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1.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1.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D.德国和法国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
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 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三 美苏争霸、冷战、两极格局的联系和区别 1.美苏争霸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 形式。 2.冷战是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是战后 40多年里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 形态等方面进行的紧张激烈的对抗,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动用武
国人整整花了两周时间才找到他们需要的那条电缆。此后,美
军利用这条线路上的窃听装置,获得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苏联 军事情报,其中包括苏联海军进行未来核战争的详细计划。然 而,一年半后,苏联就发现了这些窃听装置。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5.事例 (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
立,德国一分为二。1961年,柏林墙建成。
军备 竞赛,它们各自拥 (2)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________ 有的核武器,足以多次毁灭地球。 古巴 导弹危机。这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最后苏 (3)________ 联妥协,表明此时争霸的优势在美国一方。
历史与社会
新课标(RJ)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下册合订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自 主 学 习
一 冷战
美 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
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 国家。为此, 武力 为 美国决心彻底结束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决定以________ 武力 以外的各种措施, 后盾,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________ 共产主义 ,对其实施________ 冷战 。 以遏制____________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B.美国的利益考虑 D.中国政府的宽容

B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 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 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 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 来的压力。 •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 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 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 说,是必要的。 • ——杜鲁门致国会之咨文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 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 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 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 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 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 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 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 中维持下去。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 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 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 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 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 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 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 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 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 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 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 的。”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8.1两极格局的形成(必修1)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8.1两极格局的形成(必修1)

【史论要旨】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取代了长期以来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冷战”的表现、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自由的人们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
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
美、苏两分天下。 ②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 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③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联系
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 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 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 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③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 尔塔体系的瓦解。
2.(2010·广东文综·T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
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
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 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业落后,C项也排除。
3.(2010·海南单科·T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
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
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 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C.越南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D.中东战争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1.掌握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识记:雅尔塔会议内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战后美国的意图;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英国与法国衰落的表现;战后苏联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东欧和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理解: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国家实力对比的巨大差异,明确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分析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必然性,从整体上把握两极格局的形成。

从中认识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国际关系格局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

3、运用:通过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形成的讲述,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当前世界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综合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的分析,探究雅尔塔体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论从史出:通过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和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外交的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既是维护世界和平、民主的国际格局,同时也渗透着大国强权的意识。

2、为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全面加强联系与合作;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居于绝对领导地位;3、认识经济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强大。

难点: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即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与旧人教相比,第二子目新增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第三子目新增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新增的内容不是太多,教师讲解时适当关注就可。

25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25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
• 1991年,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与此相符的场景是 ( ) • A.东、西德统一后在同一面国旗下组队 参赛 • B.独联体国家联合组队参赛 • C.人们使用欧元购买运动会纪念品 • D.深圳市民在家里通过互联网了解赛事
A
•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 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 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 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 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 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 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 是( ) •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 立 •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D.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一、两极(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从盟友到对手 •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 ——杜鲁门 •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 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 的情况。” ——斯大林 •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丘吉尔
D
• 2012年9月上映的美国影片《穆斯林的无知》引 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反美浪潮,并向其他地区扩 散,且有长期蔓延之势,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此 次事件中遇袭身亡。该事件反映出美国干涉中东 事务政策失利的事实,所谓“阿拉伯之春”正在 走向“阿拉伯之冬”。该事实说明( ) • 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 B.美国的军事优势不复存在 •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利益对立 则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导学【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学习建议】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系1、建立背景2、协议内容①②③④3、雅尔塔体系概念4、评价①②③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2、西欧的衰落①英国②法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苏联发展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4、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巩固总结】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答案提示: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个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用民主方式解决被解放各国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对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复杂怀念各国经济,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体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即无视别国利益,一切问题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四个占领区等,给日后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1课美苏争锋[学习目标]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雅尔塔体制的含义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2.过程(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判断正误(1)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2)“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答案×解析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案×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问题思考1.下列漫画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答案反映了美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西欧旗号行控制欧洲之实。

2.“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恐怖活动的威胁……而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这里的“援助”指什么?答案援助指杜鲁门主义。

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③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高中历史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
超过战前的水平。
(3)军事上: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
①: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建立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 盟,转而反共反苏。
时间: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
西方国家(现有28个)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美国 控制)
北约主要集中在西 欧和南欧,针对苏 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对抗苏联和 华约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 欧和苏联,针对西 欧资本主义国家. 对抗北约
有哪几个国家既没 有参加北约也没参 加华约?
③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的意义(影 响):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即东西方对
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 内的争夺,造成战后世界长期不安宁,国际局势的紧张 (消极影 响) ;但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积极影响)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 “特种战争 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
美国侵越战争 ——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美国侵越战争历时14年(1961年—1975年),美国 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身,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在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 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 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等标语走上 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 罩” 中发表就职演说。
多极化趋势
东西方对峙
美苏争霸
多 极
(战后初期) (50年代末—

80年代末)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清单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雅尔塔体系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深化认知]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清单二世界权力重心的转移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战后,英国的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②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改变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的对比,彻底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

