离婚贷款的夫妻双方,在贷款期间若出现还款问题,贷款机构可能会追究双方共同责任,导致夫妻双方财产受到损失。
5. 夫妻关系受损:假离婚贷款行为可能会对夫妻双方的感情造成伤害,影响家庭和谐。
6. 法律诉讼风险:假离婚贷款的夫妻双方在贷款期间若出现纠纷,可能会引发法律诉讼,增加双方的经济负担。
7. 影响子女抚养权:假离婚贷款的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可能会对子女抚养权产生争议,影响子女的合法权益。
四、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宣传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假离婚贷款行为的认识,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2. 严格贷款审批:贷款机构在审批贷款时,要严格审查夫妻双方的婚姻状况,防止假离婚贷款行为的发生。
假离婚法律的后果(3篇)
第1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假离婚现象也日益普遍。
本文从假离婚的法律后果入手,分析其在婚姻、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以期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引言假离婚,即夫妻双方为了某种目的而暂时解除婚姻关系,并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复婚的行为。
在我国,假离婚现象主要集中在房产、税收、子女抚养等方面。
然而,假离婚并非毫无风险,其在法律上存在诸多后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假离婚的法律后果进行探析。
二、假离婚在婚姻方面的法律后果1. 复婚限制: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复婚的,应当自离婚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假离婚期间,夫妻双方虽然暂时解除婚姻关系,但法律仍将其视为离婚事实,因此,在假离婚期间复婚的,将面临法律限制。
2. 再婚限制:假离婚期间,夫妻双方若与第三方结婚,将视为重婚。
根据《刑法》规定,重婚罪将受到法律制裁。
此外,复婚后,原婚姻关系将无法恢复,夫妻双方需重新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3. 婚姻无效:在假离婚期间,若夫妻双方存在法定无效婚姻的情形(如近亲结婚、重婚等),则假离婚所形成的婚姻关系将无效。
三、假离婚在财产方面的法律后果1. 财产分割:假离婚期间,夫妻双方财产仍属共有财产。
若离婚时财产分割不均,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重新分割。
2. 假离婚协议无效:假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若与法律规定相悖,将视为无效。
在财产分割时,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判决。
3. 财产转移风险:假离婚期间,一方可能利用婚姻关系转移财产,损害另一方权益。
若离婚时发现财产转移,另一方有权要求追回。
四、假离婚在子女抚养方面的法律后果1. 子女抚养权变更:假离婚期间,若一方对子女的抚养权产生争议,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依法判决。
2. 子女抚养费问题:假离婚期间,若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支付抚养费。
3. 子女身份认定:假离婚期间,若夫妻双方存在法定婚姻无效情形,子女的身份认定将受到影响。
使用伪造离婚证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离婚现象也日益普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使用伪造的离婚证。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还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使用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以警示人们远离此类违法行为。
一、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离婚证属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若构成犯罪,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使用伪造离婚证进行婚姻登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民事活动,可能给他人造成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例如,若伪造离婚证导致他人受到损害,可能需要赔偿对方的损失;若伪造离婚证给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带来纠纷,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行政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行政许可证件的,由行政机关予以收缴,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使用伪造离婚证的行为还将面临行政责任。
二、使用伪造离婚证的警示1. 法律意识淡薄使用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反映出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行为。
2. 道德观念缺失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道德伦理。
在婚姻家庭关系中,诚实守信、忠诚老实是基本原则。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尊重婚姻家庭,维护社会和谐。
3. 社会信任度降低使用伪造离婚证的行为,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
在当今社会,诚信是人际关系、商业交易、政治生态等方面的基础。
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我国,离婚证是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伪造离婚证的手段,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还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
一、刑事责任1. 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伪造离婚证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行为,因此,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面临上述刑罚。
二、民事责任1.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财产权、名誉权等。
在此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 如果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在民事活动中使用了伪造的离婚证,导致他人遭受损失,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行政责任1.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被民政部门依法处以罚款、吊销婚姻登记员资格等行政处罚。
2. 如果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在办理离婚登记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如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民政部门有权撤销其离婚登记。
四、道德责任1.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损害其个人名誉。
2.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可能给家庭、子女带来伤害,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子女身心受到伤害。
五、其他法律后果1.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因违法行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出行等。
2. 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因违法行为被禁止担任某些职务,如公务员、法官等。
总之,伪造离婚证的法律后果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刑事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民事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因伪造离婚证而遭受的损失。
3. 行政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被处以罚款、吊销婚姻登记员资格等行政处罚。
4. 道德责任:伪造离婚证的行为人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损害其个人名誉。
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2019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一、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民事法律风险二、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刑事法律风险 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2、用假离婚证买房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
