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学案2: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习目标: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重点与难点:重点:创新的作用。
难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
学习方案:1.前框主要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本框则主要讨论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实践的层面说明树立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2.应探究创新的方式及要求,不仅明确苍须要创新,更懂得如何去实现创新。
导读: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就是。
2.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产,提高了劳动者的,开辟出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大发展,还有生产关系和的深刻变革。
2.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新、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和思维方式的。
实践基础上的和理论指导下的,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2.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从而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导思:1.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思考: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2.2005年11月11日,我国发布了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在设计手法上并没有沿用历年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思路,而是有了新的突破。
人教版必修4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
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学设计课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型:新授课班级:时间: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识记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②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⑵能力目标:①提高归纳和分析能力,如归纳创新的作用②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采用多种途径如通过收集筛选报刊、书籍、互联网上创新的事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③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⑶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政党②关注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体会科技创新在民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学意识,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③通过理论学习,树立创新意识,立志创新,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创新的作用教学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搭设平台,多媒体展示四大发明图片【师】中华民族四大发明在世界发明史上熠熠生辉,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具有蓬勃创造力的民族,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可见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板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讲授新课:【师】浏览教材,创新有哪些社会作用?【生】速读课本,宏观上找出创新的作用。
(设计意图: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十八大的理论创新是都是中华民族创新秉性的重要见证,用它来引入新课可以提高民族的自豪感的同时明确了本课的主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让学生宏观浏览教材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把握观点,提高其归纳概括能力,养成好的规范语言的习惯。
)互助学习,合作探究【师】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论证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探究活动一:我国从1999年设立国家科术奖,每年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创造性贡献的公民和组织,2016年的最高奖项由谁获得?看视频(播放视频“天河一号”、“于敏院士”)结合教材78页第一段内容思考:①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创新)②天河一号和于敏院士得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科技创新)③社会生产力由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上述事例是如何体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人教版必修四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习目标]1.识记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3.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背景材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系统已经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
它的建成和运用,必将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问题探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运用将如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运用,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升华把握“科技创新的作用”(1)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2)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改变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和被动地位,才能牢牢把握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所以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典题印证(江苏高考)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学案11: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预习填空】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______________,勇于创新。
(2)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______、科技创新、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_____________决定的。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______________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______________,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______________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3)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__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_____________。
【新课学习】1.创新的社会作用【典例1】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2.全面认识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学案14: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成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国际信誉。截止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方法、技巧总结】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具体讲它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通过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④通过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参考答案
一、1.创新
2.生产工具 素质 劳动对象
想一想 不能。表述太绝对了。
二、1.理论创新
2.制度 科技 文化
判一判 错误。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起决定作用。
想一想 能不能说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创新、________创新、___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判一判 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方式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创新。
学案16: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教材分析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记:创新的社会作用;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从几个角度分析的,如何分析的。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创新的作用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有差距。
哲学是抽象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不透,容易混肴。
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讲解、记忆,待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基础后,需要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变化并借助哲学思维,才能有直观的认识。
总之,哲学更重要的靠他自己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赏析:犹太人的故事思考:故事中的犹太人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猜一猜1他被奥巴马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领袖。
改变世界的三个苹果,其中一个就是他的。
和全班同学分享乔布斯的创新成就想一想:乔布斯的创新成就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你能举例说明吗?探究二:猜一猜2这位老人敢说前人未说之言,敢做前人未作之事。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走向了新纪元。
和全班同学分享他的创新成就想一想:邓小平的创新成就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你能举例说明吗?探究三:猜一猜3他对现代流行乐坛的影响力无人能及。
他被称为世界流行音乐之王。
和全班同学分享他的创新成就想一想:杰克逊的创新成就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你能举例说明吗?探究四:“十九大”报告关于创新的论述剪辑“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4: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①通过自主学习识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通过合作探究正确理解创新的重要作用。
③通过合作探究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④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
『重难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自主预习』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________,开辟了更广阔的____________,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想一想能不能说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创新、________创新、___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判一判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1)思维方式的变化,由人的____________决定。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____________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2)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________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想一想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也最需要创新精神。
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讨论与探究』探究点一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如今,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改变了互联网格局,建立起了一个立足全球的互联网帝国,改变了传统的生意方式,向传统金融业发起了强劲挑战。
高中政治导学案 必修4: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学习目标】1、熟记并理解辩证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通过对创新作用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3、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鲜明地反对上停滞不前,照抄照搬的思想【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1、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想一想是什么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3、你能例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二、知识梳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什么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重大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的角度)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从政治的角度)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与民族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唯物论认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破除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思想。
高二政治创新意识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3.10.2创新意识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创新对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树立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三)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二、【学习重点、难点】创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三、【自主阅读,知识问题化】【合作探究,交流提升】问题情境一:科技创新——物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近几年迅速发展并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后世界信息产业革命的新一次浪潮,被认为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其市场前景预期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也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讨论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情境二: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探究一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具体表现①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②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③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地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提醒: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起着重大反作用,但是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不能夸大理论创新的作用。
(3)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探究升华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对如何进行服装品牌创新的看法,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
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数量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品牌创新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法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2)根据材料中的看法,谈谈创新的意义。
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
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需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
(2)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学案9: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使用说明】1、课前25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学习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检测题限时5分钟内完成;附加题A层做,带※C层可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根本分歧所在。