清单三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原创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原创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 国分区占领管制; 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 联;
③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如“比分 比协定”)。
3.影响 (1)雅尔塔体系最初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 产生的。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 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 味着一个和平时代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 又短暂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 代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导两 大阵营的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建 立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局势,以及随后 的美苏对峙和争霸,究竟对世界和平造成 了怎样的影响?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武装人数:战前——200万人;战后——1217.5万人 ◆战机数量:1941.12—1945.8:19200架(比同期英国多 10万架) 战后拥有超重型轰炸机2865架,重型轰炸机增至11万多架。 ◆建立了5个空降师;拥有航空母舰30艘;率先掌握了原子 弹、氢弹。
◆战后初期:在56个国家派有驻军,在国外建立了484个军 事基地。
战后初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率先掌握 了核武器,具备全球投放军力的强大实力。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大英帝国”称霸全球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债台高筑,工业生产严 重下降;海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战争带给他们的是“胜利胜利与悲剧”。——丘吉尔

中考历史复习: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历史复习: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

• ②苏联承认了联邦德国政府;
• ③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
• 紧张: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 第二阶段
• 时间:60年代-70年代末
• 态势:苏攻美守
• 概况
• 苏: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 原因:①经济实力同美差距缩小;

②军事实力增强,成为同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五十一、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五十二、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董必武

五十三、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 表现:欧洲:两军对峙;亚洲:扩张(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 汗),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 美:处于守势
• 原因:①经济增长趋缓;

②侵越战争的影响。
• 表现:实行战略收缩(重点:亚洲)。
• 步骤:①1973年结束侵越战争;

②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 第三阶段 • 时间:80年代―1991年 • 态势:美国强硬,苏联实行全面收缩 • 概况 • 美:强硬 • 原因: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并待续增长。 • 表现:①争夺第三世界时,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 ②1983年“星球大战”计划。 • 苏:实行收缩 • 原因:①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落后于美国;②经济困难,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精品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⑴成立联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5. 评价: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6. 瓦解: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二、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 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 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思考: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 本框架
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按照雅尔塔 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 本原则,重新划分世 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称为雅尔塔体系。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找出雅尔塔体 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雅尔塔体系的看法。
1)主要特征 全面“冷战”与局部 “热战”相交织,世界长期不得安 宁。 2)主要事件 (1)全面“冷 战”:
①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分裂的主要标志—— 柏林墙的修筑(1961)
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
德 德意 意 苏志民 志 占主共 联 区和国 邦 共 和 国美英法 占区
2.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战时同盟 关系开始破裂。(战后主要矛盾:美苏矛盾)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 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 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 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 威胁。
3)苏联实力强大,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 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控 制整个东欧地区。

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1]1

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1]1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极世界的形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战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机会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3.重点和难点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等。

3.学法指导利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通过对丘吉尔的著名“铁幕”演说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铁幕”,“铁幕”演说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到战后美苏双方有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是出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的加剧。

从而导入新课——由盟友到对手一、由盟友到对手(两级格局的形成的背景)利用多媒体显示四则材料,分别是美国、苏联、西欧、和东欧在二战后的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理解美苏两国国际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国际性组织的建立C.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变化D.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 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要鉴于()A.经济的全球化B.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C.知识经济的兴起D.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3. 下列关于美苏争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争霸局面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B.美、苏争霸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C.争霸实质是美苏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D.第二阶段中,苏联转向全面收缩4.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B.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5. 《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6.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

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对以上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7. “人们刚从一个炮火连天的战场走出来,就跨入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昨天还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今天就形同陌路,成了对抗的冤家。

”“一个炮火连天的战场”和“没有硝烟的战场”分别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8. “随着和平的来临,昔日的伙伴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

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目标。

教材精析精解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教材精析精解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武汉市弘桥中学 汪学毅 曾 芳【导学指南】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系,形成长期“冷战”的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

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

学习这个专题,我们应当: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了解美苏争霸的发展过程。

3.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以及中东战争等局部战争。

【材料选读】材料一 杜鲁门主义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必须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

……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美国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到美国头上。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演说(1947年3月12日)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器店。

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百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持续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演说(1947年3月),转引自基辛格《大外交》材料解读“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美国的支持……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到美国头上。

”也就是向世界宣布美国现在的责任已经不在只是针对美国本土,而是对世界扩张,这种扩张其目的是把苏联的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的范围内,不准苏联染指其他地区的事务。