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出台了针对房屋的限购政策,规定了如果已经有一套房屋的家庭如果要购买第二套房屋,就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为了在贷款时可以享受与首套房一样的利率,有许多夫妻不惜办理假离婚证进行贷款。
▲2017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国的婚姻登记,除个别省外,已经进行了联网。
办假离婚证办贷款,银行会进行审查,一般查出来,就会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之规定。
▲一、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民事法律风险一般来说,购房人用假离婚证买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贷款资格或首套房贷款资格,假离婚证用于提交给银行申请按揭。
而在房价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买方使用假离婚证买房,一旦被有毁约打算的卖方发现,卖方则可能采取到银行、银监会投诉等方式迫使银行拒贷,这样的话买方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以支付房款,本来是卖方想毁约不卖,结果可能反过来变成买方违约。
用假离婚证买房的民事法律风险对于买方而言不可小视。
▲二、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刑事法律风险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有人可能会问,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我本人去办的,我还会有刑事风险吗?这个真不好说。
有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犯。
假离婚协议书签订后的法律责任
假离婚协议书签订后的法律责任近年来,假离婚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采取假离婚的方式,以为这样可以逃避法律的风险。
然而,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假离婚协议书签订后,将会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
一、假离婚的法律定义假离婚,顾名思义,是指夫妻双方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为了某种目的,采取协议离婚的方式。
这种协议离婚并非真实意愿,而是一种虚假的行为。
在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为了逃避法律、逃避债务或者获取不正当利益,采取虚假手段,协议离婚的行为。
”二、假离婚协议书签订后的法律责任1.假离婚协议书无效假离婚协议书是一种虚假的行为,因此,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协议应当是夫妻双方的的真实意愿,而假离婚协议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因此,一旦被发现是假离婚,协议书将被认定为无效。
2.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登记机关发现离婚登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情况的,应当不予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对不予登记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因此,对于假离婚的行为,相关部门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假离婚者面临道德谴责假离婚不仅违反法律,也违背了社会道德。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给子女带来伤害,同时也损害了婚姻制度的严肃性。
因此,假离婚者将面临道德谴责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4.影响信用记录在现实生活中,假离婚可能涉及到贷款、购房等金融活动。
一旦被发现是假离婚,相关人员可能会被纳入信用黑名单,影响今后的金融活动。
三、如何防范假离婚现象1.提高法律意识夫妻双方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充分了解假离婚的法律风险,不要轻易签订离婚协议。
在签订离婚协议前,应当认真思考,确保协议是真实意愿。
2.强化道德教育社会应当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杜绝假离婚现象。
3.加大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涉嫌假离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查处,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假离婚银行贷款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婚现象逐渐增多。
在一些家庭中,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购买房产、办理贷款等,选择了一种特殊的离婚方式——假离婚。
假离婚是指在法律上办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
本文将从银行贷款的角度,探讨假离婚的法律后果。
二、假离婚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法律上办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假离婚实质上是一种法律上的“伪装”,旨在规避法律规定的限制。
2. 特点(1)形式上符合法律程序:假离婚在法律程序上符合离婚要求,包括提交离婚申请、法院审理、判决离婚等。
(2)实质上并未解除婚姻关系:假离婚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后,仍保持婚姻关系,共同生活。
(3)目的性强:假离婚往往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如购买房产、办理贷款等。
三、假离婚银行贷款的法律后果1. 贷款资格问题(1)假离婚可能导致贷款人信用记录受损:在办理假离婚过程中,银行可能会查询到夫妻双方的婚姻状况,若发现存在假离婚行为,可能会认为贷款人信用记录存在瑕疵,从而影响贷款审批。
(2)离婚后的财产分割:若假离婚后,夫妻双方因财产分割等问题产生纠纷,可能会影响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2. 贷款合同效力问题(1)贷款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若假离婚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贷款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2)贷款合同部分无效:在假离婚行为涉及贷款合同的部分条款时,可能仅导致该部分条款无效,其他条款仍具有效力。
3. 贷款担保问题(1)担保人责任:在假离婚行为中,若夫妻双方共同向银行提供担保,则担保人可能因假离婚行为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担保合同效力:若担保合同因假离婚行为而无效,担保人可能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
什么法律后果?
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出台了针对房屋的限购政策,规定了如果已经有一套房屋的家庭如果要购买第二套房屋,就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为了在贷款时可以享受与首套房一样的利率,有许多夫妻不惜办理假离婚证进行贷款。
▲2017办假离婚证贷款办不下来还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国的婚姻登记,除个别省外,已经进行了联网。
办假离婚证办贷款,银行会进行审查,一般查出来,就会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之规定。
▲一、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民事法律风险
一般来说,购房人用假离婚证买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贷款资格或首套房贷款资格,假离婚证用于提交给银行申请按揭。
而在房价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买方使用假离婚证
买房,一旦被有毁约打算的卖方发现,卖方则可能采取到银行、银监会投诉等方式迫使银行拒贷,这样的话买方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以支付房款,本来是卖方想毁约不卖,结果可能反过来变成买方违约。
用假离婚证买房的民事法律风险对于买方而言不可小视。
▲二、办假离婚证贷款要承担的刑事法律风险
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有人可能会问,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我本人去办的,我还会有刑事风险吗?这个真不好说。
有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犯。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直接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无论法理上的争议孰是孰非,刑事风险固然存在啊!
2、用假离婚证买房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
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首先如果银行查出当事人是用假离婚证申请贷款,可能会将购房合同取消。
其实,用假离婚证申请贷款也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以欺骗的手段获得贷款的,会被立案追查,所以,个人在买房时切不可铤而走险,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