【重点、难点】创新的社会作用——民族进步的灵魂。
【课前预习案】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时间,自主复习,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
【创设情境】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美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
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该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阅读材料,请思考以下问题:(1)从哲学上看,结束“1美元利润”的中国制造现象,关键靠什么?(2)解决上述关键问题的哲学依据是什么?(3)从哲学上讲,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4)解决好这一问题,有何积极社会意义?一、创新(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哲学依据1、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辩证法依据:①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认识论依据: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学案10: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标要求】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的要求。
【考纲解读】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意义。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理解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关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学习重点】创新的作用【学习难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纲要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课堂探究纲要在课堂合作交流进行;课后巩固拓展纲要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
2、依据预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掌握关键句。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我的疑问”处,待课堂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予以解决。
【课前预习纲要】◆教材梳理(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的本质就是_________。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_________,开辟出更广阔的______________,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_创新、科技创新、__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
高一政治必修四《11.1习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一.知识考点:1.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具体表现2.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知识梳理:1.创新的哲学依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树立创新意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树立创新意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树立创新意识.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______1.创新推动社会_______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___ ___(2)科技创新的作用: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提高了劳动者的_____,开辟出更广阔的_________,推动了社会_____的发展。
2.创新推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变革:(1)创新的内容:包括_____创新、_____创新、_______创新、____创新及其他创新。
(2)治党治国之道:_ ________。
4.如何创新: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不、只;既要尊重,尊重,又要,、、,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_____ 与。
②关注变化发展着的,敢于突破,敢于破除,注重研究,善于提出、寻找、确立、开拓。
㈡、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具体表现:和、和、和的对立,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______,是否承认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三.易混易错点:1.创新就是否定一切2.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4.是否承认否定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四.巩固练习1.被誉为“当代毕昇”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75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
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排系统,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埋头苦干18年,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汉字印制的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和火,进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
生活与哲学学案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知识梳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具体表现【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活动一: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的本质是什么?(2)科技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3)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动二:2008年1月30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如何看待我国的农村综合改革?(2)为什么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活动三: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1)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2)恩格斯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活动四:2008年1月5日,“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这对于更好地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文化条件和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1)文化的发展是通过什么实现的?(2)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归根到底与创新密切相关?【当堂达标】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它的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却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
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树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200美元。
”从此以后,植物园再也没有丢失过花卉。
作为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法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
这说明( )A.创新可以不用从实际出发B.创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C.创新就是敢想敢做D.在特殊情况下,创新不需要遵循客观规律2.迄今为止,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学案13: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预习案】知识梳理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
想一想,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1:波茨坦地球研究中心于德国隧道钻探专业生产商一起开发了一台充满创新思想的深孔钻机,用来挖掘储存在岩层中的热水。
研究中心能利用热水推动一座5兆瓦的电站运转,并从中获取电能和热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老师评价:【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创新的作用难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课前预习案】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就是。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实现的。
(2)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和生产技术,提高了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创新的地位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创新的作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新、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决定的。
(2)实践基础上的和理论指导下的,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3)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4)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重、难点解析:为什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一、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联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
因此,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
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误区一:创新就是否定一切警示: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
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误区二:凡是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警示: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在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误区三: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警示: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
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课内探究案】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探究活动:读材料,揭本质1.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超级稻平均亩产700—800公斤,单产增加15%左右。
超级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好,节水耐旱,少施化肥,基本上不用打农药。
尽管前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但要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2.《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要求:要向王忠诚、徐光宪两位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请你从辩证法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准备。
【预测训练】1.有人算过,比尔·盖茨每秒进账2500美元,但他没有坐享每秒钟2500美元的进账。
他在42岁的精力旺盛时期,却悄然地“退居二线”,把公司的日常运作交给了他的“亲密战友”负责,自己则专注于未来新软件的开发,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这表明A.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B.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C.解放思想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D.财富总是属于头脑清醒的人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归根到底有赖于自主创新能力。
这表明①创新是时代的引擎②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动力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4.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5.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7.有人说: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分歧。
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达标训练】1.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是因为()A.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只要创新就能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C.中国通过创新实现了全面的小康D.科技的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2.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
这说明()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3. 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
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
农户左右为难。
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这告诉我们()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C.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D.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4. 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这句话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告诉人们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告诉人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告诉人们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D.告诉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5、(2011·福建高考)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2012年2月24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1)正式发布。
数据显示:中国创新活动水平仍然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后续发展的潜力巨大。
据此回答1~2题。
6. 下列对创新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B.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C.要敢于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革故鼎新D.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7.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充分说明创新的意义是(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D.创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8.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用15年的实践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导学案参考答案【课内探究案】1.解析:本题以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为背景,考查创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知识,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创新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超级稻的培育和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②实践是发展的,要坚持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超级稻的培育和推广有利于我国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思维点悟]首先明确提干的规定性让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其次,阅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字句,如:“培育高级水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最后,结教材中有关“创新”的哲学知识,分析材料关键字句对应的知识点,简要回答即可。
2.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中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准备,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学生既要看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③中学生要树立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预测训练1——6 AAAAC C7、答案:(1)这个概括不全面,它只概括了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2)二者的分歧还包括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