“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是指美国全面开始全球扩张的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A 经济 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
成立关贸总协定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工业生产量 外贸出口额
黄金储备
凭借强大的经 济实力,确立 了以美元为中 心的资本主义 世界货币体系, 即“布雷顿森 林体系”
B 军事
头号军事强国,军队总数:1217.5万 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航母由7艘增至30艘 垄断原子弹、氢弹 在56个国家驻军,各大洲共建立484个军事基地
《浙江省高考考试大纲》考核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 2.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
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发展中国家兴起)
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7、瓦解标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8、评价
(1)积极:雅尔塔体系是世界人民共同反对法 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对清除法西斯主义,维护世 界和平,恢复和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它是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基础 之上,有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形成 提供了条件,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
3)第一次强制性决议,1987年两伊战 争中要求交战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
4)化解战争危机的成功事例: 1998年海湾危机中安南的斡旋
中国参加联合国 维和行动大事记
1988年
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
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案5]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案5]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线索和结构:(一)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冷战和美苏争霸造成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明显由两极化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三)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向明显增强,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1.奠定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2.美国冷战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3.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政权的扩展,经济上的的成立,军事上的的建立。

知识结构:一美国的“冷战”政策:1 含义:“冷战”是指以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目的是“”。

包括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2 背景:a二战后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实力不断增强,影响日益增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衰落);美苏为主导的体系形成。

b战后美苏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和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的“”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

3表现:a政治:提出(1947年)b经济:实施(1948年)c军事:建立(1949年)4 影响:a引起分裂:德国分裂、朝鲜分裂、越南分裂。

b引发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政治: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共产党发展组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

经济:建立“”。

(1949年初)军事:建立。

(1955年6月,标志苏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影响)1.世界相对和平: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2.国际关系紧张:“冷战”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互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课程目标】学问与力量: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缘由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方案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参加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详细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能真实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担心,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峻影响,熟悉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平安的威逼。

【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如何熟悉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

【教学步骤】导入1、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状况。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战后,双方依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伴侣,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二战”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和平之路。

战后,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明确“冷战”政策的概念。

一、冷战政策:老师指导同学阅读教材第一段,思索: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引导同学思索: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实行直接军事行动呢?二、“铁幕”演说:1946年、演讲,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1、展现: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凝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形势的进展使我们必需肩负起这个责任。

课时作业20: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时作业20: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

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下列史实符合的是()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3.“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

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

……赤色分子、冒牌货和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

”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4.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

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

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对比分析史料研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二、教材分析:《两极世界的形成》是本教材的终结单元的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节,内容包括:美国的“冷战”政策、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部分内容。

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以“冷战”方式进行的激烈争夺。

作为开篇一节,它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

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转变的起点。

其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

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

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两极走到多级。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三、学情分析:本节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学习中也泛泛接触过,并在实际生活中对这部分内容也略知一二,如对“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这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高中学生一般不具有认识能力的深刻性和分析能力的透彻性,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

所以对“冷战”政策形成的深刻的原因和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还需要深刻理解和体会。

此外对国际关系演变和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力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以现实带动历史史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2、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影视、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教学营造一个想象空间和探究空间,在思中学,在学中思。

进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互动开放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问题:世界近现代史上,曾出现哪几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二)讲授新课一、美国的“冷战”政策1.“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冷战”是美国战后霸权政策的重要体现。

什么是“冷战”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明确“冷战”的定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想一想,为什么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引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来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几个大国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学生思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给学生一个自由回答的空间后,教师适当总结:战后初期,德、日、意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的主角,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左右国际局势的力量,但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各国依附美国。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给学生交代这既是冷战的背景,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同时也是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

让学生明确“冷战”的发动在于美国。

要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直接因素在于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出现尖锐的对立。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二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做出的。

其中以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

由于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身受世界大战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在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经济格局分化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的“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冷战”是美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对抗。

那么,“冷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冷战”表现:杜鲁门主义——政治——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马歇尔计划——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华沙条约组织学习“冷战”的具体表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系列知识。

概括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具体讲述可采取与学生交互性问答的方式进行。

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提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遏制共产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经济上美国全面推行冷战的表现是什么?(提出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是谁提出来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什么?(整个欧洲,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

)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为何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美国这样作的意图何在?思考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接受援助,对美国的计划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师引导下,互相讨论思考发表意见,对学生的认识作小结。

)如果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参加这一计划,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欧洲复兴计划变成西欧复兴计划。

就可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并可挑拨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参加这一计划也不会影响美国的意图。

因为从政治上对美国是有利的,原因是援助带有限制条件,美国可以利用援助限制条件控制苏联和东欧。

从经济上对美国也有利,因为东欧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是西欧、美国所需要的,这就可把苏联和东欧变成商品和原料市场及投资市场。

从以上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可谓用心良苦,一箭双雕。

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了西欧。

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对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和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指出: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传统观念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完全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是为美国对外扩张、推行霸权政策服务的。

但史学界也有人对此提出新的意见,认为对待马歇尔计划,既要看到它有控制、掠夺西欧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支持、援助西欧的一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的战略同盟,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北约的建立矛头是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卫的原则,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

1949年,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成立后,美国控制了北约,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

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尤其要指出,“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这一点正说明了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投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在苏联的帮助下。

东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哪些?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亚洲走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有蒙古、朝鲜、越南和中国。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1月,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

苏联在1955年5月14日同东欧八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1948年,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3、1961年,侵越战争4、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是怎样处理德国问题的?虽然实行了分区占领,但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